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开发

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开发

一、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董楠楠[1](2021)在《光纤布里渊传感器泵浦光源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应恶劣环境等特点,能够实现长距离、低成本、高精确度的温度和应变信息测量,具有很大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纤布里渊传感器》工作的一部分,介绍了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原理,研究了泵浦脉冲光源的系统设计、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和硬件调试。论文在分析光纤中的布里渊散射和BOTDA系统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光纤布里渊传感器的系统架构进行分析,确定了泵浦光源部分的硬件光学结构和硬件电路结构,进行了原理图和PCB布局布线的详细设计。论文重点阐述了光纤布里渊传感器泵浦光源部分的硬件设计,硬件由偏振控制器、高速光开关、EDFA、温度控制和光衰减器等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由MCU进行统一配置、监控和控制,论文围绕各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实现了较为合理的方案并进行了测试。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和主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未来工作的研究重点。

宁杰[2](2021)在《水下高速蓝绿激光通信中的动态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海洋资源的采集与开发离不开水下通信。水下蓝绿激光通信作为一种以光载波传递信息的新兴水下通信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水声通信、水下射频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带宽。同时,激光通信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灵活度高的优势,使得高速蓝绿激光通信在水下环境监测、近海勘探、水下组网和军事行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海洋环境复杂,激光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功率随通信距离、信道衰减、平台抖动、水下湍流以及水中气泡等因素的影响而动态变化,从而降低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本论文围绕水下环境中接收信号动态波动问题,研究了应用于水下高速蓝绿激光通信中的动态调控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光阀(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LCLV)与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增益联合动态调控方法,实现大动态范围信号接收。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一、搭建了基于高灵敏度PMT接收的水下蓝绿光通信暗室实验环境,实验研究了在不同信号光功率、探测器增益以及带宽等参数条件下对系统接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系统最佳信号接收关系式。二、针对水下蓝绿光通信系统接收范围有限,容易受到信号强度波动的影响,分析对比了多种调控技术特点,实验研究了电控LCLV可变透光率特性与电控PMT可变增益特性,得出了基于LCLV与PMT增益联合控制下实现最佳信号接收的动态调控方法,为动态调控系统的调控参数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依据。三、设计了基于LCLV与PMT增益联合动态调控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开关键控(On-off Keying,OOK)调制的信号在100Mbps传输速率下,系统的动态接收范围可扩展至68dB(-63dBm~5dBm),并在长度为50m的水池中,实现了传输速率为12.5Mbps的双向实时数据传输。

张骞[3](2021)在《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车辆电子信息化集成度的增加,在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机动性的同时,电磁干扰风险也随之而来。除雷电、静电等自然电磁危害源之外,还有通信、雷达、电磁脉冲武器等人为危害源,这使得车辆的电磁脉冲环境日趋复杂。传感器作为车辆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复杂的外部电磁环境下,传感器自身会受到诸如信号紊乱、器件受损等后果,对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战场上各类电磁脉冲武器的危害更为巨大,执行各类特殊任务的战术车辆需要在严苛的电磁脉冲环境下提高自身适应性,因此对于车辆传感器的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号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台架为试验对象,进行发动机各传感器高功率微波效应试验,确定以曲轴、凸轮轴等霍尔转速传感器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工作原理和试验数据分析,分别从传感器感应、传输两个过程进行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开展了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抑制材料性能验证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测试分析。搭建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磁脉冲辐照环境,基于发动机敏感度阈值下各传感器受扰情况与干扰信号时频域特点,确定以霍尔式转速传感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为之后防护电路的器件选型提供数据支撑。(2)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从感应过程出发,搭建AH3503霍尔元件及调理电路的电磁脉冲辐照环境,对比分析电磁脉冲作用下AH3503模拟信号与调理后数字信号的受扰情况,结果表明:造成输出紊乱的根本原因是感应过程中模拟信号受扰变形产生凸起脉冲。从传输过程出发,搭建群脉冲注入试验平台,获得传感器敏感度阈值和故障信号波形,研究在传输过程中电磁脉冲对输出波形的影响,以及脉冲重频与敏感度阈值、瞬态突变阈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电磁脉冲作用于传输过程时传感器输出波形会受扰紊乱,且敏感度阈值会随着脉冲重复频率增加而降低并在400k Hz处于最低值。(3)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技术。从辐射耦合途径出发,基于吸波材料屏蔽原理提出传感器吸波抑制方案,并通过电磁脉冲辐照试验对吸波抑制能力进行验证。从传导耦合途径出发,对防护器件及其组合进行防护性能测试,基于测试结果设计车辆有源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结果表明:防护电路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敏感度阈值,同时对信号线电源线电磁脉冲干扰信号衰减值达16d B。创新性工作如下:(1)提出以传感器感应、传输两个过程为切入点的电磁脉冲效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宽带高功率微波环境对AH3503霍尔元件及调理电路的影响,确定传感器输出紊乱原因是感应过程中电磁脉冲作用导致的模拟信号变形。通过EFT脉冲注入霍尔转速传感器信号线、电源线,分析在传输过程中电磁脉冲参数与传感器敏感度阈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敏感度阈值会随脉冲重频的增加而降低最后趋于平稳。(2)提出以辐射、传导两个干扰耦合途径为切入点的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方案。传导耦合抑制方案结合传感器工作信号及干扰信号特点,设计以功率限幅、脉冲吸收和滤波相结合的有源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对线束电磁脉冲干扰衰减达16d B。辐射耦合抑制方案采用屏蔽材料对传感器线束及接插件进行屏蔽,同时在周围金属表面布置吸波材料吸收电磁脉冲反射能量,试验结果表面该方案可将发动机敏感度阈值提升8k V/m。

