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景观美化

公路建设景观美化

一、公路建设的景观美化(论文文献综述)

聂海兵,毛毳[1](2021)在《江西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设计探讨》文中提出公路通道两侧森林景观生态风景林建设日趋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江西省对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要求,结合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森林美化、彩化和珍贵化的概念;根据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现状特点和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理念和规划原则;系统总结了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范围、调查方法和规划思路;详细阐述了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树种规划和建设规划模式,对今后开展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王跻崭[2](2021)在《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与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在菲律宾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对外扩张,其亚洲殖民地菲律宾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大的海外实践基地。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旨在通过综合性规划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在菲律宾,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重构政治空间,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殖民宗主国美国为模板的菲律宾现代国家。丹尼尔·H.伯纳姆和威廉·帕森斯等美国规划师不但重塑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共空间,还将美国的城市美化模式推广到群岛各地。他们将现代性和美式民主制度的特性提炼成直观的空间表达方式,试图向菲律宾民众展示美国民主改革和菲律宾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构建殖民者认可的菲律宾现代国家、将国家统治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并整合菲律宾经济,从而引导菲律宾走上美国设计的"现代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构。

柯美红,朱祖科,黄萌,朱开汉,沈员萍[3](2021)在《山区生态公路绿化美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为满足山区公路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针对山区公路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生态敏感性强、行车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从景观观赏性、景观安全性、生态防护性、环境协调性和历史人文性等五个方面应用德尔菲法选取了24个指标,基于序关系分析法构建了山区生态公路景观绿化美化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某两段山区公路的绿化美化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付益帆[4](2021)在《基于村民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研究 ——以建德新叶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研究村民的主体性和意象认知对于保护乡村景观、提升村民生活舒适度、传承历史文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营建历程,引入认知地图理论,总结并思考村民对于乡村意象认知程度与意象的影响关系,提出针对于传统村落的营建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选用中国传统村落——建德新叶村作为研究对象。简述村落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背景,总结聚落空间的布局模式、演变过程、发展趋势等,并对新叶村现状进行详细剖析和研究。其次,通过将“意象认知”理论进行本土化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将新叶村的村落意向分为物质要素和情感要素两大类。通过对村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绘制认知地图绘制、参与式观察等,得到村民的认知地图,并通过对村民基本属性、活动空间的领域差异、意象地图差异的分析,探寻村民的行为特征及产生认知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分别利用空间意象的道路、边界、区域、地标节点四要素,探讨村落的营建与发展策略,并针对于村落中的街巷网络、公共节点、建筑资源、水体空间、绿化景观、生产景观六大方面提出优化空间的营建策略,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梳理现阶段村落的营建方式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我国村落规划方式的演变及特征的研究,得出以村民为主体的建设方式才能使得聚落空间更契合村民的生活习惯,在营建中应更强调村民意愿,更考虑村民的生活需求。(2)新叶村村民对村落具有非常强的荣誉感,对于旅游核心区域的重要资源和节点都有着相对较强的记忆和感知,不同学历、年龄、收入的村民对村落资源、空间和活动场所存在认知差异,但对于旅游发展的看法具有相对一致性,总体上持乐观和赞成态度。(3)物质性要素中的地标节点要素和道路要素比其他要素具有更明显的意象识别价值,对村落意向识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其次,传统村落的营建应将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综合考虑,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两者的协同发展是保持村落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深入探讨了村民对村落意象的认知程度,并得出以上结论和营建建议,以期为村落营建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刘欣[5](2021)在《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架桥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现代城市发展发生了从增量到存量的结构性变化。在公共空间极具缺乏的今天,城市中大量现存的失落空间的再利用逐渐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架桥及其附属空间作为高架桥基础设施的附属产物,其具备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属性,但其现状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空间浪费,对其进行合理的更新利用能很好缓解公共空间短缺的现状,缝合被道路切断的城市肌理,链接城市居民的生活,优化城市形象的各个层面并激发其活力。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改造和更新进行探讨,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调查研究为依据,总结其相关概念,分析了其政策演变和权属问题,对北京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具备更新潜力的高架桥附属空间,归纳其空间问题。再通过与问题相对应的特征,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研究,提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更新营造途径、设计方法和工作路径,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合理利用途径探索,将为在存量时代下挖掘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未来可实施的参考建议。

