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一、“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邵雅斐,张正,张俊智[1](2021)在《肠炎康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自拟肠炎康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临床分级为轻、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肠炎康方口服治疗,对照组运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0 g/次,3次/d,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量表测定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hs-CRP)、血沉(ESR)检测,观察肠炎康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肠炎康治疗寒热错杂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达91.7%(55/60),明显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组患者的76.7%(46/60)(P<0.05);肠炎康方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由(24.13±4.35)分降至(8.76±3.15)分,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组由(23.87±4.18)分降至(13.61±3.29)分,P<0.05;肠炎康方治疗组hs-CRP由(20.63±4.78)mg/L降至(4.78±2.26)mg/L,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组由(19.96±3.16)mg/L降至(8.21±1.32)mg/L;肠炎康方治疗组ESR由(24.26±3.95)mm/h降至(8.72±5.09)mm/h,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组(24.03±4.13)mm/h降至(12.47±4.92)mm/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康方能够改善寒热错杂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淋,朱梦佳,杨慧萍[2](2020)在《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慢性结肠炎西医病因尚不明确,治疗相对局限。中医药在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面优势显着。现将近年来各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分型治疗进行归纳整理,对中医辨证治疗及外治疗法着重论述。

何宗琦[3](2020)在《黄葵敛肠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总结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U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饮食习惯、黏膜屏障的破坏和菌群失调等有关。近年来在我国UC的发病率已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UC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肠道炎症来达到治疗目标,但需长期用药维持缓解,且此类药物价格昂贵,长期用药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寻找一种具有“简、便、验、廉”特点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是需要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日益广泛。黄葵敛肠汤是导师陈玉根教授经验方,治疗远端UC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机制不清。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客观评价黄葵敛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可能的机制,为名医验方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共分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二部分。一理论研究1从祖国医学角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系统综述。2从现代医学角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系统阐述。3综述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总结陈玉根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4阐述溃疡性结肠炎动物实验化学造模方法研究进展。二黄葵敛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背景:黄葵敛肠汤(huangkui lianchang decoction,HLD)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有效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机制不清楚。NF-κB信号通路、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黄葵敛肠汤治疗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UC的效果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予以HLD治疗。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和组织学评分评估肠道损伤。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6、TNF-α、IL-1β、IL-23和IL-17含量。测定结肠黏膜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测定结肠中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IL-23、IL-17和糖蛋白 130(glycoprotein 130,gp130)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测定结肠组织中NF-κB、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 p-STAT3 的蛋白表达量。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测量结肠中IκBα、p-IκBα、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yt(retinoic acid receptor-associ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RORyt)、STAT3 和 p-STAT3 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予以HLD治疗后,模型小鼠DAI评分降低,结肠病理损伤减轻,组织学评分减低,TNF-α、IL-1β、iNOS、COX-2、NF-κ B、Iκ Bα 和 p-Iκ Bα 等 NF-κ B信号通路相关炎性因子减少,IL-6、IL-23、IL-17、gp130、RORγ t、p-STAT3 和 STAT3等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相关炎性因子也明显减少。MPO和SOD活性降低。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证实HLD可抑制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和IL-6/STAT3信号通路。结论:HLD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可能通过抑制NF-κ B信号通路、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起抗炎作用。特别是高剂量的HLD能显着改善肠道炎症,具有和5-ASA相当的疗效。

