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羟甲基丙烷前景广阔

三羟甲基丙烷前景广阔

一、三羟甲基丙烷前景看好(论文文献综述)

胡云[1](2019)在《基于蓖麻油和腰果酚的UV固化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资源具有天然可再生、产量丰富、价格低廉、可降解等优点,因此以其制备高分子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具有无惰性溶剂挥发、固化时间短、可低温固化等传统固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被称为新一代绿色工艺,目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领域。将UV固化技术和生物质资源结合制备生物基光固化涂料,不仅可促进涂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可缓解石化资源紧张、降低环境污染。生物基光固化涂料主要包含光敏预聚体、活性稀释剂及少量的引发剂、添加剂等。目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存在官能度较低、导致材料性能不足的问题,因此往往需要合成高官能度的生物基PUA预聚体。与此同时,采用石油基活性稀释剂参与光固化时发现,高官能度预聚体的使用容易导致材料的体积收缩严重,并降低材料的生物基含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蓖麻油和腰果酚为主要原料,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1)利用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通过两步法合成了高官能度的蓖麻油基PUA预聚体(COPUA),并利用FT-IR、1H NMR与凝胶色谱(GPC)等确认了产物的结构。然后利用所得COPUA与石油基活性稀释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混后经UV固化制备成光固化材料,并考察了所得材料的最终性能及光固化动力学。结果表明,COPUA纯树脂材料的性能优良,例如其拉伸强度(o)、拉伸模量(E)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可达10.16MPa、130.09MPa和31.81℃,这主要得益于COPUA官能度较高,导致材料交联密度较高所致。此外,随着HEMA含量从0增至25%,所得COPUA/HEMA材料的σ、E、Tg、初始分解温度(T5)、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Tp)、疏水性等均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HEMA中含有甲基位阻结构的缘故。当HEMA含量为25%时,材料的σ、E、Tg、T5、Tp、接触角及吸水率分别可达18.13MPa、296.35MPa、48.09℃、357.0℃、428.6℃、105.77。和1.23%。最后,随着 HEMA 含量的上升,COPUA树脂最终不饱和双键(C=C)转化率呈上升趋势,初始C=C转化速率则呈下降趋势;随着活性稀释剂官能度的增加,树脂的最终C=C转化率呈下降趋势,初始C=C转化速率则呈上升趋势。(2)利用腰果酚,按照上述的两步法合成了多官能度的腰果酚基PUA预聚体(C-PUA),并制备了相应的C-PUA/HEMA光固化材料。结果显示,随着活性稀释剂HEMA含量从0增加至40%,C-PUA/HEMA树脂的黏度从8360mPa·s降低为115mPa·s;所得光固化材料的σ从12.4MPa增至32.0MPa,E从107.2MPa增至782.7MPa,Tg从74.1℃增至123.0℃,并显示了良好的涂膜柔韧性与附着力,以及较低的吸水率。(3)利用腰果酚,通过丙烯酰氯酯化合成了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CA),然后利用其对COPUA进行改性,并与石油基活性稀释剂丙烯酸羟乙酯(HE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A的稀释能力虽然比HEA稍差,但其在提高体系生物基含量、降低体积收缩率方面比HEA明显要好。例如,当CA添加量为30%时,COPUA/CA树脂的生物基含量、黏度和体积收缩率分别为62.8%、1013mPa-s 和 9.51%,而 COPUA/HEA 体系中这三项值分别为 50.8%、490mPa s和21.94%。CA能够明显降低收缩率,主要是由于其结构中C=C浓度较低,且苯环、C15侧链烷基等结构对交联单元具有填充作用。此外,随着CA含量增加,所得COPUA/CA光固化材料的Tg、Tp、涂膜硬度、接触角等均呈上升趋势。最后,光固化动力学表明COPUA/CA树脂的最终C=C转化率随着CA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4)利用腰果酚,通过丙烯酸酯化、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ECA),然后利用其对COPUA进行改性,并与石油基稀释剂HE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CA活性稀释剂的稀释能力虽然不如HEA,但其在降低材料的体积收缩率方面非常有效。例如,COPUA/HEA体系的体积收缩率为21.9%,而COPUA/ECA体系的体积收缩率仅为3.7%,收缩大幅降低的原因除了前述CA活性稀释剂所具有的C=C双键浓度低以及结构填充作用之外,还因为ECA中含有环氧基团,能够与自由基交联体系形成互穿网络结构。此外,随着ECA含量的增加,COPUA/ECA光固化材料的Tg、Tp、涂膜硬度和疏水性均呈上升趋势。当ECA含量达30%时,所得材料的Tg、TP、涂膜硬度和接触角分别为32.5℃、478.3℃、5H和95.5°。最后,光固化动力学表明COPUA/ECA体系的最终C=C转化率可达97%。(5)利用腰果酚,通过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及侧链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活性稀释剂(ECGE),并利用其对COPUA改性,获得了COPUA/ECGE光固化材料。结果表明,当稀释剂ECGE含量增加到50%,COPUA/ECGE树脂的生物基含量为66.2%,黏度为1587mPa·s,体积收缩率为3.9%。其体积收缩率低也主要得益于其结构中环氧基团所导致的互穿网络作用。此外,随着ECGE用量增加,COPUA/ECGE固化树脂σ、E、Tg均呈下降趋势,接触角则呈上升趋势。最后,COPUA/ECGE体系具有良好的涂膜柔韧性和附着力,最终C=C转化率可达85%。(6)利用蓖麻油,通过醇解、丙烯酸酯化两步反应合成了多官能度的蓖麻油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COPERAA),其C=C官能度可达2.92。利用该稀释剂对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改性制备成光固化材料,并与石油基稀释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OPERAA的稀释能力虽然比TMPTA稍差,但其在提高体系生物基含量、抑制材料体积收缩方面比TMPTA明显要好。例如,当稀释剂用量为40%,AESO/COPERAA树脂的生物基含量比AESO/TMPTA高8.5%,体积收缩率则低2.28%。此外,随着COPERAA含量的增加,所得AESO/COPERAA材料的σ、E、Tg均呈上升趋势,其涂膜附着力也优于AESO/TMPTA体系。最后,光固化动力学显示AESO/COPERAA体系的初始C=C转化速率与AESO/TMPTA相当,最终C=C转化率则略优。

