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最伪装的罪犯

20世纪美国最伪装的罪犯

一、美国二十世纪最具伪装性的罪犯(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宇[1](2020)在《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毒情形势和禁毒政策导向决定了始终保持对走私毒品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是我国禁毒工作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刑事执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应当不断提高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水平,以应对走私毒品犯罪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安机关在办理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面临着情报搜集、证据固定、经费保障、案件深挖、跨国合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导致了既有的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无法应对当前走私毒品犯罪多样化、产业化、信息化、全局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亟需从树立”情报主导“理念、合法有效应用和完善各种侦查措施、适应我国庭审实质化需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合作交流和建立追赃追逃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创新和完善现有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机制和模式,切实提升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能力。鉴于此,文章第一部分先对全球走私毒品的犯罪现状、对我国的影响、存在的侦查困境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梳理出当前走私毒品犯罪在实际侦查办理过程遇到的困境和成因。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针对该现状和现存困境提出应对理念,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已获取的情报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提纯线索,为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有效侦破走私毒品案件提供有力支持,本部分主要从情报信息化对于整个走私毒品犯罪案件立案启动前、办案中、破案后的重要意义和获取、分享情报的主要方式等进行系统阐述。文章第三部分再从公开侦查、控制下交付、禁毒特情、隐匿身份侦查、涉毒资产查控等五种侦查措施入手,深入剖析当前我国走私缉毒侦查措施存在的弊端和风险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见解。文章第四部分提出证据在整个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采集与运用方法,这部分主要介绍包括实物证据、口供以及电子数据的收集与固定,以及技术侦查所获取的证据的合法转化方法,并提出跨境取证应该注意的问题。文章第五部分提出走私毒品国际合作侦查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公安机关有效打击走私毒品犯罪案件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张榆[2](2020)在《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监狱为例》文中认为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违法犯罪是社会化尤其是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或障碍所致。犯罪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监狱改造罪犯的过程其实就是罪犯再社会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监狱收押职务罪犯的数量不断攀升。女性职务罪犯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犯罪后面临身份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往往表现得更容易焦躁、敏感且情绪波动大,改造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彻底、不完全现象,严重影响了再社会化的正常发展。论文以公共管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监狱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和相关资料收集,归纳、总结、提炼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获取相关信息、阅读相关资料。论文以对江苏省监狱所有女性职务罪犯的调查问卷为主,辅以访谈分析、案例分析,研究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深入透彻地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国内外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的先进经验,并加以学习借鉴,从提升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女性职务罪犯教育改造的的内容和方式、促进监狱行刑社会化、完善再社会化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理论,从而更加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女性职务罪犯,更好地实现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的目标,进一步确保监管安全稳定,也能为我国罪犯再社会化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张尚鹤[3](2020)在《隆茨小说创作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列夫·纳塔诺维奇·隆茨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短暂的一生中,隆茨创作了小说、戏剧、文学批评等多种体裁作品,在苏联文学界占据重要地位。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法,从体裁、人物形象、互文性和叙述人称这四个方面对隆茨短篇小说进行分析,探究其小说创作诗学特征。本论文由绪论、主体、结语及参考文献组成。第一章为本论文的绪论部分。绪论中主要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隆茨小说创作研究的现状,指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对隆茨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在国界线上》、《忠实的妻子》及《第37号发文》进行分析,阐释作家小说创作的体裁特点。第三章对隆茨短篇小说《忠实的妻子》、《引诱者》、《爱国者》、《第37号发文》和《祖国》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女性变节者形象、“爱国者”形象以及自传性人物形象。第四章以隆茨短篇小说《不正常现象》和《在国界线上》为例,解读与俄罗斯经典文本《黑桃皇后》、《外套》及西方经典文本《小杜丽》的互文性。第五章从单一叙述人称和多重叙述人称两个方面,对隆茨小说《在沙漠上》、《祖国》、《第37号发文》、《忠实的妻子》及《引诱者》中的叙述人称进行分析,阐释隆茨短篇小说叙事策略。结语部分简要阐释了本论文研究任务的结论。

