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花粉的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重建与气候变化

基于花粉的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重建与气候变化

一、Pollen-based reconstructions of 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of Tibetan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1](2021)在《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牧业一直是中国北方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区人们的主要生计方式。但是与牧业活动相关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记录相对缺乏,而且动物考古证据、古生态记录和食草动物基因溯源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分歧,牧业何时开始、何时增强及其驱动因素一直不甚明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牧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联系的区域,也是东西方早期文化与技术交流的关键场所,因此是研究过去人地关系和农牧演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的理想区域。该区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数量变化大,农牧业生计方式发生过多次转变。尽管有零星的人类活动历史文献记载,但由于缺乏连续的、客观的农业和牧业活动变化的记录以及高分辨率的古气候环境变化记录,难以全面理解农牧业的发展过程、规律及其与自然、社会因素的关系,难以更好地理解该区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在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16组现代食草动物粪便样品和10组表土样品中粪生真菌孢子的基础上,以北方地区公海、更尕海和天鹅湖三个湖泊岩芯(共23.13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个湖泊岩芯的1139个样品的粪生菌孢组合变化,以及天鹅湖岩芯的520个花粉样品。基于现代过程调查和前人研究发现,粪生菌孢含量,尤其是Sporormiella-type孢子(小荚孢腔菌属)含量变化能指示食草动物数量及牧业活动强度变化。利用祁连山天鹅湖花粉记录中蒿藜比值重建了3.5 ka(1 ka=1000年)以来平均分辨率约7年的区域有效湿度变化历史。通过山西公海湖泊岩芯中农作物花粉含量变化重建了该地区历史时期以来平均分辨率约6年的农业活动强度变化历史。此外,还搜集了研究区考古证据和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古气候、古环境代用指标记录,初步揭示我国北方地区全新世牧业发展过程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并深入探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农牧业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中,Sporormiella-type菌孢在粪生菌孢中占主导,其含量变化能用于指示食草动物数量和牧业活动强度变化。山西公海近几十年Sporormiella-type菌孢含量变化与档案记录的家养绵羊和山羊数据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因而可以用于重建更长时间尺度的食草动物数量变化。(2)基于青藏高原共和盆地更尕海和山西北部公海湖泊岩芯样品中Sporomiella-type菌孢的记录,对比青海湖盆地风成剖面中粪生菌孢含量变化,以及北方地区考古遗址中动物骨骼(不包括猪的骨骼)的C-14年代累积概率,认为中国北方地区牧业活动在~5.7-5.5 ka开始出现,在~4.2-4.0 ka后进一步增强。结合区域古气候记录,认为中国北方牧业活动的发展历程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全新世欧亚草原区气候整体暖湿的背景下,在5.7-5.5 ka前后,区域内部分地区突发干旱,而中国北方地区气候整体暖湿,使得内陆草原地区早期牧业活动向东、向南迁至我国北方地区;而后,寒冷干旱的“4.2 ka事件”导致高纬草原地区人口迁移,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牧业活动的南向扩张;约3.6 ka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牧业活动迅速发展和扩散,这得益于家马大量驯化并作为交通工具用于放牧活动。(3)在历史时期,对比祁连山天鹅湖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同地层菌孢记录的牧业强度变化发现,干旱区山地牧业强度总体与区域湿度变化相反,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限制了河西走廊低地农业的发展,而使得山区牧业活动增强。在极端干旱、人口减少的时期,山区牧业强度减弱,如公元380-580年期间。而公元580-720年期间和公元1920年以来,山区牧业强度增强,可能与河西走廊低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人口增加和生计方式多样化有关。在半湿润区,山西公海湖泊岩芯的农作物花粉和菌孢记录表明,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农业向北、向高海拔地区扩张,与王朝强盛和社会稳定时期相吻合,如隋、唐朝早中期和北宋时期;在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恶劣的气候和不稳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区域农业的发展,牧业活动转变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业模式,如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对公海岩芯农作物花粉含量和粪生菌孢数据进一步进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活动变化的周期比牧业长,这可能是因为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而且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更强。对比多个牧业活动强度记录进一步发现,干旱的气候限制了低海拔地区农业发展,推动山区牧业发展;气候温和湿润、民族深度融合发展的隋朝和唐朝早中期,人口数量增加,生计方式多样化,使得牧业活动整体增强;近几十年来,由于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牧场资源和家畜数量的合理管控,牧业强度呈现出减弱的趋势。此外,历史时期公海和天鹅湖地区的牧业强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周期,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牧业强度变化受到气候和社会因素的共同控制。本研究提供了多组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的粪生真菌孢子记录,是国内首次从湖泊沉积物中微体化石的角度为北方全新世牧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一系列新证据和新认识,并首次揭示了北方地区历史时期农牧业活动强度存在不同的变化周期。祁连山西段湖泊孢粉重建的高分辨率的湿度变化记录,为探究丝绸之路沿线人类活动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提供了区域气候变化背景。深入研究中国北方地区牧业发展历史及其驱动因素对理解和认识过去植被环境变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过去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独立的农牧业活动强度变化记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土壤退化的影响,为研究古人类如何适应气候环境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参考。

