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启动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监测

郑州启动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监测

一、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在郑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张欣莹[2](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乔方煜[3](2020)在《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的加速,城市内涝、缺水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愈发突出。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我国学者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提出城市应像海绵一样,面对降水时应具有一定“弹性”,降雨时蓄存雨水,需要时释放雨水并加以利用,且自身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区占据很高的比例,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居住区现状雨水管理模式已无法应对严重的城市水问题,海绵城市主张的“源头治理、过程削减、末端控制”的雨水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居住区建设的标准。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时应考虑“渗、蓄、滞、净、用、排”一体的系统性雨水管理方法,综合建筑、景观和给排水等专业特性,合理规划道路、绿地和广场的布局,结合海绵设施,辅助雨水在居住区中的渗透、存蓄和净化作用,最大限度维持或恢复场地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模式,实现居住区室外环境的雨水可持续与综合管理。本文以居住区室外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国外先进的雨水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梳理出国外雨水管理的发展脉络,解读其内涵,找出国外雨水管理实践经验与我国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契合点,整理出我国居住区雨水管理的发展过程,综合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对于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解析居住区雨水管理优秀实践案例,为后续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内容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其次,探讨了郑州市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和土壤土质等因素对居住区室外环境雨水管理的影响,通过对郑州市居住区雨水管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并获取相关建设经验,结合地方海绵城市相关管理办法措施,对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居住区室外环境的适用性进行剖析。然后从居住区道路、绿地景观、广场和停车场等微观层面探究居住区室外环境雨水管理的具体设计策略,进一步优化海绵城市在居住区层面的设计内容。最后,文章以河南省医药创新转化基地高端人才楼小区为实践研究目标,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和工程资料的内容获取,在国家和郑州市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和设计标准的指导下,设计传统型、经济型和最优型三种雨水管理模式,利用SWMM水文模型,通过多种降水情景的模拟,进行效果评估,综合分析,比对三种方案的优劣性,从而得出最为适合该居住区的室外环境设计,解决居住区面临的水问题,构建系统、协调的居住区室外环境雨水管理模式方案,为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郑州市居住区海绵城市设计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楠[4](2020)在《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化、围垦造田等强烈人为活动干扰下,作为海陆纽带的滨海湿地正面临着面积萎缩、资源消耗、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沿海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类型复杂且变化频繁,由于缺乏长时间序列的湿地监测资料,限制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及机制研究,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滨海湿地科学管理及生态修复的政策。因此,亟需采用新方法快速有效的开展滨海湿地信息的准确提取,查明海陆交错地带复杂地类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建立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安全评估体系,探索滨海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安全变化,明确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滨海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与生态恢复政策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论文选择杭州湾为研究区,在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遥感数据的连续性、真实性、系统性等特点,基于GF-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1973年至2015年的长时间的Landsat MSS/TM/OLI系列遥感影像,开展滨海湿地信息提取和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生态安全评价,对研究区滨海湿地时空演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杭州湾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一种结合面向对象、物候特征和专家知识的规则树分类方法,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精准提取滨海湿地信息。该方法充分利用不同湿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物候差异,可以准确地识别和提取研究区内土地覆盖类别,遥感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90.28%,kappa系数为0.89。结果表明,结合物候特征的专家知识规则树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增大不同类型湿地间的遥感可分离性,比最大似然和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更具有优势,适用于复杂滨海湿地信息提取。(2)基于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滨海湿地信息,开展杭州湾湿地类型动态变化监测,分析滨海湿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73年至2015年间,杭州湾滨海湿地空间格局变化显着,湾滨海湿地(海三棱藨草盐沼,互花米草盐沼,淡水草本沼泽)靠海一侧逐年向外扩张,靠内陆一侧不断转化为水产养殖塘及不透水地表等类型。不透水地表的面积增加935.72 km2,扩大了16.3倍,向北扩展明显,滨海湿地受到严重影响。自然及人为因素驱动下,滨海湿地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结合遥感土地覆盖结果,分别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成递减趋势,分别为413.01亿元,261.25亿元,259.52亿元和224.3亿元。其中调节服务的总价值最高,水质净化、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和促淤造陆是湿地核心功能。围垦和城镇建设与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是造成生态价值降低的最主要驱动因素。(4)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等5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2000年至2015年间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413、0.382、0.287和0.582,安全等级由预警等级恶化到脆弱等级,又恢复到预警等级,呈下降后上升趋势。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20年杭州湾滨海湿地将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5)定性的分析了杭州湾滨海湿地在自然演替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长时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发现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和物种入侵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因素,人口、经济、政策、围垦、城镇建设和水产养殖是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论文从滨海湿地生态视角出发,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形成了一套运用遥感技术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复杂地类信息提取-时间序列湿地动态变化监测-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的技术方法。