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期刊办刊新思路

浅谈文学期刊办刊新思路

一、浅谈文学期刊办刊的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黄柏刚[1](2021)在《新媒介时代的新生态文学批评——《作品》评刊团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与影响》文中指出《作品》评刊团通过与新媒介的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出热度、广度、温度、高度等新质特征,改变了传统批评的批评形式、主体构成、传播方式、时效性和批评生态,为文学期刊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可视为新媒介时代的新生态文学批评。

高心怡[2](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认为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孙明[3](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研究说明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朱迪[5](2020)在《融媒体背景下少儿期刊发展策略研究 ——以《小星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传统少儿刊物产生了巨大影响,令其面临着严峻挑战。以传统纸媒为主媒介的少儿期刊必须抓住融媒体时代发展的规律,逐渐从传统出版转向复合出版,谋求正确的转型之路,避免走向淘汰。笔者以《小星星》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对融媒体背景下少儿期刊面临的问题作出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融媒体与少儿期刊进行概念界定后,将融媒体技术的优势展开分析,说明融媒体技术存在的意义。其次对现有少儿期刊的大环境、少儿期刊的特点进行论述,证明本次研究的必要性,最后将个案《小星星》的40年发展历程做一梳理,以便读者对该杂志有一大概了解。第二部分为融媒体时代下《小星星》的发展成因与面临的困难。首先从宏观与微观双角度的研究总结出《小星星》的亮点、优势。继而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小星星》的研究,分析出少儿期刊在营销手段、呈现方式、售后环节、期刊编辑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呼应上一章节所提出的问题,结合新兴媒介技术,对《小星星》提出科学的转型建议,希望能给其他少儿期刊提供发展借鉴。在融媒体逐渐影响少儿阅读环境的情况下,少儿期刊应该如何适应市场以吸引更多读者,是少儿期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希望将融媒体与少儿期刊相结合,为推动少儿期刊的融媒体出版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参考。

宋婳婍[6](2020)在《《中州学刊》办刊特色研究》文中指出《中州学刊》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学刊创刊之初就担负着推动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任,并提出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办刊宗旨,旨在把《中州学刊》创办成为一个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如今,《中州学刊》历经40年的成长已成为中国学术圈中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但是目前学术领域对《中州学刊》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关于《中州学刊》的办刊特色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通过对杂志社实地调研和《中州学刊》编辑的采访沟通,并运用编辑出版学理论以及个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图表展示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州学刊》办刊情况、办刊特色、作者构成、面临问题与发展路径等四方面对学刊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其次,《中州学刊》办刊历程主要经历了筹办初创期、发展改革期、融合发展期三个阶段,学刊在不同阶段中从发展不稳定到稳定,从发展传统媒体到新时代融合发展,都在不断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除此之外,学刊从1987年改革后经历了两任社长,虽然发展方向侧重不同,但都为《中州学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中州学刊》在创刊40年的风雨历程中,办刊特色也日益突出。在栏目整体设置方面,坚持合理性、地方性、时代性的栏目设置特色,发展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在编辑特色方面提出以编为主、编研结合、以编促研的三步方针,鼓励编辑走学术发展之路;学刊在版式设计上也独具特色,具有封面设计稳中有变、封二设计独具匠心以及封底设计物善其用的特点。同时,学刊在组织学术活动方面也十分得心应手,经常组织研讨会、学刊周年座谈会,以及参加社科院“智库”论坛。此外,还针对学刊作者的单位、基金项目、地域分布进行了量化分析,基于研究结果,同时发现了新媒体环境下学刊目前面临的出版周期长、转载量下降、编辑人员不稳定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新媒体传播渠道、创立知识付费平台、建立人才储备库等优化路径,促进《中州学刊》进一步优化发展,在学术领域做出更多贡献。通过对《中州学刊》的研究发现,它之所以能保持四十余年的良好发展,主要归功于定位准确的办刊宗旨,填补学术需求的空白以及高质量的作者队伍,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办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并对新事物一直抱有一颗学习借鉴之心。希望通过对《中州学刊》的研究能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推动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

