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一代”及其小说的出现

“迷失的一代”及其小说的出现

一、“迷惘的一代”的产生及其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马德丰[1](2021)在《约翰·韦恩小说主题演变研究》文中认为约翰·韦恩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愤怒的青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每况愈下》《打死父亲》和《山里的冬天》等,其作品中主题的演变对现代青年的生存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韦恩早期的代表作《每况愈下》和《生活在当下》、中期的代表作《打死父亲》《救生员》和《山里的冬天》以及晚期的代表作《饥饿年代》和《赦罪僧的故事》共七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韦恩各时期小说主题的创作动因与体现,从而挖掘主题演变的价值。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作家及作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理论界定和研究方法与意义及创新之处五个部分,主要研究本选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主题的概念梳理及内涵,以此探讨韦恩小说主题演变的价值。第一章的研究重点是作家早期小说主题的成因与表现。通过搜集资料发现,英国政治经济的退步与悲观主义思想使韦恩早期小说创作以生存为主题,具体表现为揭示现代青年的生活困境和披露现代青年的精神困惑。第二章的研究重点是作家中期小说主题的成因与表现。通过研究发现,传统价值观念的落后与中产阶级文化的畸形使韦恩中期小说创作以反叛为主题,具体表现为抵拒传统价值标准、哀叹人性异化造成的价值割裂和控诉畸形重利思想。第三章的研究重点是作家中期小说主题的成因与表现。通过研究发现,“愤怒的青年”运动的失败与存在主义的感染使韦恩晚期小说以寻找为主题,具体表现为劝诫青年人以积极态度实现社会价值和以自由选择探求精神救赎。第四章重点阐释作家小说主题演变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研究发现,韦恩小说主题的演变体现出其丰富战后英国文化的文学成就及揭露社会弊端、为社会分忧的社会价值。因此,约翰·韦恩小说中主题演变对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姚匀芳[2](2021)在《艾丽丝·门罗《快乐影子之舞》中的身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乐影子之舞》是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最早出版的一部小说集,也是她从创作到出版耗时最长的一部小说集。该小说集表现了艾丽丝·门罗早期小说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特征,里面的15个短篇分别讲述了上世纪初期至中期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表现了不同人物之间存在的对立矛盾,以此反映了加拿大人因身份问题所导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世界。论文共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梳理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文本的研究对象、方法及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以家庭关系中的父女关系和母女关系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艾丽丝·门罗作品中加拿大女性的家庭身份和女性作为“他者”的身份困境。第二章节主要是以社会关系中的男女关系和邻里关系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加拿大女性群体的社会性别身份以及新一代加拿大人的“现代人”身份,分析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群体形态和时代发展对加拿大人身份建构的影响。第三章节是以民族关系中的并存关系和同化关系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结合加拿大复杂的殖民和移民历史,探讨加拿大在多民族聚居背景下疏离的民族关系,以及加拿大人具有的双重民族身份对加拿大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中人物所具有的身份问题与艾丽丝·门罗本人作为女性作家和加拿大民族作家的身份是紧密相连的。在小说中,艾丽丝·门罗将个体经验升华到群体经验,将真实与虚构相融合,使其作品具有了纪实性、连贯性和普遍性的特色。同时艾丽丝·门罗作品中具有的地域性和个人性特征亦为艾丽丝·门罗成为世界级小说家奠定了基础,也为作家作品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段红[3](2021)在《石一枫小说修辞研究》文中指出石一枫是70后作家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等。其作品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语言幽默风趣,亦庄亦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石一枫小说的研究多集中在创作方式、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方面,从语言修辞方面展开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石一枫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修辞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统计法以及比较法对石一枫小说的修辞特色和修辞接受情况进行系统地描写和分析,力求全面地呈现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艺术,探析石一枫小说的修辞接受情况,以期更好地解读石一枫的作品,也希望能为接受修辞学理论做出实践性的努力。