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褐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

山东褐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

一、山东褐色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19)在《热处理黄色-蓝色和铍扩散处理山东蓝宝石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了9粒怀疑经过铍扩散处理的橙红色、黄色-蓝色山东蓝宝石,以确认是否经过铍扩散处理为目的,与热处理黄色-蓝色山东蓝宝石、铍扩散处理橙红色蓝宝石进行对比研究。对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显微放大观察、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拉曼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和激光烧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测试。蓝宝石颜色为橙红色、黄色-蓝色系列。折射率为Ne=1.7631.770,No=1.771-1.777,DR=0.008,一轴晶负光性。透明度为透明-半透明,亮玻璃光泽。蓝色和绿蓝色样品显示蓝色/黄绿色的强二色性。手持分光镜下观察均可见450nm的吸收带,带橙色调的样品中可看到Cr的红区双线吸收。偏光下观察样品显示一轴晶干涉图或“四明四暗”现象,有聚片双晶纹的样品显示局部全亮。所有样品均为荧光惰性。蓝宝石中的高温包裹体特征是高指示性的铍扩散鉴定证据,具体表现为:晶体发白、自形程度变差(通常含有气泡),周围裂隙被不规则流体或块状物充填;熔融重结晶的刚玉微晶充填愈合裂隙;长针状包裹体融断重结晶生成定向的短针状包体。反之,若样品内部晶体包体未被损坏,可排除铍扩散处理的可能。将铍扩散蓝宝石浸没在水中放大观察,可观察到与宝石轮廓相关的色域分布特征。这是宝石经过人工着色的诊断性证据。具体表现为:围绕宝石轮廓的黄色、橙色或无色色域包裹内部天然色域,或观察到黄色-橙色或其与天然色域的叠加色覆盖整颗宝石,天然色带被掩盖,整体呈现中间深边缘浅的分布特征。除两颗蓝色蓝宝石外,其它蓝宝石均缺失与氢有关的3310cm-1吸收峰。拉曼光谱测试表明山东蓝宝石中含有磁铁矿包体。使用LIBS可以快速检测出部分铍扩散样品中的Be元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没有发现额外的铍的吸收峰,这是因为铍离子在刚玉中的作用与Mg相似:在还原气氛中被氧空位补偿,不产生颜色;在氧化气氛中捕获空穴,产生强烈的黄色-橙黄色。故铍扩散处理一般选择在氧化气氛下进行。

韩佳洋[2](2019)在《基于Gemdialogue色卡对蓝宝石蓝色的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Gemdialogue色卡颜色参数的测量、筛选和分析,探究依据Gemdialogue色卡建立蓝色蓝宝石颜色质量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使蓝色蓝宝石的颜色评价更加定量化、科学化,同时为市场、鉴定机构提供更加客观、稳定的颜色分级依据。基于CIE 1976 L*a*b*均匀色空间,使用X-rite SP62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对Gemdialogue色卡中符合蓝宝石颜色色调范围的G2B、CYAN、Blue、P2B这四张色标与灰黑色透明、棕色透明和黑白不透明色罩在标准照明体A、D65、CWF下的颜色进行测量,每个颜色样品可得到L*、a*、b*、C和h0五项颜色参数。分别探究四张色标的颜色变化规律、分布特征,叠加色罩前后的变化以及光源对颜色的影响,对不同光源下所得样本的颜色表现的数据分析和拟色效果进行综合考量,推荐D65光源作为蓝色蓝宝石比色和颜色评价的光源。在GemDialogue色环图中符合蓝色蓝宝石颜色范围的除色卡所含四张单一色标,还有G1B*、P1B*和P3B*三张组合色标,组合色标可由单一色标两两相互叠加得到,并可通过不同色标色带的叠加获取更丰富的色调,通过色标与色罩的叠加,获取不同明度的颜色样本。参考《Gemdialogue?手册》中给出的蓝色蓝宝石颜色范围对D65光源下所测数据进行筛选,并将所得有效数据按色调划分为蓝绿色、青色、蓝色和蓝紫色四个部分,分别覆盖蓝宝石初始颜色等级中的3个、5个、6个和9个等级。据此,运用SPSS 25.0分别对不同色调的颜色数据进行K-Means快速聚类分析,分别将其划分为3、5、6、9个类别。结合计算机颜色模拟情况,将所得类别与初始颜色等级进行对应。运用Fisher判别分析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并得到相应的判别分析函数式,四个部分颜色样本的分类准确率均超过97%,将分类结果与计算机拟色的视觉效果相结合,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故分类结果准确、理想。选取颜色浓度、明暗不一的蓝绿色、蓝色、蓝紫色刻面蓝宝石共98颗进行实物数据测试,将各样品颜色参数代入所得Fisher判别式,并将样本与各类别颜色的数据投点于均匀色空间中,观察所得分类结果与肉眼观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而对依据Gemdialogue色卡建立蓝宝石蓝色质量评价参考体系可行性进行评价。