胡云[2](2019)在《基于蓖麻油和腰果酚的UV固化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生物质资源具有天然可再生、产量丰富、价格低廉、可降解等优点,因此以其制备高分子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具有无惰性溶剂挥发、固化时间短、可低温固化等传统固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被称为新一代绿色工艺,目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领域。将UV固化技术和生物质资源结合制备生物基光固化涂料,不仅可促进涂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可缓解石化资源紧张、降低环境污染。生物基光固化涂料主要包含光敏预聚体、活性稀释剂及少量的引发剂、添加剂等。目前,生物基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存在官能度较低、导致材料性能不足的问题,因此往往需要合成高官能度的生物基PUA预聚体。与此同时,采用石油基活性稀释剂参与光固化时发现,高官能度预聚体的使用容易导致材料的体积收缩严重,并降低材料的生物基含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蓖麻油和腰果酚为主要原料,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1)利用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通过两步法合成了高官能度的蓖麻油基PUA预聚体(COPUA),并利用FT-IR、1H NMR与凝胶色谱(GPC)等确认了产物的结构。然后利用所得COPUA与石油基活性稀释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混后经UV固化制备成光固化材料,并考察了所得材料的最终性能及光固化动力学。结果表明,COPUA纯树脂材料的性能优良,例如其拉伸强度(σ)、拉伸模量(E)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可达10.16MPa、130.09MPa和31.81℃,这主要得益于COPUA官能度较高,导致材料交联密度较高所致。此外,随着HEMA含量从0增至25%,所得COPUA/HEMA材料的σ、E、Tg、初始分解温度(T5)、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Tp)、疏水性等均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HEMA中含有甲基位阻结构的缘故。当HEMA含量为25%时,材料的σ、E、Tg、T5、Tp、接触角及吸水率分别可达18.13MPa、296.35MPa、48.09℃、357.0℃、428.6℃、105.77°和1.23%。最后,随着HEMA含量的上升,COPUA树脂最终不饱和双键(C=C)转化率呈上升趋势,初始C=C转化速率则呈下降趋势;随着活性稀释剂官能度的增加,树脂的最终C=C转化率呈下降趋势,初始C=C转化速率则呈上升趋势。(2)利用腰果酚,按照上述的两步法合成了多官能度的腰果酚基PUA预聚体(C-PUA),并制备了相应的C-PUA/HEMA光固化材料。结果显示,随着活性稀释剂HEMA含量从0增加至40%,C-PUA/HEMA树脂的黏度从8360m Pa·s降低为115m Pa·s;所得光固化材料的σ从12.4MPa增至32.0MPa,E从107.2MPa增至782.7MPa,Tg从74.1℃增至123.0℃,并显示了良好的涂膜柔韧性与附着力,以及较低的吸水率。(3)利用腰果酚,通过丙烯酰氯酯化合成了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CA),然后利用其对COPUA进行改性,并与石油基活性稀释剂丙烯酸羟乙酯(HE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A的稀释能力虽然比HEA稍差,但其在提高体系生物基含量、降低体积收缩率方面比HEA明显要好。例如,当CA添加量为30%时,COPUA/CA树脂的生物基含量、黏度和体积收缩率分别为62.8%、1013m Pa·s和9.51%,而COPUA/HEA体系中这三项值分别为50.8%、490m Pa·s和21.94%。CA能够明显降低收缩率,主要是由于其结构中C=C浓度较低,且苯环、C15侧链烷基等结构对交联单元具有填充作用。此外,随着CA含量增加,所得COPUA/CA光固化材料的Tg、Tp、涂膜硬度、接触角等均呈上升趋势。最后,光固化动力学表明COPUA/CA树脂的最终C=C转化率随着CA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4)利用腰果酚,通过丙烯酸酯化、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ECA),然后利用其对COPUA进行改性,并与石油基稀释剂HE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CA活性稀释剂的稀释能力虽然不如HEA,但其在降低材料的体积收缩率方面非常有效。例如,COPUA/HEA体系的体积收缩率为21.9%,而COPUA/ECA体系的体积收缩率仅为3.7%,收缩大幅降低的原因除了前述CA活性稀释剂所具有的C=C双键浓度低以及结构填充作用之外,还因为ECA中含有环氧基团,能够与自由基交联体系形成互穿网络结构。此外,随着ECA含量的增加,COPUA/ECA光固化材料的Tg、Tp、涂膜硬度和疏水性均呈上升趋势。当ECA含量达30%时,所得材料的Tg、Tp、涂膜硬度和接触角分别为32.5℃、478.3℃、5H和95.5°。最后,光固化动力学表明COPUA/ECA体系的最终C=C转化率可达97%。(5)利用腰果酚,通过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及侧链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活性稀释剂(ECGE),并利用其对COPUA改性,获得了COPUA/ECGE光固化材料。结果表明,当稀释剂ECGE含量增加到50%,COPUA/ECGE树脂的生物基含量为66.2%,黏度为1587m Pa·s,体积收缩率为3.9%。其体积收缩率低也主要得益于其结构中环氧基团所导致的互穿网络作用。此外,随着ECGE用量增加,COPUA/ECGE固化树脂σ、E、Tg均呈下降趋势,接触角则呈上升趋势。最后,COPUA/ECGE体系具有良好的涂膜柔韧性和附着力,最终C=C转化率可达85%。(6)利用蓖麻油,通过醇解、丙烯酸酯化两步反应合成了多官能度的蓖麻油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COPERAA),其C=C官能度可达2.92。利用该稀释剂对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改性制备成光固化材料,并与石油基稀释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OPERAA的稀释能力虽然比TMPTA稍差,但其在提高体系生物基含量、抑制材料体积收缩方面比TMPTA明显要好。例如,当稀释剂用量为40%,AESO/COPERAA树脂的生物基含量比AESO/TMPTA高8.5%,体积收缩率则低2.28%。此外,随着COPERAA含量的增加,所得AESO/COPERAA材料的σ、E、Tg均呈上升趋势,其涂膜附着力也优于AESO/TMPTA体系。最后,光固化动力学显示AESO/COPERAA体系的初始C=C转化速率与AESO/TMPTA相当,最终C=C转化率则略优。

李承斌[3](2019)在《高性能复合增强固体电解质膜的设计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态锂离子电池潜在的安全问题对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设计开发新型的固体电解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国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固体电解质的开发非常重视,相关专利申请量正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储能领域竞相研究的热点。尽管近几年国内外的固体电解质产品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可是仍存在离子电导率偏低、机械性能较差、界面兼容性不佳、成本偏高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设计出离子电导率高、化学和热稳定性好且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电解质膜。本文选用价廉易得、成膜性良好、电化学稳定性高、对环境友好的聚环氧乙烷(PEO)、聚碳酸丙烯酯(PPC)以及乳酸与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P(LA-co-TMC))作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基体。采用溶液浇铸支撑膜法、自增强紫外原位聚合法、双面浸涂法设计制备出四种新型的高性能复合增强固体电解质膜。所制备的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达到了设计目标。此研究为加快固态锂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改善传统PEO基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利用溶液浇铸支撑膜法制得陶瓷/纤维膜改性PEO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CLASP。