何润[4](2018)在《姜树民教授以湿阻气滞论治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腹泻的临床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论文欲对姜树民教授在治疗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腹泻的临床辩证思路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经验进行总结。材料与方法:在CNKI上以“慢性结肠炎”或“腹泻”或“泄泻”或“痢疾”为主题词搜索得到相关文献2961篇,精读及筛选600余篇,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同时对2015年9月-2017年9月的40例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1诊室的结肠炎反复腹泻的患者病例加以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姜树民教授认为湿阻气滞是导致慢些结肠炎腹泻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痰”、“瘀”、“热”等病理产物亦致使病情的发展。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临床症状四诊合参进行辩证分析。治疗上以健脾为主,辅以理气化湿,并兼顾除瘀、抑肝、补肾等,以达到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从而治疗疾病的临床目的。结论:本病的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相关联。大肠主津、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津液的输布代谢失常。又因“水化于气”、“气可化水”、“气行水亦行”,气与津液密之间切相关,不可分割,故从湿阻气滞论治能全面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王华[5](2018)在《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104例慢性结肠炎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病程时间、诱发因素、腹痛腹胀程度、有无腹泻、里急后重性质等主要症状,以及主要临床兼症等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归纳总结慢性结肠炎临床证候分型及其分布特点,分析讨论慢性结肠炎之临床辨证论治的价值与意义,为临床中医论治慢性结肠炎证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镜室以及内科门诊,按照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共收集10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先填写慢性结肠炎临床证候观察表,整理分析慢性结肠炎临床患者的症状,使用Microsoft Excel对收集到的四诊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之后将其转换为SPSS17.0等统计软件支持的规范数据库,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证候进行描述性统计等分析,获得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相关的证候分布的结果,并列出相关频数分析等表,同时运用因子分析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各证型之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总结,删除各证型重复出现的症状以及频率小于10%的症状,采用因子旋转特征根≥1的因子数目,将旋转后的公因子进行归纳分型并得到最后的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证候分型。结果:本研究中,根据性别分类,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4.8%、45.2%。本研究中纳入的年龄范围为:17—81岁,大于81岁以及小于17岁的排除在外,其所占的病例例数和比例分别为:20岁以下(2例,1.9%)、21-30岁(12例,11.5%)、31-40岁(21例,20.2%)、41-50岁(21例,20.2%)、52-60岁(26例,25.0%)、61-70岁(19例,18.3%)、71-80岁(2例,1.9%)、80岁以上(1例,1.0%)。研究观察结果同时表明,慢性结肠炎病程时间所占比例为:0-5年(75例,72.12%),5-10年(16例,15.38%),10-15年(10例,9.62%),15年以上(3例,2.88%)。本研究还调查了常见引起慢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在该次调查研究中,具有诱发因素的患者总数为85例,占81.73%,其中共有48例男性患者,占总病例的46.15%,37例女性患者,占总病例的35.58%,按照常见诱发因素进行整理统计,其中饮食不节(25例,24.04%)>饮食不洁(22例,21.15%)>劳累过度(21例,20.19%)>情志不畅(16例,15.38%)、外感因素(16例,15.38%)。其中出现两种以上的诱发因素共15例,占病例总数14.42%。慢性结肠炎主要临床症状中,按照每日腹泻次数分类:每日少于3次(40例,38.46%)、每日3-6次(28例,26.92%)、每日7次以上(3例,2.88%),依照腹痛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轻微,隐痛,偶发(46例,44.23%)、胀痛或隐痛(47例,45.19%)、剧痛或绞痛、反复发作(2例,1.92%),按照腹胀严重程度分类:偶有腹胀或食后则胀(55例,52.88%)、腹胀较重,每日达6小时左右或以上(14例,13.46%)、腹胀如鼓或者整日腹胀(2例,1.92%),依照脓血便量的多少程度分类:少量脓血便(14例,13.46%)、脓血便为主(3例,2.88%)、全部脓血便(2例,1.92%),按照粘液便量的多少程度分类:少量粘液(12例,11.54%)、粘液便为主(3例,2.88%)、全部粘液便(2例,1.92%),按照里急后重严重程度分类:偶感(19例,18.27%)、腹泻时伴有(12例,11.54%)、持续坠胀难忍(4例,3.85%)。患者临床证型分布如下:大肠湿热型32例,占总病例数的30.77%、脾胃虚弱型16例,占总病例数15.38%、肝郁脾虚型24例,占总病例数的23.08%、寒湿困脾型11例,占总病例数的10.58%、脾肾阳虚型13例,占总病例数的12.50%、气滞血瘀型病例8例,占总病例数的7.69%。以上各证型例数所占比例依次为:大肠湿热证(30.77%)>肝郁脾虚证(23.08%)>脾胃虚弱证(15.38%)>脾肾阳虚证(12.50%)>寒湿困脾证(10.58%)>气滞血瘀证(7.69%)。将104例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以及统计学分析后,本次研究中所收集到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的临床证型共6种,其中以大肠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最多。大肠湿热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轻微、胀痛或者隐痛,偶有腹胀或腹胀每日达6小时或以上,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诱发因素主要为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另外可见腹泻每日3-6次和每日少于3次,少量脓血,里急后重腹泻时伴有,饮食稍有减少,大便稀溏,大便硬结。舌象多表现为红舌,舌苔薄黄或黄腻,脉为滑数。脾胃虚弱型证候主要诱发因素为饮食不节、外感因素、劳累过度,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倦怠,腹部隐痛或胀痛,腹胀偶发,饮食减少。头晕眼花,腹泻,嗳气,大便稀溏均较多出现。未出现小便短黄,肛门灼热,腹痛即泻,形寒肢冷等症状。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脉细。肝郁脾虚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每日3-6次和每日少于3次,腹部轻微胀痛或隐痛,腹痛即泻,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诱发因素主要为情志不畅。大便稀溏,胸胁偶然胀痛或情绪波动时发生胀痛,少量粘液、脓血便,精神倦怠,里急后重,头晕眼花偶尔或经常发生。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脉细或弦。寒湿困脾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腹泻每日少于3次,腹部冷痛轻微、偶发,精神倦怠。同时可见腹部冷痛较甚、频发,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偶发,腹痛轻微,亦可见大便偏硬,晨起腰酸、捶打可止,胸胁偶尔胀痛,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苔白滑,脉濡缓。脾肾阳虚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晨起腰酸、捶打可止,经常性怕冷或冬天手足冰冷欠暖,精神倦怠,腹痛轻微、隐痛,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诱发因素主要为劳累过度。饮食减少,头晕眼花,少量脓血便,腹泻每日3-6次,腹部隐痛或胀痛,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亦多见。舌象表现为淡白舌,白滑苔,脉细。气滞血瘀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轻微、隐痛,胸胁偶尔疼痛,腹泻每日3-6次,偶有腹胀或腹胀较重,饮食减少,粘液便为主,主要由饮食不洁因素诱发。同时可见腹部隐痛或胀痛,大便稀溏,整日腹胀或腹胀如鼓,每于情绪波动时发生胸胁胀痛。舌象表现为舌质青紫,舌苔薄黄,脉弦。因子分析结果将本研究慢性结肠炎证候分为六类。第一个证型为大肠湿热,其主症为:脓血便,大便秘结,粘液便,腹泻,舌苔黄腻。第二个证型为寒湿困脾,其主症为:腹泻,脓血便,粘液便,腹部冷痛,肢体倦怠,头晕眼花,舌苔白滑,脉濡缓。第三个证型为肝郁脾虚湿蕴,其主症为:腹痛轻微,腹痛即泻,胸胁胀痛,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苔薄白,舌质淡白,脉细。第四个证型为气滞血瘀,其主症为:少量脓血,粘液便,腹部剧痛或绞痛,腹胀,舌质青紫。第五个证型为脾肾阳虚,其主症为:腹泻,腰酸,形寒肢冷,白滑苔,脉细。第六个证型为脾胃虚弱,其主症为:大便稀溏,饮食减少,嗳气每日少于4次,脉细。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中所收集到的10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慢性结肠炎的高发年龄集中在31-60岁,其中以51-60岁患者数量最多,调查临床病程时间发现,其病程时间主要集中在0-5年,而常见的诱发因素中以饮食不节最多,其次为饮食不洁诱发。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多出现腹泻每日次数多、腹胀严重程度较重、腹痛程度中等,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脓血便、粘液便的症状,同时少数患者亦存在大便秘结的症状。其他的临床表现如肛门灼热、神疲懒言、腹痛即泻、胸胁胀痛、小便黄赤、肢体倦怠、饮食减少、腰膝酸软、大便稀溏、形寒肢冷、头晕眼花、嗳气等临床症状均可出现。结合本次研究中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证候,研究结果表明慢性结肠炎临床可出现大肠湿热、气滞血瘀、寒湿困脾的实证,也有肝郁脾虚、脾胃虚弱的虚证,同时亦可出现虚实夹杂的患者,主要涉及的脏腑为脾胃、肝、肾、大肠,可以为本病的中医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多样的临床表现中抓住主要矛盾予以整体的辨证施治,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减少发病率和复发率,达到更佳的临床论治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生命质量。

