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课题调研报告

思维导图课题调研报告

问:思维导图反思报告怎么写
  1. 答:1、首先对思维导图的重定义:一种有效的信迹正穗息与知识整理工具,一种激活知识存量、激发思维增长的可视化工具。通清锋过发散性思维放射状式地把知识和信息整理的过程显性化、可视化、关联化、全局化,并促进使用者在知识和信息整理的过程中主动地通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2、其次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工具,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效能高低,取决于使用者本身的思维深广度、悟性、坚持实践的态度和最终的习惯养成。如果还没有使用过,请不要无视。
    3、最后思维导图形成过程:思维方姿卜法发散化、思维过程可视化、思维结果全局化。
问:什么是思维导图如何构建 研究报告
  1. 答:我们大脑的思维模式是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个图像、感觉、香味、色彩、声音等,都是相互联系的放射性结构,而每一个信息都可以看做上这个结构里面的一个节点,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些节点相互关联起来的一个网状结构。
    思维导图是什么呢?就是模仿思维的这种放射性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你想什么就画什么,没有任何限制的,比如做读书笔记,讲座笔记,日常规划,如果你在是在纸上画,那么就是一个平面的树形结构的分支,就跟有些示意图、简图差不多,你可以用关键字、图片、线条、箭头、甚至表情来做说明,文字最好是尽可能地少,因为人的记忆是倾向于图片、符号、颜色、数字等元素的,你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还可以画成不同粗细的线条,这些都是取决你自己的习惯和需要。
    手绘思维导图简单方便,有纸有笔就行。但是如果要修改或者添加东西在上面的话就很麻烦了,毕竟一张纸空间有限,而且翻来翻去容易掉。所以也建议你用思维导图,现在很多思维导图在电脑和移动设备上都可以用,而且能同步,思维导图的好处在于不用手画,点击、拖动鼠标就可以了,本身也带有一些模板可以直接拿来用,也有很多备注、标签功能,可以插入本地图片、文档、文件夹等,十分方便,直接在图里面就能打开看,主要是修改、删除、添加、保存都方便,储存大小无限制。我个人觉得TheBrain最好,因为它是动态的网状结构的,不是传统的平面结构,这种设计最接近人的思维模式和记忆模式,它功能很多,资源占用相对较大。如果你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功能,界面简单一点也不介意,可以试试Xmind或者Freemind。
  2. 答:可以参考一下MindMaster思维导图社区的一些分析报告,我觉得都差不多的,把逻辑捋顺就行
问:思维导图课题结题的一些思考
  1. 答:1结题报告撰写稍显单薄(三个主线索思路     Why  What  How)
    2成果分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大部分课题欠缺理论成果,没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比如七八九三个年级所有阅读的板书设计集,不同文体常用模式范式提炼总结)
    3参考文献的选择:近三年又代表性的,时间过久不具备参考价值:中外研究论述,参考书目中并无英文书目
    4数据收集,从哪些方面评估体现学生进步(比如实验班结果成绩对照)
    5 总报告叙述过简单,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过简
    6板书设计的概念没有涉及到,界定的不够清晰
    大部分老师做课题更多的带着功利心的目的,为了职称评定的需要,但是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对于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这次的课题研究,我是最后半年临时接手,仓促当中缺少顶层设计和详细的推进计划,但是在最后的结题规划参与方面也收获了许多。
    1与集体备课深度融合,选择一些对课堂实践有效的研究方向,落实到集体备课中,年级科组一盘棋。
    2问卷星,实验班对照组等,更多的数据反馈。
    3注重活动资料的收集,比如文件夹的建立,学期末的归档整理(公开课照片,教案和课件收集,师生作品)
    4开展丰富的师生活动,有视音频资料留存。
    5除了传统的实践成果之外,理论成果也很重要,是借鉴和推广的依据。
    后记: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不喜欢大量的刻板的文字工作,而课题当中开题报告和总报告中动辄上万字的文字整理工作过于繁琐。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小课题研究,以论文撰写的方式,积极投稿,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教研水平。
思维导图课题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