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来源、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概述论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正文,正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为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研究,主要从语音、词语、句子、辞格四个层面分析石一枫小说中的修辞方式,概括其中的修辞特色,其小说的修辞特色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注重摹声、谐音、儿化及音节的配合运用,使小说语言生动活泼,和谐悦耳;词语方面注重运用方言词和歇后语来增强语言的通俗性,运用成语和古语词来提升语言的庄重感,利用反义搭配来加深语言的思想性;句子方面善于利用问句和矛盾语句来引起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辞格方面善于运用比喻、排比、比拟、叠现等多种辞格来增强小说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第二章将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与同为70后作家代表的徐则臣小说的表达修辞进行比较,以发现石一枫小说在修辞方面的个性化表达。第三章为石一枫小说的修辞接受研究,主要是阐述石一枫小说中的接受者意识,探析部分文外读者的接受情况以及分析产生不同接受情况的成因。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对论文进行概括和总结。

张耀丹[4](2021)在《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彝族女性文学自新时期起开始群体性发展,至今已有较为优秀的创作实绩,但学界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仅有少数作者被相关研究提及。因此,本文拟以彝族女性文学中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当代彝族女性参与写作至今的整体文学面貌和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代表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及意义,分析彝族女性作家如何在创作中表达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议题。论文的主体部分共有五章,呈现出由总至分的论文结构。第一章作为总体性的描述,主要介绍了彝族女性写作发生的背景和动因,以及不同时期作家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传统彝族社会的女性观使得彝族女性在经历社会变革、进入社会角色之后,自然而然地开始进行女性意识的表达,彝族女性写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发端的。在发端之初,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便开创了“精英文学”和“地方文学”两条脉络,以其丰富的创作实绩和较长的创作生命成为这一群体的中流砥柱;七零后作家继承了“地方文学”一脉,呈现出私人口述史和地方家族史叙事的景观;八零后作家则因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异军突起地产生了更为现代性的写作模式,成为短短四十年间彝族女性文学发展的一次转向。第二章到第四章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对彝族女性写作的女性意识表达、民族性表达和跨文化书写进行具体分析,展现彝族女性作家在多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的背景下,如何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完成其个人经验与女性经验对于彝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第五章则对其整体发展进行评述和展望。本文一方面要对彝族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历时性的梳理,一方面要具体到其具有共性的多方面的研究,以期对其群体性的把握做到完整又不失细节。彝族女性文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中被忽视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文学史意义上的补足,即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顾盼[5](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文莹[6](2021)在《索尔·贝娄中期小说中的身份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代表作家索尔·贝娄(Soul Bellow)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辨力和高度的人文关怀书写了美国犹太移民的身份认同困境和当代美国社会中人们的普遍生存困惑。本文以索尔·贝娄中期的三部长篇小说《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洪堡的礼物》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为研究重点,采用斯图亚特·霍尔的身份认同理论,并结合美国犹太文学的写作传统、贝娄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三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文化身份、家庭身份和职业身份的认同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此观照美国犹太移民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艰难历程和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的大致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为第一章,首先对索尔·贝娄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研究文献对贝娄研究的成果和趋势进行说明。