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比较研究

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比较研究

一、乌鲁木齐地区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异[1](2021)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绘本教学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整个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环境下,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绘本给学龄前儿童或者识字能力有限的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便利。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绘本教学开始走入了部分小学第一学段学生的课堂。但是,针对小学第一学段开展绘本教学的学校还比较少,可查阅的理论知识不多,可参照的实践方面的经验也相对缺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以湖南省长沙市syxx小学为调查对象,进入深入研究分析,试图为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的具体教学实践方面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调查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对既有问题进行研究。经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发现,湖南省长沙市syxx小学第一学段的绘本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学校和教师对开展绘本教学的态度普遍都是积极的,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学校对上好绘本教学课的必备条件认识不够晰,缺乏绘本,参与绘本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不够等。本论文基于调查存在的问题,依据绘本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强对绘本教学课必备条件的认识,尽快丰富学校绘本文本,学校应着手大力提升绘本老师的教学能力,积极组织开展与绘本相关的课外比赛活动等,并提供了相关的、可供参考的案例。本论文基于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的整体情况,切实找出绘本教学过程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以促进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的水平。

任映瑾[2](2021)在《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实践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事业,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为保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中国。西藏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门户,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发展作为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之一,摆在了国家战略高度的位置。如今,加快推进美丽西藏建设、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已经达成共识。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群众性的事业,最离不开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公众的参与既能对政府和企业起到监督作用,影响生态决策,又能推动西藏生态环境向好发展。所以,必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本文借鉴有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结合西藏区情,运用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探索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首先,从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迫切性与必要性入手,在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厘清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水质变化;草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随后阐释出公众参与是建设美丽西藏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的相关论述。其次,本文对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如下: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政府环境工作信息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意识逐步确立;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完善。存在的问题有高度认同下的盲目性;多元主体互动不足;公众环保信息获取渠道、喜好形式单一。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完善;公众思想、意识、知识欠缺。最后,对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主要从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方阳阳[3](2020)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现状及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文中提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只有他们树立了正确的环境观,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教育部提出《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2017年1月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其对环境教育相关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环境教育教学策略的探究,进而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不断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人进步的需要,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调研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目前信阳市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现状开展调查;并探讨环境教育现存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结合信阳市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及优化建议,并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案例。首先,选取河南省信阳市、县、镇三级4所高中12个班级的4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所在学校的环境教育现状开展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4所信阳市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得到了基本的贯彻和落实,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环境基础知识;(2)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环境基础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环境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欠缺;(3)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行为具有浅层性特征;(4)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教学存在教育模式单一化与教师环境教育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其次,在对信阳市、县、镇三级4所高中地理教师专题访谈的基础上,来探究信阳市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现存的问题及产生原因:(1)环境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2)缺乏专业的环境教育师资力量;(3)环境教育教学资源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开发环境教育相关的素材;(4)地理学科的环境教育功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通过对目前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教育教学策略及优化建议:(1)转变传统思想,重视环境教育。学校应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使环境教育不再是教师的自发性行为,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环境素养。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学习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充实自己环境教育专业知识;(3)挖掘地理素材,丰富环境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环境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发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环境教育;(4)走出教室校园,开展多样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周边的环境知识,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责任感;(5)激活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兴趣;(6)改进评价体系,落实环境教育有效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水平、解决环境问题技能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行为状况的评价。

王金波[4](2019)在《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艰巨而又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一个总体认识程度及认识水平,同时也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对自身的行为及生活活动的调整,协调人与生态、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保护意识。本篇论文旨在研究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通过调查研究从而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构建绿色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来阐述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中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途径,从而为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提供途径及方法。

