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中日文词汇比较

元素周期表中日文词汇比较

一、元素周期表中汉日词汇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定慧[1](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朱宇贺[2](2020)在《汉字造字法视域下的化学用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几个世纪以来,化学物质被大量发现,其种类以每日合成1000种物质的速度不断飞进,且目前已知的化合物就有几百万种,这样多的化学物质如何给予科学的定名,是摆在化学家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国近代化学发展较迟,1933年民国教育部公布了《化学命名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化学命名文件,大多数原则一直沿用至今,我国化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制定了约200个化学新字,用来命名千百万种化学物质。这些新字包括118个元素名称和近百个词根字,解决了几百万个化学名称的命名问题。在科学史上,新概念的产生和旧概念的消亡都要通过术语来实现,每产生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就要创造一个新的术语来表示它,化学元素是化学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术语,是构建化学学科的基础,但在一百多年前,我们的语言系统中并不存在表述它们的专用名词,为近代化学定名成为近代化学传入中国的关键性问题,徐寿、傅兰雅在《化学鉴原》中确立了音译的原则,采用单字作为元素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化学译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外学者对化学元素命名的研究较少,迄今为止,从化学元素中文命名的角度对化学本土化进行整体研究的专门的文献还未形成,本文将从汉字造字法的角度,考察化学元素周期表及有机化学方面的专用字,对化学元素的中文命名规律、特点及理据进行归纳与总结。本文具体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从化学用字缘起,化学用字的研究现状,研究化学用字的意义,研究化学用字的目标及内容,化学用字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进行论述。第二章是化学用字的探析部分,主要研究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出现,化学新字的形成原因,化学元素名称的发展脉络,包括化学元素的命名来源、化学元素名称的中英对比等。第三章是化学用字的造字方法部分,同时也是本文的重难点部分。主要研究化学元素的命名问题,包括化学元素的归纳、化学元素命名的分类、化学元素的造字方法及理据等,研究有机化学专用字的命名,包括有机化学专用字的归纳、有机化学专用字的分类、有机化学专用字的造字方法及理据等。第四章是有关化学新字的造字规范部分,主要通过介绍有关化学元素新造字的一些争论,包括文字改革简报中的声明,化学用字的改革历程,海峡两岸化学命名的差异等。结合相关知识,对未来化学元素新造字提出自己的想法及观点。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对化学元素新造字的未来进行展望。

潘文国[3](2020)在《从总体语言学到对比语言学》文中提出普通语言学的本质是总体语言学,总体语言学与种种语言学之间是语言与方言的关系。种种语言学理论能够交流和融合,因其拥有共同的基础,即总体语言学,和共同的出发点,即语言观。对比语言学的性质是普通语言学,其起源可追溯至Humboldt和Whorf对学科宗旨和目标的阐释。关涉两种及以上语言问题均属于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在语言层面包括结构、交际和认知3层及哲学、理论、应用和实践4级;在语言研究层面包括语言理论、语言思想和语言文化史"新3层"。历史文化条件是制约语言思想、语言观以及语言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