张爱萍[6](2021)在《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路出行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中共十八大上创新性地发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倡议,在“美丽中国”建设活动如火如荼的当下,各地公路行业掀起建设美丽公路的浪潮,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不足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出一套“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用来指导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的探讨,总结出美丽公路绿地景观的组成要素及特点,并对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进行分类。接着整合了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植物造景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等涉及美丽公路绿地景观的理论知识,对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深度解析,确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美丽公路绿地景观的偏好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对美丽公路绿地景观的设计步骤、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景观设计方法按照美丽公路绿地景观分类,即文化景观、线形景观、节点景观、附属景观四个部分进行详细探讨。最后,理论指导实践,以巢湖市槐坝路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结合场地现状及文化,将公路分成四大主题区,用文化景观、线形景观、节点景观及附属景观设计的相关经验做出了总结。为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公路环境,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法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及槐坝路绿地景观设计具体的项目实践经验,以期对今后美丽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宋柏君[7](2021)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以马鞍山市博望区县乡道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发展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刀阔斧的建设美丽新农村,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与融合,乡村特色旅游和绿色农业成为了时下的热潮。“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乡村道路作为乡村风貌的“骨骼”,是联系乡村内部和外部的重要渠道。提升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是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关键环节,也是评估乡村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乡村道路景观存在着管理缺失,均质化严重,质量偏低等问题。乡村道路景观是展现乡村文化风貌的前沿展廊,对于当地农民和乡镇政府来说,良好的乡村道路景观能有效促进发展要素向乡村流动,对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生态和谐的乡村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理论和提升策略研究值得深入探索。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首先辨析了乡村道路景观的相关概念,对道路和景观类型进行梳理,界定本文所研究的乡村道路类型;再分别对国内外乡村道路景观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反思我国乡村道路景观现状问题。(2)通过融合景观生态学、视觉设计理论、景观美学、生态网络学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分析归纳乡村道路景观构成要素、景观功能和设计原则。从线性布局、节点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三个方面探讨不同立境下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加强乡村道路与周边环境的联系。(3)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分析了马鞍山市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发展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博望区具有典型性功能的县乡道的调研研究发现:博望区乡村公路发展中存在视觉景观单薄,植被丰富度低,竖向设计受限,缺乏管理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面对乡村道路景观进行提升设计,将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成为融于自然,又不失地域特色的生态绿廊,为乡村发展提供契机。

穆哥(TRAMH MOJAHED ALI AHMED HAMOOD)[8](2021)在《高等级公路沿线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日益提高道路工程建设要求,边坡这种常见形式也不例外。通过优化布局边坡,采用符合地区实际同时兼具美观与性能的工程建设措施,最大程度保证高速行车安全及道路运行稳定,规避边坡失稳问题,维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经济利益。边坡开挖是大规模建设高等级公路的常见措施。在开挖边坡的过程中,植被覆盖层极易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形成次生裸地现象,导致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情况日益突出。随着政府颁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公路工程建设者面临较大压力,当前亟需探究解决如何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并保护好坡面植被问题。为有效防控建设高等级公路破坏生态环境的程度,需有针对性地应用生态防护方式,从而逐渐部分或完全取代纯工程防护方式。综合防护技术在达到传统工程防护稳定性高、防护程度强等优势的基础上,又兼具了植物防护成本低、生态环保效果好等优势。定性分析法主要对已变形地质体的成因及其演化史进行综合分析,定性说明和解释。边坡稳定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多,但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的条分法和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数值分析方法为主。动态防护设计是开发智能高等级公路边坡CAD防护设计,基本设计原理如下:首先,借助智能系统的分析功能,解析当地的工程因素以及地质状况;随后在智能系统内部进行分析和运转,匹配最佳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最后确定一个经济可行、运营合理、防护有效的方法。最终实现边坡计算分析结果的合理准确、防护设计效果的最佳,最大程度上达到高度的人机系统智能化和协调性。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设计应用研究,包括综合防护设计的基本原则:极限状态设计原则、荷载效应原则、设计计算原则、信息化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原则。一般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包括一般防护形式、新发展的防护形式、生态景观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及景观设计。