孙蕴芷[7](2020)在《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文中指出“现实主义冲击波”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文学思潮,其文学影响与文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回潮中的重要一环,它深度参与了对“85新潮”延续至1990年代初遗留下的过度形式实验、私语化、封闭式等问题的纠偏,重启文学介入现实的对话,为沉闷已久的文坛带来新气象,对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学界对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研究局限于从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等层面进行分析,究其一点而不计其余,未能将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做一个清晰梳理,缺乏一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因此,本文旨在从1990年代市场经济、文学机制变动等方面发掘“现实主义冲击波”现象发生的原因,完成对此现象脉络的梳理,把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的文学现象重新打捞出来,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许多问题重新发掘,意在与1990年代以来的主流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对话,打破主流文学史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固化评价,试图用相对整体和贯通性的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讨论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的变化所衍生出的1990年代文学期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具体考察“三驾马车”话题的制造、《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文艺报》《人民文学》等代表性期刊与“现实主义冲击波”之间的隐秘关联等,完成对其“发生—发展”脉络的勾陈。第二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通过对两类作品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结合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文学内部的嬗变等考量1980年代发生的改革文学对于19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影响。“现实主义冲击波”突破了改革文学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并轨”状态,将视线下移至“改革”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同时文本内部的“撕裂”隐含着“改革”无法克服的“悖论性”问题,因而呈现出与国家话语之间的“脱轨”。第三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80年代末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担任了 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的“先声”角色。“现实主义冲击波”一方面延续了新写实小说对于“生活状态”/“生存本相”的还原式呈现,另一方面相较于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从“场域”和“身份”两大层面完成“写作对象”的转换。此外,“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更着意于表现社会转型期个人与集体的复杂关系,在致力弥合“改革”与个人之间“裂隙”的同时又忽视了自我欲望的合理性表达。第四章,关注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问题,深入考察同为现实主义回潮中的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围绕90年代批评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产生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探究隐藏在该批评现象背后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问题,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局限性予以客观评价。

蒋露[8](2020)在《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文中认为现今莫言研究正如火如荼,甚至还出现许多探索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的论文。可以确定的是,莫言从默默无闻的新人作家到蜚声世界文坛的着名作家的转变是经过了时代的重重筛选。因此,读者的选择、文学批评的开展以及文学史的记录都被用以研究对莫言成名的影响。本文将从选学(选刊、选本)视域独特的遴选特点去探究莫言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具体结合不同年代的文学背景和选刊、选本的发展情况去论证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影响。在80年代国内文学热下,文坛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文学选刊作为披沙拣金的把关者,从浩如烟海的小说作品中发掘莫言小说并对其进行多次推介,其中《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的推介最为成功,引起了文学界热烈讨论。文学选本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80年代莫言小说的创作实绩。选本选家以专业的文学知识和不同的审美取向选录出可以代表本时期小说创作实绩的莫言小说。其中年选、争鸣选本、思潮选本以各自不同的选录标准收录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等小说。从这些被选刊、选本选择的莫言小说中,我们能看到,80年代新人作家莫言抓住文学新变的创作热潮,勇于尝试,创作出了在当时独具一格的小说作品。80年代的莫言小说得益于文学选刊的慧眼发掘和推荐,引起学界争论,从而获得广泛关注。90年代多元的文学格局,使得在80年代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几篇莫言小说,在本时期得到了更为公正的对待。一方面,文学选刊销量走低,业内掀起改版潮,多家小说选刊将“吸引读者的好作品”作为重要选稿标准。由此,莫言本时期的小说《沈园》《牛》《白棉花》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被选刊重点选载。另一方面,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新增经典选本和精品选本,特别是《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被收入经典选本,对莫言而言,这代表着各专业学者对其小说价值和影响的认证。进入新世纪,纯文学边缘化愈演愈烈,文学选刊以自身的影响力已经难以带来更多的销量,因此借用早前发掘、培养成功的文学作家名气,以转载文学名家作品的形式,吸引大众读者关注,而莫言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莫言小说不仅在新世纪前十年收获了一系列国内外文学大奖,还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时期文学选刊与莫言小说形成较为明显的互推关系,这也正是莫言“反哺”选刊的表现。而文学选本受市场经济影响,“名家崇拜”现象严重,以年选和教材选本为例,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数量激增。