程英杰[6](2018)在《曹氏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调查,观察口服名中医曹吉勋经验方“曹氏肠炎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慢性结肠炎,是否比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在对慢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的整体调节、安全性、复发性等方面更优效。方法: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曹吉勋老专家门诊中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病人,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曹老临床经验方剂(曹氏肠炎方)联合进行治疗。两组疗程都为4周,停药4周后进行病例回访,并进行相关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与治疗前临床症状(腹泻、粘液便、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及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3)治疗后,观察组综合疗效、临床各症状评分、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腹泻、粘液便、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等方面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显着改善慢性结肠炎的腹泻、粘液便、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症状及粘膜水肿充血表现。而腹胀、腹痛症状积分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没有比对照组在改善腹胀、腹痛方面效优。(4)治疗后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照组有轻微的恶心、胃胀的胃肠道不适症状。(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痊愈病例均有部分复发,其中观察组治愈10例中复发2例,表现为轻度腹泻症状,2-4次/天,偶有少量粘液便;对照组治愈6例中复发4例,中度腹泻,4-6次/天,持续中量粘液便,偶有腹胀,食欲较差,食量减少<1/3。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曹氏肠炎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在腹泻、粘液便、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纤维结肠镜下粘膜表现、复发情况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曹氏肠炎方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的有效方剂,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结肠炎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广泛应用于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之中。

