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可持续发展新趋势

国际可持续发展新趋势

一、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新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姚远,徐志耀,陈磊蕊[1](2021)在《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发展新动态及其启示——基于WGEA出版物的分析》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了解和掌握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发展新动态具有现实需求。本文通过梳理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最新出版的各类指南与报告,整理并归纳出国际环境审计发展具有五个新动态。同时结合我国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五项环境审计的启示及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依据。

时成文[2](2021)在《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转型升级 ——汽车制造企业双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外部环境日新月异,产业变革乃大势所趋。在此情境下,企业为了在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然要不断实施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魂魄,掌控着企业的前途命运与发展走向,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影响着企业对内外部资源、机会的识别与利用以及在技术创新方面采取的行为。然而现有的关于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多是基于静态视角展开的,这很难揭示出在动荡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演进过程,致使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因此基于动态角度探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前因和后果很有必要。另外,现有研究很少聚焦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这一机制,既然企业家精神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能助推其实现转型升级,那么企业家通过发挥怎样的企业家精神来促进企业形成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机制进而完成转型升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提高更有效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而目前关于这一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为稀少。因此,本文试图基于动态与过程视角,采用双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并回答如下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从而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机制的形成,进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完成企业转型升级?本文以汽车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企业家精神力量和行为过程怎样交替成为影响企业形成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机制的关键因素,归结出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同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继而概括提炼出“企业家精神——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模型;其次增添对企业价值链延伸的阐释,深入剖析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路径。案例分析结果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企业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企业家精神力量和行为过程这两个维度在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别,会对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机制的形成产生关键影响,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通过促进企业价值链延伸进而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三是总结出了以企业家精神为前因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机制形成及其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本文弥补了现有研究对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转型升级问题关注的不足,揭示了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形成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机制占领优势地位的内在机理,对企业转型升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颖[3](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何德旭,汪红驹,马珺,何代欣,汪德华,赵瑾,依绍华,刘奕,李超,戴学锋,于树一[4](2021)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文中研究表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百年一遇之大疫情,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同时也是我国积极应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战略机遇期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为了准确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财经智库》特邀宏观经济、财政、金融、服务、贸易等领域专家撰写笔谈文章。

张海燕[5](2020)在《生态安全、环境治理与全球秩序》文中提出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治理已逐步从全球治理的边缘转移到中心地带。目前,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呈现出议题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参与方式多样化等特征。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目标、责任分担机制以及资金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很难形成治理合力。与此同时,全球环境治理的领导力开始向东转移,美国和欧盟的传统领导力不断弱化,中国等新兴国家的领导力逐步增强。当前碎片化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已难以应对持续恶化的全球环境状况,这对全球生态安全造成挑战。国际社会亟须在包容性理念的指导下构建有更广泛主体参与的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多边环境治理体系,将环境因素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决策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变革。