周浩浩[3](2016)在《桦甸红蓝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与红宝石成色机理及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国际上对于优质红、蓝宝石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加,而优质宝石级的红、蓝宝石产量却愈发稀少。近期在吉林桦甸地区又发现一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和一定蕴藏量的砂矿型刚玉矿床,可喜的是有一些大颗粒的红蓝宝石产出。目前,国内外仅有对其产地特征的探讨,尚未有对其矿物学、宝石学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于宝石改善、质量评价方面给出的建议。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宝石分析测试手段,对桦甸红蓝宝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等矿物宝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分析该地区红宝石品类的成色机理和影响透明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试验,为红宝石的优化改善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偏光显微镜下和扫描电镜下的观察,及电子探针实验、X射线能谱分析实验测试结果分析:桦甸红宝石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包裹体,如钙铝黄长石、白云母、钛铁矿、含银硫化物等;且红宝石样品中裂理、裂隙发育,其中充填有后生的褐色的“树枝状”、“厥叶状”的暗色杂质。裂理、裂隙及杂质包裹体的存在是影响桦甸红宝石的透明度的主要因素。结合EPMA、LA-ICP-MS、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及EDS实验的测试结果分析桦甸红宝石的成色机理:样品中的Cr元素的平均含量约0.31%,Cr3+的d-d轨道跃迁产生400nm附近的弱吸收带和550nm附近的吸收带,吸收大部分蓝紫光;同时产生693nm处的发射光谱,使红宝石产生红色荧光,这是桦甸红宝石样品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除Cr3+外,还存在一定量的Fe、Ti杂质元素,平均含量分别约0.68%(Fe2O3)和0.02%(TiO2),铁元素以Fe2+和Fe3+形式存在,钛元素主要以Ti4+形式存在,铁、钛离子间易形成Fe2+-Ti4+离子对,它们之间的电荷转移会产生560nm左右宽阔的吸收带,使桦甸红宝石往往呈现紫红色。另外,Fe3+除了自身跃迁致色之外,还会产生O2-→Fe3+的电荷转移吸收,使桦甸红宝石呈黄褐色、褐色色调。红宝石改善实验应均衡考虑实验温度、升降温速率、恒温时间、不同助熔剂的选择,气氛条件、充填材料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效果。

郑郁竹,赵昆渝,唐雪莲,段云彪[4](2015)在《山东褐色蓝宝石的致色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电子探针测试山东褐色蓝宝石的成分,发现样品的铁(特别是3价铁)含量很高.在山东褐色蓝宝石中掺入铍、镁等元素后对其进行热扩散处理,采用光纤光谱仪测试处理前后样品,结果表明处理后颜色、透明度较处理前均有明显改善;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所掺离子进入样品内部,改色后样品成分检测亦显示所掺离子进入表层.高温处理对蓝宝石的改色很重要.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改色效果越好,即样品由褐色变为浅蓝色,颜色更鲜艳,透明度更高,呈现更纯的颜色外观.

郑郁竹,唐雪莲,赵昆渝,段云彪[5](2014)在《山东褐色蓝宝石的热处理研究》文中指出山东蓝宝石主要产于山东潍坊地区的昌乐县和五图县,因含铁量高,多呈近于炭黑色的靛蓝色、绿色和褐黄色,因而影响其商业价值。本论文针对褐色系列的山东蓝宝石采用传统热处理和热扩散处理方法进行试验对比研究,认为热处理对改善山东蓝宝石的透明度有所帮助,但是不能产生理想的颜色,对其内部特征也无明显效果;而添加TiO2后进行扩散处理的样品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颜色,即蓝绿色到蓝色,且透明度和深色矿物包体得到改善。

吴卉菊[6](2013)在《山东昌乐蓝宝石的主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山东昌乐蓝宝石的原生矿产于方山,位于山东省昌乐县城东南10km,面积约8平方公里,海拔338米,交通十分便利。正是这18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运动,孕育了丰富的蓝宝石矿。本文主要的成果就是对山东昌乐蓝宝石具有颜色、色带,包体、加工定向等特性做了系统而又详细的分析。

陈盈,廖宗廷,薛秦芳[7](2007)在《山东蓝宝石的包裹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用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山东蓝宝石中的包裹体进行分析和测试。发现山东蓝宝石中包裹体数量巨大,裂隙、色带、针状包裹体以及多相包裹体是其主要的特征。其中主要的固体包裹体有锆石、刚玉、黑云母、尖晶石等,而多相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H2O、CO2及玻璃相。电子探针结果显示,Fe的含量对于蓝宝石的颜色及色带的发育有制约作用。

