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万城”修复图研究

“通万城”修复图研究

一、“统万城”复原图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都[1](2019)在《十六国时期统万城城市防御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首领赫连勃勃为赫连夏政权建立的都城,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十六国时期的都城遗址。统万城是赫连勃勃军事实力强盛的见证,也是当时赫连夏政权筑城技术的浓缩。近代以来,统万城一直是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毛乌素沙地变迁、赫连夏政治历史发展、统万城城市形态布局、铁弗匈奴民族演变的重要载体。全文重点研究统万城防御措施、人为因素在防御中的作用、内外部防御空间与防御体系构建。首先,通过对统万城防御措施的研究,归纳出统万城城市防御措施的五个特点,分别为:一、防御体系完善;二、筑城因地制宜;三、空间和资源充分利用;四、卫君重于守民;五、马面设计独特。同时与铁弗匈奴前政治中心代来城的防御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出铁弗匈奴四大筑城理念,即:一、重视城市周围自然条件;二、具有完备的城市防御体系;三、因天才、就地利;四、尚东的城市布局规划。其次,梳理从刘虎到赫连定时期铁弗匈奴的对外关系,分析地缘政治格局在选择定都统万城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总结铁弗匈奴对外关系的四个特点:一、敌视拓跋政权;二、依附中原政权;三、远交南方政权;四、重视与西方小国关系。认为赫连夏政权速亡的原因就是赫连勃勃逐步消灭后秦和驱赶东晋势力破坏这一地区政权之间的三角平衡,为北魏统一北方扫清障碍。再以统万城为例,对城市防御措施与防御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研究统万城城内高台、宫殿遗址、地形和道路,分析城内空间防御的布局。再对统万城所处的整个朔方地区的自然防御条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山脉和河流,探究朔方地区作为封闭地理单元的防御格局。结合统万城内外防御布局,对统万城城市防御体系归纳分为六重,其中城内三重,城外三重。全文以城市防御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统万城进行再研究,力图揭示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在统万城城市防御体系构建中所起作用。有助于丰富十六国时期城市防御研究的学术内容,也有助于完善对铁弗匈奴、赫连夏政权研究的学术体系。

刘苡辰[2](2019)在《榆林统万城遗址数字化保护与展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遗址,作为人类共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随着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发布以及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保护工作也进入新阶段,并形成了以遗址在地保护、展示和在线数字化保护、传播相结合的新模式。这模式不仅拓展了我国遗址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更提高了我国文化遗址的传播速度和广度。统万城,作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是东晋时期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至今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城内遗存丰富、历史信息蕴含量大,但由于其遗址地处黄土高原与沙漠交汇处,环境恶劣且年代久远,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具备传播、弘扬北方匈奴民族文化功能的遗址保护公园或遗址博物馆。为此,本文从传播学和设计学的角度,运用图像学、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学术研究方法,对统万城现存的城墙遗址、遗迹、出土、传世物品、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前人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数字技术对其中的物质文化进行采集、存储,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展示传播,以提高统万城遗址文化的影响力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了统万城遗址的物质文化并站在历史的角度,总结出遗址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2)运用数字技术对有形的城墙遗迹、金银器、陶瓷器、石雕以及图形图案等实物和蕴含在物质背后的精神文化、工艺信息等进行了数字采集,并形成了可视化的遗址信息保护数据;(3)结合“互联网+理念”,运用交互设计理论以获取的可视化遗址信息为内容,设计手机APP和统万城数字博物馆为展示载体,进行统万城遗址文化的传播,促进人类对中华多元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刘利琴[3](2016)在《隋唐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区域城市地理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区域是一个四面环山、三面环水的特殊区域,其亦农亦牧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历史时期的鄂尔多斯高原是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纷争与对峙的区域。隋唐时期,是中原政权继秦汉王朝之后再次统一并控制该地区。研究隋唐时期研究区城市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状况,有利于了解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管理和边疆治理策略。本文首先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探究城市的建置情况与空间分布,分析城市职能、等级、形制以及城市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区城市体系的演变状况,为当今研究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除绪论言之外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隋唐时期研究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研究区沙漠远未恶化到现今范围,农牧业发展都较好;历史人文方面,隋唐时期研究区处于中央统一的管理之外,聚居着突厥、回纥、党项等众少数民族。第二部分根据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论述了隋唐时期研究区城市发展轨迹。隋一代城市发展相对平稳,唐一代由于政局与军事动态的变化,城市数量多有变化,但一直处于增长趋势。总结出其发展趋势与中原王朝的政局与民族动态有着紧密联系。第三部分在前一部分考证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总结其特点,并探析影响城市分布格局的自然与人文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探讨了研究区城市的职能、等级与形制。在指出研究区城市以政治军事型为主外,根据文献分析个别城市还有其它职能。在此基础上,根据政治等级、规模、幅员大小等因素划分了城市等级。并根据考古资料,通过个别城市,探析了研究区不同职能、不同等级城市的形制。第五部分探讨研究区城市体系的运作机制。本节在叙述城市间交通、军事防御联系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区城市体系,并利用文献资料,展示城市体系的特征。总结部分,结合《文物地图册》与实地考察情况,发现研究区城址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给城址保护提出一点建议。