为了提高固体电解质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使用双面涂覆Al2O3陶瓷的纤维无纺布膜FS-25作支撑。塑化剂琥珀腈(SN)、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和自制的无机固体电解质Li1.5Al0.5Ge1.5(PO4)3(LAGP)颗粒的引入有效提高了CLASP膜的离子电导率。通过对CLASP膜的红外(IR)、X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证明PEO、SN、LiTFSI、LAGP完全嵌入到陶瓷纤维无纺布支撑膜的孔隙中,并形成了致密的膜结构。CLASP膜的热稳定性非常好,170°C下保温2 h几乎不发生形变,且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达10.06 MPa。CLASP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提高到3.66×10-5 S cm-1,55°C时的离子电导率达到1.24×10-4 S cm-1,电化学稳定窗口拓展到5.4 V。用CLASP膜组装成的固态电池LiFePO4/CLASP/Li在55°C、0.1 C下能够稳定循环,其平均放电比容量约为140 mA h g-1,且有较高的库伦效率,达96%以上。2.利用紫外光引发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原位聚合后形成高强度三维网状聚合物的特性,设计制备出新型自增强PEO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PEO-CSPE。该电解质以PEO为基体、LiTFSI为导电锂盐,SN为塑化剂、ETPTA为聚合单体,α-羟基异丁酰苯(HMPP)为引发剂。结果表明当ETPTA/PEO=1/4时,PEO-CSPE各方面性能最佳。通过IR、XRD和SEM的测试证明了PEO-CSPE为致密的均相非晶态结构。由于ETPTA聚合后形成了三维网状聚合物,使得PEO-CSPE的抗拉强度比未添加ETPTA的PEO-SPE膜提高约20多倍,达3.5 MPa,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为ETPTA分子中富含能帮助锂盐解离的氧原子,55°C时PEO-CSPE的离子电导率提高到1.326×10-4 S cm-1,它的锂离子迁移数高达0.61。PEO-CSPE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宽达5.6 V。用PEO-CSPE组装的固态电池LiFePO4/PEO-CSPE/Li在55°C时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较好的界面相容性、高的库伦效率(>98%)、较高的平均放电比容量(0.1 C时大于135mA h g-1)和优良的倍率性能。3.为了拓宽固体电解质的使用温度,设计制备出新型自增强PPC基室温复合固体电解质膜PPC-CSPE。利用室温下结晶程度更低的PPC作为电解质基体,SN为塑化剂,LiTFSI为锂盐,ETPTA为反应单体,HMPP为光引发剂,用紫外光引发ETPTA的原位聚合反应制得。IR、XRD以及SEM的测试结果表明PPC-CSPE为无孔均相的非晶态结构。当ETPTA/PPC=1/3时,具有最佳的物理化学性能。经应力应变测试PPC-CSPE的抗拉强度最高达2.6 MPa,是未添加ETPTA的PPC-SPE膜的18倍,且PPC-CSPE的热稳定性也很出色,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PPC-CSPE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与PEO-CSPE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达2.63×10-4 S cm-1。PPC-CSPE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宽约5.0 V,它的锂离子迁移数最高达0.654。用PPC-CSPE组装的固态电池LiFePO4/PPC-CSPE/Li可以在25°C进行稳定的充放电循环,它的界面阻抗低(250Ω)、库伦效率高(>97.5%)、平均放电比容量高(0.1 C时大于134 mA h g-1)。该固态电池在25°C时有着较好的倍率性能,且容量保持率达99%。4.首次将富含氧原子的共聚物P(LA-co-TMC)应用于固体电解质体系,通过双面浸涂法成功制备出新型复合固体电解质膜CSPE,它以P(LA-co-TMC)为固体电解质的基体,LiTFSI为导电锂盐,SN为塑化剂,Celgard 2325作支撑膜。IR、XRD和SEM的分析结果显示CSPE的结构致密均匀,且被P(LA-co-TMC)-SPE完全渗透包覆。通过对CSPE的离子电导率的测试,得到了CSPE各组分的最佳配比,即P(LA-co-TMC):SN:LiTFSI=3:1:1。CSPE膜在25°C和55°C时的离子电导率分别达到3.64×10-4 S cm-1、5.21×10-4 S cm-1。CSPE膜的热稳定性高,抗拉强度达17.9 MPa,且非常柔软。复合固体电解质膜CSPE的离子迁移数最高达0.64,且有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5.2 V)。使用CSPE的固态电池(LiFePO4/CSPE/Li)在55°C下循环十分稳定,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该固态电池的倍率循环性能也很好,库伦效率高,接近100%。

廖晨博[4](2017)在《植物多酚改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其高容量、环保、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便携电子设备中。但是目前商用的石墨类负极材料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更高容量、更好的安全性能、更高功率性能的要求。因此对于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合金类以及过渡金属氧化物类负极材料有着导电性差、体积膨胀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循环稳定性。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碳包覆改性方法,针对二氧化钛(TiO2)、硅(Si)负极材料进行改性。本文的第一个研究内容是TiO2的碳包覆。TiO2作为嵌锂型的氧化物负极材料,具有充放电压平台高、充放电过程结构变化小、不可逆容量损失小等缺点,这让TiO2负极材料适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高的场合。但是TiO2的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迁移效率都不高,纳米形态的TiO2容易在充放电过程团聚、容量也相对较低。本文使用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使用单宁酸为碳源制备了核壳结构的TiO2@C纳米复合材料。本实验中通过控制包覆时间制备了1-3nm厚的碳层。当碳层厚度在3nm左右时,TiO2@C负极材料无论循环稳定性还是大倍率充放电性能都是最好的,在0.5C的倍率下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67.4mAhg-1,170圈循环后依然维持在147.5mAhg-1,从0.5C倍率增大到5C时的容量维持率为63.7%。相比较纯的TiO2负极,碳包覆后的容量有所增加,导电性增强,电池循环倍率性能都得到提高。Si材料因为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以及较高的质量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负极材料。但是由于硅材料嵌锂后的体积膨胀效应很严重,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剧烈体积变化往往导致电极结构破坏,电池内阻增加,容量迅速下降。同时Si材料的导电性也较低,这进一步降低了其循环稳定性。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内容就是使用单宁酸自聚合包覆Si纳米粒子,高温碳化后得到核壳结构的Si@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碳壳的引入来改进Si负极电化学性能。当碳壳厚度在12nm左右时,Si@C负极的电池性能最好。在1Ag-1的放电电流下经过500圈的循环后依然有约1000mAhg-1的容量(容量维持率93.1%),10Ag-1倍率下可逆放电容量依然有580mAhg-1。相比纯Si负极,Si@C因为引入碳层提高了导电性、抑制了体积膨胀,使得纳米颗粒表面能够生成稳定的SEI膜,循环和倍率性能都大大的提高。MoS2具有和石墨类似的结构,单层或层数较少的MoS2会表现出和石墨烯材料类似的性能。二维层状结构的材料和Si复合可以利用层间的孔隙为Si的膨胀做缓冲,进而改善Si的循环性能。通常和碳材料复合可以改善MoS2的导电性,增大层间距,进一步增大比容量。我们使用多巴胺作为碳源,水热制备了具有单层或者层数较少的MoS2/C材料。因为含氮碳层的引入,大大提高了MoS2性能,在500圈的循环后还能维持750mAhg-1的比容量。随后将Si和MoS2/C进行复合,在水热制备MoS2/C的时候加入包覆多巴胺的Si前驱体,并高温碳化得到Si@C/MoS2复合纳米粒子。因为MoS2的片层结构能够进一步的为Si的体积膨胀缓冲,因此极大提高了Si的电化学性能。在1Ag-1的倍率下循环500圈后依然有着940mAhg-1的比容量。并且继承了MoS2材料的倍率性能好的特点,在10Ag-1的倍率下比容量为472mAhg-1,对比1Ag-1容量维持率为37.2%。

