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电子文件的归档开发与利用

浅谈高校电子文件的归档开发与利用

一、浅议高校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英[1](2021)在《高等院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单轨制电子档案归档的成功实践,不再将纸质电子文档与电子文件分别保存,降低了归档及管理成本,提升了电子文件管理效率。本文分析了电子文件归档的基本原则及实践探索中的成功经验,并对下一步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及重点提出展望和预期,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李政[2](2019)在《政府部门电子文件信息共享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人们在从事网络活动的过程中不停地产生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这些文件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且有着很短的使用周期,需要完整的管理机制和渠道去捕捉这些文件,并充分挖掘其价值,推动信息交流共享。在海量的电子文件中,政府部门电子文件是更加特殊的一种,它要比其他类型的电子文件更规范,更有利用价值,更真实可靠。对政府部门的电子文件进行深度挖掘,不仅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信息社会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政府手中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不仅是全球各国家地区政府思考的重点,也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部门电子文件在政务信息资源中占大部分,且由于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和规范性,对其管理要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本文围绕我国的政府部门电子文件共享,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论文的架构来看,主要包括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其次对政府电子文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文章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政府部门电子文件的相关概念以及管理模式的概述。首先介绍政府部门电子文件与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介绍了现阶段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几种模式,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以及国家层面的政务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介绍了我国政府电子文件共享的现状,指出我国政务电子文件共享的发展过程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全面建设阶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电子文件在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从传输流程、电子文件开发差异、标准与指标、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部门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人才管理等方面考虑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前文问题和原因,结合国内外在政府部门电子文件共享方面的成功做法,以及实地访谈过程中获取的材料,提出促进电子文件共享的相关对策。国家层面提出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主管制度负责电子文件信息共享工作;地方政府层面强调共享工作的细化,明确双方的责任;尝试在部门之间加入第三方,保证信息共享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国家层面参考X-Road系统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共享渠道;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相关的标准体系;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执行力,刺激文件信息共享行为的产生;重视单位相关专业的多类型人才培养,形成包括管理型、领导型和技术型人才并存的人才格局;促进观念转变,让档案局(馆)等宣传部门积极介入,保证政府部门电子文件的源头处于有效管理范围之内。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尾部分,通过对我国信息共享现状的对策分析,为解决我国目前的信息共享提供新的思路。我国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虽然发展很快,但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仍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不仅需要更完善的技术支持,更加需要多方的长期支持和推动。

刘为[3](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李娅佳[4](2017)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篇博士学位论文以《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选题,在总结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档案部门开展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试图厘清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梳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实现路径,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对推动当前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正文由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云南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界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指出了相关的理论依据:档案资源开发理论、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多元文化服务理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民族档案学理论;阐明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云南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总结了突出普洱茶、旅游档案、医药档案以及重点、珍稀、濒危档案的开发利用、树立精品、品牌意识、注重深度挖掘和学术研究等特色;论述了汇编公布民族档案史料、编辑刊印民族档案画册图片、编辑发行民族档案信息参考、编辑出版民族档案知识读本、拍摄制作民族档案影视专题片、举办民族档案文化展览、实施民族历史记忆工程(云南民族记忆工程)、建设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据库等方法;探讨了科学选题、打造品牌、引智借脑、横向联合、内外结合、加强编研、开发产品、扩大宣传、开展教育、举办活动等途径。第三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笔者选择了8个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开发利用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展现了阿诗玛档案资料、爨氏石刻档案、白族档案史料、彝族档案文献、纳西族东巴档案文献、傣族历史档案、民俗文化档案、壮族档案史料开发利用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丰硕成果;分析了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开发利用客体社会化、开发利用方法手段现代化、编纂成果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多彩、编纂成果载体形式趋于多样化、开发利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较多等特点。第四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实地走访、专家咨询和文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馆藏类型单一、原生性档案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缺少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实现路径;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创新机制;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理论探讨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成果稀少等。第五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有可行性的对策措施,如:围绕地方民族特色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探索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创新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机制、打造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利用体系的新模式、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结语包括研究的几点启示、不足之处及展望、主要参考文献、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

