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化解——重读《铁木前传》

孙力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化解——重读《铁木前传》

一、孙犁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解决——重读《铁木前传》(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婷[1](2017)在《转折时代中的“半清醒者” ——孙犁1940-50年代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棵常青树,也是少数能够走入新世纪的文学大家。自20世纪30年代创作以来,笔耕不辍,在各类文体创作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尤以小说为代表至今影响深远。孙犁是在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战争环境给予了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灵感素材,对于文学的喜爱和祖国人民的深刻情感也成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1940-50年代,正值孙犁处于人生的青壮年时期(27岁-43岁),同时也是他文学成就的巅峰时期。他这段时期的文学创作堪称经典,本文就以孙犁1940-5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基础,分析其在“转折时代”的思想变化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孙犁的文学创作,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内在的转换张力。文章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和对照的方法来论述孙犁1940-50年代小说在1949年前后发生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时代背景、文化心理和创作需求等影响因素。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了孙犁人生经历中重要的拐点之处,主要有加入革命队伍开启抗战生涯、走入文坛吹来“荷花淀”之风、进入和平时期的追忆与反思。通过整理孙犁1940-50年代的小说创作,并对孙犁这一时期的创作进行分期介绍,不同于以往研究者的时期划分,而以“新论”的视角引入,分别为40年代的抗战时期、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回忆抗战时期、50年代初-50年代中的土改合作化时期。第二章主要从审美意识入手,通过比较孙犁抗战时期与土改合作化时期的小说创作,得出孙犁小说审美意识发生了从审美到审丑的转变。抗战时期坚持对真善美的书写,自然环境之美、人性美和人情美都是作家笔下的审美诉求;和平时期对人性与历史进行思考,描写苍凉之景,探索人性丑陋的一面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第三章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出发,探索出作家创作心理经历了由乐观到忧郁的过程。抗战时期的创作心理整体保持着乐观的状态,以较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貌响应时代的号召,同时在个性抒发上也极力张扬浪漫主义精神;和平时期的土改合作化创作则转入颇为忧郁的状态,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时代的发展,以“沉思者”的心境探讨时代的走向。通过对孙犁创作心理的转变研究,展现了孙犁作为时代“半清醒者”人生状态,即在清醒与迷茫之间的游移。时代的转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对作家的创作影响巨大。孙犁在时代转折面前看似是与时代一直走在一起,但通过对其转折前后作品的研究,挖掘出了孙犁真正的心理状态——“半清醒者”。

刘卫东[2](2016)在《孙犁1950年代对“农村题材”的批评——以《论农村题材》为中心》文中指出1954年孙犁发表《论农村题材》,对当时居于主流位置的农村题材写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种独立思考预示他的写作与"时代主潮"渐行渐远。1950年代孙犁发病的"病因",亦与此有关。孙犁也写农村题材作品,但不在主流之内,带有很强的"反概念"特征。孙犁对"典范"的推崇表明了他的文学"口味"。