陈庆涛[5](2014)在《Ti-Zr固体酸催化合成多元醇酯的工艺路线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植物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原料,将其改性为生物润滑油基础油,不仅实现植物油的高值化利用,也有助于缓解石化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植物油改性主要集中在化学改性上,受限于催化剂性能不佳或后续分离工艺复杂等问题,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还处在小规模应用阶段。本文对植物油化学改性中常用催化剂进行比较,筛选并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通过FTIR、XRD和反应测试等手段,对Ti-Zr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确定了TiO2与ZrO2摩尔配比为1:1时的固体酸为最佳催化剂。以TiO2:ZrO2=1:1固体酸为催化剂,考察温度、油酸(Oleic acid,OA)与三羟甲基丙烷(Trimethylolpropane,TMP)摩尔比、时间、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对反应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80℃、油酸与TMP摩尔比4.2:1、时间6h、催化剂用量0.5%。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TMP的转化率高达99.6%,三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esters,TE)的收率高达96.9%。此外,文中还考察了吸附脱色、分子蒸馏前后产物组成的变化,经过精制处理后,产物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为2.2%,TE的含量为97.6%。TE的酸值、倾点、粘度指数测试结果显示:TE的酸值为0.34mgKOH/g,倾点为-24℃,粘度指数为181,完全满足多功能润滑油基础油的要求。根据反应和分离的优化条件,设计了一条年产5000t多元醇酯的工艺路线,对该路线进行经济估算,结果表明:在正常的生产操作下,该工艺路线可实现净利润724万元/年,净利润率为8.0%,经济上可行。

聂光辉[6](2013)在《润滑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构效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润滑剂是指加入两个相对运动表面之间,能减少或避免摩擦磨损的物质。它不仅能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减缓其摩擦的损伤还能对摩擦副起冷却、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是任何机械运转时不可缺少的。但是润滑剂在广泛的使用过程中经常能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环境,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所以寻找一种性能好、污染少的润滑剂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酯类润滑剂的合成以及合成条件的优化。首先根据文献调研对酯类润滑剂的合成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总结,从而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方案。然后对所选定的实验方案经行实验条件优化。根据优化实验结果可知,当实验条件为在氮气保护下,150~160℃下反应4~5h,催化剂用量为0.6%~0.8%,摩尔比为4.2:1时能得到在色泽、产率等方面都比较好。第二部分:将已经合成出来的并且处理好了的产品来测定其各项性能,并根据测定的数据来不断的调整和改善前面的合成条件以及后处理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测定的指标主要包括酸值、羟基值、皂化率等,最后拿一些数据较好的产品测定其润滑性能。共合成了39个化合物,测定了21个化合物的摩擦性能数据,文中列出了9个化合物的酸值、羟基值。第三部分:利用拓扑学参数和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构建摩擦学QSAR。根据文献调研表明,利用此方法方法对酯类润滑剂的润滑性能进行QSAR研究鲜有报道。磨斑直径模型和摩擦系数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0和0.96,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74和0.78都远远高于>0.5的要求,说明了该模型的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同时,我们分析了摩擦学性能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我们将QSAR的方法引入摩擦学领域,成功建立摩擦性能的三维预测模型,为未来新型的润滑添加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向朋[7](2010)在《水性氨酯油的制备及表征》文中指出水性聚氨酯(WBPU)由于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和良好的环保效应,因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传统制备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方法是在其分子链上引入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亲水基团,然而亲水基团的存在导致水性聚氨酯耐水性差和耐溶剂性差。相对于溶剂型聚氨酯产品,水性聚氨酯还存在快干慢、低光泽和耐候性差等缺点。为改善上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性能,本文将植物油作为多元醇引入到水性聚氨酯体系中,成功地制备了一种快干性、高光泽和耐水性好的水性氨酯油分散体(OMUD)。首先以亚麻仁油和三羟甲基丙烷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了醇解中间体。主要研究了亚麻仁油和三羟甲基丙烷的配比、催化剂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醇解反应的影响,并确定醇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羟甲基丙烷和亚麻仁油摩尔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0.04%,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220℃。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R)对醇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和醇解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醇解中间体、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阴离子单体,制备了一种阴离子型水性氨酯油分散体。