贾琦琦[4](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的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长远发展出发,把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铺设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1)关注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初心和愿景。民众的健康、医疗卫生事业是研究社会科学不能忽视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无产阶级受到资产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社会必要的医疗保障制度严重缺失,广大劳动工人的健康得不到任何保障。在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现实剖析,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构建的过程中,医学,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进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视野。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着作、书信中,对与医学相关的领域进行了多次的论述。这些论述中既有对医务工作者的看法,也有对医疗实践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张;既有立足于社会研究大视角的分析,也有对具体医学理论实践的看法。时至今日,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理论观点,尤其是其基本立场原则和一些核心要义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对当代中国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议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2)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学的一系列论述,就是为了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3)全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的背景。一方面,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也导致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和健康问题。然而,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医生的劳动和医患关系的异化,使社会矛盾在医学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和尖锐。另一方面,基于19世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当时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医学领域的问题,并借此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支撑。第三部分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的主要观点。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医务工作者的价值、医务工作者的认知和医务工作者的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当时的医务工作者的看法。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活动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第四部分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医学的基本立场和论述特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人民为主体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医学的基本立场。从政治和经济的视角分析、运用调研事实描述叙事、反驳资产阶级的欺世之论、尊重历史规律和伦理道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特点。第五部分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医学的当代启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医学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事业等方面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李洋[5](2018)在《小学生字典编撰现状及其改进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生字典是辅助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普及型语文工具书,其内容设置和形式设计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小学生字典汇集汉字和词语,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好帮手,还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拓展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学会查字典、用字典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探讨小学生字典的独特性及如何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生字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以八本字典为样本,对小学生字典的编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内容。第二章整理了字典编纂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总结了小学生字典的编纂原则和要求。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本文第三章对当前小学生字典的编纂情况从整体和抽样两个角度进行了述评,结合小学生字典编纂现状与使用情况,论述了字典的信息结构、辅助结构、检索结构和形象结构的优化方案。第四章结合汉字的特点及小学生字典的特殊性,联系当前社会普遍缺乏科学的汉字知识的现状及小学生汉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加入理据说解的内容、从字形角度提示易混易错形体、穿插汉字小知识等三个方面对小学生字典提出了升级改进建议。第五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不足。

王琳[6](2017)在《匈牙利汉语学习词典《汉匈词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典作为一种学习辅助工具,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国汉语学习者和中国汉语学习者查阅词典的主要目的差别较大,因此两者对汉语学习词典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所以面向外国汉语学习者编纂的词典无论在宏观,如编纂理念和体例,还是微观,如词典的收词、释义、检索等方面都应根据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和使用需求及特点进行编纂。汉语国际化持续走热,配套的汉语教材和汉语学习词典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中国出版的如《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等汉语学习词典在国内广受好评。和国内如火如荼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热潮不同,国外,具体而言,匈牙利鲜有汉语学习者使用中国出版的汉语学习词典。这不仅造成了国内词典使用率低的情况,匈牙利汉语学习者也因缺少合适的词典而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缺少助力。学术方面,学者在研究汉语学习词典时也主要集中在研究词典本身的编纂理论上,所研究的对象也大多都为来华留学生,较少有学者关注国外汉语学习词典以及在母语环境下的外国汉语学习者词典使用及需求,对匈牙利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其实是十分迫切的。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汉匈词典》正是针对匈牙利人学习汉语而编纂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匈牙利语汉语学习词典。本篇论文以匈牙利汉语学习者对该词典的评价以及对理想汉语学习词典模型的需求为切入点,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对《汉匈词典》的编纂和使用提出建议。本论文主要由以下的七章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回顾了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用户以及汉语学习词典使用者需求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关于匈牙利汉语学习者词典的认知和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主要包括匈牙利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词典的拥有情况、使用状况、认知情况等内容。第四章对匈牙利汉语学习词典《汉匈词典》的各方面编纂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五章是关于汉语学习者及教师对理想汉语学习词典的需求调查总结。第六章是汉语学习者和教师对《汉匈词典》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第七章是在前文的总结基础上,对《汉匈词典》的编纂和使用提出建议。

杜氏清顺[7](2016)在《越南学生汉越词典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世界掀起“汉语热”,越南学生也多一个学习专业的选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越来越多。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汉越词典一直陪伴学习者,成为他们的好帮手。词典对于学生所掌握的词汇有巨大的影响。目前,词典使用的研究已经逐渐发展,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于国外的学习者以及研究汉语词典的应用性,关于研究越南学生对汉越词典使用的数量缺乏。因此,研究这一方面的需求十分迫切。本研究内容的理据是从学习汉语者各有长短,汉语水平不一,词典使用目的各异,加上对汉越词典市场不够了解,以及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使用汉越词典的态度不够重视。因此导致学生在汉越词典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出现许多问题,影响词典使用效率和学习汉语效率。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越南学生、对外汉语教师、汉越词典编纂者和出版社能够看出目前学生汉越词典使用的实际情况,从而对汉越词典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为了帮助学生更了解现在词典市场上的汉越词典,本研究的第二章已将国内外典型汉越词典简单介绍,并分析他们的特点。同时,通过整理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学生使用汉越词典调查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出学生使用汉越词典的特征以及学生使用词典中的存在问题。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与文献综述;第二章汉越词典分类与介绍;第三章对学生汉越词典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学生对汉越词典的需求启示;第四章对调查结果做出总结,并且对学生、老师、编纂者和出版社四者提出相关建议;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语部分。

