咸水池 - 水母繁殖试验

咸水池 - 水母繁殖试验

一、海水池塘——海蜇养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苏治南[1](2020)在《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下文简称“地埋管道系统”)实现了滩涂地下部养鱼(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地上部种植红树林,红树林得到快速恢复的目标,但在关键过程上需加强总结和理论探讨。管道内水体环境、元素收支、养殖容量及环境效应是表征地埋管道系统特征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通过现场监测与试验,定量研究了上述科学问题,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管道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从鱼苗投放到收获的5个月内,分别对幼鱼阶段和成鱼阶段水质共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表明,每次清洗系统之后的15天内,15个水质指标中只有溶解氧趋于下降,其它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所有水质指标都无显着差异。养殖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和硫化物较对照组分别高5.07%、30.97%、73.90%和204.31%,但每半个月一次的清洗有效清除了系统内部沉积物污染的胁迫。以上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总体上接近天然海水,且定期清洗有效避免了沉积物氮、磷污染,这是地埋管道系统取得成功的机理。2.养殖系统碳、氮、磷收支及物质利用率碳、氮、磷收支研究得到其百分率方程如下:碳:人工饵料(82.65%)+其他输入(17.35%)=收获鱼类(19.70%)+系统损耗(6.06%)+向外释放(74.24%);氮:人工饵料(82.33%)+其他输入(17.67%)=收获鱼类(18.61%)+系统损耗(5.92%)+向外释放(75.46%);磷:人工饵料(79.30%)+系统输入(20.70%)=收获鱼类(16.97%)+系统损耗(5.84%)+向外释放(77.19%);“其他输入”包括鱼苗+天然饵料,“系统损耗”包括死鱼+残饵,“向外释放”包括溶失饵料+沉积物+水体输出+其他输出。人工饵料和水体输出分别是元素输入、输出的主要通道。地埋管道系统中华乌塘鳢的饲料系数为5.76,约为其池塘养殖的50%,饵料利用率较高。碳、氮、磷利用率分别为14.76%、14.33%和6.64%。鲜杂鱼饵料的磷主要存在于骨骼和鳞片,非鱼类喜好部分,这是磷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3.养殖容量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限制因子,且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的溶解氧最低值为2.59 mg/L。当水体溶解氧等于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最低值时,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生物量(B,kg)与流量(V,m3/h)的关系:B=13.316V-11.395(B≤60 kg)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数量:n=S×(H1-H2)/(4.24t)纳潮混养塘可支撑的养殖容量:Ca=10.61×S×(H1-H2)/t式中:S为纳潮混养塘的蓄水面积(m2);H1为无纳潮前最高潮水面高程(最低潮日的高潮时水面高程)(m);H2为纳潮混养塘塘底高程(m);t为无纳潮期时长(h)。以上研究为地埋管道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4.养殖对环境、大型底栖动物和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元素收支方程显示,地埋管道系统生产1 t的中华乌塘鳢,由水体、沉积物和溶失饵料向海区排放的碳、氮、磷量分别为338.02 kg、79.34 kg、2.39kg。养殖后(养殖结束一个月内),滩涂残留水和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硫化物含量分别是养殖前的72.86%、118.66%、89.50%、54.40%和100.01%、100.15%、114.49%、91.93%。养殖区内的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和红树林形态指标在养殖前后均差异不显着。养殖区和对照区的红树植物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种数、生物量、丰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显着。模拟实验显示红树植物和沉积物的δ13C和δ15N在养殖前后差异也不显着。养殖物质通过常流水低浓度分散排放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对环境和动植物无显着影响的主要原因,此外,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等是可能的原因。5.应用与建议设计了表层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使管道养殖水体的平均溶解氧浓度提高了12.28%,增强了推广应用性。地埋管道系统适合于光滩红树林重建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滩涂治理的应用。