重点研究了DMBA含量和醇解中间体含量对水性氨酯油涂膜的表干时间、光泽度和吸水率的影响,以及醇解中间体含量对水性氨酯油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对分散体的粒子形态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成膜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行了讨论;利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进行了表征;采用万能电子力学试验机对涂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OMUD和WBPU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OMUD和WBPU的粒子均呈圆形,前者的粒径大于后者。OMUD的涂膜具有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确定OMUD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MBA的含量为7 wt%、醇解中间体含量为45 wt%。涂膜表干时间为17 min,光泽度为90%,吸水率为20.1%。涂膜失重5 wt%的Td5为244℃。OMUD中的碳碳双键在成膜过程中发生反应。OMUD的涂膜表干时间、光泽度、吸水率和耐热性方面明显优于水性聚氨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聂颖,肖明[8](2009)在《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及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季戊四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季戊四醇行业今后的发展建议。

周乃杰,叶郁,李亚楠[9](2007)在《三羟甲基丙烷生产工艺》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三羟甲基丙烷的生产工艺以及国内外生产技术及其特点,并且针对国内三羟甲基丙烷的生产现状与市场前景,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何燕[10](2006)在《国内外三羟甲基丙烷生产应用与开发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三羟甲基丙烷前景看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羟甲基丙烷前景看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蓖麻油和腰果酚的UV固化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植物油基UV固化树脂
        1.2.2 腰果酚基UV固化树脂
        1.2.3 其它生物基UV固化树脂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COPUA合成
        2.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2.2.4 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OPUA结构表征
        2.3.2 COPU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腰果酚基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C-PUA合成
        3.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3.2.4 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表征
        3.3.2 C-PUA/HEMA树脂性能分析
        3.3.3 C-PUA/HEM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CA合成
        4.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4.2.4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A结构表征
        4.3.2 COPUA/CA树脂性能分析
        4.3.3 COPUA/C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环氧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ECA合成
        5.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5.2.4 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ECA结构表征
        5.3.2 COPUA/ECA树脂性能分析
        5.3.3 COPUA/EC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环氧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与试剂
        6.2.2 ECGE合成
        6.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6.2.4 性能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ECGE结构表征
        6.3.2 COPUA/ECGE树脂性能分析
        6.3.3 COPUA/ECGE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蓖麻油基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原料与试剂
        7.2.2 COPERAA合成
        7.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7.2.4 性能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COPERAA合成和结构表征
        7.3.2 AESO/COPERAA树脂性能分析
        7.3.3 AESO/COPERA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基于蓖麻油和腰果酚的UV固化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植物油基UV固化树脂
        1.2.2 腰果酚基UV固化树脂
        1.2.3 其它生物基UV固化树脂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COPUA合成
        2.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2.2.4 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OPUA结构表征
        2.3.2 COPU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腰果酚基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C-PUA合成
        3.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3.2.4 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表征
        3.3.2 C-PUA/HEMA树脂性能分析
        3.3.3 C-PUA/HEM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CA合成
        4.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4.2.4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A结构表征
        4.3.2 COPUA/CA树脂性能分析
        4.3.3 COPUA/C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环氧腰果酚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ECA合成