周作昂[6](2020)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政策实践,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将精准扶贫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促进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并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方法和劳动力市场、反贫困理论,充分利用统计调查数据资料,从宏观和微观多个层面开展四川省区域性实证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扶贫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难题,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聚焦精准扶贫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主题,按照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思路进行。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反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框架。然后,结合我国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国、县域、村级和农户四个层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以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为三个维度,全面分析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经济学影响和实践效应。再后,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农业普查、贫困调查、乡村振兴监测等微观数据和统计资料,开展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和评估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施效果。最后,围绕精准扶贫促进就业提出解决我国贫困人口就业难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全文包括九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本文既系统梳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和创新研究,旨在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同时为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城乡扶贫促进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一是全面梳理马克思、缪尔达尔、纳尔逊、阿马蒂亚·森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实践研究的研究立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为分类对症施策、提升可行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支撑;二是重点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就业歧视、理性选择等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论,为研究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下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提供分析思路;三是强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我国农村贫困和就业现状及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发展演进,重点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与就业状况,从时间、空间、结构上对农村贫困和就业进行比较分析,为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效应及区域性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深度贫困问题还比较严峻,农村贫困人口还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升,但占比仅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七成。我国农村就业人员占比下降但农村劳动力规模特别是农民工总量仍然较大,就地就近就业和省内就业人数增加、占比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九成集中在二、三产业。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成效显现,西部地区是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重点地区;精准扶贫推动农村居民就近就地择业成为新的选择,对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第四章: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该部分主要从宏观视角和全国层面探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践效应。扶贫对就业的影响路径,沿着“贫困人口出现——贫困原因分析——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发展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展开。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可行能力;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通过增加就业收入、提升就业福利、增强工作稳定性、创造发展机会,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研究发现,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系列举措,全国上千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稳定脱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就业结构逐步优化;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对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福利水平提升、工作持续稳定、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五章: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在全国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机理和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四川省作为区域实证研究的案例,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分析四川省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政策实践对贫困人口就业促进的成效,为后文的微观实证分析打好基础。研究发现,四川省的精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比较完整,推出一系列产业和转移就业政策组合拳,累计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带动300多万人实现脱贫增收,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00多万。四川省坚持以产业扶贫引领脱贫攻坚,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重视农产品品牌打造,增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支撑保障;通过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举措,就业扶贫成效显着。第六-八章: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这三个部分在前面宏观和区域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四川省农业普查、人口普查、乡村振兴监测、88个贫困县县域数据和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发挥数据资源优势,从县域、村级和农户三个层面,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工具变量模型,开展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四川省贫困地区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探索精准扶贫特别是就业扶贫推动就业质量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具有显着影响;在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方面,规模较大的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在促进贫困就业和贫困村退出方面的影响不明显,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着提高了该村退出贫困的概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的影响都较为显着。本文提出针对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扶贫政策,主要向类似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这样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对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农业相关的培训,适当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第九章: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是对全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提炼,依据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总结研究结论,探讨对策建议,提出本文未尽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和视角创新。精准扶贫和就业促进都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将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结合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作用机制,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三个维度着手,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路径和实践效应,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在主题选择和研究视角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二是研究资料分析创新。本文对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有关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涉及,有关数据资料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通过详细梳理各类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类调查统计数据,既对全国和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进行描述,又从县域、村级、农户等中观和微观视角开展实证分析,特别是充分使用了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乡村振兴监测、贫困调查等丰富的微观调查数据资料,对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验证。因此,在研究资料整理和使用方面来说,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三是研究结论应用创新。不同于单独的措施建议,本文基于扶贫与就业协同推动的基本思路,融合扶贫脱贫、就业促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坚持“三个围绕”即围绕精准推进扶贫,围绕就业稳定脱贫,围绕发展长效脱贫。认为既要从全国和宏观层面出台普适性的政策措施,又要分区分类分级出台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措施;既要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又要适时扩大范围,实现城乡扶贫统筹推进;提出就业扶贫政策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的对策建议。从研究结果的应用角度来看,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资料不足和研究水平限制,对扶贫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分析还不透,对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还不深,对相对贫困和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还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

高新伟[7](2020)在《自由贸易区与城市空间共生发展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发展特征。在此背景下,国际自由贸易区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紧跟世界经济潮流,自由贸易区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是提升中国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在梳理了自由贸易区相关文献之后,发现目前国内关于自由贸易区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体制创新、经济产业发展等领域,对自由贸易区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少。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及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梳理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概况和国内自由贸易区空间布局特征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和共生理论的关联性,然后引入共生理论,以空间关系为切入点,从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方面研究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国内外实证案例验证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的空间发展关系,最后结合共生理论,探讨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共生发展的理论合理性、共生关系在实际发展中的利弊、未来规划中促进二者空间共生发展的要素,为我国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共生发展提供探索性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际自由贸易区主要经历了转口贸易、转口贸易结合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区、园区综合化发展四个发展阶段,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功能逐渐综合化;第二,我国自由贸易区所在城市从东南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梯度推进,形成由点到线到面的网络式空间布局,涵盖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主要城市,自由贸易区所在城市以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为主,并向外围发展轴带上的城市逐层拓展;第三,自由贸易区或紧邻城市片区,或直接散布于城市中,临近城市交通枢纽,坐落于区域发展的主动脉上,存在“一区一园”和“一区多园”两种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构成丰富;第四,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的共生发展存在必要性,但是由于共生单元自身不足和共生环境的不理想会出现阻碍二者共生发展的问题,未来规划中应该综合考虑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交通、自然环境等影响要素,多层面联动,以促进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的共生发展。