张洁,孙绍永,马国臣,李璐,姜延颇,张雪,杨胜禄,刘学会[2](2020)在《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技术试验》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虾蟹类岗位联合唐山试验站,根据唐山沿海海水池塘的不同水层及底泥特性,充分考虑养殖动物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祥盛水产养殖场试验示范了四种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示范面积48hm2,并开展了中国对虾与河鲀混养养殖对比试验,养殖面积13.33hm2。虾鲀混养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对虾池塘主要的养殖模式之一。本试验在虾鲀混养的基础上混养了海蜇、硬壳蛤、日本对虾、梭子蟹等养殖品种,不仅模拟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了养殖空间,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借鉴和推广。

李云峰,李玉龙,周遵春,田梅琳,鲍相渤,赫崇波[3](2020)在《我国北方地区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属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在中国沿海、日本西部、朝鲜半岛西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均有分布[1-4]。海蜇是近岸营浮游生活的暖水性大型水母,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水母之一,食之具有降低血压,消痰散气,预防肿瘤、动脉硬化等功效[5-10],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陈丽红[4](2019)在《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池塘养殖是我国北方目前最主要的刺参生产模式,长期高密度养殖造成了生态劣化、刺参产量降低等现象,如何充分利用池塘营养要素,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进行生态养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验证了刺参、柄海鞘混合养殖的可行性;从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和动物生理生态两个层面阐述了混养系统生物与环境的互利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混养系统的构建柄海鞘滤食水体中微藻和有机质,通过排泄将其转化为刺参饵料,可有效提高营养要素利用率。柄海鞘悬吊养殖,刺参放置底部,维持一定微藻密度,设立不同规格动物、微藻共养组及刺参、柄海鞘混养组,进行模拟养殖。结果表明相同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动物试验组之间各指标无显着差异;混养组水体、生物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及附着基细菌数量与共养组接近,比刺参对照组显着降低,刺参生长更快。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无显着影响;较高的海鞘生物量(800 gwt/m3)有助于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降低大(L)规格刺参体重变异系数(CV),提高小(S)规格刺参(较大个体Sb和较小个体Ss)CV;L规格刺参数量增加使各规格刺参SGR下降,CV升高。混养系统适宜的生物组成:微藻密度5×102 cell/mL,柄海鞘生物量800 g wt/m3,L规格刺参5-6 ind/m2,S规格刺参12-1 5ind/m2。2、混养系统的互利效应研究设置刺参、柄海鞘混养组(投饵/不投饵)、大小规格刺参套养组(投饵/不投饵)4个试验组,进行室内模拟养殖。混养组保持在一、二类水质,水体及生物沉积物各形态氮、磷浓度显着高于套养组。相同的投饵模式下,混养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生活因子均高于套养组,刺参生长更快。L、Sb、Ss各规格刺参套养组和混养组的SGR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与营养因子和生活因子高度正相关,混养系统互利效应主要通过营养互利途径得以实现。混养组L、Sb规格刺参生理变化较小;Ss规格刺参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糖脱氢酶、ATP酶的活力比套养组分别提高8.8%、10.5%、5.2%、118.7%,消化酶活力提高6%-10%。综合而言,混养系统对刺参的生理代谢发挥了积极影响。3、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将上述4个试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池塘试验,养殖水体和底泥不同形态氮、磷浓度与季节紧密相关,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投饵模式下混养组水体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氮浓度平均值较套养组分别升高16.2%、1.2%、5.5%、6.8%,同样投饵模式下混养组刺参生长速度最快,各组刺参成活率及生化成分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混养系统提高了主要养殖动物刺参的环境因子、营养因子及生活因子,提升刺参生理代谢,促进刺参生长,改善了刺参的养殖效果,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

