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

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

一、余秋雨,你为何不 忏悔?(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霞[1](2019)在《19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0年代以来,作家们积极投身自传写作,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自传作品。在文学事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成为文学的新热点,拥有了庞大的读者群,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当代文坛上一道重要的风景线。但是,与自传创作繁荣相比,对自传文本的研究则十分薄弱,研究成果更是匮乏。基于此,我将研究对象确定为1990年以来的作家自传文学,试图对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创作进行整体观照和研究。考察作家自传繁荣的发生语境,总结作家们的精神特质,探讨作家自传的文本表征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总体评价90年代以来自传书写的成就和得失,延伸当下自传书写问题,探寻作家自传创作的未来发展路径。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对“自传”的定义做出界定。并根据“自传”特征,与日记、游记等文体进行区分。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90年以来的作家自传作品,然后梳理有关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理论和中国作家自传等的研究概况。最后,指出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探讨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文学的发生语境。分别从思想、经济、文化和文学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思想上,思想桎梏的松绑和“个人”的重现发现与强调;经济上,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和文学商品化;文化上,大众文化崛起与人文精神的高扬;文学上,多元文化格局和审美理念的形成,说明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大量出现的原因。第二章探讨90年代以来自传作家所具有的精神特质。首先,90年代以来自我意识深入人心,作家们主体意识高扬,追寻真实自我和真诚袒露自我。其次,自剖与自省精神成为作家主体的内在诉求。作家们在文本中大胆解剖自我,拷问知识分子的灵魂,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反思忏悔意识。最后,作家自我张扬的精神凸显,彰显出了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他们对自我形象的重建也再次印证了作家主体性的回归与追求。从这三个大方面来对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言明自传作家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凸显作家自传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是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创作的文本表征。自传写作立场的自觉转移,表现出历史化写作立场的淡化和个人化写作立场的强化;作家主体在自我挖掘方面,体现出作家自我暴露精神的继承和传主对自我性情与心灵的坦诚;在理性精神的追求上,表现出以更加理性地对待历史的态度和以史为鉴,寄语未来的文本表征。第四章分析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的艺术追求。结合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创作,从跨文体融合的文学审美追求、凸显叙述心理化的表达方式、抒情性愈加鲜明的文体风格和语言表达丰富性、深刻性的提升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表明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第五章对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创作进行反思。充分肯定90年代以来作家自传取得的巨大成绩。从文学价值,思想价值以及史学价值对其进行进行阐释。同时,指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真实原则与实际书写之间的断裂、反思忏悔意识的必要和深度缺失、创作兴盛与理论研究滞后之间的矛盾。最后根据作家自传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上追求真实性、文学性与市场性的共融和激发自传研究活力,鼓励作家创作自传文学等建议。

雷素娟[2](2015)在《论杨键诗歌的忏悔意识》文中研究指明杨键的诗歌以其强烈的中国风格、对传统文化极为尊崇的文化立场在中国当代诗坛自成一家。本论文试图分析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内涵和忏悔主体,思索忏悔意识对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及它的渊源与背景,论证这种弥漫在杨键诗歌里的忏悔意识的独特特征和思想价值。绪论部分介绍忏悔意识的源流,中国现当代文学忏悔意识研究现状,杨键诗歌的影响,杨键在诗歌和文章以及画作中体现的文化立场,评论界对杨键的各种评价,所引发的批评界的争议,并结合忏悔意识的概念论述对杨键诗歌的忏悔意识进行专门研究的意义何在。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形成的背景和渊源。杨键诗歌的忏悔意识有着很深的佛教和儒家思想的渊源,和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一脉相承,同时杨键自身的际遇更是这种忏悔意识形成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当代社会是一个新旧错杂的社会,“忏悔“一度是思想界的热门话题,杨键诗歌忏悔意识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第二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内涵。杨键诗歌的忏悔意识按照立场可以分为文化立场、宗教立场的忏悔。这种忏悔意识的内涵处于发展之中,顺着创作时间看是有所变化的,虽然变化不大。第三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特征。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相对于西方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其他作家作品忏悔意识,具有强烈的独特性,表现为更加的非个人化,以及强烈的佛教背景。杨键诗歌的忏悔主题与批判主题、赞美主题关系密切,这构成了杨键诗歌主题的整体性。第四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与诗歌艺术的关系。这种忏悔意识对杨键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诗性表达呈现极为多样的面貌。结语部分论证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价值。