该成果为类似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科学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杭州湾滨海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真源[5](2020)在《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形成与实践过程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大跨步前进”的缩影。在2014年环保法修改之前,环境监测预警尚未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其部分的融合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预警的过程当中,以一种非常态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形式呈现。随着我国环境风险、灾害、突发事件等问题的常态化和复杂化,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作为应急性措施开始普遍运用于我国的环境治理当中,其发展较为短暂却又极为迅猛。目前,规范层面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而制度实践的运用也已经在部分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全面铺开。由此可见,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已然独立成为了一项常态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规范发展与制度实践为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样本。理论上,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是指依一定的程序由社会性组织来制定和实施的,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预警监测、评估及其预警后规避、处置、减缓环境风险、环境灾害、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危机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主要包括:环境监测预警标准体系、环境预警监测制度、环境监测预警评估、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公开及其预警状态下的环境风险规制措施等内容。现实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从内外部结构看,分为综合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整体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策略结构为:应急体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保障。而构成内部结构的这些基本制度便是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基本类型,其中包括: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制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制度、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预警制度、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制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如果说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能否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那么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功效则不仅是需要上述两者,还取决于其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即监测预警制度在整个环境应急管理循环结构中的协同程度,和不同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之间的协同程度。在外部结构方面,中国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的外部运行机制出现了结构上的断裂,信息对外的监测预警制度与信息对内的应急响应机制之间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关联。在内部结构方面,立法对各类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概念的创设显然缺乏深度地考量和合理地布局,从而使得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内在标准体系间产生了交叉与重叠。而标准的重叠意味着权利(权力)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多次、重复地分配。在制度运行的基本要素方面,我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存在着:标准制度不全面、信息发布模式不健全、会商与评估机制不顺畅、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预警状态下“扩权治理”机制不合理及其社会力量参与途径不开放等问题。正是我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内外部结构约束及其制度运行基本要素的缺陷,使得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发生了整体性的功能性偏离——即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结构约束及其构成要素缺陷导致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在运行过程有侵犯个人自由与经济自由或者是制度失灵的可能。而且,由于环境风险规制领域内基本权利边界的模糊化与环境预警行为的多层次性,导致传统公法学诸多的权力制约理论无法对制度失灵状态下侵犯个人自由与经济自由的行为进行有效地规制。那么,通过对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结构-功能”与制度运行要素缺陷的分析,以及传统公法学理论对环境预警制度的整体性透视,使得如何通过制度的修正与纠偏将环境监测预警制度重新纳入法治化轨道中,并有效发挥制度的正向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从制度失范的因果解释路径出发,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制度体系的结构优化。第一,进行纵向到底的外部结构调整。立法应明确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规制措施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运行结构,强化预警级别与风险规制措施之间的“对应性架构”。第二,进行横向独立的外部结构理顺。将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分为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三大类型。由此,清晰的内部结构分类与稳定的外部运行机制,为解决预警状态下权力的“失语与肆意”奠定了基础。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外部结构调整与内部结构理顺使制度本身获得了稳定的运行机制和有序的运行方式。这也使得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获取了与现有公法学理论对话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宪法保护的客观利益的理论视域,环境预警状态下行政权力的张力实质上源于被保护之客观利益的相互衡量,即生态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间地衡量。那么,此时的环境行政权力“选择性失语”与“运动式肆意”问题,便转化为了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所保护利益的标准化、制度化缺失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在制度规范化和法治化的前提之下,以环境预警标准为核心形成利益位阶的基本共识,同时完善利益衡量的妥当性程序。第一,对“载体”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规范建构。从形式上提高环境应急预案的规范层级;同时对形式层级变化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编制程序上的建构。第二,确立“前端”环境预警标准分级原则,划分的准则应当以“污染轻重”“时间长短”和“空间大小”三项要素的相互组合为前提。第三,完善“后端”应急措施的审查机制。在外部“控权”方面,主要应由司法机关发挥有效的法律监督职能。对于环境预警“强制型”模式而言,“附带性审查”方式是实现权力制约的有效方式;对于环境预警“限制型”模式而言,赋予私主体直接针对预警状态下具有“外化”法效力的内部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诉权,扩大私主体权利救济的路径。制度体系的优化与形式要件的完备为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提供了稳定运行模式和法治化保障。当然,仅凭外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更并不足以保障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正向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制度之根本内核在于构成要素上制度机制建构能够与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相互配套。因此,对于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要素补正显着尤为重要,应当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标准体系与相关程序性规定,实施定期综合与动态单项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模式,设置开放明晰的会商与评估机制,建立动态协调的监督监管机制,建立灵活有序的“扩权治理”机制,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和能力。