王琳[8](2015)在《近现代化学元素名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比语音和语法更具变动性和开放性。术语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学者对于化学元素名称的研究大部分都以特定专着或几个专门元素名称进行研究,本文以词汇学理论、语言接触理论和术语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64个化学元素名称的演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分析化学元素名称的演变特点,从而了解当时专业术语发展概况和社会的文化状况。对化学学科的基础术语的研究,有助于对其他科技术语发展演变进行研究,加深科技术语的历史文化感。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相关问题的研究概况、本文的语料选取、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一章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科技发展状况。是对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社会状况的简述。首先介绍这一时期世界自然科学史发展状况,然后对这一时期中西化学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概述“西学东渐”对化学传入中国和化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第二章相关工具书与化学着作、教材中的化学元素。主要介绍本文选取材料的人物与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化学元素名称特征。有:马礼逊与《华英字典》;罗存德与《英华字典》;丁韪良与《化学入门》;嘉约翰、何了然与《化学初阶》;傅兰雅、徐寿与《化学鉴原》;严复及其译作。在内容之后附表格,列出作品中出现的化学元素名称,方便之后研究。第三章化学元素名称翻译分类及特点分析。以丰富的语料为依托,对化学元素名称借用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类。从借用方式和选字原则两方面进行对比描写。并且选取了1900—1930年间的10本化学教材中的元素名称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出两个阶段的元素名称的不同用字原则分析了演变特征,总结了演变的成因。第四章化学元素名称的规范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从化学元素名称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和化学元素名称的规范两个角度,阐述术语的发展在语音、文字、词汇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提出了化学术语存在的问题,归纳了化学术语制定的原则。结语部分归纳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点明研究化学元素名称的演变对化学术语的发展的奠基作用,为其他专业术语的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郑笑[9](2015)在《《中华新字典》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新字典》是民国初期一部注重实用性与时代性的辞书,是中国传统字书向现代语文字典、词典过渡的产物,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的革新,促进了语文辞书及外汉双语辞典的编纂及发展,同时该书在辞书体例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亦能为后世辞书的编纂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这部字典在中国辞书史上却鲜有论及,其历史地位也尚未得到肯定。因此,文章从《中华新字典》的简介、独特之处、历史贡献、不足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以期对它作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明确其在汉语辞书史上的地位。文章整理出民国前十年出版的辞书,用以分析当时的辞书编纂状况,并统计出王文濡一生中编纂的作品。又对《中华新字典》中体现“新”的字头进行统计,计算出新词所占比重,以科学的数据来体现字典的时代性。通过与此前的《康熙字典》、此后的《中华大字典》作对比研究,可见《中华新字典》的编纂意旨和体例有其独特之处,文章从字头、义项、注音、释义、标点等几个方面的独特之处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出了该字典在推进辞书编纂、昭显科技发展、记录民俗文化、反映常用词演变等方面的历史贡献。文章认为《中华新字典》走在辞书改革的前列,有导夫前路之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该字典在注释、书证、字音等方面的不足,以期为现代各种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参考和启示。