韦卫[5](2017)在《加强档案管理建设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浅谈新形势下技师学院档案管理现状及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技师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是技师学院整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对于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据了解,在现实中,许多技师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但得不到重视,而且常因缺乏有力的支持及硬、软件设施不达标而使档案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甚至给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壮大埋下隐患。而随着技工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技师学院在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的同时,学校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这背景下,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无疑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技师学院档案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等进行分析、研究,对加强并推进技师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和如何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及实现档案的价值等进行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技师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郑宇[6](2017)在《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各国对濒危语言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抢救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着成绩。其中,建档式保护成为了各国保护濒危语言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仅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即语档语言学,而且一大批与此相关的机构和组织也纷纷成立,在保护濒危语档资源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大国,语言的濒危现象十分普遍。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民间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们都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工作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档案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借鉴国外濒危语言建档式保护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少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工作思路、方法和解决的措施。本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贡献与局限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濒危和消亡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损失,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现象正在日益加剧。近年来,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下,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逐渐地开展起来。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起,掀起了“濒危语言热”,从基础的原理研究到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都引发了学者们的热议。而国内则相对落后,主要是以语言本体为主,鲜少有从语档资源建设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选择了该主题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探讨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问题,可以深化语言学界和档案学界对濒危语档和濒危语档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在跨学科领域形成一个研究、开发、利用濒危语档的合作机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上构建一个有效的机制;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及语言教育机构制定相关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对有关部门制定濒危语言政策、语言调查研究人员制定计划、构建我国濒危语言有声资源建设平台等方面提供参考。第二部分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与濒危语档主要从濒危语言的概念、界定标准、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概念和价值、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的内涵、价值及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濒危语言是指面临危险或消亡的语言,具体的界定标准国内外尚未统一。据估计,我国拥有1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其中有的语言已经消亡,而有的语言生存状况十分危险,开展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的建设工作显得极为迫切。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是记录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重要载体。从内容上看,可分为本体档案、申报与保护工作中形成的档案、传承人(发音人)档案。从类型上看,可分为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数字档案)。第三部分国外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的成果及分析主要从国外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成果、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国外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流程。首先,开创了一门新兴交叉型学科——语档语言学,为濒危语言建档式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其次,建立濒危语言档案馆。其三,成立开放语档联盟。其四,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最后,利用民间社会力量,建立非官方性质的濒危语档资源保护机构。取得如此成绩的背后,究其原因,包括:该项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当地档案部门发挥了主导作用;语言民族/族群的积极参与;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保障。第四部分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通过研究分析国外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的目标,认为该项工作应该遵循以话语为中心的原则、完整性原则、标准化原则、开放性原则、持久性原则。同时,还应该运用社会语言学、口述历史学、语档语言学、数位典藏理论、档案资源建设理论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分析过去的实践方法、现在所采用的手段之后,指出未来工作的突破口。第五部分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本文总结了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现状,总体表现为:濒危语言采集记录积淀深厚,形成了一批价值可观的语言材料;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已开始起步;濒危语言语音数据库的建立取得初步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大量音像材料散存各地,保管工作受限;第二,重视语料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用途,忽视语料的社会共享和广泛利用;第三,对濒危语言声像资源的建档标准和工作流程尚未形成共识,且缺乏有力的支持;第四,濒危语言多媒体电子文件的共享还存在一定障碍;第五,国内档案界对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缺乏足够认识,也没有参与相关的工作。第六部分构建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学者杰夫·古德(2007)提出的“语言记录与描述的生态模型”的思想,本文提出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生态模型”。在该模型的指导下,文章进一步提出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必须抓紧制定相关标准和工作规范、完善并创新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机制等观点。第七部分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从开展民间散存濒危语言记录材料的收集和数字化立档、加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的规范和资源整合、重视元数据着录工作、实现濒危语言数字档案的跨媒体、跨语种共享、构建濒危语言档案开发利用服务体系等方面对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第八部分总结对全文的主旨和重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崔蕾蕾[7](2017)在《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相较于传统的会计档案是一次质的飞跃,但是,新时代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电算化起步较晚,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研究工作不过开展仅三十余年,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近些年来,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档案学界的关注,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本文以近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研究成果为核心,分别从年度发文量、主题、发文单位、课题、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等方面对该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充分借鉴历史学、财务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方法,在分析整理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目前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对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在第一部分绪论中,将选题背景、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统计分析及主要成就。主要从发文量、研究主题、发文单位及作者分布、课题的检索和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的检索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这三十年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三部分: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统计分析,大致总结出了基础理论研究力量薄弱;管理制度研究不全面、不规范;安全管理研究不深入、不全面;开发利用研究能力不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脱节;对外交流程度低;管理研究重形式、缺乏创新等七大问题,并进行详细分析。第四部分: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对策分析。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管理制度的研究、深入研究安全管理、注重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研究的对外交流程度和加强实践研究,开拓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结语。