冯鹏雨[4](2021)在《平面透镜天线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增益天线在远距离通信、雷达系统、空间探索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平面透镜天线由于具有成本低、质量小、易加工等优点,正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高增益天线技术方案,并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宽带单馈平面透镜天线、基于阵列馈电的低剖面宽带平面透镜天线、相控波束扫描平面透镜天线、相控涡旋波束平面透镜天线、滤波低散射复合平面透镜天线等。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款基于单喇叭馈电的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型宽带平面透镜天线。透镜单元为双谐振双六边环结构,呈三角形栅格排布。结果显示该透镜可实现53.34%的最大口径效率以及19.23%的1 d B增益带宽。2.提出了一款基于单喇叭馈电的极化旋转型宽带平面透镜天线。透镜单元共三层金属贴片,中间层为矩形条带两端加载弧形条带,上下层为极化栅格。在对基于单喇叭馈电的平面透镜天线进行数值建模后,提出了一种基于1 d B增益带宽定义的宽带平面透镜优化方法。结果显示该透镜的0.5 d B、1.5 d B以及3 d B增益带宽分别为41.3%、56%及71%,且透镜最大口径效率为40.7%。3.提出了一款具有低剖面、宽带特性的基于阵列馈电的平面透镜天线。该设计使用共轭场匹配法实现空间相位的理想补偿,阵列馈源为小规模偶极子阵列,其口径面积与喇叭馈源相当,相较单喇叭馈电可实现64.5%的剖面缩减。4.提出了一款低剖面、超宽带的基于Vivaldi阵列馈电的平面透镜天线。在对基于阵列馈电的平面透镜天线进行数值建模且构建适应度函数后,提出了一种包含三个步骤的优化方法来确定透镜单元排布以及阵列馈源激励系数。结果显示该透镜在5~19 GHz(3.8:1)频段内均可形成具有良好主波束形状以及合理副瓣电平的稳定辐射方向图。5.提出了基于相控阵馈电的波束扫描平面透镜天线。在详细分析相控平面透镜的工作机制后,提出了基于“有源单元-透镜方向图”的波束形成算法来确定相控阵馈源激励系数。三款实验样机分别设计于微波、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6.提出了一款基于相控阵馈电的柱面散焦介质龙伯透镜天线。19单元偶极子相控阵馈源分为三个子阵,激励系数由“有源单元-透镜方向图”方法确定。结果显示该相控散焦透镜可在±81°超宽角范围内实现高精度扫描,最大增益21.1 d Bi,扫描至75°及81°时增益下降分别为3 d B及7.5 d B。相较传统基于波束切换机制的柱面介质透镜,相控散焦龙伯透镜可实现5.4~3.3 d B扫描增益提升以及11.9~6.6d B有效全向辐射功率提升。7.提出了一款可产生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涡旋波束的基于小型环形相控阵馈电的平面透镜天线。该透镜可实现零模OAM波束±25°扫描;此外,可产生多种具有螺旋状等相位面的单模或混模涡旋波束,通过OAM多路复用便可提升信道容量及频谱效率。为方便实验验证,设计了一套带宽超过30%的8×8巴特勒矩阵,基于巴特勒矩阵级联环形微带阵列馈电的平面透镜天线也为同时产生多种OAM模式,提供了一种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无源解决方案。8.提出了一款兼具滤波特性、X波段带内高增益辐射特性、带外低散射特性的复合平面透镜天线。该透镜单元由双极化阻抗表面层、固定尺寸带阻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可调尺寸带通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三部分构成。结果显示该透镜可实现大于25 d B的带外抑制度,在4~7 GHz及14~20 GHz频段内可实现约8 d B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减缩,带内辐射增益为25.3 d Bi。9.提出了一款由带通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和方形介质柱两端加载方棱锥阻抗匹配层构成的复合平面透镜天线。该复合平面透镜单元可实现对带内透射波及带外反射波的同时控制。基于相位对消原则,高度不同的方形介质柱两端加载方棱锥阻抗匹配层结构可实现RCS减缩。结果显示在斜入射角最大至60°时,该透镜能够在0.5~1.5 fc频段内实现大约5 d B镜像RCS缩减,在1.5~5 fc频段内实现大约10d B镜像RCS缩减。此外,该透镜还可实现大于20 d B的带外辐射抑制水平。

翟英慧[5](2021)在《宽带6位数字衰减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和速度的要求日渐增加,需要更高带宽的无线微波通信系统满足各应用对工作带宽的要求,因此超宽带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数字衰减器作为收发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收发组件的性能。GaAs pHEMT工艺由于其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被广泛应用在射频电路设计中。本文基于稳懋PD25-00 0.25um GaAs pHEMT工艺分别设计了两款宽带六位数字衰减器。设计并测试了一款基于0.25um GaAs pHEMT工艺的X波段宽带六位数字衰减器。基于T型衰减结构与Pi型衰减结构级联的方式,提出相位补偿电路和幅度补偿电路,利用衰减网络并联电容的结构减小附加相移、提高衰减精度,采用小位补偿电路提高带内平坦度,实现较低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衰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8-12GHz范围内,该数字衰减器RMS幅度误差小于0.4dB,插入损耗小于6dB,附加相移量在-6°~6.5°,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小于-11dB,在10GHz处1dB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为29dBm,芯片尺寸为2.5mm×0.65mm。设计了一款基于0.25um GaAs pHEMT工艺的C-X波段宽带六位数字衰减器。采用两个衰减拓扑级联的结构提高带内平坦度,减小芯片面积,分析了级联网络的级联顺序对性能的影响,选取合适的级联结构提高输入输出端口匹配性能,采用电容相位补偿电路减小衰减器的附加相移量。仿真结果表明,在4-12GHz范围内,该数字衰减器RMS幅度误差小于0.4dB,插入损耗小于6dB,附加相移量在-3.5°~6°,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小于-11dB,在10GHz处1dB压缩点的输入功率为22dBm,芯片尺寸为2.4mm ×0.65mm。