刘枝叶[9](2020)在《《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文中提出《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就十分重视刊载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有关俄苏文学的学术动态也长期保持关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考察《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俄苏文学译介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摘取其中有关俄苏文学评论的文献,以时间为主线进行梳理,深入探究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对杂志中有关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设置进行分析,追踪相关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总结期刊栏目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内在联系。第一章以1978年至2019年《外国文学研究》中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进行总体评介。首先筛选出《外国文学研究》创刊以来刊载的所有关于俄苏文学研究的文章,然后对样本进行数据统计,结合统计结果对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考察。经过统计和分析,样本反映出的俄苏文学研究发展情况与国内总体研究发展进程基本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整体水平.我国俄苏文学研究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期,受国内整体环境的影响,俄苏文学研究发展缓慢;到8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迎来新的起点,对俄苏文学的研究更加历史、客观,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也不断深入;90年代,苏联解体对中俄文学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数量有所下降,但在质量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开拓性进展;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有关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突出,包括巴赫金理论在内的文论研究也迎来了繁荣期。第二章以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学界对此类作家作品关注度的变化以及具体研究成果进行历时性考察。从《外国文学研究》上已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来看,研究热度较高的作家有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高尔基等。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艺术风格、创作思想、国内研究述评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往往不尽相同.本章将对样本中高频出现的作家进行重点分析,通过梳理1978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上刊载过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各作家研究的总体脉络,进一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作家作品研究的基本情况。第三章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创刊以来设置的俄苏文学专题栏目为研究对象,对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最早设立的有关俄苏文学研究的专题栏目是在1979年第4期,题为“‘苏联当代文学是禁区吗?’笔谈”,此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还相继增设了多种类型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如俄苏作家纪念专栏和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其中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步被打造成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特色栏目。结语部分整体回顾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中俄学术研究做出的贡献。从1978年至今,国内的俄苏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也始终坚持对俄苏文学保持关注。由于该刊在具体文章的选取上,能够准确把握学术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在对杂志上刊载的俄苏文学研究文献进行整体研究时,能够发现这些学术成果与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关注热点高度契合。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不断调整办刊策略,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力求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致力于“传播中国话语、沟通中外学术”。与此同时,杂志更加注重中俄学术的对话,多次主办学术研讨会,还打造了俄苏文学研究的特色栏目,在促进中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吉娟[10](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提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二、浅谈文学期刊办刊的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文学期刊办刊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介时代的新生态文学批评——《作品》评刊团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品》评刊团的全新运作模式
    (一)极具创意和特色的运作模式
    (二)评刊团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作品》评刊团的批评新质特征
三、《作品》评刊团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与影响
    (一)批评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
    (二)批评主体构成的变化
    (三)批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变化
    (四)批评的时效性增强
    (五)改变了批评的生态
    (六)为新媒介时代文学期刊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第一节 《作家》前史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第二节 编辑策略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结语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融媒体背景下少儿期刊发展策略研究 ——以《小星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融媒体
        1.2.2 少儿期刊
    1.3 有关“少儿期刊”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际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调查法
第2章 《小星星》发展背景解析
    2.1 融媒体时代背景
        2.1.1 融媒体特点分析
        2.1.2 传统少儿期刊转型的必要性
    2.2 《小星星》发展历程
        2.2.1 萌芽期(1980—1988年)
        2.2.2 成长期(1989—1997年)
        2.2.3 发展期(1998—2008年)
        2.2.4 繁荣期(2009年—)
    2.3 思考与小结
第3章 《小星星》发展现状分析
    3.1 《小星星》的发展优势
        3.1.1 宏观角度分析
        3.1.2 微观角度分析
    3.2 《小星星》的发展困境
        3.2.1 单一的发行方式
        3.2.2 固化思维未转变
        3.2.3 低频的读者互动率
        3.2.4 融媒体意识的缺乏
    3.3 思考与小结
第4章 融媒体背景下少儿期刊的办刊启示
    4.1 刊媒互动,打造沉浸式体验
    4.2 媒体融合,构建网络平台
    4.3 加强互动,扩大读者群
    4.4 拓宽渠道,探索销售新模式
    4.5 加强思维,培养复合型编辑
    4.6 思考与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星星》历年所获奖项
附录B 《小星星》2000年至2019年所办活动

