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治疗

共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治疗

一、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曹云松[1](2020)在《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实施背景下,以预防为主、关口提前的医疗方式,以及优化共享的健康管理理念成为医疗界重点关注的实施任务。本课题拟针对轻中度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在原有中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五行音乐疗法和运动疗法,纳入该病的常见证型即气郁化火证,开展药物治疗加中医养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探究动静结合、形神并调养生疗法在不同证型、不同年龄、学历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深入分析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等各个要素之间与该病的关联性,探索优化不同的五行音乐方案和运动模式,为形神并调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该病提供研究思路和值得推广应用的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试验,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安定医院门诊的轻中度抑郁和焦虑障碍,并且中医辨证属于“郁病”气郁化火证的患者共150例,中西医常规治疗组与中医养生治疗组各75例。治疗方案为:中西医常规治疗组(盐酸舍曲林片50mg Qd+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8周);中医养生治疗组(盐酸舍曲林片50mg Qd+丹栀逍遥散加减+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疗法,治疗8周)。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测定,并采用尼莫地平法减分率计算进行疗效评价,数据库采用EPIdata3.1数据库软件,统计分析采用R软件(Version:3.6.2)进行数据处理。观察中医养生疗法对轻中度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干预效果。结果(1)150例轻中度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中,男性患者55人,占总人数36.70%,女性患者95人,占总人数63.30%。在年龄分布上,18-30岁为高发年龄段,约占36.00%;学历以本科和大专学历者最多,约占54.67%。治疗8周后HAMD、HAMA量表评分较纳入时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常规治疗组与中医养生治疗组在性别、学历、婚姻状况中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测定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8周后中医养生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西医常规治疗组。(2)筛选出HAMD≤分进行数据挖掘,再次统计分析显示,在符合标准纳入的91例患者中,男性比例为28.57%,女性比例为71.43%;年龄在18-30岁之间人数最多,约占39.56%;学历仍以本科和大专学历者为主,约55.17%。两组在性别、婚姻状况、学历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筛选数据进行疗效评价,HAMD量表评分方面,两组在治疗4周后较纳入时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中医养生治疗组HAMD量表评分较中西医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异处于临界95%可信区间边界上,但不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而硕士以上学历人群在HAMA量表评分中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学历、婚姻、治疗方案等因素与减分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轻中度抑郁和焦虑障碍发病以女性多见,学历以本科和大专学历为主,而发病年龄集中在18-30岁。(2)常规药物治疗加入中医养生疗法可改善头晕、心慌、失眠等躯体症状,以及低落、焦躁等心理症状,提示在躯体和心理症状改善上有明显效果,结论显示虽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不具备更加突出优势,但中医养生疗法的效果随着干预周期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出现持续升高趋势,提示药物治疗加中医养生疗法治疗效果的持久性、稳定性较好。(3)进一步分析数据后显示,中医养生疗法对缓解抑郁障碍症状的效果相对突出;学历与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可能相关性,学历越高,效果越明显,形神并调治疗模式尤其对高学历焦虑障碍人群的效果较为显着。(4)中医养生疗法是在中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音乐+运动的身心舒缓调节,是“形神并调”理论的临床实践,也是健康中国理念的进一步推广,虽受病例数等因素导致结果低于预期,但对中医养生方案治疗情志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赵帅[2](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的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符为民教授临证诊治焦虑抑郁共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符为民教授门诊诊治焦虑抑郁共病的医案,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将清洗后的数据库导入Xminer Operation Tool V1.4和SPSS26.0,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结合符为民教授临证治疗经验,对医案中的症状、舌象、脉象、病机以及核心方药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01诊次医案,男性85诊次,女性116诊次,20-59岁年龄段的诊次最多,占比83.07%。主要症状有心烦(68.66%)、寐差(62.69%)、口干(54.23%)、入睡困难(44.28%)、欲饮(43.78%);舌苔脉象主要为舌淡红(92.54%)、苔薄黄(70.65%)、舌下络脉瘀紫(41.79%),脉象为弦(99.00%)、滑(86.07%)。病机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痰热上扰(77.61%)、心肝失调(44.78%)、心神不宁(34.83%)。医案中涉及药物主要有143味,其中清热药(19.47%)、理气药(17.61%)、化痰止咳平喘药(10.43%)出现频率最高;性味方面,苦(31.70%)、甘(28.76%)、辛(19.91%)以及寒(41.86%)、温(26.65%)、平(26.65%)出现频率较高,归经主要为心(20.30%)、脾(16.02%)、肺(14.79%)、胃(14.19%)、肝(11.05%)。核心药物有黄连、竹茹、珍珠母、枳实、远志、浮小麦、茯苓、茯神,频率分别是 83.58%、80.10%、72.64%、72.14%、67.66%、62.69%、59.20%、59.20%。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得出8个核心处方。结论:焦虑抑郁共病病位主要在心肝,脑有重要地位,涉及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多虚少;病理因素有气、火(热)、痰、瘀。主要病机为痰热上扰、心肝失调。主要基本证型有:痰热上扰;心肝火旺;肝气郁滞;阴虚火旺;心脾亏虚。治疗上注重痰热,心肝同调;分清虚实,精准施治;醒脑开窍,善用安宫;舒畅情志,饮食有节。