陈冠宇[9](2021)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鉴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的变化,我国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由此带来了乡村空间的加速重构。而要理解中国乡村发展先行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的规律与经验,探究其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认为乡村空间的巨大变化与同时期的社会变革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选用社会学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简称ANT),对近代以来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历程与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尝试探索我国发展先行地区乡村空间重构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作用机制。论文将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定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国内外有关理论与实践,对其进行述评,构建起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研究框架,构建起基于ANT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方法。其次,以开弦弓村为例,运用该研究框架,对其背景概况、空间重构历程进行梳理,分析该研究对象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弦弓村空间重构各阶段的行动者网络,以乡村空间重构实践为必经之点,从问题界定、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四方面构建了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阐释了开弦弓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各行动者的权责分配、相互关系和运行路径,总结空间重构机制。最后,基于ANT视角对苏州吴江的乡村空间营建提出策略。论文结论如下:1)行动者网络理论这一社会学用来解释多要素共同作用促成事物发展的理论模型,用来研究乡村空间重构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为良好的桥梁和纽带。2)苏州吴江乡村空间的重构与同期社会的变革具有异质同步的特征,其乡村空间重构过程分为传统农业时期、集体工业时期、个体工业时期、新时期乡村建设时期四个阶段。3)从影响乡村空间重构的核心行动者的内外生属性角度出发,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经历了“‘外生——内生——内生——外生’主导”的转变。4)村民在空间重构各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空间营建应充分调动村民这一行动者的积极性。本研究在一般性乡村空间重构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乡村发展先行地区政府、企业探索了在地的情境性经验,目标价值是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多学科交叉下平稳有序乡村空间重构模式与精细化管理路径探讨则是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议题。

张锁林[10](2021)在《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通俗地表达了道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体现了早期中国老百姓拥护公路建设、期盼早日通车的美好愿望。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建国初期,全国道路通车里程仅为8万公里,而且技术等级十分低下,建国后,国家大兴公路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道路里程增长显着,特别是经过“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提出“通乡油路”建设、“建制村公路”建设等规划目标,截止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道路通车里程达到520万公里,路网覆盖率70%以上,以道路为核心的工作逐渐由新建道路转变为道路改扩建、提升改造、日常管理等工作。因此,分析总结近两年道路提升改造和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将来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该篇论文作者以亲身经历过的工作实践为基础,站在政府管理方(甲方)的角度,以叙事研究的质化方法,以昆明市“昆玉高速鸣泉收费站至马金铺段”、“昆明市二环石虎关立交桥至大观河桥段高架桥”、“禄劝至大松树公路(禄劝至半角段)”三个项目作为提升改造和管理的典型案例,通过调查考证项目建设的背景、运用文献梳理的方式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该篇论文所选案例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方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完整性陈述,最后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分析研究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政府权威在工程治理中的优劣,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给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该篇论文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详细描述了昆明市三条道路提升改造建设工程从设计、组建、施工和建成通车的全过程,讲述了建设过程中对部分工作的处理细节。通过对建设过程中工作方法和成效的分析及建成后的实际效果观察总结,指出昆明市政府在道路提升改造过程中运用政府高位统筹、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且成效显着,是我国政府依托政府体制优势,经过改革和修正执政能力,是政府权威在工程治理中的表现,同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政府权威在管理建设工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的建议,期望赋予昆明市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以后工作更现实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昆明市范围内路域整体环境,建设更美春城。

二、公路建设的景观美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建设的景观美化(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0.1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2研究目标与内容