唐领余,沈才明,吕厚远,李春海,马庆峰[2](2021)在《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五十年》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因应西部经济建设的需要催生了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最初为探索冰期(冷期)/间冰期(暖期)孢粉组合、植被与气候变化规律,且首次在青藏高原主体钻取200多米第四纪湖相沉积岩芯进行孢粉研究.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开始了高山雪冰孢粉研究; 80年代起,开展了中法、中德、中澳和中美国际合作,标志着中国第四纪孢粉学界与国际接轨,一些第四纪孢粉研究的新方法逐渐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使中国第四纪孢粉学开始了从定性到定量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的探索; 90年代后,众多孢粉学者在青藏高原的60多个湖泊/剖面及高山冰川研究点,开展了以全球变化为重点的大范围第四纪孢粉研究,探讨更新世以来高原植被的时空变化及高原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为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的建立及高原末次盛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变过程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已有的花粉记录揭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青藏高原植被的时空分布,表现为森林、草甸、草原和荒漠在末次盛冰期、冰消期和全新世适宜期等不同时段的扩张和收缩.古植被反映的末次盛冰期以来古季风经历了弱→增强→强盛→减弱但仍活跃→萎缩的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杨欢[3](2021)在《黔西南11.4~3.5kaBP植被和气候演化的泥炭记录》文中提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对气候和环境变化较敏感,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的理想区域。本文选取厚350 cm的安龙泥炭AL18钻孔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的AMS14C定年,基于孢粉和炭屑分析,对TOC、TN、含水量和干容重进行测定,并通过岩芯扫描方法获得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和色度特征,重建安龙地区11.4~3.5 cal.ka BP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过程。结合环境代用指标的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对11.4~3.5 cal.ka BP气候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明确植被对气候的响应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阶段Ⅰ,11410~10580 cal.a BP,以水龙骨科、紫萁属、松属为主的疏林草丛;阶段Ⅱ,10580~10030 cal.a BP,松属、青冈属、落叶栎、栲属等针叶为主的混交林伴大量草丛;阶段Ⅲ,10030~8680 cal.a BP,松属、青冈属、落叶栎、栲属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阶段Ⅳ,8680~4830 cal.a BP,青冈属、栲属等常绿阔叶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阶段Ⅴ,4830~3500 cal.a BP,松属、青冈属、落叶栎、栲属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2)11410~10580 cal.a BP安龙地区处于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event,YD)至早全新世转变阶段,气候冷干;10580~10030 cal.a BP进入早全新世,但仍较冷干;10030~8680 cal.a BP处于早全新世晚期,气候转暖转湿,处于研究时段最湿润时期;8680~4830 cal.a BP为中全新世大暖期,温度处于研究时段最高阶段,气候暖湿;4830~3500 cal.a BP期间,安龙地区处于晚全新世,气候由暖湿转凉干。此外,安龙泥炭各项代用指标记录了发生在11 ka BP、10.3 ka BP、9.5 ka BP、8.1~8 ka BP、7.2 ka BP、6.5 ka BP、5.6 ka BP和4.1 ka BP的冷事件。以上结果与来自印度季风主控区的天才湖、泸沽湖、星云湖、滇池、草海南屯泥炭等众多记录均较为相似。(3)通过安龙泥炭孢粉PCA1、PCA2的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发现安龙地区的气候受到地球内部海气系统和地球外部太阳活动的共同影响。同时也发现云贵高原的古气候记录中存在与安龙泥炭相似的周期,可能是由于云贵高原受印度季风的显着影响,气候演化具有相似性。(4)安龙地区的植被演化过程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对云贵高原区域多地的植被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大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在对热量条件的响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安龙地区植被主要表现为针叶松林和常绿阔叶林分布面积的交替变化,以及喜冷和喜暖植物的交替变化。

王婧文[4](2021)在《七里海地区近5000年古植被演变对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中晚全新世以来气温呈现总体下降趋势,海平面接近现代水平,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更紧密,这一时段为现代气候预测和模拟提供了有效的“地质相似型”参照。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的背景下,探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对长时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现代气候环境的背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有关泻湖对长时间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湿地包含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信息关注较少。七里海位于河北省昌黎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现代泻湖湿地,作为重要的海岸生态脆弱区,其环境变化受到海平面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对海陆相互作用十分敏感。本文基于AMS-14C测年,通过对70个样品进行了孢粉、粒度指标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近5000年来的植被、气候变化特征及孢粉组合对于海平面波动和过去2000年间百年尺度暖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4830~4080 cal yr B.P.期间,以松属(51.1%)、栎属(11.8%)为主的乔木花粉含量多高于66%,草本花粉含量多高于30%,AP/NAP平均值为1.88,沉积物粒度较粗,表明区域植被为以松属、栎属为主的森林,盖度相对较低,气候温凉偏干,与5000~4000 cal yr B.P.期间的降温事件相对应;4080~3080 cal yr B.P.期间,乔木花粉含量(多高于75%)增至研究段最高值,其中松属花粉含量(平均57.8%)也表现为最高值,栎属花粉含量(平均13.6%)较上一阶段明显增长,草本花粉含量降至最低,其平均值为25.8%,AP/NAP达到最大值(平均值为3),砂含量升为研究段最高值,香蒲属花粉含量降至最低,表明森林占比增加,泻湖扩张、水位升高,气候较为温暖湿润;3080~1880 cal yr B.P.期间,乔木花粉(多低于70%)和松属花粉(平均48.7%)含量为研究段最低值,栎属花粉含量(多高于11%)较上一阶段有所下降草本植物花粉含量为最高值(平均35.3%),AP/NAP降为研究段最低值(平均值1.82),沉积物中粉砂、粘土含量比重增长,香蒲属为主的水生草本花粉达到丰度峰值,表明降水量减少,泻湖收缩、水位较上一阶段明显下降,森林覆盖度下降,草本植物扩张,气候寒冷干旱;1880~640 cal yr B.P.期间,乔木花粉增长,阔叶乔木花粉(平均19.1%)和栎属花粉(平均15.7%)含量均达到研究段最高值,草本花粉含量明显降低,AP/NAP值(平均值2.82)较上一时期升高,并出现多个明显峰值,砂含量比重最低,香蒲属花粉含量明显下降但也存在波动,表明泻湖水位有所升高,森林再度扩张,非乔木植物的覆盖度下降,气候特征整体趋向温暖,湿度较上一阶段有所提高,存在次一级的干湿波动,粒度的变化则指示着海洋影响的相对减弱和河流作用的增强。(2)七里海泻湖沉积物中孢粉组合的变化反映出近5000年来渤海西岸海平面大体经历了4个时段的波动:4830~4080 cal yr B.P.为全新世最大海侵期后的海退时期,海平面相对较低;4080~3080 cal yr B.P.对应着海平面波动下降中的相对海平面峰值,较上一阶段海面高度升高;3080~1880 cal yr B.P.则处于整体海退过程中两次间歇停顿期之间,相对海平面呈下降趋势;1880~640 cal yr B.P.这一时期曾出现过多地记录到的晚全新世高海面,海表高度有所上升。(3)隋唐暖期和中世纪暖期在七里海泻湖记录的环境演变序列中有较明显的体现。隋唐暖期间气候温暖多雨,但其中也夹杂着较短冷期;中世纪暖期的显着特征为降水量回落,气候的趋干趋势明显,也存在着冷暖波动。