潘冰[3](2019)在《双相Ⅰ型/Ⅱ型障碍患者的焦虑特征 ——基于内隐理论的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重性精神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障碍是其两种经典的亚型。目前缺乏稳定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学标志物来区分此二型,这给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境。焦虑特征是双相障碍患者的可遗传表型,关于疾病和体像的焦虑涉及到自我认知的层面,这二者和双相障碍密切相关,它们在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中的差别能否帮助区分这两种亚型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目的从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两个认知层面,寻找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之间的差别,探讨人格和情绪对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的影响,并尝试构建人格、情绪、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之间的中介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我们选择87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92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129例健康对照者完成疾病态度问卷(the Illness Attitude Scales,IAS),Plutchik-van Praag 抑郁量表(Plutchik-van Praag Depression Inventory,PVP),情绪障碍问卷(the 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MDQ),轻躁狂症状清单(the Hypomania Checklist-32,HCL-32),Parker 人格障碍问卷(the Parker Personality Measure,PERM)。利用 Two-way ANOVA 的方法来比较三组的IAS的四个因子分;利用逐步的多元线性回归来探索疾病态度受到哪些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实验二、我们选择89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91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159例健康对照者完成外表自我关注度量表(the Body Image Concern Scales,BICS),PVP,MDQ,HCL-32,PERM,利用Two-way ANOVA的分析方法比较各组之间BICS的各因子得分。利用逐步的多元线性回归来探索外表自我关注度受到哪些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基于稳定的人格因素,情绪作为中介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疾病态度和外表自我关注度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探讨11种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IAS的四个因子以及BICS的六个因子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模型。研究结果(1)双相Ⅰ型障碍患者IAS的Symptom Effect,Treatment Seeking两个因子分数高于健康对照者;而双相 Ⅱ 型障碍患者的 Patho-thanatophobia,Symptom Effect,Treatment Seeking,Hypochondriacal Beliefs因子分数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另外,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Patho-thanatophobia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双相I型障碍患者。(2)在健康对照组中,依赖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Symptom Effect,而分裂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因子Hypochondriacal Belief。在双相I型患者中,表演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Patho-thanatophobia,HCL-32预测Symptom Effect,自恋型、表演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PVP和HCL-32均可预测Hypochondriacal Belief。在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中PVP 和 MDQ 均可预测 Symptom Effect,PVP 预测 Hypochondriacal Belief。(3)双相Ⅰ型障碍患者BICS的Social Avoidance因子分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 Social Avoidance,Appearance Dissatisfaction,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erceived Distress/Discrimination,Defect Hiding,Embarrassment in Public 六个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另外双相Ⅱ型障碍Appearance Dissatisfaction,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erceived Distress/Discrimination,Defect Hiding,Embarrassment in Public因子分高于双相I型障碍患者。(4)在双相Ⅰ型障碍组,PVP 预测 BICS 中的 Social Avoidance、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erceived Distress/Discrimination 和 Embarrassment in Public;依赖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 Social Avoidance,Defect Hiding 以及 Embarrassment in Public。在双相 Ⅱ型障碍组中,HCL-32的分数预测Preoccupation with Reassurance,PVP预测所有的BICS因子。在健康对照组中,回避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预测所有的BICS因子。(5)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中,偏执型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PVP及Symptom Effect之间存在中介模型,在其间接效应是0.56。结论(1)双相障碍患者IAS和BICS的因子得分高于健康对照者,提示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我认知焦虑比健康人群明显。(2)双相Ⅱ型障碍比双相Ⅰ型障碍患者的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更加明显。提示双相Ⅱ型障碍患者自我认知歪曲更加明显。(3)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受到其情绪状态的影响,也和B簇和C簇人格障碍功能类型有关。并且在双相Ⅱ型障碍中,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可以通过影响抑郁情绪,从而间接影响患者对自我的负性认知。这种人格、情绪、认知在双相障碍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支持内隐理论在此疾病中的实用性。