        5.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5.2.4 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ECA结构表征
        5.3.2 COPUA/ECA树脂性能分析
        5.3.3 COPUA/EC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环氧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与试剂
        6.2.2 ECGE合成
        6.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6.2.4 性能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ECGE结构表征
        6.3.2 COPUA/ECGE树脂性能分析
        6.3.3 COPUA/ECGE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蓖麻油基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的合成及应用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原料与试剂
        7.2.2 COPERAA合成
        7.2.3 UV固化树脂的制备
        7.2.4 性能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COPERAA合成和结构表征
        7.3.2 AESO/COPERAA树脂性能分析
        7.3.3 AESO/COPERAA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高性能复合增强固体电解质膜的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固态锂电池和固体电解质
        1.1.1 固态锂电池工作原理
        1.1.2 固态锂电池的优势
        1.1.3 固体电解质和固态锂电池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2 固体电解质的基本要求和分类
        1.2.1 固体电解质的基本要求
        1.2.2 固体电解质的分类
    1.3 无机固体电解质
        1.3.1 钠超离子导体类(NASICON)
        1.3.2 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perovskite)
        1.3.3 锂磷氧氮结构锂离子导体(Li PON)
        1.3.4 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
        1.3.5 含硫无机固体电解质
    1.4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1.4.1 聚环氧乙烷(PEO)基固体电解质
        1.4.2 聚碳酸酯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1.4.3 腈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1.4.4 共混聚合物电解质
        1.4.5 锂盐对固体电解质的影响
        1.4.6 塑化剂对固体电解质的影响
    1.5 复合固体电解质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1.6.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1.6.2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试剂与原料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2 表征实验和测试
        2.2.1 样品结构表征
        2.2.2 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形貌表征
        2.2.3 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应力应变曲线测试
        2.2.4 样品的热稳定性表征
        2.2.5 电化学性能表征
第三章 陶瓷/纤维膜改性PEO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引言
    3.1 实验部分
        3.1.1 Li_(1.5)Al_(0.5)Ge_(1.5)(PO_4)_3(LAGP)粉料的制备
        3.1.2 复合固体电解质膜CLASP的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LAGP制备工艺优化
        3.2.2 对Li TFSI、SN和 LAGP添加量的优化
        3.2.3 CLASP膜的结构分析
        3.2.4 CLASP膜的形貌
        3.2.5 CLASP膜的热稳定性
        3.2.6 CLASP膜的力学性能
        3.2.7 CLASP膜的电化学性能
        3.2.8 CALSP膜的循环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增强PEO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1.1 自增强PEO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EO-CSPE膜的结构分析
        4.2.2 PEO-CSPE膜的形貌
        4.2.3 PEO-CSPE膜的力学性能
        4.2.4 PEO-CSPE膜的热分析
        4.2.5 PEO-CSPE膜的电化学性能
        4.2.6 PEO-CSPE膜的循环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增强PPC基室温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与表征
    引言
    5.1 实验部分
        5.1.1 自增强PPC基室温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
    5.2 结果与讨论
        5.2.1 PPC-CSPE膜的结构分析
        5.2.2 PPC-CSPE膜的形貌
        5.2.3 PPC-CSPE膜的力学性能
        5.2.4 PPC-CSPE膜的热分析
        5.2.5 PPC-CSPE膜的电化学性能
        5.2.6 PPC-CSPE膜的循环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LA-co-TMC)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引言
    6.1 实验部分
        6.1.1 P(LA-co-TMC)基复合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
    6.2 结果与讨论
        6.2.1 LiTFSI含量对CSPE膜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6.2.2 SN含量对CSPE膜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6.2.3 CSPE膜的结构分析
        6.2.4 CSPE膜的形貌
        6.2.5 CSPE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6.2.6 CSPE膜的电化学性能
        6.2.7 CSPE膜的循环性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植物多酚改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3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1.4 锂离子的特点
    1.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5.1 碳材料