张楠[5](2021)在《华北地区主要植物类型相对花粉产量及在晚全新世古植被定量中的尝试 ——以宁晋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花粉的土地覆被重建对于了解区域环境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历史和服务未来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季风区,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过渡带,是对全球变化敏感的区域。本研究首先在中国北方太行山区典型植被带中随机选取35个采样点,利用ERV模型对主要植被类群的相关花粉源范围(RSAP)和相对花粉产量(RPP)进行了计算,然后又结合其他三个温带季风区山地的花粉产量数据,利用景观重建算法定量恢复了华北平原宁晋泊地区3ka BP-1ka BP植被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几个不同历史时期植被演替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和气候事件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太行山研究区内植被以松属、桦木属、栎属乔木类型、沙棘、杜鹃花属灌木类型和蒿属、菊科、莎草科、禾本科、石竹科草本类型为主。其花粉组合也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植被特征。用ERV模型计算出来太行山区的相关花粉源范围大约在600m,以禾本科作为参考种(RPP=1),太行山区优势植被类群的RPPs为松属(32.10±1.94)>沙棘属(18.38±1.27)>石竹科(11.86±0.87)>桦木属(4.97±0.08)>栎属(2.69±0.08)>杜鹃花属(2.48±0.27)>蒿属(1.81±0.3)>菊科(0.31±0.25)>莎草科(0.04±0.03)。(2)基于景观重建算法,定量重建晚全新世3ka BP-1ka BP植被覆盖结果显示:3.15ka BP-2.85ka BP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为森林草原景观,在森林植被的背景下,草原分布较广;2.85ka BP-2.58ka BP时期,是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农业水平相较之前的原始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还未达到传统农业高度,因此天然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2.58ka BP-2.15ka BP时期,该时段前期温暖湿润,后期温凉,为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平原种植业发展,农田广布,伴人植物增多;2.15ka BP-1.9ka BP时期,期间虽有多次冷暖波动,但总体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森林盖度下降,平原区耕地开垦,为禾本科为主的农田景观;1.9ka BP-1.3ka BP时期,气候由暖湿转冷干,耕地荒废,但森林在一定程上有所恢复,为针叶林景观。(3)人类活动对植被演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的缩减以及农田的出现(伴人植物种的增加)。华北平原3000年前就出现较为稳定的农业活动,人类活动或许已经对森林盖度产生了影响。商末周初时期,华北平原多是原始的自然植被;直到秦汉时期,天然森林面积骤降,近山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取代自然植被,植被组成发生较大改变,人类农耕活动以及开垦强度较大幅度增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农田荒废,一部分灌木和草原得到恢复,但附近丘陵地区仍发育有良好的森林植被。

张政[6](2021)在《尕海湖泊孢粉记录的近500年植被和气候变化》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千年的气候变化是连接现代器测资料和过去气候代用指标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千年尺度高分辨率气候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当今气候问题的理解,提高短时间尺度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能力和应对气候突变的能力。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GH19-10钻孔孢粉、粒度等气候代用指标,探讨了尕海地区近500年的植被和气候演变历史,并与已有的研究进行对比,试图分析其变化的机制。通过孢粉、粒度等气候代用指标反演的尕海气候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Ⅰ阶段(1533-1720 AD)区域风力活动频繁,气候波动较大,区域有效湿度高,气候总体表现为冷湿。1533-1575 AD,孢粉浓度低,植被盖度条件较差,孢粉A/C值低,区域有效湿度较低。粒径总体偏细,湖泊水动力偏弱,气候偏干。1575-1720 AD,对应小冰期冰盛期。粒径组分总体偏粗,风沙活动剧烈,冬季风比较强,气候较冷。孢粉组合中,喜湿的蒿属花粉含量增加,A/C值高,区域有效湿度高,气候表现为冷湿。Ⅱ阶段(1720-1900 AD)区域风力活动减弱,气候波动变缓,区域有效湿度降低,气候偏干。1720-1848AD,粒径整体变细,风沙组分减小,风沙活动减弱。孢粉组合中,喜干的苋科花粉增加,A/C值低,区域有效湿度低,孢粉浓度也呈现低值,植被盖度较差;1848-1900 AD,区域有效湿度上升,干旱程度有所缓解,小冰期结束。Ⅲ阶段(1900-2016 AD)区域干旱化加剧,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变化产生影响。1900-1977AD,粒径变粗,风沙组分增加,风沙活动加剧,对应现代沙尘天气,孢粉A/C值降低,区域有效湿度变低,区域气候偏干;1977-2016AD,孢粉组合中白刺、大禾本等含量增加,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孢粉指示意义有所减弱。GH19-10钻孔通过A/C值反演的区域有效湿度同德令哈树轮、冰芯划分的干湿阶段在1950 AD前可以很好的对应,尕海湿度可以很好的响应区域降水的变化。1950 AD后,器测资料显示德令哈地区降水增加,而尕海A/C值显示区域湿度呈降低态势,缘于有效湿度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并不完全等同于降水的变化。1990 AD后,尕海有效湿度增高,托素湖有效湿度降低,显示了 A/C值在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下并不能很好指示区域湿度变化。尕海地区的气候变化主要受到太阳辐射、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王嘉乐[7](2021)在《孢粉记录的近300年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及其与树轮记录的对比》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和放大器,青藏高原北部处于中纬度西风环流和亚洲夏季风交汇区,气候变化复杂且敏感,是研究季风、西风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随着全球变暖,湿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加强。近300年是连接器测记录到地质记录的关键时段,包括了从小冰期到现代温暖期的过渡时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时间窗口。本文选取青藏高原北缘的天鹅湖沉积岩芯TE18A(66cm,共128个样品,平均分辨率为2年)和尕海湖泊沉积岩芯GH17B(42 cm,共42个样品,平均分辨率为8.5年),在210Pb和137Cs定年的基础上,进行高分辨率孢粉分析,与树轮等其他气候记录进行对比,从整体上揭示近3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的空间差异。在缺乏森林分布的祁连山西部干旱区,天鹅湖TE18A孔高分辨率孢粉记录重建了祁连山西段过去300年区域湿度变化,孢粉结果表明祁连山西段近300年来研究区一直是以蒿属、藜科为主的荒漠草原,其比值(A/C)指示了区域有效湿度的变化:~1740-1750 AD区域环境湿润,~1750-1840 AD气候干旱,~1840-1980 AD经历了过去300多年最湿润的一个时期,~1980 AD至今区域环境变得暖干化。天鹅湖TE18A孢粉重建湿度变化与附近的树木年轮重建结果以及器测时期的湿度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然而,孢粉重建的干旱区湿度变化与树木年轮记录的森林覆盖的山区的湿度变化模式在百年尺度上不一致。位于青海湖东北部的尕海GH17B岩芯孢粉表明过去300多年区域以草原植被为主,孢粉P/A值(禾本科/蒿属)能够指示区域湿度的变化,1650-1750s AD区域环境干旱,1750-1890s AD区域环境湿润,1890-1970s AD气候较湿润,1970-2010s AD区域气候朝暖干化方向发展。基于孢粉、树轮等多指标记录分析,过去300多年青藏高原北缘内部湿度变化是存在明显空间差异的。祁连山西段和柴达木盆地经历了相似的湿度变化模式,即1760s、1840-1920s AD的高湿度时期,1770-1830s AD的干旱时期,以及从1920s AD开始的暖干化时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1920s AD的干旱事件具有普遍性。过去100多年,青藏高原北缘内部湿度变化发生明显的空间差异,虽然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青藏高原北缘除祁连山中部南坡高海拔地区,气候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干趋势,并且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干旱程度最强。对于西风区和季风区的过渡带而言,近300年湿度变化比较复杂,天鹅湖和尕海的孢粉记录显示其变化既不同于西风气候变化模式,也与季风区气候变化模式有区别。近百年来,北半球气温急剧上升时期,西风区气候暖湿,季风区与季风边缘区气候暖干。不同记录之间的时空差异也进一步反映了季风和西风的相互作用。