王摆,田甲申,董颖,李石磊,周遵春,宋钢[5](2019)在《海蜇—对虾—缢蛏—牙鲆综合养殖池塘的食物网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面积6.7 hm2,水深1.5~2.0 m的池塘中进行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褐牙鲆综合养殖,在4—9月养殖周期内,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法和IsoSource线性混合模型计算各种饵料对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和褐牙鲆的平均饵料贡献率,以探讨综合养殖池溏的营养级和池塘食物网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海蜇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投喂的轮虫;中国明对虾的食物来源为鳀鱼、虾夷扇贝下脚料和蜢虾;缢蛏的主要食物来源为底栖硅藻,其次为中国明对虾与褐牙鲆粪便;褐牙鲆的主要食物来源为中国明对虾,其次为虾夷扇贝下脚料和鳀鱼。海蜇的营养级为2.09~3.43,平均值为2.81;中国明对虾的营养级为3.11~4.04,平均值为3.72;缢蛏的营养级为2.37~2.94,平均值为2.62;褐牙鲆的营养级为2.63~3.83,平均值为3.42。综合分析发现,海蜇摄食浮游动物,缢蛏滤食底栖硅藻,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摄食投喂的虾夷扇贝下脚料和鳀鱼,褐牙鲆也摄食部分中国明对虾,两者的粪便不仅为浮游单胞藻和底栖硅藻生长提供营养,还为缢蛏提供了饵料。上述研究结果为多品种海水综合养殖池塘的生态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孙溪蔓[6](2018)在《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池塘的水质研究》文中认为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为了弄清其水质特点,选取辽宁盘锦二界沟镇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所属的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混养塘,从2016年6月至9月,对四个养殖塘的水化学、浮游生物以及悬浮颗粒物及其有机碳库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塘的水化学与营养状况研究了养殖期间各理化因子的变化,并对其进行了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表明:1)养殖期间水温、pH和DO相对稳定,依次为(25.17±4.05)℃、(7.88±0.33)和(7.10±1.62)mg/L;透明度和总硬度波动较大,分别为(62.32±24.40)cm和(95.42±13.40)mmol/L;碱度为(1.97±0.39)mmol/L,并在养殖前期较高,养殖中后期逐渐减小。2)养殖塘的CODMn为(4.16±1.50)mg/L,TP(0.705±0.543)mg/L;TN(3.343±1.797)mg/L。无机氮含量前期(6-7月)较低,中后期(8-9月)较高,平均为(1.13±1.26)mg/L,其中,铵态氮占47.5%,硝酸态氮占32.8%,亚硝酸态氮占19.6%,以铵态氮最多。DIP含量偏低,为(0.015±0.022)mg/L。3)养殖塘为高富营养型,养殖中后期N/P>30,甚至DIP未检出,表现为磷限制。2、浮游生物种类及生物量跟踪调查研究了整个养殖期间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整个养殖期间,混养池塘检测到浮游植物总计29个种(属),隶属于裸藻门、绿藻门、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和黄藻门,各门占总种(属)的比例依次为27.6%、24.1%、17.2%、13.8%、10.3%、3.4%、3.4%。2)随着养殖生产的持续进行,浮游植物优势种发生变化,6-7月优势种隶属于甲藻门,8-9月以裸藻门为主。3)浮游植物生物量范围为5.89337.3 mg/L。其中甲藻门的生物量为2.14-206.76 mg/L,平均值为25.55 mg/L,占生物量的45.9%。整个养殖塘的生物量随养殖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三个指标D、H’、J平均值分别为0.60、0.96、0.29,6月和8月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性指数J均较高;7月和9月较低,物种丰富度指数D在6月和9月较高,其它月份较平稳,且数值波动不大。5)混养池塘在整个养殖期间共检测到浮游动物14个种,分别是细巧华哲水蚤、克氏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英勇剑水蚤、近邻剑水蚤、大型中镖水蚤、瘦尾胸刺水蚤、玫瑰小星猛水蚤、挪威小星猛水蚤、沙蚕幼虫、无节幼体。游仆虫类共三种,分别是王氏拟铃虫、中华拟铃虫、锥形拟铃虫。6)养殖期间浮游微生物的量有明显波动,前期较多,后期极少,整体均值为(18500+494)107 cell/mL。3、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塘悬浮颗粒物及有机碳库储量为了阐明“海蜇-蛤仔-对虾”混养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为不同养殖模式的碳循环研究和发展低碳渔业提供参考,对混养池塘的悬浮颗粒物结构及其有机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实验池塘总悬浮颗粒物含量为(41.71±4.08)mg/L,其中无机悬浮颗粒物占总悬浮颗粒物的72.2%;有机悬浮颗粒物占总悬浮颗粒物的23.8%。有机悬浮颗粒物中,腐质及细菌占总悬浮颗粒物的17.9%;浮游植物干重9.8%;浮游动物干重占0.1%。四个实验塘悬浮颗粒物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为(11.36±0.44)mg/L;其中溶解有机碳(DOC)占总有机碳的80.0%;颗粒有机碳(POC)占总有机碳的20.0%。实验池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相对较低,其中无机悬浮颗粒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细菌和腐质是有机悬浮颗粒物主要的组成部分,约占有机悬浮颗粒物的64.5%,说明腐质链在该种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主要作用。