其次简要介绍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身份书写、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和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分别论述了贝娄中期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文化身份、家庭身份和职业身份的认同危机与身份建构过程。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贝娄中期小说中美国犹太移民的跨文化身份认同困境和移民主体的复杂经验,分别从文化碰撞与身份困惑、文化变迁与身份演变、文化交融与移民经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通过分析《赫索格》、《赛穆勒先生的行星》和《洪堡的礼物》等三部小说中的美国犹太移民在双重文化经验和现代文明危机下的身份困惑和身份演变过程,揭示美国犹太人建立新生活、建构主体身份的艰难历程,进而呈现犹太移民在“美国化”过程中的复杂经验。第三章重点分析了贝娄中期作品中美国犹太移民的身份认同危机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表现和他们为建构自我身份所做的反思与努力。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赫索格》中两代犹太移民的身份认同状况和婚姻家庭关系进行解读,指出美国犹太移民的婚姻家庭结构趋于瓦解,具体表现为父辈移民传统家庭关系的破裂和移民族裔婚姻关系的失谐,由此来分析美国犹太移民的身份认同与家庭状态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同时,通过论述移民族裔对理想婚姻家庭关系的探索展现了犹太裔在代表着多元文化的兄弟之爱和异性之爱中建构自我身份的努力。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贝娄中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职业认同危机和身份信仰,分别从知识分子的“失落”、知识分子的忧思和知识分子的信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赫索格、洪堡、西特林和赛姆勒等犹太裔知识分子的现实遭遇和精神求索展示了“贫乏时代”里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处境与理想信念。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身份”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动态的“认同过程”。贝娄结合自己的移民经验与生活经历将美国犹太移民和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困境与身份建构过程编织进文学文本之中,在寓言式地表达人类普遍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的同时对当代文化发展方向寄寓深切的人文关怀,展现出一名知识分子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

杨珊珊[7](2020)在《乡村的实录与生命的沉思 ——何士光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表明何士光是贵州当代重要的小说家,1980年代,他的短篇小说《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远行》接连获奖,是新时期贵州文学的骄傲。何士光被写入众多版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但是到目前,尚没有对其小说进行整体研究的成果。这对于何士光创作研究及贵州当代小说研究都是一个遗憾。2018年,《何士光文集》7卷本出版,正是对何士光创作进行再研究的良好契机。本文以7卷本何士光文集为基础,还搜集了他1962到1996年间发表的所有小说,试图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整体地把握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以作家城——乡之间的人生运动轨迹为出发点,探究“反方向”人生运动对何士光小说创作带来的影响。“反方向”人生运动是钱理群先生提出的概念,即与鲁迅、蹇先艾等传统乡土作家的人生轨迹相比,何士光由城市下到农村,在农村过上了相对安宁的蛰居式乡村生活。何士光在融入乡村的同时,又通过写作寻找精神出路,表现出与蛰居生活的对抗。这种与乡村的融合与对抗使其小说主题呈现出由关注具象化生活到追问抽象生命存在的多元性。第二章主要对何士光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类研究。何士光的小说主要刻画了三类人物:农民、基层干部、知识分子。他们大部分是处在1970——1980这个时代之中,承受着历史赋予他们的命运。作家在关注人物的外在处境、命运的同时,更深入人物的内心,审视他们的精神处境与变化,同时传递了他对于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第三章主要对何士光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何士光在叙写乡村人事之时,又注重自我人生体悟的表达,使其小说兼具写实性与抒情性。在他的小说中,引文、思辨语言及反讽手法的运用凸显了作家对人生和生命的深沉思考,呈现出强烈的思辨色彩。以抒情性和思辨性为基础的艺术风格构成了何士光小说创作的总体特色。

郑扬[8](2020)在《“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文中提出从展示知青生活的《迷夜》,到绘制城市地图的《繁花》,金宇澄对过去时光的回望与书写,总是带有某种强烈的“破碎”意味。这种交织着复杂内涵的“破碎”意绪,不仅构成了金宇澄小说的背景性情境,也凝结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学格调,浸润于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折射出创作主体个性化的生命体验与审美追求。本文试图从“破碎”这一审美特质入手,通过考察和分析其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与生成原因,把握和理解金宇澄的小说世界。除绪论与结语外,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梳理金宇澄小说创作的记忆地理图。从创作题材上看,金宇澄是典型的记忆型作家,将记忆转化为叙事是其小说最为显豁的特点。