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树地区森林分类管理探讨

大洋树地区森林分类管理探讨

一、对大杨树地区森林分类经营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王雪[2](2020)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文中认为婚姻不仅是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婚姻变迁的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古里乡猎民村的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变迁等相关理论,探讨该民族的婚姻是如何在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发生变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族的婚姻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通婚圈。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和下山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通婚圈的扩大,表现为族际通婚增加和通婚对象的民族群体增多。二是婚姻缔结过程。下山定居后,鄂伦春族婚姻缔结仍然包括说亲、订婚、彩礼和婚礼四个环节,但在形式、内容或功能方面与传统缔结过程已有所区别。三是离婚与再婚。过去受到诸多限制的离婚与再婚,在当代鄂伦春族社会已成为常见之事,人们对此种行为持宽容态度,当事人在离婚与再婚过程中也拥有更多主动权。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看到该民族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做出的积极调适和选择,另一方面能够看到外部环境变化对该民族婚姻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鄂伦春族婚姻涉及到的制度文化、经济利益、观念转变等诸多内容,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付晓,王雪军,马炜,曹霖,李利伟,黄国胜,陈新云,党永锋[3](2019)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研究》文中提出为探讨如何利用现有资料对全国林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各级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依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了区域内5种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计算出各样地内样木树高,再经筛选得到各树种优势木数据并编制其立地形表,然后基于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与立地形之间的数量关系,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林区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地形和土壤因子,估测林区内所有小班的立地形,得到林区林地立地质量等级及其分布情况。最后根据三期固定样地资料和林区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的森林生产潜力,由此来实现林区森林现实生产力状况与生产潜力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分等级的树高曲线符合林木生长规律,根据样地等级计算样木树高,筛选优势木,采用理查兹模型的导向曲线和标准胸径编制立地形表的方法可行;由评价结果来看,林区林地质量整体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56.59%和29.05%,合计高达85.64%;林区98.38%的森林未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特别是中幼龄林的年平均生产力(2.63m3·hm-2·a-1)仅为潜在水平的41.10%;林区内中幼龄森林占比较大,且抚育经营潜力巨大,通过森林抚育,森林蓄积量测算能增加1656.10×104m3。因而,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二类调查数据库,在中国森林立地类型分类体系下的二级区内,结合多个树种(组)对区域内的林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其生产潜力进行测算的方法可行、实用,值得推广。

李京华[4](2016)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王振玉,张凌峰,赵宝顺[5](2013)在《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现状及经营对策》文中提出文章对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现状及经营对策进行了分析。

吕长兴[6](2012)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影响,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源采取粗放性掠夺式经营方式,森林资源大多廉价甚至无偿使用,造成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补偿严重不足。在当前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认识到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设计和深入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才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本论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历史考察、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侧重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为研究重点,认真分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结合实际提出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必须在树立科学补偿理念、补充立法、扩大运行机制平台、强化属地行业政策支持、健全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宣传普及工作、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加强的观点和对策建议。