1 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思路
    1.1 相关概念
    1.2 规划理念
    1.3 规划原则
        1.3.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1.3.2生态优先,自然和谐原则
        1.3.3 丰富色彩,统一变化原则
        1.3.4 保护发展、分区施策原则
2 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方法
    2.1 规划范围的确定
    2.2 调查方法
    2.3 规划思路
3 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模式及树种规划
    3.1 树种规划
        3.1.1 树种规划设计原则
        3.1.2 规划树种选择
    3.2 规划模式
        3.2.1 人工造林区
        3.2.2 保护经营区
        3.2.3 抚育改培区
        3.2.4 更新改造区
        3.2.5 景观塑造区
4 结论与讨论

(2)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与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在菲律宾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二 20世纪初美国城市规划思想在菲律宾的实践
三 殖民城市规划与菲律宾的现代国家建构
    (一)重构公共空间,建构国家认同
    (二)推广规划模式,扩展国家的“地缘机体”
    (三)培养本土设计师,延续国家的空间形态
    (四)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国家经济的整合与发展
结 语

(3)山区生态公路绿化美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生态公路景观绿化美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山区公路景观评价模型
    2.1建立公路景观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
    2.2基于序关系分析的指标权重模型
    2.3山区公路景观绿化美化综合评价
3实例分析
4结论

(4)基于村民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研究 ——以建德新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乡村发展状况
        1.1.2 国外乡村发展的经验启示
        1.1.2.1 欧盟乡村建设
        1.1.2.2 日韩乡村建设
        1.1.2.3 印巴乡村建设
        1.1.3 我国乡村建设现存问题
    1.2 重点概念解析
        1.2.1 乡村聚落
        1.2.2 主体与主体性
        1.2.3 认知
        1.2.4 乡村意象
    1.3 相关研究概况
        1.3.1 乡村聚落空间
        1.3.2 村民主体性
        1.3.3 空间认知
        1.3.4 主体认知与空间聚落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村民主体视角应用于聚落空间的探索
    2.1 村民主体视角的确立
        2.1.1 乡村聚落的基本认识
        2.1.1.1 乡村聚落的基本构成
        2.1.1.2 乡村演进的特征
        2.1.1.3 乡村营建的参与者
        2.1.2 主体视角的确立
        2.1.2.1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博弈
        2.1.2.2 村民主体立场的明确
    2.2 村民主体视角下的认同参与模式
        2.2.1 基于认同的参与逻辑
        2.2.1.1 群体认同
        2.2.1.2 角色认同
        2.2.1.3 个人认同
        2.2.2 认同性参与的持续性产生
    2.3 研究对象的具体化
    2.4 作为个案的新叶村研究思路
        2.4.1 研究对象选择
        2.4.2 研究对象解读
3 新叶村概况及村民认知意象分析
    3.1 新叶村概况
        3.1.1 历史发展
        3.1.2 村落规划
        3.1.2.1 村落格局
        3.1.2.2 村落理水
        3.1.2.3 建筑形制
        3.1.2.4 文化资源
        3.1.3 经济与人口概况
        3.1.3.1 经济发展
        3.1.3.2 人口概况
        3.1.4 现存问题
        3.1.4.1 住宅与洋房的矛盾
        3.1.4.2 保护与修缮的问题
        3.1.4.3 新叶历史风貌的破坏
        3.1.4.4 发展限制与空心化趋势
        3.1.4.5 保护与发展资金问题
    3.2 调研区域
        3.2.1 核心区域
        3.2.2 村落外溪房派
    3.3 认知地图数据
        3.3.1 物质地图
        3.3.2 情感地图
        3.3.3 两种认知地图的结合
    3.4 认知主体属性
    3.5 新叶村认知地图要素解读
        3.5.1 道路
        3.5.1.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3.5.1.2 对外交通意象
        3.5.1.3 内部街巷意象
        3.5.1.4 村落水道意象
        3.5.2 边界
        3.5.2.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3.5.2.2 边界发展历程
        3.5.2.3 村民边界认知
        3.5.3 区域
        3.5.3.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3.5.3.2 古建筑群意象
        3.5.3.3 农田意象
        3.5.3.4 水域意象
        3.5.3.5 活动广场意象
        3.5.4 地标节点
        3.5.4.1 认知地图结果统计
        3.5.4.2 公共服务设施意象
        3.5.4.3 村落遗址节点意象
        3.5.4.4 微节点意象
    3.6 本章总结
4 新叶村聚落空间营建策略
    4.1 聚落空间营建的影响因素
        4.1.1 主体要素
        4.1.1.1 村民与旅游产业的共生
        4.1.1.2 村民与游客的共生
        4.1.1.3 村民与管理者的共生
        4.1.2 客体要素
        4.1.2.1 自然生境要素
        4.1.2.2 经济生产要素
        4.1.2.3 居住生活要素
        4.1.3 发展规划
        4.1.3.1 村落保护
        4.1.3.2 旅游开发
    4.2 营建策略
        4.2.1 街巷网络的提升策略
        4.2.1.1 门户空间
        4.2.1.2 道路交通设计
        4.2.1.3 街巷铺装设计
        4.2.1.4 道路设施设计
        4.2.1.5 活动节点设计
        4.2.2 公共节点的提升完善
        4.2.2.1 习惯性节点
        4.2.2.2 广场空间
        4.2.2.3 其他活动场地
        4.2.2.4 废弃庭院
        4.2.3 建筑资源的保护规划
        4.2.3.1 既有建筑整治
        4.2.3.2 尊重风水观念
        4.2.3.3 发挥自主营建能力
        4.2.3.4 强调村落符号
        4.2.3.5 采用乡土材料
        4.2.4 水体空间的生态营造
        4.2.4.1 生活型水景生态营造
        4.2.4.2 生产型水景生态营造
        4.2.4.3 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4.2.4.4 消防需求
        4.2.5 绿化景观的美化提升
        4.2.5.1 总体规划
        4.2.5.2 庭院绿化
        4.2.5.3 道路绿化
        4.2.5.4 水旁绿化
        4.2.5.5 村旁绿化