YathamLakshmiN;KennedySidneyH;ParikhSagarV;SchafferAyal;BondDavidJ;FreyBenicioN;SharmaVerinder;GoldsteinBenjaminI;RejSoham;BeaulieuSerge;AldaMartin;MacQueenGlenda;MilevRoumenV;RavindranArun;O′DonovanClaire;McIntoshDiane;LamRaymondW;VazquezGustavo;KapczinskiFlavio;McIntyreRogerS;KozickyJan;KanbaShigenobu;LaferBeny;SuppesTrisha;CalabreseJosephR;VietaEduard;MalhiGin;PostRobertM;BerkMichael[4](2019)在《2018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国际双相障碍学会指南:双相障碍的管理》文中指出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CANMAT)曾于2005年发布了第1版双相障碍管理指南,并分别于2007、2009和2013年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其中最近的2次更新是与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ISBD)合作完成。2018版CANMAT/ISBD双相障碍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反映了自2005年首版指南发表以来本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疾病诊断与疾病管理的更新以及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近期研究进展。这些前沿进展中综合考虑了循证证据的级别,并基于治疗疗效、临床实践经验、安全性、耐受性和药物导致的转相风险等,对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方案进行了简明而清晰的推荐。本指南中新增内容涵盖了双相Ⅰ型障碍(BD-Ⅰ)的躁狂发作急性期、抑郁发作急性期和双相障碍维持期的一线及二线治疗推荐等级划分。这种对治疗推荐等级的划分综合考虑了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不同时相的影响,将进一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基于循证证据的治疗决策。锂盐、喹硫平、双丙戊酸盐、阿塞那平、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利培酮和卡利拉嗪单药或联合使用被推荐为躁狂发作急性期的一线治疗选择。BD-Ⅰ抑郁期的一线治疗选择包括喹硫平、鲁拉西酮、锂盐、拉莫三嗪单药,鲁拉西酮联合锂盐或双丙戊酸盐或拉莫三嗪辅助治疗。尽管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通常应继续用于BD-Ⅰ的维持期治疗,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抗抑郁药)。现有数据表明,锂盐、喹硫平、双丙戊酸盐、拉莫三嗪、阿塞那平和阿立哌唑单药或联合治疗应被视为维持治疗的初始或更换治疗方案时的一线选择。除了探讨BD-Ⅰ的相关问题外,本指南中还对双相Ⅱ型障碍(BD-Ⅱ)的临床管理进行了系统回顾并给予治疗推荐,同时针对特殊人群也有相关推荐,如处于各个生殖周期的女性、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此外,本指南中还讨论了特定精神疾病及共病(如物质滥用、焦虑障碍和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最后,本指南中概述了安全性和药物监测的相关问题。CANMAT/ISBD工作组希望本指南能够成为全球临床医生的实用工具。

薛亚静[5](2018)在《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对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文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对所收集的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分析,提取本病的主要症候要素,并进一步联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及证候特点,以指导临床诊疗。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等4家医院,进行为期2年的病例采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可疑患者进行筛选,对符合焦虑抑郁共病纳入标准的患者,进一步完成中医证候观察表。整理病历资料,利用贝叶斯网络(Bayes net)技术联合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并结合中医理论、专家经验,探究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结果:(1)对523例CAD患者症状、体征资料进行频数分析,排在前25位的依次为担忧,紧张,心烦易怒,入睡困难,神疲乏力,多梦,兴趣索然,头晕,多疑,神思不聚,恐惧,精神萎靡,善太息,善忘,口苦口干,忧愁善感,胆怯易惊,腰酸背痛,早醒;头重如裹,胸闷气短,两目干涩,纳差,腹胀,畏寒知冷,足膝酸软,从整体数据来看,其基本体现了焦虑抑郁共病的常见症状。(2)本研究通过贝叶斯网络技术分析523例CAD患者的症状、体征,提取出17项证候要素:肝气郁、肝火旺、肝血虚、心火旺、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脾气虚、脾阳虚、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胆气虚、胆火旺、血瘀、痰湿,对上述17个证候要素再次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进一步提取出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及肝郁脾虚证7类CAD常见证型。其中,心胆气虚证所占比例最高,为40.0%,肝郁化火证占比18.9%,心肾不交证占比18.4%,肾虚肝郁证占比14.0%,心脾两虚证占比6.9%,肝郁脾虚证占比1.9%,脾肾阳虚证占比1.3%。(3)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分析四大证型与其下的症状,总结出CAD各中医证型的症状分布及其主次症。心胆气虚证的主症:胆怯易惊,心悸,自汗;次症:神疲乏力,多疑。心肾不交证的主症:心烦易怒,耳鸣,多梦,五心烦热;次症:心悸,潮热盗汗,面部烘热。肝郁化火证的主症:心烦易怒,忧愁善感、善太息,口苦口干,多梦;次症: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头晕,头痛,两目干涩,便秘,月经不调。肾虚肝郁证的主症:恐惧,耳鸣,忧愁善感、善太息,腰酸背痛,多梦;次症: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头晕,足膝酸软,神疲乏力,月经不调,早泄。脾肾阳虚证的主症:恐惧,神疲乏力,腹胀,性欲低下,小便频数,畏寒肢冷;次症:神思不聚,善忘,纳差,嗳气,腹泻,恶心欲吐,早泄,月经不调,阳痿。心脾两虚证的主症:心悸,多疑,神思不聚,善忘,悲伤欲哭,纳差,多梦,早醒;次症:时时欲哭,神疲乏力,腹胀,嗳气,恶心欲吐,腹泻。肝郁脾虚证的主症:善太息,忧愁善感,神疲乏力,腹胀,腹泻;次症:多梦,乳房胀痛,神思不聚,善忘,胁肋胀痛,纳差,嗳气,恶心欲吐。(4)与本课题组前期运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出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19]有5种重叠,分别为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心胆气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研究结论:(1)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索。总结出7个CAD的中医证候: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及其各证型的主次症状。发现本病的病位要素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亦与胆、脾相关;病性要素与气郁、火热、气虚等关系密切。(2)与本课题组前期运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出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中有5种证型重叠,分别为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心胆气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3)贝叶斯网络、关联规则和Logistic回归技术均是提取中医证候要素的有效方法。