洪雪姣[7](2012)在《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碳库包括森林土壤碳库和植被碳库,其中森林土壤碳储量占森林碳库的2/3。北半球高纬度的森林被普遍认为是大气CO2的重要“汇”。大、小兴安岭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林区,其碳汇量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天然林作为森林资源的主体,具备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多等多项生态功能。本文选择大、小兴安岭典型的天然森林群落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取样、实验,利用实测数据对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影响因子及碳储量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大、小兴安岭主要天然森林群落类型平均SOCD为17.03kg/m2,其中大兴安岭7种主要天然森林群落类型平均SOCD为17.26kg/m2,小兴安岭8种主要天然森林群落类型平均SOCD为16.79kg/m2;大兴安岭SOCD从高到低依次为偃松林(20.65)>兴安落叶松林(18.93)>樟子松林(18.74)>山杨林(16.61)>白桦林(16.35)>兴安落叶松-白桦林>蒙古栎林(15.32);小兴安岭SOCD从高到低依次为:阔叶红松林(21.20)>落叶松林(21.08)>杂木林18.88>云杉冷杉林(17.59)>山杨林(15.61)>白桦林(14.52)>蒙古栎林(13.94)>黑桦林(13.70);从演替角度分析不同森林群落类型SOCD差异认为,随正向演替的进行,SOCD,总体呈增加趋势,并在原始稳定状态的群落类型达到最大,从植被种类角度分析不同群落类型SOCD的差异得出,针叶林SOCD普遍高于阔叶林。(2)对生物气象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群落类型生物气象因子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均在50%以上,Bio-1、7、11、12四个因子在3种群落类型中均为第1主成分的最大贡献因子。对大、小兴安岭3种典型群落类型(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阔叶红松林)SOCD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SOCD与年均温负相关,与年均降水量正相关,A层SOCD受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影响显着,B层碳密度则受影响较小,SOCD随年温差增大而降低,随最冷季度平均温增高而增加;A层SOCD与海拔呈显着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较高,B层SOCD随海拔升高也有增加趋势,但相关程度很低,增加趋势不明显;SOCD随坡度增加有微弱的下降趋势,其中,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相关程度很小,阔叶红松林相关程度较高,3种群落类型A层相关程度均高于B层;SOCD与林分郁闭度正相关,其中,阔叶红松林相关程高,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相关程度很低;土壤A层容重显着低于B层,SOCD与容重负相关,但相关程度很低,不同层土壤有机碳含量(SOC)与容重之间具有显着的幂指数负相关性,且相关程度很高;A层土壤pH均显着低于B层,SOCD与pH呈显着负相关,但相关程度很低;SOCD与土壤全氮含量具有显着的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较高。(3)本文采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为单位统计的乔木用材林面积数据,以及2006年伊春林业管理局辖区内森林普查的面积数据,利用实测获得的平均碳密度,初步估算了大、小兴安岭主要天然群落类型的土壤碳储量:大、小兴安岭主要群落类型土壤碳储量大小与其分布面积大小顺序一致,大兴安岭土壤碳储量从高到低为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蒙古栎林>樟子松林,小兴安岭土壤碳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杂木林>白桦林>云杉冷杉林>落叶松林>阔叶红松林>山杨林。

万涛[8](2010)在《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文中提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危害猖獗,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 (Linnaeus)在三北防护林地区为留鸟,是杨树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大斑啄木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杨树天牛发生和危害的事实,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农田林网防护林区,将光肩星天牛的生态控制和大斑啄木鸟(当地为内蒙亚种P. major wulashanicus Cheng et al.)的招引保护相结合进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招引保护森林益鸟自然控制森林害虫系统研究的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06年夏季及2007年春季对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的调查发现:大斑啄木鸟通常会选择在旱柳上营巢,但也会选择在成熟的高大杨树上营巢。绝大多数巢洞洞口上方有突起或者洞口有向下倾斜。巢洞距地面平均高度为5.2土0.1 m,并且在2m以上的每个高度等级分布较均匀,但育雏巢洞的平均高度(5.4±0.5 m)通常比普通巢洞略高。巢洞洞口的水平直径平均长度为5.27±0.07 cm,垂直直径为5.66±0.11 cm,二者之间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但洞口大小比较固定。61.43%的巢洞洞口方向集中在北向、东北向和东向,而南向和东南向的最少,仅占5.22%。2、根据天然巢洞的主要特征和传统人工鸟巢的不足,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并制作了13种旱柳和小美旱杨人工鸟巢。经过1年的野外招引研究发现,钻孔挖空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比传统人工鸟巢更好,并且钻孔挖空、天然小突起和天然表皮的小美旱杨人工鸟巢为最佳设计。人工鸟巢的悬挂间距D≧50 m时,人工鸟巢的占有率(37.50%)明显高于悬挂间距D≦20m时(23.93%)。悬挂高度为3.5 m的人工鸟巢的利用率(55.56%)和占有率(28.34%)都低于悬挂高度为4.5 m的人工鸟巢(83.33%和44.45%)。人工鸟巢选择树干北向悬挂为最佳,并且人工鸟巢的洞口方向与自然环境中的成巢情况相似。3、在大斑啄木鸟育雏高峰期,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对每只雏鸟的平均喂食次数基本相同,分别为17.27次/天和16.73次/天。每天有明显的两个喂食高峰,即清晨6:00-7:00和傍晚19:00-20:00,但也有一个喂食低谷区,即中午11:00-13:00。雌雄亲鸟对雏鸟的喂食次数基本上各40次/天,雄性亲鸟略高,并且天气较差时,雄性亲鸟喂食次数明显高于雌性亲鸟。此外,雄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一般有1-2 min,而雌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大都不足30s。大斑啄木鸟在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的繁殖成功率相差不大(分别为85.33%和82.50%),但在人工巢洞内的孵卵率较低。4、冬季野外调查发现,在天牛轻度危害区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14.91%,中度危害区为19.86%,重度危害区为13.93%。在危害树高6m以上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27.25%,明显高于6m以下的啄食率16.18%,并且在啄食率较高的危害区和危害树高,对大幼虫的啄食率显着高于小幼虫。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对鲜肉粒和天牛幼虫的觅食率始终都是100%,对蛾类的觅食率为58.33%,对植物种子的觅食率为41.67%。大斑啄木鸟对暴露天牛幼虫和暴露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91.67%和86.11%,明显高于对隐蔽天牛幼虫和隐蔽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22.22%和19.44%)。