李影彬[5](2019)在《环保题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对美术教育的亲身体验和环保题材多方面实践研究,笔者深切感知以环保题材为主的绘画创作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普及青少年环保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学习、实践和审美等能力,更重要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美育精神逐渐增强创新意识,以此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人才。随着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保又成为人们热议话题之一,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也应该为环保事业奉献一份自己力量。从长远来看中小学生使用环保材料,有利于引导他们关注身边可以利用的废旧物品,对于提高自我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美术手工课进行有效延伸,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关乎时代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在选题和立论过程中紧抓环保特点,兼具传统性与创新性结合,重点突出,通过对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跨越不同学习领域取长补短,更好地激发当代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实现美育目标与环保教学,使丰富的环保课程实践上升为创新自由,借此激发中华民族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精神。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选择环保题材的原因,论文方向是关于环保绘画创作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第二章,阐述环保绘画创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环保题材的概念界定。第三章,笔者调研吐鲁番市8所中小学,分析环保课程在湘美版教材所占比例,以及师生对环保的概念了解,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环保题材绘画对于我们生活、学习的重要性。第四章,结合调研数据,以弘扬环保文化为导向,分析环保题材绘画,帮助学生掌握环保知识并进行多种环保材料的美术手工创新,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五章,利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传播中小学美术环保课程,针对调研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环保教学设计与案例。第六章,对论文进行总结,说明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推广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在以后教学中美术教师还要努力将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到更多学习领域,充分展示中小学美术环保教育特色。

王延袖,祖丽胡玛·阿不力孜,吴灵琼[6](2018)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生环境素养的现状与培育对策——基于对克拉玛依市小学生的调查》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通过克拉玛依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环境世界观和亲环境行为的调查,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生环境素养的现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小学生的环境世界观和亲环境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自20世纪60年代,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暖等已经变成全球各国都关注的环境问题[1]。环境保护,教育先行。

王阿敏[7](2018)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加强青少年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对学生国际理解观的培养成为国家教育迫切需要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建设至今,新疆在经济发展等方面暴露出了国际竞争力较弱,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新疆小学生的意识观念处于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正确引导理性国际理解观的发展。乌鲁木齐市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具有发挥区位优势和推进战略发展的需求。越是在开放的世界中,越要加强国家认同教育。通过国际理解观的了解,查看小学生如何在世界发展中认识祖国,理解祖国。研究内容主要对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开放意识、世界公民意识、本国的国际认同意识、以及国际理解的能力意识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研究分析框架主要是包括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年级、性别、民族、出生地和使用互联网时间的显着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整体水平较高,而且国际理解观的各维度平均值得分的差异不大。其中,小学生在世界公民意识和对本国的国际认同意识维度的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在开放意识和国际理解的能力意识维度的发展水平较低。第二,年级不同的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呈现显着差异;不同性别、民族、出生地的小学生国际理解观水平也具有显着性差异;小学生使用互联网时间的长短与其国际理解观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三,“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积极推进中,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政府的引导程度对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上述结论,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增强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发展,要重视国际理解观发展的理念,可以重视小学生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的地位,增强国家认同感;加强国际理解观发展的目标指引,可以制定相关具体目标实施任务,加强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管理;丰富国际理解观发展的培养途径。

范晓宇[8](2018)在《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文中认为居民的环境意识行为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居民的环境意识对制订科学的环境保护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的方法,先综合国内外理论体系探讨了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定义概念,研究了环境意识的发展历程和思想渊源,并就目前国内外对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作了系统分析,明确了目前目前国内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调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定丹江口水库库周六个小区域(内乡县、淅川县、郧县、十堰市市辖区、丹江口市市辖区、房县)为调查区,以调查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理论作为出发点,下设环境知识、环境行为、环境事实、环境期望四个维度指标,设计并编制了以居民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身份、收入水平、家庭在校生人数,和四个维度指标为中心的《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数据分析法对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进行研究。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调查区中,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下四个维度指标的综合整体水平较高,与此同时,其中也存在不少的潜在问题。具体在四个维度指标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发现,一方面,居民的环境行为水平最低,环境期望水平最高;另一方面,居民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关联系。除了性别外,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身份、收入水平、家庭在校生人数均对居民的环境知识、环境行为、环境事实具有差异性的显着影响,而所有个人基本情况对环境期望的影响则无明显差异。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环境教育为基础,以环保法治为保障,以宣传创新为辅助”的理念,争取为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参考与帮助,培养居民环境素养,营造更好的环境文化氛围。