马心语[6](2020)在《基于石墨烯的功能器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碳基材料,因其具有电导率可调、载流子迁移率高、透光性好、导热性高、机械柔韧性好等特点,近年来成为研究可调谐器件的热点。本文基于石墨烯的可调特性,分别研究了石墨烯功能器件中的衰减器、调制器和吸波器,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设计了一款基于石墨烯的微波衰减器。在插入损耗较小的H型SSPP波导单元两侧添加石墨烯,利用石墨烯的可调谐特性,通过调节石墨烯的表面阻抗,使SSPP传输线透射系数发生变化,通过仿真分析,得到结果表明该衰减器在4–9GHz内实现25d B的衰减量,并且实现17d B的可调谐范围。2、设计了三款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调制器。首先设计了一款基于石墨烯的工字开口型双谐振太赫兹调制器,该调制器在工字开口型结构谐振处添加石墨烯,两谐振处的调制深度均达到70%以上,但各谐振之间的独立性较差;然后设计了一款基于石墨烯的对称型三谐振太赫兹调制器,该调制器同样在结构的谐振处添加石墨烯,能够实现各谐振点的独立可调,并且三个谐振处的调制深度均达到60%以上;最后提出了一款基于电磁诱导透明的太赫兹调制器件,在双π型结构的基础上添加石墨烯,使该调制器件在“透明窗口”处实现太赫兹波“开关”,调制深度达到86%。3、设计了三款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透明吸波器。首先以石墨烯-ITO混合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款窄带太赫兹吸波器,实现了99%以上的吸收率;然后以石墨烯方形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宽带太赫兹吸波器,相对吸波带宽达到55.9%;将设计的两款吸波器进行叠加,得到双频太赫兹吸波器,低频处实现宽带吸波,高频处实现窄带吸波,对上下两层石墨烯的费米能分别进行调节,实现独立可调,高频处吸收率保持95%以上,低频处保持宽带吸收。

王丽丽[7](2020)在《振镜式激光目标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由于激光制导武器在研制、试验、生产过程中,实弹测试代价大且效率低。而激光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发为激光制导武器提供了实验室测试环境,极大的降低了武器研制成本,使武器研制效率明显提高。据美国军方统计显示,有百分之九十的激光制导武器的系统鉴定、数据评估都是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的结果获得。中国航空航天部门规定,没有通过半实物仿真的产品不得参加飞行实验。而激光目标模拟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中还原了激光信号在实际战场环境中物理特性的变化、模拟了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是激光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核心,在激光制导武器研制过程中不可缺少。为了实现具备高性能指标的激光目标模拟系统,必须对激光能量精确模拟技术与目标运动模拟技术这两项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攻克其实现难点。针对传统的激光能量模拟技术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仿真环境下精确的激光能量衰减模型并设计控制机构,实现了激光能量的精确模拟。针对传统的激光目标运动模拟技术存在动态响应性能不佳、实时性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二维振镜系统实现目标运动模拟的方法,并建立了目标运动数学模型,编写了改进的控制算法,进而保障了系统对控制指令的快速响应性能,完成了高性能指标要求下对目标运动的精确模拟。最后本文基于已建成的激光能量衰减模型与目标运动数学模型,搭建了系统硬件实验平台,编写了上位机控制软件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的测试提供了仿真试验平台。为了保障系统的仿真可信度,同时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方向,需要对系统误差源及其误差传递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对空缺。本文基于已建成的系统仿真试验平台,对激光能量模拟过程与目标运动模拟过程的误差传递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计算,并提出了矫正方案。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后基于已搭建的激光目标模拟系统实验平台对系统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张景乐[8](2020)在《宽带GaAs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在微波射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由于其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和性能一致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电子对抗和民用通讯系统中。本论文研究设计的宽带砷化镓(Ga As)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是构成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雷达的综合性能。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MMIC相关理论知识,包括Ga As工艺衬底,无源和有源器件模型以及p HEMT作为开关控制器件的原理和模型。然后从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电路拓扑结构方面,深入研究了MMIC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的设计。根据最优拓扑选择理论,采用高低通移相网络和开关型衰减拓扑提高了移相、衰减平坦度,并有效降低了寄生调幅和附加相移。为了降低级联后出现整体指标恶化的情况,根据各基本位的端口阻抗特性,确定6位基本位的最优级联顺序。最后,考虑版图布局的耦合效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采用电磁EM仿真优化版图性能,达到芯片设计指标要求。6位数字移相器和6位数字衰减器芯片基于0.15?m Ga As p HEMT工艺设计和制造,并对芯片进行在片测试。6位数字移相器芯片的测试结果为:在10~18GHz频带,64态移相输入输出驻波比均小于1.8:1,基态插入损耗小于8.6 d B,移相均方根误差(RMS)小于4.4°,寄生调幅RMS小于0.6 d B,移相器芯片尺寸为3.5 mm×1.4 mm。6位数字衰减器芯片的测试结果为:在10~18 GHz频带,64态衰减输入输出驻波比均小于1.7:1,基态插入损耗小于4.2 d B,衰减误差RMS小于0.5 d B,附加相移RMS小于4.2°,衰减器芯片尺寸为2.7 mm×0.8 mm。本文设计的宽带10~18 GHz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芯片具有宽带性能、低插损特性,以及高精度的相位、幅度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微波相控阵雷达T/R组件中。