高微微[4](2013)在《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表征分析与研究 ——以阿房宫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西安宣言》第一次系统的阐明了遗址周边区域的含义,对历史文化遗址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大遗址保护理论及单体建筑的周边环境的研究,由于大遗址区别于一般遗址的特殊性,其周边区域也具有不同的特性。为了对大遗址周边区域历史文化特性进行保护,对城市空间开发实施控制,实现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融合,使环境氛围达到融洽;本论文拟以城市形态和外部空间视觉规律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实地调研及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大遗址周边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遗址周边区域在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中的功能角色不够明确,未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由于日本文化遗址与我国的历史渊源,在遗址周边空间形态的处理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关系的研究,阐明了大遗址周边区域的角色大遗址周边区域作为城市的一个特色文化区而存在,与遗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对于遗址和城市,大遗址周边区域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遗址,遗址周边区域作为遗址的保护和缓冲区域,能够很好的协调城市与遗址的关系,能够极大的减少和降低城市活动对遗址造成的干预和影响,对遗址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城市,大遗址周边区域作为遗址和城市的过渡区域,是两者有机联系的纽带,通过对其合理的空间设计和用地整合,可以极大的促进遗址空间和城市空间、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有效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2.明确了大遗址周边区域表征构成要素在外部空间视觉理论及城市设计理论基础上总结出大遗址周边区域自身特色的表征要素,即总体空间结构、交通空间、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建筑及空间标志物。3.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区域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出各自特点大遗址周边区域类型是根据大遗址周边开发强度进行划分的,而大遗址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决定了大遗址周边开发的强度。按照不同类型,对国内及日本大遗址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归纳出大遗址周边区域的不同特点和一些共性的规律。对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整合提供借鉴意义。4.通过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区域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整合策略针对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存在的问题,从形态结构、道路交通、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及建筑设计四个方面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区域提出具体的空间形态整合策略。

杨帆[5](2008)在《赫连夏经济状况蠡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赫连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由铁弗匈奴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407年由其开国皇帝赫连勃勃建立,公元431年亡于吐谷浑。立国25年之久,是十六国时期一个短命的王朝,但也就是这样一个短命的王朝,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光辉的一页,也为鄂尔多斯文明书写了华丽的篇章。赫连夏政权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夹缝中生长,由于受到地缘关系的限制,它没有像地处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一样在封建化的进程上走得更高更远,但是赫连夏也在政权建制以及经济发展中有着不错的表现,作为匈奴人,能够有赫连夏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它的经济承载能力,在战乱纷争、政权更迭的十六国时代,这样的表现已经是相当不错。本篇论文主要对赫连夏的经济状况作以探索性的研究,由于史料的缺乏,本文在本着阐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做出大胆蠡测,以揭开赫连夏能够驰骋鄂尔多斯草原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原因。对于赫连夏经济状况的蠡测,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在遵循基本史实的前提下,统观赫连夏的统治区域,以探究赫连夏存在农业发展的可能,因为赫连夏的统治区域不仅仅局限于鄂尔多斯草原,它囊括了甘肃东部,宁夏全境,陕西北部等地域。而这些地域并不全是游牧经济区,农业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是有章可循的。目前大多数的学者否认赫连夏的农业经济,这种思想是不完全正确的,游牧民族成为赫连夏政权的主宰者,不能说明它的臣民也全是游牧民族,这也要看居住区域以及民族成分。其次,从畜牧经济看赫连夏的经济状况,也无可非议,畜牧经济是赫连夏的经济主导,鄂尔多斯草原是天然草场,历来这一地区都是游牧民族的天堂。第三,从商业的角度看赫连夏的经济状况,在这一点主要集中于丝绸之路,对于丝绸之路的继续利用还是废弃,本文作了详细而大胆的论证和推测,在赫连夏时代,草原丝绸之路是继续发挥着它的历史作用,而且也为赫连夏政权的存在贡献不小。最后,从其它行业看赫连夏的经济发展,值得令人惊叹的是赫连夏的建筑业,统万城的修筑把赫连夏的夯土建筑推上历史的高峰。作为游牧民族,赫连夏的冶炼制造业也有一定水平,有着技艺高超的冶炼技术人员。其它诸如木器加工业、毛纺织业、狩猎业等也是构成赫连夏经济的一部分。探讨赫连夏的经济状况,具有比较积极的意义,一则可以了解赫连夏在十六国时期驰骋我国北方鄂尔多斯草原的经济基础,也从经济发展方面对匈奴族的汉化过程的发展演变勾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有利于匈奴史的进一步研究。二则可以给今天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历史借鉴作用。由于史料的缺乏,部分内容的大胆蠡测,等待将来考古发掘的证明。