毕建新[8](2016)在《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文件是信息化时代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加强电子文件管理是新时期国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广泛使用,尤其是政府部门,海量的政务电子文件在政府业务中被使用。但是,我国对电子文件资源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在一批学者的推动下,国家将电子文件管理列入国家战略。与此同时,云计算的概念被提出,其应用也逐步由商业领域向政务领域拓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一直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问题—方法—贡献为主线,以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为研究对象,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与政府管理实践相结合,探讨云计算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型与实施。本文通过对政务电子文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全程管理思想、协同理论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经历了从传统文件生命周期模型到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了解文件的背景及现状,认为文件的利用才是重点。文件连续体理论还特别强调跨机构的合作。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为电子文件管理提供了一体化管理的思想。通过协同理论和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指导,电子文件管理各要素、各系统之间能够协同地工作,从而获得电子文件管理的整体放大效应。本文比较了云计算环境与传统网络环境下的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从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组织制度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论文研究了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问题。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互动关系,揭示了区域性政务云构建的六大动因。论文认为政务电子文件具有大数据的特征,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之间将长期保持密切关系。通过对私有云、公有云与混合云三种云计算部署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模式和体系架构。论文从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入手,分析其概念及动因,并运用(ISO/TR26122:2008信息与文献—文件过程分析》为工具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职能分析和序列分析。论文分析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模型,并分析了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最后,通过对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与模型。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对传统电子文件管理理论进行修正和扩充,引入协同理论,丰富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2)政务电子文件的一体化管理必须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中动态实施;(3)提出了一种能与政府职能转变动态匹配的政务云构建方法,使得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所依赖的技术环境能够灵活应对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政府业务流程的变化;(4)构建了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实现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协同化、集成化、一体化。

陈龙民[9](2013)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电子归档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公路工程自建设项目立项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电子文件。此类电子文件的种类较多,归档的难度也较大。对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电子归档滞后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实践对策进行探讨。

卜淑芬[10](2012)在《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检察档案工作是提高检察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是维护检察机关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促进检察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发挥,使其为检察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检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十所地方检察院为例,以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这些地方检察院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长沙市地方检察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包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和实地调研的了解,得出如下结论:长沙地方检察院档案工作在领导及档案工作人员的重视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在库房、装具等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基本达到了相关标准;编研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形成了多种汇编并刊出了相关读物。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不足:地方检察档案室藏结构不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需要进一步健全;档案编研工作重“编”轻“研”;信息化背景下现有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利用方式和利用层次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电子公文的归档和保管存在很多问题;档案信息化建设状况发展不平衡;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结构不合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健全。本文针对长沙市地方检察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检察档案的特征、价值和新的功能定位等角度提高对检察档案的认识,通过完善检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加强检察档案组织队伍建设、加大检察档案管理的物质投入、夯实检察档案管理的制度基础等措施提升检察机关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通过提高检察档案电子化程度、完善检索系统、实现检察档案信息共享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建议,为促进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提供新思路。

二、浅议高校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校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院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概述
1 电子文件归档原则
    1.1 区别性对待。
    1.2 原始性保持。
    1.3 可读性延续。
    1.4 元数据收集。
2 电子文件归档意义
    2.1 便于检索利用。
    2.2 利于统计分析。
    2.3 满足现实需要。
3 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实践探讨
    3.1 明确系统归档集成需求
    3.2 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模式
    3.3 健全电子文件归档流程
    3.4 选择合适接口开发技术
    3.5 制定可行数据配置规则
展望

