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论“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一、论“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流传(论文文献综述)

奇如罕[1](2021)在《仪式观视角下蒙古族那达慕文化传播研究 ——以锡林郭勒地区为例》文中指出

周菁[2](2021)在《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国概况》课程的教学设计 ——以“中国的习俗”之“传统节日”章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文化、科技、国防、政治等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发展,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国际友人也将眼光聚集到中国这片土地上。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在国际交流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也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中国概况》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高等教育来华学生的必修课,国内各高校也早已开设并实施此课程教学,通过此课程学生可以对中国的自然地理、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与文化习俗等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中国概况》课程属于对外汉语文化课,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课教学,作者对体验式教学法在《中国概况》课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以“中国的习俗”中“传统节日”章节为例进行文化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学生一种新的课程体验感,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真切的体验化认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期望以此为广大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具体课程教学范例。本论文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等。第二章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情况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和分析。第三章是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传统节日”文化课的总体设计。主要涉及如下内容:“传统节日”课程设置;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传统节日”文化课的教学原则;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传统节日”的可行性分析;“传统节日”文化课教学基本方法。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针对《中国概况》教材中的“中国的习俗”中“传统节日”章节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第五章是结论部分。

王智鸿[3](2021)在《蒙古族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那达慕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新时期的那达慕,要想可持续发展,需与时俱进,在传承那达慕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本文力求研究蒙古族那达慕的绘本设计语言,以新的“媒介”手段传承和弘扬那达慕文化中民众追求富裕、美好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使更多群体参与、体验、享受该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民俗事象分析蒙古族群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民俗学与艺术学科的交叉范畴;依据儿童审美偏好设计角色造型与色彩,对现实进行艺术夸张赋予趣味性;以儿童视角设计绘本版面构图,具像化那达慕节庆活动的组织形态;提炼节庆符号,强化节庆氛围,设计具有科普性、感染性的民俗节庆绘本。以当代审美趋势为参考,使传统文化“翻新”达到与时俱进。传统节庆绘本是儿童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种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民俗节庆文化传播代际断层、“集体失忆”的问题。绘本作为有传播功能的载体和工具,起到对传统文化母题开发与传递的作用。

王予迪[4](2021)在《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哈斯古筝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主要从哈斯先生多种文化背景的学习经历、艺术风格成就切入,研究在其身上众多筝艺流派的融合和差异、雅托噶(蒙古筝)与汉族古筝的特点以及哈斯对筝演奏的风格体会和技术改进,并通过有代表意义的筝曲进行分析证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哈斯古筝艺术,在演奏方面由多种流派技术组成,创作方面有对草原音乐不同的见解。作为教师的他在传授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学生对筝艺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收集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发现,对于古筝、雅托噶(蒙古筝)的历史形制、演奏技巧、流派形成的研究详尽,涉及范围广泛,但对于特殊个体,人物的传记及个人对不同流派古筝艺术的发展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以哈斯教授为研究主体,研究其在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筝”的艺术风格。