申达宏[6](2019)在《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亚太地区凭借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北亚地区则是亚太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现实和自身利益需求决定了俄罗斯要采取相应的东北亚政策。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是在中、美、日等世界大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诉求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实际,既注重现实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制定的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策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策略方面,俄罗斯的政策主要强调自己是该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并能为地区事务发挥作用,防止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凭借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某些经济优势,参与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保证俄罗斯东部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各种安全对话与合作,保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安全事务之外。虽然普京在其三个任期内对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进行过微调,但是对东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总体思想没有变,那就是在依托欧亚地缘优势,在实用灵活的平衡外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国家事务中,最终达到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期内基本上秉持延续了普京的东北亚政策思想。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普京的东北亚政策颇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俄罗斯与日本构筑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必将推动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朝韩双方奉行平衡外交,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发言权;与蒙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了俄罗斯南部的安全与稳定。虽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实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交战略的适当调整,制约因素会逐渐好转,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会不断加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北亚政策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在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将使我国获得战略拓展新空间、能源进口新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刘熠林[7](2019)在《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十三五”时期的到来,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是跨越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复杂系统。由于系统自身的跨区域特性、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从而引发一系列风险,且内外部风险交互作用导致存在耦合效应。并且在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很多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多因素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的。基于此背景,探索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间的耦合作用以更好地进行风险管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全面识别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文献研究法为主、案例分析法为辅,从脆弱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共识别了28个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其次,定性分析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在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进行分类、耦合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脆弱性风险子系统和威胁性风险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因素的耦合因果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了其相互作用的特征和规律。然后,构建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脆弱性风险-威胁性风险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仿真。利用耦合度模型度量因素间耦合作用的程度,为系统方程式构建提供了所需的计算数据;通过系统仿真运行,动态预测了风险耦合作用下一定时期内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呈现不可逆增长的变化趋势,且风险水平总值增长速率受威胁性风险子系统中的社会稳定风险和自然生态风险影响最大;通过调整关键风险因素耦合度系数,仿真观察耦合系统风险水平总值的变化情况,找出了生态环境破坏与社会稳定风险耦合、政府间利益冲突与生态环境破坏风险耦合等关键风险耦合形式。最后,提出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控制策略。引入解耦合的思想,在提出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风险因素间耦合作用的特征及规律,以及风险耦合系统仿真运行结果,提出了耦合前针对关键风险因素的防范策略、耦合中针对关键耦合风险的管控策略,以及耦合后风险应对的策略。论文引入系统性思维,全面认识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本质,探究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为其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刘昱宏[8](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溱洧郑风田园综合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问题的关注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改善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少专家学者都为能解决农村问题的诱因——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而出谋划策,如何弥补城乡的经济差距与文化差距是问题的关键。发展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经济发展又需要通过当地支柱性产业的带动。因此,“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举措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田园综合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是一个具备高效农业、休闲旅游、生态环境、居住康养、乡村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这种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蕴含着城乡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的新型理念。这也意味着我国政府从先前的“城乡统筹”发展到后来的“城乡融合”发展,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体现了我国政府“以城统乡”思路的转变,更加强调城市和乡村两个板块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让人们体会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本文采用文献论证法、综合调研法、SWOT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田园综合体的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融合新郑市周湾村附近灿烂的历史文化,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及发展进程进行深入分析,将得出结论融入到溱洧郑风田园综合体建设当中。溱洧郑风田园综合体项目占地2500亩,经过对现场的实地调研和背景分析,运用生态理念与规划原则,因地制宜的根据新郑市周湾村现状条件进行规划,以呈现出“一轴、三带、多节点”的规划格局,“一轴”是市政规划建设的高等级公路密新大道;“三带”是指北部的农业体验带、中部的花卉景观带、南部的休闲滨水景观带;“多节点”是指多个空间节点和景观标志点。同时,突出郑州、新郑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使地域文化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将美丽的景观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园一貌”的尴尬局面。让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达到以生态性、主题性、创新性和协调性为原则,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先导,以产业为核心,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田园综合体,为今后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参考。