王刚[6](2007)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通过农田基本建设和综合治理开发,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协;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后,会推动生态建设发展,加大水土保持投资,增加对水土保持的认识。本论文主要是立足于对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互动机制的剖析,在理论定性分析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开发评价系统,并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典型地区进行评价和相关分析。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针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理论探讨,研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对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关系作出定性评价,并具体分析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对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在定量评价研究方面,共完成四项工作:首先是利用实地考察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基本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水土保持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其中对所选择的五个典型地区,即定西,固原、延安、榆林和咸阳进行了重点的数据采集,为后面建立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和进行评价奠定基础;其次是以定西地区为例探讨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的评价基本理论,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和评价计算过程,实际上是采用手工方式对一个地区进行了完整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为使用计算机建立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进一步做好准备;第三是在建立基本数据库和手工评价的基础上开发基于计算机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最后主要是使用已建立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对五个典型区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具体的量化对比分析找出该地区水土保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论文最终形成两点认识,三项成果,还有部分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认识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得到三个结论。一、尽管贫困区的人类活动会在一定程度加剧水土流失,但贫困不是导致严重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因。二、虽然在不同的农村经济模式中,水土流失对于农村实际年收入的直接影响有较大差别,但水土流失确实是严重水土流失区贫困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三、采用人均产值来评价贫困更为合理,在评价贫困时考虑固定资产变化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二:总结了水土保持活动对农村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基本模式,有六点结论。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二、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四、退耕还林还草导致人均粮食减少;五、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成果一: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数据库,数据库数据量大,信息内容较全面,数据来源可靠,可为专业研究和效益评价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成果二:开发完整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系统主要简化了手工评价中复杂的手工计算过程,并实现了不同地区评价因子的可选择性和评价因子权重的可选择性,即所谓的开放式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成果三:使用开发的评价系统分析评价了5个典型流失区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纵横向对比研究,发现目前水土保持活动的一些共性规律,如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普遍性;提高农民收入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成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村面临的重大课题;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是提高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内容等等。在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建立水土保持动态数据库和开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方面论文都有所创新,特别是建立的数据库和开发的评价系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论文在以下两方面有待继续研究:一是数据库的数据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加;二是如果用于更广泛地区评价,评价系统现有的可选指标较少,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王刚,李小曼,王杰瑜[7](2004)在《“统万城”复原图考》文中研究表明

二、“统万城”复原图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万城”复原图考(论文提纲范文)