梁慧,程涛,梁建辉[6](2017)在《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传统观点将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视为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然而,在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焦虑抑郁共病的发病率高,且预后差。该文介绍了共病障碍的基本概念,共病特点,治疗措施以及相关的动物模型,着重讨论新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新型抗焦虑和抗抑郁双重治疗药物的开发对焦虑和抑郁共病障碍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积极意义。

王昆阳[7](2017)在《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对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进行主要分析并应用聚类分析作为辅助对结果进行系统验证。通过探索焦虑抑郁共病中医症状间的相互联系,并分析相关主要证候要素,深入总结证候要素间的关联关系,最终归纳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和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等4家医院收集焦虑抑郁共病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可疑患者进行筛选,对符合焦虑抑郁共病纳入条件的患者,完成中医证候观察表,并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记录患者的严重程度。将课题观察表的相关资料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21.0和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14.1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焦虑抑郁共病的证候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52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焦虑抑郁共病患者中,年龄最低21岁,最高65岁,男女比例为1:1.58。其中40-60岁是本病的高发病年龄阶段,约占56%。在41-5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02,说明在本年龄阶段男性的患病比例明显提高。(2)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疾病的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人群以轻度焦虑和抑郁为主,所占比例在70%-80%之间。中度焦虑抑郁和重度焦虑抑郁的比例均在10%左右;30-40岁之间,中度和重度焦虑所占比例较高,达到25%和16.7%,重度抑郁所占比例为22.6%,同样高于平均值。提示30-40岁之间的共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普遍较重;不同性别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程度都以轻度为主,所占比例在80%左右,但中度和重度焦虑抑郁以男性所占比例较高。提示男性共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更重。(3)关联规则研究发现焦虑抑郁共病的常见中医症状为担忧、心烦易怒、紧张、神疲乏力、善食易饥、入睡困难、多梦、兴趣索然等。根据关联规则和中医理论提取出14项证候要素,即肝气郁,肝火旺,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亢盛,脾气虚,脾阳虚,肾阴虚,肾阳虚,胆气虚,痰湿和血瘀。采用关联规则对14项证候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聚类分析辅助验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归纳出焦虑抑郁共病5个中医证型,分别为: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心胆气虚证、脾肾阳虚证。(4)对焦虑抑郁共病的5项证型的主症、次症归纳结果为:①肝郁化火证,主症:口干口苦,胁肋胀痛,入睡困难,多梦,头晕。次症:面部烘热,多疑,头痛,耳鸣,早醒,便秘。②肾虚肝郁证,主症:精神萎靡,胁肋胀痛,善太息,头晕,恐惧,腰酸背痛。次症:足膝酸软,腹胀,胸闷气短,畏寒肢冷。③肝郁脾虚证,主症:神思不聚,胁肋胀痛,善叹息,暖气,腹泻。次症:畏寒肢冷,胸闷气短,梅核气,纳差,腹胀,腹痛。④心胆气虚证,主症:精神萎靡,胆怯易惊,心悸,恐惧,多疑,入睡困难,悲伤欲哭。次症:口干口苦,早醒,胸闷气短,胸痛,自汗,畏寒肢冷。⑤脾肾阳虚证,主症:精神萎靡,神思不聚,恐惧,头晕,腹泻,腰酸背痛,足膝酸软。次症:纳差,暖气,腹胀,畏寒肢冷,性欲低下。研究结论:(1)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索。归纳出5个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心胆气虚证、脾肾阳虚证。通过证候因子的评分,发现本病的病位要素与心、肝、胆关系密切,病性要素与火热、气虚、气郁等关系密切。(2)本研究证实关联规则在证候降维、降阶和升阶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疾病的证候规律特征,可以用于中医证候研究。