但供给食物较少时,也会尽量多地觅食植物种子和隐蔽食物。5、人工鸟巢在冬季的招引效果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在大斑啄木鸟数量较少或适宜巢树较多的地区,人工招引效果较差。在人工招引的前2年,人工鸟巢的利用率和占有率提高明显,但常在第3或第4年后不再提高。与传统人工鸟巢相比,2007年新设计制作的钻孔挖空小美旱杨人工鸟巢招引效果更好,也更加结实耐用。招引样地内大斑啄木鸟在冬季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最高(33.23±1.39%),春季次之(27.82±2.06%),夏季最低(5.45±0.64%)。人工招引能提高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自然控制效果,在轻度和中度危害区能有效地降低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但在重度危害区虫口密度较高时,需要结合其它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光肩星天牛。6、乌拉特前旗地区常用的光肩星天牛防治措施有砍伐除治、萌芽更新、高枝截于、打孔注药、绿色威雷喷雾、多树种合理配置和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但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且伤口常会招致白杨透翅蛾的危害,而化学防治又会使天牛产生抗药性。与其它防治措施相比,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并且能实现可持续控制。初步分析表明,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控制光肩星天牛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1963.5万元,并有利于维持并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考虑到人工招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在防护林杨树天牛的防治过程中采取人工招引措施为主、其它防治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

闫磊,黄华国,张文义,王剑波,任玉环,方立群,黄晓霞,曹务春,闫守邕,王世文[9](2009)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与NDVI的时间关系——以内蒙古自治区大杨树镇为例》文中提出利用月度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人数和长时序月度NDVI值的相互关系,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趋势及发病人数进行预测。研究区大杨树镇2001—2005年共有144例完整的HFRS病人资料,以及同期详细的宿主动物捕获数据。基于Landsat TM影像以及Google earth影像,大杨树地区土地利用分为4种类型,山地、林地、农田以及居民点。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数据由SPOT-4卫星的VGT-S10数据集(10d最大化合成的NDVI数据)提供。对HFRS病例与NDVI之间的关系进行图解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NDVI的峰值多出现于8月,而HFRS发病人数的峰值多出现在11月。前朔3个月的农田NDVI值与HFRS病例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P值<0.001)。农田NDVI峰值比HFRS病例的峰值提前了3个月。研究量化了NDVI与HFRS之间的关系,为HFRS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姜伟[10](2008)在《基于知识发现的林火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林火灾害尤其是重特大林火灾害,是失去人为控制的异常森林燃烧现象,是一种燃烧机理十分复杂、危害后果非常严重、人为控制比较困难的自然灾害。因此,进行林火灾害影响因子分析和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特别是森林灭火救灾应急管理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域,以林火灾害因子分析、风险分析和灭火救灾应急管理为主题,应用知识发现理论和技术方法、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理论,运用3S(GIS、RS、GPS)技术、统计分析、气象学、火生态学等基础理论、技术与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火灾害发生、蔓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了林火灾害风险管理与救灾应急管理问题,并对该区域1998年阿尔山“5.13”特大森林火灾及其处置情况作了典型案例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林火数据的预处理问题。应用知识发现的数据预处理技术,定性定量地分析了数据偏高值产生的原因,剔除了林火中的噪声数据,确定了林火数据中缺失值的处理问题。2.应用知识发现三大关键技术,研究了气象因子、林业因子与林火发生及蔓延的关系,通过挖掘和分析得出了新的林火知识,即研究区域气象条件变化趋势和林火灾害发生特点规律,提出了以知识发现技术处理林火气象数据的关键技术问题。利用知识发现关联技术量化该区域精准防火灭火控制的一个定量指标。通过偶合分析研究,该林区年度重大火灾发生3次以上(含3次)且年度火灾总次数超过60次(含60次)同时发生的年份偶合率仅0.5,说明在该林区不仅要做好火灾多发年份的重大火灾应急管理,还要做好火灾次数发生较少年份的重大火灾应急管理。林火灾害发生概率分析表明,在该区域重特大森林火灾各周期发生概率分布相对均匀,说明该林区每年都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这就告诫我们在该林区要年年防控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因此开展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研究尤显重要。3.把风险管理引入林火灾害研究。阐明林火灾害风险管理的含义,提出林火灾害风险分析与判别、评估与预测、控制与处置的方法和手段,构建了影响林火灾害风险的主要因子和评估指标体系,引进基于模糊积分的林火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聚类分析和模糊积分评估模型进行林火灾害风险区划,阐述林火灾害风险控制与处置的主要对策。4.应用应急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森林灭火救灾应急管理问题,阐明灭火救灾应急管理、应急决策的含义和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响应与处置、善后与评估的内容、方法与要求,明确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响应分级及标准,运用关联算法确定了应急处置预案与对应评估因子的关系,提出该林区重特大林火灾害应急处置对策,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重特大林火灾害应急处置兵力出动模型,经拟合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10.37%。5.运用林火灾害影响因子分析、灾害风险分析和救灾应急管理理论及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该区域1998年阿尔山“5.13”特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作典型案例分析,对这起特大森林火灾的应急管理情况进行系统总结、科学分析和全面评价。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首次系统地在林火灾害因子分析中应用知识发现关键技术,并通过知识发现技术从更深层面挖掘新的林火知识。2.把风险管理引入林火灾害应急管理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林火灾害风险判别与分析、评估与预测的方法以及控制与处理的对策和措施,运用聚类分析和模糊积分评估模型进行林火灾害风险区划,拓展了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领域。3.系统全面地阐述森林灭火救灾应急管理的含义、原则、目的、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响应分级及其标准,构建灭火救灾应急处置兵力出动模型,这在国内林火灾害研究方面属于首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4.运用林火灾害风险管理与灭火救灾应急管理理论方法,全面、系统、科学地对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这在林火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