哈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中国古筝界优秀的演奏家,并获得多种荣誉和业界认可。到家乡任教期间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应用在其教育事业上,对内蒙古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耿若冰[5](2021)在《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内蒙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研究“那达慕”,对于深层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都有重要的意义。冬季“那达慕”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创新,也是传统“那达慕”文化内涵的一种现代发展。笔者通过比较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异同,不仅有利于理解“那达慕”文化及其精髓,也为人们了解当代传统文化的变迁、保护、传承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冬季“那达慕”和夏季“那达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夏季“那达慕”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奖金设置较多,志愿者服务较为完善,网络媒体直播内容更全面;开幕式中采用祭祀苏力德的仪式;“男儿三艺”传统“那达慕”赛事的赛程及种类较多,参赛人群覆盖面广;文化展示项目及文化交流的途径丰富多样;有效带动各周边行业的发展,但有为旅游和商业服务的趋势;通过缩减祭祀环节及增加现代文化展演性元素,削弱文化障碍,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冬季“那达慕”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奖金设置较少,志愿者服务不够完善,网络媒体直播内容仅限于开幕式;开幕式中采用圣火点燃的仪式;“男儿三艺”传统“那达慕”赛事的赛程及种类不够丰富,参赛人群覆盖面小;文化展示项目仅设有蒙古族冬季服饰比赛,文化展示和交流的途径比较有限。关于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特色及差异。夏季“那达慕”的经济效益比冬季“那达慕”高,加速了“那达慕”文化的传播,加快了“那达慕”的商业化进程,提高了内蒙古的整体经济水平;冬季“那达慕”为“那达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那达慕”的个性与特色;冬季“那达慕”的游客数量相较于夏季少很多,开幕式中的圣火点燃仪式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心灵上的愉快和精神上的满足。冬季“那达慕”更多地培养与展示了参赛者、参与者、游客的意志品质和蒙古马精神。笔者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对冬季“那达慕”的宣传力度;重视对“那达慕”文化内涵的传承传播;突破文化界限,提高游客参与感;加大对“那达慕”赛事的奖金拨款;保护好“那达慕”文化的发展空间;提高“那达慕”的公平性和开放性。

李嘉薇[6](2021)在《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敖伦胡日呼”系蒙古语,表示很多的人或物聚集起来,本文特指乌审旗每年一度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它是集文艺表演及竞赛、传统制作技艺展示及竞赛、传统那达慕和物资交流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群众民族节庆活动。它自1997年举办首届至今,经过2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深受当地民众欢迎、节庆活动内容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具有广泛社会文化影响力的现代民族节日。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在2009年被列入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获得“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奖”和“一旗一品”文化品牌等称号,被当地农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奥林匹克”,是乌审旗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乌审旗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为研究个案,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建构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理论,对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理念与实践进行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深描”与阐释。本文首先介绍了乌审旗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由来发展、组织方式、竞赛项目和规则设置等情况,并对节日过程及节日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其次,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节日化建构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探讨,并尝试探讨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实践的理念与途径。最后,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分析。