吴传刚[4](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龚紫斌[5](2019)在《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泛弥漫于20世纪前后西方文化中的原始主义思潮,受急剧变动的社会现实、哲学转向、人类学对原始文化的再发现与价值重估、艺术走向审美自律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与现代主义之前的原始主义表述的明显差异性。海明威受现代主义时期原始主义审美新变化的影响,结合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丰富的民族志知识,形成了对“原始主义”的独特理解与审美表达。在其文学创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在破除了“二元论”以及“白人中心论”等思想藩篱后,“原始人”不再是白人凝视的“他者”或自身欲望的呈现,而成为白人主体自我历史循环叙事的一部分。经过不断重组,“原始人”不再是原始土着的专属名称,白色人种下层群体及次等文化他者也不约而同地成为“原始话语”的一部分;二是通过对原始世界观以及神话的重塑,回复到一种古老的思想模式,在返归原初人类心理状态之际,达到重构现代文明人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的目的;三是借助“原始人”直觉、本能、非逻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表达对奇异、恐怖的外部世界的感受时,揭示世界的荒谬、文明的病态、人性的偏狭及生命的脆弱等,达到批判与反思的目的;四是向原始家园场景的不断返归,恢复了原初人类认识的整体性,在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中,探寻人类自我的本真状态,实现主体精神的更新与重生,展开在现代世界中对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本论文将海明威的小说创作置于现代性语境之中,从四个方面对其“原始主义”内容展开研究:其一,从追溯“爵士时代”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法国巴黎社会文化对原始主义不一样的理解与态度开始,来考察海明威原始主义倾向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其二,将海明威小说中具有“野蛮人”气质的人物形象视作是一群在现代生活中重生的“原始人”来进行解读,重生的“原始人”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呈总体反讽色彩的“行为艺术”将内在的生命力变得具有可视性与可解性,反映出现代生活的日益破碎与断裂,他们是现代生活中的英雄主体;其三,把海明威返归原始家园场景的书写理解为一个不断“辖域化”、“解域化”的空间运动过程,它实现的不仅是故事人物在地理位置上的变动,让主体从功能化、等级化的社会空间里散逸出来而进入多元化、异质性的“他者空间”,更提供了一种反思与解构的思考模式,让返归原始自然的过程最终成为一场寻找真实自我的心灵之旅;其四,集中探讨作品中关于原始诗性智慧的复归与运用,海明威对许多神话质素实施改造,进行叙事的仪式化处理,这既是对现代主义时期回归原始呼声的响应,也透露出海明威希翼借助对诗性智慧的运用,实现对现有世界和人类自身局限性的突破,寻找到一种人类理想化的生存境遇。本论文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是在现代性语境中重新生成的结果,他的原始主义既具备现代主义时期原始主义的新特征,又有所差别;第二、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与现代主义有许多“家族相似”特性,其边缘化叙事、新文化空间的开辟、激进的反资产阶级现代性立场以及批判性锋芒的呈现,都使其成为一种主流叙事话语之外的现代主义,它是现代主义的另一类面孔。

莫传玉[6](2019)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是近几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纳博科夫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荼毒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抹杀了人们的想象力,他所评析的艺术必定存在性象征,所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作家的儿时情结,是个庸俗、非理性、不懂美学的“维也纳巫医”。纳博科夫常在他的小说中以弗洛伊德理论为诙谐模仿对象,导致他笔下的人物多呈现性格执拗、极端处事、非常态化的心理特点,他的小说也因此被文学评论界评为“心理学小说”。本次研究试图结合作家的文体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家在访谈中有关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部分,从镜像“主-客体”理论、两性图腾、力比多能量等视角,以思辩性理论为主,实证性质性工具为辅,分析作者诙谐模仿精神分析的用意。通过对纳博科夫长篇小说运用澳洲公司所开发的质性研究软件Nvivo8.0编码归类,总结作者所着的小说里持有的心理学观点主要集中在“存在、时间、记忆、梦、性、爱情”这六项心理学主题。另外,作者所运用的文体技法也巧妙的将这六项主题融汇其中,使作品传递的思想更加多元。本次研究基于理论思辩的基础可知,作家的意识并非等同故事中“我”的意识。拉康学派的“镜象”理论充分在纳博科夫所塑造的双重“我”中得到证明;纳博科夫所持有的“双重世界”概念,也在每部小说的心理学主题上得到呈现。进一步采用质性研究工具比较心理学理论与小说情结核心观,发现二者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深入分析可知纳博科夫文学所蕴藏的心理学思想分别有:存在主题:拉康的主-客体“镜象”理论成为纳博科夫“双重世界”观的基础,它所表现的游戏思维模式隐藏这样一条法则,即“主-客体”意识的所占比例与自我认知、行为、性格息息相关。时间主题:分别以实验心理学、现象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阐明时间存有两种特性。动态性时间与个体的有意注意、直接经验有关;静态性时间与个体意识所处的客体空间属性有关。记忆主题: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为基础,对于主体而言,个体意识流的运作与记忆属性有关;对于客体而言,记忆瞬间的储存模式与欲望下的功利主义有关。梦主题:以精神分析拉康“镜象”理论为基础,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为目标,阐述梦的产生机制,即主体意识与客体环境通过无目的的组织、重构,最后帮助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实现人类的社会属性,区别于自然界的动物属性。性主题:将精神分析、进化心理学作为依据,阐述主-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主体意识而言,自然造就个体适应群体的“性”繁衍法则;对于客体意识来说,性适配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两性关系的所属地位。爱情主题:继性章节理论为前提,分析主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作用,实乃“自私”的物质之爱;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功能,是伴有“利他”主义、情感、能量协调的精神之爱。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共同结合而形成的意志之爱,则是纳博科夫最为称赞的崇高之爱。总结,纳博科夫所主张的文学宗旨是具有“镜像”般的现象学,及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内省意识观意义,它们分别在“主体”与“客体”的意识中发挥作用。纳博科夫小说所隐藏的六个心理学主题思想,其理论分别涵盖了精神分析学、现象心理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作者所坚持的“双重世界”观,即“主-客体”的意识奠定基础,同时也预示作者所想表达的“棱镜”艺术意义。此次研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也为今后的文学诠释学提供借鉴,对今后研究纳博科夫文学、作家心理学思想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关煜[7](2019)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晚近三十余年,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一些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尤其以架上绘画最为显着。就艺术本身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创构某种“艺术类型”甚至“艺术流派”。