吴志国[8](2015)在《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症状或共病维度定义的“焦虑性抑郁障碍”概念有助于临床理解抑郁与焦虑的复杂共患关系,但何者更适于临床仍存争议。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具临床适用性,但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既往针对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进行的研究多未排除潜在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倚。本研究从症状和共病2个维度上对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了对照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纳入375例符合DSM-IV重症抑郁诊断标准的难治性抑郁症被试,比较焦虑性(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和非焦虑性抑郁障碍的8周治疗结局(临床治愈);2)第二部分研究纳入抑郁障碍被试504例,利用临床特征调查表和MINI问卷采集相关临床信息和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共病信息,比较非焦虑性抑郁障碍(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且无焦虑障碍共病,NAD组)、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无焦虑障碍共病,AD组)和共病焦虑障碍(CAD组)被试的临床特征。对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无序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3)对第二部分257例被试进行848周随访,比较3组被试治疗结局,并且对不同维度焦虑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1)焦虑性抑郁障碍(未排除焦虑障碍共病)临床治愈率显着低于非焦虑性抑郁障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后者,前者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2)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显示NAD组、AD组和CAD组平均年龄和首发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焦虑水平、大体功能量表总分,以及共病恶劣心境、强迫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自杀意念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被试临床特征呈逐级复杂化表现。多项无序分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OR=1.054)、焦虑严重程度(OR=2.785)、共病恶劣心境(OR=0.283)是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首发年龄较低(OR=0.971)、焦虑水平较高(OR=2.358)、共病强迫障碍(OR=3.205)和自杀意念(OR=1.701)是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因素;3)与NAD组和AD组被试相比,CAD组被试8周末、24周末和48周末(均p<0.005)临床治愈率均较低,8周末和48周末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均p<0.005)。CAD组被试各随访时点QIDS-16 SR平均残留总分均显着高于NAD组和AD组被试。AD组和NAD组被试各随访时点临床治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NAD组被试比较,共病焦虑障碍组被试(NAD组)8周末(OR=0.184)和24周末(OR=0.249)获临床治愈的可能性较低。与NAD组被试比较,AD组被试8周末、24周末和48周末获临床治愈的可能性无显着差异。结论:1)研究发现支持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结局不良倾向的假设,提示对抑郁障碍共患焦虑的症状维度评估具临床适用性,尤其在当前焦虑障碍共病诊断困难、且不充分的临床环境下;2)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在排除与焦虑障碍共病的重叠效应(即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后仍具临床可识别性,提示临床应重视对抑郁障碍共患焦虑进行多维度(症状—共病)评估,并付诸治疗考量;3)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在排除焦虑障碍共病后,对抑郁障碍近/远期结局无显着影响,共病焦虑障碍是抑郁障碍近/远期预后稳定而显着的不利影响因素。提示既往针对焦虑症状维度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即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预后不良倾向)的可靠性可能因未考量潜在焦虑障碍共病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削弱。本研究发现未充分支持症状维度焦虑性抑郁障碍作为独立临床亚型的假设,未来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更具临床特异性的抑郁障碍共患焦虑的症状维度评估指标。