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首先,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举办和发展得益于乌审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已发展成为组织有序、竞赛规则明确、竞赛激励机制完善、项目内容丰富、节日过程完整、节日特征鲜明的大型综合性民族节庆活动。其次,政府、学界和民众在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节日化建构过程中秉持着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内涵至上、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彰显文化主体性等建构理念;第三,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是乌审旗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扩大民族文化的展演和表述、丰富民间文化生活,以及增进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与互动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最后,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敖伦胡日呼的节日化建构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在建构民族文化节日时应遵循的逻辑和践行的理念。同时,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调查研究,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以及农牧区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节日化建构的成功实践,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与发展。

马筱婷[7](2021)在《西北部地区蒙古族舞蹈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舞蹈作为一门人体的动态艺术,丰富大众生活,表现文化风貌,已经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同属于“德都蒙古”的甘肃肃北地区蒙古族与青海海西地区蒙古族更是在历史发展的岁月中一步步向前推进,相互交融,既拥有共同的艺术特性,又受到自然生态的生计方式所制约,从而展现在同源异流发展状态下的魅力。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与实地采风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通过三个章节,从舞蹈本体的角度出发,结合舞蹈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将肃北与海西两地的蒙古族舞蹈历史文化背景、舞蹈种类特征、异同比对、今后的发展对策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本文的第一章是对肃北及海西两地的历史文化考察与异同成因对比,将当前时代背景下两地的人文发展历程和蒙古族舞蹈历史渊源作为研究重点,并作出合理的论证。第二章节主要从舞蹈的种类与动律特征、表演程式、表演服饰、道具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在逐项的比对分析后对肃北与海西两地蒙古族舞蹈异同之处形成笔者自己的结论。继而通过前两章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的成因对比,引出笔者对同一民族属性舞蹈在两地形成了不同文化表象的差异性思考。最后一章是对于肃北与海西两地蒙古族舞蹈文化今后发展的对策研究,结合笔者自身的成长的地域背景,提出相应合理的思考;从而使笔者能对肃北与海西两地的蒙古族舞蹈研究有相对清晰与准确的认识,为之后研究相关内容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银山[8](2020)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会音巴雅尔”的民族学阐释 ——基于查干哈达村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具有独特的性质特点和一定的功能价值。“会音巴雅尔”亦称“睦邻节”,意为相聚的节日,是查干哈达村最为重要的节庆之一。它所秉承的“邻里关爱、团结互助、共创和谐”的理念,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让查干哈达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该地区村民团结凝聚的意识根基和情感纽带。新世纪以来,该节日又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关联,营造友爱和谐的村屯邻里气氛,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推进文明素质教育,维护乡村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干哈达村独有的“会音巴雅尔”节日为题,从民族学视角,采用田野调查、口述史与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会音巴雅尔”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这对蒙古族地区节日庆典研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个案。论文第一章对田野点的历史和地域背景做了介绍;第二章结合口述史及文献研究,探索“会音巴雅尔”的形成,并对“会音巴雅尔”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对“会音巴雅尔”的组织形式和仪式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四章则在尝试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对“会音巴雅尔”的特征、存续基础、当代作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查干哈达“会音巴雅尔”诞生于200多年前,是在民间自发形成的村屯文化形态。它较为完整并集中地映射了蒙古贞人落地生根后,自成聚落,自我组织起来的生产生活形态和社会意识情态。藏传佛教在蒙古贞地区的迅猛发展大力助推了这一民间事物的成熟发育。