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医生挣的钱比男医生少

美国女医生挣的钱比男医生少

一、美国女医生比男医生挣钱少(论文文献综述)

宋代英[1](2021)在《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教师是乡村小学教师的主力军,她们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发展。然而,近年来,这个关键群体在专业发展中表现出了具有性别特色的发展障碍,乡村小学女教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特殊群体。笔者作为一名乡村任教八年的女教师深切感受到研究这个特殊群体专业发展特点的必要性。本研究从教育实践与人性关怀角度出发,选取L县S镇老、中、青3名年龄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学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乡村女性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他传体叙事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个人专业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对她们的观察、访谈和资料收集,获得具有生命力的、真实的一手资料,从专业认知发展、专业情意发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三个方面真实呈现她们的专业发展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横向和纵向分析,深入了解乡村小学女教师的真实生存状态和专业发展的现状,了解她们身处于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时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思考和尝试,发现她们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及其解决方式,挖掘她们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除了性别因素、职业韧性、自我定位等个人内部因素外,还受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复杂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中包含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他人对她们的专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培训进修、教研活动、专业省思、同伴合作、终身学习等。尽管乡村小学女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行进,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专业发展动机不足,缺乏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与家庭生活难以平衡,培训不能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促进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建议:首先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自觉,其次是创设支持性的学校环境,再者是构建利于教师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最后是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家庭氛围。

孔庆龙[2](2017)在《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的数量持续下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的发展政策有关。同时,农民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行为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认识村庄前景的内在依据。在一个生产能力较弱、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村庄,其村庄共同体是否会走向终结?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一个保安族村庄——G村为例,以农民的行动逻辑为切入点,认识农民的行为选择,并探讨其行为选择如何影响着村庄和村庄共同体的命运。为了更好地认识农民的行为选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构建了包括本体性价值追求、社会性价值追求和基础性价值追求三种层次的行动逻辑结构,并阐述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内容及不同层次的行动逻辑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村庄共同体的存续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变迁状况,即村庄道义权威、村庄社会关联、稳定的村庄边界、村庄认同和共识能否得以维系。因此,选取了村庄道义权威的树立、集体活动的参与、外出务工和社会分化四种具体的社会现象(事件),透过这些现象认识保安族农民的行动逻辑如何影响了其行为选择。之所以选取这四种现象,一方面,它们能够较好地表现农民行动逻辑发挥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们都能对村庄共同体的一个或多个构成要素造成直接影响,从而为我们判断村庄共同体是否得以维系提供依据。调研显示,G村的宗教领袖扮演了村庄道义权威的角色;宗教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强化了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维系并扩展了村庄的公共空间;村民外出务工只是为了维持在村庄的体面生活,他们保持了对村庄的认同,同时,村庄的经济边界、文化边界和社会边界在频繁的人口流动中走向解体;农民行动逻辑中的逐利部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被激发,导致村民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并通过收入分层、阶层认同和消费分层表现出来,村民在基础性价值层面上的共识逐渐被消解,但在社会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追求中的共识却得以维系,伊斯兰信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G村的村庄共同体并没有在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的冲击下走向解体。对保安族农民而言,村庄不仅是地域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更是一种精神共同体,能够为其生活提供意义。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村庄共同体也面临危机,其价值生产的自主性逐渐丧失。因此,必须以农民行动逻辑为基础,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重建村庄共同体。这一过程并不是对传统的、封闭的村庄共同体的回归,而是着眼于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建构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共同体,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和价值追求。

黄鹏程[3](2014)在《医患关系与抗生素滥用 ——以江西省中部农村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从医患关系角度考察江西省中部农村地区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这一考察从抗生素在中国的历史开始。共和国成立不久之后,政府将抗生素研发和生产上升为国家意志,极大提高了国民对抗生素的可得性。“文革”之前及期间,在毛泽东直接过问下,政府通过政治动员建立了赤脚医生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当地乡土人情和国家政治运动的作用下,抗生素经赤脚医生之手在农村地区开始发生滥用问题。“文革”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导致赤脚医生队伍解散,农村的医疗卫生体制经历重大调整,私人诊所在农村出现,与公益性村卫生室并存,抗生素滥用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并越演越烈。除了需要以药养医的考虑外,乡村医生往往还会迎合病人多开药的要求,否则患者不满。所以至少在农村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上,大集体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影响下的医患关系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这是本文对农村抗生素滥用现象提供的一种社会学解释。