杨安琪[8](2020)在《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问题研究》文中认为WTO规则上诉机构停摆及其内容固有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使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也体现出其难以发挥其在经济全球化当中的法律和组织保障的作用,同时彰显了制定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内容,并且涉及知识产权、数字贸易以及电子商务、气候变化等多方面新议题,呈现出由“边境”措施向“边境后”措施转型的新特点。不同于全球性规则,取而代之区域性规则成为各国开展经贸合作更普遍的方式,条款内容也呈现出更高的自由化程度和经济一体化程度。从美国宣布退出TPP、日本牵头达成CPTPP、RECP谈判到WTO规则的现代化改革,通过促进多边贸易谈判、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赢得主导权和优先权,充分展现WTO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努力达成合作共赢以促进全球贸易的增长。

王文萌[9](2019)在《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研究》文中认为设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从第一件工具的制造开始,人类就在不断地运用可获得的材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改变、创造事物,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伴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正逐渐从服务经济形态向体验经济形态发展。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形成的不同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它们既是时代背景下不同设计活动关系的反映,也是不同设计价值的体现。而在当今社会中,“设计”已经成为常用的词汇,它与人类自身、与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与人类生存的环境、与人类创造的产物、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设计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并日趋受到重视。在对设计活动及其影响等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其本质就是对设计的价值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设计价值,一方面是指物有所值,是设计师、消费者等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评价、评估和判定,设计价值是设计对人在设计方面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和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都具有客观性,客体是设计价值的来源。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趋势创造出一种复杂的关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观念、情感、需求和行为。设计从单一的模式转向多样化的模式,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的“可定制化”的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对设计价值的认识、理解、评估也从物质层面转向物质与精神结合层面,从理性转向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而这种重要的转变正是受到以“体验”为核心概念的经济形态的作用。虽然设计的功能、形式等物质和理性方面仍然是评估设计价值的重要指标,但其中的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等的体现与融入已经成为考量设计更具决定性的标准。因此,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重新对设计价值的发展及变化进行研究是构建科学的设计价值观的迫切需要,对促进设计的理性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体验经济时代中的设计价值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研究设计价值,不仅需要以设计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充分把握设计活动中的价值变化规律和特征,还需要引入经济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对设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探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体验经济时代环境、经济形态变化的背景下设计活动的变化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的特征、内涵及其与设计活动的互动关系,并结合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对设计价值的评价研究,提出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并构建相应的框架,为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价值的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同时,对设计价值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提高大众的设计意识、更新设计观念,形成良好的设计文化氛围,促进设计深入生活、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

万晓红[10](2017)在《中外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设计的比较研究 ——以中国人教版、三民版和美国MHP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而目前环境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学校环境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环境教育效果有待提高。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通过地理教材可以衡量环境教育的设计情况。因此,对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设计进行比较研究,能够取长补短,优化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环境设计,提升环境教育效果。运用文献法,搜集、整理了环境教育的内涵、发展过程、国内外环境教育趋势、教材中环境教育的研究现状等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解读了三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中国人教版、中国台湾地区三民版、美国MHP版共三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三版教材在环境教育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上的优缺点。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环境教育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课程标准忽视了环境教育的“过程和方法”目标;环境教育内容不充实;“环境与发展”主题内容少;环境教育参与度不高;环境教育整体性不强;环境教育栏目设置单一;环境教育插图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和建议:完善课程标准,增强目标可操作性;增加环境教育内容,体现时代性;突出环境教育中“科学技术”因素;环境教育设计体现生活化;优化环境教育组织编排;丰富环境教育栏目设计;适当增加图片数量,提高图片质量。

二、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新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新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发展新动态及其启示——基于WGEA出版物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发展新动态
    (一)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专项审计坚持问题导向
    (三)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四)重视审计人员能力建设
    (五)最高审计机关以身作则
三、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启示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立足国情,针对性开展专项审计
    (三)引领国际合作,体现大国担当
    (四)人才培养上“内养”和“外引”相结合
    (五)宣传“绿色审计机关”建设成果