董文英[9](2017)在《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任由这些严峻的环境问题延续下去,不仅会危害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存安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要培养全民的环境意识,那么培养初中生的环境意识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但是现在农村中学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不重视,产生了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环境意识淡薄、忽视环境保护等等,因此研究农村初中生的环境意识状况,分析了解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培养初中生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意识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环境意识的概念,同时在理解环境意识概念的基础上,将环境意识划分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这三个方面,为文章后面的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第二部分,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初中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了解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的情况。第三部分,通过对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文章概括出初中生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如对环境知识了解少;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低;学生环境行为滞后;学校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不积极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生环境意识的水平的提高。第四部分,根据对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文章从学校方面研究,着重阐述学校在培养初中生环境意识方面所起的主导作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重视学校环境意识教育工作,对教师进行适当的环境意识培训,提高师生环境意识;丰富校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校园,美化校园环境,为培养初中生环境意识建立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等。同时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与家庭、政府的联系沟通,通过学校的主导作用以及家庭、政府的辅助作用,支持初中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从而达到培养初中生环境意识的目的,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发展进步。

朱远来[10](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二、乌鲁木齐地区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鲁木齐地区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绘本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落实国家提倡“全民阅读”的要求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的要求
        三、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实现自主阅读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绘本
        二、绘本阅读
        三、小学绘本教学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绘本及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绘本及教学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访谈调查法
第二章 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理论依据与现实必要性
    第一节 小学第一学段的绘本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第二节 小学第一学段开展绘本教学的现实必要性
        一、绘本教学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绘本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三、绘本教学有利于实现小学生德育的目标
        四、绘本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能力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内容设计
        一、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二、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
        三、对调查的总体分析
第四章 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上好绘本教学课的必备条件准备不足
        二、学校缺乏绘本资源
        三、绘本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不够
        四、缺少开展与绘本相关的课外活动
        五、学校忽视了家校合作的作用
        六、学校对绘本阅读材料内容的要求不够清晰
    第二节 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绘本价值认识不全面
        二、绘本教学的教学目标缺乏完整性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
        四、上课过程中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师缺乏融入绘本在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内容
        六、绘本阅读材料过多的使用国外的绘本
第五章 小学第一学段绘本教学问题解决的对策
    第一节 解决学校方面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上好绘本教学课必备条件的认识
        二、尽快丰富学校绘本资源
        三、学校应尽快提升绘本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
        四、积极开展与绘本相关的课外比赛活动
        五、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阅读绘本提供条件
        六、学校需要加强对绘本阅读材料内容的监管
    第二节 解决教师方面问题的对策
        一、需要全面认识绘本教学的价值
        二、保持绘本教学目标的完整性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话
        四、重视绘本文本的使用
        五、在绘本教学中融入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内容
        六、加强引导学生阅读国产优秀绘本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一、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二节 对研究的反思
        一、研究对象的范围较小
        二、对绘本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稍显粗浅
    第三节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四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教师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简要评述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迫切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第二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西藏面临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公众参与
        二、公众参与是建设美丽西藏的必然要求
        三、公众参与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
第二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二、政府环境工作信息公开透明
        三、公众参与意识逐步确立
        四、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增多
    第二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一、高度认同下的盲目性参与
        二、多元主体互动不足
        三、公众环保信息获取渠道、喜好形式单一
    第三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二、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完善
        三、公众参与思想、意识、知识欠缺
第三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第一节 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一、优化公众参与的知情机制
        二、优化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
        三、优化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四、优化公众参与的问责机制
    第二节 推动公众生产、生活绿色化
        一、推动公众生产方式绿色化
        二、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
    第三节 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
        一、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
        二、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现状及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理论背景