徐芳[4](2013)在《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朝鲜族人口国内外流动现状的分析和适应度的测量,探讨流动的特点、原因与社会影响,分析社会适应的策略与流动的个体化后果,最后讨论了朝鲜族的涵化。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选题意义、参考文献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朝鲜族的国内外流动现状、特点、原因与社会影响;第三部分介绍朝鲜族在国内外的社会适应现状,归纳出教育、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组织、宗教四种社会适应策略,并分析了流动的个体化后果,尤其是朝鲜族女性的个体化;第四部分介绍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度,得出非留守好于单留守,单留守好于双留守的结论;第五部分讨论了朝鲜族的涵化与适应,并对文章做出相应的总结与提升。朝鲜族历史上迫于生计,为免于饥饿、压迫、死亡,因饥荒、剥削、战争与被殖民,流落到中国东北。在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之后,朝鲜族人口开始从东北三省流动到关内和国外。黑龙江和吉林是典型的流出地,山东、北京、天津、广东成为省外主要流入地,聚集了大量的韩资、日资企业,吸引了大量朝鲜族前往务工、经商、就业、就学。朝鲜族多从事第三产业,集中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收入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朝鲜族受教育程度非常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她们走出家庭,进入职业领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在韩国就业的朝鲜族多进入小型韩国企业,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工作时间长,从事3D工作,生活状况堪忧,利用中韩劳动力价格和汇率差距,将部分收入积攒下来回到中国消费,多因在中国收入偏低且不稳定,为子女挣教育经费。学历低、年龄大的被访者倾向于跨国流动;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的被访者倾向于不流动;流动人口工作变动频繁。职业地位向上流动明显,教育是向上流动的助推器,底层向中层流动明显,流动带来“家的离散”。海外流动原因主要是中韩工资差距造成的推拉效应,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韩国的双重劳动力市场结构,朝鲜族海外移民的累积因果效应以及建构的全球社会关系网络。从个体来讲,挣钱、供子女上学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教育与消费是两大动力。国内流动主要是韩资企业入驻、韩国人朝鲜族社区形成,高学历朝鲜族利用民族与语言的优势在大中城市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较高收入,建构以民族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影响方面,汇款拉动消费和投资,农村开展农业集约化运营,观念更新和市场意识的增强,民族认同增强,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出现适应困境,家庭功能出现变迁,出生率下降,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水平较高,农村婚姻挤压严重,民族教育出现危机。朝鲜族流动人口总体社会适应良好,女性社会适应度优于男性;工作者社会适应度优于大学生;有海外流动经验的人社会适应度更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适应性增强;收入越高,社会适应度越高;流动性会增加社会适应的不确定性;汉语与朝鲜语说的越好,社会适应度越高;在流入地生活时间越长,社会适应度越高。朝鲜族流动群体主要面临工作和收入压力,收入较低、工作压力较大、竞争激烈。收入多寡与家庭关系影响其幸福感。认同方面,中国国家认同明显,朝鲜族民族认同明显,韩国跨文化认同明显。中国朝鲜族留学生在国外半工半读,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面临语言障碍、社交困难。朝鲜族作为文化边缘群体,群内团结、群外排斥明显,适应策略上注重民族团结,生活聚居化、行业集群化,以血缘、地缘、业缘、族缘、教缘、朋辈群体为纽带,编织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提升,以宗教为纽带的社会团结,个体极具坚韧、独立、奋斗的精神品质,诸多因素结合构成朝鲜族社会适应的综合策略。朝鲜族个体化明显,自由的流动、选择工作、消费,为自己负责,为自己而活、奋斗的个体。女性个体化程度更深,教育、流动与工作,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她们更自主、更自由,与男性更平等,但承担的责任与遭受的苦难也更多,并导致两方面的后果:异族与跨国通婚增多,生育意愿下降、生育率降低、人口负增长。朝鲜族学生留守比例非常高,双留守学生多于单留守学生。双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状态与社会适应度低于单留守学生,单留守学生低于非留守学生。留守状态主要影响学生对家庭、学校的兴趣,幸福感、学习的努力与勤奋程度、自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不良性行为习惯、责任感、抗挫折能力、作息规律、情绪、胆量、早恋、诚实度、焦虑、人际敏感度。留守学生性格上缺乏自信、信任、安全感和乐观情绪,人际交往较为被动,主动求助意愿不强,与教师关系不紧密。同辈群体是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建议父母一方留守一方流动。最后,文章讨论了朝鲜族的涵化与适应,总结出文化边缘群体存续的三种策略:人口质量、人口数量、人口凝聚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教育、生育、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组织力、宗教等策略维系,朝鲜族在生育方面遇到问题,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

梁丽辉[5](2012)在《新旧更迭中的巨变:建国初期天津工人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初期的革命活动也曾以开展工人运动为主,但大革命失败以后,迫于国内形势,不得不转战农村二十多年。七届二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依靠工人发展生产成为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如何依靠工人?刘少奇提出三个办法:“尽可能保障工人的生活水平勿使之过低”,“深入广泛地教育工人”,“组织工人”。建国以后,以此方针为指导,共产党开始对工人、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造。本文以天津工人为中心,利用档案资料,从社会史研究视角来探讨建国初期共产党是如何组织教育工人,使工人的生产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人又是如何参与这一过程,影响自身变迁的。换言之,本文从工人与共产党互动的角度,探讨工人变迁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对共产党方针政策的影响,再现工人变迁过程的复杂性与真实性,以及共产党改造社会的艰难与曲折,进而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与伟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工人的变迁过程。一、工人的政治生活。工人的政治生活是新中国新工人的一个显着特征,也是共产党教育工人、组织工人的重要举措与成果。通过政治学习、政治运动的开展,工人旧的个人关系网被割裂,新的人际关系、阶级意识形成。通过加入工会、入团入党,工人被组织起来,开始向新政权、共产党靠拢。这就为工人的生产劳动打下了基础。二、工人的生产劳动。工厂通过民主改革,废除了旧的管理制度,工人开始参与工厂管理,这是工人当家作主的一个主要体现,也是工人劳动观念改变、劳动竞赛开展的前提。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时间的调整、劳动保护的加强以及劳动纪律的巩固也为劳动竞赛做铺垫。劳动竞赛的开展是本章的中心。这是新中国新工人的又一显着特征,是工人拥护共产党、共产党引导工人的主要体现。通过竞赛,工人传统的劳动观念改变,“劳动光荣”成为主流观念。三、工人的物质保障。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是共产党依靠工人发展生产的途径之一。工资收入是工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两次大规模的工资改革与调整,废除了旧的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初步贯彻了“按劳取酬”原则,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福利政策、劳动保险的实施,又间接增加了工人收入,为工人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四、工人的文体活动。通过识字运动,工人分享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为政治,为生产服务”的文艺方针使得具有政治色彩的文艺活动成为工人文艺的主流,但传统观念和工人的行动选择又影响着文艺内容与形式的调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工人体育开展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具有促进生产发展的政治取向。广播体操的开展是全民健身的前奏,工人的接受却经历了一个并不顺畅的过程。五、工人的婚姻家庭。《婚姻法》和《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工人婚姻家庭变迁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贯彻婚姻法运动,基本废除了强迫包办、男尊女卑的旧婚姻制度,工人中普遍确立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新型婚姻家庭观念。总而言之,天津工人通过共产党的组织教育,聚拢在共产党的周围,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生产,使共产党依靠工人发展生产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工人也经历了新旧更迭中的巨变,成为新中国的新工人。