孙琳[10](2014)在《《科学家之眼》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上的交流都越发频繁,各种各样的国外原版书籍被引进中国,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科普类文献。当引进外来文化的时候,翻译则成为传递、沟通这种不同语言信息时不可缺少的媒介。科普翻译是我国第四次翻译浪潮(以外译汉为主)中重要的翻译现象。它起到了一种传播文化、传递知识的功能。因此如何精准的翻译科普类文献,将科普性的知识正确地传达给国内的读者,是翻译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科技日语翻译语料库项目隶属于国家863项目的子项目。受课题组委托,笔者在此次项目中,负责《科学家之眼》一书的原文输入和翻译工作。本篇实践报告归纳总结了笔者在完成翻译任务时所做的译前翻译准备工作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特别是重点、难点的翻译,并以文章中出现的典型句例为例加以解释说明。笔者查找了许多相关资料,对原文的背景及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查证,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确保专业词汇翻译的准确度;对难点、疑点句群进行了分析研究,确保句子的通畅,符合科普文章的表达形式;对原文采取的翻译方法及语言定位有了明确的认识。报告中,不仅在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句子翻译的技巧性以及不同文体翻译的选择性上进行了归纳,还针对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暴露出的自身的不足做了初步的总结。对今后从事日语翻译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元素周期表中汉日词汇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素周期表中汉日词汇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语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1.6.1 语言接触研究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3.2.3 特殊匹配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3.3.1 汉俄语音差异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4.2.3 音译形式独立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4.3.1 音义相兼
        4.3.2 词义变化
        4.3.3 语用意义变化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5.2.1 活力程度
        5.2.2 活力特征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汉字造字法视域下的化学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化学用字缘起
    二、 化学用字的研究现状
        (一) 化学元素中文命名方面
        (二) 化学用字与汉字造字法方面
        (三) 有机化学新造字方面
        (四) 无机化合物方面
    三、 研究化学用字的意义
    四、 研究化学用字的目标及内容
    五、 化学用字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第二章 化学用字探析
    一、 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出现
    二、 化学新字的形成原因
    三、 化学元素名称的发展脉络
        (一) 化学元素的命名来源
        (二) 化学元素名称的中英对比
第三章 化学用字的造字方法
    一、 化学元素的命名
        (一) 化学元素的归纳
        (二) 化学元素用字的分类
        (三) 化学元素的造字方法及理据
    二、 有机化学专用字的命名
        (一) 有机化学专用字的归纳
        (二) 有机化学专用字的分类
        (三) 有机化学专用字的的造字方法及理据
第四章 化学新字的造字规范
    一、 化学新造字的争论
    二、 未来化学元素新造字的展望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从总体语言学到对比语言学(论文提纲范文)

1 语言研究的交流与融合
    1.1 总体语言学
    1.2 种种“语言学”与总体语言学的关系
    1.3 交流融合的起点:语言观
2 对比语言学
    2.1 对比语言学的性质
    2.2 对比语言学的历史和宗旨
    2.3 对比语言学的范围
        (1)语言研究的发生。
        (2)语言研究的成熟。
        (3)语言学各分支发展的不同步。
        (4)语言研究的影响与传播。