张思洁[9](2020)在《量子通信中CVQKD实验的电子学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如今这个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泄漏事件时有发生。现有的依靠数学复杂性而形成的密码系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安全需求。而在信息领域,量子特性拥有着独特的功能,在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等方面有望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近年来,量子信息在理论、实验和应用领域都取得重要突破。其中,量子保密通信是以量子物理定律作为安全保障,并结合了经典密码学以及经典通信理论的交叉学科。作为量子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个新型研究领域和实用化技术,量子保密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商业应用,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军事、金融、信息密保等领域。在量子通信领域中,量子密钥分发(QKD)能够使两个远端的通信方Alice和Bob实现在理论上的无条件的安全通信。QKD实验系统主要包括光学系统(激光器、幅度调制器、相位调制器、可调光衰减器、电控偏振控制器等)、探测器系统(同步光探测器、单光子探测器、零差探测器等)和电子学系统。本论文作者在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是集中在QKD实验系统中的电子学系统的研制工作上,包括对高斯调制的连续变量QKD(CVQKD)实验系统中光学系统组件的控制和调节、对高斯调制CVQKD中探测器系统的数据获取和数据后处理、以及随机数的产生等,还有对测量设备无关的QKD(MDIQKD)实验系统中幅度调制器和相位调制器的控制。根据CVQKD实验的设计目标,电子学系统分为光源控制系统和主控系统。光源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光学组件直接调控。为100kHz的同步光激光器提供支持;为调制器提供的驱动电压脉冲的重复频率为20MHz,平坦区域宽度为10ns,脉冲延迟调整步长值为10ps,延迟范围为50ns,且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均小于2ns;而且能够产生多路0V~5V范围内的稳定的电压,为不同的光学组件(调制器、激光器、电可变衰减器、电偏振控制器、甄别器等)提供驱动。光源控制系统的性能满足其设计要求。CVQKD实验的主控系统主要负责数据获取、数据后处理、随机数的产生等。实现了系统所需的时钟800 MHz和400 MHz的高频时钟的产生,并且质量较好,占空比基本为50%,具有可忽略不计的晃动。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的ADC动态性能良好,信噪比好于55.31 dB、信噪失真比好于52.71 dB、有效分辨率高于8.46 bit,且能达到9.07 bit(200 MHz)。系统所产生的高斯随机数验证符合高斯分布,期望值μ为32771,标准差。为12383,而且数据率能够满足系统需求。通过ASIC芯片获得的两路随机数验证符合均匀分布,且远大于系统所需的数据率。并成功地实现了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通信。对于CVQKD实验来说,本论文所研制的电子学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高斯调制的CVQKD实验要求。根据MDIQKD实验对调制信号的需求,研制的电压脉冲发生器在输出脉冲频率为75 MHz,负载为50 Ω的情况下,最大输出幅度高达8 V,输出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时间低至500 ps。而且能够使强度调制器达到最佳性能,消光比实现10000:1量级,最终系统的时间态误码率约为0.034%,相位态误码率约为28%,满足了实验的设计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 QKD相关的理论基础、相关协议和实验进展,接着介绍了基于高斯调制的CVQKD实验系统,重点介绍了整套电子学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光源控制系统和主控系统)的详细设计情况。然后介绍了 MDIQKD实验系统的结构,并详细阐述了电子学系统中的电压脉冲发生器模块的具体设计细节。最后给出了以上这些电子学模块的重要指标测试情况。本论文在量子通信中的电子学系统的研制方面有以下创新点:1、针对高斯调制的CVQKD实验系统,对高速数据采集、千兆以太网通信、高速并行高斯真随机数生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成了电子学主控系统的设计,研发了一套多功能的光源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激光器、调制器、电可调光衰减器、电控偏振控制器等光模块的控制和调节。2、在高斯调制CVQKD电子学系统的设计中,发送方Alice和接收方Bob的主控系统和光源控制系统采用了一致性设计,节约电子学的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有利于后期维护。并且在随机数生成部分,利用国产的小体积、低功耗随机数发生器ASIC芯片,降低了系统的空间占用与功耗。3、针对MDIQKD实验系统的调制器对调制信号的需求,专门研发了一款多通道、高速、高带宽、高驱动能力、实时可调的电压脉冲发生器,提高了系统集成化,保障实验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

陈雅男[10](2020)在《毫米波多波束自校准接收阵列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大规模MIMO技术在利用空间分集提升频谱利用率、多用户接入、波束合成对抗毫米波空间传输损耗等方面有着显着的优势。然而,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动辄数百根天线和射频通道的引入使系统校准变得复杂。此外,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后,随着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变化,各个通道的幅度与相移将出现漂移。因此研制具备自校准功能的收发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对具有自校准功能的毫米波多波束接收阵列展开研究。通过在天线与低噪声放大器之间插入定向耦合器作为自校准信号的馈入端口,使接收阵列实现自校准功能。本文研究的自校准方案结构简单,不需要引入额外的自校准通道,且八个射频通道在自校准时通过合路器合为一路,只需一个ADC就可以实现八通道阵列的校准,进一步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和功耗。为了实现工作于24-28 GHz的毫米波多波束自校准接收阵列验证平台,完成了24-28 GHz毫米波接收阵列射频前端的研制。同时研制了应用于毫米波自校准接收阵列的矢量合成式数控移相器阵列,在5.625度的移相精度下,幅度与相位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125 d B、0.75度。针对利用金属压块进行前端-天线互连的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渐变槽天线(TSA)因压块反射而造成的方向图凹陷的问题,设计了应用于毫米波自校准接收阵列的SIW垂直馈电的双E形微带贴片天线,用该天线组成1*8的天线阵列,可以实现±44度的波束扫描。此外,还设计了用于前端与天线分离测量的SIW-微带垂直转接结构,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及其转接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为了提高自校准系统校准精度,抑制杂散信号,论文还研制了基于SIW-DGS的本振滤波器、基于微带多模谐振的中频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带宽、插损、杂散抑制等特性均达到了设计目标。最后结合各分立器件的仿真测试结果,利用ADS进行了接收阵列的自校准方案验证,结果表明经过系统自校准,波束方向的准确性、波束旁瓣电平的抑制度等方面均有改善,该自校准接收阵列的方案是可行的。