王钟[9](2019)在《闸控重污染小流域水文水质及污染物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以峡山大溪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闸控型重污染河流一般具有村镇密集、生态空间稀缺、污染负荷沉重等特征,其水文水质变化规律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显着,闸控型重污染河流污染物通量与降雨、水利设施调度、生产生活排水规律等关系密切,具有日变化过程。研究重污染河流水文水质变化规律及影响机理,对掌握流域内污染源及排放情况、水质达标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练江流域典型重污染闸控支流峡山大溪为研究对象,在综合阐述国内外关于闸控河流水文水质变化规律及河流污染物通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峡山大溪闸站调度的水文水质特征,开展2017年6月5日~6月12日水文水质同步观测,分析峡山大溪水文水质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基于不同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计算了峡山大溪污染物日通量结果,分析了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研究了不同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在闸控型重污染河流峡山大溪的适用性,为闸坝调控型重污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和管控提供一定的科学管理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峡山大溪流域水质污染严重,时空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从时间变化上看,峡山大溪干流水质在每日8:00、12:00和18:00左右有一个明显的增加现象,每日8:00COD、氨氮和总磷浓度相比于日均值升高幅度分别为4.84%、6.16%和5.59%,每日12:00 COD、氨氮和总磷浓度相比于日均值升高幅度分别为5.08%、5.25%和5.66%,每日18:00 COD、氨氮和总磷浓度相比于日均值升高幅度分别为9.49%、8.85%和6.17%。峡山大溪支流几乎呈现出每日下午6:00~次日凌晨上升的趋势。水质一定程度上受电排站启停影响,总体上开闸期间有机物较低、营养盐较高,闭闸期间则有机污染物较高、营养盐较低。从空间变化上看,峡山大溪干流COD和氨氮呈现从上游到中游递减,受葫芦港支流高浓度污水的影响,在中游处出现突增,继续往下游又呈现递减的趋势;峡山大溪干流总磷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支流上看,大潮港支流COD、氨氮和总磷是所有支流中均值浓度最高的支流。干流和支流的水文也呈现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从时间上看,峡山大溪干流上游流量变化平缓,变化范围集中在0.024~2.667m3/s。而中下游流量受闸站调度影响显着,闸站开启运行时,流量突增,中游最高可达7.9 m3/s,下游最高可达18 m3/s;闸站关闭时,中下游三个断面流量迅速降低。南中港支流和葫芦港支流也受闸站调度影响明显,两次开闸,流量都出现突增。其他支流由于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流量几乎在中午12:00左右达一天中的最大值。从空间上看,葫芦港是流量最大的支流,平均流量为0.82m3/s,南中港支流为流量最小的支流,平均流量为0.01m3/s。干流平均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递增,在总出口达最大值。基于峡山大溪流域连续8天的现场水文水质观测结果,估算了闸站调度下的流域污水产量,结果显示:监测期间峡山大溪流域内污水日均产出量为11.28万m3/d。流量产出最大的三条支流分别为:葫芦港支流、泗联支流和沙溪支流,产出值分别为2.61万m3/d、1.89万m3/d和1.68万m3/d,占流域总流量比分别为19.99%、14.46%和12.90%。(2)以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利用EFDC数值模型对峡山大溪流域各概化排污控制单元的允许排放量进行核定,按照以2020年目标峡山大溪出口达到地表水Ⅴ类进行倒推,结果表明:2018年峡山大溪出口水质COD、氨氮、总磷应分别达到82、6.2、0.80mg/L,流域COD、氨氮、总磷的允许排放量分别为2805.57吨/年、335.58吨/年、31.56吨/年;2019年峡山大溪出口水质COD、氨氮、总磷应分别达到61、4.1、0.60mg/L,流域COD、氨氮、总磷的允许排放量分别为2198.24吨/年、273.06吨/年、23.01吨/年;2020年峡山大溪出口水质COD、氨氮、总磷应分别达到40.00、2.00、0.40mg/L,流域COD、氨氮、总磷的允许排放量分别为1428.29吨/年、111.81吨/年、13.86吨/年。(3)不同估算方法由于适用条件不同,在估算通量时,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分析,用瞬时平均浓度与瞬时平均流量之积的方法估算的峡山大溪污染物通量产生的误差波动较大(-40%~60%),用时段通量平均浓度与时段平均流量之积的方法估算的通量产生的系统误差较大(超过-90%),从峡山大溪水文水质的变化情况看,当生活用水增加或者闸站开启时,流量和水质浓度均出现突增情况,点源污染明显,故瞬时平均浓度与时段平均流量之积的方法和瞬时浓度与代表时段平均流量之积的方法不满足适用条件,瞬时通量平均法既满足点源占优的条件,又满足系统误差小,精确度高,最适合估算峡山大溪流域COD、氨氮和总磷的通量。利用该方法估算三种污染物通量,结果显示,峡山大溪流域内COD、氨氮和总磷的平均日通量分别为24.68t/d、3.12t/d和0.39t/d。(4)根据实测数据估算的COD、氨氮和总磷的平均日通量分别为24.68t/d、3.12t/d和0.39t/d。从时间变化情况看,南中港支流和葫芦港支流监测断面通量受闸站调控明显,两次开闸通量均出现突增,在闸站运行期间两支流观测断面污染物通量是闭闸期间平均通量的3至15倍。桃陈支流和沙溪支流靠近峡山大溪上游,对闸站调控的响应并不明显,通量在每日的12:00和18:00时分会出现一定的突增,且傍晚时分比中午时分通量大,傍晚时分COD、氨氮和总磷的通量比中午时分的通量平均增加率分别为60.54%、50.97%和33.73%,原因在于傍晚时分人类活动加强,居民用水量大幅增加,泗联支流在监测期间通量总体变化趋势较平缓。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葫芦港支流、桃陈沙溪支流、南中港支流是COD通量最高的三条支流,葫芦港支流、泗联支流和桃陈-沙溪支流是氨氮通量最高的三条支流,葫芦港支流、泗联支流和南中港支流是总磷通量最高的三条支流,干流污染物通量几乎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递增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COD、氨氮通量与集雨面积、水田面积、果园面积显着相关,氨氮通量还和人口密度显着相关,此外,三种污染物与村庄用地和城市用地均呈显着正相关。

朱晋峰[10](2019)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采信研究 ——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对象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生活条件、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公众对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目前我国环境问题迭出,各种污染环境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对居民的工作、生活,甚至是身体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为了确保环境能真正适应社会公众生存、生活的需求,除了要预防环境被污染以外,还需要对已经被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这一问题也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此,相关部门还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如2015年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7年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此外,《民事诉讼法》还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以确保因污染环境行为而遭受侵害的社会公益得到有效保障。随后,检察机关还组织开展了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和理论中依然存在诸多困境,为了缓解这些困境,相关部门发布了系列规范。例如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等。