巫翔,周蜜[8](2001)在《山东褐色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山东褐色蓝宝石是蓝宝石家族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她以其独特的色泽以及典雅的特殊光学效应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本文对产自山东的这种褐色蓝宝石的各种宝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分析与描述。对山东褐色蓝宝石的颜色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萍,李国昌[9](1996)在《山东蓝宝石特征及加工工艺》文中提出山东蓝宝石特征及加工工艺王萍,李国昌山东蓝宝石原生矿产于郯庐断裂中段西侧新生代着玄岩中,原生矿北京汇水面积110Km’的四条主要水系,是很有远景的蓝宝石砂矿分布区。山东蓝宝石的主要特征是化学成分低钛高铁,颜色以褐色、深蓝色为主;六方环状色带和聚片双品...

二、山东褐色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褐色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热处理黄色-蓝色和铍扩散处理山东蓝宝石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东蓝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1.2.2 山东蓝宝石的颜色成因研究
        1.2.3 刚玉的铍扩散处理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常规宝石学特征
    2.1 常规宝石学性质
        2.1.1 样品来源与介绍
        2.1.2 颜色、光泽和透明度
        2.1.3 折射率
        2.1.4 多色性、偏光和荧光
        2.1.5 手持分光镜观察
    2.2 显微放大观察
        2.2.1 样品的包裹体特征
        2.2.2 铍扩散与热处理包裹体的异同
        2.2.3 样品的颜色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谱学特征
    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1.1 仪器及测试条件
        3.1.2 测试结果
        3.1.3 结果讨论
    3.2 拉曼光谱分析
        3.2.1 仪器与测试条件
        3.2.2 测试结果
        3.2.3 结果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元素定性定量分析
    4.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分析
        4.1.1 仪器与测试条件
        4.1.2 测试结果
        4.1.3 结果讨论
    4.2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EDXRF)分析
        4.2.1 仪器和测试条件
        4.2.2 测试结果
        4.2.3 结果讨论
    4.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
        4.3.1 仪器与测试条件
        4.3.2 测试结果
        4.3.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颜色成因分析
    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
        5.1.1 仪器与测试条件
        5.1.2 测试结果
        5.1.3 结果讨论
    5.2 铍元素对刚玉颜色的作用探讨
    5.3 山东蓝宝石样品的颜色成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Gemdialogue色卡对蓝宝石蓝色的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1.2.1 蓝宝石宝石学研究
        1.2.2 色度学研究及应用
    1.3 技术路线
        1.3.1 颜色的量化与表征
        1.3.2 统计学分析
    1.4 工作计划与工作量
2 样品与实验
    2.1 样品的选择
        2.1.1 色卡的选取
        2.1.2 蓝宝石
        2.1.3 测色仪
    2.2 实验
        2.2.1 测试条件及模式
        2.2.2 仪器稳定性测试
        2.2.3 色卡颜色测试
        2.2.4 蓝宝石颜色测试
        2.2.5 数据记录
3 光源对颜色的影响
    3.1 单因素方差分析
    3.2 光源对明度值的影响
    3.3 光源对彩度值的影响
    3.4 光源对色调角值的影响
    3.5 小结
4 色卡颜色规律性探究
    4.1 Gemdialogue色卡颜色参数研究的目的
    4.2 GemDialogue色卡定量研究
    4.3 色卡颜色规律
        4.3.1 纯色标
        4.3.2 色罩
        4.3.3 色标与色罩叠加
    4.4 小结
5 色卡颜色等级划分
    5.1 均匀色空间中的颜色分布及色调划分
    5.2 颜色等级划分
        5.2.1 K-Means快速聚类
        5.2.2 各色调颜色分类
        5.2.3 准确率检验
    5.3 各色调颜色质量评价
        5.3.1 蓝绿色
        5.3.2 青色
        5.3.3 蓝色
        5.3.4 蓝紫色
    5.4 Fisher判别分析
        5.4.1 蓝绿色
        5.4.2 青色
        5.4.3 蓝色
        5.4.4 蓝紫色
    5.5 应用及可行性探究
        5.5.1 蓝绿色
        5.5.2 青色
        5.5.3 蓝色
        5.5.4 蓝紫色
    5.6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发表论文
        实习经历
        相关奖励及证书