刘慧萍[6](2011)在《山西省三甲医院护士长职业倦怠及心理需求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对护士长职业倦怠和职业心理需求现状进行调查,探索职业倦怠和职业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程度职业倦怠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有无差异。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八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岗、任职半年以上的护士长,采用问卷调查。用一般情况调查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护理人员职业心理需求调查问卷,分别调查了护士长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心理需求。选用SPSS18.0和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H检验、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1护士长轻度以上职业倦怠147人,占55.6%,2护士长职业倦怠各因子与Maslach常模比较:情绪耗竭与常模一致,去人格化程度低于常模,工作成就感水平高于常模。3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学历、任职年限护士长职业倦怠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学历、任职年限护士长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前三位排序分别为增加收入、获得进一步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学历、任职年限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侧重点不同,低年资、低护龄、低职称、低任职年限、高学历倾向于获得进一步学习机会,提升自己。反之,倾向于工作稳定及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6不同程度职业倦怠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关注点不同,零倦怠护士长关注获得进一步学习机会,轻度倦怠护士长关注工作稳定,中、高度倦怠护士长关注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7护士长特征、职业倦怠各因子与心理需求的典型相关分析,第一、二典型变量有显着性,累计解释信息66.21%。8.(1)情绪耗竭程度越严重、任职年限长和学历越低的护士长,她们对调换工作需求最大,对个人问题被同情和了解需求次之,对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机会需求最小,对职业发展和升职需求次之。(2)年轻的、护龄短的、职称低的护士长,她们对调换工作、升职需求大,对个人问题被同情和了解需求最小,工作稳定需求次之。结论护士长的职业倦怠感较严重;职业心理需求前三位排序分别是增加收入、获得进一步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不同程度职业倦怠的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侧重点不同;护士长特征、职业倦怠各因子与职业需求有相关性。建议:增加护士长的薪酬,营造良好的护理职业环境,为护士长提供更多的继续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做好护士长职业生涯管理,提升护士长的个人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减轻或防止护士长职业倦怠。本研究为减轻护士长的职业倦怠、满足护士长的职业心理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卓惠萍[7](2011)在《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性别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选择,它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性别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之,落后的性别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桎梏。当前农村的性别文化不仅制约着农村妇女的解放与发展,也在很多方面对男性形成了束缚与羁绊,并严重阻滞着和谐农村的建设进程。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公共权力机构,承担着对社会成员普遍利益有所增益的责任与义务,故而在农村性别文化的重构上,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对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研究是基于两个基本的前提判断之上:一是性别文化是一种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多重社会机制建构的产物,二是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推动我国农村性别文化的重构。在上述两个判断基础上,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事实描述——原因分析——价值分析——规范分析,即“当下农村性别文化的样态——这种性别文化是如何被型塑而成的——政府为何需要对当下农村性别文化进行重构——政府如何对农村性别文化进行重构”。根据这种思路,本文具体内容安排如下:导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交代。第一章是当下农村性别文化的样态。性别文化存在形态和领域的广泛性,使得不可能对它进行穷形尽相的调查与描述。鉴于目前尚没有一个权威性与共识性的性别文化指标体系,加上笔者调查资源的受限性,此处笔者仅仅选取了日常生活、村治参与、劳动就业三个领域,在每个领域中选取若干样点,通过对S县进行调研并结合相关已有文献材料,对当下农村性别文化的样态作了一个并不完整的勾勒与概描,其核心是所选择领域中观念与现实层面的两性地位关系。第二章是当下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机制。政府和市场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同时也是两种最主要的性别地位型塑机制。而市场和政府影响力越小的地方,传统习俗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当下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中,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在某些地方甚至超过了政府和市场。由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等构成的广义教育机制对性别文化型塑的重要性在于,它对观念层面性别文化的建构、传播、传递、渗透和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在这部分构建了一个有政府、市场、习俗和教育四个维度构成的农村性别文化型塑机制分析框架。与此同时,由于当下农村性别文化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乃是传统性别文化的延续、回归或变革,故而本文将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融合到了对当下农村性别文化型塑机制的分析当中。第三章分析了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政府是型塑性别文化的重要机制,在性别文化的塑造、维系与重构上均起着重要作用,而当下现实环境的变化在为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提出必要性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可能性。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可行性是本章论述的重点,本文认为,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性别文化的重构提供了根本推动力,与当下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相容关系使政府愿意推动农村性别文化的重构,而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扩展和提升了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方式和能力。第四章论述了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行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认识女性的特殊价值是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思想基础;实现性别平等是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价值目标;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治理网络是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组织载体;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是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作用方式;而针对政策、市场、习俗和教育四种性别文化型塑机制而展开的行动,则构成了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具体路径。本文的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概括了本文的创新点,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遗憾。