在一定层面上,这些规范有效缓解了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部分困境。与其他环境资源诉讼不同的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确定环境修复方案,使得被污染的环境能够得到修复;或者在环境无法被修复的情况下,确定环境污染行为人应当承担的环境损害赔偿数额。然何种修复方案更为妥当,更能将环境恢复到被破坏以前的状态,往往是控辩双方和法庭难以凭借自身知识就能自行解决的。因而,诉讼各方借助于专业人士或者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该问题,必然成为一重要途径。此外,在环境无法被修复的情况下,诉讼各方同样需要借助专业人士或者机构的帮助来确定行为人应当承担的环境损害赔偿具体数额。这也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关键内容之一。显然,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是解决诉讼中此类专业问题的最为主要的方式。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起步较晚。直到2016年,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才被纳入到司法鉴定行政主管机关的统一管理之中,这也就造成了目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相对滞后的局面。进而导致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无法满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需求。这也是本文以此为题进行研究的原因。当然,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司法鉴定是一项集管理、诉讼与证据于一身的证据方法,司法行政管理是否完善?对鉴定意见的形成与采纳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本文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进行研究也应当从此三方面予以全面阐释。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中,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资格管理层面。目前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而且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依托的主体过多,鉴定主体趋利性问题依然存在,册中册、册外册1等问题又出现了新的情形。因此,本文本文认为,我们不仅要继续严格把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资格准入条件,而且要对现在的资格准入条件进行完善,以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司法实践的需求。同时,对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登记评审专家库,我们依然应当特别重视,并完善其建设。此外,针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收费的困境,司法鉴定行政主管部门不仅要明确具体的收费标准,还应当完善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以及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基金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于司法鉴定的管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还应当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为切入点,尽快构建鉴定资质的等级管理和加强管理的区域协作。在鉴定意见的形成程序中,针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我们要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启动时间提前至诉讼之前,对于鉴定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检材提取,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行政机关等在鉴定前收集的材料可以作为检材,但应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检材的真实性以及提取的合法性。在鉴定实施中,对于可以作为鉴定检材的确认以及环境修复方案的确定,我们可以邀请相关代表见证鉴定过程,从而确保鉴定的权威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实施所依赖的技术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标准缺失等方面。对此,我们有必要从加速标准体系建设,统一标准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制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团体标准,正确对待“专家法”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运用,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在鉴定意见的采信程序中,虽然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可以有效解决案件中的相关专业技术问题,为裁判提供证据,但司法鉴定意见是否符合证据的要求,还需要法官在庭审中予以认定。法庭对于鉴定意见的采信,当然要遵守证据裁判的一般规则,但鉴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对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专家陪审员制度的功能。这其中就包括专家陪审员专家库的建立、专家陪审员的职责等内容。当然,我们还有必要在强化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基础之上,完善鉴定人隐蔽出庭作证制度;此外,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我们也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对其进行完善。

二、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在郑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在郑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2)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2.1.3 水系主体工程
        2.1.4 水系附属工程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2.3.1 自然河系变迁
        2.3.2 人工渠系建设
        2.3.3 湖泊池沼演变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3.2.1 研究方法引入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3.3.1 研究方法引入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4.2.1 气候水文
        4.2.2 城市发展
        4.2.3 突发灾害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4.3.1 驱动力计算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5.2.3 脉冲响应计算
        5.2.4 方差分解计算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5.3.1 等级计算
        5.3.2 等级判别
        5.3.3 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6.1 模型设计框架
        6.1.1 SD建模方法
        6.1.2 模型设计思路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6.2.1 模型参数设定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6.2.3 模型检验
        6.2.4 模型运行
    6.3 调控方案优选
        6.3.1 调控方案设计
        6.3.2 方案模拟结果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7.3 水源供给调控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4 生态环境调控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7.5 景观格局调控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出现的水问题
        1.1.2 郑州市面临的水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灰色基础设施
        1.2.2 绿色基础设施(GI)
        1.2.3 海绵城市
        1.2.4 SWMM水文模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居住区雨水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国外雨水管理相关研究及实践
        2.1.1 美国最佳雨水管理措施(BMPs)
        2.1.2 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
        2.1.3 美国低影响开发系统(LIDs)
    2.2 国外住宅区雨水管理实践案例
    2.3 国内雨水管理相关研究及政策
        2.3.1 海绵城市理论的发展过程
        2.3.2 海绵城市理论在居住区设计中的发展与实践