赵聚萍[7](2018)在《三种刺参混养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水产种类混合养殖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物质资源,还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养殖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刺参与海蜇、刺参与日本对虾、刺参与保苗网箱稚参的混合养殖,对三种混养模式养殖期间的水质以及产量进行对比,期望找到一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混合养殖模式,为提高刺参养殖系统水体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水体内经济效益提供指导。1、刺参与海蜇混合养殖刺参与海蜇混合养殖实验结果:除2016年秋季刺参收获量受高温影响外,从2015年至2017年,每个刺参养殖池每次收获成参约4550kg/亩,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刺参与海蜇混合养殖不会对刺参产量造成明显影响。2015年2017年海蜇产量都很低,平均每年养殖池亩产海蜇不到2kg,增收效果不明显。2、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合养殖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合养殖实验结果:除2016年秋季刺参收获量受高温影响外,从2015年至2017年,每个刺参养殖池每次收获成参约4550kg/亩,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合养殖不会对刺参产量造成明显影响。2015年2017年对虾产量较高,平均每年养殖池亩产对虾约21kg,每亩刺参养殖池可增收20002200元,增收效果明显。2016年高温影响当年的对虾产量,对虾产量有所下降。3、刺参与保苗网箱稚参混合养殖刺参与保苗网箱稚参混合养殖实验结果:除2016年秋季刺参收获量受高温影响外,从2015年至2017年,每个刺参养殖池每次收获成参约4550kg/亩,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刺参与保苗网箱稚参混合养殖不会对刺参产量造成明显影响。2015年2017年网箱稚参养殖,平均每年养殖池亩产刺参幼苗约7kg,幼参产量比投放海参稚参量增长约56倍,2016年高温影响当年的幼参产量,幼参产量有所下降。通过三种刺参混养模式表明,刺参与海蜇混养模式不适于本实验养殖池。刺参与日本对虾、刺参与保苗网箱稚参两种养殖模式能提高实验养殖池的水体利用率,增加养殖池的经济效益。高温对刺参及混养生物的养殖有明显影响。高温期间增大养殖池的换水量,会对高温造成的影响有所缓解。

王会芳,李小进,于守鹏[8](2017)在《辽宁丹东多品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介绍》文中研究表明辽宁省丹东市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多轮起伏,自2000年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依据"种间免疫"和"品种生态互补、互利共生"原理,建立完善了海水池塘优势多品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目前,辽宁省丹东市13万亩海水池塘中,12万亩普遍采用了多品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以海蜇和滤食性贝类为主养品种,搭配其它种类,每个池塘混养3个品种以上。在不增加投饵成本的前提下,充分有效利用空间和资源,依

孙习武,郑文军,黄昱棣[9](2017)在《南通地区海蜇、斑节对虾和缢蛏的生态混养》文中提出在江苏省南通市水深2m、面积467km2的池塘中,每667m2放养伞径5cm的海蜇Rhopilemae sculentum200只、全长1cm左右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4000尾和4 000粒/kg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 20万粒。经饲养,海蜇产量为855kg/km2、斑节对虾67kg/km2、缢蛏145kg/km2,总产量为1 067kg/km2,产值为8 600元,利润为6 057元,显示出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蔡志龙,秦美川,赵文,郭凯,张晨,李黎,张家卫[10](2016)在《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和"刺参-对虾"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生态系统特征,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两种混养模式的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结果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4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6.50×105 ind./L、0.90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24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1.57 ind./L、0.51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8、1.49;"刺参-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57种,也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99×105 ind./L、0.41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3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3.19 ind./L、0.13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0、0.93;两种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粒径为2.5069.62μm,浮游动物粒径为11.09560.41μm。研究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的浮游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其密度和生物量较大。