刘会贵[8](2011)在《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天,在微型地球上,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由于缺乏各类杰出人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华夏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和发展直到今天仍然处于不自由状态。为此,构筑良好的文化场域,提升名师的职业幸福,涵养众多的杰出人才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二良策。本研究所谓的名师即教育情操高尚、教育思想先进、教育手段独到、教育业绩卓越、教育英名远扬的杰出教师,包括占教师总数约20%比例的区县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家等。幸福,从最一般的意义讲,指主体在其人生观的指导下对客体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体验。幸福的三要素指主体、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体验。无论西洋文明还是东亚文明,其幸福思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坚持感性快乐主义幸福观,类坚持理性完善主义幸福观,宗教禁欲主义幸福观乃是理性完善主义幸福观的极端形式。幸福观指主体关于幸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阶级社会,幸福观具有阶级性、时代性,主要包括个人主义幸福观和集体主义幸福观两类。幸福感指主体对客体给予自己的舒适、健康和愉快的感受状态,它是幸福的表现方式,其一般表现为沉静体验,高端表现为高峰体验,异化表现为约拿情结。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同时也是人生发展的条件。名师职业幸福指其育人理想得以实现的舒畅心理体验,它源于对自己育人成就的愉快体验,具有精神性、创造性、给予性。本研究被问卷调查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为75.91,在21-105的取值范围中,75.91的平均幸福指数处于微弱的上等水平,但绝对数不高,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名师在职业心境方面的职业幸福感指数失分最多,失分率达32.30%;其次为身体健康因素,其失分率为31.63%;第三为精力充足因素,其失分率为31.55%;第四为职业满足(职业兴趣)因素,其失分率为29.60%;第五为松弛与紧张因素,其失分率为24.04%;最后为情感控制因素,其失分率为23.60%;6因素平均失分率为27.71%。考虑到名师由普通教师发展而来,本课题专门开展了名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幸福的比较研究,其结论是,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显着高于普通教师,在制约主体职业幸福感的6项因素方面,名师均优于普通教师。考虑到许多名师纷纷转行到公务员队伍,因此,本课题专门开展了名师与公务员处级干部职业幸福的比较研究,其结论是,名师的总体平均职业幸福指数显着高于处级干部,在6个职业幸福感因子中,名师与处级干部在精力充足、职业满足(职业兴趣)方面,差异不显着;在身体健康、职业心境、情感控制、松弛与紧张方面,名师都优于处级干部,差异极其显着。个人幸福的实现至少涉及个人的实践活动、个人的实践结果、由文化场域决定的个人幸福系数。因此,个人幸福的实现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条件一:活动本身自成目的;条件二:活动结果价值自足;条件三: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场域。从内因看,名师职业幸福的内部制约因素具体包括名师自身的“心”(心态)、“健”(健康)、“德”(道德)、“才”(才能)、“力”(努力)等要素。因此,名师进一步提高自己职业幸福水平的内部修炼措施在于: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心态境界,有效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切实增进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用心涵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素养,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基于名师职业幸福和职业不幸福首要因素的科学编码和频次统计,进一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水平的外部措施在于:首先,放弃以学生(升学)考试成绩评价教师业绩的评价模式;其次,用心减轻名师的工作负担,让名师从过多的杂务和过多的考评中解脱出来:再次,切实改善名师的工作环境,尤其要给名师构建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再次,真正提高名师的职业待遇,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水平应足够使他们同相应社会地位的官员或雇员持平;最后,从实际出发构建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将“教师优先”予以落实,吸引并保留名师终生从事教师职业。只有构筑可能的文化场域,才能实现名师可能的职业幸福。从广义讲,名师外在的文化场域由名师所处的宏观自然场域、中观社会场域和微观任务场域构成。名师所处的宏观自然场域指名师可以触及的那部分自然界,自然场域的优劣会影响名师的职业幸福。名师所处的中观社会场域由名师所处的社会教育技术文化场域、社会经济文化场域、社会制度文化场域、社会心态文化场域构成。制约名师职业幸福之微观任务场域主要指名师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治学态度、激励制度,它是名师面临的微观因素和直接因素。名师的中观社会场域和微观任务场域主要通过“树结构”或“果结构”的教育体制来阻碍名师获得职业幸福或促进名师获得职业幸福。为了有效提升名师的职业幸福水平,有关当局应以“名师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名师健康休假与疗养”、“名师工作室”、“名师导师制”和“名师沙龙”为有效载体,分别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确保名师拥有职业顺境。为此,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构筑一个出世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入世的职业幸福;构筑一个彼岸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此岸的职业幸福;构筑一个无为的文化场域,实现名师有为的职业幸福。

王立芳[9](2009)在《艺人再造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文章认为,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本论文分为六部分。序论部分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对象、调查过程和研究方法,从杂技、民间艺术研究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在民间艺术研究回顾中特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对民间艺术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并对本文解释理论传统再造、记忆理论和有限理性选择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系统考察了杂技在吴桥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作者指出,吴桥杂技的发展历史充满波折——封建政府的打压、民国时期的“改造”和文革期间的否定,然而,杂技的诱惑力使得学艺、从艺行为从未中止,并且形成绵延至今的规模大、影响力广的吴桥杂技学童和艺人群体。第三部分考察吴桥杂技教育形式的变迁。发现:第一,学艺方式呈现由家族行为向个人行为转变的趋势,第二,国家力量的介入,使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和历史上延续而来的草根传承模式相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杂技教育形式。第四部分剖析当代吴桥杂技学童群体学艺传统的再生产。详细分析学艺传统的恢复和发展、学艺动因的变化、群体构成及不同人士的学艺态度。着重探讨时代背景的变化,即改革开放后客观环境对学艺行为的许可,以及吴桥杂技从业者状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的学艺动因和构成情况。作者认为,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的学艺动因已由单纯的生存抉择发展为对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和名誉声望等更深、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在构成方面,该群体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从而使学艺传统经历再生产。第五部分从拜师仪式的消失、学艺日常生活和主要社会关系变化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学艺过程的再造。作者认为,伴随学艺机构、学艺类型的变化,学艺过程也被再造,如进入学艺领域的程序的简化,即历史上拜师仪式消失;学艺行为由附属于演出到步入规范化程序;杂技学童从由师傅完全负责到学校和家长共同负责等。这些表明,历经30年(改革开放至今)的“再造”,学艺行为正在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迈进,吴桥杂技文化传统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更为健康的生命力。结论部分从个人(吴桥杂技学童)、单位(吴桥杂技团校)与国家三者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述吴桥杂技艺人再造。作者认为,吴桥杂技学艺行为的存在和发展,应置于时代背景和地方文化传统中加以考察。吴桥杂技学艺传统的再造过程表明,国家力量在延续地域文化传统上具有深层影响,它提供了有利后者发展的空间和相关支持;而在此空间中的学艺机构改变着学艺行为中家族的作用方式,使学艺呈现新景象。

董学仁[10](2008)在《自传与公传:一九五九年(上)》文中指出这世界像一副多米诺骨牌世界像一副多米诺骨牌,真的很像。许多事情就这样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当你不小心碰倒了其中的一块,就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很多骨牌紧跟着倒了下来。我在这样说的同时,已经在心里感觉到整个20世纪的世界,是一副结构复杂的、可以通向任意方向的多米诺,只是考虑着要不要说出来。这副骨牌中就包括1959年,和任何一块一样,看着十分平常,最好不要碰它。