二、对大杨树地区森林分类经营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大杨树地区森林分类经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
        一、国内对鄂伦春族的研究
        二、人类学关于婚姻的研究
        三、文化变迁理论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古里乡猎民村概况
第二章 通婚圈
    第一节 婚姻溯源
        一、鄂伦春族族源神话
        二、族源传说中的婚姻形态
    第二节 定居前的婚姻状况
        一、氏族外婚
        二、族际通婚
    第三节 古里乡猎民村的婚姻现状
        一、民族内婚
        二、族际通婚
    第四节 通婚圈的范围变化
        一、族际通婚增加
        二、民族群体增多
    小结
第三章 婚姻缔结过程
    第一节 定居前的婚姻缔结
        一、媒人说亲
        二、认亲
        三、过彩礼
        四、婚礼仪式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婚姻缔结—以MYQ家族为例
        一、1958—1978年的父辈婚姻
        二、1979—1999年的己辈婚姻
        三、2000—2019年的子辈婚姻
    第三节 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
        一、从包办婚姻到自主选择
        二、简化的订婚仪式
        三、彩礼与嫁妆
        四、婚礼形式与意义
    小结
第四章 离婚与再婚
    第一节 定居前的离婚与再婚
        一、离婚
        二、再婚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离婚与再婚——以MDL为例
        一、离婚后再婚
        二、丧偶后再婚
    第三节 离婚与再婚的观念转变
        一、从严格到宽松
        二、从被动到主动
    小结
第五章 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外部环境变化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自然环境的改变
    第二节 民族的内部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专(译)着
        (一) 史料文献
        (二) 国内专着
        (三) 译着
    学术期刊
    学位论文
    其他参考资料
附录
    一、其他照片
    二、其他个案
        (一) 族际通婚
        (二) 离婚与再婚
致谢

(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研究材料
    1.3 研究方法
        1.3.1 优势木数据处理
        1.3.2 编制立地形表
        1.3.3 构建立地形模型
        1.3.4 林地质量等级
        1.3.5 林地生产潜力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木优势木
    2.2 立地形模型
        2.2.1 立地形表
        2.2.2 立地形模型
    2.3 林区林地质量评价分析
    2.4 林地生产潜力分析
    2.5 森林抚育经营潜力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4)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范围与目标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福利经济学
        2.1.2 发展经济学
        2.1.3 新制度经济学
        2.1.4 区域经济学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国有林区
        2.2.2 国有林区的贫困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贫困的内涵
        2.3.2 贫困的成因理论
        2.3.3 贫困的测量
        2.3.4 国有林区贫困
        2.3.5 文献综述评析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与贫困现状
    3.1 内蒙古国有林区概况
    3.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3.2.1 森林资源未开发阶段(1898年以前)
        3.2.2 森林资源疯狂掠夺阶段(1898年—1945年)
        3.2.3 森林资源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年—1978年)
        3.2.4 森林资源危机阶段(1979年—1997年)
        3.2.5 森林资源恢复与保护阶段(1998年—)
    3.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与特点
        3.3.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
        3.3.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特点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
        4.1.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宏观原因分析
        4.1.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微观因素分析
    4.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2.1 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4.2.2 贫困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4.2.3 贫困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5.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框架
        5.1.3 指标的筛选与表达
    5.2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5.2.1 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5.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5.2.3 因子分析步骤