二、海水池塘——海蜇养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水池塘——海蜇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及重要性
    1.2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的起源
    1.3 红树林利用的主要模式
        1.3.1 不毁林养殖
        1.3.2 毁林养殖
    1.4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1.4.1 红树林生境丧失
        1.4.2 海区环境恶化
        1.4.3 互花米草入侵严重
    1.5 水产养殖系统机理研究进展
        1.5.1 养殖系统内部环境因子的作用
        1.5.2 水产养殖系统重要元素收支研究
        1.5.3 水产养殖系统容量研究
    1.6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1.6.1 水产养殖排放通量估算方法
        1.6.2 水产养殖的排放通量
        1.6.3 生物因子的响应机制
    1.7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概述
        1.7.1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发展
        1.7.2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原理
        1.7.3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可用范围
        1.7.4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技术优势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1.8.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实验地点及养殖概况
        2.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养殖管道内部水质变化规律
        2.3.2 管道清洗对养殖水体环境的维持作用
    2.4 讨论
        2.4.1 水体
        2.4.2 沉积物
    2.5 小结
第三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的碳、氮、磷收支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实验地点
        3.2.2 实验设计
        3.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地埋管道系统水体的碳、氮、磷
        3.3.2 地埋管道系统养殖鱼类的碳、氮、磷
        3.3.3 地埋管道系统饵料的碳、氮、磷
        3.3.4 地埋管道系统沉积物的碳、氮、磷
        3.3.5 地埋管道系统其他的碳、氮、磷
        3.3.6 地埋管道系统的碳、氮、磷收支
        3.3.7 生长评价和碳、氮、磷利用率
    3.4 讨论
        3.4.1 水体环境因子对碳、氮、磷收支的影响
        3.4.2 投喂策略对碳、氮、磷收支的作用
        3.4.3 沉积物对碳、氮、磷收支的贡献
        3.4.4 其他碳、氮、磷收支分析
        3.4.5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收支比较
        3.4.6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利用率
    3.5 小结
第四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容量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2.1 实验地点
        4.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限制因子甄别
        4.3.2 中华乌塘鳢摄食的最低溶解氧值
        4.3.3 生物量、流量和溶解氧关系方程拟合
        4.3.4 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4.3.5 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4.4 讨论
        4.4.1 影响水体溶解氧输入与消耗的主要通道
        4.4.2 溶解氧是决定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因子
        4.4.3 水体更新是提高溶解氧供给,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4.4.4 通过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增加养殖容量的设想
    4.5 小结
第五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实验地点
        5.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养殖排放通量
        5.3.2 对周边水质的影响
        5.3.3 对周边沉积物的影响
        5.3.4 对周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
        5.3.5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3.6 模拟实验的同位素分析
    5.4 讨论
        5.4.1 地埋管道系统向海区排放碳、氮、磷的源
        5.4.2 水质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3 沉积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4 红树植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5 大型底栖动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升级优化
    6.1 引言
    6.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研究背景
    6.3 装置设计方案及使用
        6.3.1 装置设计方案
        6.3.2 装置使用方案
    6.4 优化效果分析
        6.4.1 混养塘和地埋管道系统的溶解氧分布
        6.4.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的优化效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技术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质
    1.2 池塘
    1.3 纳水
    1.4 安装保护网(放养海蜇的池塘)
    1.5 苗种来源与规格
    1.6 放苗
        1.6.1 放苗条件
        1.6.2 放养方法
        1.6.3 放养密度
    1.7 调水
        1.7.1 添换水
        1.7.2 水质改良
    1.8 投饵
        1.8.1 中国对虾-河鲀-海蜇养殖模式
        1.8.1.1 虾料投喂
        1.8.1.2 河鲀料投喂
        1.8.1.3 海蜇料投喂
        1.8.2 中国对虾-河鲀-海蜇-硬壳蛤养殖模式
        1.8.3 中国对虾-河鲀-日本对虾养殖模式
        1.8.4 中国对虾-河鲀-梭子蟹养殖模式
        1.8.5 中国对虾-河鲀养殖模式
    1.9 日常检测及生产记录
    1.10 收获
        1.10.1 中国对虾
        1.10.2 日本对虾
        1.10.3 河鲀
        1.10.4 海蜇收获
        1.10.5 硬壳蛤收获
        1.10.6 梭子蟹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结果和效益分析
        2.1.1 中国对虾-河鲀-海蜇生态混养
        2.1.2 中国对虾-河鲀-海蜇-硬壳蛤生态混养
        2.1.3 中国对虾-河鲀-日本对虾生态混养
        2.1.4 中国对虾-河鲀-梭子蟹生态混养
        2.1.5 中国对虾-河鲀混养(对照组)
    2.2 养殖水质监测结果和分析
3 结论