(1)十六国时期统万城城市防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统万城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研究
    第一节 统万城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统万城周边生态
    第三节 河流
    第四节 湖泊
第二章 统万城的城防设施
    第一节 定都统万城
        一、统万城的建造
        二、统万城城市形制研究争议
    第二节 统万城城墙
        一、城墙的形制与规模
        二、筑城技术与材质
    第三节 城墙上的防御措施
        一、城门
        二、瓮城
        三、马面
        四、隅墩
        五、角楼
        六、雉堞
    第四节 统万城城壕
        一、护城壕与护城河之争
        二、护城壕形制与制作技术
    第五节 其他防御措施
        一、粮仓
        二、虎落和铁蒺藜
        三、武器装备
    第六节 统万城城防特点
第三章 统万城防御空间分析
    第一节 统万城内部防御空间
        一、宫殿高台
        二、城内道路推测
    第二节 统万城外部防御空间
        一、定都合理性辨析
        二、统万城周边地形
        三、朔方地区周边地形
        四、外部防御格局的特点
    第三节 统万城周边交通与关隘、河津
        一、秦直道线路走向研究争议与南北交通
        二、无定河谷与东西交通
        三、关隘与河津
第四章 统万城周边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人为因素
    第一节 统万城地缘政治格局与防御方向
        一、刘虎至刘卫辰时期
        二、赫连勃勃时期
        三、赫连昌、赫连定时期
        四、铁弗匈奴地缘政治特点
        五、统万城地缘政治格局对统万城防御的影响
    第二节 统万城周边城市与人口、军队成分
        一、铁弗匈奴新建城市及其特点
        二、朔方地区人口与军队成分分析
    第三节 统万城与代来城城市防御特点对比
        一、代来城城址现状
        二、从统万城与代来城城防相似之处看铁弗匈奴的筑城理念
    第四节 从统万城军事防御看城市防御措施与防御功能之间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榆林统万城遗址数字化保护与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遗址保护与展示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遗址保护与展示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统万城遗址综合分析
    2.1 统万城遗址概述
    2.2 统万城遗址的人文艺术价值
        2.2.1 统万城遗址的人文价值
        2.2.2 统万城遗址的艺术价值
    2.3 统万城遗址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统万城遗址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研究
    3.1 统万城遗址的数字信息采集
        3.1.1 信息采集原则与要求
        3.1.2 信息采集内容与流程
    3.2 统万城遗址数字化技术与方法
    3.3 三维数字建模与二维图形处理
        3.3.1 三维建模
        3.3.2 二维矢量图形处理[51]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用户体验的统万城遗址APP展示设计
    4.1 手机“APP”介绍
    4.2 手机APP传播的优越性
    4.3 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概念
    4.4 统万城遗址APP交互框架的搭建
    4.5 统万城遗址APP标识设计
        4.5.1 界面标志设计
        4.5.2 界面图标设计
    4.6 统万城遗址APP界面设计
        4.6.1 界面风格定位
        4.6.2 界面的色彩设计
        4.6.3 界面的设计与交互
    4.7 统万城遗址APP展示
        4.7.1 统万城遗址APP用户体验
        4.7.2 统万城遗址数字虚拟展示
        4.7.3 统万城遗址视频拍摄
    4.8 本章小结
5 统万城遗址数字博物馆内容架构
    5.1 数字博物馆的基本概念
    5.2 统万城遗址数字博物馆的主要内容
    5.3 统万城遗址数字展示馆
        5.3.1 统万城遗址概况
        5.3.2 统万城的文化艺术
    5.4 统万城文化虚拟体验馆
        5.4.1 统万瓮城历险记体验
        5.4.2 GPS定位体验厅
        5.4.3 民族融合形象墙体验厅
        5.4.4 五胡地理环境演变体验厅
        5.4.5 五胡古乐器光影魔术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APP界面设计图
附录B:二维图形数字转化图
附录C:三维建模效果图
附录D:影像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隋唐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区域城市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1、历史城市地理理论研究成果
        2、隋唐时期鄂尔多斯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成果
        3、单个城址考古发掘资料
    三、论文研究区域、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及具体研究方法
        1、研究区域
        2、研究内容
        3、研究基本思路
        4、具体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隋唐鄂尔多斯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与水系
        二、自然景观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研究区沿革以及隋唐对该区域的管理
        二、少数民族政权在研究区的活动
        三、隋唐时期研究区人文景观
第二章 隋唐鄂尔多斯区域城市建置
    第一节 隋朝时期区域城市建置
        一、行政治所城市
        二、镇城与戍城
    第二节 唐朝时期区域城市建置
        一、唐高祖—唐太宗时期
        二、唐高宗—唐玄宗
        三、唐肃宗—唐哀帝
        四、建置不详城市与无考城市
    第三节 隋唐区域城市建置的阶段特征
        一、城市建置发展特征分析
        二、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隋唐鄂尔多斯区域城市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城市地理分布格局
        一、隋朝时期研究区城市地理分布格局
        二、唐朝时期研究区城市地理分布格局
    第二节 隋唐时期城市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及战略、交通位置
        二、特定的人文环境
第四章 隋唐鄂尔多斯区域城市职能、等级与形制