        4.2.6 生产景观的美化提升
        4.2.6.1 地形地貌的合理利用
        4.2.6.2 农作物的合理选择
        4.2.6.3 乡土材料的合理选择
        4.2.6.4 鼓励村民积极参与
5 结语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记录
附录B 推荐植物名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致谢

(5)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和案例分析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2.1.2 公共空间相关理论
        2.1.3 交通相关理论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以景观美化为导向的空间
        2.2.2 以休闲娱乐活动为导向的空间
        2.2.3 以商业为导向的空间
        2.2.4 以服务为导向的空间
        2.2.5 以交通为导向的空间
第三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相关概念论述
    3.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定义
        3.1.1 相关的城市交通概念
        3.1.2 高架桥的定义
        3.1.3 附属空间的定义
        3.1.4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概念及空间范围
        3.1.5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属性
    3.2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组成要素
        3.2.1 高架桥下空间
        3.2.2 高架桥与周边道路围合出的空间
        3.2.3 高架桥影响下的周边环境
    3.3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3.3.1 结构类型及特征
        3.3.2 形态类型及特征
        3.3.3 周边环境类型及特征
        3.3.4 使用类型及特征
第四章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现状及相关背景政策
    4.1 北京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相关政策现状研究
        4.1.1 相关政策分析
        4.1.2 权属分析
    4.2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空间现状研究
        4.2.1 北京二环的空间特点
        4.2.2 空间的使用现状
        4.2.3 现状的使用问题
        4.2.4 空间利用的限制因素
        4.2.5 空间利用的潜力
    4.3 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更新必要性探究
        4.3.1 更新需求的评价因子
        4.3.2 暂无更新需求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4.3.3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4.3.4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
第五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营造途径
    5.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交通性原则
        5.1.3 人性化原则
        5.1.4 生态性原则
        5.1.5 艺术性原则
    5.2 微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5.2.1 美化空间,统一周边环境
        5.2.2 修复慢行系统,保证安全通行路径
        5.2.3 特色导视系统,生动传递信息
    5.3 全面更新的高架桥附属空间的设计策略
        5.3.1 整合归纳人的活动,合理利用空间
        5.3.2 与周边统筹规划,织补割裂环境
        5.3.3 整合空间资源,增强参与性和景观性
        5.3.4 梳理交通,增强空间标识性
        5.3.5 扩充服务板块,补足功能短板
        5.3.6 保护历史建筑,形成主题性城市公园
    5.4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整体性设计策略
        5.4.1 复兴环城公园,形成一体连贯风貌
        5.4.2 修复生态,建设环二环海绵体
    5.5 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工作路径探究
        5.5.1 组织方式——搭建多元的组织平台
        5.5.2 实施方式
        5.5.3 运营方式——公私合营的运营模式
    5.6 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更新的相关机制及技术手段
        5.6.1 公众参与
        5.6.2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运用
        5.6.3 多元共治
    5.7 左安门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方案——桥屿
        5.7.1 设计选址与现状调研
        5.7.2 桥下艺术快闪事件
        5.7.3 设计方案
        5.7.4 运营与管理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6.1.1 基础设施角色的转变
        6.1.2 城市的粘合剂
        6.1.3 城市形象、文化、生活的载体
        6.1.4 独特的景观体验
    6.2 结论与反思
        6.2.1 论文结论
        6.2.2 论文研究的尚待深入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北京二环基本概况调研
附录二:北京桥下空间改造建议的调查
附录三:毕业设计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需求
        1.1.2 社会需求
        1.1.3 建设中的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相关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小结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2.4 小结
3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3.1 相关概念
        3.1.1 美丽公路概念
        3.1.2 公路绿地概念
        3.1.3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组成要素
        3.1.4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分类
        3.1.5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特点
    3.2 相关理论研究
        3.2.1 景观美学理论
        3.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3 植物造景理论
        3.2.4 环境心理学理论
    3.3 小结
4 美丽公路相关案例分析及景观偏好调查
    4.1 美国蓝岭风景道
        4.1.1 项目概况
        4.1.2 项目分析
        4.1.3 对我国美丽公路建设的启示
    4.2 安徽泾县美丽公路
        4.2.1 项目概况
        4.2.2 项目分析
        4.2.3 对美丽公路建设的启示
    4.3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偏好调查与分析