这一民间村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其倡导的和谐向善理念及其独有的仪式表现形态。在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大环境中,“会音巴雅尔”作为一项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传承和开发价值。“会音巴雅尔”的传承意义体现在:文化特征浓厚的地域性、多种文化元素的交融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变异性等方面。从形成到至今,得益于其作为民众的心灵慰藉,同时又是调节社会关系的“纽带”,得到政府的鼓励与引导,并在学者的研究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之下,“会音巴雅尔”得以存续至今仍旧鲜活如初。“会音巴雅尔”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ZAGD-OCHIR TEGSHBUYAN[9](2020)在《中蒙两国那达慕节日比较研究 ——以“男儿三项”为中心》文中指出中蒙两国的蒙古族在历史上同根同源,族群发展、发展演变都与草原游牧文化密切相关,那达慕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节日的,集军事、体育、宗教、生产、生活于一体,是蒙古族文化的最佳写照,也折射了族群历史背影。自蒙古国1921年分治独立以来,蒙古族群开始分散于中、蒙两国,代表族群文化的那达慕也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蒙古国那达慕于201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注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那达慕于2006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财产,那达慕是超越国界的,如何传承、传播与保护对于两国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选取那达慕的核心要素“男儿三项”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围绕节日称谓、内容、仪式、传承、功能五个方面展开比较分析,呈现与分析中蒙两国节日文化发展的差异、表现及原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中蒙那达慕节日称谓的探源与比较,中蒙两国的蒙古族群原为一体,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早期有“军事演习那达慕”、“祭祀敖包那达慕”两种,主要表现为军事竞赛与萨满祭祀。族群分流之后,中国蒙古族聚居区域各种形式的节庆活动统称为“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已消失,蒙古国保留了敖包祭祀,名称为“佛教丹希格那达慕”,“国庆-那达慕”取代“军事那达慕”。节日名谓与时间的变化反映了节日形态与内核的差异。第二部分针对“男儿三项”的具体内容展开比较,搏克、赛马、射箭是两国共有的传统活动,主旨相通,但具体表现差异明显。中国淡化了性别建构,倾向于创新,不仅对“男儿三项”进行了拓展增加一些与汉文化相关的马球、马术、布鲁游戏、赛骆驼等男儿项目,还增加了女人摔跤比赛,成为名副其实的“那达慕大会”。蒙古国则显示出守成的姿态,对男性形象的塑造或许是对族群游牧文化记忆,不仅固守传统三项,更以法律定制方式对竞技规则、选手服饰和冠军称号进行完善。第三部分是对“男儿三项”传承方式的分析,中国那达慕以文旅、会展的方式展开,集庆祝、商贸、娱乐于一体,呈现多民族融合尤其是汉文化的痕迹,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了地方民间节日的传承,节日内核发生某种蜕变。蒙古国以两种不同形态的那达慕固守民族传统,民间自发力量共同传承势态稳定。节日形态与内核相对固定与完整。第四部分针对两国那达慕的话语展开分析比较,从官方、媒体、民间三个维度展示节日对于两国的不同意义。“那达慕”在中国与蒙古国分别代表一族、一国的文化传统,功能上差异明显。前者是中国蒙古族族群自我识别的标志,同时也是大传统即官方叙事的一部分,后者是蒙古国国民个体身份与文化认同的符号,由此成为国家的符号与象征。文化、政治、信仰、经济等历史或现实因素直接影响了二国不同的价值取向,中蒙两国的那达慕同源异流,同中有异,相较而言,蒙古国的那达慕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节日形态,传承稳定,中国那达慕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影响明显,创新性强,媒体力量发达,但节日传承有式微趋势。两国之间应相互借鉴治安,两国之间的节日往来与互动促进了那达慕文化的跨地域传播,对于节日本身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有重要意义。中蒙两国应取长补短,在传承模式与文化重构方面相互借鉴。

莎丽[10](2020)在《卡罗·帕格《蒙古音乐,舞蹈和口头叙事-表演中的多重身份认同》译介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蒙古族传统表演艺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与研究的对象,然而将其与身份认同相关联进行的研究屈指可数。《蒙古音乐,舞蹈和口头叙事——表演中的多重身份认同》(Mongolian Music,Dance,and Narrative:Performing Diverse Identities)是英国着名民族音乐学家、人类学家卡罗·帕格(Carole Pegg)撰写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民族志。从表演着的族群、历史和地点(performing ethnicity,history and place)、体现着的精神世界(embodying spiritual landscapes)、构建中的社会、时间与空间(creating society,time and space)、变革中的政治身份认同(transforming political identity)四个方面展开了对此领域的研究。作者以表演为中心,视各类蒙古族传统表演体裁为研究对象,并通过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分析其与身份认同的联系。该着作基于坚实的田野考察工作,包含珍贵翔实的一手资料,不仅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整理后的理论成果,亦是当下屈指可数的,深入研究蒙古表演与身份认同的英文着作。