        (二)现实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环境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内环境教育研究现状
        (三)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课程
        (二)环境教育
        (三)教学策略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亨格福德“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启发式教学理论
        (五)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第三章 信阳市高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和对象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三)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结果描述
    三、信阳市高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环境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原因及分析
第四章 优化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传统思想,重视环境教育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环境素养
    三、挖掘地理素材,丰富环境教育资源
    四、走出教室校园,开展多样环境保护活动
    五、活跃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
    六、改进评价体系,落实环境教育有效评价方法
    七、案例展示
        (一)信阳市浉河水污染现状探究教学案例设计
        (二)“鸡公山风景区”环境教育教学案例设计
        (三)高中生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案例设计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4)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1.理论价值
        2.社会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关注数量和研究方法
        2.关于调查范围和研究对象
        3.关于调查研究中更多注重教育手段的选择
        (二)国外研究现状
        1.对环境意识发展的研究
        2.对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
        3.对环境意识培育方法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节 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是绿色发展的需要
        一、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督促中学生绿色消费
        二、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培养中学生生态理念
        三、有利于加强环境建设,深化中学生环保意识
    第二节 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符合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一、有利于中学生形成资源节约意识
        二、有利于中学生提升环保知识水平
        三、有利于中学生改善环境保护行为
    第三节 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一、有利于强化中学生在环保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中学生在环保中的资源可利用度
        三、有利于减少中学生在环保中的浪费资源的行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现状及成因
    第一节 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环保态度冷漠
        二、学校环保宣传工作不到位
        三、家庭环保氛围不浓厚
        四、社会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二节 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成因
        一、学生自身环保积极性不高
        二、学校环保教育较弱
        三、家庭环保观念不强
        四、社会环保宣传力度不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途径
    第一节 加强学校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
        一、开展环保讲座提升中学生环保知识水平
        二、举办环保演讲比赛提高中学生环保意识
        三、开设环保宣传周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
    第二节 重点培养家庭环境保护意识的氛围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形象
        二、从家庭的小事做起,培养中学生的环保习惯
        三、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引导中学生形成环保理念
    第三节 督促中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一、学生自身要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二、学生自身要提升环保素养,丰富环保知识内涵
        三、学生自身要加强环保能力,充当环保小卫士
    第四节 努力完善社会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一、建立环境保护监管条例,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倡导中学生文明绿色出行
        三、加强对社会成员的监管,引导中学生养成环保习惯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和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环保题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为基础美术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1.2 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有重要作用
        1.1.3 开发环保课程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1.1.4 彰显环保题材创作对美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本文创新
        1.3.2 不足之处
2 环保题材概念界定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概念界定
        2.2.1 环保题材
        2.2.2 环保理念
        2.2.3 美术环保题材
3 环保题材在吐鲁番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调查
    3.1 本论文研究的范围
    3.2 调查对象和具体内容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的具体内容
    3.3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3.1 中小学美术课程模式调查
        3.3.2 对美术课喜爱程度
        3.3.3 对环保知识的真实感受
        3.3.4 学生对环保题材的认识与理解
    3.4 美术教师对环保题材的认知调查
        3.4.1 校园文化基本概况
        3.4.2 对人文知识的渗透
        3.4.3 提升学生艺术文化素养
        3.4.4 教师对环保题材的关注程度
4 环保题材在吐鲁番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分析
    4.1 调查结果分析
        4.1.1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对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影响
        4.1.2 师生对环保题材开发与实践的现状分析
        4.1.3 师生对中小学环保课程的主观认识
    4.2 环保题材在美术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思考
        4.2.1 美术教师对环保题材基本概念了解不足
        4.2.2 美术工作室设备不完善
        4.2.3 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
        4.2.4 环保和教育资源共享
5 开发新疆中小学美术环保课程的价值优势
    5.1 开发环保课程新模式
        5.1.1 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5.1.2 利用教育资源传播综合课程
        5.1.3 提高美术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5.1.4 师生积极推广环保美术教学
    5.2 建立符合新疆中小学美术环保题材学习模式
        5.2.1 课前理论知识讲授
        5.2.2 在美术教学中加强环保意识
        5.2.3 强化教师各项教学技能
        5.2.4 合理利用环保题材进行教学设计与教案
6 环保题材在新疆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与发展
    6.1 环保理念引领中小学美术课程多元化
        6.1.1 核心素养下美育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热情
        6.1.2 环保教育拓展师生共同学习领域
        6.1.3 探索环保题材,为美育注入新鲜活力
    6.2 扩展环保题材的应用范围
        6.2.1 构建中小学生倡导环保,利用废弃物创新意识
        6.2.2 提高创新意识,促进新疆教育全面发展
        6.2.3 推动环保理念,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结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生环境素养的现状与培育对策——基于对克拉玛依市小学生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二) 测量工具
        1.环境世界观
        2.亲环境行为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环境素养特征
        1.环境世界观特征
        2.亲环境行为特征
    (二) 相关因素分析
        1.环境素养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2.父母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影响
综合讨论
结论与建议