二、美国女医生比男医生挣钱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女医生比男医生挣钱少(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关系乡村教育的振兴
        (二)乡村女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三)笔者在乡村学校从教的切实感受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四)文献评述
    四、概念界定
        (一)乡村小学
        (二)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叙事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深度访谈法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内容
第三章 三位乡村女教师的素描
    一、主角简介
        (一)温暖的阳阳
        (二)执着的敢敢
        (三)认真的能能
    二、家庭背景
        (一)阳阳的家庭背景
        (二)敢敢的家庭背景
        (三)能能的家庭背景
    三、三位乡村小学女教师的求学与求职之路
        (一)阳阳的求学与求职之路
        (二)敢敢的求学与求职之路
        (三)能能的求学与求职之路
第四章 乡村小学女教师追寻专业发展的故事
    一、专业认知发展的追寻
        (一)阳阳的专业认知发展
        (二)敢敢的专业认知发展
        (三)能能的专业认知发展
    二、专业情意发展的追寻
        (一)阳阳的专业情意发展
        (二)敢敢的专业情意发展
        (三)能能的专业情意发展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的追寻
        (一)阳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故事
        (二)敢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
        (三)能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
第五章 关于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故事的分析
    一、影响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二、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培训进修
        (二)教研活动
        (三)专业省思
        (四)同伴合作
        (五)终身学习
    三、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专业发展的动机不足
        (二)培训不能满足专业发展需求
        (三)专业发展与家庭生活难以平衡
第六章 增进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自觉
        (一)树立积极的职业心态
        (二)增强自主的发展意识
        (三)提高自身的职业韧性
        (四)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
    二、创设支持性的学校环境
        (一)优化学校管理制度
        (二)塑造合作性的教师文化氛围
        (三)建立供需匹配的专业发展平台
    三、构建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
        (一)建立健全利于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
        (二)鼓励非政府组织支持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多种措施提升乡村教师荣誉感
    四、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家庭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参考理论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七、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中国村庄命运之考量
    第一节 终结:村庄与村庄共同体
        一、乡愁引发的村庄终结命题
        二、从共同体到村庄共同体
    第二节 一个保安族村庄的个案——基于农民行动逻辑的视角
        一、G村:一个被市场经济裹挟的村庄
        二、农民行动逻辑:认识农民行为的新视角
第二章 保安族农民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中国农民的行动逻辑
        一、集体行动逻辑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二、农民理性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三、具体行动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四、价值追求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第二节 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特征
        一、保安族农民的宗教生活
        二、伊斯兰教与农民的行动逻辑
        三、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多重性
第三章 农民行动逻辑与道义权威的树立
    第一节 村庄精英群像
        一、村干部:“乡村合谋”的经纪
        二、经济精英:市场培育的权威
        三、宗教领袖:卡里斯玛型权威
    第二节 权威认同的逻辑
        一、信仰的领路人
        二、秩序维护者
        三、致富领导者
    第三节 道义权威与村庄共同体
        一、村庄共同体的保护人
        二、村庄治理的内生权威
第四章 农民行动逻辑与村庄集体活动的参与
    第一节 宗教生活中的集体活动
        一、集体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农民的参与逻辑
        三、农民参与的特点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集体活动的参与逻辑
        一、村干部选举:一次行动逻辑的展演
        二、组织艰难的互助
        三、“异化”的篮球赛
    第三节 集体活动与村庄共同体
        一、集体活动与村庄公共空间的维系
        二、集体活动与村庄社会关联的强化
第五章 农民行动逻辑主导下的外出务工
    第一节 农民外出务工概观
        一、“寻求生存”:外出务工的背景
        二、“候鸟西北飞”:外出务工的特点
        三、从“搞副业”到“打工”:务工经济的地位
    第二节 农民外出务工的逻辑
        一、“落叶归根”
        二、“交往才有意义”
        三、“有恒产者有恒心”
    第三节 外出务工与村庄共同体的变迁
        一、生活面向与农民的理想生活
        二、流动的村庄边界
第六章 农民行动逻辑驱动下的社会分化
    第一节 “金钱社会”:社会分化的背景
        一、发展主义:中国社会的发展观
        二、别具一格的非农化进程
        三、集体经济失位
    第二节 “金字塔”:村庄的多维分层
        一、研究策略:主客观结合的家庭分层研究
        二、“由”字型的收入分层
        三、下移的阶层认同
        四、面子竞争中的消费分层
    第三节 “贫富相揖别”?——社会分化的影响
        一、农民:相对剥夺的焦虑
        二、共同体:共识的消解与延续
结语
    一、村庄共同体终结的一般逻辑
    二、G村的回应:农民行动逻辑引导的行为选择
    三、“精神共同体”:农民行动逻辑与村庄共同体的内在关联
    四、重建:基于农民行动逻辑的村庄共同体再造
附录一:访谈对象情况简介
附录二:2008 年G村部分村民的人口、土地与收入状况
附录三:2014 年65户村民的人口、土地与收入状况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医患关系与抗生素滥用 ——以江西省中部农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现象及相关概念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方法资料介绍
    2.1 文献综述
        2.1.1 医患关系研究的开始
        2.1.2 专业权威和自主权视角
        2.1.3 马克思主义的路径以及经济学视角
        2.1.4 医患交流沟通视角
    2.2 研究设计、方法与资料
        2.2.1 访谈对象及方式
        2.2.2 研究法与资料
        2.2.3 对研究设计的反思
第3章 对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与抗生素的历史回顾
    3.1 中国历史上医药与政治的渊源
    3.2 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农村赤脚医生制度及合作医疗制度
        3.2.1 来自领袖的政治动员
        3.2.2 当地赤脚医生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
    3.3 抗生素的发现及其对生命的权力意义
    3.4 体现国家意志的抗生素工业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医患关系与抗生素滥用
    4.1 赤脚医生的行为与角色
        4.1.1 从普通村民升级为赤脚医生
        4.1.2 赤脚医生的工作
        4.1.3 赤脚医生的“全能”角色
    4.2 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医患关系
        4.2.1 体现中共政治传统
        4.2.2 医患关系作为特殊的托管关系
    4.3 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抗生素滥用
        4.3.1 抗生素“神话”
        4.3.2 抗生素作为公共物品
        4.3.3 抗生素滥用的推力
        4.3.4 抗生素滥用缺乏反弹力
    4.4 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抗生素滥用机制
第5章 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变迁和卫生人员变动
    5.1 从传统合作医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1.1 传统合作医疗的衰落
        5.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5.2 赤脚医生队伍的变化
    5.3 医学院毕业生的加入
    5.4 私人诊所的兴起
    5.5 公私之间的摆动
第6章 市场经济时期农村医患关系与抗生素滥用
    6.1 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行为与角色
        6.1.1 向县卫生局提供公共服务
        6.1.2 不高不低的收入
        6.1.3 无解的缺药问题
    6.2 私人诊所医生的主动选择
        6.2.1 灵活经营
        6.2.2 治病像表演
        6.2.3 规避风险
        6.2.4 无声推销
    6.3 农民的摇摆选择
    6.4 医患关系作为买卖关系
    6.5 “选择型”医生、“选择型”病人与抗生素滥用
        6.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6.5.2 村卫生室和私人诊所滥用抗生素的共性
        6.5.3 村卫生室和私人诊所滥用抗生素的差异
        6.5.4 村民自用抗生素
    6.6 市场经济时期农村抗生素滥用机制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形成两个待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论文