比如,以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为代表的着名艺术家,他们都创作了“面具化”作品。画面中的肖像形象具有表情凝固、抽离了鲜活生命状态与不断复制等特征,符合汉斯·贝尔廷对肖像艺术中“面具”概念的定义。即使目前尚不能称他们的作品为“面具艺术流派”,但毫无疑问已形成了一种绘画现象,不妨称之为“面具”现象。将这种“面具”现象置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则可以认为,它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发生发展有着明显契合。这些“面具”艺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对“优美”的追求,肖像中或傻笑或呆滞的表情无疑具有朴素写实的追求,蕴涵了现代性反思的文化精神。我们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透过面具本身理解这些表情下的震惊体验,实现艺术作品对现代人心理与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论文以当代艺术的“面具”形态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作品实例与文献材料,运用图像学、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艺术“面具”群像现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与具体概念。首先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认为其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所出现的一批具有“观念”特征的先锋艺术。其次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别现代主义”多重维度着手,在中西方艺术视野的比较关系和中国当代不同艺术家的平行关系中建立观察中国“面具”化艺术的视角,确立中国当下文化与艺术的民族身份。第二章,从表情凝固、复制与面具表达的中国式呈现视角分析当代“面具”艺术的生成过程。主要运用汉斯·贝尔廷的“面具”理论,结合史上面具的流变发展过程对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形态下定义。并通过对本雅明、安迪·沃霍尔、当代艺术中的不同“复制”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异质同构”的特性。同时,揭示出“天价面具”现象背后存在的“双重矛盾”,即国际艺术市场对作品、艺术家的热捧和国内官方艺术平台对其的冷遇之间的矛盾,以及当代艺术发生之初的批判意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作品符号化、自我重复的策略之间的矛盾。由此探讨当代艺术的先锋内涵与存在意义。第三章,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突出的“面具”艺术家的作品,考察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杂糅性特征。通过对张晓刚的“中国脸”面具、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方力钧的“光头”面具与曾梵志“假面”面具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一方面归纳“面具”的合理性称谓,另一方面在确立不同艺术家面具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面具”作品的中国式真伪寓言及深层人文关怀进行揭示。第四章,从“面具”艺术作品中的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入手,分析当代艺术中面具的功能效果及中国式审美意蕴。认为当代“面具”艺术对传统面具的遮蔽、遁形功能有所保留。其以当下的视野与观念,和有别于西方艺术的隐喻与寓言的方式,共同开启“面具”的内在记忆与暗示功能。旨在重塑过去,抵抗记忆的断裂与遗忘,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以自嘲与解构的方式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获得了当代艺术反思与批判的创意。第五章,从构成面具的外在艺术形态线条、色彩、构图等组成部分入手,深入分析西方艺术语言的中国式变革。认为以中国社会现实为基的“记忆”与“反记忆”才是构成“面具”的主体部分,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当代艺术的叙事逻辑和基本情感表达。由此可见,当代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绘画语汇、逻辑结构和空间意识的独立艺术。亦是对于文化蕴藉、审美蕴藉、政治蕴藉有着内在追求,带有反思批判性的先锋艺术。尽管这些“面具”作品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手法,不免带有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印记,但作品呈现出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艺术共同交织的不规则,不平衡性却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特的绵延生命力之所在。

王丽娟[8](2018)在《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推本溯源,邪教问题是我国社会系统内一个古老的课题,典章古籍中不乏其应对之策,从《礼记》到历代王朝正史的“刑法志”,从《唐律疏议》到《大明律》、《大清律例》,均记载有当时统治阶级对邪教抑或类邪教问题的处置方式。邪教问题亦是一个当代国际性问题,法国为之金鼓齐鸣,综合应对;美国素有“邪教王国”之称,却泰然处之,来者不拒;日本为其密锣紧鼓,修法制律;中国大张挞伐,却又防不胜防……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我国与国外邪教问题具有本质区别。国外当代邪教问题是二战后,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社会转型进程中新(兴)宗教里面孳生的一批具有反社会、反人类等性质的违法犯罪组织,是新(兴)宗教的畸形品,归根究底,将它称之为新兴宗教亦不为过。而我国当代邪教是杂糅了本国历史遗留政治问题与国际社会新(兴)宗教畸形品的混合物,它根本不是宗教,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问题是国际社会发展轨迹的一次交汇,是“祸不单行”的推波助澜。因此,我国邪教问题的有效防治不仅要从本国历史实际出发,而且需借鉴国外当代邪教问题治理之成熟经验。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美国、法国、日本与我国作为样本(选取理由详见引言第三节内容),将其当代邪教防治对策进行比较。通过历史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定量分析法,将各国当代邪教问题历史、现状进行梳理,在政府与民间两个大框架下对防治之策进行整合考察,客观地比较、解读各国防治对策异同之处与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挖掘适宜我国国情的有效启示,以弥补当前治理方式之不足。本研究共八部分组成,其研究发现主要有:第一,通过对邪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比较,发现我国邪教问题与国外邪教的本质区别。第二,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邪教组织仍具规模、反动特征显着。而国外邪教组织多呈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第三,关于国外邪教问题的治理方式,呈现出美国民间力量强大、法国综合治理成效显着、日本出台法律迅速而周密等显着特色。第四,我国邪教问题防治以政府部门为主,尤其是政法系统,民间力量明显不足。另外,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00份邪教类法律裁判文书考察,发现我国绝大多数案例以《刑法》第300条入罪、刑事二审上诉案件以维持原判为裁决、刑事量刑集中在3年左右、执行期间多有减刑等特点。最后,本研究在完善性创新观照下,结合国外邪教问题防治对策的有效启示,勾勒出我国当前邪教问题综合治理基础之上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层面的精细化防治图景。