罗云,岳小强[7](2016)在《近十年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文中提出阐述了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总结了通过中药口服与灌肠、针灸、针药并用,以及中西医结合等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综合治疗。认为在疾病临床症状缓解、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及长期维持方面,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纯艳,徐进,纪小亮,孙福刚[8](2011)在《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近况》文中认为本文综述了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近况,总结了常用中药,指出了中医药治疗结肠炎的优势及研究方向。

徐进[9](2011)在《溃结灵Ⅱ号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及治疗前后血清IL-16、IL-17变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①观察溃结灵2号对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⑦观察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药前后血清IL-16、IL-17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溃结灵2号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介素16、白介素17的变化。结果:溃结灵2号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3.33%);治疗组对该病各主症的改善作用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介素16、白介素17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①溃结灵2号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⑦溃结灵2号能使慢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6、白介素17明显降低。

柳越冬,陶弘武[10](2009)在《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文中提出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属中医"泄泻"、"便秘"范畴。近年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进展较快,从辨证分型论治、辨证立法论治、辨证分期论治、辨证从脏论治、专法治疗、专方专药治疗、中药灌肠治疗、心理治疗、穴位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等10个方面综述了目前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IBS疗效显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存在诊断标准尚不统一,辨证分型差别较大,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并倡议今后中医药治疗IBS的临床报道应更具科学性、规范性。

二、“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肠炎康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1.3.2 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4.1 中医证候评分:
        1.4.2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检测:
    1.5 疗效评判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和ESR评分比较:
3 讨论

(2)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中医辨证
3 分型论治
    3.1 脾气虚弱型
    3.2 脾肾阳虚型
    3.3 肝郁脾虚型
    3.4 肠络瘀血型
4 中医外治法
    4.1 针 灸
    4.2 中药灌肠
    4.3 穴位贴敷
5 小 结