刘孝艳[8](2021)在《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文中指出相比气候的渐变来说,气候突变事件对人类的影响更为显着,这促使学术界深度研究突变气候变化,以期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中国东北地区隶属东亚季风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是古植被及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区域。然而,目前对该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和古植被演化特征研究尚存在如下显着不足:1)该区域长时间尺度的高分辨率、高定年精度的植被及气候变化记录极其稀少,限制了该区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的研究;2)不同研究获得的该区域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YD)期间降水格局差异较大,气候湿润或是干旱尚无定论;3)该区域全新世以来降水定量重建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口湖沉积物钻孔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包括磁化率、TOC、TN以及C/N)、花粉分析以及基于花粉的定量重建等,并基于42个AMS14C年代学数据建立了可靠的年代框架,重建了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48-0 ka BP)以来的植被及气候演化序列。针对中国东北地区现存的研究争议,本文重点从末次冰期、YD以及全新世以来三个不同阶段展开了植被及气候变化研究,并通过与区域记录对比探讨了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及认识如下:(1)五大连池沉积物沉积环境指标(磁化率、TOC、TN以及C/N)、花粉组合以及基于花粉百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48-11.7 ka BP)的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轨道及千年尺度变化特征。在轨道尺度上,MIS3期,湖区周边以沼泽化程度较弱的草甸景观为主。MIS3晚期,沼泽成分达到整个末次冰期最低值,表明此时湖泊水位可能达到末次冰期最大。MIS2期沼泽类草本显着扩张,尤其莎草科和禾本科,表明湖泊水位显着下降。在千年尺度上,桤木属花粉以及花粉百分含量的主成分PC2均识别出5次显着的冷事件(44.3 ka BP、41.3 ka BP、36.1 ka BP、28-27 ka BP 和 15 ka BP),分别对应于Greenland冰心的H1、H3、H4、D//O12冰阶和H5事件。同时,PC2还识别出D/O1-2、D/O5-8和D/O11-12等事件。PC1则表明,H4、D/O12冰阶以及H5期间,湖泊水位显着上升,降水增加,气候湿润;H1和H3事件期间,水位无明显变化。通过对比,本文认为,在轨道尺度上,该区植被及气候变化与其他区域一致,均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千年尺度上,H4、D/O12冰阶和H5事件期间湖泊水位上升可能受到区域性东北季风的影响,H1和H3事件期间水位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此时北半球冰量较大,Okhotsk海水汽传输距离变远,无法到达这一地区。此外,通过对比发现,H事件在高纬地区的花粉记录中更显着,低纬花粉记录中则没有明显响应,初步推测H事件在东亚季风区的传输可能是自高纬向低纬进行的。(2)TC2钻孔花粉谱及定量重建结果表明,YD可能发生于12.7-11.7 ka BP。YD期间花粉组合以阔叶桦木和桤木为主要优势,草本植物花粉显着减少,气候呈冷湿特征。定量重建的年平均气温(Tann)在YD期间降低约3-5℃,年均降水(Pann)增加约300 mm,是典型的冷湿气候。在发生时间上,五大连池花粉记录基本与中国东北地区其他花粉记录一致,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植被同步响应于YD事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东北地区西部季风边缘区YD期间为冷干气候,而北部主要表现为冷湿气候,进而推测YD期间的降水增加与末次冰期MIS3期的H事件期间降水增加相似,同受区域性东北季风的影响。(3)基于花粉的定量重建表明,中国东北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温度最大期发生于9.0-7.0 ka BP,而降水最大期发生于5.5-3.1 ka BP,此时木本植被显着扩张,旱生型草本显着增加。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五大连池地区温度记录与东北及全球温度记录基本一致,表明温度变化具有全球一致性。相比之下,降水最大期发生时间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五大连池记录明显晚于其他气候记录。这种降水模式的时空复杂性至今没有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表明全新世轨道尺度季风降水变化可能受冰盖和海表温度等多因素驱动。

徐德宇[9](2021)在《两万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古植被地理分布格局的定量重建》文中提出古植被的定量重建是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反演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探究大气圈—生物圈—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青藏高原气候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是亚欧大陆植被地带的枢纽。但同时高原植被结构单一、土壤抗侵蚀能力弱,西南季风、东亚季风和西风带的动态影响使得青藏高原对季风演化和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因此是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植被变迁以及多圈层耦合机制的重要区域。由于采样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之前的研究中存在着样点数量较少、样点分布不均等问题。本研究旨在基于花粉数据定量重建两万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古植被地理分布格局,以探究青藏高原古植被分布变迁过程,分析在气候快速转型背景下,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植被如何变化,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探究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花粉是重建古植被的理想材料,具有产量大、易于传播、易于保存等优点。本研究整合了全国1960-2020年间发表的原始花粉数据、文献中花粉图谱的数值化数据以及少部分未发表数据,共计4,987个样点的现代花粉记录和162个样点的地层花粉记录,通过对花粉数据和年代进行标准化的方法,建立了花粉数据库。生物群区化法是大尺度古植被定量重建最为稳定且常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表现。生物群区化法通过将花粉类群归并到相应的植物功能型(Plant Functional Types,PFTs),再用关键植物功能型的组合定义生物群区,从而建立花粉类群到生物群区的对应关系,实现古植被的定量重建。本研究在全球和中国植物功能型分类方案的基础上,对植物功能型的划分做了部分调整,并参照植物志中更新的植物学和生态学信息,将花粉类群归并到相应的植物功能型中。在生物群区划分方面,为更清晰地体现各生物群区的宏观变化特征,本研究在论述中将相同生物气候带的生物群区合并为大生物群区。本研究基于花粉数据,验证了改进后生物群区化方案在全国的适用性,并用生物群区化法定量重建了过去两万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古植被地理分布格局,主要结论有:(1)基于表土花粉的重建结果表明,重建的现代生物群区与潜在植被群区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61.8%的样点被正确分配,这表明改进的生物群区化方案适用于中国地区,对高原植被的重建结果是可靠的。(2)基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花粉的古植被定量重建结果表明,2万年来,青藏高原生物群区的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各不相同,有时变化很大。末次盛冰期(20 ka-19 ka):受寒冷干燥气候的影响,本时间段内高原生物群区以冷温带森林、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为主。冷温带森林主要集中于高原东部及东南部边缘地区,温带草原占据青藏高原自东向西的广大区域,温带荒漠面积较今扩大,分布于高原北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寒温带森林短暂出现于高原东部地区,苔原在20 ka出现在高原东南部边缘,整个末次盛冰期高原地区未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森林及热带雨林;末次冰期(18.5 ka-12 ka):温带草原占据着高原大部分地区,荒漠始终占据高原东部及北部地区,寒温带森林在14ka之后稳定占据高原东部,冷温带森林逐渐由高原边缘地区向高原中部地区深入,暖温带森林略向北移,占据高原东南部及南部边缘地区。苔原仅零星分布于高原东部及北部地区。