(3)桦甸红蓝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与红宝石成色机理及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第二章 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
    2.1 区域概况
    2.2 矿床特征
        2.2.1 地质构造特征
        2.2.2 刚玉砂矿类型
        2.2.3 矿层的赋存状态
    2.3 岩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2.3.1 矿区岩石类型
        2.3.2 沉积物矿物种类及特征
    2.4 矿床成因探讨
        2.4.1 刚玉砂矿成因类型
        2.4.2 原生矿探讨
        2.4.3 次生矿形成分析
    2.5 产出特征及找矿方向
    2.6 小结
第三章 宝石学特征研究
    3.1 实验样品
    3.2 宝石学特征
        3.2.1 形态及粒径大小
        3.2.2 颜色及多色性
        3.2.3 透明度及影响因素
        3.2.4 包裹体特征
        3.2.5 相对密度
        3.2.6 摩氏硬度
        3.2.7 紫外荧光
    3.3 小结
第四章 矿物组成与结构特征研究
    4.1 显微薄片观察
        4.1.1 偏光显微镜下矿物组成
        4.1.2 讨论
    4.2 扫描电镜下观察
        4.2.1 实验方法和测试条件
        4.2.2 显微结构分析
        4.2.3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化学成分与谱学特征分析
    5.1 电子探针(EPMA)分析
        5.1.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5.1.2 电子探针结果分析
    5.2 红外光谱分析
        5.2.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5.2.2 实验数据分析
    5.3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5.3.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5.3.2 实验数据分析
    5.4 LA-ICP-MS分析
        5.4.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5.4.2 实验数据分析
    5.5 X射线能谱(EDS)分析
        5.5.1 样品制备及测试条件
        5.5.2 实验数据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桦甸红宝石成色机理研究
    6.1 宝石颜色成因概述
    6.2 桦甸红宝石的成色机理探讨
    6.3 小结
第七章 桦甸红宝石的透明度影响因素分析
    7.1 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影响
        7.1.1 杂质化学元素的影响
        7.1.2 间隙杂质元素
        7.1.3 包裹体的类型及对透明度的影响
    7.2 裂理与聚片双晶的影响
    7.3 应力裂隙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桦甸红宝石的改善工艺研究
    8.1 宝石改善工艺技术的现状
    8.2 实验方案与流程
        8.2.1 实验原理
        8.2.2 实验方案
        8.2.3 实验流程
        8.2.4 实验材料与设备
    8.3 实验工艺过程及结果分析
        8.3.1 化学试剂的选择分析
        8.3.2 几组试验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山东褐色蓝宝石的致色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
    1. 1 实验及检测设备
    1. 2 实验样品
    1. 3 实验过程
2 实验结果分析
    2. 1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2. 2 处理前后样品外观对比
    2. 3 测试结果分析
        2. 3. 1 USB2000 + 光纤光谱仪测试结果分析
        2. 3. 2 X射线衍射仪测试结果分析
        2. 3. 3 电子探针结果分析
3 结论

(5)山东褐色蓝宝石的热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试验
    2.1 试验条件及设备
    2.2 检测设备
    2.3 试验样品及试验过程
        2.3.1 试验样品
        2.3.2 试验试剂
        2.3.3 试验方案及过程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处理前后样品外观对比
    3.2 结果分析
    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比
4 结论

(6)山东昌乐蓝宝石的主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昌乐蓝宝石的矿床特性
    1.1 原生矿特征
    1.2 砂矿
2 山东昌乐蓝宝石的宝石学特性
    2.1 化学成分与颜色
    2.2 晶体形态
    2.3 多色性
    2.4 色带
    2.5 包裹体
3 山东昌乐蓝宝石的加工特性
    3.1 透明蓝宝石与琢型
    3.2 多色性、色带的定向
    3.3 星光和猫眼的定向
    3.4 包裹体的定向
4 结论

(7)山东蓝宝石的包裹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标本观察及描述
2 测试方法及结果
    2.1 拉曼光谱测试
    2.2 电子探针测试
    2.3 包裹体测温
3 结 论

四、山东褐色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处理黄色-蓝色和铍扩散处理山东蓝宝石的对比研究[D]. 刘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基于Gemdialogue色卡对蓝宝石蓝色的质量评价[D]. 韩佳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桦甸红蓝宝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与红宝石成色机理及改善研究[D]. 周浩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4]山东褐色蓝宝石的致色改色研究[J]. 郑郁竹,赵昆渝,唐雪莲,段云彪.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5]山东褐色蓝宝石的热处理研究[J]. 郑郁竹,唐雪莲,赵昆渝,段云彪.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4(01)
  • [6]山东昌乐蓝宝石的主要特征研究[J]. 吴卉菊. 价值工程, 2013(13)
  • [7]山东蓝宝石的包裹体研究[J]. 陈盈,廖宗廷,薛秦芳. 上海地质, 2007(03)
  • [8]山东褐色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J]. 巫翔,周蜜. 珠宝科技, 2001(04)
  • [9]山东蓝宝石特征及加工工艺[J]. 王萍,李国昌. 珠宝科技, 1996(03)

标签:;  ;  ;  ;  ;  

山东褐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