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觉学派所描述的城市

新感觉学派所描述的城市

一、新感觉派笔下的都市(论文文献综述)

瞿秋雨[1](2021)在《论新感觉派的空间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丁先玥[2](2021)在《论穆时英小说的“批判”意识》文中指出以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对颓废主义的定义为参照,以王富仁《文学真实论》中对“文学真实”与“现实主义真实”的区分为理论基础,笔者发现了穆时英小说中的“批判”意识。首先批判意识产生的前提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与思考,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为内容的真实性,没有真实性的批判如同脆弱的肥皂泡毫无意义,其次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情况与清醒判断,最后这种批判意识可以呈现为多种不同的写作姿态,穆时英主要表现为在批判中流露出同情。从整体上看,评论界对穆时英小说的“批判”意识多有忽视,或因为评论者对“文学真实”和“现实主义真实”的混淆,否认穆时英作品中的真实性进而否定了批判性;或因评论者误解了笔下人物与作者的关系,把角色的颓靡推衍到作者的认知态度上,掩盖了穆时英的“批判”意识;或因穆时英的“批判”意识夹带着同情色彩,部分评论者得出穆时英作品没有批判性的结论。为纠正以上偏颇,承认穆时英“批判”意识存在与价值,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穆时英小说中的“批判”意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梳理归纳穆时英“批判”意识的缘起,从作家的成长经历、左翼文学理论对作者的影响与新感觉派文学理论对作者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作家“批判”意识形成的过程。第二部分分析批评家忽视穆时英“批判”意识的原因,并希望通过原因的探寻使文章第三部分的内容避开这些偏见,以更加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论证。第三部分论证穆时英的“批判”意识主要体现在信仰缺失、金钱至上、战争侵略三个写作主题上,这三个大方面承载着穆时英对农民反抗与都市社会的深刻认识。第四部分探讨穆时英小说中“批判”意识的价值与局限。首先把穆时英的小说放到整个文学史上去衡量,分析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对于左翼文学和京派文学的有益补充,其次分析在当代都市社会,穆时英的小说对读者的意义,最后讨论穆时英“批判”意识的局限性。基于主流话语对穆时英小说的“批判”意识多有忽视,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使广大读者对穆时英的小说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李嘉欣[3](2021)在《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摩登都市的上海,电影产业异常繁荣。看电影成为上海小市民日常的生活消遣和谈资。张爱玲出身世族之家,父母亲都热衷于娱乐和享受。在此特定生活背景与特殊出身的影响下,张爱玲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电影迷。不善言谈的她,谈论起电影总是津津有味,与电影相关的情节、片名、影星、电影院等常可在其文本中发现。作为电影影迷的同时,写影评、编写剧本的经历皆是张爱玲与电影结下深厚情缘的重要体现。好莱坞电影源源不断地占据上海电影市场,影响着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品味。张爱玲作为一名资深电影爱好者,其电影编剧和小说创作都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借鉴好莱坞“神经喜剧”的特点,围绕谐趣的闹剧、曲折的情节安排来增强剧本的喜剧性效果。其小说创作更是吸收好莱坞电影相关情节设置与场景做派的特点,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塑造出符合中国读者审美的小说范式。电影影迷的角色以及多重身份的转换,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张爱玲在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由此而形成张爱玲小说中浓浓的电影化特征。这些电影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一、通过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的多种表现形式丰富小说的叙事艺术和表达效果。二、运用景别、角度、运动的电影摄像镜头,丰富张爱玲小说在细节处理上的语言魅力。三、通过对电影声、光、色彩艺术的运用提高张爱玲小说的视听艺术效果,增强文本的可视化语言和画面感。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特征并非独有,而是在“新感觉派”作品的电影化特征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承接和开拓“新感觉派”小说电影化手法的叙写方式。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特征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模式,增强了小说的视觉效果,拓展了小说文字的表现力,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开拓具有意义深远的价值。