在末次冰期期间未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及热带雨林;全新世早期(11.5 ka-9 ka):温带草原仍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向高原北部和西部迁移。荒漠占据高原北部地区,于9.5 ka面积扩张至最大。苔原向南向西迁移,面积于9 ka达到最大值。寒温带森林仍占据高原东部地区,在10.5 ka-9.5 ka向东迁移。冷温带森林向西部扩张,暖温带森林依然占据高原东南部及南部边缘地区。全新世早期未重建出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区;全新世中期(8.5 ka-5.5 ka):森林生物群区扩展至最大范围,温带草原在高原南部面积缩小,整体向西转移。苔原经历了收缩—扩张—收缩的发展历程,后期仅零星分布于高原东南部地区。温带荒漠在高原北部边缘地区扩张。寒温带森林仅在8 ka和6 ka在高原东部重建,与全新世早期相比略向西移。冷温带森林生物群区占据了更多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高山的边缘地区,在6 ka之后面积逐渐缩小。暖温带森林在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区扩张,在7.5 ka轻微北移;全新世晚期(5 ka-0.5 ka):全新世晚期的生物群区分布与现代生物群区格局相似,森林生物群区向南部迁移。寒温带森林仅在0.5 ka重建于高原东北部地区,略往南部和东部迁移。冷温带森林在高原北部边缘和东部地区收缩,3 ka之后主要集中于高原东部和东南部边缘。暖温带森林向东部迁移。3 ka之后,森林生物群区在青藏高原面显着收缩。温带草原仍在青藏高原占主导地位,荒漠在5 ka-2 ka扩张,1.5 ka之后收缩,主要分布于高原北部及东北部地区。苔原在5.5 ka-2 ka面积扩张,广布于青藏高原面,1.5 ka之后面积收缩,集中分布于高原东部地区。(3)本研究选取了末次冰期向全新世早期转型的阶段,以探究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1.5 ka-9 ka期间,青藏高原森林覆盖度增加,温带草原面积缩小,向北迁移;苔原面积扩张,主要集中于高原东部及南部地区;荒漠分布于高原北部地区,10 ka之后面积扩张,向南迁移。本研究表明改进的生物群区化方案在中国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定量重建历史时期高原植被带的变迁。在今后可以通过增加花粉数据库数据,改进植物功能型与生物群区方案,进一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段荣蕾[10](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形成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中国乃至亚洲大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长时间尺度内人地关系演化发展过程及其机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而现代花粉和真菌孢子作为有效的环境指标,在古气候、植被演化和人类活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带,也是史前人类涉足高原腹地的重要通道,因此,该地区是研究气候变化-生态演替-人类活动之间耦合过程和机制的重点区域。花粉和真菌孢子是反映生态演替和环境变化的直接生物代用指标,在研究古生态和古植被以及古人类活动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花粉和真菌孢子的现代过程研究是沉积地层中化石数据准确解译的关键和基础。因此,本研究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开展花粉和真菌孢子的现代过程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泥炭沉积地层中花粉和真菌孢子记录研究,从而揭示全新世早中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典型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化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牧交错带(河南县、泽库县和同德县)为研究区域,采集了5个植被群落的84个表土样品、49个放牧家畜粪便样品和28个尕清剖面(GQ)泥炭沉积地层样品进行花粉和真菌孢子分析,揭示表土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与区域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对家畜采食习性和粪生真菌孢子类型与组合特征的指示意义。在现代过程研究基础上,对尕清剖面进行AMS 14C年代测定及花粉-真菌孢子分析,重建区域古植被演替历史,甄别地层中人类活动的花粉和真菌孢子信息,探讨全新世早期以来研究区气候变化-生态响应-人类活动耦合过程及其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东北部5种植被群落表土样品中花粉组合以草本和灌木类花粉为主,占总花粉的90%以上,表土花粉组合能较好地代表区域植被群落特征。在高寒草甸重度放牧区蔷薇科、菊科、豆科、毛茛科花粉含量较高,对区域畜牧活动具有指示意义。谷物类禾本科和十字花科花粉对高原农耕活动具有显着指示意义。典型放牧家畜(牦牛、马、羊)粪便样品中花粉组合以莎草科、禾本科、龙胆科、毛茛科花粉为主,可较好地反映区域植被群落特征和牲畜啃食习性,食草动物粪花粉中有少量谷物类禾本科花粉出现反映了当地居民少量耕种燕麦用来饲养牲畜。3种放牧家畜在采食习性上存在一定差异,牦牛采食的植物种类比羊和马略多,牦牛和马对杂草类禾本科和唐松草属植物的采食率低于羊,对龙胆科、菊科和蒿属植物的采食率明显高于羊。(2)不同类型放牧家畜粪便中的真菌孢子以Sporormiella spp.、Urocystis sp.、Sordaria spp.、Pleospora spp.、Glomus spp.、QTPF-01(Qinghai-Tibetan Plateau Fungi)为主。在表土样点中,Savoryella spp.是农田样品的优势种,而Meliola spp.和Coniochaeta spp.则与山地森林环境密切相关。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真菌孢子组合以Glomus spp.、Savoryella spp.、Valsaria sp.、Entorrhiza spp.和QTPF-03为主。对放牧家畜粪便和表土样品中的真菌组合对比分析表明,Sporormiella spp.、Urocystis sp.、Sordaria spp.、Pleospora spp.、QTPF-01、Podospora spp.、Delitschia A.和QTPF-07是可靠的畜牧活动指示性种属,上述粪生真菌孢子的总浓度对放牧强度响应敏感,可用于高原畜牧活动强度变化的代用指标。(3)尕清剖面花粉-真菌孢子研究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自8.2 cal ka BP以来,区域植被主要以莎草科为主的高寒草甸,在8.2-4.3 cal ka BP期间,地层中云杉属花粉明显增加,指示全新世中期周围山地云杉林显着扩张。自4.3 cal ka BP开始菊科和藜科花粉含量逐渐增加,粪生真菌孢子Sporormiella spp.、Urocystis sp.、Sordaria spp也同步开始出现,反映了放牧活动加强导致的区域植被退化;在2.8 cal ka BP前后指示畜牧活动花粉和粪生真菌孢子含量显着增加,指示区域畜牧活动进一步增强,通过与区域其他记录综合对比发现全新世中后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形成了以畜牧经济为主导的生业模式。

二、Pollen-based reconstructions of 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of Tibetan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ollen-based reconstructions of 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of Tibetan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孢粉分析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1.1.1 孢粉学现代过程研究
        1.1.2 湖泊沉积物孢粉分析研究进展
    1.2 粪生真菌孢子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1.2.1 粪生真菌孢子现代过程研究
        1.2.2 粪生真菌孢子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3 动物考古和基因证据揭示的牧业历史研究
        1.3.1 主要家养动物起源、驯化和传播历史
        1.3.2 早期牧业活动历史研究
    1.4 全新世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1.4.1 近期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
        1.4.2 早期人类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及对环境的影响
        1.4.3 历史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5 论文选题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祁连山天鹅湖地区地理概况
    2.3 共和盆地更尕海地区地理概况