通过对记忆的修辞化处理,金宇澄成功建构了以知青生活为核心的乡土空间和以上海生活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二者参差与差异,又凸显出了主体以城市作为“故乡”的写作立场。第二章阐释“破碎”的记忆世界的思想意蕴。具体而言,“破碎”的情感附着于作家对伦理关系、历史价值、生命意义的书写与思考之上。通过对美好情感的悬置和对生命历史荒凉本质的揭露,小说自然地营构了一种晦暗、低沉的文本氛围,生成了内含失意、颓废、感伤、困顿等情感特质的审美格调。第三章分析叙事层面上的“破碎”特质。一方面,金宇澄擅长利用时间的变形和细节的空缺,打断情节的连贯性,制造文本空白,从而使小说成为断片的连缀;另一方面,被悬置的心理描写和游离的叙述视角,也解构叙事的完整性,造成了小说形式上的碎片感。第四章对“破碎”的审美特质进行主体探源。金宇澄小说所氤氲的“破碎”氛围,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记忆)相互交融的结果,是一种内含着作家生命经验、文学追求和审美趣味的诗性建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这种“破碎”的审美特质,不仅与金宇澄的坎坷、边缘的生命体验有关,也联系着作者某种有意识的文学追求。

张津津[9](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指出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王畅[10](2020)在《戴厚英小说中的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文中指出戴厚英作为经历了多次重大历史变革的作家,其小说中所体现的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典型,她通过历史叙述支撑个人表达,通过个人表达深化历史叙述,通过文学创作对历史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存在进行反思,并将历史与现在及将来构建起一种必要的对话关系,这种联系在社会思潮、文艺思潮以及历史变革中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通过文史结合法、社会-历史研究法、文本细读法、知人论世法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为四章来研究戴厚英小说中的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第一章为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方法以及主要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对戴厚英小说中的历史叙述进行研究,将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分开论述是为了突出历史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为我们研究和理解个人表达做铺垫,第一节分析戴厚英的小说如何回顾和反思文革历史,通过“政治媚俗者”视角下的历史,流浪的“零余者”视角下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少年”视角下的历史反思来完成,第二节为重现大跃进的历史,以《流泪的淮河》为主要文本,内容分为“往事难忘”的历史重现和“风水轮流”的历史重现,第三节是记述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包括经济政策的调整、政治政策的转变和文化政策的变化。第三章是戴厚英小说中的个人表达,第一节为“文革身份”的自省与转换,包括戴厚英“文革身份”的独特性、对“文革身份”的坚定与认同、对“文革身份”的纠结与矛盾和对“文革身份”的迷惘与逃避,第二节为知识分子身份的思考与自我重建,包括知识分子在历史中归处的寻觅、知识分子与主流话语关系的思考、知识分子在历史中的自我重建,第三节是戴厚英女性身份的矛盾与构建,包括戴厚英的女性身份与女权主义、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构建、女性对爱情的认同与想象和女性命运的结局与归宿。第四章阐述戴厚英小说中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的特点,第一节为历史叙述的个人化,从历史叙述的文学性、历史叙述的在场性和历史叙述的自述性来讨论,第二节为个人表达的历史性,通过个人表达的历史质感、个人表达使历史叙述多元化和个人表达与历史重构进行分析,第三节为从反思“大我”到自省“小我”,包括从信仰马克思主义到皈依佛教、从渴望认同到期望幻灭、从“大我”到“小我”的局限。历史叙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个人表达,个人表达能够更好地参透历史,我们可以从戴厚英小说中感受到历史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对历史所作出的回应,这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与个人的关系和特点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反思文学”这一中国当代文学无法绕过的主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迷惘的一代”的产生及其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迷惘的一代”的产生及其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约翰·韦恩小说主题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家作品现状
    二、提出问题
    三、研究现状
    四、概念梳理
    五、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存:关注现代青年的生活困境与精神困惑
    第一节 动因——“受了教育的流浪汉”
        一、物质世界:没落帝国的哀歌
        二、精神世界:悲观主义的蔓延
    第二节 体现——“像叉起的稻草一样被抛到天上的故事”
        一、揭示现代青年的生活困境
        二、披露现代青年的精神困惑
第二章 反叛:批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与重利思想
    第一节 动因——“帝国的封建残余”
        一、物质世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二、精神世界:重利思想的精神荼毒
    第二节 体现——“不孝的儿子要打死它的父亲”