(6)《中州学刊》办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学术影响力
        2.办刊特色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1.个案分析法
        2.文献分析法
        3.数据分析法
    (四)创新之处
        1.研究对象创新
        2.研究内容创新
        3.研究目的创新
一、《中州学刊》办刊情况概述
    (一)发展历程
        1.筹办初创期(1979-1981):从《学术研究辑刊》到《中州学刊》
        2.成长改革期(1982-2013):从双月刊到月刊
        3.融合发展期(2014—至今):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
    (二)历任社长
        1.汤漳平:侧重人文科学研究
        2.李太淼:侧重社会科学研究
    (三)办刊优势
        1.拥有资源与资金“双保障”
        2.社科院主办学术氛围浓厚
        3.坚持“十六字方针”的办刊理念
二、《中州学刊》的办刊特色
    (一)《中州学刊》栏目整体特色分析
        1.科学性——追求栏目“形散而神不散”
        2.地方性——栏目遵循“立足河南,面向全国”
        3.时代性——栏目设置紧扣“热点”及时更替
    (二)《中州学刊》编辑特色分析
        1.以编为主——建立组稿与重点选题公示制度
        2.编研结合——倡导编辑“学者化”
        3.以编促研——鼓励编辑“全方位”发展
    (三)《中州学刊》版式特色分析
        1.稳中有变的封面设计
        2.独具匠心的封二设计
        3.物善其用的封底设计
    (四)《中州学刊》学术活动特色分析
        1.结合重点选题举办学术研讨会
        2.定期举办学刊周年座谈会
        3.参与社科院“智库”论坛
三、《中州学刊》作者构成现状分析
    (一)作者单位构成分析
        1.作者大部分具有多重身份
        2.受到科研机构独特青睐
        3.出版机构、省委党校作者人数较少
    (二)作者基金项目等级分析
        1.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数每年占很大比例
        2.国家级项目最多,省部级次之
        3.校级基金项目超过市厅级
    (三)作者地域构成分析
        1.河南地区为主,辐射周边省份
        2.发达地区较多,偏远地区较少
        3.真正来自国外的作者较少
四、《中州学刊》面临问题及发展路径
    (一)《中州学刊》面临的问题
        1.出版周期较长,学术热点发表有所延迟
        2.全文转引量近十年有所波动,期刊影响力亟待扩大
        3.学刊编辑人员流动较大,梯队建设有待加强
    (二)《中州学刊》的发展路径
        1.完善新媒体传播渠道,及时发布学术热点
        2.创立知识付费平台,提升知识服务意识
        3.建立人才储备库,提高编辑福利待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一节 “三驾马车”的话题制造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
    第二节 《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三节 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的《人民文学》《文艺报》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二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
    第一节 “改革”历史语境下的两种书写态势
    第二节 国家话语权力的转变——由高度集中到隐形渗透
第三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与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
    第二节 生存写作背后两种不同价值指向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深化——新世纪底层文学
    第二节 批评的错位/滞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困境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8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选刊对莫言小说的发掘与推广
    (二)对选本收录莫言早期小说的考察
    (三)文学选刊对莫言小说的“不选”与“选”
二、9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低迷期的选刊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二)探析选本对莫言80年代小说的高频收录
    (三)“丰乳肥臀”风波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三、新世纪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盛名下的莫言小说与选刊的互推关系
    (二)莫言小说在选本领域的大丰收
    (三)新世纪文学获奖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莫言公开发表小说年鉴表(1981—2013)
附录B 8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C 8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附录D 8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附录E 9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F 9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附录G 9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附录H 新世纪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I 新世纪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文学期刊与文学研究关系的国内研究现状
        (二) 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
    第一节 1978-198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介
        一、70年代末期对俄苏文学的评介概况
        二、8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新趋势
        三、特殊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文学故事
    第二节 1990-199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论
        一、苏联解体对9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90年代对俄苏文学的评论概况
        三、逐步深化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第三节 2000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研究
        一、不断深化的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二、中国视角下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三、巴赫金理论研究的繁荣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作家作品研究
    第一节 19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二、屠格涅夫研究
        三、普希金研究
    第二节 过渡期俄苏作家研究
        一、列夫·托尔斯泰研究
        二、高尔基研究
        三、契诃夫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一、马雅可夫斯基研究
        二、肖洛霍夫研究
第三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评论的栏目设置分析
    第一节 早期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
        一、俄苏作家纪念类栏目
        二、笔谈、会议纪实与综述类栏目
    第二节 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命名与变化
        一、栏目初创时期的命名
        二、栏目名称的变化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创新与发展
        一、俄苏文论研究
        二、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
        三、对话俄罗斯文学的变迁与对外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四、浅谈文学期刊办刊的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介时代的新生态文学批评——《作品》评刊团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启示与影响[J]. 黄柏刚.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04)
  • [2]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融媒体背景下少儿期刊发展策略研究 ——以《小星星》为例[D]. 朱迪. 南昌大学, 2020(01)
  • [6]《中州学刊》办刊特色研究[D]. 宋婳婍. 河南大学, 2020(02)
  • [7]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D]. 孙蕴芷. 山东大学, 2020(11)
  • [8]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D]. 蒋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D]. 刘枝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浅谈文学期刊办刊新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