(2)政府部门电子文件信息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主要特色与不足之处
2 政府部门电子文件信息共享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部门电子文件
        2.1.2 信息公开、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
    2.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分析
        2.2.1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2.2 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2.3 政府部门电子文件信息共享的发展历程
        2.3.1 起步阶段: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初建
        2.3.2 发展阶段:电子文件共享的“真空”与兴起
        2.3.3 全面建设阶段:电子文件中心和信息共享
3 政府部门进行电子文件信息共享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文件信息传输的流程繁琐而耗时
    3.2 不同部门电子文件的发展程度差异过大
    3.3 部门间缺乏进行文件信息共享的统一标准
    3.4 部门之间进行文件信息共享的行为不活跃
    3.5 单位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
    3.6 部门人员的电子文件管理意识淡薄
    3.7 多数机关单位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
4 促进政府电子文件信息共享发展的对策
    4.1 优化部门间的文件信息传输流程
    4.2 构建无差异化的文件信息共享渠道
    4.3 完善政务电子文件共享信息标准和指标体系
    4.4 引入第三方角色激励部门进行文件信息共享
    4.5 制定与部门文件信息共享挂钩的绩效考评制度
    4.6 档案部门进行系统科学的宣传教育
    4.7 培养适合部门结构层次的各类专业人才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研究视角和内容
        (二) 对研究现状的总结评价
    三、研究途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
    一、基本概念
        (一) 少数民族档案
        (二) 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
        (三)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二、理论依据
        (一) 档案资源开发理论
        (二)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三) 多元文化服务理论
        (四) 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
        (五) 民族档案学理论
    三、目的意义
        (一) 目的
        (二) 意义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
    一、特色
        (一) 突出普洱茶档案和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
        (二) 深化民族医药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
        (三) 加强重点、珍稀、濒危档案的开发利用
        (四) 树立精品、品牌意识
        (五) 注重深度挖掘和学术研究
    二、方法
        (一) 汇编公布民族档案史料
        (二) 编辑民族档案画册图片、信息参考、知识读本
        (三) 摄制民族档案影视专题片
        (四) 举办民族档案文化展览
        (五) 实施民族历史记忆工程(云南民族记忆工程)
        (六) 建设云南非遗资源数据库、历史档案数据库
    三、途径
        (一) 科学选题、打造品牌
        (二) 加强编研、开发产品
        (三) 引智借脑、横向联合、内外结合
        (四) 扩大宣传、开展教育、举办活动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
    一、开发利用的成就
        (一) 石林阿诗玛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享誉海内外
        (二) 曲靖爨氏石刻档案的开发利用发现了新史料
        (三) 大理白族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独树一帜
        (四) 楚雄彝族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成就突出
        (五) 丽江纳西族东巴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成果丰硕
        (六) 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成效显着
        (七) 红河民俗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全面开花
        (八) 文山壮族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争奇斗艳
    二、开发利用的特点
        (一) 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
        (二) 开发利用模式社会化
        (三) 开发利用方法手段现代化
        (四) 编纂成果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多彩
        (五) 编纂成果的载体形式趋于多样化
        (六) 开发利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较多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馆藏类型单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缺少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实现路径
    三、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创新机制
    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五、理论探讨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成果稀少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一、围绕地方民族特色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一) 突出抓好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开发工作
        (二) 充分挖掘和整合民族民间丰富深厚的档案资源
    二、探索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一) 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和标准
        (二) 提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三) 加大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开放公布的进度和力度
        (四)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档案的网络信息查询和其他咨询服务
        (五) 强化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资源整合与社会共享服务
    三、创新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机制
        (一) 资源整合机制
        (二) 开发合作机制
        (三) 社会共享机制
        (四) 人才培养机制
        (五) 资金保障机制
    四、打造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新模式
        (一)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二)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五、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
        (一) 总结实践经验,提升理论高度
        (二)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档案利用体系
        (三) 加强“少数民族档案开发利用”专题研究
结语
附录: 《关于推进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意见》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加强档案管理建设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浅谈新形势下技师学院档案管理现状及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技师学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1开展档案管理是技师学院生存发展的需要
    1.2开展档案管理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3开展档案管理是提高学校工作质量和成效的必备条件
2 技师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 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2 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有利于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共享
    2.3 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4 有利于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 技师学院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3.1 全员档案意识淡薄, 对档案工作不重视
    3.2 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3.3 档案信息载体仍以纸张等有形载体为主、管理模式落后
    3.4 档案资料收集不齐, 未能完整归档
    3.5 档案室硬件设施没有达到标准, 不符合防护要求
    3.6 档案管理未能跟上办公自动化、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3.7 档案资料利用率低、档案服务功能弱化
4 技师学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全员认识不足导致档案意识淡薄及硬件设施建设不力
    4.2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及规章制度
    4.3缺乏稳定且素质较高的档案管理人员
    4.4 档案管理不规范且档案数字化建设滞后
5 全面推进技师学院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措施
    5.1 注重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档案意识、加强设施建设
    5.2 完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及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开展规范化的管理工作
    5.3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的前提
    5.4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5.4.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强化档案信息化意识。
        5.4.2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5.4.3 加强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5.4.4 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全面推进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5.4.5 注重档案的利用及服务,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5.4.6 实现档案电子化和文档一体化, 注重档案资料的编研, 促进档案资源的合理利用。
        5.4.7 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5.4.8 加强科学管理与控制, 保障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5.5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促进技师学院发展建设
        5.5.1 明确开发利用档案的意义。
        5.5.2 要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 就要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及专业素养。
        5.5.3 要开发利用档案, 首先要完善制度、加强领导。
        5.5.4 要开发利用档案, 就要加强宣传, 强化档案意识及法制观念。
        5.5.5 要开发利用档案, 就要以服务为宗旨, 树立服务的理念。
        5.5.6 要开发利用档案, 就要拓宽档案收集范围, 加强收集与管理。
6 结语