刘丽[4](2021)在《现代都市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性别阐释与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作家通过新奇的感觉、印象、心理,描绘十里洋场的众生相,使新感觉派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熟的、极富特色的都市文学创作范例。在他们的作品中,既塑造了性感迷人、放荡不羁的摩登女性,也描写了孤独寂寞、愤懑感伤的失意男性。这种关于性别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权话语体系的失势和女性地位的崛起,同时也使两性关系极端化地误入另外一个歧途。其实,只有以尊重对方个体的人性为基础,以具备和谐共生的现代人性意识为前提,才有可能使两性关系长期处于平衡的状态。

潘俊宇[5](2020)在《“失真”的摩登书写——论新感觉派对上海“摩登女性”的建构与想象》文中研究指明新感觉派作家通过对摩登女性的想象与书写来传达自己的文学创作观,为自己的文学服务,表现一种崭新的现代感觉,其摩登女性塑造具有开放性与现代性。但是,这种想象仅仅属于视觉符号层面,缺乏对摩登女性内心思想层面的分析,因此是一种"失真"的摩登书写,而这种"失真"的摩登书写正是作家自觉的文学选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另一种现代都市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左翼文学形成互补关系。

张雪艳[6](2020)在《南洋经验与黑婴的文学创作(193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出身南洋的作家,黑婴在现代文学史上被定位为“新感觉派后起之秀”。然而相比这种新感觉派特性,其身上的南洋特质才是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因素。纵观黑婴的创作之路,其最为人所关注、成就最为突出的一段正是1932-1937年间上海生活时期的创作,而在这些创作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南洋经验对其的影响。黑婴这一时期的创作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南洋书写和上海书写两部分。在南洋经验的直接影响下,黑婴的南洋书写通过对南洋自然风光的无限依恋,展现出浓厚的怀乡色彩。此外黑婴以其熟悉的南洋华人群体为书写批判对象,完成了对南洋华人封建落后的族群性的反思。并最终从南洋殖民地属性出发,以被殖民群体视角进行了一系列反殖民种族主义书写。与此同时,南洋经验还间接影响着黑婴的上海书写,使其始终对上海的半殖民地属性和都会物质性保持审视批判的目光。黑婴还对在上海求学的南洋侨生群体进行了观察和言说,展现了国族危亡背景下南洋侨生群体的自我反思和使命担当。从比较的视域看,相较于五四以来大陆作家在南洋书写上的异域猎奇心态和片面化的写作视野,黑婴的南洋书写更多地表现出对南洋的归属感和对南洋社会现实的真实展现。而其上海书写相较于大陆作家显现出南洋侨生的独特视角和眼光,也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反殖民和反种族主义色彩。此外,与以秋野社为代表的暨南南洋侨生作家群的创作相比较,黑婴既在南洋意识、视角和题材上有承续性,又在表现范围和写作技巧上实现了突破。

宋晨阳[7](2020)在《刘呐鸥文学译介活动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刘呐鸥既是作家,又是翻译者,还是出版商人。刘呐鸥的翻译和创作对新感觉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作为翻译者,他译介了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日本和法国的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个作家,他的翻译作品又深深地与他的创作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交融;作为文学出版商人,他发挥了翻译活动“赞助人”的角色,对新感觉派翻译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第一章从刘呐鸥的文学译介入手展开分析。刘呐鸥翻译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启迪性和开拓性,表现了刘呐鸥对翻译作品选材的独特性。从刘呐鸥的翻译作品中也可以窥见他独有的翻译特点。刘呐鸥在文学译介作品中对传统“信达雅”的翻译策略的创新,为中国文学界开创了“刘呐鸥式”的译介方式。首先,刘呐鸥的翻译作品投射了他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关注性。其次,刘呐鸥的翻译作品的融合了电影拍摄技巧。此外,刘呐鸥的翻译作品也体现了他对新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实验。论文第二章,笔者将结合刘呐鸥的全部翻译作品,包括诗歌和文学理论等来对刘呐鸥的翻译和创作全过程展开详尽的分析。一方面,笔者将以刘呐鸥同一时期的翻译小说《色情文化》与短篇小说创作《风景》为例,详细分析刘呐鸥的翻译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从两部作品的比较中,笔者认为刘呐鸥在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同时,借鉴了日本新感觉文学在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将这种特色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去,进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另一方面,刘呐鸥的文学创作又反过来启发着刘呐鸥的翻译,提高了刘呐鸥的翻译水平。可以说两者呈现一种双向互动的态势。最后,刘呐鸥作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其中一员,他在集结同人、创办刊物等事务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拟论述刘呐鸥在新感觉派的翻译活动中发挥的特殊“赞助人”的独特影响。拟从新感觉派翻译活动“赞助人”身份的确立,刘呐鸥对翻译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刘呐鸥作为翻译活动“赞助人”的局限性这三方面阐释他在这一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贡献和缺失。