    第一节 城市职能分析
        一、城市性质分析
        二、城市职能分析
    第二节 城市等级分析
        一、隋代城市等级分析
        二、唐代城市等级分析
    第三节 城市形制分析
        一、外部形态及其平面组合
        二、内部结构
第五章 隋唐鄂尔多斯区域城市体系
    第一节 区域城市间以及与邻近区域交通联系
        一、各城市间的交通联系
        二、与邻近地区交通联系
    第二节 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区域城市间军事防御联系
        一、隋朝与初唐时期(唐高祖—唐太宗)
        二、唐高宗—唐玄宗时期
        三、唐肃宗—唐哀宗时期
    第三节 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区域城市体系分析
        一、整体性
        二、等级性
        三、动态性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表征分析与研究 ——以阿房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大遗址研究现状
        1.2.2 大遗址周边区域研究现状
        1.2.3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研究中的大遗址周边区域的界定
        1.3.2 研究中城市空间形态定义的界定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和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遗址及周边区域的关系研究
    2.1 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
    2.2 大遗址与周边区域的关系
        2.2.1 中心与场
        2.2.2 相互依存
        2.2.3 图底关系
    2.3 大遗址周边区域的角色与类型
        2.3.1 大遗址周边区域的角色
        2.3.2 大遗址周边区域的类型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表征类型
    3.1 外部空间视觉理论
    3.2 总体形态结构表征
        3.2.1 空间结构
        3.2.2 范围
        3.2.3 空间肌理
        3.2.4 功能布局
        3.2.5 天际线
    3.3 交通空间形态表征
        3.3.1 道路网布局形式
        3.3.2 道路性质
        3.3.3 交叉口
    3.4 开放空间表征
        3.4.1 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的类型
        3.4.2 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的形态
        3.4.3 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3.4.4 绿化类型
    3.5 建筑及构筑物表征
    3.6 重要空间标志物形态表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遗址周边区域的表征类型分析
    4.1 城市中心地区大遗址
        4.1.1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
        4.1.2 唐大明宫遗址
        4.1.3 圆明园遗址
        4.1.4 平安京
        4.1.5 小结
    4.2 城市近郊或边缘区大遗址
        4.2.1 杜陵
        4.2.2 唐华清宫遗址
        4.2.3 殷墟遗址
        4.2.4 平城宫
        4.2.5 小结
    4.3 城市远郊区大遗址
        4.3.1 二里头遗址
        4.3.2 三星堆
        4.3.3 秦咸阳城
        4.3.4 小结
    4.4 荒野地区大遗址
        4.4.1 楼兰古城遗址
        4.4.2 统万城
        4.4.3 西夏陵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综合评价和策略研究
    5.1 综合评价
        5.1.1 交通空间形态表征评价
        5.1.2 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形态表征评价
        5.1.3 建筑形态表征评价
        5.1.4 总体空间形态表征评价
    5.2 综合策略
        5.2.1 道路与交通
        5.2.2 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
        5.2.3 建筑设计
        5.2.4 总体形态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整合实践——以阿房宫为例
    6.1 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区域概况
        6.1.1 阿房宫遗址概况
        6.1.2 阿房宫周边区域概况
    6.2 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相关规划解读
        6.2.1 西安市总体规划(2004—2020)
        6.2.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6.2.3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分区规划(2010—2020)
        6.2.4 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
    6.3 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分析
    6.4 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策略
        6.4.1 形态结构
        6.4.2 道路与交通
        6.4.3 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
        6.4.4 建筑设计
    6.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后续研究与展望
图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赫连夏经济状况蠡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从农业生产方面看赫连夏的经济发展
    (一) 赫连夏统治区的历史地理条件
    (二) 考古发掘及物种研究
    (三) 农业生产的其它相关信息
    (四) 人口数量的考证及人口从业分析
二、从牧业发展情况看赫连夏的经济状况
    (一) 匈奴人的畜牧经济
    (二) 赫连夏的畜牧经济探讨
三、赫连夏的商业贸易
    (一) 丝绸之路延伸的猜想及相关问题
    (二) 有关商业的其它问题
四、赫连夏的其它经济情况
    (一) 建筑业
    (二) 冶炼制造业
    (三) 木器制造业
    (四) 狩猎业
    (五) 毛织皮革业
五、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夏国年表
附录二: 大夏国疆域表
附录三: 铁弗匈奴世系表
后记