(2)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转型升级 ——汽车制造企业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家精神相关研究综述
        2.1.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维度划分
        2.1.2 企业家精神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体现
        2.1.3 企业家精神的结果研究
    2.2 动态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2.2.1 资源基础观与动态能力内涵
        2.2.2 动态能力与企业家精神
        2.2.3 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
        2.2.4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内涵及维度划分
        2.2.5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前因”研究
        2.2.6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后果”研究
    2.3 企业价值链延伸相关研究综述
        2.3.1 价值链与价值链延伸的内涵
        2.3.2 价值链延伸的路径
        2.3.3 价值链延伸的“前因”研究
        2.3.4 价值链延伸的“后果”研究
    2.4 企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综述
        2.4.1 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2.4.2 企业转型升级的分类及路径
    2.5 文献述评与案例研究框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案例样本选取
    3.3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3.3.1 数据收集
        3.3.2 数据分析
4 案例描述与分析
    4.1 吉利的案例研究
        4.1.1 吉利案例描述
        4.1.2 吉利案例分析
    4.2 比亚迪的案例研究
        4.2.1 比亚迪案例描述
        4.2.2 比亚迪案例分析
    4.3 案例比较与分析
        4.3.1 相同点分析
        4.3.2 不同点分析
        4.3.3 理论模型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5.2.1 理论贡献
        5.2.2 实践启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4)“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十四五”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总要求
    二、“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新变化
    三、“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具体任务
    四、“十四五”时期以提升金融改革发展的效率为重点
    五、“十四五”时期必须更加注重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十四五”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的动态均衡*
    一、全球经济疫后重建面临三大挑战
        (一)新冠疫情大流行对长期经济增长可能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二)债务负担攀升潜藏金融危机
        (三)疫情防控产生新贫困人口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硬约束
        (一)经济增长速度存在下调压力
        (二)经济安全存在风险隐患
    三、促进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的动态均衡
        (一)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投资消费结构更趋均衡
        (三)加快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自主创新取得突破
        (五)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六)多方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补齐民生短板
        (七)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筑牢经济安全底线
    四、“十四五”末期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有望超过14000美元
“十四五”时期税收制度面临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一、内外部环境变化及发展战略转型
    二、变革社会中现行税制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改革和完善现行税制,积极回应当前与未来挑战
“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把握财政自身工作的主线索
    二、找准财政健全宏观治理体系的发力点
“十四五”时期国家审计的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与新举措
    一、国际市场萎缩、六稳六保新挑战与双循环发展
    二、数字技术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发展新挑战与数字化转型
    三、国际经贸规则重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挑战与改革开放双轮驱动
    四、全球环境风险突出、贸易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全面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五、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家安全挑战与预警防范体系建设
“十四五”时期流通领域新变化、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一、准确把握“十四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着眼发展趋势,厘清“十四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三、顺应发展要求,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
        1.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
        2.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多利益相关方协同共治
        3.总结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强化要素支撑,夯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基础
“十四五”时期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韧性城市建设
    二、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
    三、城市群、都市圈与区域协调发展
    四、房地产市场调控与长效机制建设
“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应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一、发展格局的变化与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经济社会特征的变化与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5)生态安全、环境治理与全球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全球环境治理体制的发展演变历程
    (一)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萌芽阶段
    (二)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形成阶段
    (三)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阶段
    (四)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徘徊分化阶段
    (五)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加速发展阶段
二、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一)大气环境治理
        1.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2.全球大气环境治理体系
    (二)土地环境治理
        1.全球土地环境问题
        2.全球土地环境治理体系
    (三)淡水环境治理
        1.全球淡水环境问题
        2.全球淡水环境治理框架
    (四)海洋环境治理
        1.全球海洋环境问题
        2.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体系
    (五)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1.全球生物多样性问题
        2.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
    (六)化学品与废弃物
        1.全球化学品与废弃物污染问题
        2.全球化学品与废弃物治理体系
三、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主体
    (一)联合国体系
    (二)主权国家
        1.美国
        2.欧盟
        3.中国
    (三)次国家行为体
    (四)非国家行为体
四、当前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特点与前景
    (一)当前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特点
        1.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与公共性
        2.科学共识推动全球环境治理
        3.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内部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4.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多维性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前景
        1.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环境治理亟须转型变革
        2.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碎片化,亟须更深入的机构改革
        3.全球环境治理领导力东移,亟须形成一致的多边治理合力