        5.2.4 因子分析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意义
    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5.3.2 面板数据贫困综合评价
    5.4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4.1 综合贫困度分析
        5.4.2 各公因子分析
        5.4.3 分析结果讨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视角
    6.1 调研地选择
    6.2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分布
    6.3 内蒙古国有林区家庭贫困特征
        6.3.1 人均收入低
        6.3.2 生活居住条件差
        6.3.3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现象普遍
    6.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测量
        6.4.1 收入贫困测量
        6.4.2 多维贫困测量
        6.4.3 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测度结果对比分析
    6.5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1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收入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2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6.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及运作机理
    7.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
        7.1.1 中央及地方政府帮扶政策
        7.1.2 企业自身探索
        7.1.3 林区职工自身的发展与探索
    7.2 反贫困政策措施成效与运作机理
        7.2.1 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
        7.2.2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7.2.3 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7.2.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7.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3.1 政策涵盖范围窄
        7.3.2 各层级目标不统一
        7.3.3 仍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
    7.4 本章小结
8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8.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背景分析
        8.1.1 气候变化
        8.1.2 经济新常态
        8.1.3 生态功能区划定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8.1.4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8.1.5 国有林区改革
    8.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8.2.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8.2.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8.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8.3.1 政府导向机制
        8.3.2 市场导向机制
        8.3.3 国有林区参与机制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9.1.1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匮乏产生的
        9.1.2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9.1.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程度较高
        9.1.4 非林产业发展、森林资源量对内蒙古国有林区区域贫困影响最大
        9.1.5 就业是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口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9.1.6 反贫困需要政府、市场、国有林区的共同努力
    9.2 政策建议
        9.2.1 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基石
        9.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国有反贫困注入新的活力
        9.2.3 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是国有林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9.2.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反贫困同时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9.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现状及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森林分类经营现状
    2.1 各类土地面积分布
        2.1.1 国家级公益林土地面积分布
        2.1.2 其他公益林土地面积分布
        2.1.3 商品林土地面积分布
    2.2 各类蓄积量分布
        2.2.1 国家级公益林蓄积量分布
        2.2.2 其他公益林蓄积量分布
        2.2.3 商品林蓄积量分布
3 可采资源现状
    3.1 国家级公益林可采资源
    3.2 其他公益林可采资源
        3.2.1 其他公益林抚育间伐资源
        3.2.2 其他公益林更新采伐资源
    3.3 商品林可采资源
        3.3.1 商品林抚育间伐资源
        3.3.2 商品林主伐资源
4 各分类区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4.1 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4.2 其他公益林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4.3 商品林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5 今后经营建议

(6)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关键词解释
        1.1.1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
        1.1.2 森林生态系统