该着作内容翔实,分析深入,在所涉及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蒙古音乐,舞蹈和口头叙事——表演中的多重身份认同》(Mongolian Music,Dance,and Narrative:Performing Diverse Identities)为研究对象,对论着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进行译介与研究。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论着进行简要评述,概括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和主要论题;探讨该书的翻译价值和意义;解释着作中族群、关联性、口头叙事以及身份认同等相关基本概念。第二章以“表演”为中心,讨论蒙古族表演艺术的多样性、传统表演规则的复杂性,阐释蒙古族各族群是如何与历史、宗教、政治形成复杂关联并获得多重的身份,以及如何通过“表演”对其身份进行验证和巩固。第三章主要论述随着蒙古国政治政权的动荡,一场国家性的艺术创作随之上演——人为的构建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表演”作为其主要的改造工具与途径,发生了何种变化?面对民主革命的到来,伴随着全社会人文语境的放松,带着社会主义烙印的“表演”迎来新的“文艺复兴”,旧蒙古的传统表演艺术得以复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多元音乐语境的交融下,蒙古族的“表演”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全球化的舞台上。最后,第四章主要对该着作核心的主旨与观点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作者的主要视角和立场。并回顾整体翻译过程,对翻译实践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二、论“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流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流传(论文提纲范文)

(2)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国概况》课程的教学设计 ——以“中国的习俗”之“传统节日”章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体验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1.2.2 《中国概况》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
        1.4.1 体验式教学法概述
        1.4.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述
第2章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的设计
    2.2 问卷调查的分析
        2.2.1 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分析
        2.2.2 对教师的调查情况分析
第3章 体验式教学法“传统节日”文化课可行性分析及教学原则
    3.1 体验式教学法在“传统节日”文化课中的可行性分析
        3.1.1 基于课程性质方面的分析
        3.1.2 基于教学目标方面的分析
        3.1.3 基于教学对象方面的分析
        3.1.4 基于教学内容方面的分析
    3.2 基于体验式教学法对外汉语“传统节日”文化课教学原则
        3.2.1 体验性原则
        3.2.2 自主性原则
        3.2.3 趣味性原则
第4章 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案例
    4.1 总体设计
    4.2 教学步骤
    4.3 教学总结
        4.3.1 教学评价
        4.3.2 教学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关于对外汉语《中国概况》课程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蒙古族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六)创新点
    (七)论文研究框架图
一、蒙古族那达慕民俗节庆的传播需求分析
    (一)蒙古族那达慕民俗节庆概述
        1.那达慕的起源
        2.那达慕的传承
        3.非遗视野下的那达慕
    (二)蒙古族那达慕民俗节庆的符号传播形态
        1.那达慕的活动——核心象征符号体系
        2.那达慕的仪俗——复合象征符号体系
    (三)民俗节庆传播要素与环境分析
        1.民俗节庆传播模式分析
        2.民俗节庆传播受众分析
        3.图像时代的民俗节庆传播环境
        4.多学科的跨界与融合研究方法
    (四)蒙古族那达慕民俗节庆题材绘本设计需求分析
        1.蒙古族那达慕民俗节庆代际传播断层问题
        2.保护与共享蒙古族那达慕传统资源的需求
        3.构建儿童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的需求
        4.连接市场亟需提升国内绘本原创力的需求
    (五)根据那达慕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提出问题
        1.我国民俗题材绘本同质化严重
        2.引进为主原创匮乏的市场现状
        3.儿童对于那达慕缺乏深刻体验
    本章小结
二、绘本创作理论基础与市场调研
    (一)民俗节庆绘本概况
        1.绘本概况
        2.绘本艺术语言对民俗文化的重写——以节庆绘本为例
    (二)民俗审美在绘本中的表现
        1.地域特色的造型样式
        2.质朴自然的色彩语言
        3.庄重磅礴的仪式体验
        4.传统工艺中汲取风格
    (三)市场调研情况分析
        1.儿童对那达慕了解状况调查
        2.国内传统节庆绘本数据分析
        3.调研结果对选题的作用与意义
    (四)使用场景分析
        1.分析儿童绘本阅读场景——儿童自身需求
        2.分析儿童绘本消费场景——家长教育需求
        3.分析儿童绘本收藏场景——重复利用价值
    本章小结
三、蒙古族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的价值与定位