(7)“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研究缘起
        1.1.1 “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国际理解观的需求
        1.1.2 新疆小学生国际理解观处于发展的关键期
        1.1.3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要发挥好新疆核心区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分析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国际理解观
        1.4.2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观教育的必要性
    2.1 国际理解观教育需要“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目标指引
    2.2 新疆抓住经济发展的好时机需要“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有效推进
3.“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2.1 国际理解观水平的整体分析
        3.2.2 国际理解观水平的差异分析
        3.2.3 国际理解观水平的相关分析
    3.3 调查结论
        3.3.1 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整体水平较高
        3.3.2 小学生国际理解观存在着人口特征学上的差异
        3.3.3 小学生国际理解观水平与使用互联网时间之间呈正相关
        3.3.4 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的发展受教师、学校和政府方面的影响
4.“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促进小学生国际理解观发展的建议
    4.1 重视国际理解观发展理念
        4.1.1 重视小学生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的重要地位
        4.1.2 基于地缘背景,增强小学生国家认同感
    4.2 加强国际理解观发展的目标指引
        4.2.1 制定《新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具体目标任务
        4.2.2 加强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与管理
    4.3 丰富国际理解观发展的培养途径
        4.3.1 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国际理解观的差异化教育
        4.3.2 加强教师国际理解观的培训
        4.3.3 开展国际校际结对子活动
        4.3.4 整合社会资源,深化国际理解观的日常教育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8)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当前环境形势
        1.1.2 丹江口水库环境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1.1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量表的研究
        1.2.1.2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内涵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2.1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理论的研究
        1.2.2.2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调查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调查方法
    2.1 调查区概况
    2.2 调查方法
    2.3 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问卷的编制
        2.3.1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概念与维度界定
        2.3.1.1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
        2.3.1.2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维度界定
        2.3.2 问卷设计
        2.3.3 问卷说明
        2.3.4 问卷测评
    2.4 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调查问卷的样本确定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5.1 调查实况
        2.5.2 数据统筹
        2.5.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
    3.1 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总体情况分析
    3.2 环境知识调查研究
        3.2.1 环境知识调查研究总体情况
        3.2.2 不同性别居民环境知识的比对研究
        3.2.3 不同年龄居民环境知识的比对研究
        3.2.4 不同年收入居民环境知识的比对研究
        3.2.5 不同社会身份居民环境知识的比对研究
        3.2.6 不同文化水平居民环境知识的比对研究
        3.2.7 不同家庭在校生人数居民环境知识的比对研究
        3.2.8 小结
    3.3 环境行为调查研究
        3.3.1 环境行为调查研究总体情况
        3.3.2 不同性别居民环境行为的比对研究
        3.3.3 不同年龄居民环境行为的比对研究
        3.3.4 不同年收入居民环境行为的比对研究
        3.3.5 不同社会身份居民环境行为的比对研究
        3.3.6 不同文化水平居民环境行为的比对研究
        3.3.7 不同家庭在校生人数居民环境行为的比对研究
        3.3.8 小结
    3.4 环境事实调查研究
        3.4.1 环境事实调查研究总体情况
        3.4.2 不同性别居民环境事实的比对研究
        3.4.3 不同年龄居民环境事实的比对研究
        3.4.4 不同年收入居民环境事实的比对研究
        3.4.5 不同社会身份居民环境事实的比对研究
        3.4.6 不同文化水平居民环境事实的比对研究
        3.4.7 不同家庭在校生人数居民环境事实的比对研究
        3.4.8 小结
    3.5 环境期望调查研究