    2.4 山西公海地区地理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采集
        3.1.2 祁连山天鹅湖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3.1.3 共和盆地更尕海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3.1.4 山西公海岩芯钻取与岩性描述
    3.2 样品测试分析方法
        3.2.1 深度-年代模型的建立
        3.2.2 孢粉分析流程
    3.3 主要代用指标指示意义
        3.3.1 孢粉蒿藜比值对区域湿度的指示意义
        3.3.2 Sporormiella-type粪生菌孢含量指示牧业活动强度变化
        3.3.3 农作物花粉含量指示农业活动强度变化
    3.4 周期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和表土样品中孢粉和菌孢结果
        4.1.1 现代食草动物粪便中花粉及菌孢组合
        4.1.2 表土样品花粉及菌孢组合
    4.2 祁连山天鹅湖
        4.2.1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深度-年代模型
        4.2.2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孢粉分析结果
        4.2.3 祁连山天鹅湖TE岩芯菌孢分析结果
    4.3 共和盆地更尕海
        4.3.1 共和盆地更尕海GGHA岩芯深度-年代模型
        4.3.2 共和盆地更尕海湖泊GGHA岩芯菌孢分析结果
    4.4 山西公海GH09B岩芯末次冰消期以来菌孢分析结果
第五章 我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
    5.1 青藏高原更尕海地区食草动物数量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5.2 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可能的驱动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历史时期北方牧业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6.1 祁连山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
        6.1.1 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植被变化
        6.1.2 天鹅湖地区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6.2 区域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沿线人类活动的影响
        6.2.1 区域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沿线古城弃置的影响
        6.2.2 区域气候变化对山区牧业活动的影响
    6.3 北方农牧交错带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社会变迁对农牧业的影响
    6.4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北缘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牧业强度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常见真菌孢子形态图版
附录2 古气候研究记录信息
附录3 中文图表目录
附录4 英文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2)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五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困难中起步:探索冰期(冷期)/间冰期(暖期)孢粉组合特征
3 携手中跋涉:中西方学者合作探讨青藏高原古植被与古气候
4 定性到定量:行进在定量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的征途
5 开拓新领域:开展高山冰川的雪冰孢粉研究
6 恢复古植被:探讨更新世以来高原植被的时空变化
    6.1 高原东南部末次冰消期以来植被演替
    6.2 高原南部晚更新世以来植被演替
    6.3 高原中东部更新世以来植被演替
    6.4 高原中部全新世植被演替
    6.5 高原西部全新世植被演替
7 重建古气候:探讨西南(印度或南亚)季风主导的高原气候变化
8 展望未来:任务艰巨

(3)黔西南11.4~3.5kaBP植被和气候演化的泥炭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全新世以来贵州地区的气候演变过程及其突变性
        1.2.2 西南地区全新世植被过程
        1.2.3 全新世以来中国泥炭古环境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AMS~(14)C年代与沉积速率
        2.3.2 高分辨率岩芯扫描
        2.3.3 TOC、TN、含水率、干容重测定
        2.3.4 孢粉、炭屑分析
第三章 安龙泥炭AL18 钻孔年代框架及代用指标结果
    3.1 AL18 钻孔年代框架构建
    3.2 AL18 钻孔岩芯扫描结果
    3.3 AL18 钻孔TOC、TN、含水量、干容重结果及分析
    3.4 AL18 钻孔孢粉及炭屑结果
        3.4.1 主要孢粉类型及孢粉炭屑结果
        3.4.2 孢粉组合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3.4.3 物种多样性结果
第四章 安龙泥炭记录的黔西南11.4~3.5 cal.ka BP植被演化过程
    4.1 安龙地区常见植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4.2 11.4~3.5 cal.ka BP植被重建
    4.3 11.4~3.5 cal.ka BP植被多样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黔西南11.4~3.5 cal.ka BP气候演化及对比分析
    5.1 安龙泥炭多指标揭示的气候演化历史及区域对比
        5.1.1 安龙泥炭沉积特征及气候演化
        5.1.2 云贵高原区古气候演化对比
    5.2 安龙泥炭对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黔西南气候和植被演化驱动机制
    6.1 气候演化驱动机制
    6.2 植被对气候的响应和反馈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安龙泥炭主要孢粉类型图版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七里海地区近5000年古植被演变对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1.2.3 滨海湿地及泻湖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流程
    1.5 课题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和水文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和植被类型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岩性描述
    3.2 年代分析
    3.3 孢粉分析
        3.3.1 实验室处理
        3.3.2 孢粉鉴定
        3.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粒度分析
        3.4.1 粒度指示意义
        3.4.2 粒度测试
4 结果分析
    4.1 孢粉分析结果
        4.1.1 七里海钻孔主要孢粉类型
        4.1.2 七里海钻孔近5000年来的孢粉组合特征
    4.2 粒度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七里海泻湖地区近5000年的植被演变和气候变化
    5.2 七里海泻湖孢粉组合对近5000年来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5.2.1 主要孢粉类型对于海平面变化的指示意义
        5.2.2 七里海泻湖孢粉组合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5.3 隋唐暖期及中世纪暖期在七里海地区的表现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华北地区主要植物类型相对花粉产量及在晚全新世古植被定量中的尝试 ——以宁晋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花粉与植被的研究进展
        1.2.2 相对花粉产量的研究进展
        1.2.3 古植被定量重建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课题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太行山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状况
        2.1.2 植被状况
    2.2 宁晋泊自然概况
        2.2.1 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特征