    (一)通过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传达蒙古族核心文化价值
        1.传达草原生活的文化根基
        2.传达节日祭献的民族信仰
        3.仪式传播与文化记忆诠释
    (二)民俗节庆的人文价值对于儿童的人格塑造作用
        1.外圆内方的处事信条
        2.和谐对称的造物象征
        3.亲近自然的色彩喜好
    (三)绘本功能定位
        1.文化体验功能
        2.文化教育功能
        3.文化传承功能
        4.传统文化与科普相结合
    (四)绘本受众定位
        1.受众年龄界定
        2.儿童审美表现及心理认知分析
    (五)民俗节庆在绘本中的表达与创新
        1.创作典型化演绎——提取民俗形象原型
        2.间接叙事化展示——具象节庆活动仪俗
        3.直接语境化再现——表达民俗精神内涵
    本章小结
四、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创作实践
    (一)从美学角度创新满足儿童视觉需求
        1.以夸张化满足儿童幻想需求
        2.以第一视角满足儿童参与感
        3.以神秘叙述满足儿童好奇心
    (二)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人物形象设计
        1.人物动态设计
        2.人物造型设计
        3.人物性格演绎
    (三)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地域场景设计
        1.场景建筑设计
        2.场景陈设道具
        3.场景自然风貌
    (四)以儿童为主的《那达慕》绘本趣味性装帧设计
        1.绘本的文本表达
        2.绘本的页面设计
        3.绘本的色彩设计
    (五)那达慕节日氛围的刻画方法
        1.人物的群体化
        2.场景的热闹化
        3.表情与环境的和谐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绘本《那达慕》角色设计
    绘本展示
    绘本效果展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哈斯古筝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与方法
    二、目前研究成果综述
    三、“筝”的历史文化简述
一、多元文化背景的古筝艺术历程
    1.1 鄂尔多斯音乐文化背景
    1.2 哈斯多地习筝经历
        1.2.1 少年岁月
        1.2.2 本科阶段
        1.2.3 研究生深造
    1.3 承前启后的哈斯筝艺传承链
二、多派互鉴的筝艺探索之路
    2.1 古筝和雅托噶的交融与碰撞
        2.1.1 古筝和雅托噶源流及发展的相互联系
        2.1.2 古筝和雅托噶的艺术表现特色
    2.2 “同名不同派”筝曲中的异同体现
        2.2.1 两首筝曲的共同“母体”
        2.2.2 曲谱、演奏差异
    2.3 筝曲《牧野随想》的创演探索
        2.3.1 图谱
        2.3.2 演奏
三、草原文化熏陶下的筝曲表演风格
    3.1 经典草原筝曲的技巧体系与发挥——以《草原英雄小姐妹》《喜奔那达慕》为例
    3.2 哈斯对雅托噶(蒙古筝)音乐的演奏及诠释——以《古力查干阿斯尔》为例
        3.2.1 演奏特点
        3.2.2 乐曲诠释
    3.3 对现代大型草原筝曲的诠释——以古筝协奏曲《诺恩吉娅幻想曲》为例
        3.3.1 哈斯对该曲结构的把握
        3.3.2 哈斯对情绪转折的处理
        3.3.3 连接句中的调式变化技术
        3.3.4 蒙古族传统歌唱艺术的体现
四、哈斯古筝教学特点及社会影响
    4.1 哈斯的古筝教学理念及特色
        4.1.1 融合音乐历史背景
        4.1.2 强调技术技巧
        4.1.3 创作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4.2 哈斯古筝社会实践途径和成果
        4.2.1 哈斯的学术研究和荣誉成果
        4.2.2 人才培养的代表性活动
        4.2.3 内蒙古雅托噶(古筝)协会的成立
        4.2.4 积极促进古筝国内、国际交流
    4.3 发展中的草原古筝艺术
        4.3.1 哈斯蒙古风格形成的因素
        4.3.2 内蒙古“筝”艺术的组成
        4.3.3 对内蒙古筝艺发展的期待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文化
        2.1.2 “那达慕”文化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访谈法
        3.2.4 比较研究法
4 研究内容与分析
    4.1 内蒙古夏季“那达慕”
        4.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夏季“那达慕”的发展历程
        4.1.2 内蒙古2020·兴安盟夏季“那达慕”
    4.2 内蒙古冬季“那达慕”
        4.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冬季“那达慕”的发展历程
        4.2.2 内蒙古2020·乌兰毛都草原冬季“那达慕”
    4.3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分析
        4.3.1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
        4.3.2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活动内容的对比分析
        4.3.3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社会文化功能的对比分析
        4.3.4 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产业价值的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节日化建构
        2.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
一、田野调查点概况
    (一)乌审旗概况