二、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光纤布里渊传感器泵浦光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
        1.3.1 论文主要工作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系统设计
    2.1 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2.1.1 受激布里渊散射
        2.1.2 BOTDA传感系统
    2.2 光纤布里渊传感器系统总体设计
    2.3 泵浦光源部分硬件体系结构
        2.3.1 硬件光学结构
        2.3.2 硬件电路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MCU模块设计
        3.1.1 MCU主控制器的选择
        3.1.2 MCU外围电路设计
    3.2 偏振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3.2.1 偏振控制器选用
        3.2.2 驱动电路设计
    3.3 高速光开关模块电路设计
        3.3.1 SOA选用
        3.3.2 驱动电路设计
        3.3.3 温度控制
    3.4 泵浦激光器模块电路设计
        3.4.1 泵浦激光器选用
        3.4.2 驱动电路设计
        3.4.3 功率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CB设计与调试
    4.1 PCB设计步骤与注意事项
    4.2 PCB整体设计
        4.2.1 层叠结构设计
        4.2.2 系统电源PCB设计
    4.3 布局设计
        4.3.1 布局原则
        4.3.2 PCB布局图
    4.4 布线设计
        4.4.1 重点信号布线设计
        4.4.2 整体布线图
    4.5 电路调试
        4.5.1 PCB设计结果
        4.5.2 调试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水下高速蓝绿激光通信中的动态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下无线光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水下动态调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下光传输特性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2.1 海水的光学特性
        2.1.1 海水的吸收与散射特性
        2.1.2 海水的衰减模型
    2.2 海水湍流
        2.2.1 海水湍流的主要参数
        2.2.2 激光光束在海水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分析
    2.3 海水气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下蓝绿激光通信系统的动态调控方法研究
    3.1 光信号强度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3.1.1 弱光条件下接收信号特性
        3.1.2 强光条件下接收信号特性
        3.1.3 影响系统接收信号状态的关键因素
    3.2 激光通信系统的动态调控方法
        3.2.1 机械式可调衰减片
        3.2.2 电控液晶可变透光率
        3.2.3 电控可变PMT增益
        3.2.4 调控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3.3 基于液晶光阀与PMT增益联合动态调控方法
        3.3.1 液晶光阀与PMT增益联合动态调控设计
        3.3.2 联合动态调控参数选择
        3.3.3 联合动态调控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合动态调控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4.1 联合动态调控系统设计
    4.2 联合动态调控系统的调控参数测定
        4.2.1 液晶光阀调控参数测定
        4.2.2 PMT增益调控参数测定
        4.2.3 目标调控参数测定
    4.3 基于联合动态调控系统的实验验证方案
        4.3.1 实验系统
        4.3.2 实验方案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动态调控系统对接收信号性能的影响
        4.4.2 动态调控系统提升的信号动态接收范围
        4.4.3 动态调控系统水池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车辆典型传感器及电磁干扰机理
    2.1 车辆典型传感器分类及功用
    2.2 车辆传感器的电磁脉冲干扰分析
        2.2.1 电磁环境因素分析
        2.2.2 传感器干扰耦合机理分析
    2.3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2.3.1 霍尔传感器基本原理
        2.3.2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原理
    2.4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2.4.1 磁电传感器基本原理
        2.4.2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原理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测试分析
    3.1 电磁脉冲源及发动机特性
        3.1.1 宽带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特性
        3.1.2 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特性
    3.2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试验
    3.3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分析
        3.3.1 发动机典型传感器受扰信号采集分析
        3.3.2 发动机典型传感器耦合干扰信号采集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
    4.1 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耦合机理
    4.2 霍尔传感器感应过程电磁脉冲效应
        4.2.1 试验平台搭建
        4.2.2 AH3503 霍尔传感器辐照试验
    4.3 霍尔传感器传输过程电磁脉冲效应
        4.3.1 试验平台搭建
        4.3.2 转速传感器群脉冲电磁干扰试验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技术
    5.1 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
        5.1.1 新型防护器件选择
        5.1.2 防护器件测试
        5.1.3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与验证
    5.2 电磁脉冲吸波抑制技术
        5.2.1 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
        5.2.2 吸波材料分类