(3)我国北方地区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蜇池塘养殖的兴起
2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
    2.1 大规格海蜇苗种培育技术
    2.2 海蜇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2.3 多茬养殖技术
        2.3.1 两次投苗,两茬收获
        2.3.2 三次投苗,三茬收获
        2.3.3 多次投苗、多茬收获
3 海蜇池塘养殖模式
    3.1 单养模式
    3.2 生态立体混养模式
4 海蜇池塘养殖环境条件
    4.1 水质环境条件
    4.2 生态环境条件
5 海蜇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5.1 提高海蜇品质,加强海蜇良种选育
    5.2 开展海蜇饵料相关研究,加快海蜇人工饲料的开发
    5.3 新型养殖技术和模式开发

(4)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刺参概述
        1.1.2 刺参的营养价值
        1.1.3 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4 本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刺参的主要养殖技术
        1.2.2 混合水产养殖
        1.2.3 混养系统中生物互利效应的研究
        1.2.4 刺参混合养殖
        1.2.5 柄海鞘的功能和生态环境作用
        1.2.6 微藻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刺参、柄海鞘混养系统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海水
        2.1.2 刺参及饵料
        2.1.3 柄海鞘采集与养殖
        2.1.4 微藻的培养
        2.1.5 刺参、柄海鞘的混养实验
        2.1.6 监测项目及方法
        2.1.7 计算方法
        2.1.8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养殖环境参数
        2.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2.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2.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2.2.5 动物生长情况
    2.3 小结
3 混养系统养殖生物的参数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养殖实验
        3.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3.1.3 计算方法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微藻密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2.2 柄海鞘生物量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2.3 刺参配比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3 小结
4 混养系统的生态系统组分互利效应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养殖实验
        4.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4.1.3 计算方法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养殖环境参数
        4.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4.2.3 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
        4.2.4 附着基细菌数量
        4.2.5 刺参生长状况
        4.2.6 混养互利效应探讨
    4.3 小结
5 混养系统的生理生态互利效应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养殖实验
        5.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5.1.3 计算方法
        5.1.4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耗氧率和排氨率
        5.2.2 摄食率和吸收率
        5.2.3 刺参代谢酶活力
        5.2.4 刺参消化酶活力
        5.2.5 柄海鞘消化酶活力
    5.3 小结
6 混养系统的应用试验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养殖实验
        6.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6.1.3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养殖环境参数
        6.2.2 水体营养盐浓度
        6.2.3 底泥中营养盐含量
        6.2.4 刺参生长情况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5)海蜇—对虾—缢蛏—牙鲆综合养殖池塘的食物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综合养殖池塘概况
    1.2 样品采集
    1.3 样品处理
    1.4 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
    1.5 营养级的计算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综合养殖池塘的理化参数
    2.2 4种养殖生物的δ15N和δ13C值特征
    2.3 不同饵料对海蜇的平均饵料贡献率
    2.4 不同饵料对中国明对虾的平均饵料贡献率
    2.5 不同饵料对缢蛏的平均饵料贡献率
    2.6 不同饵料对褐牙鲆的平均饵料贡献率
    2.7 海蜇—对虾—缢蛏—牙鲆综合养殖池塘养殖生物的营养级分析
3 讨 论
    3.1 养殖生物食性特征分析
    3.2 养殖生物的营养级与食物网