(3)黄葵敛肠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总结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治疗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祖国医学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治疗
        1 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2 现代医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
        1 清热利湿、凉血止痢是中药灌肠治疗UC最常用的治法
        2 活血化瘀法灌肠治疗UC
        3 补脾益肾法灌肠治疗UC
    第四节 化学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 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模
        2 葡聚糖硫酸钠(DSS)造模
        3 恶唑酮造模
        4 乙酸造模
    第五节 陈玉根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1 陈玉根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总结
        2 陈玉根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特色
        3 陈玉根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病例举隅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方法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1 黄葵敛肠汤对DSS诱导的C57BL/6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2 黄葵敛肠汤对DSS诱导的C57BL/6小鼠UC 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3 黄葵敛肠汤对DSS诱导的C57BL/6小鼠UC 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及结论
        1 使用DSS在C57BL/6小鼠上成功复制UC模型
        2 吸入性全麻状态下小鼠灌肠实验方法的建立
        3 黄葵敛肠汤灌肠改善DSS诱导的小鼠UC具有确切的效果
        4 黄葵敛肠汤可能通过抑制NF-K 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5 黄葵敛肠汤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和IL-23/IL-17炎性轴发挥抗炎作用
结语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结论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及缩略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4)姜树民教授以湿阻气滞论治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腹泻的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病因病机及临床应用
临床诊疗方法及防治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结肠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一、概念与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三、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四、诊断标准
        五、治疗方法
        六、疗效评定标准
    第二节 中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证候分型
        四、中医诊断标准
        五、治疗
        六、中医数据的因子分析
        七、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临床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病历选择标准
        四、证候分型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数据库建立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三、证候要素及证型的提取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相关性分析
        二、临床证型证候的描述性分析
        三、证候要素的因子分析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相关性症状分析
    第二节 中医临床证候分布与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证候要素的分布与分析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曹氏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3 试验方法
    2.4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评标准
    3.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3.2 主要症状、体征及轻重程度评分标准
    3.3 安全性评价标准
    3.4 随访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治疗前两组间对比
    5.2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5.3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6 讨论
    6.1 立题依据
    6.2 慢性结肠炎的在西医学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6.3 祖国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研究
    6.4 慢性结肠炎与脾胃的关系
    6.5 本研究所用方药分析
7 问题和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7)近十年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与溃疡性结肠炎
    1.1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
    1.2 中药内服与溃疡性结肠炎
        1.2.1 详论病机,随证化裁
        1.2.2 病证结合,专方专用
        1.2.3 衷中参西,分期论治
    1.3 中药灌肠与溃疡性结肠炎
        1.3.1 传统保留灌肠法
        1.3.2 改良保留灌肠法
    1.4 针灸与溃疡性结肠炎
    1.5针药并用与溃疡性结肠炎
2 中西医结合与溃疡性结肠炎
3 总结

(8)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概念
2 慢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
3 慢性结肠炎的辨证分型
4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4.1 中药内服治疗
        4.1.1 湿热内蕴型
        4.1.2 脾胃虚弱型
        4.1.3 脾肾阳虚型
        4.1.4 气滞血瘀型
        4.1.5 肝郁脾虚型
        4.1.6 阴血亏虚型
    4.2 中药灌肠治疗
    4.3 常用中药
5 讨论与展望

(9)溃结灵Ⅱ号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及治疗前后血清IL-16、IL-17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1.1 病因
        1.2 病机
        1.3 分型
        1.4 治则治法
    2 祖国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近况
        2.1 中药内服治疗
        2.2 中药灌肠治疗
        2.3 中药内服灌肠联合治疗
        2.4 中西医联合治疗
        2.5 其他治法
    3 现代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3.1 感染因素
        3.2 遗传因素
        3.3 免疫因素
        3.4 精神心理因素
        3.5 饮食因素
        3.6 环境因素
        3.7 其他因素
    4 现代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近况
        4.1 以黏膜免疫系统为治疗目标
        4.2 以肠上皮为治疗目标
        4.3 以场内细菌为治疗目标
        4.4 以改善微循环为治疗目标
临床观察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分型
        2.3 严重程度
        2.4 结肠镜检查分级
        2.5 组织学检查分级
        2.6 中医诊断标准
        2.7 病例纳入标准
        2.8 病例排除标准
        2.9 病例脱落
        2.10 退出试验条件
        2.11 终止试验条件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及IL-16、IL-17检测方法
        3.2 给药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标准
        3.5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1 慢性结肠炎与IL-17、IL-17的关联
    2 慢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3 慢性结肠炎中医治则治法
    4 溃结灵Ⅱ号组方依据
    5 溃结灵Ⅱ号作用机制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图

四、“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肠炎康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 邵雅斐,张正,张俊智. 宁夏医学杂志, 2021(12)
  • [2]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J]. 王淋,朱梦佳,杨慧萍. 中医研究, 2020(04)
  • [3]黄葵敛肠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总结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D]. 何宗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姜树民教授以湿阻气滞论治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腹泻的临床经验[D]. 何润.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5]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D]. 王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曹氏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疗效观察[D]. 程英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近十年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J]. 罗云,岳小强. 中医药导报, 2016(12)
  • [8]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近况[J]. 郭纯艳,徐进,纪小亮,孙福刚. 中医药学报, 2011(04)
  • [9]溃结灵Ⅱ号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及治疗前后血清IL-16、IL-17变化的临床研究[D]. 徐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10]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J]. 柳越冬,陶弘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4)

标签:;  ;  ;  ;  ;  

“肠炎康”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