罗登廉[3](2013)在《再读余秋雨》文中提出学界对余秋雨由赞誉到批评,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岁月。特别是前些年对余先生人格的指责与作品的批评,更是蜂拥而至,似乎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余杰在《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中,对余秋雨的人格表示质疑。说他是"文革"浩劫中的"余孽",流氓加才子式的文人。还说余秋雨对这一"失足"行为至今不表示忏悔与反思",这是中国知识

韩彬[4](2013)在《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传是一个兼及文史的文类,中国虽然历来史传文学都很发达,但是自传文学则一直处于贬抑之境。直到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人的发现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西方自传的传入,具有现代意识的自传才发展起来。在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传写作出现了两次高潮。但是由于自传本身的难以界定、自传理论的匮乏,自传研究则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自传研究的专着和硕博士论文比较匮乏,尤其是从整体上论述20世纪中国作家自传的硕博士论文尚属空白,因此本文试图对20世纪以来的作家自传进行整体研究,并将其纳入“现代中国”的学术视野。“现代中国”与“古代中国”相对照,涵盖了我们通常文学史界定的“现代”和“当代”两个阶段。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论题“自传”和“现代中国”做出了界定。本文以勒热讷对自传的定义作为自传讨论的范围,并将侧重于个人书写的回忆录纳入研究视野,同时本文的论述还涉及了日记、交代材料等少量准自传文本,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被作为自传文本的参照。尤其是20世纪50到70年代,作家自传整体缺失的年代,对这些准自传的研究,有利于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发展历程的整体建构。绪论部分还对自传理论和创作的研究现状做出了分析,自传创作的繁荣和研究成果的匮乏,为自传研究既带来了难度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第一章现代中国作家自传流变研究从整体上论述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发展历程,并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从1927年到1937年,标志着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勃兴,在这一节中主要论述了30年代自传热潮出现的原因及呈现的特点,1937年到1949年,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从兴盛走向了沉寂,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自传走向沉寂的时代原因,但同时也指出了这一时期的自传并非毫无发展,虽然自传创作锐减,但是30年代出版的作家自传在这一时期仍在大量再版,这说明自传仍存在着稳定的阅读群体。另外这一时期男性和女性自传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一时期男性作家自传较为鲜明地表现了由“小我”走向“大我”的时代主题,但是女性作家自传则主要延续了30年代自传中的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个人化言说。1949年到1978年,这是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缺失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几乎难以看到作家正式自传的出版,因此本文在这段时期的论述中加入了少量日记和交代材料的准自传文本进行探讨。将这一时期的自传分成了以《高玉宝》为例的历史正面认同的书写,以《牛棚日记》、《郭小川1957年日记》为例的历史背面的另类书写和罪感意识中的自虐表演——交代材料的书写。以此保证了自传历史建构的完整性。从1978年至今是自传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一节中论述了自传重新崛起的原因、特点及不足。第二章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研究,这一章主要从传主身份预设的角度探讨了传主自我形象的建构和认同以及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的关系,传主身份预设与读者阅读期待的关系。身份指的是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所有自传都包含了一个自我阐释、探寻自我在他者和社会中价值的过程。因此自传不是一面平面镜,它不可能成为传主生命的自在再现,任何传主形象经过自传的折射都会出现形象的变形。而传者塑形的依据则是传主的身份预设。在这一章首先探讨了传主身份预设与寻求认同的关系。所谓的传主身份预设就是传主对自我独特性以及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预想。一部自传可以说就是传主自我身份预设的具象化。作者通过传主身份的塑造以求得传主对个体、社会群体以及民族身份的认同,从而获得情感的依附和归属。当传主的自我预设与社会他人发生分歧之时,传主的自传文本就会表现出一定的认同危机和身份焦虑,而这种身份焦虑既可能是一种自我身份焦虑也可能是一种民族身份焦虑。第二节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则从传主身份预设的角度探讨了自传中的隐讳、夸饰和辩解。自传真实性是自传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但是传统的真实性研究往往停留在对史料的考辨之上,本文则引入了身份的新视角,分析了传主的避讳、夸饰和辩解与传主自我身份建构的关系。当事实不利于传主身份建构时,传主自然会对之避而不谈,而当事实有利于传主身份建构时,传主则会对此大加夸饰,当然还有一种关涉他人或社会的历史事实,作者难以采取完全避讳的态度,此时作者为维护自我身份的建构则要对其加以辩解。因此作者在自传中讲什么,如何讲都与其对传主的身份预设密不可分。第三节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读者阅读期待,则主要从身份的角度探讨了读者对自传的满意度。通常自传的阅读者不可能对传主一无所知,他的认知情感的“前见”构成了他的阅读期待视野,当自传的作者基于传主身份预设和维护所讲的事实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时,读者就会对传主提出质询,而当作者的讲述与读者阅读视野发生遇合甚至超出了读者的阅读视野,此时读者就会因震撼和折服与传主形成亲密的信任关系。因此自传的好坏并不以现实的善恶为其判断的标准,而是与作者的坦率程度密切相关。第三章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叙事研究主要探讨了自传叙事的独特性。从自传叙事的不可靠性,自传叙事的对话性和自传叙事的故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自传的叙事特征。第一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不可靠叙述借鉴了布斯《小说修辞学》和许德金《自传叙事学》的理论成果,主要探讨了自传叙述的三种不可靠性:一是文本内的叙述间隙,二是文本间的叙述歧义,三是自传文类的叙述间隙。在自传文类的叙述间隙一部分中探讨了自传和小说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某些文本介于自传和小说,纪实和纪虚之间的两栖性特征。第二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对话性探讨了对话性对于自传的重要意义。并将自传中的对话进行了分类:一是自传中人物间的显在对话,它增强了自传叙述的场景性,增加了自传的真实感,而且自我和他者的对话还可以分别表达传主的不同意识。二是叙事主体与经验主体的对话,自传中的回顾性叙事决定了叙事主体和经验主体虽为同一自然人,然而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叙事主体往往在更加清明的状态下对经验主体展开质询,评价和反思。