        1.5.2 合金类材料
        1.5.3 过渡金属氧化物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单宁酸作碳源制备TiO_2@C纳米粒子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过程及步骤
    2.3 测试与表征
        2.3.1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IR)
        2.3.2 X射线衍射(XRD)
        2.3.3 热失重分析(TGA)
        2.3.4 透射电镜(TEM)
        2.3.5 X射线电子能谱测试(XPS)
        2.3.6 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2.3.7 电池的变倍率测试
        2.3.8 极片的交流阻抗测试
        2.3.9 极片的循环伏安(CV)测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TiO_2、TiO_2@TA、TiO_2@C的外观形貌
        2.4.2 红外光谱分析(IR)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2.4.4 热失重分析测试(TGA)
        2.4.5 X射线衍射表征(XRD)
        2.4.6 透射电镜分析测试(TEM)
        2.4.7 TiO_2和TiO_2@C极片的循环伏安测试
        2.4.8 TiO_2和TiO_2@C电池的充放电性循环测试
        2.4.9 TiO_2和TiO_2@C的交流阻抗测试(EIS)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宁酸碳作碳源制备Si@C纳米粒子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3.2.2 实验过程及步骤
    3.3 测试与表征
        3.3.1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IR)
        3.3.2 X射线衍射(XRD)
        3.3.3 热失重分析(TGA)
        3.3.4 透射电镜(TEM)
        3.3.5 X射线电子能谱测试(XPS)
        3.3.6 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3.3.7 电池的变倍率测试
        3.3.8 极片的交流阻抗测试
        3.3.9 极片的循环伏安(CV)测试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4.1 Si、Si@TA、Si@C的外观形貌
        3.4.2 红外光谱分析(IR)
        3.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3.4.4 热失重分析测试(TGA)
        3.4.5 X射线衍射表征(XRD)
        3.4.6 透射电镜分析测试(TEM)
        3.4.7 Si和 Si@C极片的循环伏安测试
        3.4.8 Si和 Si@C电池的充放电性循环测试
        3.4.9 Si和 Si@C的交流阻抗测试(EIS)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oS_2/C和 Si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4.2.2 实验过程及步骤
    4.3 测试与表征
        4.3.1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IR)
        4.3.2 X射线衍射(XRD)
        4.3.3 热失重分析(TGA)
        4.3.4 扫描电镜测试(SEM)
        4.3.5 透射电镜(TEM)
        4.3.6 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4.3.7 电池的变倍率测试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MoS_2/C和 Si@C/MoS_2的扫描电镜照片
        4.4.2 Si@PODA/MoS_2 的红外光谱仪测试
        4.4.3 Si@C/MoS_2的X射线衍射(XRD)
        4.4.4 Si@C/MoS_2 的热失重分析测试
        4.4.5 Si@C/MoS_2 透射电镜分析
        4.4.6 MoS_2/C和 Si@C/MoS_2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Ti-Zr固体酸催化合成多元醇酯的工艺路线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润滑油的研究背景
    1.2 生物润滑油基础油
        1.2.1 生物润滑油基础油定义
        1.2.2 矿物油
        1.2.3 合成油
        1.2.4 植物油
    1.3 植物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改性方法
        1.3.1 加入添加剂
        1.3.2 生物技术改性
        1.3.3 化学改性
    1.4 植物油化学改性中催化剂的选择
        1.4.1 均相催化剂
        1.4.2 固体酸/碱催化剂
        1.4.3 新型催化剂
        1.4.4 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比较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2.3 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
        2.3.1 固体酸催化剂的 FTIR 实验
        2.3.2 固体酸催化剂的 XRD 实验
    2.4 多元醇酯的合成
    2.5 样品检测与分析
第三章 多元醇酯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3.1 固体酸催化剂的性能分析
        3.1.1 固体酸催化剂的 FTIR 实验分析
        3.1.2 固体酸催化剂的 XRD 实验分析
        3.1.3 固体酸催化剂对多元醇酯产率的影响
    3.2 多元醇酯反应条件优化
        3.2.1 反应温度对多元醇酯产率的影响
        3.2.2 酸醇摩尔比对多元醇产率的影响
        3.2.3 反应时间对多元醇酯产率的影响
        3.2.4 催化剂用量对多元醇酯产率的影响
        3.2.5 固体酸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测试
        3.2.6 反应机理初探
    3.3 多元醇酯脱色分离处理
        3.3.1 小试反应制备多元醇酯
        3.3.2 产物脱色处理
        3.3.3 产物分离
        3.3.4 优化后的工艺流程
    3.4 多元醇酯性能测试与分析
        3.4.1 酸值测试
        3.4.2 倾点测试
        3.4.3 粘度指数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艺过程经济性分析
    4.1 计算基准及假设
    4.2 固定成本估算
    4.3 生产成本估算
    4.4 总成本及效益估算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润滑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构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润滑剂的简介
        1.1.1 润滑剂的定义
        1.1.2 润滑剂的分类
        1.1.3 润滑剂的发展趋势
    1.2 绿色润滑剂的研究现状
        1.2.1 合成酯
        1.2.2 植物油
        1.2.3 其他绿色润滑剂
        1.2.4 绿色润滑剂的添加剂
        1.2.5 绿色润滑剂的未来
    1.3 合成酯类润滑剂
        1.3.1 酯类润滑剂发展现状
        1.3.2 酯类润滑剂的优点