(6)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2.1.2 关于劳动力就业的研究
        2.1.3 关于扶贫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2.1.4 关于扶贫、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2.2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
        2.2.3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3.1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3.1.1 全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
        3.1.2 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状况
    3.2 我国农村就业现状
        3.2.1 农村就业总体特征
        3.2.2 贫困地区农村就业状况
    3.3 农村贫困与就业的时空比较分析
        3.3.1 时间序列比较
        3.3.2 区域比较
        3.3.3 结构比较
    3.4 反贫困实践:精准扶贫的实施
        3.4.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3.4.2 产业扶贫与转移就业扶贫实践
    3.5 本章小结
4.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
    4.1 扶贫与就业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4.1.1 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
        4.1.2 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
        4.1.3 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2 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
        4.2.1 主要分析维度
        4.2.2 对就业规模的影响逻辑
        4.2.3 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逻辑
        4.2.4 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逻辑
    4.3 精准扶贫影响就业的实践效应
        4.3.1 就业规模维度
        4.3.2 就业结构维度
        4.3.3 就业质量维度
    4.4 本章小结
5.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
    5.1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5.1.1 主要政策梳理
        5.1.2 实践成效
        5.1.3 主要难点
    5.2 四川省产业扶贫政策实践
        5.2.1 政策梳理
        5.2.2 实践成效
    5.3 四川省就业扶贫政策实践
        5.3.1 政策梳理
        5.3.2 实践成效
    5.4 本章小结
6.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88 个贫困县的证据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1.1 数据来源
        6.1.2 按照年份分类的样本描述
        6.1.3 按照贫困程度分类的样本描述
        6.1.4 按照贫困县退出时间分类的样本描述
    6.2 实证分析
        6.2.1 模型设定和描述统计
        6.2.2 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分析
        6.2.3 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6.2.4 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本章小结
7.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村级数据的证据
    7.1 政策依据与主要载体
        7.1.1 政策依据
        7.1.2 重要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2 数据来源、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7.2.1 数据来源
        7.2.2 关键变量
        7.2.3 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
    7.4 本章小结
8.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农业普查微观数据的证据
    8.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8.1.1 数据来源
        8.1.2 样本描述统计
    8.2 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8.2.1 关键变量
        8.2.2 模型设定
    8.3 实证结果
    8.4 本章小结
9.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精准扶贫是解决就业难题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9.1.2 精准扶贫对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9.1.3 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9.2 对策建议
        9.2.1 围绕精准推进扶贫
        9.2.2 围绕就业稳定脱贫
        9.2.3 围绕发展长效脱贫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自由贸易区与城市空间共生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的新动态
        1.1.2 国际自由贸易区的整体特征和发展状态
        1.1.3 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背景和发展形式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自由贸易区(FTA)
        1.3.2 自由贸易园区(FTZ)
        1.3.3 自由贸易港
        1.3.4 自由贸易试验区(PFTZ)
        1.3.5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SCZ)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自由贸易区研究综述与理论引介
    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2.1.1 自由贸易区研究状况
        2.1.2 共生理论研究状况
    2.2 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与类型研究
        2.2.1 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
        2.2.2 自由贸易区的类型及特点
    2.3 我国自由贸易区空间布局及特征研究
        2.3.1 自由贸易区整体空间布局特征
        2.3.2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关系
        2.3.3 自由贸易区空间规模特征
        2.3.4 自由贸易区所在城市的都市圈空间结构
    2.4 理论引介
        2.4.1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发展-共生的关联建构
        2.4.2 共生理论基本内涵
        2.4.3 共生三要素
3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3.1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3.1.1 空间结构有机生长
        3.1.2 空间结构开放性发展
    3.2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3.2.1 空间形态生长与协调
        3.2.2 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融合
    3.3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模式
        3.3.1 产业功能空间镶嵌式组合布局
        3.3.2 功能空间内活动连续
    3.4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总结
        3.4.1 自由贸易区的空间发展
        3.4.2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界面的变化
        3.4.3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关系的变化
4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4.1 空间并列关系
        4.1.1 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
        4.1.2 襄阳自由贸易区
    4.2 空间相交关系
        4.2.1 美国49号自由贸易区
        4.2.2 郑州自由贸易区
    4.3 空间包含关系
        4.3.1 上海自由贸易区(第一批)
        4.3.2 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贸易区
    4.4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总结
        4.4.1 交通区位
        4.4.2 空间结构
        4.4.3 空间规模
        4.4.4 功能构成
5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的共生发展
    5.1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的“共生”
        5.1.1 共生单元
        5.1.2 共生模式
        5.1.3 共生环境
        5.1.4 共生界面
    5.2 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共生发展理论合理性分析
        5.2.1 共生发展的必要性
        5.2.2 共生发展的条件
        5.2.3 共生关系的变化