两者的认知差异使彼此产生一种张力,构成两者的对话。三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四是在口述自传中,采访者与受访者的对话。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特殊类型,其采访者和受访者构成双主体性,两者在口述文本中会因认知的差异产生对话性和叙述张力。故事性并非虚构文本所独有,自传叙事也需要故事性,不过自传中的故事是指实有其事,将偶然无序的事件加以铺排点染使其连贯有序,自传中的故事既包括自我的故事也包括他者的故事。尽管当代西方自传的创作取向是反故事,反意义化的,但是记忆一旦形诸于文字就已失去了本来之貌,因此试图完全还原记忆只能是一种徒劳,根据人生意义和身份建构的需要,来选择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是将过去形诸文字的必然,因此从实践的层面来说摒弃自传的故事性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的。第四章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主题研究,主要探讨了自传书写中的三个基本主题。一是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婚恋主题,在这一节中主要以自传文本为依托论述了现代中国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爱情婚姻选择上的差异。与男性作家受母亲影响及自我历史中间物意识影响下对旧式婚姻的屈从相比,女性作家在婚姻问题上表现出了反抗的决绝性,当然在成功组建的自由婚姻中女性作家又面临了从父权到夫权的新的困惑。第二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反思主题主要探讨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中几种不同的反思,一是指向个体的反思,这其中既包含了纠缠于具体人事的对他者的反思,也包含了指向忏悔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最接近于西方忏悔精神的。二是指向群体的反思,在这一部分中重点探讨了“五七反右—文革受难者”的群体反思和“红卫兵—知青”群体的反思,由此透视了知识分子对体制和权势的依附,自我独立性的丧失,以及混迹于群氓中的暴力和残忍。第三节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励志主题这一节主要探讨自传作为一种催人向上,导向乐观的文类,传主的励志奋斗历程及其作为人生表率的重要意义。结语部分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现代中国作家的自传观,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探讨了三种不同的自传观,包括和盘托出,无条件坦露事实;虽然尊重事实,但是更加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认为真实抵不过隐私;三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有选择说与不说的权利。二是论述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文史价值,首先探讨了自传的史料价值:为作家生平研究提供背景资料,与作家作品构成互文性,为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佐证,为评价他人提供旁证。其次探讨了自传的文学价值,包括自传所塑造的颇具个性的人物形象,风景情致的书写和对文学想象的加入,小说笔法的运用。三是探讨了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创作的缺失,包括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中性爱书写的缺失、反思中主体力度的孱弱和反思主体情感的缺失。尽管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创作和研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但是自传无疑是一个具有生存和发展潜力的现代性文体,随着中国自传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自传研究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赵芳璇[5](2012)在《传播学视域下的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传播学为理论视角,全面考察了余秋雨众多文学作品与外部传播环境的关系,对“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这一论题作出了较为系统而独特的阐释。研究将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视为传播内容,从传播者与接受者、文学本体与外在环境两个层面的互动展开具体论述,最终揭示了余秋雨为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与现代转型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认为,余秋雨在实地考察文明遗址的基础上,从文明与蒙昧、野蛮对峙的高度对中华文化作出了个性化的阐释。其中一部分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成为秋雨散文,它们是作者探寻普世价值的诗意体现,蕴含着鲜明的读者意识,拓展了中国当代散文的艺术境界、文化品位与社会影响。另一部分由余秋雨本人通过影视节目、各类演讲、大学授课等方式作出亲自传达,它们在展现作者独特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和秋雨散文共同建构并确立了“文化学者”的身份内涵,获得了全球华人的广泛认可。本研究认为,在余秋雨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参与当代文化价值重构的过程中,海内外的文化传播机构与读者群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余秋雨对中华文化进行个性化的阐释并引发强大传播效应的背后,是传受双方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和对于民族复兴的热切企盼。首先,以《收获》为代表的文学期刊,通过文学生产活动中的守门行为发现了具有文学创造潜能的余秋雨,其自身的刊物定位与刊发方式大致规定了秋雨散文的创作与刊载情况,并为他搭建了转换职业身份、积聚读者群体的桥梁。其次,以知识出版社、尔雅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为代表的两岸出版机构,通过各自社会环境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形成了秋雨散文的商业特性,并推动“余秋雨”成为了当代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文学)品牌,其品牌影响力至今仍在持续。再次,以央视与凤凰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和以网上书店为代表的网络空间,通过参与余秋雨的文学创作、新书推介、文化普及工作等途径,帮助建构和传播了其“文化学者”的身份与形象。最后,广大读者的接受与反馈既印证了余秋雨对中华文化进行多元化传播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对作品的出版、修改乃至新的创作计划产生了由浅至深的影响。总体观之,余秋雨作为一个在体制外寻求生命价值与行为意义的文化学者,努力践行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有力彰显了现代君子与人类智者的人格理想,其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对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赵芳璇[6](2012)在《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研究历程概述》文中指出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历程经过了从赞誉到批判的两极状态,虽在新世纪后逐渐走向学理,却仍有待学界的努力。