        3.5.1 环境期望调查研究总体情况
        3.5.2 不同性别居民环境期望的比对研究
        3.5.3 不同年龄居民环境期望的比对研究
        3.5.4 不同年收入居民环境期望的比对研究
        3.5.5 不同社会身份居民环境期望的比对研究
        3.5.6 不同文化水平居民环境期望的比对研究
        3.5.7 不同家庭在校生人数居民环境期望的比对研究
        3.5.8 小结
第四章 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提升建议
    4.1 以环境教育为基础
        4.1.1 重视学校环境教育,综合实践环境保护
        4.1.2 环境教育针对化,教育方法差别化
    4.2 以环保法治为保障
        4.2.1 环境保护责任的明确
        4.2.2 环境法治建设的强化
    4.3 以创新宣传为辅助
        4.3.1 环境保护宣传内容上的创新
        4.3.2 环境保护宣传形式上的创新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环境意识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和目的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目的
一、环境意识相关概念界定
    (一) 环境
    (二) 环境意识
        1. 环境意识的概念
        2. 环境意识的构成
二、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现状分析
    (一) 初中生环境知识的现状分析
        1.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 对日常生活环境的认识
        3. 获得环境知识的途径
    (二) 初中生环境态度的现状分析
        1. 对环境问题的态度
        2. 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3. 对参与活动的态度
    (三) 初中生环境行为倾向的现状分析
        1. 家庭中的环境行为倾向
        2. 学校中的环境行为倾向
        3. 社会中的环境行为倾向
三、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初中生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环境知识了解少并存在局限性
        2. 学生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不高,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低
        3. 学生的环境意识淡薄,保护环境的行动滞后
        4. 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不积极
    (二) 影响初中生环境意识的原因
        1.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学校的环境教学资源存在空缺
        2. 环境意识教育的地位没有确定,学校的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3. 家庭与学校环境意识教育脱节,家长对教育责任的认识不明确
        4. 社会对环境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培养环境意识的措施不够得力
四、初中生环境意识培养的对策
    (一) 发挥学校环境意识教育在初中生环境意识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1. 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完善相关课程教材
        2. 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意识水平
        3.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环境知识涉猎
        4. 丰富学生课外实践,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5. 开展环保舆论宣传,营造环境教育气氛
        6. 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创造绿色和谐氛围
    (二)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发挥学校在家庭环境意识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1. 积极联系学生家长,呼吁家长以身作则
        2. 结合学校家庭实际,培养学生环保习惯
    (三) 学校与政府共同为培养初中生环境意识作出努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乌鲁木齐地区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绘本教学对策研究[D]. 许异. 云南师范大学, 2021(11)
  • [2]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D]. 任映瑾.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现状及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D]. 方阳阳.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4]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研究[D]. 王金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5]环保题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D]. 李影彬.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生环境素养的现状与培育对策——基于对克拉玛依市小学生的调查[J]. 王延袖,祖丽胡玛·阿不力孜,吴灵琼. 环境教育, 2018(08)
  • [7]“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国际理解观研究[D]. 王阿敏.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7)
  • [8]丹江口水库库周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D]. 范晓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9]农村初中生环境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董文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