谢姗姗[3](2016)在《“田园”与“战场”的内在冲突 ——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心理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十七年乡村叙事中,歌颂新时代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和正面表现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中两条道路斗争成为创作的主旋律。作家眼中的乡村呈现的既是和谐温馨、欣欣向荣的“田园”,又是两条道路斗争的“战场”。它们通常不是独立呈现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扭结”的姿态。这种扭结指向的是作家创作心理的内在冲突。而十七年的特殊环境造就了作家具有时代色彩的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正是这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的博弈,衍生了作家创作心理的内在冲突,进而呈现出了十七年乡村叙事的这种特殊现象。本论文以作家创作心理为基点,旨在通过时代追踪及整体性的价值判断,来分析十七年乡村叙事中“田园”与“战场”扭结的现象。其中,绪论部分首先概述田园与战场的形成及其内在冲突,政治人格与文学人格的形成溯因及总体倾向,然后阐释“田园”与“战场”的冲突和政治人格与文学人格冲突的内在联系,最后对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矛盾冲突和作家创作心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述评,同时说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十七年作家政治人格的时代色彩及其作品中的“田园”与“战场”的扭结现象,并概括出具有特定时代色彩的两种创作心理,即时代巨流裹挟下的趋时心理和“欲拒还迎”、“欲迎还拒”的复杂矛盾心理。在因袭的传统士人精神和主导意识形态规约的双重作用下,十七年作家形成了一种较为统一的政治人格,总体上是热情投入、拥抱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的。但因其对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进入方式不同,表现出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紧跟或疏离的心态分流。如王汶石、浩然、李准、周立波、柳青、赵树理等作家,对于新农村生活的认知和书写,对“写田园”和“写战场”的时代主题选择,都往往会有不同的取向和表现方式。第二章论述十七年作家的文学人格的坚守与审美理想的追寻,主要分析一代作家审美追求的“田园化”和“战场化”倾向,以及自觉调整的“两极化”转向。“写田园”和“写战场”的时代主题已内化为作家自觉的审美追求。从孙犁的“乡村理想”、赵树理的“问题意识”、浩然等的“阶级斗争叙事”等创作取向中,不难看出当时作家审美追求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乡村理想生活的热爱关注,一种是对阶级斗争书写的执着追求。同时,基于主导意识形态的规约、评论家的导向性评价以及作家的自我创作期待等多方面因素,许多作家也在主动调整其创作取向,如陈登科、骆宾基、沙汀等就由于“赎罪”心态的牵引而影响着自己的创作追求。浩然、李准等作家则出于一种渴望艺术上的突破以及顺应时代思潮的心理,其创作呈现出“战场”向“田园”倾斜、“战场”向“田园”转向和“田园”向“战场”跨越三种形态。第三章通过分析主导意识形态和民间审美期待的相互借重、碰撞与消解,来揭示当时作家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的纠缠与突围,并概述作家在其“田园”、“战场”意境书写过程中的人格升华。在那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作家对理想的乡村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期待往往难有生存空间,主导意识形态也往往要把民间审美期待强制纳入关于合作化运动和阶级斗争的题旨中。另一方面,抽象的政治主题和现实政策等,也只有与地方风俗、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等民间情状的书写相结合,才能顺利进入文学爱好者的审美接受视域。某些作家在“阶级斗争”的题旨框架中填充风景、风俗、风情的书写方式,也会对主导意识形态规范形成一定程度的弱化和消解。从整体上说,当时作家在追随时代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因其差异性的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的博弈,因而对于“田园”与“战场”的书写也呈现出各有侧重或不同的扭结姿态。结语部分在进一步归纳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心理以及“田园”与“战场”的内在冲突的基础上,也概括指出其不同创作心理影响下的创作得失。

苏虹[4](2013)在《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创作方法的独特性》文中认为孙犁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纯美的乡村女性形象,展现了"美的极致",这体现了孙犁独特的创作原则和创作宗旨,即在女性形象塑造中避免单纯的革命叙事而融入了对传统道德、个性解放等问题的思索。

林盼盼[5](2013)在《论孙犁的三次精神返乡》文中研究说明孙犁出生于北方的一个小乡村,北方土地的厚重与包容接纳了孙犁,更影响了孙犁。一九四九年抗战结束,孙犁远离乡土,走进城市,然而孙犁对乡土的牵挂与眷恋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在逐渐的加强。身居城市,灵魂却无法在此安放,故土永远是孙犁灵魂的栖息地。作家的文学创作是潜藏的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进城之后的孙犁,文学创作上仍旧立足于乡村记忆,他的创作心理与他对故乡的热爱有关,更与他对当下生活的难以适从有关。本文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孙犁精神走向的分析与探索,寻绎其文学创作走向形成的原因,更深入的理解孙犁。第一章,失落与坚守——孙犁的第一次精神返乡(1949-1956)。本章分为三节重点分析,孙犁乌托邦的革命理想破灭后的失落与落寞,情不自禁建构情感的乡村在来消解此时的落寞之情。第二章,调整与找寻:孙犁的第二次精神返乡(1976-1987)本章分为三节,以“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为切入点阐述了孙犁第二次精神返乡的原因与表现。第三章,幻灭与逃离:孙犁的第三次精神返乡(1987-1995)本章分为两节探讨商品经济的到来对孙犁所持有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透视他沉浸在记忆的乡村中不可自拔的精神动向。

童静[6](2013)在《不同文化“成规”规约下的文学言说——从《铁木前传》看孙犁思想的多重价值指归》文中研究指明为人为文,作家孙犁都是一个相当复杂深厚的主体存在,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争议,而今却经久弥香,风情益增,成为当代文学尤其是"十七年"文学中一个奇异的存在。通过细读文本及相关评论,能更深一步地探寻作家在不同文化"成规"规约下形成的多重、复杂的深层思想体系和精神构成在《铁木前传》中的集中体现。