        1.1.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1.1.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1.2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2.1 选题的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目前国内有关专家的代表性论述
        1.3.2 国外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情况分析
    2.1 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外部条件分折
        2.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具有历史渊源
        2.1.2 其他地区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地区的经验
        2.1.3 可借鉴的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
    2.2 林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内部条件分析
        2.2.1 政府和民间财力持续增长
        2.2.2 补偿制度日趋成熟
        2.2.3 林区生态保护区体系的形成为补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行政空间
        2.2.4 不断优化体制机制环境
        2.2.5 彰显生态地位和保障民生的迫切需求
    2.3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的调研
        2.3.1 现有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2.3.2 调研的范围和技术方法
        2.3.3 调研收获和调查问卷汇总情况
    2.4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4.1 补偿主客体范围存在缺陷
        2.4.2 地方行政调节随意性强
        2.4.3 生态受益地区的政策支撑缺失
        2.4.4 对森林生态的认知度不足
        2.4.5 缺乏稳定的立法支持
        2.4.6 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额度过低
    2.5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2.5.1 相关法规不完善、适用性不强
        2.5.2 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考核和显性政绩看得过重
        2.5.3 过度市场化和企业化管理的不适应性
        2.5.4 量化技术存在空白
        2.5.5 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
3 进一步完善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3.1 创新产权界定和功能区划的可行性分析
        3.1.1 科学界定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产权
        3.1.2 重新进行森林生态功能区划
    3.2 创新行政体制和手段的可行性分析
        3.2.1 确立林政统一归口管理体制
        3.2.2 区域内构建统一的林务政策框架
    3.3 增加参与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3.3.1 发达地区财政横向转移
        3.3.2 支持林地居民参与生态产业开发
        3.3.3 加强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基金模式的监督
4 完善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措施
    4.1 树立科学补偿理念
        4.1.1 森林是一个生态有机体
        4.1.2 从共有资源和公共物品理论视角看待森林
        4.1.3 用森林生态价值论指导制度建设
    4.2 实现补偿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并扩大补偿范围
        4.2.1 扩大募集基金的范围和渠道
        4.2.2 补偿资金纳入属地政府财政预算
        4.2.3 开征生态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
        4.2.4 增设政策性森林保险险种
    4.3 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运行机制平台
        4.3.1 在活立木交易市场机制基础上建立碳补偿贸易机制
        4.3.2 国家赎买新增林木
        4.3.3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参与经营分成机制
    4.4 强化行业政策、资金支持
        4.4.1 政策优惠
        4.4.2 分类投放补偿资金培育替代产业
        4.4.3 取消不合理税费
        4.4.4 设立生态移居补助金
    4.5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制度支撑体系
        4.5.1 实行森林分类补偿
        4.5.2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工作
        4.5.3 理顺监管体制健全林政管理机制
        4.5.4 理顺和把握三个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状况调查表
附录C 国有林场2009--2011年济状况调查表
致谢

(7)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森林的碳汇作用
        1.1.2 森林土壤碳库的作用
        1.1.3 中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1.2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研究进展
        1.2.1 各种研究方法在不同尺度土壤碳储量研究中的应用
        1.2.2 森林SOC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简介
    2.3 不同深林群落类型样地基本信息
    2.4 野外调查
    2.5 室内实验
        2.5.1 样品处理
        2.5.2 土壤化学指标的测定
    2.6 数据计算和处理
        2.6.1 碳密度计算
        2.6.2 生物气象因子提取
        2.6.3 统计分析
3 大、小兴安岭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析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分配差异的影响
        3.3.1.1 大兴安岭典型演替序列分析
        3.3.1.2 小兴安岭典型演替序列分析
        3.3.2 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分配差异的影响
4 大、小兴安岭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子分析
    4.1 引言
    4.2 分析结果
        4.2.1 生物气象因子主成分分析及主要因子相关性分析
        4.2.2 海拔
        4.2.3 坡度
        4.2.4 林分郁闭度
        4.2.5 土壤容重
        4.2.6 土壤pH值
        4.2.7 土壤氮素
    4.3 小结与讨论
5 大、小兴安岭土壤碳储量估算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
