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均衡大米膳食示范

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均衡大米膳食示范

一、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论证(论文文献综述)

张栩华[1](2019)在《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研究 ——以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大跃进”运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素来是党史、国史界研究的重点。城市“大跃进”运动深刻改变了当时城市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风貌。探究“大跃进”运动在城市基层的兴衰,对总结“大跃进”运动这一乌托邦实践的经验教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正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街道是城市的基本单元,街道群众组织参与了城市“大跃进”运动中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鉴于此,本文运用基层原始档案和报刊资料,对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中的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进行考察。在“大跃进”运动的背景下,广州市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经历了创办、高潮、整顿、压缩的曲折过程。计划经济体制下,街道工业的所有制形式、利润分配方式以及产供销问题未能有效解决,最终随着“大跃进”运动的结束而停办。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促进生产,街道群众还兴办了托儿所、幼儿园,公共食堂等街道福利事业,但由于经费紧张、场地有限、人员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些街道福利事业也在调整中退出历史舞台。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中的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看似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轨迹,但却都是“以生产为中心”口号下的产物,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的兴衰也直接影响另一方。街道工业为街道福利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街道福利事业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业生产的进行。在这种生产、生活相互依存的关系下,街道工业停办后,妇女失去收入来源,重新投身家务,托儿所、幼儿园、公共食堂等街道福利事业也失去了存续的必要。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中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的迅速发展,与政策号召下群众的一哄而起有关,其结束也是运动后期政策调整和群众消极应对的必然,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运动一方面是在寻求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平衡,另一方面也贯穿了国家改造和控制城市基层的意志。

段正华[2](2015)在《近代中国儿童救助研究》文中指出自晚清以来,传统的儿童救助活动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转型,“教养兼施”的救助理念也在“传统”与“现代”互相交织的特殊情境下不断发展,并在清末新政时期完成了制度化。民国时期,北京政府的孱弱刺激了地方精英和社会名流介入儿童救助事业的积极性。由此,各类儿童救助机构立足于“教养兼施”的救助理念,纷纷加快了现代化的转型速度。在此过程中,一些规模庞大的综合性慈幼机构应运而生,如香山慈幼院、烟台恤养院等,它们既代表了民国时期儿童救助事业的最高水平,同时又是民国时期儿童救助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新政权颁布法令法规,加大了对慈善救济事业的监管力度,并积极整合地方育婴慈幼资源,以国家权力推广官办救济院体制,以期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儿童救助体系。此举固然开国家大规模社会救助事业之先河,但却对私立儿童救助机构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儿童流离失所,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难童潮。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权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抢救、教养难童的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共分六章,对儿童救助事业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下的转型历程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考察,重点聚焦近代儿童救助事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经费来源和收支状况以及教养方法,总结近代儿童救助事业的发展特点,并通过对儿童救助事业的探讨,试图思考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微妙关系,反思话语霸权对施助者和儿童的影响。第一章对传统儿童救助活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重点探讨清前期儿童救助事业的发展概况,指出“伦理动力”对儿童救助活动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晚清时期儿童救助活动的介绍,重点探讨“教养兼施”救助理念的产生、发展和制度化的过程。第三章对民国时期的育婴堂、本土新型慈幼机构以及官办救济院中的儿童救助机构进行分门别类的探讨,展现民国时期儿童救助事业的全景。第四章以北京着名的儿童救助机构香山慈幼院为主线,通过深入聚焦其运作模式和教养方法,试图归纳“香慈模式”的典型特点,并将其与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另一所综合性慈幼机构烟台恤养院进行对比,以便丰富我们对民国时期儿童救助活动的认识,进而探讨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五章重点介绍抗战时期的儿童救助活动。第六章对近代中国儿童救助事业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反思话语霸权对施助者和儿童的影响。