    2.4 居住区水文模型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雨水管理现状及海绵城市实践
    3.1 居住区室外环境影响因素
        3.1.1 气候气象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土质
    3.2 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雨水管理现状调研
        3.2.1 不透水区域占比高
        3.2.2 雨水收集设施单一
        3.2.3 雨水渗蓄设施种类较少
        3.2.4 雨水排放设施能力不足
        3.2.5 现状雨水管理的局限性
    3.3 海绵城市理论在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中的适用性
        3.3.1 海绵城市理论在郑州市居住区设计中的优势
        3.3.2 郑州市居住区引入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3.4 郑州市居住区海绵城市相关规定
    3.5 郑州市海绵城市居住区实践案例分析
        3.4.1 郑州市大都会璟悦苑
        3.4.2 郑州市绿地泓景花园
        3.4.3 郑州市郑煤集团新密小区二期
    3.6 小结
4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4.1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原则
        4.1.1 生态性优先原则
        4.1.2 因地制宜原则
        4.1.3 灰绿结合原则
        4.1.4 分级布置和相对分散原则
        4.1.5 经济性原则
    4.2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居住区道路设计
        4.2.1 道路路网布局形式设计
        4.2.2 道路竖向设计
        4.2.3 道路路面铺装优化
    4.3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
        4.3.1 绿地布局形式设计
        4.3.2 下沉式绿地设计
        4.3.3 雨水花园设计
        4.3.4 生态植草沟设计
        4.3.5 生态树池设计
    4.4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居住区广场、停车场设计
        4.4.1 广场优化设计
        4.4.2 停车场雨水管理模式优化
    4.5 SWMM水文模型情景模拟
        4.5.1 居住区管网概化
        4.5.2 划分子汇水分区
        4.5.3 SWMM水文模型参数的确定
        4.5.4 水文模型情景模拟的优势
    4.6 小结
5 河南省医药创新转化基地高端人才楼小区水文模型情景分析及海绵城市指标计算
    5.1 河南省医药创新转化基地高端人才楼小区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开发场地影响因素分析
        5.1.3 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的应用
    5.2 SWMM水文模型的搭建与情景模拟
        5.2.1 雨水管网概化
        5.2.2 区域降雨参数计算
        5.2.3 设置子汇水分区参数
        5.2.4 SWMM水文模型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5.2.5 SWMM水文模型评估及方案筛选
    5.3 海绵城市相关控制指标计算
        5.3.1 透水铺装指标计算
        5.3.2 下沉式绿地指标计算
        5.3.3 居住区雨水调蓄指标计算
    5.4 项目分析与评价
    5.5 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郑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评价指标表-河南省医药转化基地高端人才楼项目
个人简历
致谢

(4)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滨海湿地及其类型的划分
        1.2.2 基于遥感的湿地监测
        1.2.3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1.2.4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生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研究区湿地资源与遥感分类系统
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杭州湾湿地精细分类
    3.1 数据及预处理
        3.1.1 数据获取
        3.1.2 影像预处理
        3.1.3 影像分割
    3.2 典型湿地植被特征分析
        3.2.1 典型湿地植被概述
        3.2.2 分布特征
        3.2.3 物候特征
        3.2.4 光谱特征
    3.3 湿地信息提取方法
        3.3.1 训练样本的选择
        3.3.2 最大似然分类
        3.3.3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
        3.3.4 随机森林分类
        3.3.5 精度评价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分类结果
        3.4.2 分类精度
        3.4.3 不确定性分析
    3.5 讨论
        3.5.1 选择合适的变量和方法提取土地覆盖类型
        3.5.2 物候特征在遥感信息提取中的潜力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长时间序列影像监测杭州湾湿地动态变化
    4.1 数据及预处理
        4.1.1 遥感影像获取
        4.1.2 遥感影像预处理
        4.1.3 遥感变量提取
        4.1.4 野外调查数据
    4.2 湿地动态监测方法
        4.2.1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动态监测框架
        4.2.2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
        4.2.3 湿地动态监测
        4.2.4 精度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分类结果及精度
        4.3.2 湿地动态变化
        4.3.3 空间异质性分析
        4.3.4 缓冲区分析
    4.4 讨论
        4.4.1 杭州湾湿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异质性
        4.4.2 不透水地表扩张对滨海湿地的影响
        4.4.3 杭州湾滨海湿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5.1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5.1.1 物质生产价值
        5.1.2 供水价值
        5.1.3 水质净化价值
        5.1.4 水源涵养价值
        5.1.5 气候调节价值
        5.1.6 固碳价值
        5.1.7 大气调节价值
        5.1.8 促淤造陆价值
        5.1.9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5.1.10 保持土壤价值
        5.1.11 旅游休闲价值
        5.1.12 科研教育价值
    5.2 人为驱动因素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分析
        5.2.1 驱动因素及指标数据
        5.2.2 相关性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时间变化特征
        5.3.2 人为驱动因素对生态价值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滨海湿地生态价值研究对比
        5.4.2 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不确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及预警
    6.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概念模型
        6.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6.1.3 评价等级的划分
    6.2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
        6.2.1 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的获取
        6.2.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6.2.3 熵权法确定权重
        6.2.4 基于TOPSIS模型评价生态安全
        6.2.5 生态安全趋势预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生态安全评估结果与分析
        6.3.2 各准则层生态安全状况
        6.3.3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趋势预测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5)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现实与问题
    1.2 研究综述
    1.3 思路与方法
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架构
    2.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解析
        2.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2.1.2 灾害、危机、风险与突发事件?