    5.3 共生关系在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实际发展中的利弊
        5.3.1 共生发展的优势
        5.3.2 共生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促进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空间共生发展的影响要素
        5.4.1 空间结构
        5.4.2 功能布局
        5.4.3 交通结构
        5.4.4 自然环境
6 结论
    6.1 结论及创新点
        6.1.1 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目录及来源
附录 B 表格目录及来源
附录 C 我国自由贸易区与所在城市建成区面积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际经贸规则及其新发展
    (一)国际经贸规则含义
    (二)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现状
        1.WTO规则
        2.TPP与 CPTPP
        3.RCEP
二、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面临的问题
    (一)WTO改革面临的问题
        1.WTO规则现代化问题
        2.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
        3.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
    (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经贸规则面临的问题
        1.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规则
        2.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3.气候变化规则
三、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的法律对策
    (一)WTO规则体系完善
        1.推动发展中国家待遇的改革
        2.完善WTO争端解决机制
    (二)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构建
        1.推进新议题多边讨论
        2.推进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三)我国应对国际经贸新规则趋势的对策
        1.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2.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范围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范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综述与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2.1.1 体验与体验经济
        2.1.2 设计价值
        2.1.3 用户与设计师
    2.2 体验经济评述
        2.2.1 体验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比较
        2.2.2 体验经济的特征
    2.3 设计价值的形成与特征
        2.3.1 设计价值的形成
        2.3.2 设计价值的特征
    2.4 研究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价值的理论
        2.4.1 维克多·巴巴纳克功能复合体
        2.4.2 系统思维的设计
        2.4.3 4E理论与3-S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活动研究
    3.1 设计活动与经济的关系
    3.2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师的角色分析
        3.2.1 设计师的角色演变
        3.2.2 设计师的角色内涵
    3.3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的角色分析
        3.3.1 作为体验主体的用户
        3.3.2 作为创造体验的成员
        3.3.3 作为产品的一部分
    3.4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的主要特征
        3.4.1 情绪创造与情感联系
        3.4.2 品牌的塑造
        3.4.3 用户发现自我
        3.4.4 引导与改变行为
    3.5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活动的体验传达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价值的系统分析
    4.1 经济形态变化中的设计价值分析
        4.1.1 工业、服务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要点
        4.1.2 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要点
        4.1.3 经济形态变化影响下的设计价值比较
    4.2 产品功能视角下的设计价值分析
        4.2.1 产品的设计方法和使用与设计价值
        4.2.2 产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与设计价值
        4.2.3 产品的审美与设计价值
        4.2.4 产品的联想与设计价值
        4.2.5 产品的有目的利用与设计价值
    4.3 体验范围视角下的设计价值分析
        4.3.1 教育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3.2 娱乐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3.3 审美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3.4 逃避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4 体验营造与系统设计双重视角下的设计价值
        4.4.1 体验营造促进设计价值的提升
        4.4.2 系统设计思维促进设计价值的创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的定量研究
    5.1 调研背景
    5.2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的评价调查研究设计
        5.2.1 研究目的
        5.2.2 问卷设计
        5.2.3 调研方法与过程
    5.3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5.3.1 信效度分析
        5.3.2 数据描述统计
        5.3.3 不同变量影响下的均值比较分析
    5.4 调查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的定性研究
    6.1 调研背景
    6.2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的评价调查研究设计
        6.2.1 研究目的
        6.2.2 访谈问卷设计
        6.2.3 调研方法与过程
    6.3 访谈问卷分析
        6.3.1 教育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1.1 参加教育活动的目的
        6.3.1.2 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6.3.1.3 教育性体验中的技术
        6.3.1.4 教育活动中的感受
        6.3.1.5 教育活动中的问题
        6.3.2 娱乐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2.1 使用产品的目的
        6.3.2.2 产品的感受
        6.3.2.3 使用产品的影响
        6.3.2.4 对产品的期待
        6.3.3 审美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3.1 选择目的
        6.3.3.2 体验与感受
        6.3.3.3 存在的问题
        6.3.4 逃避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4.1 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目的
        6.3.4.2 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感受
        6.3.4.3 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
        6.3.4.4 使用时间
        6.3.4.5 使用地点
        6.3.5 用户与体验的相互关系
        6.3.5.1 产品分析
        6.3.5.2 内在动机
        6.3.5.3 外在影响
        6.3.5.4 体验的影响
        6.3.6 访谈问卷总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1 产品功能层面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1.1 满意策略
        7.1.1.1 体验营造中的满意策略
        7.1.1.2 产品功能与体验营造结合策略
        7.1.2 减少用户损失策略
        7.1.2.1 体验营造中的减少用户损失策略
        7.1.2.2 以定制化为主导的用户个性化体验营造策略
    7.2 情感体验层面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2.1 创造惊喜策略
        7.2.1.1 体验营造中的创造惊喜策略
        7.2.1.2 利用反差与组合增添惊喜策略
        7.2.2 给予奖励策略
        7.2.2.1 激发用户
        7.2.2.2 建立关系
        7.2.3 获得社会与自我价值策略
    7.3 用户行为层面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3.1 营造悬念策略
        7.3.1.1 体验营造中的悬念策略
        7.3.1.2 共性与个性并存的营造悬念策略
        7.3.2 引导革新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附录 A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 B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访谈问卷
附录 C 参与访谈用户代码及相关资料
附录 D 访谈问卷数据点统计分析示例