    6.1 结论
    6.2 本文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6.2.1 本文存在的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杨树天牛的发生及防治现状
        1.2.1.1 杨树天牛及其发生情况
        1.2.1.2 杨树天牛的防治现状
        1.2.2 大斑啄木鸟研究现状
        1.2.2.1 形态及分布
        1.2.2.2 栖息地和巢位研究
        1.2.2.3 繁殖习性
        1.2.2.4 觅食习性
        1.2.2.5 保护和利用现状
        1.2.3 食虫鸟类与农林害虫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常见鸟类及蛀干害虫
3 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方法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营巢树种特点
        3.2.2 巢洞上方的突起及倾斜
        3.2.3 巢洞高度分布
        3.2.4 巢洞洞口大小
        3.2.5 巢洞洞口方向分布
    3.3 结论与讨论
        3.3.1 营巢树种
        3.3.2 突起和倾斜
        3.3.3 巢洞高度
        3.3.4 巢洞洞口大小及方向
    3.4 小结
4 人工鸟巢设计制作及招引技术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人工鸟巢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4.1.2 人工鸟巢的加工设备及改进
        4.1.3 样地设置及人工鸟巢悬挂
        4.1.3.1 样地设置
        4.1.3.2 悬挂人工鸟巢
        4.1.4 招引效果调查及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工鸟巢的最佳设计
        4.2.1.1 旱柳人工鸟巢
        4.2.1.2 小美旱杨人工鸟巢
        4.2.2 加工设备改进前后的加工效果对比
        4.2.3 两种材质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4.2.4 不同悬挂设置的招引效果
        4.2.4.1 悬挂间距
        4.2.4.2 悬挂高度
        4.2.5 洞口方向分布
    4.3 结论与讨论
        4.3.1 营巢材质的选择
        4.3.2 设计与制作技术
        4.3.3 悬挂技术
        4.3.4 研究展望
    4.4 小结
5 人工巢洞内大斑啄木鸟的繁殖习性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
        5.1.2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观察
        5.1.3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调查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和分析
        5.2.1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
        5.2.1.1 亲鸟回巢喂食次数
        5.2.1.2 雌雄亲鸟回巢喂食的行为差异
        5.2.2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比较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大斑啄木鸟育雏期的活动习性
        5.3.2 大斑啄木鸟的繁殖特性
    5.4 小结
6 大斑啄木鸟觅食选择的初步研究
    6.1 冬季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捕食
        6.1.1 样地选择及研究方法
        6.1.1.1 样地设置
        6.1.1.2 调查方法
        6.1.1.3 数据处理
        6.1.2 结果与分析
        6.1.2.1 在不同程度危害区的选择性
        6.1.2.2 在不同危害树高的选择性
        6.1.3 结论与讨论
    6.2 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的觅食选择研究
        6.2.1 预备试验
        6.2.1.1 材料和方法
        6.2.1.2 结果及分析
        6.2.2 材料及方法
        6.2.2.1 试验材料
        6.2.2.2 研究方法
        6.2.2.3 数据处理
        6.2.3 结果与分析
        6.2.3.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性
        6.2.3.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性
        6.2.4 结论与讨论
        6.2.4.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
        6.2.4.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
    6.3 小结
7 招引效果及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样地设置
        7.1.2 调查方法
        7.1.2.1 招引效果调查
        7.1.2.2 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调查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和分析
        7.2.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监测
        7.2.1.1 不同季节的招引效果
        7.2.1.2 招引效果的长期监测
        7.2.1.3 不同研究地区的招引效果
        7.2.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7.2.2.1 不同季节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7.2.2.2 招引前后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7.2.2.3 招引样地与对照样地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7.3 结论与讨论
        7.3.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7.3.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7.4 小结
8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和应用前景
    8.1 当地常用光肩星天牛防治方法
        8.1.1 砍伐除治
        8.1.2 萌芽更新
        8.1.3 高枝截干
        8.1.4 打孔注药
        8.1.5 绿色威雷喷雾
        8.1.6 多树种合理配置
        8.1.7 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
    8.2 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8.3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
        8.3.1 经济效益
        8.3.2 生态效益