(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社会历史状况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健康问题
        二、医生职业发生异化
    第二节 理论发展状况
        一、社会科学的发展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务工作者的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务工作者价值的论述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务工作者认知的论述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务工作者文化的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学理论和实践的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学理论的论述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医学实践的论述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医学的基本立场和主要特点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医学的基本立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人民主体的价值观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角度和政治角度相结合
        二、论述事实和反驳诡论相结合
        三、历史分析和伦理评价相结合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医学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发展
        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事业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教育
        二、营造尊重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小学生字典编撰现状及其改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第2章 小学生字典编纂理论
    2.1 小学生字典的一般理论
        2.1.1 工具书及字典的定义
        2.1.2 小学生字典所属类型
        2.1.3 小学生字典的性质和特点
        2.1.4 小学生字典的功用
    2.2 小学生字典的编纂原则和要求
        2.2.1 小学生字典编纂时应注意的问题
        2.2.2 小学生字典的编纂原则和要求
    2.3 小结
第3章 小学生字典编纂述评
    3.1 学生辞书的出版情况与样本字典的选择
        3.1.1 学生辞书的出版情况
        3.1.2 样本字典的选择
    3.2 小学生字典编纂现状与结构优化
        3.2.1 信息结构
        3.2.2 排检结构和辅助结构
        3.2.3 形象结构
    3.3 对当前小学生字典的评价
        3.3.1 对当前几本代表性的小学生字典的评价
        3.3.2 《新华字典》不适用于小学生的方面
    3.4 小结
第4章 小学生字典升级改进建议
    4.1 汉字的表意特点及其应用
        4.1.1 汉字的表意特点
        4.1.2 汉字教学中的字理识字法
    4.2 汉字的表意特点与小学生字典
    4.3 小学生字典中的“字源释义”
        4.3.1 样本字典中的汉字理据说解
        4.3.2 小学生字典理据说解的改进建议
    4.4 小学生字典提示汉字形音义的内容
        4.4.1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之汉字形音义的特点
        4.4.2 字形提示及其优化
        4.4.3 字音提示及其优化
        4.4.4 近义词辨析及其优化
    4.5 小学生字典中的汉字小知识
    4.6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匈牙利汉语学习词典《汉匈词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 研究重点与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
    2.1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研究综述
    2.2 词典使用者需求研究综述
第三章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认知、拥有和使用情况
    3.1 词典的认知情况
        3.1.1 汉语学习中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3.1.2 不同载体词典的认知情况
    3.2 词典的拥有情况
    3.3 词典的使用情况
        3.3.1 不同语言词典的使用情况
        3.3.2 不同载体词典的使用情况
        3.3.2.1 开始使用的途径
        3.3.2.2 使用频率
        3.3.2.3 使用技巧
        3.3.3 词典的使用情境
        3.3.4 《汉匈词典》使用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匈词典》编纂特点简述
    4.1 基本情况简述
    4.2 收词情况简述
    4.3 检索情况简述
    4.4 义项情况简述
    4.5 释义情况简述
    4.6 配例情况简述
    4.7 其他
        4.7.1 附录情况简述
        4.7.2 简繁体字情况简述
第五章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需求调查分析
    5.1 收词的需求
    5.2 检索的需求
    5.3 释义的需求
    5.4 义项的需求
    5.5 配例的需求
    5.6 语用信息的需求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匈词典》满意度调查分析
    6.1 收词的满意度
    6.2 检索的满意度
    6.3 释义的满意度
    6.4 义项的满意度
    6.5 配例的满意度
    6.6 语用信息的满意度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匈词典》编纂及使用建议
    7.1 对《汉匈词典》编纂的建议
        7.1.1 对收词的建议
        7.1.2 对检索的建议
        7.1.3 对释义的建议
        7.1.4 对义项的建议
        7.1.5 对配例的建议
        7.1.6 对语用信息的建议
        7.1.7 对附录的建议
    7.2 对汉语教师的建议
        7.2.1 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7.2.2 对教师引导的建议
    7.3 对词典使用者的建议
        7.3.1 对使用者选择的建议
        7.3.2 对使用者使用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
附录二 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7)越南学生汉越词典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数据统计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二章 越南汉越词典简述
    第一节 纸质汉越词典
        一、张文界、黎刻娇禄主编的《汉越词典》
        二、越南语言学院主编的《汉越词典》
    第二节 汉越电子词典
        一、雒越词典
        二、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
        三、灵格斯(Lingoes)
        三、有道词典
        四、Havidict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学生使用汉越词典调查与分析情况
    第一节 学生对词典的选用
        一、学生对词典使用的数量和种类
        二、学生选购词典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学生对词典的态度与需求
        一、词典对学生的重要性
        二、学生使用词典的习惯
        三、教师指导的角色
    第三节 学生使用词典的策略
        一、学生使用词典的频率
        二、学生使用词典的技能
    第四节 学生使用词典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读词典的说明体例
        二、汉越电子词典的负面影响
    第五节 学生对词典的自我评价和对词典的需求
        一、学生对汉越纸质词典的自我评价和对词典的需求
        二、学生对汉越电子词典的自我评价和对词典的需求
    第六节 访谈个案
        一、个案一
        二、个案二
        三、个案三
        四、个案四
        五、个案五
    小结
第四章 调查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关于学生汉越词典使用策略误区的分析
        一、过度依赖使用词典
        二、使用技能较低
        三、汉越词的负迁移对学生使用汉越词典的影响
        四、选择使用词典的种类不适合
    第二节 建议
        一、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
        二、对汉越词典编纂的建议
        三、对词典出版社的建议
        四、对编纂汉越电子词典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8)近现代化学元素名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一、工具书研究
        二、化学着作研究
        三、化学术语研究
        四、化学元素名称研究
    第三节 语料的选取
        一、语料来源
        二、选取方法及标准
    第四节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科技发展状况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化学发展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工具书与化学着作、教材中的化学元素
    第一节 相关工具书中的化学元素
        一、《英华字典》
        二、《英华字典》
    第二节 化学着作中的化学元素
        一、外国传教士独立编纂的化学着作
        二、外国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的化学着作
    第三节 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元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元素名称翻译分类及特点分析
    第一节 金属类元素名称分类
        一、借用方式
        二、选字原则
    第二节 非金属元素名称分类
        一、借用方式
        二、选字原则
    第三节 化学元素名称翻译特点分析
        一、特点分析
        二、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2.文化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元素名称的规范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第一节 化学元素名称的规范
        一、存在的问题
        二、规范原则
        三、规范策略
    第二节 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一、对语音的影响
        二、对文字的影响
        三、对词汇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华新字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中华新字典》编纂背景及研究现状
        1.2.1 民国前十年辞书出版状况
        1.2.2 民国辞书研究状况
        1.2.3 《中华新字典》研究现状及影响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华新字典》简介
    2.1 王文濡及其编纂作品
    2.2 成书过程及简介
    2.3 新字新义统计
第三章 《中华新字典》的创新之处
    3.1 篆籀兼载,博采新字
    3.2 分条缕析,逐段解说
    3.3 注音确切,古今音别
    3.4 增收新义,注释典确
    3.5 新式标点,句读清晰
第四章 《中华新字典》的历史贡献
    4.1 推进辞书编纂
        4.1.1 简化、补充、校正《康熙字典》
        4.1.2 推动双语辞书的编纂
        4.1.3 打破辞书为经学附庸的传统
    4.2 昭显科技发展
    4.3 记录文化民俗
    4.4 反映常用词演变
第五章 《中华新字典》的不足之处
    5.1 注释方面
        5.1.1 注释中文字有误
        5.1.2 注释过简或义项漏收
        5.1.3 误将古今字看作通假关系
        5.1.4 以未收之字注释
    5.2 书证方面
        5.2.1 以书证代替释义
        5.2.2 书证与释义不符
        5.2.3 书证抄录错误
        5.2.4 所引篇目不详
        5.2.5 书证未及字头
    5.3 注音方面
    5.4 其他方面
第六章 余论
    6.1 重新认识《中华新字典》
    6.2 对编纂现代辞书的启示
    6.3 本研究不足之处
    6.4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二(《中华新字典》相关图片)