谢琦娜[7](2011)在《从余秋雨现象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散文风靡一时,随之形成了对余秋雨其人其文褒贬不一的空前大讨论。但这场讨论并没有对余秋雨其人其文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暴露出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文学性的缺失和文学创作与批评在商业浪潮冲击下面临的挑战。

毛亚玲[8](2005)在《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 ——论余秋雨的流浪取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学者余秋雨以走出书斋、走向文化现场的行路方式,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路途,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本实践和生存形态,并引发了广泛的瞩目和众多的争议。对余秋雨而言,“流浪”的人生取向,既是他在“人文山水”的现场绾接历史与现代精神传递的努力;又是他超越个体生命质素,应对人生诸种困境的拓荒。本文对此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选择流浪的初衷;在余秋雨看来,对健全人性的追寻和生命意识中旷野的呼唤是其走出书斋、在长天大地中释放自己的内心冲动。第二,行路途中的体悟;这其中既有余秋雨身体力行置身于中华文明历史遗迹中时个体对历史文化中生命之根的探寻,又有在面对“誉满谤生”的生存困境时所做出的人生思考,还有辗转在其它文明现场时对中华文明的“他者审视”,一路出行时创作的文本和余秋雨在文化转型期所做出的积极参与姿态实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第三,应对人生困境。这一部分论述了余秋雨的流浪取向也是他试图从精神困境中突围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从这一点引发至形而上的角度,“流浪”之于人类,是一个从出生就已注定的本原性命题,对未知之路的探索精神与寻找精神家园的生命意识,裹挟着一切存在之中的人们走进永恒的流浪之途。