        5.2.3 吸波抑制方案及试验验证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研究内容与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平面透镜天线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平面透镜天线发展历史
        1.2.2 平面透镜天线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单天线馈电平面透镜天线宽带化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单馈源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型宽带平面透镜天线
        2.2.1 双六边环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型平面透镜单元
        2.2.2 单馈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型平面透镜阵列仿真与测试
    2.3 单馈源极化旋转型宽带平面透镜天线
        2.3.1 极化旋转型宽带平面透镜单元
        2.3.2 单馈宽带平面透镜建模
        2.3.3 单馈极化旋转型宽带平面透镜优化
        2.3.4 单馈极化旋转型宽带平面透镜仿真与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阵列馈电平面透镜天线低剖面及宽带化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阵列馈电的平面透镜焦面场匹配技术与低剖面技术
        3.2.1 平面透镜焦面场匹配技术
        3.2.2 平面透镜低剖面技术
    3.3 基于阵列馈电的超宽带平面透镜天线
        3.3.1 阵列馈电超宽带平面透镜建模
        3.3.2 阵列馈电超宽带平面透镜优化
        3.3.3 超宽带平面透镜单元与超宽带阵列馈源单元
        3.3.4 阵列馈电超宽带平面透镜仿真与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透镜天线相控波束扫描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相控阵馈源技术与波束形成算法
    4.3 相控波束扫描微带平面透镜
        4.3.1 基本架构
        4.3.2 微波相控波束扫描微带平面透镜
        4.3.3 毫米波相控波束扫描微带平面透镜
        4.3.4 太赫兹相控波束扫描微带平面透镜
    4.4 相控宽角波束扫描平面介质龙伯透镜
        4.4.1 相控散焦平面介质龙伯透镜
        4.4.2 数值仿真
        4.4.3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面透镜天线相控电磁涡旋波束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相控涡旋波束平面透镜工作机制与优化
    5.3 单元设计与数值验证
        5.3.1 平面透镜单元与相控阵馈源单元
        5.3.2 相控涡旋波束平面透镜数值验证
    5.4 相控涡旋波束平面透镜实验验证
        5.4.1 八端口相控阵馈源与宽带巴特勒矩阵
        5.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平面透镜天线辐射与散射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吸波/透波一体化低散射平面滤波透镜
        6.2.1 吸波/透波一体化透镜单元结构与工作原理
        6.2.2 吸波/透波一体化透镜单元数值仿真
        6.2.3 吸波/透波一体化透镜阵列仿真与测试
    6.3 介质加载型低散射平面滤波透镜
        6.3.1 介质加载型透镜单元结构与工作原理
        6.3.2 介质加载型透镜单元数值仿真
        6.3.3 介质单元排布优化
        6.3.4 介质加载型复合透镜阵列仿真与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宽带6位数字衰减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GAAS MMIC概述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发展与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MMIC工艺及器件模型
    2.1 MMIC工艺选择
    2.2 无源器件模型
        2.2.1 电阻器
        2.2.2 电容器
        2.2.3 微带元件
    2.3 GAAs PHEMT开关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衰减器理论基础
    3.1 衰减器概述
    3.2 数字衰减器电路结构
        3.2.1 开关式和分布式数字衰减器
        3.2.2 T型衰减结构
        3.2.3 桥-T型衰减结构
        3.2.4 Pi型衰减结构
    3.3 数字衰减器主要技术指标
        3.3.1 工作频带
        3.3.2 动态衰减范围和衰减精度
        3.3.3 附加相移量
        3.3.4 插入损耗
        3.3.5 端口匹配性能
        3.3.6 线性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X波段六位数字衰减器的设计与测试
    4.1 设计指标
    4.2 各个衰减位的设计
        4.2.1 小衰减位的设计
        4.2.2 大衰减位的设计
    4.3 补偿电路结构设计
        4.3.1 相移补偿电路
        4.3.2 幅度补偿电路
        4.3.3 小位补偿电路
    4.4 电路设计与仿真结果
        4.4.1 原理图及版图设计
        4.4.2 电磁仿真
    4.5 X波段六位数字衰减器测试
        4.5.1 测试平台的搭建
        4.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C-X波段六位数字衰减器的设计
    5.1 设计指标
    5.2 六位数字衰减器电路设计
        5.2.1 各个衰减位电路设计
        5.2.2 衰减单元级联设计
    5.3 版图设计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基于石墨烯的功能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石墨烯概述
    1.3 石墨烯功能器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石墨烯衰减器的研究现状
        1.3.2 石墨烯调制器的研究现状
        1.3.3 石墨烯吸波器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石墨烯理论基础
    2.1 石墨烯的基本参数特性
    2.2 石墨烯的传输特性
第三章 石墨烯可调控衰减器设计
    3.1 SSPP波导结构单元设计
        3.1.1 U型SSPP波导结构
        3.1.2 H型SSPP波导结构
        3.1.3 不同结构SSPP波导的传输特性分析
    3.2 基于石墨烯的可调控衰减器结构与性能分析
        3.2.1 衰减器结构设计
        3.2.2 衰减器衰减效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墨烯太赫兹调制器件设计
    4.1 基于石墨烯的工字开口型双谐振太赫兹调制器设计
        4.1.1 工字开口型结构设计
        4.1.2 双谐振太赫兹调制器性能分析
    4.2 基于石墨烯的对称开口型三谐振太赫兹调制器设计
        4.2.1 对称开口型结构设计
        4.2.2 三谐振太赫兹调制器性能分析
    4.3 基于电磁诱导透明的太赫兹调制器件设计