(10)《科学家之眼》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
    1.1 引言
    1.2 原文背景介绍及内容分析
        1.2.1 《科学家之眼》主要内容及特点
        1.2.2 《科学家之眼》的针对群体及目标文本定位
    1.3 译前准备
第2章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2.1 词汇翻译的准确性
        2.1.1 专业词汇的翻译
        2.1.2 特殊用法的翻译
        2.1.3 中日同形词的翻译
    2.2 句子翻译的技巧性
        2.2.1 倒译
        2.2.2 分译
    2.3 文体翻译的选择性
第3章 问题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元素周期表中汉日词汇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2]汉字造字法视域下的化学用字研究[D]. 朱宇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从总体语言学到对比语言学[J]. 潘文国. 外语学刊, 2020(02)
  • [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医学的论述研究[D]. 贾琦琦.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小学生字典编撰现状及其改进方案研究[D]. 李洋. 河北大学, 2018(01)
  • [6]匈牙利汉语学习词典《汉匈词典》研究[D]. 王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4)
  • [7]越南学生汉越词典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中文系学生为例[D]. 杜氏清顺.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8]近现代化学元素名称研究[D]. 王琳. 辽宁师范大学, 2015(07)
  • [9]《中华新字典》研究[D]. 郑笑.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4)
  • [10]《科学家之眼》翻译实践报告[D]. 孙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元素周期表中日文词汇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