雷志伟[9](2018)在《白人至上与恐怖政治: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兴起》文中研究表明一般我们将1880年至1917年这一时期美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运动称为“进步运动”(Progressive Movement),而这一时代被统称为“进步时代”。在性质上,进步运动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有社会各阶层参与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其目的在于消除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所引起的种种社会弊端,重建符合现代工业城市文明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这一时期的美国既是对建国以来政治经济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新时代美国出路的思考。本文将研究焦点集中于的诞生于进步时代的第二次三K党(the Ku Klux Klan)运动,该运动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为重要、最被忽视的社会运动之一。在以进步、自由、民主为旗帜的进步时代的社会改革运动中,第二次三K党以保守、压制、反动着称。在一般意义上,该运动被认为是对世纪之交的主流进步思潮的反动。然而,实际上以三K党为代表的极端思想,作为一种发轫于美国建国之初的右翼社会政治传统,在世纪之交大转折时代的改革浪潮之中,吸纳了同时代进步主义的某些“进步”主张,以白人至上主义为主要旗帜,运用恐怖主义作为其主要的政治活动手段的极端思潮。在以自由、民主为主要思想的美国,这显得并不突兀,两种思想的并行不悖也从一方面揭示看美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对第二次三K党产生的背景、思想渊源、政治活动以及特点影响进行整理和分析,希望能使得我们更加了解美国。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介绍了选取进步时代第二次三K党运动为研究对象的缘由,以及关于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学术回顾、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以及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正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进步主义与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关联问题。主要从进步时代美国现代社会的新问题、进步主义与第二次三K党的关系、一战对进步运动与三K党的影响以及具体以密西西比州为例分析第二次三K党的主要活动。本部分将进步主义视为第二次三K党运动复兴的背景之一,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则将重点集中于白人至上主义这一三K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分析美国白人至上主义的思想根源、世纪之交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种族生物学与种族优化论理论、进步主义者和社会大众所提倡的美国化运动。试图将一般意义上“盎格鲁一致性”(Anglo-conformity)与种族主义概念的“白人至上主义”(White Supremacy)概念,进行界定和区分,从而分析白人至上主义与第二次三K党的关联。第三部分则讨论了三K党具体恐怖活动的理论渊源、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大众最终对其的遏制态度。这一部分还分析了美国的恐怖政治传统以及三K党与美国两党政治的关系问题。第四部分则从极右主义的角度对第二次三K党运动进行了界定和总结,指出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三大特点:全国性的极端右翼思想、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披着进步主义外衣的非进步主义。并将第二次三K党运动视为美国极端右翼保守主义的一部分,并对其对进步时代乃至当下美国社会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李玉花[10](2018)在《约翰·辛格喜剧创作的美学特质》文中提出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具有世界声誉的一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它产生了世界级的文坛巨匠和经典作品。然而在国内学界,约翰·辛格(John Synge,1871-1909)这位举世公认的戏剧才子、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的领军人物和阿贝剧院的创建者、管理者之一,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爱尔兰研究和英国戏剧研究领域的一大遗憾。辛格在爱尔兰文学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他的作品包含鲜明的爱尔兰性并对后世很多文坛巨匠产生过重要影响。每一部辛格戏剧上演时都曾引发都柏林文化圈的激烈讨论,“花花公子骚乱”的爆发更是成为了戏剧史上的大事件。其实,辛格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是由其作品蕴含的独一无二的美学特质造成的。《峡谷的阴影》、《圣泉》、《补锅匠的婚礼》和《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是辛格喜剧创作的主要成果,通过对这四部喜剧的整体性研究,从作家创作的美学渊源、喜剧的基本主题、主要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等几个不同视角出发,追根溯源,可以发掘出辛格式喜剧的独特审美特质。辛格的创作充分融合了继承自爱尔兰和欧洲的古代文学传统,这一切使他的喜剧具有本质上的现实主义特点;他也在现代欧洲学习到许多现代主义技巧,并在实际创作中将其与传统因素融会贯通,使自己的喜剧带有了独特的幽默、讽刺和狂欢、荒诞的意味。事实上,辛格式喜剧都有其现实生活的来源,它们取材于剧作家在爱尔兰西部收集到的真实素材,而《阿兰群岛》可以说是辛格喜剧中所有故事的开端。辛格的喜剧创作与他的身份背景和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在爱尔兰争取独立的年代,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爱国主义者,他的喜剧虽看似荒诞,但都表达了现实的主题,带有鲜明的抵抗文学特色。这四部喜剧通过挖掘真实的现实,分别处理了当时社会上的女性问题、宗教问题、个人与社会问题、自我身份追寻和认同问题,表达了态度鲜明的反抗性与颠覆性。辛格式喜剧的主人公都是“反英雄”,他们是地位低下的女性、街边的乞丐、流浪汉或农民,是颠覆了“英雄原型”的小人物、被边缘化的平凡形象。辛格刻画了独立、自由、强大的凯尔特女性形象;其喜剧中被称为“疯子”和“傻瓜”的社会边缘人其实是大智若愚的智者;而辛格式喜剧人物的巅峰形象则是他着力刻画的历经挫折与起伏的反英雄。为了唤醒麻木的人群,辛格将故事变形,用反常规的手段呈现剧情,最后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典型的辛格式喜剧都是建构在难以置信的故事之上,剧中出现谎言推动故事发展、随后情节被暴力行动激化,剧情反转,最后以出人意料又合理可信的“反高潮”方式,留给观众一个未完成的开放式结局。辛格有意识地利用文学中的对照原则,设置了一系列的对立式人物、场景与事件,使得离奇、突兀的情节在结构上达到平衡,而对照的方式显然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辛格式喜剧中出现的各种荒诞不经的情节、人物与事件往往令观众捧腹大笑;但是,欢快的气氛不久会出现意外转折,最终带给人们苦涩与阴郁之感——悲喜两种因素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戏剧中的真实细节为其作品主题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提供了依据,而典型的喜剧性元素也为加深悲剧主题增加了力量。辛格采用了戏仿与狂欢化的手法,有意识地违反了均衡与统一的传统原则,在增加了文学讽刺意义的同时,也强化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他在舞台上“复活”了一种活生生的、本土特色鲜明的英爱方言,从而确立了自己喜剧中独树一帜的“爱尔兰性”。