朱健国[9](2004)在《余秋雨“抗批术”小结》文中认为

吕相康[10](2003)在《东风吹着便成春——“余秋雨现象”点击(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余秋雨现象”点击为“云游”说、“媚俗”说、“流氓”说、“硬伤”说、“滥情”说、“帮闲”说等“六说”,对其褒贬意见分类予以述评,以认识余秋雨其人其文,窥见当今学界景况之一隅。

二、余秋雨,你为何不 忏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余秋雨,你为何不 忏悔?(论文提纲范文)

(1)19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界定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0.3 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 90年以来作家自传的发生语境
    1.1 思想桎梏的松绑和“个人”的重新发现与强调
    1.2 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与文学商品化
        1.2.1 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推动90 年代作家“自传热”
        1.2.2 商业文化推动下自传消费性凸显
    1.3 大众文化崛起与人文精神的高扬
    1.4 多元文学格局和审美理念的形成
2 90年以来自传作家的精神特质
    2.1 自我意识觉醒:作家强烈表达自我的冲动
        2.1.1 主体意识高扬与真实自我的追寻
        2.1.2 “我的自白”:叙述自我与真相澄清
    2.2 自剖与自省:作家主体的内在诉求
        2.2.1 自我解剖:知识分子灵魂的拷问
        2.2.2 直面历史:反思忏悔意识的显现
    2.3 自我张扬:独特生命个性的彰显
        2.3.1 张扬个性与表现人格的书写追求
        2.3.2 “自我立传”:在书写中重建自我形象
3 90年以来作家自传创作的文本表征
    3.1 自传写作立场的自觉转移
        3.1.1 历史化写作立场的淡化
        3.1.2 个人化写作立场的强化
    3.2 自我挖掘的深化
        3.2.1 自我暴露与解剖的渴求
        3.2.2 自我性情与心灵的坦诚
    3.3 理性精神的追求
        3.3.1 更加理性地对待历史
        3.3.2 以史为鉴与寄语未来
4 90年以来作家自传创作的艺术特色
    4.1 跨文体融合的文学审美特征
    4.2 凸显叙述心理化的表达方式
    4.3 抒情性愈加鲜明的文体风格
    4.4 语言表达丰富性、深刻性的提升
5 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的创作反思
    5.1 作家自传创作的价值阐释
        5.1.1 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文学价值突出
        5.1.2 “个人史”的独特展示与自传史料价值功能的提升
        5.1.3 多元“自画像”的建构与复杂精神历程的展示
    5.2 作家自传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5.2.1 真实原则与实际书写之间的断裂
        5.2.2 反思忏悔意识深度的缺失
        5.2.3 创作兴盛与理论研究滞后之间的矛盾
    5.3 中国作家自传创作的出路之思
        5.3.1 坚守“传记家的誓言”和“自传契约”
        5.3.2 追求真实性、文学性和市场性共融的创作
        5.3.3 激发传记研究活力与鼓励作家创作自传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2)论杨键诗歌的忏悔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背景
    第一节身世背景
    第二节文化背景
第二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内涵
    第一节生命忏悔
    第二节文化忏悔
第三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特征
    第一节与其他忏悔文学比较
    第二节 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完整性
第四章杨键诗歌忏悔意识与诗歌艺术的关系
    第一节忏悔意识对杨键诗歌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忏悔意识的诗性表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4)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流变研究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勃兴(1927 年—1937 年)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沉寂(1937 年—1949 年)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缺失(1949 年—1978 年)
    第四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78 年—)
第二章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研究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寻求认同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传主身份预设与读者阅读期待
第三章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叙事研究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不可靠叙述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对话性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故事性
第四章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主题研究
    第一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婚恋主题
    第二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反思主题
    第三节 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的励志主题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5)传播学视域下的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余秋雨和《收获》的互动合作及其双向影响
    1.1 余秋雨和《收获》“守门人”的互动合作
        1.1.1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收获》刊载情况概述
        1.1.2 《收获》“守门人”对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发现
    1.2 “秋雨散文”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收获》的刊载
        1.2.1 “秋雨散文”的基本特性:精神追求与艺术魅力
        1.2.2 《收获》对“秋雨散文”创作与刊载的规定作用
    1.3 余秋雨和《收获》互动合作后的双向影响
        1.3.1 《收获》架起余秋雨转换职业身份、积聚读者群体的桥梁
        1.3.2 余秋雨成为《收获》个人散文专栏的品牌建构者
2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两岸的传播及其传播效应
    2.1 大陆出版机构和余秋雨文学作品的商业化运作
        2.1.1 《文化苦旅》成为商业化运作的先锋与试验
        2.1.2 余秋雨文学作品商业性的强化及其影响
    2.2 台湾出版机构对余秋雨文学作品的传播
        2.2.1 外部支撑:尔雅出版社与作者版税制
        2.2.2 内部动力:两岸文化认同与复兴企盼
    2.3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两岸的传播效应
        2.3.1 正效应:以出版机构与文学奖励机制为视角
        2.3.2 负效应:以出版机构与文化耗损机制为视角
3 视听媒介在余秋雨文学创作与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3.1 视听媒介对余秋雨文学创作的全程参与
        3.1.1 《千年一叹》与《行者无疆》的创作特色
        3.1.2 视听媒介全程参与两部作品的创作
    3.2 余秋雨运用视听媒介进行新书推介
        3.2.1 推介方式之一:媒体专访
        3.2.2 推介方式之二:网络推介与整合传播
    3.3 余秋雨通过视听媒介参与文化建构
        3.3.1 遵循媒体运行逻辑下的文化普及——以“青歌赛”为例
        3.3.2 以电视为平台践行独特文化理念
4 读者对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与反馈
    4.1 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4.1.1 隐在与真实:接受者的初步形成
        4.1.2 筛选与扩展:接受者的定位过程
    4.2 读者接受与反馈对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4.2.1 浅层影响:扩展读者群体与调整创作、出版计划
        4.2.2 深层影响:以读者接受为中心指向的作品修改
    4.3 “文学批评”和余秋雨文学创作的推进
        4.3.1 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的批评现状
        4.3.2 余秋雨对“文学批评”的回应与反思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收获》开设的个人散文专栏(1988-2012)
附录二 列举中国大陆收录余秋雨作品的散文选集(1990-2012)
附录三 列举余秋雨在海峡两岸出版的文集(1983-2012)
附录四 列举余秋雨发表的演讲、参与的对话(1992-2012)
附录五 余秋雨研究资料选编(1989-2012)
附录六 列举余秋雨参与的电视节目(1995-2012)
附录七 余秋雨六部作品在中国大陆的版本变迁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研究历程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赞誉声声
2 九十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批判如潮
3 新世纪至今:从批判浪潮中走向学理