        4.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3.2 调查人群的基本信息
        4.3.3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偏好度调查与分析
    4.4 小结
5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5.1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步骤
        5.1.1 场地现状分析
        5.1.2 景观主题确定
        5.1.3 景观分段设计
        5.1.4 景观详细设计
    5.2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原则
        5.2.1 安全性原则
        5.2.2 以人为本原则
        5.2.3 整体性原则
        5.2.4 经济性原则
    5.3 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理念
        5.3.1 因地制宜设计理念
        5.3.2 地域文化理念
        5.3.3 生态设计理念
        5.3.4 创新设计理念
    5.4 美丽公路文化景观设计
        5.4.1 文化景观在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5.4.2 文化景观应用策略
    5.5 美丽公路线形景观设计
        5.5.1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
        5.5.2 路侧绿带景观设计
        5.5.3 边坡
        5.5.4 边沟
    5.6 美丽公路节点景观设计
        5.6.1 互通立交区景观设计
        5.6.2 平交口景观设计
        5.6.3 驿站景观设计
        5.6.4 观景台景观设计
        5.6.5 隧道景观设计
    5.7 美丽公路附属景观设计
        5.7.1 公交站台
        5.7.2 标识牌
        5.7.3 参数化设计在附属景观中的应用
    5.8 小结
6 巢湖市槐坝路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
    6.1 前期分析
        6.1.1 上位规划
        6.1.2 区位分析
        6.1.3 项目概况
        6.1.4 文化分析
        6.1.5 现状分析
    6.2 设计原则
        6.2.1 安全性原则
        6.2.2 以人为本原则
        6.2.3 整体性原则
        6.2.4 经济性原则
    6.3 设计理念与主题
        6.3.1 设计理念
        6.3.2 设计主题
    6.4 线形景观设计
        6.4.1 门户迎宾段
        6.4.2 生态绿廊段
        6.4.3 开拓创新段
        6.4.4 活力康居段
    6.5 节点景观设计
        6.5.1 节点设计—与环巢湖大道交口
        6.5.2 节点设计——与旧 316 省道交口
        6.5.3 节点设计—滨水驿站
        6.5.4 节点设计—村庄道路交口
    6.6 附属景观设计
        6.6.1 公交站台设计
        6.6.2 景观标识设计
    6.7 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偏好度问卷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以马鞍山市博望区县乡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景观与景观设计
        1.1.2 乡村道路
        1.1.3 乡村道路景观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3 乡村道路景观现存问题
        1.3.1 景观规划设计方面
        1.3.2 配套设施方面
        1.3.3 植物景观方面
        1.3.4 管理维护方面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创新点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检索查阅法
        2.4.2 交叉学科法
        2.4.3 比较分析法
        2.4.4 实践检验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基础理论及方法研究
    3.1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基础理论
        3.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2 生态网络理论
        3.1.3 景观美学理论
        3.1.4 视觉设计理论
    3.2 乡村道路景观构成要素
        3.2.1 硬质景观要素
        3.2.2 软质景观要素
        3.2.3 人文景观要素
    3.3 乡村道路景观功能
    3.4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3.4.1 整体性原则
        3.4.2 以人为本原则
        3.4.3 景观与功能相结合原则
        3.4.4 可持续原则
        3.4.5 生态建设原则
    3.5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3.5.1 乡村道路景观的线性布局
        3.5.2 乡村道路景观节点设计
        3.5.3 乡村道路景观植物营造
第四章 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实践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规划范围
    4.2 现状概况
        4.2.1 澄湖路现状概况
        4.2.2 薛向路现状概况
        4.2.3 长裕路现状概况
        4.2.4 护林路现状概况
        4.2.5 石臼湖路现状概况
        4.2.6 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特征及现状总结
    4.3 设计目标及原则
        4.3.1 设计目标
        4.3.2 设计原则
    4.4 澄湖路(X008)道路景观设计
        4.4.1 规划范围
        4.4.2 设计策略
    4.5 典型性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4.5.1 薛向路(山地道路)景观设计
        4.5.2 长裕路(产业连接道路)景观设计
        4.5.3 护林路(生态防护道路)景观设计
        4.5.4 石臼湖路(旅游风景道路)景观设计
    4.6 道路节点景观设计
        4.6.1 节点一——梅落缤纷
        4.6.2 节点二——湖光山色
        4.6.3 节点三——林舒风清
    4.7 乡村道路景观网络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高等级公路沿线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设计方法简介
    2.1 放缓边坡
    2.2 边坡工程防护
        2.2.1 坡面防护
        2.2.2 砌石防护
        2.2.3 锚杆防护
        2.2.4 抗滑桩防护
        2.2.5 挡土墙防护
    2.3 边坡植物防护
        2.3.1 条播法
        2.3.2 喷播法
        2.3.3 密铺法
        2.3.4 框架内植草护坡
        2.3.5 植树
    2.4 边坡综合防护技术
        2.4.1 综合防护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2.4.2 综合防护工程的基本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分析与设计
    3.1 高等级公路边坡安全的系数确定