辛格式喜剧的典型审美特质是来自于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般的真实故事、发自于民间故事、魔法和神话中的幽默以及由此引发的讽刺和戏仿、潜藏于民间语言中的智慧与机智等多种因素的彼此结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喜剧情节、个人风格和本土语言,最终完美展现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张力”。总体而言,辛格式喜剧的主题是严肃的,但是表现这种严肃主题的人物、情节和手段却是奇妙而主观性极强的“辛格式”的典型方法。“辛格式的”(Syngian/Syngean)一词做为一个具体词汇来指称这种原创型的戏剧,它们深深根植于爱尔兰文学的传统,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塑造了特殊的人物形象,同时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现实与现代、甚至是后现代技巧的融合。辛格的创作完全顺应了历史的洪流,以传统、本土的文学形式树立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旗帜,在保留艺术作品本身独具一格的审美特质的同时,使文学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并以其牢固的、不灭的爱尔兰性最终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二、美国二十世纪最具伪装性的罪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二十世纪最具伪装性的罪犯(论文提纲范文)

(1)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走私毒品犯罪的现实状况与侦查困境
    2.1 走私毒品犯罪的现实状况
        2.1.1 国际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现状
        2.1.2 我国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现状
        2.1.3 走私毒品犯罪对我国禁毒工作的影响
    2.2 走私毒品犯罪的侦查困境
        2.2.1 情报搜集之困境
        2.2.2 证据固定之困境
        2.2.3 合作侦查之困境
        2.2.4 案件深挖之困境
        2.2.5 资费保障之困境
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收集与研判
    3.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高效收集
        3.1.1 以人力情报为基础
        3.1.2 以技术情报为增长点
        3.1.3 以国际情报交流为辅助
    3.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深度研判
        3.2.1 涉毒人员的监控分析
        3.2.2 毒品源头的监控分析
        3.2.3 走私路线的监控分析
        3.2.4 资金流动的监控分析
    3.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工作的机制建构
        3.3.1 成果分配机制之建构
        3.3.2 部门共享机制之建构
        3.3.3 区域交换机制之建构
4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侦查措施的应用与完善
    4.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公开查缉
        4.1.1 建立海陆空立体化的侦查网络
        4.1.2 推进相关部门间的侦查协作
        4.1.3 加强公开查缉与后续经营的有效衔接
    4.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隐匿身份侦查
        4.2.1 隐匿身份侦查的基本要求
        4.2.2 隐匿身份侦查的完善策略
    4.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控制下交付
        4.3.1 控制下交付的适用标准
        4.3.2 控制下交付的实施条件
        4.3.3 控制下交付的证据问题
        4.3.4 控制下交付的系统评估
    4.4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禁毒特情
        4.4.1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证据采信
        4.4.2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刑事豁免
        4.4.3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人员管理
    4.5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技术侦查
        4.5.1 技术侦查手段的使用途径
        4.5.2 技术侦查手段的实践价值
        4.5.3 技术侦查手段的完善策略
    4.6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涉毒资产调查
        4.6.1 涉毒资产调查的现实意义
        4.6.2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法律规定
        4.6.3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制度缺陷
        4.6.4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完善策略
5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犯罪证据的采集与运用
    5.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收集与运用的基本要求
    5.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取证行为的规范化
        5.2.1 境内取证行为之规范
        5.2.2 跨境取证行为之规范
    5.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收集的多元化
        5.3.1 注重主观方面的证据收集
        5.3.2 加强技术侦查的证据转化
6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国际合作的开展与推进
    6.1 合作法律制度之完善
        6.1.1 推进国际法律制度建设
        6.1.2 完善国内法律相关制度
    6.2 禁毒交流合作之强化
        6.2.1 树立国际侦查合作理念,积极开展侦查合作
        6.2.2 培养国际侦查合作人才,落实缉毒联络制度
        6.2.3 加强涉毒情报交流工作,建立执法联动机制
        6.2.4 探索禁毒司法合作机制,确立合作运作程序
    6.3 追逃追赃措施之完善
        6.3.1 境外追逃措施之完善
        6.3.2 境外追赃措施之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主要思路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4.1 框架
        1.4.2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职务犯罪
        2.1.2 罪犯再社会化
    2.2 理论基础
        2.2.1 社区矫正理论
        2.2.2 行刑社会化理论
3 江苏省监狱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现状
    3.1 江苏省监狱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现状调研设计
        3.1.1 调研问卷形成
        3.1.2 调研样本选择
        3.1.3 调研结果分析
    3.2 江苏省监狱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的访谈分析
        3.2.1 访谈对象确定
        3.2.2 访谈提纲
        3.2.3 访谈分析
    3.3 江苏省监狱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的典型案例分析
        3.3.1 典型案例介绍
        3.3.2 典型案例的特色分析