        2.2.2 植被状况
        2.2.3 水文背景
3 数据与方法
    3.1 样品收集和植被调查
        3.1.1 太行山区表土花粉采集及植被调查
        3.1.2 宁晋泊沉积物剖面样品采集
    3.2 孢粉分析
        3.2.1 孢粉预处理
        3.2.2 孢粉鉴定统计
        3.2.3 花粉沉降速率计算
    3.3 年代测定
    3.4 古植被定量重建方法
        3.4.1 相对花粉产量计算
        3.4.2 REVEALS模型
4 结果
    4.1 太行山地区研究结果
        4.1.1 太行山表土花粉组合
        4.1.2 花粉沉降速率
        4.1.3 相关花粉源范围
        4.1.4 相对花粉产量
    4.2 华北地区常见植物花粉产量的综合
    4.3 宁晋泊地区研究结果
        4.3.1 宁晋泊3ka BP-1ka BP孢粉组合变化
        4.3.2 宁晋泊3ka BP-1ka BP古植被定量重建结果
5 讨论
    5.1 相关花粉源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5.2 相对花粉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5.3 植被区域演化与气候变化
    5.4 植被区域演化与人类活动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尕海湖泊孢粉记录的近500年植被和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小冰期研究进展
        1.2.2 青藏高原近500年气候研究进展
        1.2.3 青藏高原孢粉研究进展
        1.2.4 尕海研究进展
        1.2.5 综合评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条件
    2.3 水文状况
    2.4 地表植被
3 研究方法
    3.1 野外采样与岩芯描述
        3.1.1 野外采样
        3.1.2 岩芯描述
    3.2 年代测定
        3.2.1 ~(210)Pb测年
        3.2.2 AMS~(14)C年代对接
    3.3 孢粉分析方法
        3.3.1 孢粉样品的提取
        3.3.2 孢粉样品的鉴定
        3.3.3 孢粉数据处理
    3.4 粒度分析方法
        3.4.1 粒度的前处理方法
        3.4.2 粒度的测量
        3.4.3 粒度常用指标导出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测年结果
        4.1.1 ~(210)Pb测年
        4.1.2 钻孔年代的确定
    4.2 孢粉分析结果
        4.2.1 GH19-10钻孔孢粉带划分
        4.2.2 孢粉组合及其环境演变
    4.3 粒度分布结果与分析
        4.3.1 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分析
        4.3.2 粒度指标意义
        4.3.3 大于64 μm颗粒组分的指示意义
        4.3.4 尕海粒度所反映的环境变化
5 尕海地区气候演变重建
    5.1 尕海的气候演变
    5.2 区域对比
        5.2.1 与湖泊代用资料、古文献资料对比
        5.2.2 与树轮,冰芯代用资料对比
        5.2.3 与器测资料以及临近湖泊代用指标对比
    5.3 区域响应机制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孢粉记录的近300年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及其与树轮记录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研究背景
    1.2 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祁连山自然地理概况
    2.2 天鹅湖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水文概况
        2.2.3 气候概况
        2.2.4 植被概况
    2.3 尕海自然地理概况
        2.3.1 地理位置
        2.3.2 水文特征
        2.3.3 气候特征
        2.3.4 植被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野外工作
        3.1.1 天鹅湖TE18A岩芯样品及祁连山西段表土样品获取
        3.1.2 尕海GH17B岩芯样品获取
    3.2 孢粉分析方法
        3.2.1 孢粉样品的提取
        3.2.2 孢粉的鉴定
        3.2.3 孢粉数据分析
        3.2.4 孢粉图谱输出
    3.3 孢粉代用指标的生态/环境意义
        3.3.1 蒿藜比值(A/C)所指示的环境意义
        3.3.2 其它花粉指标
    3.4 ~(210)Pb与~(137)Cs测年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年代学结果
    4.2 孢粉分析结果
        4.2.1 祁连山西段天鹅湖区域表土孢粉分析结果
        4.2.2 天鹅湖TE18A岩芯孢粉记录
        4.2.3 尕海GH17B岩芯孢粉记录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缘过去300 年湿度变化
    5.1 祁连山西段天鹅湖记录的过去300 年区域湿度变化
        5.1.1 天鹅湖记录的过去300 年区域湿度变化
        5.1.2 与祁连山树轮记录的对比
    5.2 尕海记录的过去300 年区域湿度变化
    5.3 青藏高原北缘内部湿度变化对比
第六章 过去300 年区域气候变化对比
    6.1 过去300 年研究区气候变化与西风区环境变化对比
    6.2 过去300 年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季风区环境变化对比
    6.3 过去300 年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季风边缘区环境变化对比
    6.4 器测时期湿度变化的空间差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环境演化研究概况
        1.1.1 末次冰期研究概况
        1.1.2 Younger Dryas(YD)事件(12.8-11.7 ka)研究概况
        1.1.3 全新世(11.7 ka至今)适宜期研究概况
    1.2 火山口湖沉积气候学发展及现状
    1.3 国内孢粉气候学的发展及现状
    1.4 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6 工作量和技术路线
        1.6.1 工作量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现代植被类型
    2.2 样品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放射性碳测年
        2.3.2 花粉分析方法
        2.3.3 基于化石花粉数据的气候定量重建
        2.3.4 磁化率分析
        2.3.5 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C/N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深度-年代模型的建立
    3.2 五大连池GQ2钻孔指标分析结果
        3.2.1 GQ2钻孔花粉类型及组合特征
        3.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3.2.3 TOC、TN、磁化率和C/N分析结果
    3.3 五大连池TC2钻孔指标分析结果
        3.3.1 TC2钻孔的花粉类型及组合特征
        3.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3.3.3 基于化石花粉的定量重建结果
第四章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植被与气候变化
    4.1 五大连池火山口湖末次冰期(48-10 ka BP)沉积环境演化
    4.2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植被及气候特征
        4.2.1 五大连池地区典型花粉的气候指示意义
        4.2.2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植被特征
        4.2.3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气候特征
    4.3 不同区域记录对比及驱动机制探讨
        4.3.1 不同区域记录对比
        4.3.2 五大连池地区植被及气候变化机制探讨
第五章 五大连池地区YD期间植被与气候变化
    5.1 五大连池地区YD期间植被及气候特征
    5.2 区域记录对比
    5.3 驱动机制探讨
第六章 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变化
    6.1 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特征
    6.2 区域记录对比