        3.1.1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与稳定分析法的关系
        3.1.2 土抗剪强度指标与安全系数关系
        3.1.3 国外的边坡稳定系数取值
    3.2 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一般方法
        3.2.1 费伦纽斯条分法
        3.2.2 毕肖普条分法
        3.2.3 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
        3.2.4 几种常用的极限平衡法分析比较
    3.3 高等级公路边坡动态优化设计
        3.3.1 动态优化设计概念
        3.3.2 动态优化设计法
        3.3.3 高等级公路边坡动态优化防护设计
    3.4 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性验算
    3.5 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性设计基本程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设计应用研究
    4.1 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设计基本原则
        4.1.1 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
        4.1.2 荷载效应的原则
        4.1.3 设计计算的原则
        4.1.4 信息化设计的原则
        4.1.5 综合治理的原则
    4.2 一般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
        4.2.1 一般防护形式
        4.2.2 新的发展防护形式
    4.3 生态景观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
        4.3.1 生态绿化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
        4.3.2 高等级公路边坡常常用的植物选择
        4.3.3 高等级公路边坡景观设计
    4.4 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在重力式抗滑挡土墙计算中的应用
        4.4.1 工程概况
        4.4.2 设计计算
        4.4.3 稳定性验算的
        4.4.4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9)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我国乡村空间进入加速重构的转型期
        1.1.2 现实背景:苏州吴江乡村空间经历了转型与重构
        1.1.3 理论背景:ANT作为社会学理论提供了新方法
    1.2 研究对象及其典型性
        1.2.1 苏南地区:中国乡村发展先行地区
        1.2.2 吴江区:苏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
        1.2.3 典型乡村解读
        1.2.4 开弦弓村:苏州吴江乡村的典型代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想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数据来源
        1.4.4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乡村发展
        2.1.2 乡村重构
        2.1.3 乡村空间重构
        2.1.4 乡村空间重构与乡村空间演变
    2.2 相关理论及应用
        2.2.1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2.2.2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空间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2.3.2 社会转型与乡村空间
        2.3.3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乡村空间
    2.4 国外研究现状
        2.4.1 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2.4.2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乡村重构
    2.5 相关研究述评与本文视角选择
        2.5.1 现有研究情况
        2.5.2 本文研究视角选择
    2.6 本章小结
3 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研究框架构建
    3.1 乡村空间重构背景分析
    3.2 乡村空间重构阶段划分
        3.2.1 划分依据
        3.2.2 阶段划分
    3.3 乡村空间重构历程与特征研究
        3.3.1 总体布局
        3.3.2 工业生产空间
        3.3.3 农业生产空间
        3.3.4 生活居住空间
        3.3.5 配套服务空间
    3.4 乡村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构建
        3.4.1 乡村空间重构异质行动者构成
        3.4.2 乡村空间重构异质行动者网络的利益联盟
        3.4.3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必经之点(OPP)
    3.5 行动者网络的转译——乡村空间重构动力机制
        3.5.1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问题界定
        3.5.2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利益赋予
        3.5.3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征召
        3.5.4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动员
        3.5.5 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异议
    3.6 本章小结
4 开弦弓村空间重构背景分析与历程特征研究
    4.1 背景概况
        4.1.1 自然资源环境
        4.1.2 土地水文资源情况
        4.1.3 产业资源情况
        4.1.4 人口资源情况
        4.1.5 文化资源环境
        4.1.6 历史沿革
    4.2 重构历程阶段划分
        4.2.1 划分依据
        4.2.2 阶段划分
    4.3 第一阶段:1929 年-1978 年——传统农业时期
        4.3.1 经济社会特征
        4.3.2 空间形态特征
    4.4 第二阶段:1978 年-1997 年——集体工业时期
        4.4.1 经济社会特征
        4.4.2 空间形态特征
    4.5 第三阶段:1997 年-2013 年——个体工业时期
        4.5.1 经济社会特征
        4.5.2 空间形态特征
    4.6 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新时期乡村建设时期
        4.6.1 经济社会特征
        4.6.2 空间形态特征
    4.7 本章小结
5 ANT视角下开弦弓村空间重构机制
    5.1 第一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1.1 行动者网络构建
        5.1.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1.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2 第二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2.1 行动者网络构成