        2.1.3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
    2.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运行体系的基本架构
        2.2.1 环境监测预警标准体系
        2.2.2 环境预警监测制度
        2.2.3 环境监测预警评估机制
        2.2.4 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公开模式
        2.2.5 预警状态下的环境风险规制措施
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效果
    3.1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演化过程与内外部结构
        3.1.1 历史溯源:原则、雏形与发展
        3.1.2 立法现状:规范文本的概览
        3.1.3 内外部结构的形成: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与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
    3.2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基本类型
        3.2.1 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制度
        3.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
        3.2.3 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制度
        3.2.4 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预警制度
        3.2.5 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制度
        3.2.6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
    3.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规制策略
        3.3.1 规制背景:市场失灵、理性不足与分配不公
        3.3.2 政府行为导向:规制的目的与方法
    3.4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实践效果
        3.4.1 效益分析: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制度治理效果为例
        3.4.2 风险分析: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制度的社会风险为例
4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法理分析
    4.1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对应性架构”分析
    4.2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两种模式
        4.2.1 “控制型”模式及其运行逻辑
        4.2.2 “限制型”模式及其运行逻辑
    4.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法理分析
        4.3.1 “控制型”模式的法理分析
        4.3.2 “限制型”模式的法理分析
5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实际样态及其成因
    5.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功能选择与结构约束
        5.1.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功能选择
        5.1.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内外部结构约束
    5.2 要素缺陷: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现实困境
        5.2.1 片面与缺失:环境监测预警标准制度不全面
        5.2.2 分离与滞后: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模式不健全
        5.2.3 闭塞与模糊:环境监测预警会商与评估机制不顺畅
        5.2.4 虚置与错乱:环境监测预警的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
        5.2.5 肆意与混乱:预警状态下的“扩权治理”机制不合理
        5.2.6 单一与薄弱:环境监测预警的社会力量参与途径不开放
    5.3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失范的因果解释
        5.3.1 一般命题: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有效性前提
        5.3.2 中层理论:结构约束、构成要素缺陷与功能选择之间的因果路径
        5.3.3 理论失范:传统公权力制约理论对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的约束失灵
6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规范建构
    6.1 结构优化: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内外部结构优化
        6.1.1 纵向到底的外部结构调整
        6.1.2 横向独立的内部结构理顺
        6.1.3 结构优化、制度保障与权力制约
    6.2 形式完备: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的自制与审查
        6.2.1 载体:环境应急预案之规范建构
        6.2.2 前提:“前端”预警分级标准之审视
        6.2.3 方式:“后端”风险规制措施之审查
    6.3 要素补正: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构成要素完善
        6.3.1 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标准体系与程序性规定
        6.3.2 实施定期综合与动态单项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模式
        6.3.3 设置开放明晰的会商与评估机制
        6.3.4 建立动态协调的监督监管机制
        6.3.5 建立灵活有序的“扩权治理”机制
        6.3.6 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和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奖励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前言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设计
第一章 俄罗斯东北亚外交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地缘政治因素
        一 欧洲—大西洋主义
        二 现代斯拉夫主义
        三 新欧亚主义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因素
        一 俄罗斯文化特征
        二 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面临的国内外不利现实因素
        一 外部影响因素
        二 内部影响因素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 国际背景
        二 国内背景
    第二节 回眸20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
        一 二战后苏联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二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内容
        一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要点
        二 俄罗斯落实东北亚政策的策略和措施
    第四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特点
        一 谋略性
        二 务实性
        三 可行性
        四 机制性
        五 持续性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东北亚国别政策
    第一节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安全合作
        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二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三 俄罗斯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合作
    第二节 俄罗斯对日本的政策
        一 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外交纪实
        二 俄罗斯与日本的经济交往
        三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博弈
    第三节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
        二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三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第四节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一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
        二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
        三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第四章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走势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走向
        一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发展面临新挑战
        二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三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四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仍很棘手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的整体发展布局
        一 政治上稳形势、推改革
        二 经济上推创新、促增长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发展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7)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跨区域问题研究现状
        1.3.2 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3.3 风险耦合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内涵及特征
        2.1.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内涵
        2.1.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特征
    2.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2.2.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
        2.2.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2.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的内涵及特征
        2.3.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的内涵
        2.3.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的特征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系统论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3 风险耦合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3.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3.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3.2.1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选择