王岩岩[7](2012)在《浓重之中作淡远之想 ——试论铁凝小说对“荷花淀”派的精神师承》文中研究表明铁凝是一位执着地在自己的创作领域里辛勤耕耘的当代女作家,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河北作家和深受孙犁启蒙和影响的作家,铁凝的小说创作必然受到“荷花淀”派精神的影响,不管是孙犁对铁凝走上文学之路的影响,还是文学创作中审美情趣的表达、女性群像的塑造,铁凝的小说中总能找到“荷花淀”派的影子。即使她刻意改变作品风格,走上冷峻严肃,甚至残酷悲壮的路子上,但存留在她人性本质中的“善”与“温情”总会为她的作品留下一定的空间。如果为这种对历史,对社会的宽容柔顺之情寻找文学渊源,那么只能回到孙犁。本论文在绪论中主要概括了铁凝的创作历程,对铁凝的创作进行了梳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为代表;第二阶段是八十年代中期,《麦秸垛》、《棉花垛》《玫瑰门》相继问世,颠覆了以往铁凝留给读者的温情脉脉的印象;第三阶段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对面》、《孕妇和牛》、《永远有多远》,长篇小说《无雨之城》为代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新时期,主要作品有《安德烈的晚上》、《大浴女》、《笨花》等。绪论还涉及铁凝与“荷花淀”派的渊源,并论述了“荷花淀”派作为一个流派存在的意义,为后文的创作打下了基础;第一章从对人类永远的体贴和爱这个主题出发,从铁凝的家庭熏陶、生活经历着手,在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维度中,思考铁凝构筑的文学精神世界;第二章着重写了孙犁对铁凝走上文学之路的影响,从二人作品的审美情趣、审美意境、女性形象塑造以及他们构建的诗画世界等方面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第三章在现实主义关照下的历史叙事与道德谱系之中重新定位铁凝对“荷花淀”派的精神传承。相对于现实主义传统中宏大的历史叙事,铁凝更倾向于对日常生活的叙事,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和平凡人的琐碎生活中展现历史,使历史更具生活化。对于人性的丑恶与罪恶,铁凝在揭露之余,却始终怀有宽容之心,这一点与孙犁小说所展现的“真善美”的精神基底是相通的。

赵振学[8](2011)在《故乡·童年·女性 ——孙犁前期小说创作情结论》文中指出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显着的文学成就。在孙犁前期小说的创作中,他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对童年的回忆与憧憬、对女性的爱恋与崇拜常常地浸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去,从而使其作品呈现出明显的故乡情结、童年情结和女性情结。孙犁前期小说中呈现出的这些情结首先源自于作家内在情感经验的表达,同作家本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其次,冀中地区特别的地理环境与风云突变的时代氛围也对孙犁情结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亦是孙犁情结形成的重要动因。本文以荣格的情结理论为切入点,从文本呈现与成因探源等两个方面来探讨孙犁前期小说创作中的故乡、童年和女性等情结,进而揭示出孙犁前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

李展[9](2011)在《小满儿论:迷茫的逃逸之路——重读孙犁的《铁木前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犁《铁木前传》的小满儿对女性意识的自觉与男权社会密切相关,她既强势又脆弱的心理矛盾,源于当时乡村的政治混沌世界无法解开的命运死结。她对于体制的逃逸之路,其实充满迷茫;小满儿的出现,标志着孙犁的前期文学探索走到了时代尽头。

周薇[10](2010)在《“再解读”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再解读"思路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80年代"重写文学史"思潮在90年代的延伸,是"重写文学史"的进一步深化,它所着眼的是如何"瓦解"40-70年代的"体制化"叙述,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本述评主要研究对"十七年""红色经典"进行再解读的学人、着作和论文,尽可能还原"再解读"思潮的全貌。

二、孙犁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解决——重读《铁木前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孙犁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解决——重读《铁木前传》(论文提纲范文)

(1)转折时代中的“半清醒者” ——孙犁1940-50年代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转折中的孙犁及其小说分期新论
    第一节 人生经历的拐点与孙犁的转身
    第二节 孙犁 40-50 年代小说创作分期新论
第二章 从审美到审丑:孙犁小说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一节 审美:真善美的个性化书写
    第二节 审美的延续与新变
    第三节 审丑:对人性与历史的重新思考
第三章 从乐观到忧郁:孙犁小说创作心理的改变
    第一节 乐观:谈笑从容话风云变幻
    第二节 忧郁:深沉忧思论时代变革
    第三节 “半清醒者”——在清醒与迷茫之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孙犁40-50年代小说篇目汇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孙犁1950年代对“农村题材”的批评——以《论农村题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异常单纯”
二 “典范”
三 “新人”
小结