(4)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释义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释义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综述之一——移民、社会资本、个体化理论
        1.2.1 移民理论
        1.2.2 社会资本理论
        1.2.3 个体化理论
    第三节 研究综述之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1.3.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总体现状描述
        1.3.2 分区域、分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描述
        1.3.3 以单一少数民族或宗教为对象的流动人口现状描述
        1.3.4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研究
        1.3.5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研究
        1.3.6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
        1.3.7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综述之三——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研究
        1.4.1 社会适应指标体系
        1.4.2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体系
        1.4.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
        1.4.4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5 汉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研究
        1.4.6 跨文化适应研究
        1.4.7 文献简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1.5.1 田野点介绍
        1.5.2 问卷分布统计
第二章 朝鲜族人口流动现状、原因、影响分析
    第一节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历史
        2.1.1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历史
        2.1.2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历史原因
        2.1.3 小结
    第二节 全国朝鲜族人口分布
        2.2.1 朝鲜族各省人口分布
        2.2.2 朝鲜族人口城乡分布
        2.2.3 朝鲜族人口性别比
        2.2.4 朝鲜族受教育程度
        2.2.5 朝鲜族人口的行业分布
        2.2.6 朝鲜族人口的职业分布
        2.2.7 朝鲜族的婚姻状况
        2.2.8 朝鲜族分年龄人口状况
        2.2.9 小结
    第三节 朝鲜族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分析
        2.3.1 吉林省朝鲜族人口流出情况
        2.3.2 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流出情况
        2.3.3 山东省朝鲜族人口流入情况
        2.3.4 北京、天津、上海朝鲜族人口流入情况
        2.3.5 韩国朝鲜族人口流入情况
        2.3.6 小结
    第四节 朝鲜族流动情况——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2.4.1 朝鲜族学生父母流动情况
        2.4.2 朝鲜族大学生流动情况
        2.4.3 朝鲜族职业群体流动情况
        2.4.4 朝鲜族社会流动情况
        2.4.5 “家”的离散
        2.4.6 小结
    第五节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特点、原因及社会影响分析
        2.5.1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特点
        2.5.2 朝鲜族人口海外流动的原因
        2.5.3 朝鲜族人口国内流动的原因
        2.5.4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社会影响
        2.5.5 小结
第三章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研究
    第一节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现状
        3.1.1 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度测量
        3.1.2 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指标分析
        3.1.3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
        3.1.4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
        3.1.5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工作适应
        3.1.6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跨文化适应
        3.1.7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中国国家认同
        3.1.8 小结
    第二节 中国朝鲜族海外流动与适应的定性分析
        3.2.1 赴韩劳务渠道
        3.2.2 赴韩劳务人员的法律保障
        3.2.3 赴韩劳务人员背景
        3.2.4 赴韩劳务人员就业状态
        3.2.5 跨国婚姻
        3.2.6 适应韩国的被访者定性分析
        3.2.7 赴日留学朝鲜族定性分析
        3.2.8 赴美留学朝鲜族定性分析
        3.2.9 海外流动朝鲜族的世界体系
        3.2.10 小结
    第三节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策略与特点分析
        3.3.1 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双向选择——边缘性文化适应
        3.3.2 行业集群化、生活聚居化、网络社团化——朝鲜族社区浮现
        3.3.3 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人力资本
        3.3.4 宗教——朝鲜族的基督教信仰
        3.3.5 小结
    第四节 朝鲜族社会的个体化
        3.4.1 个体化的推动力量——国家、市场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亲和
        3.4.2 个体化的核心特征——自己承担全部生活责任和风险
        3.4.3 奋斗的个体——挣钱与消费
        3.4.4 朝鲜族女性的个体化
        3.4.5 个体化程度的代际差异——“为谁而活?”
        3.4.6 个体化困境
        3.4.7 小结
第四章 朝鲜族留守学生的社会适应研究
    第一节 朝鲜族学生留守及学习情况
        4.1.1 吉林、安图、长白三地学生留守情况
        4.1.2 留守与非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4.1.3 留守与非留守学生学习状态比较
        4.1.4 小结
    第二节 留守学生的社会适应
        4.2.1 留守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统计分析
        4.2.2 留守学生的人生理想
        4.2.3 留守学生的心理适应
        4.2.4 留守学生的人际交往
        4.2.5 留守学生生活状况描述
        4.2.6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适应是相互涵化的过程
        5.1.1 朝鲜族与汉族相互涵化的四种状态
        5.1.2 案例描述:朝鲜族汉化女大学生CJX
        5.1.3 案例描述:朝鲜族汉化男大学生XFH
        5.1.4 朝鲜族的区隔与融入
        5.1.5 朝鲜族的集结与追寻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朝鲜族流动性与适应性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父母流动对朝鲜族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后记:我的博士论文与我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新旧更迭中的巨变:建国初期天津工人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工人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工人的政治学习
        2.1.1 工人的政治启蒙学习
        2.1.2 工人的系统政治学习
        2.1.3 工人政治学习的成效
    第二节 工人的政治运动——以抗美援朝为例
        2.2.1 工人对抗美援朝的态度
        2.2.2 共产党对工人的宣传动员
        2.2.3 工人对抗美援朝态度的转变
    第三节 工人的工会组织
        2.3.1 解放前天津工会组织概况
        2.3.2 解放后工会职能的转变
        2.3.3 入会与退会:工人应对工会转型
    第四节 工人的党团组织
        2.4.1 解放前天津共产党组织发展概况
        2.4.2 解放后天津工厂中党组织的公开
        2.4.3 工人党团组织的发展
第三章 工人的生产劳动
    第一节 工厂的民主改革与管理
        3.1.1 工厂的民主改革
        3.1.2 工人参与工厂管理
    第二节 工人的日常生产劳动
        3.2.1 劳动条件的改善
        3.2.2 劳动时间的调整
        3.2.3 劳动保护的加强
        3.2.4 劳动纪律的巩固
    第三节 近乎常态的非常态生产——劳动竞赛
        3.3.1 工人系列劳动竞赛的开展
        3.3.2 工人对劳动竞赛的看法及其转变
        3.3.3 工人劳动竞赛的成效与问题
第四章 工人的物质保障
    第一节 工人的工资
        4.1.1 工人历次工资改革与调整
        4.1.2 工资改革与调整过程中工人的思想及行动
        4.1.3 工资改革与调整的成效与问题
    第二节 工人的福利待遇
        4.2.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福利概况
        4.2.2 建国后有关工人的福利政策
        4.2.3 工人的集体福利设施及困难补助
    第三节 工人的劳动保险
        4.3.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劳动保险概况
        4.3.2 解放后工人的劳动保险待遇
        4.3.3 工人劳动保险待遇的申请与支付
        4.3.4 工人劳动保险的成效与问题
    小结
第五章 工人的文体活动
    第一节 工人的文化学习
        5.1.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文化状况
        5.1.2 工人识字运动的初步开展
        5.1.3 “速成识字法”在工人中的推行、偏差及纠正
        5.1.4 工人识字运动的成效与问题
    第二节 工人的文艺运动
        5.2.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文艺活动
        5.2.2 共产党“新文艺”——“农民文艺”入津与下厂
        5.2.3 工人文艺运动的开展
        5.2.4 文艺运动中工人的行动选择与党的政策调适
    第三节 工人的体育运动
        5.3.1 工人体育运动的开展
        5.3.2 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工人与共产党的互动
        5.3.3 工人体育运动的成效及问题
    小结
第六章 工人的婚姻家庭
    第一节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婚姻家庭
        6.1.1 婚姻状况
        6.1.2 家庭关系
    第二节 工人践行婚姻法
        6.2.1 婚姻法的颁布及其主要内容
        6.2.2 自由的困惑与不自由的抗争:婚姻法颁布后工人的行动选择
        6.2.3 角色纠结:婚姻法颁行不畅的原因分析
        6.2.4 贯彻婚姻法运动月
    第三节 工人新式婚姻家庭的确立
        6.3.1 新式婚姻
        6.3.2 新式家庭
        6.3.3 新女工
    第四节 工人婚姻家庭之变革任重而道远
        6.4.1 封建主义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存在
        6.4.2 资产阶级恋爱观正在滋长
        6.4.3 工人婚姻家庭变革不彻底之原因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山西省三甲医院护士长职业倦怠及心理需求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职业倦怠的定义
        1.2.1 职业倦怠的内涵
        1.2.2 职业倦怠的表现
    1.3 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1.3.1 工作疲溃感量表(MBI)
        1.3.2 李永鑫等编制的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
        1.3.3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
        1.3.4 Jones的卫生专业人员工作疲溃感量表
    1.4 国外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1.5 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1.6 职业倦怠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对象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
    2.3 调查工具
        2.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3.2 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
        2.3.3 护理人员职业心理需求调查问卷
    2.4 资料收集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第三节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护士长职业倦怠情况
        3.2.1 护士长职业倦怠各因子得分
        3.2.2 护士长职业倦怠各因子分与马诗勒常模比较
        3.2.3 不同年龄、护龄、学历、职称、任职年限护士长职业倦怠各项因子得分比较
        3.2.4 护士长职业倦怠程度
        3.2.5 不同年龄、护龄、学历、职称、任职年护士长限职业倦怠程度
    3.3 职业心理需求排序情况
        3.3.1 职业心理需求各项排序情况
        3.3.2 职业心理需求前三位排序情况
        3.3.3 不同职称、年龄、任职年限、学历、护龄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前三位排序
    3.4 不同程度职业倦怠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前三位排序
    3.5 特征、职业倦怠与需求的典型相关分析
第四节 讨论
    4.1 护士长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4.2 不同年龄、护龄、职称、任职年限、学历护士长职业倦怠状况
    4.3 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状况
    4.4 不同年龄、护龄、学历、职称、任职年限护士长心理需求状况
    4.5 不同程度职业倦怠护士长职业心理需求状况
    4.6 特征、职业倦怠与职业心理需求的典型相关分析情况
第五节 对策
    5.1 提高护士长的收入水平
    5.2 营造良好的护士执业环境
    5.3 做好护士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致谢