(6)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池塘的水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营养级复合养殖
    1.2 海蜇、菲律宾蛤仔、斑节对虾
    1.3 海水池塘养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塘的水化学与营养状况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塘基本情况
        2.1.2 采样及测定
        2.1.3 水温、DO、pH垂直分布的日变化
        2.1.4 实验塘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温、盐度和透明度
        2.2.2 pH、DO、COD_(Mn)
        2.2.3 总碱度(A_T)、总硬度(H_T)
        2.2.4 水温、pH、DO垂直分布的日变化
        2.2.5 氮磷营养元素
        2.2.6 富营养化指数E以及N/P
    2.3 讨论
        2.3.1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塘的基本水化学特点
        2.3.2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塘的氮磷营养状况及评价
第三章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塘的浮游生物及微生物量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采样时间和采样点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及计算
    3.2 结果
        3.2.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3.2.2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变化
        3.2.3 浮游植物的多样性
        3.2.4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3.2.5 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变化
        3.2.6 浮游动物的多样性
        3.2.7 浮游细菌的数量及变动
        3.2.8 叶绿素
    3.3 讨论
        3.3.1 海蜇-蛤仔-对虾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3.3.2 浮游生物的优势种
        3.3.3 浮游细菌
        3.3.4 叶绿素的含量变化
第四章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生态养殖系统的悬浮物结构及有机碳库储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及测定
        4.1.2 有机碳测定
        4.1.3 总悬浮颗粒物及其有机质含量
        4.1.4 数据处理及计算
    4.2 结果
        4.2.1 总颗粒悬浮物含量、构成及其变化
        4.2.2 浮游生物干重
        4.2.3 浮游细菌生物量
        4.2.4 悬浮物构成图
        4.2.5 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
    4.3 讨论
        4.3.1 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物及结构特征
        4.3.2 悬浮物中有机碳组成特征
第五章 总结
    5.1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混养对养殖塘水化学的影响
    5.2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混养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5.3 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混养对悬浮颗粒物及有机碳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三种刺参混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海参概述
    1.2 海参的营养价值分析
    1.3 海参养殖现状
        1.3.1 世界范围海参养殖概况
        1.3.2 国内刺参养殖现状
    1.4 刺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4.1 养殖技术不规范及盲目养殖
        1.4.2 海参养殖池塘中大型藻类的危害
        1.4.3 环境因素的影响
        1.4.4 饵料及病害
    1.5 刺参生长环境及其养殖技术
        1.5.1 刺参的生物学特性
        1.5.2 海参养殖技术概述
        1.5.3 水产养殖模式的确定原则
    1.6 综合养殖
        1.6.1 综合养殖模式
        1.6.2 海参生物修复作用
        1.6.3 海参混合养殖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刺参与海蜇混合养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点及刺参养殖池的分布
        2.1.2 海参养殖池的处理
        2.1.3 海参礁的布置
        2.1.4 苗种的选择与投放
        2.1.5 投喂饲料的筛选
        2.1.6 日常管理
        2.1.7 养殖池剩余参苗统计
        2.1.8 收获方式
    2.2 结果
        2.2.1 参池水温及水质指标测定
        2.2.2 成参与海蜇的产量
    2.3 讨论
3 刺参与日本对虾混合养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地点及刺参养殖池的分布
        3.1.2 刺参养殖池的处理
        3.1.3 海参礁的布置
        3.1.4 苗种的选择与投放
        3.1.5 投喂饲料的筛选
        3.1.6 日常管理
        3.1.7 养殖池剩余参苗统计
        3.1.8 收获方式
    3.2 结果
        3.2.1 参池水温及水质指标测定
        3.2.2 成参与对虾的产量
    3.3 讨论
4 刺参与保苗网箱稚参混合养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地点及刺参养殖池的分布
        4.1.2 刺参养殖池的处理
        4.1.3 海参礁的布置
        4.1.4 网箱的架设
        4.1.5 苗种的选择与投放
        4.1.6 日常管理
        4.1.7 养殖池剩余参苗统计
        4.1.8 收获方式
    4.2 结果
        4.2.1 参池水温及水质指标测定
        4.2.2 成参与网箱内参苗的产量
    4.3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辽宁丹东多品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品种立体养殖是环境稳定的前提
二、池塘工程建设是减少用药的基础
    (一) 晒塘
    (二) 清淤、修建蛏床、滩面、环沟
    (四) 消毒
    (五) 设置进出水口围网及防搁浅网
        1. 进排水闸门加围网
        2. 防搁浅拦网可降低海蜇机械损伤机会
    (六) 施肥培养饵料生物确是保养殖生物健康的关键环节
三、科学放养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一) 缢蛏
        1. 放苗时间
        2. 苗种规格及放养密度
        3. 苗种质量鉴别
        4. 播苗方法
    (二) 对虾
        1. 放苗时间
        2. 放养密度
        3. 虾苗质量
        4. 虾的种类
        5. 虾苗运输
    (三) 海蜇
        1. 放养时间
        2. 苗种选择
        3. 放养密度
        4. 蜇苗运输方法
        5. 缓苗放养
四、精细管理是预防疾病的手段
    (一) 水质调节
        1. 合理换水
        2. 适度肥水
        3. 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
        4. 调控p H值
        5. 降低有机质含量
        6. 确保水体溶解氧充足
    (二) 科学投喂
        1. 海蜇
        2. 缢蛏
    (三) 定期干露促进缢蛏生长
    (四) 仔细巡塘
    (五) 疾病防治
    (六) 控制有害藻类
        1. 甲藻类
        2. 丝状绿藻
        (1) 杀灭种源
        (2) 适时进水、肥水
        (3) 适时科学追肥
        (4) 合理的放养密度
        (5) 及时杀灭