        8.3.3 社会效益
    8.4 人工招引的应用前景
9 总结和展望
    9.1 总结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所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图

(10)基于知识发现的林火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外林火概况
        1.1.2 林火管理研究现状
        1.1.3 发达国家森林消防现状与发展趋势
        1.1.4 国内外应急管理现状
        1.1.5 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2 研究区域概况
        1.2.1 自然概况
        1.2.2 社会经济概况
        1.2.3 林火特点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林火灾害分析与应急管理基础理论
    2.1 精准林业
        2.1.1 精准林业特点
        2.1.2 广义3S技术
    2.2 知识发现
        2.2.1 知识发现的基本理论
        2.2.2 知识发现的基本方法
    2.3 风险与风险管理
        2.3.1 风险及其表达式
        2.3.2 风险管理及研究现状
    2.4 应急管理
        2.4.1 突发公共事件
        2.4.2 应急管理
    2.5 小结
3 林火灾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3.1 影响因子的数据获取
        3.1.1 传统数据获取方法
        3.1.2 现代数据获取方法
    3.2 林火数据管理
    3.3 林火灾害的主要因子分析
        3.3.1 大兴安岭林区历年林火发生分析
        3.3.2 气象因子
        3.3.3 林业因子
        3.3.4 地理因子
        3.3.5 社会经济因子
    3.4 林火灾害发生偶合关联分析
        3.4.1 火灾发生的偶合关联分析
        3.4.2 林火灾害发生概率分析
    3.5 小结
4 林火灾害风险管理与控制
    4.1 森林火灾基础
        4.1.1 森林燃烧
        4.1.2 林火灾害等级分类与特点
    4.2 林火灾害风险与风险管理
        4.2.1 林火灾害风险
        4.2.2 林火灾害风险管理
    4.3 林火灾害风险判别与分析
        4.3.1 林火灾害风险判别
        4.3.2 林火灾害风险分析方法
    4.4 林火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
        4.4.1 风险发生概率大小
        4.4.2 风险后果严重程度
        4.4.3 风险评估
        4.4.4 风险预测
    4.5 林火灾害风险模糊积分评估模型
        4.5.1 林火灾害风险评估程序与指标体系
        4.5.2 林火灾害风险评估指标权值确定与量化处理
        4.5.3 林火灾害风险评估等级划分
        4.5.4 模糊测度与模糊积分
        4.5.5 林火灾害风险模糊积分评估模型
        4.5.6 林火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4.6 林火灾害风险控制与处理
        4.6.1 风险控制与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4.6.2 风险控制与处理的对策和措施
    4.7 小结
5 森林灭火救灾应急管理研究
    5.1 我国森林灭火救灾管理现状
        5.1.1 我国森林消防组织管理体系
        5.1.2 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消防组织体系概况
    5.2 森林灭火救灾应急管理基础
        5.2.1 基本概述
        5.2.2 遵循原则与要求
    5.3 监测与预警
        5.3.1 火灾监测
        5.3.2 火灾预警
    5.4 预防与应急准备
        5.4.1 火灾预防
        5.4.2 应急准备
    5.5 响应与处置
        5.5.1 分级响应
        5.5.2 应急处置
        5.5.3 应急决策
        5.5.4 重特大林火灾害应急处置决策模型构建
        5.5.5 重特大林火灾害应急处置对策
    5.6 善后与评估
        5.6.1 火灾评估
        5.6.2 火案查处
        5.6.3 灾后重建
        5.6.4 预案评估
        5.6.5 决策反馈
        5.6.6 总结讲评
    5.7 小结
6 阿尔山“5.13”特大林火灾害案例分析
    6.1 灭火救灾概况
        6.1.1 阿尔山林业局概况
        6.1.2 火灾及应急处置概况
    6.2 相关因子分析
        6.2.1 气象因子
        6.2.2 地理因子
        6.2.3 植被因子
        6.2.4 社会经济因子
    6.3 林火灾害风险分析
        6.3.1 林火灾害发生与风险分析
        6.3.2 林火灾害蔓延与后果分析
        6.3.3 林火灾害处置与风险分析
    6.4 救灾应急管理分析
        6.4.1 预警监测与应急准备
        6.4.2 应急响应与救灾处置
        6.4.3 灾后评估与善后处理
        6.4.4 启示与结论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林火灾害发生与气象条件
    7.2 林火灾害风险区划
    7.3 林火灾害发生规律
    7.4 林火灾害风险分析
    7.5 林火灾害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对大杨树地区森林分类经营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D]. 王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研究[J]. 付晓,王雪军,马炜,曹霖,李利伟,黄国胜,陈新云,党永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4]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5]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现状及经营对策[J]. 王振玉,张凌峰,赵宝顺.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03)
  • [6]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 吕长兴.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7]大、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影响因子的研究[D]. 洪雪姣.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8]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D]. 万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与NDVI的时间关系——以内蒙古自治区大杨树镇为例[J]. 闫磊,黄华国,张文义,王剑波,任玉环,方立群,黄晓霞,曹务春,闫守邕,王世文. 遥感学报, 2009(05)
  • [10]基于知识发现的林火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D]. 姜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大洋树地区森林分类管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