4 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1 女性职务罪犯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4.1.2 监狱改造女性职务罪犯的手段与内容滞后片面
        4.1.3 监狱与社会互动程度不高
        4.1.4 再社会化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存在缺陷
    4.2 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监狱群体及客观环境对女性职务罪犯的认知存在控制和影响
        4.2.2 监狱改造女性职务罪犯的手段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4.2.3 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环境高度封闭隔离
        4.2.4 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进程缓慢、创新性不够
5 国外罪犯再社会化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罪犯再社会化的做法
        5.1.1 美国的罪犯再社会化做法介绍
        5.1.2 日本的罪犯再社会化做法介绍
        5.1.3 俄罗斯的罪犯再社会化做法介绍
    5.2 国外罪犯再社会化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5.2.1 扩大开放性处遇适用范围
        5.2.2 切实通过多种方式保障罪犯权利
        5.2.3 加强罪犯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
6 推进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6.1 消除女性职务罪犯的自我认知误区
        6.1.1 加强监狱警察对女性职务罪犯自我认知的正确引导
        6.1.2 创造有利于培养女性职务罪犯自尊心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6.2 创新女性职务罪犯教育改造的的内容和方式
        6.2.1 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6.2.2 创新教育改造的模式
        6.2.3 提升教育改造的地位
        6.2.4 完善教育改造工作评价机制
    6.3 促进监狱行刑社会化
        6.3.1 发挥亲情规劝和感化作用
        6.3.2 发挥社会教育专业优势
        6.3.3 发挥心理矫治管理功效
    6.4 完善再社会化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6.4.1 完善监狱相关法律制度
        6.4.2 推行监狱行刑个别化制度
        6.4.3 推进开放性处遇制度
        6.4.4 推行出狱前的适应性释放制度
        6.4.5 加强出狱人保护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女性职务罪犯改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女性职务罪犯改造现状访谈提纲

(3)隆茨小说创作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隆茨小说体裁
    一、书信体裁
        (一)《在国界线上》:多人通信合集
        (二)《忠实的妻子》:单方面信件
    二、日记体裁
        (一)《第37号发文》:小说公共性与日记私密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隆茨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背叛者”形象
        (一)《忠实的妻子》:爱上犯罪分子的“我”
        (二)《引诱者》:被引诱的“我”
    二、“爱国者”形象
        (一)《爱国者》中的“俄国花花公子”
        (二)《第37号发文》中的办公室主任
    三、自传性人物形象
        (一)《祖国》中的身份隐喻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隆茨小说的互文性
    一、《不正常现象》与俄罗斯经典文本的互文
        (一)与普希金《黑桃皇后》中的彼得堡文本互文
        (二)与果戈理《外套》中的外套意象互文
    二、《在国界线上》与西方经典文本的互文
        (一)与狄更斯《小杜丽》中的人物形象互文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隆茨小说中的叙述人称
    一、单一叙述人称
        (一)小说中的局外讲述人
        (二)小说中的局内讲述人
    二、多重叙述人称:《在国界线上》中的内聚焦视角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丰富标准内容
        (二)形成标准体系
        (三)尊重本土文化
        (四)发展信息技术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理论研究层面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海明威“原始主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海明威“原始主义”倾向的现代溯源
    第一节 “爵士时代”大西洋两岸的现代主义艺术
    第二节 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
    第三节 原始“世界观”的现代重溯
第二章 作为“行为艺术家”的“原始人”
    第一节 “野蛮人”重生
    第二节 现代生活中的“行为艺术家”
    第三节 反讽式“英雄”呈现
第三章 通往心灵的原始家园场景书写
    第一节 “世界图像的时代”与现代伤痛之地
    第二节 “边疆神话”与美国化边缘地带
    第三节 通往中心之旅
第四章 原始主义诗性智慧的复归与运用
    第一节 意象主义原则的运用
    第二节 神话质素的借用与改造
    第三节 叙事的仪式化处理
结语:现代主义的另类面孔
致谢
参考文献

(6)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博科夫的生平简介概况
    1.2 纳博科夫遗留的“心理”问题
    1.3 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4 本次研究如何展开
第二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文献综述
    2.1 国外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进展
    2.2 国内纳博科夫小说思想研究进展
        2.2.1 纳博科夫文学基础的翻译工作
        2.2.2 本次研究相关的评论工作
第三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透过作家写作技法发掘精神分析
    3.2 基于质性研究方法论证六项心理学主题
        3.2.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2 研究输出结果
第四章 存在主题
    4.1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动机
    4.2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方式
        4.2.1 纳博科夫的存在主义特征
        4.2.2 游戏中的二重世界: 纳博科夫的“存在”心理
    小结
第五章 时间主题
    5.1 纳博科夫的时间构造理论
        5.1.1 主体为主导的“意识”时间理论
        5.1.2 客体为主导的“空间”时间理论
    5.2 空间中“双重时间”的选择: 隐藏物种的“适应”法则
    小结
第六章 记忆主题
    6.1 隐藏在双重世界下的记忆心理学
        6.1.1 “记忆双重”系统: 客体静态记忆VS主体动态记忆
        6.1.2 弗洛伊德的“神奇书写板(蜡+胶片)”与纳博科夫的“双重记忆”
    6.2 记忆中的处世之道: 个体与集体的存在模式
    小结
第七章 梦主题
    7.1 纳博科夫“双重世界”下所编织的梦的构造
        7.1.1 主体“我”占主导意识的“性欲概念”梦
        7.1.2 客体为结构的“象征”梦实则是衡量“力比多”的好坏
    7.2 纳博科夫构造“双重梦”的意义