        4.3.1 电磁诱导透明的产生机理
        4.3.2 电磁诱导透明结构设计
        4.3.3 电磁诱导透明的可调性仿真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墨烯太赫兹吸波器设计
    5.1 吸波器的吸波理论
        5.1.1 等效媒质理论
        5.1.2 多次反射干涉理论
    5.2 石墨烯窄带太赫兹吸波器设计
        5.2.1 窄带吸波器结构设计
        5.2.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5.3 石墨烯宽带太赫兹吸波器设计
        5.3.1 宽带吸波器结构设计
        5.3.2 结果与性能分析
    5.4 石墨烯双频带太赫兹吸波器设计
        5.4.1 双频带吸波器结构设计
        5.4.2 结果与性能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振镜式激光目标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光制导武器研究现状
        1.2.2 激光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1.2.3 激光目标模拟系统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2 振镜式激光目标模拟技术理论基础
    2.1 系统工作原理
        2.1.1 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2.1.2 系统关键性能指标分析
    2.2 激光能量模拟技术理论研究
        2.2.1 实际战场环境下激光能量变化规律
        2.2.2 激光能量模拟理论研究
    2.3 目标运动模拟技术研究
        2.3.1 目标运动模拟机理
        2.3.2 目标运动模拟坐标转换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建模分析与控制算法研究
    3.1 激光能量模拟模块数学模型
        3.1.1 激光能量衰减模型描述
        3.1.2 激光能量大小模拟模块数学模型建立
    3.2 光斑运动模拟数学模型建立及控制算法研究
        3.2.1 数学模型建立
        3.2.2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描述
        3.2.3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PID参数整定设计
        3.2.4 运动控制算法有效性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硬件试验平台搭建
    4.1 硬件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4.1.1 系统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4.1.2 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4.1.3 能量模拟模块设计与搭建
        4.1.4 运动模拟模块设计与搭建
        4.1.5 激光投影屏幕设计与搭建
    4.2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2.1 主控软件设计与实现
        4.2.2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仿真可信度分析与试验验证分析
    5.1 系统误差传递分析与校正
        5.1.1 激光能量模拟误差分析
        5.1.2 目标运动模拟误差研究
    5.2 系统可靠性分析
        5.2.1 系统可靠性技术分析
        5.2.2 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与计算
    5.3 系统性能指标试验验证分析
        5.3.1 位置调节带宽试验验证分析
        5.3.2 回转精度试验验证分析
        5.3.3 定位精度试验验证分析
        5.3.4 角速率精度试验验证分析
        5.3.5 能量调节延时试验验证分析
        5.3.6 能量调节误差试验验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位置调节带宽试验数据记录表
附录B 回转精度试验数据记录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宽带GaAs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MMIC概述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字移相器
        1.3.2 数字衰减器
    1.4 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
        1.4.1 工作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MMIC工艺及器件模型
    2.1 工艺衬底
    2.2 无源器件模型
        2.2.1 电阻
        2.2.2 电容
        2.2.3 电感
        2.2.4 通孔
    2.3 有源器型模型
        2.3.1 pHEMT器件
        2.3.2 pHEMT开关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宽带数字移相器研究与设计
    3.1 移相器的基本原理
    3.2 移相器的性能指标
    3.3 移相器电路分析
        3.3.1 反射式移相器
        3.3.2 加载线型移相器
        3.3.3 桥T型移相器
        3.3.4 高低通型移相器
    3.4 宽带6位数字移相器设计
        3.4.1 设计指标
        3.4.2 5.62 5°、11.25°和22.5°移相位设计
        3.4.3 4 5°、90°和180°移相位设计
        3.4.4 宽带数字移相器整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宽带数字衰减器研究与设计
    4.1 衰减器性能指标
    4.2 衰减网络分析
        4.2.1 T型衰减网络
        4.2.2 π型衰减网络
        4.2.3 桥T型衰减网络
    4.3 衰减器基本结构
        4.3.1 开关T型、开关π型衰减器
        4.3.2 开关桥T型衰减器
        4.3.3 开关型衰减器
    4.4 宽带6位数字衰减器设计
        4.4.1 设计指标
        4.4.2 0.5dB和1dB衰减位设计
        4.4.3 2dB衰减位设计
        4.4.4 4dB和8dB衰减位设计
        4.4.5 16dB衰减位设计
        4.4.6 数字衰减器整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芯片测试
    5.1 测试系统
    5.2 数字移相器芯片测试结果
    5.3 数字衰减器芯片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量子通信中CVQKD实验的电子学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量子信息发展概况
    1.2 QKD协议
        1.2.1 DVQKD协议
        1.2.2 CVQKD协议
    1.3 QKD实验系统进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高斯调制CVQKD实验系统
    2.1 光学系统
    2.2 探测器系统
    2.3 电子学系统
第3章 光源控制系统设计
    3.1 光学组件