(9)南通地区海蜇、斑节对虾和缢蛏的生态混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苗种投放
    1.3 饲养管理
    1.4 病害防治
    1.5 捕捞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与产值
    2.2 收益
    2.3 海蜇的生长
3 讨论
    3.1 生态效益
    3.2 经济效益
    3.3 社会效益

(10)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时间及采样点
    1.2 方法
        1.2.1 水质指标的测定及样品的处理
        1.2.2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池塘理化环境
    2.2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3 浮游生物粒径特征
3 讨论
    3.1 两种混养模式池塘的水质特点
    3.2 两种混养模式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3.3 两种混养模式池塘浮游生物粒径的变化特点

四、海水池塘——海蜇养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D]. 苏治南. 广西大学, 2020
  • [2]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技术试验[J]. 张洁,孙绍永,马国臣,李璐,姜延颇,张雪,杨胜禄,刘学会. 河北渔业, 2020(05)
  • [3]我国北方地区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 李云峰,李玉龙,周遵春,田梅琳,鲍相渤,赫崇波. 水产科学, 2020(02)
  • [4]刺参-柄海鞘的混养系统构建及互利效应研究[D]. 陈丽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5]海蜇—对虾—缢蛏—牙鲆综合养殖池塘的食物网分析[J]. 王摆,田甲申,董颖,李石磊,周遵春,宋钢. 水产科学, 2019(03)
  • [6]海蜇—蛤仔—对虾多营养级复合养殖池塘的水质研究[D]. 孙溪蔓. 大连海洋大学, 2018(03)
  • [7]三种刺参混养模式的研究[D]. 赵聚萍. 烟台大学, 2018(12)
  • [8]辽宁丹东多品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介绍[J]. 王会芳,李小进,于守鹏. 中国水产, 2017(12)
  • [9]南通地区海蜇、斑节对虾和缢蛏的生态混养[J]. 孙习武,郑文军,黄昱棣. 水产学杂志, 2017(01)
  • [10]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J]. 蔡志龙,秦美川,赵文,郭凯,张晨,李黎,张家卫.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06)

标签:;  ;  ;  ;  ;  

咸水池 - 水母繁殖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