        1.3.3 酯类润滑剂用途
        1.3.4 酯类润滑剂的市场
        1.3.5 酯类润滑剂展望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合成油脂类润滑剂的合成研究
    2.1 酯类润滑剂的合成方法综述
        2.1.1 微波合成法
        2.1.2 DMF-SOCl_2法
        2.1.3 高温酯化法
        2.1.4 酯交换法
        2.1.5 离子液体催化法
        2.1.6 生物酶法
        2.1.7 质子酸催化法
        2.1.8 固体杂多酸酸催化法
        2.1.9 金属氧化物及盐类催化法
        2.1.10 相转移催化法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合成实验
        2.3.1 酯类润滑剂的合成
        2.3.2 合成条件的实验优化
        2.3.3 实验条件优化讨论
    2.4 性质的测定
        2.4.1 酸值的测定
        2.4.2 羟基值的测定
        2.4.3 皂化值测定
    2.5 部分化合物的结构数据
    2.6 结果与讨论
第3章 擦学性能的测定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理论计算方法、建模
        3.2.1 实验数据的准备
        3.2.2 参数的设定及模型的建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前向型神经网络模型的讨论
        3.3.2 母核的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3.3.3 取代基对摩擦性能的影响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分产物的1H-NMR 谱图

(7)水性氨酯油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1.2.2 国内水性聚氨酯的发展
        1.2.3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1.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1.3.1 外乳化法
        1.3.2 自乳化法
    1.4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和性能
        1.4.1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
        1.4.2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性能
        1.4.3 水性聚氨酯胶膜的性能
    1.5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5.1 皮革涂饰剂
        1.5.2 粘合剂
        1.5.3 水性聚氨酯涂料
    1.6 植物油在化工产品中的应用
        1.6.1 植物油的组成与性质
        1.6.2 植物油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1.7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1.7.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7.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醇解中间体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2.1 试验部分
        2.1.1 试验原料
        2.1.2 试验仪器设备
        2.1.3 原材料的预处理
        2.1.4 亚麻仁油醇解中间体的制备
        2.1.5 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亚麻仁油醇解中间体的FT-IR 分析
        2.2.2 亚麻仁油醇解中间体的1H-NMR 分析
        2.2.3 三羟甲基丙烷和亚麻仁油配比对醇解中间体的影响
        2.2.4 催化剂用量对醇解中间体的影响
        2.2.5 反应时间对醇解中间体的影响
        2.2.6 反应温度对醇解中间体的影响
        2.2.7 反应条件对醇解中间体结构中碳碳双键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性氨酯油分散体的合成及表征
    3.1 试验部分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仪器设备
        3.1.3 原材料的预处理
        3.1.4 水性氨酯油分散体的制备
        3.1.5 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原料选择
        3.2.2 水性氨酯油分散体的红外谱图分析
        3.2.3 DMBA 含量对水性氨酯油分散体性能的影响
        3.2.4 醇解中间体含量对水性氨酯油性能的影响
        3.2.5 水性氨酯油和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比较
    3.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及其进展
    1.1传统生产方法
    1.2合成技术进展
        1.2.1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
        1.2.2混合碱催化法
        1.2.3缩合加氢法
        1.2.4连续法合成工艺
        1.2.5电渗析法分离工艺
        1.2.6有机溶剂萃取回收工艺
        1.2.7光和γ-射线辐射法
2世界季戊四醇的生产和消费现状
3我国季戊四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3.1生产现状
    3.2进出口情况
    3.3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4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四、三羟甲基丙烷前景看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蓖麻油和腰果酚的UV固化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D]. 胡云.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2]基于蓖麻油和腰果酚的UV固化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D]. 胡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3]高性能复合增强固体电解质膜的设计及研究[D]. 李承斌.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4]植物多酚改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D]. 廖晨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 [5]Ti-Zr固体酸催化合成多元醇酯的工艺路线优化研究[D]. 陈庆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6]润滑剂的合成及摩擦学构效关系的研究[D]. 聂光辉. 中南民族大学, 2013(05)
  • [7]水性氨酯油的制备及表征[D]. 王向朋.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8)
  • [8]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J]. 聂颖,肖明. 化工文摘, 2009(06)
  • [9]三羟甲基丙烷生产工艺[J]. 周乃杰,叶郁,李亚楠. 河北化工, 2007(02)
  • [10]国内外三羟甲基丙烷生产应用与开发前景[J]. 何燕. 上海化工, 2006(03)

标签:;  ;  ;  ;  ;  

三羟甲基丙烷前景广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