(6)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贡献及局限
二、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与濒危语档
    (一) 濒危语言
        1. 濒危语言的概念
        2. 濒危语言的界定标准
    (二)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1.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含义
        2.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生存状况
        3.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价值
    (三)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
        1.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的内涵
        2.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的类型
        3.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的特点
    (四) 相关概念
        1.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数位典藏
        2.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
    (五) 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国外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成果及其启示
    (一) 国外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成果
        1. 创立“语档语言学”
        2. 建立濒危语言档案馆
        3. 成立“开放语档联盟”
        4. 召开国际会议
        5. 建立非官方性质的濒危语档资源保护机构
    (二) 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1. 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2. 当地档案部门等机构的主导
        3. 语言民族/族群的积极参与
        4. 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
        5. 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可靠的技术保障
    (三) 启示
四、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 目标
    (二) 原则
        1. 以话语为中心的原则
        2. 完整性原则
        3. 标准化原则
        4. 开放性原则
        5. 持久性原则
    (三) 理论依据
        1. 社会语言学
        2. 档案学原理
        3. 语档语言学(记录语言学)
        4. 口述历史学
        5. 数位典藏理论
        6. 档案资源建设理论
    (四) 基本方法
        1. 传统方法
        2. 现代方法和技术
    (五) 主要途径
        1. 完善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管理体系
        2. 建立濒危语言资源档案馆、专题资料库
        3. 开展濒危语言文献记录的编纂、公布、出版工作
        4. 开展宣传工作,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5. 建设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五、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现状
        1. 濒危语言采集记录积淀深厚,形成了一批价值可观的语言材料
        2. 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已开始起步
        3. 濒危语言语音数据库的建立取得初步进展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量音像材料散存各地,保管工作受限
        2. 重视语料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用途,忽视语料的社会共享和广泛利用
        3. 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有力的支持
        4. 濒危语言多媒体电子文件的共享还存在一定障碍
        5. 国内档案界对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缺乏足够认识
六、构建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
    (一) 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生态模型”
        1. 主体
        2. 资源
        3. 工具
        4. 任务
        5. 交流互动
    (二) 抓紧制定相关标准和工作规范
        1. 收集阶段的有关标准
        2. 整理阶段的有关标准
        3. 鉴定阶段的有关标准
        4. 保存阶段的有关标准
        5. 开发利用阶段的标准制定
    (三) 创新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机制
        1. 创新合作交流机制
        2. 创新共享服务机制
        3.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4.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七、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 开展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记录材料的收集和数字化归档
        1. 开展少数民族濒危语档的调查和收集工作
        2. 开展少数民族濒危语档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3. 少数民族濒危语档的数字化转换处理
    (二) 加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的规范和资源整合
        1. 将传统的档案资源转换为数字化的数据文件
        2. 将非通用数据文件格式转换为通用数据文件格式
        3. 将旧的数据文件格式转换为新的数据文件格式
        4. 加强数字音频、视频文件的转写标注工作
        5. 做好数字档案资源的保存工作
        6. 对所有原始的和数字化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三) 加强元数据着录工作
        1. 描述性元数据
        2. 管理性元数据
        3. 保存性元数据
    (四) 实现濒危语言数字档案的跨媒体、跨语种共享
        1. 通过元数据着录,实现跨媒体信息共享
        2. 基于双语对齐语料库的跨语种共享策略
    (五) 构建濒危语言档案开发利用服务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1. 研究方法
        2. 创新点
        3. 难点
二、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统计分析及主要成就
    (一) 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统计分析
        1. 发文量年度统计分析
        2. 研究主题统计分析
        3. 发文单位及作者分布统计分析
        4. 课题统计分析
        5. 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二)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1.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内容的突破
        2.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3.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成效显着
        4.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5.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对外交流日益增多