        一、抵拒传统价值标准
        二、哀叹人性异化造成的价值割裂
        三、控诉畸形重利思想
第三章 寻找:探索中下层青年的社会出路与精神救赎
    第一节 动因——悲观情绪与积极思想的交织碰撞
        一、物质世界:文学运动失败的余波
        二、精神世界:存在主义哲学的感染
    第二节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参与者”
        一、以积极态度实现社会价值
        二、以自由选择探求精神救赎
第四章 约翰·韦恩小说主题演变的价值阐释
    第一节 艺术成就:“独具时代精神的文学”
        一、丰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
        二、推动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崛起与兴盛
    第二节 社会价值:“文章千古事”
        一、激发社会群体对青年人生存困境的关注
        二、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艾丽丝·门罗《快乐影子之舞》中的身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方法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家庭关系中的身份困境
    第一节 父女关系:改造者与被改造者
    第二节 母女关系:约束者与自由者
    小结
第二章 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男女关系:抛弃者与被抛弃者
    第二节 邻里关系:守旧者与革新者
    小结
第三章 民族关系中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并存关系:排斥者与融入者
    第二节 同化关系:传承者与摒弃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石一枫小说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一、叙事结构研究
        二、人物形象研究
        三、小说创作研究
        四、小说主题研究
        五、作家对比研究
    第三节 语料来源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二)归纳演绎法
        (三)比较法
第一章 石一枫小说的表达修辞
    第一节 语音修辞
        一、摹声自然,如临其境
        (一)常规摹声
        (二)变异摹声
        二、谐音变异,戏谑风趣
        (一)音近形异
        (二)同音异形
        (三)谐音别解
        三、善用儿化,真切活泼
        (一)名词性语素+儿化音
        (二)量词性语素+儿化音
        (三)形容词性语素+儿化音
        (四)动词性语素+儿化音
        四、音节搭配,平稳和谐
        (一)平稳有序
        (二)匀称和谐
    第二节 词语修辞
        一、夹用方言,京味浓郁
        (一)带后缀“儿”的方言词语
        (二)带后缀“子”的方言词语
        (三)其他方言词语
        二、兼用古语,亦庄亦谐
        三、借用术语,新颖别致
        (一)物理学领域术语
        (二)其他领域术语
        四、反义搭配,对比鲜明
        五、选用熟语,言简意赅
        (一)成语
        (二)歇后语
    第三节 句子修辞
        一、多用问句,引人深思
        (一)询问句
        (二)反问句
        (三)设问句
        二、矛盾语句,耐人寻味
        (一)既肯定又否定
        (二)既否定又肯定
    第四节 辞格修辞
        一、比喻辞格,精彩多样
        (一)基本型比喻
        (二)衍生型比喻
        二、排比辞格,情思洋溢
        (一)成分排比
        (二)分句排比
        三、比拟辞格,神形毕现
        (一)拟人生动
        (二)拟物形象
        四、叠现辞格,简练明晰
        (一)词语叠现
        (二)句子叠现
第二章 石一枫与徐则臣小说表达修辞比较
    第一节 语音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善用儿化和谐音
        二、徐则臣善用押韵和双声叠韵
        (一)押韵和谐
        (二)双声叠韵
    第二节 词语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善用歇后语和反义词语
        二、徐则臣妙用色彩词
    第三节 句子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多用问句和矛盾性语句
        二、徐则臣多用同素连用句和超长超容句
        (一)同素连用句
        (二)超长超容句
    第四节 辞格修辞层面的不同
        一、石一枫多用比喻、排比
        (一)比喻
        (二)排比
        二、徐则臣多用比喻、叠现
        (一)比喻
        (二)叠现
        三、其他辞格运用的不同
        (一)石一枫小说中的顶真、对偶
        (二)徐则臣小说中的通感
第三章 石一枫小说的修辞接受
    第一节 鲜明的接受者意识
        一、善于提出疑问,提供互动机会
        二、巧妙利用辞格,激发读者想象
        三、塑造多重身份,表露交际意识
    第二节 因人而异的接受情况
        一、文外接受者的综合特征
        (一)接受者的自主选择性
        (二)接受者的专业性
        (三)接受者的相对静态性
        二、四种较为典型的接受情况
        (一)消极方式的等值接受
        (二)积极方式的等值接受
        (三)消极方式的增值接受
        (四)积极方式的增值接受
    第三节 石一枫小说修辞接受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接受者的个体差异
        二、类型多样的接受方法
        三、交际语境的复杂性与制约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从无到有的彝族女性写作
        二、评论界的关注与不足