李依蔓[8](2020)在《论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书写》文中认为本文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切入,结合海派文学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书写,探究作家是在何种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的影响下参与空间的意义建构,进而分析作家复杂的文化立场。半殖民语境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作为“空间殖民主义”的输入,同时扮演着“现代”与“殖民”的双重角色,复杂的空间体验促使海派文学的空间书写交织着认同与批判的双重话语。空间双重话语背后暗含着上海知识分子文化立场的暧昧,显示出其在复杂空间体验中的矛盾心态。然而,正是在双重空间话语的编码中,凸显出半殖民上海多元化、立体化的面貌。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梳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评述国内外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发展,揭示空间视域下海派文学研究的开拓性意义。最后,对空间视域下的海派文学研究文献和研究情况进行归纳述评,针对西式娱乐空间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的界定,阐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论述半殖民语境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体验。首先,结合历史资料与文献追溯西式娱乐空间兴起的半殖民背景,揭示西式娱乐空间蕴含的文化殖民策略。其次,分析西式娱乐空间所扮演的“现代”与“殖民”双重角色,由此带给上海知识分子艳羡与屈辱并存的复杂空间体验。第三章论述海派文学中西式娱乐空间的双重书写。首先,梳理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书写,对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海派文学中典型的电影院、酒吧、舞厅和公园书写为例,阐发作家在复杂的空间体验下对西式娱乐空间的丰富隐喻与想象。其次,揭示海派文学书写中对西式娱乐空间既认同又批判的双重话语,探析作家在现代性诉求与民族意识的导向下参与空间的意义建构。第四章论述双重空间话语中的知识分子主体矛盾。首先,从双重空间话语中阐释半殖民语境中知识分子中西文化立场选择的暧昧。具体分析海派作家与左翼作家面对西式娱乐空间的矛盾心态,海派作家对空间的评判交织着世界性文化想象与殖民的焦虑,左翼作家对空间的评判交织着阶级批判与现代性生活的向往。空间评判的双重话语昭示着殖民语境中知识分子普遍的矛盾心态。其次,分析双重空间话语的文学生产意义,正是双重的空间话语促成了文学空间的丰富性,揭示了半殖民上海都市丰富而立体的面貌。本文将以这四个章节对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书写进行分析,以期从空间视角来考察半殖民语境中知识分子的空间体认与文化立场抉择。

李昊[9](2020)在《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文学创作关系入手,考察了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对作家文学实践内在与外在的影响,以上海二三十年代文人实践活动作为参考,力图探讨在上海二三十年代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下,作为上海文化活跃建构因素的租界及文化是如何影响文人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审美倾向与美学追求的,又是如何影响文学思潮的产生,都市文学类型的多样以及某些文学类型的叙事症候,以期得出一些与前辈学人略有不同的结论。全文整体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首先整理出中外史学家有关上海租界的专门史着作和文献,然后大致爬梳了以前在海派文学框架下,与上海租界相关的都市文化有关的文学实践专着与文献,从中择选出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关的着作文献。第二章,专门论述了租界空间与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租界空间尤其是租界文化对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审美、文学心理实践机制的影响。上海租界作为殖民空间的表征具有与以往代表中国传统社会空间的华界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而这种空间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打乱了中国传统社会自身发展的节奏。上海租界空间特有的性质及文化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上海租界的来历以及历史演变过程,归纳出上海租界发展史上几件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接下来阐述了上海租界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分别从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维度诠释了租界及租界文化给文学领域带来的影响。