三、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力量薄弱
        1. 整理、鉴定和统计研究薄弱
        2. 研究主体薄弱
    (二) 对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研究不全面
    (三)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研究不深入
        1. 安全管理研究的片面性
        2. 研究人员的认识程度低
        3. 技术应用研究匮乏
    (四)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研究能力不足
        1. 研究思维模式僵化
        2. 研究人员开发利用能力不足
    (五)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脱节
    (六)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对外交流程度低
    (七) 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缺乏创新
四、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对策分析
    (一) 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1. 加强整理、鉴定和统计方面的研究
        2. 增强研究主体的科研能力
    (二) 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研究
    (三) 全面深入的研究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
        1. 加强安全管理研究的全面性
        2. 提高研究人员的认识程度
        3. 加强技术应用研究
    (四) 提高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研究能力
        1. 改变研究思维模式
        2. 增强研究人员开发利用认识
        3. 提高开发利用研究的重视程度
    (五) 注重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 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对外交流程度
    (七) 加强实践研究,开拓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电子文件管理
        2.1.1 电子文件管理理论
        2.1.2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
        2.1.3 电子文件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
        2.1.4 电子文件管理技术
    2.2 电子政务
        2.2.1 电子政务概念及其发展
        2.2.2 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服务
        2.2.3 政务云
    2.3 政府职能转变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架构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电子政务与政务云
        3.1.2 政务电子文件及其一体化管理
        3.1.3 云计算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
    3.2 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理论体系
        3.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全程管理思想与前端控制思想
        3.2.2 协同理论
        3.2.3 政府职能转变
    3.3 云计算环境与传统网络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比较
        3.3.1 管理思想层面
        3.3.2 管理技术层面
        3.3.3 组织制度层面
第四章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研究
    4.1 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互动关系
    4.2 区域性政务云构建动因
        4.2.1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与云计算服务理念的契合
        4.2.2 政府积极推动云计算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4.2.3 政务云可以克服传统政府职能行使中的弊端
        4.2.4 云计算需自下而上的在政府管理中运用
        4.2.5 有助于推动国内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
        4.2.6 有助于政府部门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节能降耗
    4.3 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4.3.1 政务电子文件的大数据特征
        4.3.2 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4.4 区域性政务云构建
        4.4.1 云计算三大部署模式
        4.4.2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务云构建
        4.4.3 区域性政务云实现架构
第五章 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
    5.1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分析
        5.1.1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概念
        5.1.2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动因
    5.2 政府业务流程的职能分析与序列分析
        5.2.1 政府业务流程的职能分析
        5.2.2 政府业务流程的序列分析
    5.3 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可靠性分析
        5.3.1 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对可靠性的要求
        5.3.2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可靠性影响因素
    5.4 基于政务云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
        5.4.1 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与服务模型
        5.4.2 模型要素分析
    5.5 基于政务云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
        5.5.1 创新管理机制体制
        5.5.2 完善法规制度及标准规范
        5.5.3 强化全过程的集成共享
        5.5.4 实施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
        5.5.5 推动云计算技术运用
        5.5.6 开展全面的业务协同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
        6.1.1 阶段一:改革审批制度,建设电子政务,提升服务效率(2000-2006)
        6.1.2 阶段二:缩减审批事项,整合政务系统,共享政务信息(2006-2011)
        6.1.3 阶段三:成立政务中心,发展智慧政务,协同信息服务(2011-2015)
        6.1.4 验证:电子政务发展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
    6.2 南京市政务云及其综合政务软件平台
        6.2.1 南京市政务云
        6.2.2 综合政务软件平台
        6.2.3 验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带来服务模式的变革
    6.3 典型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案例
        6.3.1 G2C(政府-公众)
        6.3.2 G2B(政府-企业)
        6.3.3 G2G(政府-政府)
        6.3.4 验证:一体化、协同式服务可以大幅提升电子政务效率
    6.4 相关修正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课题支持与科研成果
致谢