    小结
第八章 性主题
    8.1 从性的主体角度揭示“性适应”理论
        8.1.1 “图腾”禁忌:近亲之爱(乱伦)是最基础的性欲
        8.1.2 性压抑说,弗洛伊德成为男性“性解放”的代言人
        8.1.3 “享乐主义”的性:“力比多”能量的双重释放
        8.1.4 双亲“情结”源于个体无知的性体验之一
        8.1.5 集体无意识的性:弗洛伊德的“乌托邦王国”
    8.2 从性的客体角度揭示“性选择”理论
        8.2.1 生理意义上的性冲突:“繁衍器”的投资策略
        8.2.2 精神意义上的动力学:“过滤器”的能量配置
    小结
第九章 爱情主题
    9.1 主体为代表的物质之爱——理性的自恋
    9.2 客体为代表的精神之爱——非理性的他恋
        9.2.1 纯粹的情感之爱
        9.2.2 平等的精神之爱
    9.3 主客体的理性、非理性统一——不朽的意志之爱
    小结
第十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贡献
    10.1 创作的积极心理:不是抹灭外在,而是正视它的存在
    10.2 批判弗洛伊德心理:不完全否定,而是对“美”的解析不同
    10.3 肯定人本心理学:不单“双重世界”,更是“棱镜艺术”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后记

(7)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
        一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代性理论向度
        二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与后现代及前现代之维
        三 当代艺术之于“观念艺术”
        四 当代艺术中的别现代性思考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第一节 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一 张晓刚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二 岳敏君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三 方力钧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四 曾梵志的“面具”表达
        五 “面具”与“非面具”
        六 面具背后的天价神话
    第二节 脸的角色与面具表达
        一 面具
        二 人脸
        三 面具与人脸
    第三节 从表情凝固、复制到面具表达
        一 表情的凝固与面具生成
        二 面具的隐藏与伪装
        三 面具之后:遮蔽与彰显
        四 从信仰崇拜到自我偶像
    第四节 本雅明、安迪·沃霍尔与当代“面具”
        一 “灵韵”的消失与“面具”的返魅
        二 重复的艺术与光晕的嬗变
        三 由本雅明到当代艺术的技术嬗变与艺术革新
        四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异质同构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面具化的多样性面孔
    第一节 冷漠与僵滞:张晓刚的“中国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千人一面的阿尼玛、阿尼姆斯与伪个性化
        二 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与“压抑”的潜文本
        三 关于“沉默”的体验和“僵滞”的表达
        四 “中国人”面孔
    第二节 怪诞与可怖: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玩世写实主义的灵魂狂欢
        二 用偶像亵渎偶像的文化批判
        三 可笑的理想主义与悲观的现实主义
    第三节 泼皮与体道:方力钧的“光头”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入世的“光头”面具对崇高与英雄的消解
        二 体道的“婴儿”与几道于水
        三 天人合一的现世救赎
    第四节 异化与空洞:曾梵志的“假面”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一 面具符号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
        二 面具符号的寓言精神
        三 空洞化了的世界和严重萎缩的利比多
第四章 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化手法、功能分析
    第一节 戏仿(Parody):波普偶像与互文本
        一 戏仿与“互文本”
        二 戏仿内在的“图底”机制
        三 对戏仿与恶搞现象的反思
    第二节 反讽(irony) :伪装与悖论
        一 反讽概念的一般化
        二 当代艺术中反讽的多重面孔
        三 当代艺术中反讽之来路与归途
    第三节 隐喻(metaphor):“面具”的本体、喻体与喻底
        一 当代艺术的隐喻功能
        二 隐喻:面具的表征策略
        三 隐喻产生的现实基础
    第四节 反思与批判
        一 以“丑”的形态进行“面具”化自我表达
        二 以“真”的思考介入社会现实
        三 “面具”的所指:反思与批判
第五章 面具艺术:形式与记忆的中国表达
    第一节 艺术形式的中国式改造
        一 集中西方审美风格于一体的线条
        二 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色彩
        三 汲取中国古典美术风格的构图
        四 “面具”艺术手法的中国化表达
    第二节 拼凑:艺术手法的中国式创新
        一 中国式“拼凑”产生的机制与内在结构
        二 当代艺术中“拼凑”的特征与表达效果
        三 “拼凑”背后:自由游戏与人文理想的丧失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记忆与反记忆
        一 记忆与技艺的渊源
        二 有关“记忆”的本质问题
        三 以视觉经验构筑记忆的想象和情感
        四 “面具”的符号记忆
        五 当代艺术馆、艺术展的视觉“集体记忆”
    第四节 当代艺术的中国哲学基础与中国观念表达
        一 西方之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影响
        二 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合流的影响
        三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资源
    第五节 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认同
        一 从“去中国化”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西化本质
        二 从“去中国化”到同质多样中的“中国性”
        三 建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邪教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观点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1 邪教问题基本理论
    1.1 邪教的概念
        1.1.1 中国的邪教概念
        1.1.2 国外的邪教概念
    1.2 邪教的特征
        1.2.1 官方对邪教特征的界定
        1.2.2 国内外邪教特征解析
    1.3 邪教的主要类型
        1.3.1 中国的邪教主要类型
        1.3.2 国外的邪教主要类型
    1.4 邪教相关概念辨析
        1.4.1 邪教与宗教
        1.4.2 邪教与新兴宗教
        1.4.3 邪教与教会、宗派、教派、膜拜教团
        1.4.4 邪教与异端
    1.5 邪教问题治理的相关理论及概念
        1.5.1 社会控制理论
        1.5.2 社会治理精细化
    1.6 小结
2 中美法日邪教问题的历史考察
    2.1 中国邪教问题的历史嬗变
        2.1.1 古代邪教问题(先秦时期至19世纪40年代)