上海租界及文化对于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发展有着结构性的功能意义,对这一时期文学样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借用布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把整个上海租界作为文学场域进行考察,把身居租界文学场域中的多种文化类型背景文人共同体当做文学场域中的子域来考察,将影响文学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形式两个维度有机的结合起来。上个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文化中心实现了南移,租界化的上海毫无质疑地赢得了中国现代文学版图的中心地位。上海租界为文学场域的生成提供了众多客观条件,传统文人在上海租界内实现了向职业作家转型的过程,并且重新建构起新型的文人作家公共交往空间模式。上海租界内出版业的发达也为文人作家实现这种身份的转变提供了经济、物质上的保障。1927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上海汇聚了多种文化背景的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内活动的主要有左翼文人、南迁的自由主义文人和海派文人。通过考察不同文化背景文人的“惯习”,分析出上海租界内各类文人的空间分布与活动规律。各类文人在租界空间的活动规律折射出其对上海租界的文化立场,同时也显示出租界文学场域对各类文人的召唤和调试作用,这其中隐含着各自场域中文人作家特有的文化逻辑。各类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中的空间移动,究其实质还是各种权力话语在上海租界中对象征资本的争夺。第三章,这一章选取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是与上海地域文化相关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品,是指那些既包括上海籍及后到上海原籍江浙一带的作家创作的与上海地域文化有密切关联的作品。上海开埠以来,上海租界空间打破了传统中国社会空间的结构。而现代的都市空间性质和社会结构催生了现代市民阶层。现代市民阶层的诞生必然要有一种与之审美品味相匹配的文学形式。而通俗文学的代表上海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就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勃发了。上海租界的都市化新型生活为鸳鸯蝴蝶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新兴的市民阶层为这类通俗小说培育出大量的有消费潜力的读者,市民社会的内部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审美倾向丰富了原有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类型。鸳鸯蝴蝶派小说作为最早反映上海租界空间的小说对新到上海的移民在都市生活方面起到启蒙的作用。第四章,毋庸置疑,海派文学是与上海租界及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海派文学与上海租界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共生的关系,是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作为依托的文学现象。因而海派小说对唯美主义症候群式的追求,必然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着关联。上海租界的繁华物质环境和成熟的消费主义体系为这种唯美主义追求提供了生发的契机,而租界独特文化所具有的金融商业性和消费性为海派唯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精神土壤。租界空间独特的性质也深深地影响了身居上海租界海派作家的审美倾向和认知方式。应该说海派作家是有意选择唯美主义这种西方舶来文学思潮来表达对租界空间的映射反应的。而这种海派唯美追求在文本中表现为对刹那主义时间观的追求,对无机质女体塑造的推崇和文本中对视觉刻意的追求。海派作家对唯美主义追求不但体现在文学实践上,还把唯美主义的美学理念付之于生活实践之中。而这种唯美生活实践也不知不觉的影响了文本的建构,使服装饰品、化妆品、装饰艺术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意象进入了文本之中。这种审美旨趣的促成与西方唯美主义和上海租界的文化语境有着网状的相互影响。第五章,上海都市文学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学经验,它的产生机制是依赖上海租界以商业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在此意义上,海派小说一定是属于都市文学的范畴。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范畴内,每每提到都市文学,与之发生刻板联系的一定是海派文学特别是新感觉派一支。左翼小说因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排除在都市文学视野之外的,但就其萌发、发展的机制上看,左翼小说产生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语境都不能脱离上海租界提供的成熟的都市空间样本。因此,从这个维度上看,新感觉派小说与左翼小说是同源的问题,同源的“源”是指二者同样都根植于当时上海经济繁荣发展的租界。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的共生性也导致了左翼都市小说诸如叙事主体分裂、革命+恋爱的独特叙事形式的症候群的形成。