王莹[9](2014)在《儿童期虐待对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及个性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儿童虐待是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抑郁障碍是受虐儿童较为普遍而典型的精神后遗症。抑郁症伴焦虑症状和(或)共病焦虑障碍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有学者提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是不同于单纯焦虑或抑郁障碍的第三种疾病。因此,我们选取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与无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和心理学特征进行对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个性特征,为临床干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更为疾病的预防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选取36例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50例无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时HAMD(24项)总分≥20分;HAMA(14项)总分≥14分。对所有病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HAMD、HAMA、CECA-Q、MMPI、LES进行调查评定,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临床现象学方面:有童年虐待的患者女性多、起病年龄早;两组家族史相似;临床症状较无童年虐待的患者重;生物学症状中有较高的性症状发生率;躯体化症状中有较高的心脏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有较高的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儿童期有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其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等方面的因子评分显着高于无虐待患者。2.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人格测评显示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个性多为外倾情绪不稳定型,易出现冲动、攻击、敌意、自杀行为。有童年期虐待的患者其人格特征为:高精神质,高神经质,非社会化,内外倾不明显,夸大,其情商及决策综合能力偏低,暴力倾向明显,交通肇事,酒精毒品成瘾的潜在危险性明显高于无童年虐待的患者,存在反社会倾向。在防御方式的使用上,有童年虐待的患者大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否认、退缩,转移和投射,常表现为幼稚性、冲动性、过分推卸责任。儿童期有虐待经历的患者负性生活事情总分及工作学习问题无显着差异,而家庭有关问题有显着性差异,有童年期虐待的患者高于无童年期虐待的患者。3.儿童期虐待中情感忽视和性虐待是伴焦虑的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即儿童期虐待与伴焦虑的抑郁症相关联;情感忽视和性虐待在该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结论:1.儿童期有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女性多、起病年龄早、临床症状重,躯体化中有较多的心脏症状、性症状及植物神经症状,认知障碍、绝望感、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较高。2.儿童期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个性多为外倾情绪不稳定型,易出现敌意、冲动、攻击及自杀行为。其情商及决策综合能力偏低,暴力倾向明显,存在反社会倾向。有童年虐待的患者大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感受更多的家庭有关问题负性生活事件。3.儿童期虐待与伴焦虑的抑郁症相关联,情感忽视和性虐待在该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4.儿童期虐待经历导致抑郁症有更为严重的临床后果,心理治疗中应加强对儿童虐待问题的重视,注重个体化治疗,有针对性地纠正患者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加强对患者的绝望感症状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其自杀风险,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预防疾病的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廖金敏,王希林,刘粹,谷朝霞,孙丽君,张燕波,黄悦勤,刘肇瑞[10](2014)在《社区人群高血压共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社区人群高血压患者中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分析高血压共病焦虑及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4—12月在北京城市和农村社区中共调查807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计算机版(CIDI-3.0)作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诊断工具进行测评,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社区人群高血压患者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23.3%,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患者共病焦虑障碍危险因素为:未规律治疗(OR=4.500;95%CI:2.4318.331),吸烟(OR=1.805;95%CI:1.0363.145),体力劳动者(OR=1.933;95%CI:1.2233.053),高血压分级2级及以上(OR=1.525;95%CI:1.0412.234)。高血压共病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为:未规律治疗(OR=5.333;95%CI:155418.304),服用利血平或含有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OR=6.667;95%CI:1.98122.435),独身(OR=5.000;95%CI:1.09622.820)。结论社区人群高血压患者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高于抑郁障碍。未规律治疗是高血压人群共病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同的危险因素。此外,吸烟、体力劳动者、高血压分级2级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容易共病焦虑障碍,独身、服用利血平或含利血平成分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容易共病抑郁障碍。