(7)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性别文化与农村妇女的研究
        (二) 关于性别文化与政府行为的研究
        (三) 关于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一) 性别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 理论资源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样态:当下农村性别文化现状
    一、日常生活中的性别文化
        (一) 家庭生活
        (二) 闲暇娱乐
    二、村治参与中的性别文化
        (一) 参与观念
        (二) 参与结果
        (三) 参与行为
    三、劳动就业中的性别文化
        (一) 就业观念
        (二) 劳动分工
        (三) 隐形就业
第二章 型塑:政府与市场、习俗及教育的合谋
    一、政府对传统性别文化改造的不成功
        (一) 政策理念
        (二) 政策实践
    二、市场未触动传统性别文化的根基
        (一) 男工女耕
        (二) 女性边缘化
        (三) 女性身体化
    三、习俗对传统性别文化的隐性延续
        (一) 婚居模式
        (二) 村规民约
        (三) 女性禁忌
    四、教育对传统性别文化的代际传递与横向渗透
        (一) 家庭教育
        (二) 学校教育
        (三) 大众传媒
第三章 时机: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必要性
        (一) 妇女发展的需要
        (二) 男性解放的需要
        (三) 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政府重构农村性别文化的可行性
        (一) 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 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相容
        (三) 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
第四章 重构:基于合作治理的政府行动系统
    一、思想基础:认识女性的特殊价值
    二、价值目标:性别平等
    三、组织载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治理网络
    四、作用方式: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五、具体路径
        (一) 增强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
        (二) 矫正市场
        (三) 改造传统习俗
        (四) 实施先进性别文化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与资料
后记