        2.1.2 “会道门”时期的邪教问题(民国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
        2.1.3 当代邪教问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2.1.4 小结
    2.2 国外邪教问题的历史回顾
        2.2.1 纵向视角:兴起于196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期
        2.2.2 横向视角:美法日邪教问题各具特色
    2.3 小结
3 中国当代邪教问题综合防治内容
    3.1 政府层面邪教问题的防治
        3.1.1 立法机关针对邪教问题的多层次立法体系
        3.1.2 行政机关对邪教问题的综合治理
        3.1.3 司法机关针对邪教类犯罪行为的司法审判
    3.2 民间层面邪教问题的防治
        3.2.1 反邪教主体多元化
        3.2.2 反邪教经营模式以政府引导为主
    3.3 政府与民间力量联合反邪教—成立反邪教研究中心(智库)
    3.4 小结
4 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
    4.1 美国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
        4.1.1 邪教问题治理之政府层面
        4.1.2 邪教问题治理之民间层面
    4.2 法国当代邪教问题防治
        4.2.1 政府层面:议会与内阁相互促进
        4.2.2 民间层面:成立民间组织,政府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4.3 日本当代邪教问题防治
        4.3.1 立足现实不断完善的立法模式
        4.3.2 加强管理,严密监控之行政执法
        4.3.3 慎重审判,从重处罚之司法实践
        4.3.4 成立反邪教协会、示威游行等自发抵制之民间反邪教
    4.4 小结
5 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之比较
    5.1 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的异同点
        5.1.1 共通性
        5.1.2 差异性
    5.2 影响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异同的因素
        5.2.1 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系与原则
        5.2.2 宗教对国家的影响
        5.2.3 国家政体类型对决策之影响
        5.2.4 小结
6 国外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对我国的启示及当前中国邪教问题防治对策的完善
    6.1 国外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6.1.1 邪教问题的防治应侧重立法层面
        6.1.2 “邪教”的定性要通过审判或自下而上的推动认定
        6.1.3 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利于邪教问题的防范
        6.1.4 经济是邪教组织产生、壮大的关键因素
        6.1.5 国际合作有利于跨国邪教问题防治
    6.2 我国邪教问题防治对策存在的问题
    6.3 我国邪教问题治理对策的完善:综合防治体系之上的精细化建构
        6.3.1 邪教问题防治的战略指导思想
        6.3.2 法律层面之精细构建
        6.3.3 社会层面之基层导向
        6.3.4 文化层面之精品打造
        6.3.5 经济层面之精准打击与保护并行
        6.3.6 政治层面之加强党的领导
        6.3.7 国际层面之话语权提升
        6.3.8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白人至上与恐怖政治: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四、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进步主义: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背景
    第一节 进步时代美国社会的新问题
    第二节 进步主义与第二次三K党
    第三节 一战:进步时代的结束与三K党的兴起
    第四节 第二次三K党的主要活动:以密西西比为例
第二章 白人至上主义: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概述
    第二节 种族生物学与种族优化论
    第三节 美国化运动
    第四节 “白人至上主义”与三K党
第三章 恐怖主义:第二次三K党的政治活动
    第一节 美国恐怖政治的概述
    第二节 进步时代的恐怖政治
    第三节 三K党与恐怖政治活动
    第四节 对三K党恐怖活动的遏制行动
第四章 极右主义: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第二次三K党运动与右翼保守主义
    第三节 第二次三K党运动对进步时代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三K党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约翰·辛格喜剧创作的美学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辛格式喜剧”创作的美学渊源
    第一节 民族文化渊源与时代氛围
    第二节 欧洲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辛格的散文作品与喜剧的亲缘关系
第二章 反抗“粗野的现实”:“辛格式喜剧”的基本冲突
    第一节 女性的自我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基督教与异教之间的碰撞
    第三节 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
    第四节 真实的自我与幻想的自我之间的冲突
第三章 反英雄:“辛格式喜剧”的独特人物
    第一节 强大的凯尔特女性
    第二节 大智若愚的边缘人
    第三节 辛格式的“反英雄”
第四章 变形与突降:“辛格式喜剧”的情节结构
    第一节 难以置信的故事
    第二节 反高潮与开放式结局
    第三节 对照与平衡
第五章 悲喜之间的苦涩幽默:“辛格式喜剧”的表现手段
    第一节 喜剧的形式与悲剧的核心
    第二节 戏仿与狂欢
    第三节 独特的爱尔兰音符
结语
附表一: 辛格及其作品中英文名对照表
附表二: 辛格年表(1871-1909)
附表三: 辛格逝世后的相关情况(1910-2007)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美国二十世纪最具伪装性的罪犯(论文参考文献)

  • [1]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D]. 王天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2]女性职务罪犯再社会化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监狱为例[D]. 张榆.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3]隆茨小说创作诗学研究[D]. 张尚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5]海明威小说中的“原始主义”研究[D]. 龚紫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D]. 莫传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D]. 关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D]. 王丽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04)
  • [9]白人至上与恐怖政治:第二次三K党运动的兴起[D]. 雷志伟.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10]约翰·辛格喜剧创作的美学特质[D]. 李玉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20世纪美国最伪装的罪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