(6)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立题依据
        1.1 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加大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整治的难度
        1.2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区域贫困
    第二节 研究意义
        2.1 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互动作用
        2.2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科学评价是水土保持决策的重要依据
        2.3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将推动水土保持学科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预期结果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第一节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分类
        1.1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2 分级效益
        1.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4 原生效益和衍生效益
    第二节 国内外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关系研究进展
        2.1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的基本情况
        2.2 水土保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2.3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2.4 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建设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3.1 加大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理论研究力度
        3.2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研究
第三章 水土流失与贫困
    第一节 严重水土流失县与国家级贫困县
        1.1 严重水土流失县的界定
        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界定
        1.3 水土流失严重县与国家级贫困县的祸合关系研究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与地区贫困的关系
        2.1 水土流失诱因分析
        2.2 贫困诱因分析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严重水土流失区内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现阶段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基本农田建设
        2.2 退耕还林还草
        2.3 坝系工程建设
    第三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3.2 水土保持措施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3.3 农田和坝系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3.4 退耕还林还草导致人均粮食减少
        3.5 退耕禁牧后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牧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3.6 退耕禁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调整
        3.7 结论
    第四节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粮食安全的定义
        4.2 粮食安全标准
        4.3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4.4 黄土高原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4.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安全态势分析
        4.6 水土流失区人均粮食变化分析
第五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基本数据库
    第一节 资料收集及典型区的选取
    第二节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第六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
    第一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3.1 综合评价体系各因子评价标准值及评价指数
        3.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第四节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第七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
    第一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第二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因子体系
    第三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因子计算方法
        3.1 综合评价体系各因子评价标准值及评价指数
        3.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第四节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第八章 开放式的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2 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2.4 报表输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第三节 关于系统的补充说明
        3.1 数据库中没有的部分数据(表5、表6、表7)
        3.2 恩格尔系数的确定
        3.3 经济指标的确定
    第四节 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典型区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及对策研究
    第一节 定西地区
        1.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3、表4、图1)
        1.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5、表6、图2)
    第二节 固原地区
        2.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7、表8、图3)
        2.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9、表10、图4)
    第三节 榆林地区
        3.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1、表12、图5)
        3.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3、表14、图6)
    第四节 延安地区
        4.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5、表16、图7)
        4.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7、表18、图8)
    第五节 咸阳地区
        5.1 社会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19、表20、图9)
        5.2 经济效益系统评价结论及分析(见表21、表22、图10)
    第六节 5个典型区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分析和对策研究
        6.1 水土保持政策对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显着影响
        6.2 提高农民收入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
        6.3 粮食安全成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村面临的重大课题
        6.4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是提高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6.5 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课题和相关研究成果

(7)“统万城”复原图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作古代“统万城”复原图的意义
二、制作古代“统万城”复原图的依据
三、古代“统万城”及其区域环境复原过程
    1. 古代“统万城”的区域环境
    2. 古代“统万城”的地理位置
    3. 古代“统万城”的剖面图
    4. 古代“统万城”的主要建筑
四、古代“统万城”的三维仿真图

四、“统万城”复原图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六国时期统万城城市防御体系研究[D]. 王金都. 西北大学, 2019(12)
  • [2]榆林统万城遗址数字化保护与展示设计研究[D]. 刘苡辰.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3]隋唐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区域城市地理研究[D]. 刘利琴.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4]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表征分析与研究 ——以阿房宫为例[D]. 高微微. 西北大学, 2013(S1)
  • [5]赫连夏经济状况蠡测[D]. 杨帆.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6]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D]. 王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7]“统万城”复原图考[J]. 王刚,李小曼,王杰瑜. 文物世界, 2004(06)

标签:;  ;  ;  ;  

“通万城”修复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