        三、个人原因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彝族文学研究现状
        (二)彝族女性文学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文本细读法
        (二)历时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综论
    第一节 彝族女性写作背景与动因
        一、彝族女性的历史地位和意识觉醒
        二、传统文学中的彝族女性形象
        (一)被塑造的女性:《姿子尼乍》与《妮日尔果》
        (二)被禁锢的女性:《支格阿鲁》与《阿嫫尼惹》
        (三)被赞美的女性:《甘嫫阿妞》与《阿诗玛》
    第二节 彝族女性写作发展历程
        一、从无到有:当代彝族女性写作史
        (一)彝族女性写作的开创者:李纳
        (二)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三)七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四)八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二、从离乡到返乡: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的共性思考
第二章 基于彝族文化的女性生命书写
    第一节 悲剧性的女性群像塑造
        一、隐忍的女性形象
        二、反抗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封闭性的女性生存空间建构
        一、山上的世界:边地
        二、山下的世界:城市
第三章 对于传统彝族文化的根性找寻
    第一节 彝族文化地域的塑造
        一、现实的生存地域
        二、虚构的死亡地域
    第二节 彝族文化符号的运用
        一、具体的文化符号
        二、隐在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对于彝族文化的批判与追求
第四章 关于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现象的思考
    第一节 文化冲突的展现
        一、边地与中心
        二、本族与他族
    第二节 跨文化创作视野的延申
        一、消极的诉说:对文化冲突的疑虑
        二、积极的表达:对文化冲突的接受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流散现象
        一、全球化时代下的离乡与寻乡
        二、文化流散中的缺失与收获
第五章 彝族女性写作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成绩:多重探索
        一、三重议题的集体探索
        二、边缘和底层群体的观照
    第二节 反思:继续前行
        一、走出地方
        二、拓展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索尔·贝娄中期小说中的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二、美国犹太文学中的身份书写
    三、理论依据与选题意义
        (一)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认同理论
        (二)选题意义
第二章 贝娄中期小说中犹太移民的跨文化认同困境与身份反思
    一、文化碰撞与身份困惑
        (一)模糊的“他者”
        (二)难辨的“自我”
    二、文化变迁与身份变移
        (一)父辈移民的受难记忆与“幸存者”身份
        (二)犹太裔的文化选择与“时代人”身份
    三、文化交融与移民经验
        (一)混合身份认同
        (二)移民复杂经验
第三章 贝娄中期小说中移民群体的家庭认同危机与身份建构
    一、古老犹太家庭观的崩溃:异质文化碰撞下的身份迷失
        (一)“离家”的丈夫与“失语”的妻子
        (二)失职的父亲与反叛的子女
    二、移民族裔的婚姻危机:双重文化对立下的身份迷惘
        (一)菲比的自我麻痹
        (二)洪堡的心理危机
        (三)赫索格的精神流浪
    三、理想家庭关系的探索:多元文化共存中的身份建构
        (一)兄弟之爱与身份建构
        (二)异性之爱与身份包容
第四章 贝娄中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社会认同危机与身份信仰
    一、知识分子的失落:“不合时宜”的人
        (一)“知识分子”的概念界定
        (二)知识分子“失落”的原因
        (三)知识分子“失落”的表现
    二、知识分子的忧思:社会失序与文化之伤
        (一)“暴力崇拜”与社会失序
        (二)“诗人之死”与文化之伤
    三、知识分子的信念:构筑理想栖居之地
        (一)扞卫艺术价值
        (二)维护人文精神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乡村的实录与生命的沉思 ——何士光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何士光小说研究综述
第一章 何士光的人生“反向”运动及其小说创作
    第一节 何士光的人生“反向”运动
        一、“蛰居”式乡村体验
        二、写作:蛰居中的精神超越
    第二节 何士光小说的三重主题
        一、揭示变革中的黔北乡村现状
        二、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追问生命存在的真相
第二章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第一节 改革浪潮中的农民
        一、转变思想后的“觉醒者”
        二、拒绝改革的“小生产者”
    第二节 新旧交替中的基层干部
        一、掌管权力的“恐变者”
        二、“畸形政治”中的异化者
    第三节 审视现实与自我的知识分子
        一、洞察乡村人事的“清醒者”
        二、质疑人生价值的“迷惘者”
        三、追问生命存在的“反思者”
第三章 兼具抒情性和思辨性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写实与抒情并重的艺术追求
        一、融入个人感怀的环境描写