        5.2.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2.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3 第三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3.1 行动者网络构成
        5.3.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3.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4 第四阶段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
        5.4.1 行动者网络构成
        5.4.2 行动者网络转译
        5.4.3 空间重构动力机制总结
    5.5 空间重构行动者网络转变分析
        5.5.1 行动者构成的转变
        5.5.2 征召方式的转变
        5.5.3 空间结果的转变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ANT视角的苏州吴江乡村空间营建策略
    6.1 空间问题分析:从社会视角探讨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问题
        6.1.1 由社会与空间的作用机制解析空间问题
        6.1.2 对“就空间论空间”的反思
    6.2 行动者构成:成立乡村建设联盟,构建多方参与的融合机制
        6.2.1 鼓励各类异质行动者参与乡建,形成联盟
        6.2.2 选取乡建“代言人”作为核心行动者
        6.2.3 激发村民行动者参与积极性
        6.2.4 设计师行动者参与乡村建设与角色退出
        6.2.5 政府行动者协同参与指导
    6.3 空间活化:激发物质空间活力
        6.3.1 地方人文要素的活化利用
        6.3.2 盘活闲置资源,提高新空间使用率
        6.3.3 着眼长远目标,有序分期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2 研究的不足及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二:1929-2020 开弦弓村大事件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前言
        1.1.1 课题缘起
        1.1.2 研究经过
        1.1.3 研究成果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1.2.2 道路改造政策支持
        1.2.3 政府行政管理现状
        1.2.4 昆明道路建设概况
    1.3 研究问题
    1.4 所选案例价值分析
    1.5 案例资料收集方法
    1.6 结构安排与各章内容
    1.7 核心概念定义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已有研究概述
        2.1.1 从基础设施运维角度谈道路提升改造
        2.1.2 国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政府角色扮演
        2.1.3 国内行政管理领域政府权威研究概括
    2.2 对已有研究的点评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3.1 分析思路与逻辑框架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1 案例分析法
        3.2.2 文献梳理法
        3.2.3 归纳推理法
第四章 昆明市道路提升改造典型案例回顾性描述
    4.1 “咽喉要道”——南二环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前期
        4.1.3 施工管理
        4.1.4 项目完工
    4.2 不收费的高速——“昆玉高速”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前期
        4.2.3 施工管理
        4.2.4 项目完工
    4.3 “禄劝县的生命线”——禄大公路
        4.3.1 项目背景
        4.3.2 项目前期
        4.3.3 施工管理
        4.3.4 项目完工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项目完工后总结评价
    5.2 组织权威保障政府工程治理
        5.2.1 保障政府工程治理制度基础
        5.2.2 提高复杂项目组织机制效率
        5.2.3 确保建设领导小组执行有效
        5.2.4 促进民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
        5.2.5 保证政府工程治理方式创新
        5.2.6 政府权威工程治理意义总述
    5.3 组织权威影响政府工程治理
        5.3.1 项目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六章 综合讨论或建议
    6.1 运用政府权威推动昆明美丽公路建设
        6.1.1 昆明市建设美丽公路的意义
        6.1.2 昆明市美丽公路建设因素分析
        6.1.3 昆明市美丽公路建设合理建议
    6.2 运用政府权威促进工程治理科学化
        6.2.1 昆玉高速养护管理引入喷灌系统
        6.2.2 促进养护管理模式进一步合理化
        6.2.3 调动民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和讨论
        7.1.1 政府权威对工程治理的积极意义
        7.1.2 政府权威对工程治理的消极影响
    7.2 贡献与不足
        7.2.1 贡献
        7.2.2 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B 访谈笔录

四、公路建设的景观美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公路通道两侧森林“四化”建设规划设计探讨[J]. 聂海兵,毛毳. 江西科学, 2021(06)
  • [2]殖民主义、城市规划与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在菲律宾的实践[J]. 王跻崭. 东南亚研究, 2021(05)
  • [3]山区生态公路绿化美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柯美红,朱祖科,黄萌,朱开汉,沈员萍. 福建交通科技, 2021(06)
  • [4]基于村民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研究 ——以建德新叶村为例[D]. 付益帆.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5]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二环高架桥附属空间为例[D]. 刘欣.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美丽公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 张爱萍.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7]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以马鞍山市博望区县乡道为例[D]. 宋柏君.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8]高等级公路沿线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方法研究[D]. 穆哥(TRAMH MOJAHED ALI AHMED HAMOOD).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9]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苏州吴江乡村空间重构机制研究 ——以开弦弓村为例[D]. 陈冠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D]. 张锁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公路建设景观美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