(7)从余秋雨现象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余秋雨的创作情况及其散文的特色
二、对余秋雨其人其文褒贬不一的评价
三、余秋雨现象形成的原因
    (一) 文学批评的误区
    (二) 狭隘文人心理的影响
四、 余秋雨其人其文之我见
五、余秋雨现象反思
    (一) 文学性在文学批评中的缺失
    (二) 商业浪潮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
六、结语

(8)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 ——论余秋雨的流浪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流浪的初衷
    1.1 健全人性的启示
    1.2 来自旷野的呼唤
第2章 行路途中的体会
    2.1 个体的探寻阶段
    2.2 智者的体悟
    2.3 他者的审视
    2.4 自我价值的认可
        2.4.1 作品的文本意义
        2.4.2 文化生态的开拓之举
第3章 应战人生困境
    3.1 被误读的困境
    3.2 名誉带来的困境
    3.3 舆论带来的困境
    3.4 文化生态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致谢

四、余秋雨,你为何不 忏悔?(论文参考文献)

  • [1]1990年以来中国作家自传文学创作研究[D]. 王彦霞. 辽宁大学, 2019(01)
  • [2]论杨键诗歌的忏悔意识[D]. 雷素娟. 安庆师范学院, 2015(12)
  • [3]再读余秋雨[J]. 罗登廉. 祖国, 2013(12)
  • [4]现代中国作家自传研究[D]. 韩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5]传播学视域下的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D]. 赵芳璇. 宁波大学, 2012(08)
  • [6]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研究历程概述[J]. 赵芳璇.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7)
  • [7]从余秋雨现象看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与批评[J]. 谢琦娜.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8]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 ——论余秋雨的流浪取向[D]. 毛亚玲. 河北大学, 2005(05)
  • [9]余秋雨“抗批术”小结[J]. 朱健国. 文学自由谈, 2004(02)
  • [10]东风吹着便成春——“余秋雨现象”点击(上)[J]. 吕相康.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标签:;  ;  ;  ;  ;  

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