而作为真正洋场小说的新感觉派,因其努力地与世界文学思潮保持同步,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世界主义的色彩,在叙事的情感姿态上,也无法避免的带有了“自我东方主义”的姿态。第六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租界化的上海以其地理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以文学的先锋性、多元性和商业性为特质的都市文学类型成为当之无愧的地域性文学典范。上海的租界文化在上海地域性文化的建构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租界文化的因子长久以来已经浸润到上海文化的肌理里。因此,租界文化的影响是有关上海都市文学创作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从现代化的进程上看,租界文化确实给文学和作家的现代职业化带来了推动的力量,但是租界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殖民文化也的确给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域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949年以后,租界空间彻底的消失,与租界及租界文化有着极强共生性的上海地域性文学传统被中断。然而进入新时期之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经济的再次繁荣激发了作家以上海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内在情绪,从而形成了“上海怀旧”的热潮。在对上海进行追寻和重构的过程中,有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期的上海成为重新建构新型上海重要的文化资源。上海的租界及文化在线性历史进程的耗损中,已经变身成为“后殖民主义”等抽象的学术概念。这个所谓的“后殖民主义”在重构上海的怀旧文学热潮中可以具体而实在地被指认为“租界性”。这种“租界性”以不在场的方式影响着后代作家的叙事内容和言说风格,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新世纪的洋场小说创作。

张敏[10](2020)在《漫游·反思·想象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景观书写》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1],新感觉派的独特性在于他们真正正面面对并书写了“都市”,他们依据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城市漫游者视野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都市风景线进行了感性描绘。景观的书写本身就是一个审美工程,物质和心理都参与其中,但它在具备现代主义品质之时,物质和心理就各自发展成独立的景观。“物质”是在漫游者的张望和震惊之中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品质,“心理”则随着精神漫游的履迹聚焦于本我人性的畸形、病态和记忆、梦境的清晰画面。总的来说本论文是从作为现代主义的文化体验切入,探究新感觉派作家以城市漫游者视角将漫步于上海都市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的感觉感知、情绪情感、价值取向、审美个性等方面的新异变化落脚在对物质景观、情感意象、心理时空和审美图景等层次的细致描摹之上进而传达出的第一波中国现代主义城市诗学内涵。“‘物质’对本雅明来说,意味着感官体验的信息的总体”[2],李欧梵重绘上海心理地图的努力也是从漫游者的感觉体验出发的。所以本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基于本雅明在感觉碎片中窥见整体的方法和李欧梵建构心理地图的方法分析新感觉派小说中都市物质全景的感觉化建构过程。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物质景观的书写抛却了传统客观写实的方法,将自我的街道漫游体验融入到了文本书写之中,描画的是漫游者在与都市空间的互动中产生的一个从体验新鲜感觉到感知异质文明,直至空间认知地图完整生成的心理转换过程,最终用漫游者城市认知地图的铺展来呈现都市物质空间的全景概观。这实际是一个双向地指涉过程:现代都市重塑了人们的感知,人们对异质空间的新鲜感知也重塑了都市,描画出了崭新的都市图景。所以本章的第一节是对小说中物质空间的感觉主体和空间范畴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城市漫游者的登场和街道空间的崛起进行简单分析;第二节是分析作为感觉主体的漫游者在新鲜的街道空间之中生成的官能性感知结构和欲望化认知经验;第三节是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分析漫游者在欲望化认知经验的指引下生成的物质空间的认知地图。用凯文·林奇提出的建构城市意象的五种元素分析漫游者的认知图示,最终分析得出漫游者对区隔租界内与外的边界元素的深刻认知,对通行道路元素的忽视、对南京路区域元素和三大百货公司的标记物元素以及城市和街道互动生成的阴角节点元素的欲望化认知使街道经验的内涵成为一张充满物质性、开放性的另类都市文化地图。本论文的第二章从新感觉派对都市心灵图景的立体化描绘层面进行分析。“漫游一方面是他的姿态,一方面也是抗议”[1],身体的漫游与精神的漫游存在错位和反差。在新感觉派作家笔下,都市心灵的病态现象被隐喻成了一种遍布荒芜的“孤城”景象,漫游者作为最先觉醒的人群,也最先展开了对“孤城”的防御与突围。波德莱尔认为大城市孩子的经验首先表现在“梦的起伏的波纹和意识的突然跳跃”[2]上。在新感觉派小说中,梦境画面的织就和记忆时空的回溯成了行之有效的防御和突围方式。