二、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医抑郁和焦虑障碍的研究现状
        1 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
        2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易感因素
        3 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
        4 西医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治疗
        5 小结
    综述二 中医抑郁与焦虑障碍的研究现状
        1 历代医家对于抑郁与焦虑的认识
        2 中医对郁病的治疗
        3 郁病的数据挖掘及其他研究
        4 中医情志疗法
        5 针灸治疗
        6 推拿治疗
        7 小结
    综述三 五行音乐与八段锦的研究进展
        1 五行音乐研究进展
        2 八段锦的中医基础及研究进展
        3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剔除/中止试验标准
        7 观察指标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研究方案
        3 数据管理
        4 统计学处理
        5 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
    三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统计
        2 治疗结果
        3 进一步数据筛除挖掘的结果分析
    四 讨论
        1 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疗法作用的思考
        2 一般结果讨论
        3 主要评价结果分析
        4 小结
        5 统计数据深层次的再分析
        6 总结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分析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以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2)基于数据挖掘的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焦虑抑郁共病现代医学研究
        1.1 研究概述
        1.2 病理机制
        1.3 诊断量表研究
        1.4 焦虑抑郁共病的治疗
    2.焦虑抑郁共病的古代文献研究
        2.1 先秦两汉时期
        2.2 晋唐两宋时期
        2.3 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3.焦虑抑郁共病等情志疾病近现代中医研究
        3.1 病因病机
        3.2 中医辨证分型
        3.3 中医治疗特色
    4.符为民教授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临证经验研究
        4.1 辨病论治
        4.2 辨治情志疾病思想总结
    5.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其在中医药传承中的运用
        5.1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5.2 数据挖掘的主要研究方法
        5.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传承中的运用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
    1.研究资料
        1.1 医案资料来源
        1.2 医案纳入标准
        1.3 医案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医案整理
        2.2 建立数据库
        2.3 数据清洗
        2.4 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与数据处理
    3.研究结果
        3.1 医案基本信息
        3.2 频数分析
        3.3 关联规则
        3.4 聚类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一般情况
    2.临床表现
    3.病机研究
    4.用药规律
        4.1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4.2 核心药物分析
    5.核心组方分析
    6.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主体思想总结
        6.1 施治经验
        6.2 经验用药
    7.验案举隅
第四部分 总结
    1.研究结论
    2.研究不足
    3.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双相Ⅰ型/Ⅱ型障碍患者的焦虑特征 ——基于内隐理论的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双相障碍
        1.1.1 概述
        1.1.2 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的差异
        1.1.3 双相障碍和人格
    1.2 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我认知:疾病焦虑和体像认知
        1.2.1 自我认知的概念
        1.2.2 双相障碍和疾病焦虑
        1.2.3 双相障碍和体像关注
    1.3 内隐理论
    1.4 目前研究的不足
2 研究假设和策略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策略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1.1 针对假设一被试
        3.1.2 针对假设二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PERM
        3.2.2 MDQ
        3.2.3 HCL-32
        3.2.4 PVP
        3.2.5 IAS
        3.2.6 BICS
    3.3 统计方法
    3.4 研究流程图
4 研究结果
    4.1 实验一的研究结果
        4.1.1 IAS
        4.1.2 PERM
        4.1.3 PVP, MDQ,HCL-32
        4.1.4 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量表对疾病态度的影响
        4.1.5 人格障碍功能类型、情绪量表、疾病认知的中介模型
    4.2 实验二的研究结果
        4.2.1 BICS
        4.2.2 PVP、MDQ、HCL-32
        4.2.3 PERM
        4.2.4 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及情绪对外表自我关注度的影响
5 讨论
    5.1 情绪问卷在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中的效应
    5.2 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在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患者中的效应
    5.3 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患者的自我认知
        5.3.1 相Ⅰ型和Ⅱ型障碍的疾病焦虑效应
        5.3.2 双相Ⅰ型和Ⅱ型障碍的体像认知效应
    5.4 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量表在自我认知中的效应
        5.4.1 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量表在健康和疾病认知中的效应
        5.4.2 人格障碍功能类型和情绪量表在体像认知中的效应
    5.5 人格、情绪、自我认知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中介效应
6 总结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和意义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匿名评审意见建议及修改反馈说明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对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焦虑抑郁共病的西医研究概述
        1. 焦虑抑郁共病的概念
        2. CAD的流行病学研究
        3. CAD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4. CAD临床症状的研究
        5. CAD的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 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病名
        2.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3. 近现代中医对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
        3.1 中医病因病机
        3.2 中医辨证分型
        3.3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1.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2.1 贝叶斯网络技术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2.3 聚类分析
        2.4 粗糙集理论
        2.5 决策树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案流程图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标准
        2.3 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中医症状学特征分析
    3. CAD的中医证候研究
        3.1 中医证候的Bayes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分析
        3.2 中医证候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3 中医证候结果
讨论
    1. 焦虑抑郁共病的人口学特征
        1.1 性别分布特点
        1.2 年龄分布特点
    2. 焦虑抑郁共病中医临床症状及证候分布特点
        2.1 CAD的中医症状分布特点
        2.2 CAD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3. 对数据挖掘方法的评价
        3.1 贝叶斯数据挖掘技术
        3.2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CAD中医症候观察表
附录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14项)
附录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
致谢
个人简历

(6)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基本概念
2 焦虑抑郁共病的特点
    2.1 流行病学特点
    2.2 临床特点
3 焦虑抑郁共病的治疗
4 焦虑抑郁共病的动物模型
    4.1 创伤性颅脑损伤诱导的焦虑抑郁共病模型
    4.2 慢性肌纤维疼痛诱导的焦虑抑郁共病模型
    4.3 家鸡焦虑抑郁共病序贯模型
    4.4 D3RKO小鼠焦虑抑郁共病模型
    4.5 H/Rouen基因小鼠焦虑抑郁共病模型
    4.6 GLT-1阻滞剂诱导的焦虑抑郁共病模型
5 结语