        3.2.2 基于文献研究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3.2.3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3.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清单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分析
    4.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分类及耦合过程
        4.1.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分类
        4.1.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过程
    4.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耦合因果关系分析
        4.2.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子系统内部因素耦合因果关系分析
        4.2.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子系统之间因素耦合因果关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模型构建与仿真
    5.1 常用风险耦合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5.2 系统动力学介绍
    5.3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模型构建与仿真准备
        5.3.1 系统建模及仿真目的
        5.3.2 系统边界确定
        5.3.3 因果关系图建立
        5.3.4 流图建立
        5.3.5 系统动力学方程确定
    5.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仿真研究
        5.4.1 项目概况
        5.4.2 系统方程式构建
        5.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控制策略
    6.1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原理
    6.2 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解耦控制策略
        6.2.1 耦合前风险防范策略
        6.2.2 耦合中风险管控策略
        6.2.3 耦合后风险应对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指标调查表
    B.郑万高铁项目风险值评估表
    C.脆弱性风险-威胁性风险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方程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溱洧郑风田园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解读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地域文化
        2.1.2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2.2 田园综合体的相关概念
        2.2.1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2.2.2 田园综合体
    2.3 新乡村主义理论
3 案例分析
    3.1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3.2 美国弗雷斯诺农业旅游区
    3.3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
    3.4 盐城伍佑生态农业园
    3.5 案例总结
4 溱洧郑风田园综合体项目地现状解读
    4.1 交通区位分析
    4.2 水文气候分析
    4.3 土地资源分析
    4.4 地域文化分析
    4.5 项目地现状分析
    4.6 SWOT分析
5 方案设计
    5.1 设计理念及原则
        5.1.1 设计理念
        5.1.2 设计原则
    5.2 总体规划与规划依据
    5.3 分区设计
        5.3.1 农业体验区
        5.3.2 多功能复合区
        5.3.3 特色植物游览区
        5.3.4 生态游览区
        5.3.5 文化展示区
    5.4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5.4.1 生态牡丹观光园
        5.4.2 特色窑洞体验园
        5.4.3 溱洧文化广场
        5.4.4 户外野营基地
        5.4.5 环湖景观慢行道
        5.4.6 采苹湖
    5.5 竖向设计
        5.5.1 竖向设计基本原则
        5.5.2 竖向设计效果
        5.5.3 驳岸设计
    5.6 专项设计
        5.6.1 道路系统设计
        5.6.2 园区植物设计
        5.6.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问题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9)闸控重污染小流域水文水质及污染物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以峡山大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研究方法
    2.1 峡山大溪流域概况
    2.2 水文水质同步观测试验
    2.3 水文水质数据处理
    2.4 水质数学模型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闸站调度下峡山大溪水文水质变化分析及水质模型应用
    3.1 峡山大溪水文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3.2 峡山大溪水质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3.3 污染物排放与水质响应关系
    3.4 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模拟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闸站调度下峡山大溪污染物通量变化规律研究
    4.1 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
    4.2 污染物通量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4.3 峡山大溪流域污染物通量变化规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10)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采信研究 ——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对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性
第一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述
    第一节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念及功能
        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念
        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功能
    第二节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特殊性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的特殊性
        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特殊性
        三、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特征
    第三节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立法与司法实务
        一、立法
        二、司法实务
    第四节 司法鉴定管理与鉴定意见形成、采信的关系
        一、司法鉴定管理与鉴定意见形成的关系
        二、司法鉴定管理与鉴定意见采信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
    第一节 关于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
        一、实例分析
        二、管理现状
        三、管理的问题
        四、管理的完善
    第二节 关于司法鉴定人及评审专家库的管理
        一、鉴定人管理现状
        二、鉴定人管理的问题
        三、鉴定人管理的完善
        四、评审专家库管理的完善
    第三节 关于司法鉴定收费的管理
        一、收费现状及困境
        二、收费的完善
        三、应当明确的三个问题
    第四节 关于司法鉴定等级的管理
        一、内核
        二、现状
        三、可行性
        四、完善等级管理的思路
    第五节 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区域协作
        一、内核
        二、现状
        三、模式选择
        四、协作内容
        五、协作程序
第三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形成
    第一节 司法鉴定的启动
        一、启动现状
        二、从启动实践反思立法
        三、启动的完善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受理
        一、司法鉴定检材移交
        二、多个司法鉴定机构共同受理鉴定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实施
        一、司法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司法鉴定见证的法律依据
        三、司法鉴定见证的现状
        四、司法鉴定见证的重要意义
        五、司法鉴定见证的完善
    第四节 司法鉴定的标准
        一、标准现状及困境
        二、标准体系的完善
第四章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机制研究
    第一节 司法鉴定意见采信概述
        一、采信主体
        二、采信程序
        三、采信规则
        四、采信现状
    第二节 鉴定人隐蔽出庭作证
        一、内涵和特征
        二、实证考察
        三、困境
        四、完善
    第三节 专家辅助人制度
        一、出庭实证考察
        二、专家辅助人资格
        三、专家辅助人地位
    第四节 专家陪审员制度
        一、概述
        二、实证考察
        三、现状
        四、困境
        五、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在郑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 乔方煜. 郑州大学, 2020(02)
  • [4]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D]. 李楠.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D]. 张真源. 重庆大学, 2020
  • [6]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D]. 申达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7]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耦合研究[D]. 刘熠林. 重庆大学, 2019(01)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溱洧郑风田园综合体为例[D]. 刘昱宏.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闸控重污染小流域水文水质及污染物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以峡山大溪为例[D]. 王钟. 三峡大学, 2019(06)
  • [10]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采信研究 ——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对象的分析[D]. 朱晋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郑州启动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