第二章第一节主要探究的是在新感觉派小说中“孤城”景语所隐喻的病态人性内涵和孤寂心理内容;第二节主要以施蛰存的《梅雨之夕》作为探究对象,阐释了漫游者在找寻城市的过程中,找寻自我的精神旅程;第三节则关注漫游者的记忆时空图景,围绕穆时英和施蛰存的回忆系列小说展开,通过探究“旧宅”这一意象化空间中陈设布景和情感画面的意义承载来窥析小说中的漫游者以及作为漫游者的作家潜意识底层的精神碎片。第三章分析了新感觉派小说中审美空间的混杂布景。身体与心灵的漫游铺展了现代物质和心理图景,而物质与心理结构性生成的是“审美”这一诗性结果。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多元文化呈现出并置与博弈的状态,所以分析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审美图景是把握作家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切入点。第三章第一节阐释的是都市物质空间的典型景观布展。在上海的十里洋场之中,漫游者浮光掠影之一瞥定格住的是瞬间性的身体欲望景观与全息的商业景观,漫游者的沉沦姿态彰显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兀进上海取得的世俗胜利;第二节从被刻意放大的异域情调入手,分析了漫游者对异域风情追逐与营造的热情,他们的目的似乎是要在“安全的文本距离内体验文学创作的‘神游’性满足感”[3];第三节则以漫游者的城乡空间转移为切入点,分析了他们脆弱的乡土情结以及他们逐渐勃兴的“城镇意识”,并得出了他们在理想化的城镇空间中构建乌托邦的结论。

二、新感觉派笔下的都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感觉派笔下的都市(论文提纲范文)

(2)论穆时英小说的“批判”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批判”意识的缘起
    (一)成长经历
    (二)左翼文学理论
    (三)新感觉派文论
二、被忽视的“批判”意识
    (一)“批判”的广度与深度
    (二)对主观与颓废的再认识
三、“批判”意识的表现
    (一)信仰缺失
    (二)金钱至上
    (三)战争侵略
四、 “批判”意识的意义与不足
    (一)史学意义与当代价值
    (二)“批判”意识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爱玲的电影缘
    第一节 “货真价实的影迷”
        一、特殊出身与电影机缘
        二、张爱玲喜欢的电影明星
    第二节 张爱玲与上海的好莱坞电影
        一、上海与好莱坞电影
        二、张爱玲电影编剧与好莱坞电影
        三、张爱玲小说创作与好莱坞电影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蒙太奇特征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
        一、平行蒙太奇
        二、交叉蒙太奇
        三、重复蒙太奇
    第二节 表现蒙太奇
        一、对比蒙太奇
        二、隐喻蒙太奇
        三、心理蒙太奇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镜头语言特征
    第一节 景别
        一、远景镜头
        二、全景镜头
        三、特写镜头
    第二节 角度
        一、俯拍镜头
        二、仰拍镜头
        三、俯仰镜头的综合运用
    第三节 运动
        一、推镜头
        二、拉镜头
        三、摇镜头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声光色结合特征
    第一节 张爱玲小说的声画设计
        一、声画合一
        二、声画分立
        三、声画对位
    第二节 张爱玲小说的布光之道
        一、效果光
        二、逆光
        三、脚光与顶光
    第三节 张爱玲小说的色调艺术
        一、单一色调的运用
        二、多色调的对比
        三、色调的变化
第五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化特征的意义
    第一节 张爱玲对“新感觉派”电影化艺术的继承与发扬
        一、“新感觉派”创作对电影艺术的借鉴
        二、张爱玲对“新感觉派”艺术的发扬
    第二节 张爱玲电影化小说对现代小说艺术开拓
        一、利用蒙太奇手法丰富小说的叙事模式
        二、利用多种镜头结合增强小说的视觉效果
        三、利用电影声、光、色的配合拓展小说的表达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现代都市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性别阐释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感觉派小说中都市女性的喧哗与骚动
    (一)女性身体与肖像的书写
    (二)女性身体欲望的书写
    (三)女性价值体认的转移
二新感觉派小说中都市男性的悲音和虚妄
    (一)陌生世界中的疏离与恐惧
    (二)精神胜利中的憎女情结
    (三)虚妄理想中的传统找寻
三新感觉派小说中的性别思考

(5)“失真”的摩登书写——论新感觉派对上海“摩登女性”的建构与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想象中的摩登女性
二、“失真”的书写
三、作为文学选择的“失真”

(6)南洋经验与黑婴的文学创作(193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本文的突破点
    三、南洋与“南洋经验”
第一章 南洋经验与南洋书写
    第一节 南洋经验下的怀乡病书写
    第二节 华人社会书写与族群劣根性批判
    第三节 南洋经验下的反殖民种族主义书写
第二章 南洋经验烛照下的上海书写
    第一节 上海书写与殖民种族主义批判