(7)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焦虑抑郁共病的西医研究概述
        1 焦虑抑郁共病的定义
        2 流行病学研究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焦虑抑郁共病的常用诊断量表
        6 焦虑抑郁共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 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病名
        2 古代中医对焦虑抑郁共病相关病证的记载
        3 近现代中医对焦虑抑郁等中医情志疾病的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研究方法中的应用
        1 中医证候的研究概况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案流程图
        1.1 病例筛选流程图
        1.2 技术路线图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标准
        2.3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中医证候学研究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词汇及缩略词索引表
绪论
    研究背景
        1 焦虑性抑郁障碍的概念化
        2 焦虑性抑郁障碍的共病维度评估
        3 焦虑性抑郁障碍的症状维度评估
    立题思路
    研究假设及研究流程
第一部分:焦虑性抑郁障碍和非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结局的对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方法和入组策略
        2.3 研究工具和评估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样本总体描述
        3.2 基线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3.3 焦虑性性抑郁障碍和非焦虑性性抑郁障碍组治疗结局的比较
        3.4 治疗结局影响因素的logo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评估方法和工具
        2.3 研究被试分组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样本总体描述(n=504)
        3.2 样本共患焦虑特征(n=504)
        3.3 NAD组、AD组和CAD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比较
        3.4 多项无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状况分析
        4.2 症状维度和共病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比较
        4.3 本研究发现对抑郁障碍亚型诊断分类的启示
        4.4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第三部分: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结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1 目的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评估方法和工具
    3 结果
        3.1 样本总体描述
        3.2 NAD组、AD组和CAD组基线临床特征
        3.3 NAD组、AD组和CAD组治疗结局
        3.4 NAD组、AD组和CAD组治疗结局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主要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和临床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一览表
所获奖励
其他成果

(9)儿童期虐待对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及个性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评定工具
        1.2.2 研究过程
        1.3 质量控制
    2 统计分析
        2.1 建立数据库
        2.2 数据分析
    3 研究路线图
结果
    1 有CA组与无CA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1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性别分布
        1.2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受教育程度分布
        1.3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婚姻分布
        1.4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是否与家人同住分布
        1.5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收入分布
        1.6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既往治疗分布
        1.7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家族史分布
        1.8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父母婚姻分布
        1.9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起病年龄分布
        1.10 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年龄分布
    2 临床表现比较
        2.1 躯体症状按系统比较
        2.2 生物学症状比较
        2.3 心理学症状比较
        2.4 HAMD评定结果
        2.5 HAMA评定结果
    3 人格特征评定结果
        3.1 人格倾向比较
        3.2 防御机制评定结果
        3.3 MMPI因子量表分评定结果
    4 负性生活事件评分结果
    5 儿童期虐待和抑郁的关系
讨论
    1 关于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分析方法
    2 关于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2.1 基本资料分析
        2.2 临床症状分析
        2.3 个性特征分析
        2.3.1 人格特征分析
        2.3.2 防御方式分析
        2.3.3 MMPI因子分分析
        2.4 负性生活事件分析
        2.5 童年期虐待与伴焦虑的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一 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综述二 儿童虐待与抑郁症的关系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五行音乐联合八段锦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D]. 曹云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符为民教授辨治焦虑抑郁共病研究[D]. 赵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双相Ⅰ型/Ⅱ型障碍患者的焦虑特征 ——基于内隐理论的疾病焦虑和体像关注[D]. 潘冰. 浙江大学, 2019(03)
  • [4]2018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国际双相障碍学会指南:双相障碍的管理[J]. YathamLakshmiN;KennedySidneyH;ParikhSagarV;SchafferAyal;BondDavidJ;FreyBenicioN;SharmaVerinder;GoldsteinBenjaminI;RejSoham;BeaulieuSerge;AldaMartin;MacQueenGlenda;MilevRoumenV;RavindranArun;O′DonovanClaire;McIntoshDiane;LamRaymondW;VazquezGustavo;KapczinskiFlavio;McIntyreRogerS;KozickyJan;KanbaShigenobu;LaferBeny;SuppesTrisha;CalabreseJosephR;VietaEduard;MalhiGin;PostRobertM;BerkMichael.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9(01)
  • [5]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对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D]. 薛亚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研究进展[J]. 梁慧,程涛,梁建辉. 神经药理学报, 2017(06)
  • [7]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王昆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D]. 吴志国.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9]儿童期虐待对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及个性特征的影响[D]. 王莹.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10]社区人群高血压共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 廖金敏,王希林,刘粹,谷朝霞,孙丽君,张燕波,黄悦勤,刘肇瑞. 中华医学杂志, 2014(01)

标签:;  ;  ;  ;  ;  

共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