(10)中外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设计的比较研究 ——以中国人教版、三民版和美国MHP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环境教育成效的矛盾性
    1.1.2 中外环境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1.2 研究综述
    1.2.1 环境教育的渊源
    1.2.2 教材中的环境教育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范围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研究法
    2.4.2 比较分析法
    2.4.3 内容分析法 第3章 三版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设计分析比较
3.1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3.1.1 环境教育在大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3.1.2 环境教育在台湾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3.1.3 环境教育在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3.2 三版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设计分析
    3.2.1 分析框架
    3.2.2 三版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总数量与比例
    3.2.3 三版教材中环境教育“三个主题”分析
    3.2.4 三版教材中环境教育“五个特征”分析
3.3 三版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分析
    3.3.1 组织编排
    3.3.2 栏目设计
    3.3.3 插图设计 第4章 三版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设计的特点
4.1 三版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设计的特点
4.2 人教版环境教育设计的不足之处
    4.2.1 人教版环境教育设计在课程标准方面的不足
    4.2.2 人教版中环境教育内容设计的不足
    4.2.3 人教版中环境教育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不足 第5章 改进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设计的对策建议
5.1 改进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中环境教育设计的对策建议
    5.1.1 完善课程标准,增强目标可操作性
5.2 改进人教版教材环境教育内容设计的对策建议
    5.2.1 增加环境教育内容,体现时代性
    5.2.2 突出环境教育中“科学技术”因素
    5.2.3 环境教育设计体现生活化
5.3 改进人教版教材环境教育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对策建议
    5.3.1 优化环境教育组织编排
    5.3.2 丰富环境教育栏目设计
    5.3.3 适当增加环境教育插图数量、提高插图质量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三版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
附录B 三版教材中环境教育栏目设计

四、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新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发展新动态及其启示——基于WGEA出版物的分析[J]. 姚远,徐志耀,陈磊蕊. 中国审计评论, 2021(01)
  • [2]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转型升级 ——汽车制造企业双案例研究[D]. 时成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J]. 何德旭,汪红驹,马珺,何代欣,汪德华,赵瑾,依绍华,刘奕,李超,戴学锋,于树一. 财经智库, 2021(01)
  • [5]生态安全、环境治理与全球秩序[J]. 张海燕. 南大亚太评论, 2020(01)
  • [6]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D]. 周作昂.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自由贸易区与城市空间共生发展关系研究[D]. 高新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问题研究[D]. 杨安琪.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9]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研究[D]. 王文萌.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中外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设计的比较研究 ——以中国人教版、三民版和美国MHP版为例[D]. 万晓红. 信阳师范学院, 2017(01)

标签:;  ;  ;  ;  ;  

国际可持续发展新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