    第二节 上海书写与资本主义批判
    第三节 上海书写与国族认同
第三章 南洋经验与黑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对南下作家的南洋书写之矫正
    第二节 对同时期作家的上海书写之丰富
    第三节 对南洋侨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7)刘呐鸥文学译介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E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刘呐鸥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刘呐鸥的文学译介
    (一)刘呐鸥翻译情况简介
        1.刘呐鸥对翻译作品体裁的选择
        2.刘呐鸥对翻译小说题材的选择
    (二)刘呐鸥译介作品的特点
        1.关注政治形势
        2.融合电影技巧
        3.追求新艺术形式
二、刘呐鸥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的互动
    (一)刘呐鸥的翻译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1.偏爱都市题材
        2.物化女性
        3.刷新语言文体
    (二)文学创作对翻译的启发
        1.激发理论翻译热情
        2.提高翻译水平
三、刘呐鸥对新感觉派翻译活动的介入
    (一)刘呐鸥作为特殊“赞助人”身份的确立
    (二)刘呐鸥作为翻译活动特殊“赞助人”所做的工作
        1.培养翻译人才
        2.影响翻译选材
        3.把握经营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刘呐鸥译文简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论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空间理论研究述评
    1.3 学术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半殖民语境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体验
    2.1 空间殖民主义策略下西式娱乐空间的兴起
        2.1.1 租界建筑空间的权力规划
        2.1.2 西式娱乐空间的兴起
        2.1.3 西式娱乐空间中的“文化软殖民”
    2.2 “现代”与“殖民”的双重语境——上海知识分子复杂的空间体验
        2.2.1 西方娱乐空间中的现代性体验
        2.2.2 西式娱乐空间中的殖民体验
3 海派文学中西式娱乐空间的双重书写
    3.1 空间权力书写中的双重话语——以电影院为例
        3.1.1 殖民策略下电影院空间的权力表达
        3.1.2 作为摩登空间的电影院书写:对西方权力资本的向往与批判
        3.1.3 作为欲望空间的电影院书写:对西方文化观念的认同与抵触
    3.2 矛盾的异域景观书写——以舞厅为例
        3.2.1 异域情调向往与西方身份想象
        3.2.2 异域化的舞厅景观书写:“异域”的向往与“无根”的迷惘
        3.2.3 异域化舞厅中的双重舞女形象:异域化的舞女与“东方化”的舞女
    3.3 暧昧的民族话语空间生产——以公园为例
        3.3.1 公园的屈辱体验与民族话语生产
        3.3.2 公园空间的暧昧书写:对殖民性公园的批判与向往
4 双重空间话语中的知识分子主体矛盾
    4.1 海派作家的主体暧昧:空间中的世界性文化想象与殖民焦虑
    4.2 左翼作家的矛盾心态:空间的阶级批判与现代性生活向往
    4.3 双重空间话语的文学生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
        1.1.3 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殖民性与现代性并存的空间表征——租界
    2.1 租界权力空间的形成
        2.1.1 上海租界的肇启
        2.1.2 殖民权力空间的双重影响
        2.1.3 租界作为建构要素对上海本土文化的影响
    2.2 殖民权力空间的意识形态表征——租界文化
        2.2.1 租界文化的特质
        2.2.2 租界空间及文化对文学外部影响
    2.3 租界文化场域与文人的话语实践
        2.3.1 租界文学场域的生成
        2.3.2 混杂与协商:租界空间与文人身份认同
        2.3.3 一种租界文学场域的典型表征——沙龙
    2.4 民族主义与殖民意识的纠缠:文人在租界文化场域中的话语差异
        2.4.1 罪恶的渊薮与希望重生的并存—左翼文人租界的话语实践
        2.4.2 商业活力与市井习气的并存—自由主义文人眼中的租界
        2.4.3 沉溺于租界生活的艺术实践者——海派文人眼中的租界
第3章 租界文化与上海通俗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生发
    3.1 租界与旧派文学的转型——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滥觞
        3.1.1 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来源——旧派文人的现代化转型
        3.1.2 报刊媒介、市民社会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互动
    3.2 租界空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都市书写
        3.2.1 空间转化与都市新移民的都市启蒙