        1.历史沿革
        2.生存环境
        3.人文环境
    (二)乌审旗的民族文化资源
        1.传统技艺
        2.歌舞器乐
        3.祝赞词等民间文学传统
二、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由来发展、组织形式和节日过程
    (一)敖伦胡日呼的由来与发展
        1.敖伦胡日呼的由来
        2.敖伦胡日呼的发展
    (二)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组织形式和项目设置
        1.组织形式
        2.竞赛项目和规则设置
    (三)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节日过程与节日内容
        1.节日前的准备
        2.节日过程
三、敖伦胡日呼的节日化建构
    (一)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角色与途径
        1.借助国家和学术话语赋能
        2.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汇集社会和文化精英的力量
    (二)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理念与内容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文化内涵至上
        3.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
        4.彰显文化主体性
四、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2.有效整合地区民族文化资源
    (二)扩大民族文化的展演和表述功能
        1.扩大民族文化展演与展示功能
        2.扩大民族文化表述功能
    (三)丰富民间文化生活,助力新牧区建设
        1.丰富民间文化生活
        2.助力新牧区建设
    (四)增进文化交流与互动
        1.场域内的人际交流与互动
        2.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西北部地区蒙古族舞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论文类
        (二)着作类
        (三)实践类
    三、文献综述
    四、选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对比分析与归纳总结
第一章 西北部地区蒙古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考察
    一、甘肃省肃北地区的人文发展与历史渊源
        (一)生存场域概述
        (二)人文发展历程
        (三)蒙古族舞蹈的渊源
    二、青海省海西地区的人文发展与历史渊源
        (一)生存场域概述
        (二)人文发展历程
        (三)蒙古族舞蹈的渊源
    三、两个地区蒙古族舞蹈的异同成因
        (一)文化类型的影响
        (二)民俗习惯的影响
        (三)文化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 肃北地区与海西地区的蒙古族舞蹈特征
    一、肃北地区蒙古族舞蹈的种类特征
        (一)习俗类
        (二)劳作类
        (三)自娱类
        (四)综合表演类
        (五)表演程式
        1.表演人员
        2.表演时间与场地
    二、海西地区蒙古族舞蹈的种类特征
        (一)节日欢庆类
        (二)仪式类
        1.巴格西与三个班德
        2.查玛
        (三)自娱类
        1.跳鹿
        2.筷子舞
        3.盅碗舞
        (四)表演程式
        1.表演人员
        2.表演时间与场地
    三、比较分析
        (一)表现形式的异同
        (二)风格特征的异同
        (三)服饰与道具的异同
第三章 蒙古族舞蹈的发展对策
    一、大众媒介的宣传
    二、美育进校园
    三、传承机制的建立
    四、优化旅游形式,打造品牌效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会音巴雅尔”的民族学阐释 ——基于查干哈达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查
        (二)口述史研究
        (三)文献研究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田野点的历史溯源
        一、蒙古贞
        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成立
        三、查干哈达村的形成
    第二节 田野点的现实基础
        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况
        二、查干哈达村简介
第二章 “会音巴雅尔”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会音巴雅尔”的起源
        一、治病缘由起源说
        二、古代社群组织衍生说
        三、“邻里饭”衍生说
    第二节 “会音巴雅尔”的演变历程
        一、初始萌生阶段
        二、发育形成阶段
        三、成熟稳定阶段
        四、发展创新阶段
第三章 “会音巴雅尔”的组织形式与仪式活动
    第一节 、“会音巴雅尔”的组织形式
        一、举办时间及地点
        二、组织者与参与者
    第二节 、“会音巴雅尔”的仪式活动内容
        一、诵妙法莲花经
        二、祭祀莲花塔
        三、民族文艺展演
        四、会音莲粥宴
第四章 “会音巴雅尔”的民族学解读
    第一节 “会音巴雅尔”的节日文化特征
        一、地域性
        二、交融性
        三、变异性
    第二节 “会音巴雅尔”的存续基础
        一、民众的心灵慰藉
        二、调节社会关系
        三、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四、学者的挖掘与媒体宣传
    第三节 “会音巴雅尔”的当代作用