(3)“田园”与“战场”的内在冲突 ——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心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政治人格的时代色彩与“田园”“战场”的扭结
    第一节 时代巨流裹挟下的趋时心理
        1.意识形态化的盛世牧歌倾向
        2.“田园”和“战场”的主题变奏
    第二节“欲迎还拒”与“欲拒还迎”的复杂心理
        1.从紧跟到疏离——“田园化”的回归
        2.从不自觉到自觉跟随——“战场化”的凸显
        3.“若即若离”的姿态——“田园”与“战场”的胶着状态
    小结
第二章 文学人格的坚守与作家审美理想的追寻
    第一节 审美追求的“田园化”和“战场化”倾向
        1.乡村理想和问题意识
        2.合作化运动和二元对立的整体性框架
    第二节 基于多重因素的“两极化”转向
        1.愧疚体验和赎罪心理——“战场”向“田园”倾斜
        2.理性反思和纠偏心理——“战场”向“田园”转向
        3.“一体化”书写和突破心理——“田园”向“战场”跨越
    小结
第三章 特殊时代困惑下的人格追求
    第一节 政治人格与文学人格的纠缠与突围
        1.主导意识形态和民间审美憧憬的相互借重
        2.主导意识形态和民间审美憧憬的碰撞与缓冲
    第二节 “田园”“战场”扭结下的人格迂回和差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创作方法的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5)论孙犁的三次精神返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失落与坚守——孙犁的第一次精神返乡(1949~1956)
    一、踌躇满志的激情岁月
        (一) 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
        (二) “香草美人”——完美人格的追求
    二、乌托邦式革命理想破灭后的落寞
    三、建构情感乡村消解落寞的焦虑
第二章 调整与找寻:孙犁的第二次精神返乡(1976~1987)
    一、“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的生命体验
    二、寻找自我价值的困境
    三、走进故乡寻求历史尽头的精神抚慰
第三章 幻灭与逃离:孙犁的第三次精神返乡(1987~1995)
    一、社会转型中新旧文化观念的碰撞
    二、城乡对峙下的乡村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不同文化“成规”规约下的文学言说——从《铁木前传》看孙犁思想的多重价值指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的多样化言说
二、叙述的分层次设置
三、情感的复杂性体验
四、哲思的深层次挖掘
五、结 语

(7)浓重之中作淡远之想 ——试论铁凝小说对“荷花淀”派的精神师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铁凝创作梳理
    2 “荷花淀”派作为流派存在的意义与影响
        2.1 “荷花淀”派的产生与争议
        2.2 铁凝与“荷花淀”派
第一章 对人类和生活永远的体贴和爱
    1.1 铁凝的家庭熏陶、生活经历
        1.1.1 家庭熏陶
        1.1.2 关于下乡
    1.2 “关系”叙事——打开精神花园的钥匙
        1.2.1 人与自己的关系
        1.2.2 人与他人的关系
        1.2.3 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铁凝与孙犁
    2.1 孙犁对铁凝文学之路的影响
    2.2 审美情趣
    2.3 女性群像——凡间的精灵
    2.4 绘画艺术对铁凝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 现实主义参照下的历史叙事与道德谱系
    3.1 历史叙事:启蒙大叙事与日常小叙事
    3.2 道德谱系:张扬人性的柔顺之德与坚持传统的道德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故乡·童年·女性 ——孙犁前期小说创作情结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 故乡——离乡者的精神家园
    1.1 故乡情结的艺术呈现
    1.2 故乡情结的成因探源
2 童年——创伤者的精神记忆
    2.1 童年情结的艺术呈现
    2.2 童年情结的成因探源
3 女性——恋爱者的精神崇拜
    3.1 女性情结的艺术呈现
    3.2 女性情结的成因探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再解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小兵[5]的“再解读”研究
二、黄子平[10]的“再解读”研究
二、李杨[15]的“再解读”研究
四、贺桂梅的“再解读”研究
五、其他“再解读”研究
结语

四、孙犁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解决——重读《铁木前传》(论文参考文献)

  • [1]转折时代中的“半清醒者” ——孙犁1940-50年代小说创作研究[D]. 王丽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2]孙犁1950年代对“农村题材”的批评——以《论农村题材》为中心[J]. 刘卫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5)
  • [3]“田园”与“战场”的内在冲突 ——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心理探究[D]. 谢姗姗.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创作方法的独特性[J]. 苏虹. 保定学院学报, 2013(03)
  • [5]论孙犁的三次精神返乡[D]. 林盼盼. 西南大学, 2013(12)
  • [6]不同文化“成规”规约下的文学言说——从《铁木前传》看孙犁思想的多重价值指归[J]. 童静. 普洱学院学报, 2013(01)
  • [7]浓重之中作淡远之想 ——试论铁凝小说对“荷花淀”派的精神师承[D]. 王岩岩. 兰州大学, 2012(09)
  • [8]故乡·童年·女性 ——孙犁前期小说创作情结论[D]. 赵振学. 暨南大学, 2011(10)
  • [9]小满儿论:迷茫的逃逸之路——重读孙犁的《铁木前传》[J]. 李展. 名作欣赏, 2011(05)
  • [10]“再解读”研究述评[J]. 周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标签:;  ;  ;  ;  ;  

孙力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化解——重读《铁木前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