        二、叙事与抒怀结合
    第二节 富含文人风格的叙述方式
        一、引文中的文人趣味和思想
        二、充满哲理的思辨语言
    第三节 极具思辨色彩的反讽手法
        一、悖反心理描写中的反讽
        二、喜剧场景描写中的反讽
        三、现实情境中的反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何士光小说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金宇澄的创作简述与研究综述
    二、作为审美特质的“破碎”
    三、研究框架及思路
第一章 金宇澄创作的记忆版图
    第一节 绕不开的北方生活
        一、知青记忆的回眸
        二、“迷夜式氛围”
    第二节 说不尽的南方故事
        一、上海记忆的打捞
        二、“饭局”:打开记忆的一种方式
        三、对“冷语言”的复活与调试
    第三节 两种“记忆”世界的对视:城市作为“故乡”
第二章 放逐、僭越、抽空:“破碎”的记忆世界
    第一节 被放逐的情感伦理
        一、爱情:在重压和游戏中失落
        二、亲情:在缺失和疏离中解体
    第二节 被僭越的历史价值
        一、苦难现实对“青春无悔”的解构
        二、芜杂日常对宏大历史的覆盖
    第三节 被抽空的生命意义
        一、无可超越的死亡氛围
        二、无处找寻的人生方向
第三章 中断与悬置:“破碎”的叙事形式
    第一节 被打断的连贯情节
        一、中断的线性时间
        二、空缺的关键内容
    第二节 “不响”:被悬置的对话与心理
        一、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
        二、游离的叙述视角
第四章 “破碎”症候的主体探源
    第一节 动荡生命下的“虚无”体验
        一、难以忘却的父辈伤痛
        二、边缘、底层的个人经历
    第二节 双重身份下的文学追求
        一、对中西叙事的自觉调和
        二、《繁花》:从“城市地图”栏目开始
结语 “破碎”的意义与限度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一、失落的童年
        二、不忠的信仰
        三、身份的多维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一、何为“格林之原”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戴厚英小说中的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戴厚英小说中的历史叙述
    2.1 反思文革历史
        2.1.1 “政治媚俗者”视角下的历史
        2.1.2 流浪的“零余者”视角下的历史
        2.1.3 社会主义“少年”视角下的历史
    2.2 重现大跃进历史
        2.2.1 “往事难忘”的历史重现
        2.2.2 “风水轮流”的历史重现
    2.3 记述改革开放初期历史
        2.3.1 改革开放初期历史的经济政策调整
        2.3.2 改革开放初期历史的政治政策转变
        2.3.3 改革开放初期历史的文化政策变化
第三章 戴厚英小说中的个人表达
    3.1 “文革身份”的自省与转换
        3.1.1 戴厚英“文革身份”的独特性
        3.1.2 “文革身份”的坚定与认同
        3.1.3 “文革身份”的纠结与矛盾
        3.1.4 “文革身份”的迷惘与逃避
    3.2 知识分子身份的思考与自我重建
        3.2.1 知识分子在历史中归处的寻觅
        3.2.2 知识分子与主流话语关系的思考
        3.2.3 知识分子在历史中的自我重建
    3.3 女性身份的矛盾与构建
        3.3.1 戴厚英的女性身份与女权主义
        3.3.2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构建
        3.3.3 女性对爱情的认同与想象
        3.3.4 女性命运的结局与归宿
第四章 戴厚英小说中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的特点
    4.1 历史叙述的个人化
        4.1.1 历史叙述的文学性
        4.1.2 历史叙述的在场性
        4.1.3 历史叙述的自述性
    4.2 个人表达的历史性
        4.2.1 个人表达与历史的质感
        4.2.2 个人表达使历史叙述多元化
        4.2.3 个人表达与历史重构
    4.3 从反思“大我”到自省“小我”
        4.3.1 从信仰马克思主义到皈依佛教
        4.3.2 从渴望认同到期望幻灭
        4.3.3 从“大我”到“小我”的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迷惘的一代”的产生及其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约翰·韦恩小说主题演变研究[D]. 马德丰.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艾丽丝·门罗《快乐影子之舞》中的身份问题研究[D]. 姚匀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石一枫小说修辞研究[D]. 段红.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4]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D]. 张耀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索尔·贝娄中期小说中的身份认同研究[D]. 文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乡村的实录与生命的沉思 ——何士光小说创作论[D]. 杨珊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D]. 郑扬.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戴厚英小说中的历史叙述与个人表达[D]. 王畅. 延边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迷失的一代”及其小说的出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