        一、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三、在维护乡村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蒙两国那达慕节日比较研究 ——以“男儿三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的相关研究
        1.3.2 蒙古国的相关研究
        1.3.3 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同源异流:节日起源与名谓演变
    2.1 那达慕节日的起源之说
        2.1.1 军事演习说
        2.1.2 敖包祭祀说
    2.2 那达慕节日的分流:传统民俗与国庆节日
        2.2.1 那达慕大会:中国蒙古族的传统民俗节日
        2.2.2 蒙古国“国庆-那达慕”节日与佛教丹希格那达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中有异:中蒙那达慕“男儿三项”活动内容比较
    3.1 中国那达慕:性别上的突破
        3.1.1 搏克
        3.1.2 赛马
        3.1.3 射箭
    3.2 蒙古国那达慕:男性形象塑造
        3.2.1 搏克
        3.2.2 赛马
        3.2.3 射箭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男儿三项”传承模式比较
    4.1 中国:创新与蜕变
        4.1.1 传统三项
        4.1.2 传统的发明
    4.2 蒙古国:一脉相传的男性节目
        4.2.1 民间自我传承
        4.2.2 被正统化与合法化的竞技规则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蒙那达慕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比较
    5.1 官方:中蒙那达慕文化价值的认可差异
        5.1.1 .中国:遗产化的民俗
        5.1.2 .蒙古国:国庆大典的仪式文化
    5.2 .媒体:中蒙那达慕文化价值的媒体形象呈现
        5.2.1 .中国:草原旅游文化的塑造
        5.2.2 .蒙古国:国家符号与象征
    5.3 .民间:中蒙那达慕文化价值的自我表达
        5.3.1 中国:族群身份识别与认同的建构
        5.3.2 .蒙古国:国民个体识别与文化认同的符号
结语
    (一)结论
    (二)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0)卡罗·帕格《蒙古音乐,舞蹈和口头叙事-表演中的多重身份认同》译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蒙古音乐、舞蹈和口头叙事——表演中的多重身份认同》概述与基本概念.
    第一节 此书概要
        一、作者简介
        二、内容及结构简介
    第二节 主要概念
        一、族群(ethnic)
        二、口头叙事(oral narrative)
        三、关联性(connections)
        四、身份认同(identity)
第二章 表演与多重身份认同
    第一节 表演民族志
    第二节 表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一、孛尔只斤乃日(Borjigin nair)
        二、声乐曲目
        三、乐器与舞蹈
    第三节 关联性身份构建
        一、历史、传说与蒙古族表演的关联
        二、地理界限与蒙古族表演的关联
        三、故乡、迁徙与蒙古族表演的关联
        四、英雄领袖与蒙古族表演的关联
    第四节 表演——身份认同
第三章 社会变革与政治身份认同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身份
        一、表演——控制意识形态的工具
        二、宗教信仰与英雄领袖
        三、新时代的新熔炉
    第二节 民主变革与全球化
        一、多样化的流行音乐
        二、全球化时期
第四章 关于此书及翻译过程的思考
    第一节 作者立场
        一、作者的主要视角与立场
        二、着作的核心观点与主旨
    第二节 翻译实践的理论与方法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
        二、“信任”与“补偿”下的翻译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论“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流传(论文参考文献)

  • [1]仪式观视角下蒙古族那达慕文化传播研究 ——以锡林郭勒地区为例[D]. 奇如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国概况》课程的教学设计 ——以“中国的习俗”之“传统节日”章节为例[D]. 周菁. 沈阳大学, 2021(09)
  • [3]蒙古族那达慕民俗题材绘本设计研究[D]. 王智鸿.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哈斯古筝艺术研究[D]. 王予迪.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内蒙古冬夏季“那达慕”文化活动开展的对比研究[D]. 耿若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D]. 李嘉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7]西北部地区蒙古族舞蹈的比较研究[D]. 马筱婷.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会音巴雅尔”的民族学阐释 ——基于查干哈达村的田野调查[D]. 银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9]中蒙两国那达慕节日比较研究 ——以“男儿三项”为中心[D]. ZAGD-OCHIR TEGSHBUYAN.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卡罗·帕格《蒙古音乐,舞蹈和口头叙事-表演中的多重身份认同》译介与研究[D]. 莎丽.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论“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