(8)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缘起
        (一)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背景
        (二)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值得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名师"研究的现状
        (二) 关于"名师职业幸福"研究的现状
        (三)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还稀有研究
    三、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一) 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 研究的预期结论
        (三)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的理论分析
    一、基础教育名师的含义与标准
        (一) 基础教育名师的含义
        (二) 基础教育名师专业标准
    二、名师职业幸福的理论
        (一) 西方文化场域下的幸福观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场域下的幸福观
        (三) 中西方文化场域下幸福观的比较
        (四) 幸福的含义
        (五) 名师职业幸福的含义
        (六) 文化场域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审视
    一、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调查概述
        (一)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考察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值得考虑的因素
        (二) 采纳并修改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
        (三)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问卷调查覆盖范围广泛
        (四) 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访谈
    二、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调查结果
        (一) 名师基本情况
        (二) 名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状况
        (三) 名师总体职业幸福感现状
        (四) 名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幸福的比较
        (五) 名师与公务员处级干部职业幸福的比较
三、名师职业幸福文化场域的主要问题
    (一) 名师职业幸福心态文化场域的问题
    (二) 名师职业幸福外在文化场域的问题
第四章 名师职业幸福的自主修炼
    一、由培训需求调查表反映出来的名师素养
        (一) 对基础教育名师培训需求的调查
        (二) 名师的具体培训需求
        (三) 由培训需求调查表反映出来的名师素养
    二、心态文化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一) 不同文化心态的主体在同一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幸福感
        (二) 名师要实现职业幸福离不开良好的心态文化条件
    三、名师的职业幸福以自己身心健康为基础
        (一) 健康的身体是名师享有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
        (二) 健康的心理也是名师享有职业幸福的必要条件
    四、名师的职业幸福以加强德性修养为前提
        (一) 德性是个人幸福的前提
        (二) 名师的德性即依据其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三) 名师的职业幸福依赖于名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属"我"的职业幸福尺度
    五、名师的职业幸福以提升才干为必要条件
        (一) 名师的职业幸福依赖于名师的才干
        (二) 名师的才干指名师的知识技能
        (三) 名师才干的形成过程
    六、名师的职业幸福在于不断的奋发与拼搏
        (一) 名师的奋发有为是名师职业幸福的重要条件
        (二) 名师的奋发有为不是名师职业幸福的充分条件
        (三) 努力给力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第五章 名师职业幸福外在文化场域建构
    一、文化场域制约着名师的职业幸福
        (一) 我国教育家的历史分布规律
        (二) 我国当代缺乏教育家的真正原因
    二、名师职业幸福的具体文化场域
        (一) 名师职业幸福之教育技术文化场域
        (二) 名师职业幸福之经济文化场域
        (三) 名师职业幸福之制度文化场域
        (四) 名师职业幸福之任务场域
    三、给予名师以职业顺境——支持性职业场域
        (一) 支持性职业场域有利于主体的职业幸福
        (二) 名师的支持性职业场域有利于名师的职业幸福
        (三) 支持性职业场域将名师的短期职业幸福累积为长期的职业幸福
    四、建构名师支持性文化场域之可能载体
        (一) 载体一——名师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
        (二) 载体二——名师健康休假与疗养
        (三) 载体三——区域名师工作室
        (四) 载体四——区域导师制
        (五) 载体五——区域名师沙龙
结语
    一、构筑名师职业幸福可能的文化场域
        (一) 市场经济场域在本质上是功利主义文化场域
        (二) 创新载体,精心构筑名师职业幸福可能的文化场域
    二、观点回顾
    三、论文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问卷
    附录二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三 我国基础教育名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四 我国教育家的历史分布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9)艺人再造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学术史回顾
    四、理论运用
    五、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框架
第二章 吴桥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杂技艺人社会地位的变动
    第一节 吴桥的地域背景
        一、近代的华北
        二、吴桥杂技的形成与文化圈的界定
    第二节 历史上杂技艺人社会地位及其形成
        一、杂技的历史流变及被边缘化的轨迹
        二、杂技艺人的历史社会地位
    第三节 建国后国家力量的作用和吴桥杂技艺人社会地位的变动
        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力量对杂技和杂技艺人的塑造
        二、艺人下放及其对老艺人学艺、从艺态度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后杂技艺人的重生
    小结
第三章 吴桥杂技教育形式变迁
    第一节 杂技教育历史形态
        一、历史上吴桥杂技的传承模式
        二、历史上吴桥杂技传承中的家族特征
    第二节 当今杂技教育多元并存
        一、传统的变奏—家族传承方式
        二、纳入正统的尝试—团带班的培养方式
        三、领军者—公立杂技学校
        四、主体构成—民办杂技学校
    小结
第四章 群体构成和学艺传统再生产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学艺传统恢复动因分析
        一、学艺传统的恢复
        二、杂技学童群体壮大动因
    第二节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构成分析
        一、吴桥杂技学童群体基本构成
        二、构成特征及其类型分析
    第三节 学艺动因
        一、杂技世家孩童学艺动因
        二、农村孩童学艺动因
    第四节 学艺态度
        一、杂技学童
        二、非世家出身的杂技学童家长态度
        三、杂技演员
        四、圈外人士
    小结
第五章 杂技艺人再造
    第一节 拜师仪式的消失
    第二节 学艺日常生活
        一、历史上学艺状态
        二、当今食宿条件的改善
        三、学艺行为独立
    第三节 主要社会关系变化
        一、历史上师徒关系
        二、当今主要社会关系的变革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一、学艺行为的个体化倾向
    二、传统社会关系的现代运作
    三、国家力量的嵌入与学艺传统的再造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美国女医生比男医生挣钱少(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宋代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D]. 孔庆龙. 兰州大学, 2017(12)
  • [3]医患关系与抗生素滥用 ——以江西省中部农村为例[D]. 黄鹏程. 清华大学, 2014(09)
  • [4]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D]. 徐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5]新旧更迭中的巨变:建国初期天津工人研究(1949-1956)[D]. 梁丽辉. 南开大学, 2012(06)
  • [6]山西省三甲医院护士长职业倦怠及心理需求调查分析[D]. 刘慧萍. 山西医科大学, 2011(01)
  • [7]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 卓惠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8]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 刘会贵. 西南大学, 2011(09)
  • [9]艺人再造 ——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D]. 王立芳. 厦门大学, 2009(02)
  • [10]自传与公传:一九五九年(上)[J]. 董学仁. 西湖, 2008(11)

标签:;  ;  ;  ;  ;  

美国女医生挣的钱比男医生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