    6.3 东北地区全新世降水变化机制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I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IV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两万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古植被地理分布格局的定量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基于孢粉定量重建区域古植被的方法
        1.2.2 孢粉数据库的发展
        1.2.3 孢粉生物群区化法重建古植被
        1.2.3.1 重建全球古植被
        1.2.3.2 重建中国古植被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概况
    2.3 气候概况
    2.4 植被特征
第三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数据
        3.1.1 花粉数据
        3.1.2 花粉记录标准化
        3.1.3 年代标准化
        3.1.4 现代植被类型数据
    3.2 古植被重建方法
        3.2.1 生物群区化(Biomization)方法
        3.2.2 植物功能型分类
        3.2.3 Biome
        3.2.4 BIOMISE 3运行程序
    3.3 分析对策
第四章 基于表土花粉的现代植被类型重建
    4.1 基于表土花粉的现代植被类型重建结果
    4.2 影响现代植被重建的因素
第五章 过去2万年的古植被类型重建
    5.1 古生物群区格局变化
    5.2 关键时期高原关键植被带的变迁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1.1 国外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1.2 国内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1.3 青藏高原现代花粉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2.1 国外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2.2 国内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2.3 青藏高原现代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3 全新世花粉-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3.1 全新世花粉研究进展
        1.3.2 全新世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3.3 青藏高原全新世花粉-真菌孢子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选题意义
        1.4.3 基本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2 尕清剖面概况
第三章 材料方法与数据处理
    3.1 样品采集与植被记录
    3.2 花粉-真菌孢子实验室处理和鉴定
        3.2.1 花粉-真菌孢子实验室处理
        3.2.2 花粉-真菌孢子鉴定与统计
    3.3 花粉-真菌孢子数据处理方法
        3.3.1 花粉-真菌孢子百分含量计算
        3.3.2 花粉-真菌孢子浓度计算
        3.3.3 花粉-真菌孢子图谱制作
    3.4 分析方法
        3.4.1 AMS~(14)C测年
        3.4.2 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现代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1.1 现代表土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1.2 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2 现代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2.1 现代表土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2.2 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3 尕清剖面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3.1 尕清剖面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分析
        4.3.2 尕清剖面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分析
    4.4 现代样品中花粉-真菌孢子PCA分析
        4.4.1 现代表土和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PCA分析
        4.4.2 现代表土和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真菌孢子PCA分析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指示意义
    5.1 现代花粉对植被群落和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5.1.1 五种植被群落花粉组合对植被群落的指示
        5.1.2 三种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花粉组合特征对比分析
        5.1.3 现代花粉组合对人类活动指示意义
        5.1.3.1 畜牧活动对表土花粉的影响和指示意义
        5.1.3.2 农耕活动对表土花粉谱的影响分析
    5.2 现代真菌孢子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5.2.1 表土样品和放牧家畜粪便样品中真菌孢子组合的比较
        5.2.2 现代真菌孢子组合与五种植被群落的关系
        5.2.3 真菌孢子的生态指示意义
        5.2.4 粪生真菌孢子对放牧强度的指示性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植被变化与人类活动
    6.1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植被变化
    6.2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人类活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Pollen-based reconstructions of Hol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of Tibetan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湖泊沉积粪生菌孢记录的中国北方全新世牧业发展及其驱动因素[D]. 张军. 兰州大学, 2021
  • [2]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五十年[J]. 唐领余,沈才明,吕厚远,李春海,马庆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12)
  • [3]黔西南11.4~3.5kaBP植被和气候演化的泥炭记录[D]. 杨欢.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4]七里海地区近5000年古植被演变对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的响应[D]. 王婧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5]华北地区主要植物类型相对花粉产量及在晚全新世古植被定量中的尝试 ——以宁晋泊为例[D]. 张楠.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尕海湖泊孢粉记录的近500年植被和气候变化[D]. 张政.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7]孢粉记录的近300年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及其与树轮记录的对比[D]. 王嘉乐. 兰州大学, 2021(09)
  • [8]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D]. 刘孝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两万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古植被地理分布格局的定量重建[D]. 徐德宇.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10]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花粉-真菌孢子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D]. 段荣蕾.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基于花粉的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重建与气候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