        3.1.1 调制器
        3.1.2 激光器
        3.1.3 EVOA、EPC
        3.1.4 PIN光电二极管
    3.2 光源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要求
        3.2.1 光源控制系统的功能
        3.2.2 对光源控制系统的指标要求
    3.3 光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
        3.3.1 设计方案
        3.3.2 FPGA的选型
        3.3.3 调制器驱动电路芯片选型
        3.3.4 激光器控制与驱动电路芯片选型
        3.3.5 EVOA、EPC驱动电路芯片选型
        3.3.6 同步光甄别模块的芯片选型
    3.4 光源控制系统具体设计
        3.4.1 硬件电路设计
        3.4.2 与上位机通信
        3.4.3 FPGA逻辑设计
    3.5 PCB设计
        3.5.1 电源设计
        3.5.2 布局布线
第4章 主控系统设计
    4.1 主控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要求
        4.1.1 主控系统的功能
        4.1.2 对主控系统的指标要求
    4.2 总体硬件设计方案
        4.2.1 主控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4.2.2 FPGA的选型
        4.2.3 高速ADC芯片选型
        4.2.4 增益可调放大器选型
        4.2.5 随机数芯片选型
        4.2.6 存储器和以太网收发器选型
    4.3 主控系统数据采集子板具体设计
        4.3.1 硬件电路设计
        4.3.2 子板FPGA逻辑设计
    4.4 主控系统数据处理母板设计
        4.4.1 千兆以太网的设计
        4.4.2 外部存储器的设计
    4.5 数据采集卡高速PCB设计
        4.5.1 电源设计
        4.5.2 布局布线
第5章 MDIQKD实验系统及相关电子学设计
    5.1 MDIQKD实验系统装置
        5.1.1 光学系统
        5.1.2 探测器系统
        5.1.3 电子学系统
    5.2 电压脉冲发生器设计
        5.2.1 调制器
        5.2.2 电压脉冲发生器的功能和指标要求
        5.2.3 电压脉冲发生器的解决方案
        5.2.4 电压脉冲发生器具体设计
        5.2.5 PCB设计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光源控制系统测试
        6.1.1 激光器发光测试
        6.1.2 调制器驱动测试
        6.1.3 EVOA、EPC驱动
        6.1.4 甄别器阈值调节
    6.2 主控系统测试
        6.2.1 时钟发生器性能测试
        6.2.2 ADC性能测试
        6.2.3 随机数性能测试
    6.3 电压脉冲发生器系统测试
        6.3.1 电子学性能测试
        6.3.2 消光比测试
        6.3.3 光学系统联调测试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毫米波多波束自校准接收阵列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 5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1.2 系统自校准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毫米波大规模MIMO架构以及自校准方案
    2.1 均匀直线阵波束赋形原理及多波束系统的主流架构
        2.1.1 均匀直线阵波束成形原理
        2.1.2 多波束系统的主流架构
    2.2 有源天线阵校准方法概述
    2.3 系统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频矢量合成式数控移相的研制
    3.1 移相器的分类
    3.2 移相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3 矢量合成式移相器工作原理
    3.4 矢量合成式移相器移相精度及移相误差分析
        3.4.1 数控衰减器衰减范围的影响
        3.4.2 衰减器衰减精度的影响
        3.4.3 衰减器不同衰减状态的相对相移值的影响
        3.4.4 IQ两路幅度不平衡的影响
        3.4.5 正交功分器及180 度功分器相位不平衡的影响
    3.5 矢量合成式移相器的ADS仿真
    3.6 基于矢量合成原理的数控移相器阵列实物及测试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毫米波多波束自校准接收阵列射频前端及天线的研制
    4.1 24 GHz-28 GHz天线的研制
        4.1.1 SIW馈电的渐变槽天线(TSA)的仿真与测试
        4.1.2 SIW端部垂直馈电的微带贴片天线的仿真与测试
        4.1.3 SIW-微带垂直转接结构的设计与测试
    4.2 滤波器研制
        4.2.1 中频滤波器的研制
        4.2.2 本振滤波器的研制
        4.2.3 射频镜像抑制滤波器的研制
    4.3 功率分配器与耦合器的研制
        4.3.1 本振八路SIW功率分配器的研制
        4.3.2 3.5 GHz八路威尔金森功率合成器的研制
        4.3.3 26 GHz串联式定向耦合器的研制
    4.4 SIW垂直馈电的微带双E形贴片天线阵列设计
    4.5 毫米波前端阵列研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自校准方案及验证
    5.1 基于串行定向耦合器和远场OTA校准对比法的自校准方案
    5.2 通道误差检测方法
        5.2.1 预编码矩阵为单位阵
        5.2.2 预编码矩阵为Hadamard矩阵
    5.3 校准误差分析
        5.3.1 八路威尔金森功率合成器幅度/相位不平衡对自校准效果的影响
        5.3.2 移相器移相误差对自校准效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纤布里渊传感器泵浦光源设计[D]. 董楠楠.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水下高速蓝绿激光通信中的动态调控技术研究[D]. 宁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D]. 张骞. 吉林大学, 2021(01)
  • [4]平面透镜天线关键技术研究[D]. 冯鹏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宽带6位数字衰减器的研究与设计[D]. 翟英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6]基于石墨烯的功能器件研究[D]. 马心语.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7]振镜式激光目标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王丽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宽带GaAs数字移相器和数字衰减器的研究与设计[D]. 张景乐.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量子通信中CVQKD实验的电子学系统研制[D]. 张思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毫米波多波束自校准接收阵列关键技术的研究[D]. 陈雅男. 东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