        3.2.2 空间转变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叙事美学
    3.3 租界文化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类型化风貌的嬗变
        3.3.1 从纯情到世俗的爱——言情小说的世俗化之路
        3.3.2 从侠义、公案到十里洋场——侦探小说的中西兼顾之路
        3.3.3 都市中的暴力美学——武侠小说的民间正义之路
第4章 租界文化与现代性“美学”转移——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追求
    4.1 “海派唯美主义”小说的生发论
        4.1.1 租界的“物化空间”——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外在生发机制
        4.1.2 租界里的“自我认同危机”——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内在生发机制
    4.2 租界空间与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表征
        4.2.1 借来的时空与世纪末情调——刹那主义的极致追求
        4.2.2 “比尔兹利”的症候群——颓废、色情、无机的女性塑像
        4.2.3 消费空间的构建与海派文学的唯美追求——感官美学与欲望叙事.
    4.3 租界空间与现代性“美学”的另类实践——海派文人日常生活的唯美化
        4.3.1 “老克勒”们的租界唯美生活实践
        4.3.2 海派唯美生活实践对小说创作的迁移影响
第5章 租界空间的异质裂变与两种现代性重构:两种形态的都市小说
    5.1 租界空间的分裂与书写:从共生到疏离
        5.1.1 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的共生与融合
        5.1.2 自我的建构与彼此的疏离
    5.2 租界空间的挪用与转换:文学与革命
        5.2.1 左翼都市小说的租界叙事症候群
        5.2.2 无处安放的欲望——“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的形成
    5.3 租界空间的赋值与置换:被“现代”遮蔽的“殖民”
        5.3.1 真正的洋场小说——全球资本体系下“世界主义”的新感觉派小说
        5.3.2 隐形的殖民意识——“自我东方主义”姿态
第6章 自省与忧思:租界文化对文学的负面辐射
    6.1 租界文化对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潜在规约
        6.1.1 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隐形特征——“租界性”
        6.1.2 上海租界与女性关系在文本中的历史演进
    6.2 毁灭与再生:“全球化”名义下的殖民经验再生产
        6.2.1 90年代上海“怀旧”小说的真实面孔
        6.2.2 殖民话语的惯性——“租界性”的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10)漫游·反思·想象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景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上海浮世绘——物质景观的感觉化书写
    第一节 城市漫游者与街道空间
    第二节 新鲜世界里的新鲜“感觉”
    第三节 都市物质空间的认知图绘
第二章 幻梦启示录——心理时空的立体化描摹
    第一节 “孤城”隐喻与都市病相的恶化
    第二节 “雨巷”情境与都市梦境的起伏
    第三节 “旧宅”意象与记忆时空的回溯
第三章 混杂之美学——审美图景的混杂性呈现
    第一节 资本主义物质景观的陶醉与沉沦
    第二节 异域情调的想象与营造
    第三节 “城镇意识”的勃兴与乌托邦世界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新感觉派笔下的都市(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感觉派的空间书写[D]. 瞿秋雨. 湖北大学, 2021
  • [2]论穆时英小说的“批判”意识[D]. 丁先玥.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D]. 李嘉欣.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4]现代都市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性别阐释与书写[J]. 刘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2)
  • [5]“失真”的摩登书写——论新感觉派对上海“摩登女性”的建构与想象[J]. 潘俊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7)
  • [6]南洋经验与黑婴的文学创作(1932-1937)[D]. 张雪艳. 暨南大学, 2020(06)
  • [7]刘呐鸥文学译介活动研究[D]. 宋晨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4)
  • [8]论30年代海派文学中的西式娱乐空间书写[D]. 李依蔓.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D]. 李昊. 辽宁大学, 2020(01)
  • [10]漫游·反思·想象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景观书写[D]. 张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新感觉学派所描述的城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