(9)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电子归档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电子归档滞后的原因
    1.1 电子归档管理未得到重视
    1.2 档案管理者电子档案管理熟练程度不一
    1.3 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易被忽视
    1.4 电子文件存储的安全性亟待提高
2 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电子归档的实践对策
    2.1 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
    2.2 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全过程管理制度
    2.3 合理配置相关资源
    2.4 加强电子文件的安全性管理
    2.5 完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系统
3 结语

(10)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文献研究调研
        1.2.2 国内文献研究调研
    1.3 研究思路、重点难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方法
    1.5 预期创新点
第2章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研情况分析
    2.1 长沙各检察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
    2.2 长沙各检察院档案文献编研情况
    2.3 长沙各检察院档案利用情况
    2.4 长沙各检察院档案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2.5 长沙各检察院档案信息开发利用资金保障情况
第3章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档案室室藏结构不合理
    3.2 开发利用效果不明显
    3.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资金支持不足
    3.4 现代化管理环境中遇到的新问题
第4章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落后的原因
    4.1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意识薄弱
    4.2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合理
    4.3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后
    4.4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制度不健全
第5章 提高地方检察档案开发利用效率的措施
    5.1 提高对检察档案的认识
        5.1.1 正确定位检察档案
        5.1.2 选择重点开发对象
        5.1.3 创新检察档案增值服务
    5.2 完善地方检察机关档案开发利用保障体系
        5.2.1 完善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5.2.2 加强地方检察档案组织队伍建设
        5.2.3 加大地方检察档案管理的投入
        5.2.4 夯实地方检察档案管理的制度基础
    5.3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利用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
        5.3.1 提高检察档案电子化程度
        5.3.2 完善检索系统
        5.3.3 实现检察档案信息共享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调查问卷

四、浅议高校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院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分析[J]. 刘英. 兰台内外, 2021(30)
  • [2]政府部门电子文件信息共享研究[D]. 李政. 安徽大学, 2019(07)
  •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4]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李娅佳. 云南大学, 2017(05)
  • [5]加强档案管理建设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浅谈新形势下技师学院档案管理现状及规范化、信息化建设[J]. 韦卫. 档案学研究, 2017(S2)
  • [6]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档资源建设研究[D]. 郑宇. 云南大学, 2017(12)
  • [7]三十年来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 崔蕾蕾. 云南大学, 2017(05)
  • [8]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D]. 毕建新. 南京大学, 2016(08)
  • [9]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电子归档的实践与思考[J]. 陈龙民. 交通标准化, 2013(07)
  • [10]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D]. 卜淑芬. 湘潭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浅谈高校电子文件的归档开发与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