李小云[3](2012)在《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是二十一世纪两大显着趋势,也是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快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框架和老年居住及长期照护供需矛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论文综合社会、人口、生理、心理、行为、建筑、规划等多学科的知识,将老年社会学与社区规划内容相结合,研究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有利于完善城市老年居住研究理论体系,以及完善城市规划研究中“需求—规划”、“社会—空间”关联方法的认知;可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在社区层面的规划建设;也有助于老年人更加友好和谐地与其他年龄群体共处,促进社会融合;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还可以更具体地从社区层面完善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调控机制,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实现社会公平。论文首先探讨了老年社会学、人与环境、精明增长、社区规划等相关理论及其对本次研究的指导意义,然后就境内外城市老年居住模式及老年友好社区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回顾和梳理,通过国际比较,提出原居安老模式应成为中国未来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模式,以及应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能同时满足物质性和社会性设施及服务的老年友好社区,从而建立原居安老模式与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建设的互动关系。同时,基于“需求—规划”研究主线,论文对原居安老模式下老年人需求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调研内容构建了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的,包括社会支持、物质环境支持、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支持等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支持体系,以及基于社区支持体系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论文提出了包含住房、健康与安全、老年文化、老年服务体系、年龄融合等规划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社会服务规划策略;以及包含土地使用、居住单元、友好开放空间、友好交通环境、老年服务设施、旧社区适老改造等规划内容的老年友好社区物质环境规划策略。为了让老年友好社区的社会服务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更好地融合,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整合与调控策略通过规划整合、主体利益调控、促进政策和措施等内容,促进规划从社会服务目标到空间资源配置的全过程落实。论文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本研究可以从老年人需求的差异、地区城市的不同、迁移机制、居住满意度、评估体系等视角和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高振宇[4](2012)在《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法国“年鉴学派”的兴起标志着西方史学的重大转向,从此以普通大众之日常生活及其变迁为研究焦点的社会史横空出世。在社会史狂飙突进的运动中,借助法国史学家阿里耶斯的大作《童年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儿童史作为一门研究领域于20世纪60年代宣告诞生。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之后,西方儿童史学的研究焦点已经日益从儿童观的演化史转移到对儿童声音的还原和其力量的揭示上。在中国,学者对儿童史的基础研究还很少,儿童史的学科建设问题才刚刚被提上议程;对儿童观的研究虽然受到多个学科领域学者的青眯,但这些研究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史料方面,过度倚重知识分子的论着和官方档案,缺乏对与一般民众有关的史料的挖掘和利用;二则存在明显的“革命论”倾向,夸大了“五四时期”在现代儿童观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对学校教育议题的关注不足。此外,对历史上儿童的生活体验,以及他们重构社会文化的力量等方面的研究也处于空白的状态。本论文的诞生即在为解决以上问题迈出最初的一步,因为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利用自传、口述历史、校史等新史料,藉由对1902-1949年这段时期中国学校教育的重新审视,不仅探讨了彼时中国官方、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在儿童议题上的基本观念,证明“五四时期”并不完全是中国童年的“发现期”;而且揭示了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他们扞卫自己的权益、影响成人世界的力量。全文由三个部分八大章所构成,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社会和家庭环境下的儿童”,旨在展示国家、社会、家长和儿童围绕受教育权问题所展开的各种博弈,主要分成两章来叙述:第一章分析了儿童参与各种劳动与受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重点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在处理这对关系时的基本看法与实际作为;第二章探索了家庭内部有利或不利于儿童实现受教育权的各种因素,以及儿童为扞卫这项权益所采用的各种策略。第二部分为“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儿童”,重在呈现学校制度框架中国家、学校、家长和儿童之间的权力关系,由三章所构成:第三章探讨了在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与实施的过程中,国家和家长对待儿童教育的态度,及他们各自履行义务的情况;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从惩罚和自治两个角度反映了近代中国学校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进程,及儿童为促进这种现代化所做出的贡献。第三部分为“课程与教学中的儿童”,重在还原各方在建立儿童本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过程中的实际贡献,也由三章组成:第六和第七两章主要揭示了国家和知识分子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后的儿童观因素;第八章则通过描述儿童在课堂内的学习生活和课堂外的业余生活,展现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在儿童议题上的具体观念与做法。

李丽雅[5](2006)在《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农业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产生的,是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业用地,为城市带来建筑过密、空间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后果,为此都市居民要求赏心悦目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随着都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食品的新鲜安全以及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文明等的要求不断增加。都市农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表明现代农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内在需求,反映了都市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在我国;都市农业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把大城市地区的农业和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强调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重视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业的综合功能的认识和开发,充分发挥农业对城市具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将会愈益显示出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因此,对大城市地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系统地研究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郊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包括理论总结、经验借鉴与实证分析三大部分,共分为有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讨了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并对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都市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的产生。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都市的产生、发展与都市农业形成进行了考察,表明都市农业的形成是在城乡结合地带不断发生着的地域空间整合、城乡经济整合和行政体制整合过程这三维整合的结果;然后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从都市农业地域范围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的功能,都市农业的形式(包括都市农业的模式与类型),并对都市农业与一些相关农业类型(包括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进行了辨析。综合国内外的研究,都市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程言清[6](2005)在《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文中指出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一个不以时间变换和空间转移而改变的永恒性问题。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分工,决定了农村为城市提供食品的必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食品需求对整个社会食品供给的意义不断增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显着改善,蔬菜、肉类、家禽、蛋类、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副食品在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副食品在城市食品供给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副食品供给的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政策措施加以实现。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个人效用最大化中的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本文运用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范式:“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对不同的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产生的绩效进行分析。我国城市副食品供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分别利用了计划供给制度、“双轨制”供给制度、“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食品安全制度。这些制度对资源使用权和交换权、副食品交易类型,政府管制方法、市场竞争等产生不同影响,形成不同的副食品供给绩效。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制约了副食品供给量增加,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不足。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政府否定了市场调节作用,制定了向城市居民倾斜的食品分配政策,在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剥夺了农民独立的生产决策权,农产品统购制度否定了农民的自由交易权、剩余索取权,缺乏经济利益刺激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农业集体劳动非常高的监督成本最终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农业生产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人均副食品占有量增加缓慢。户籍制度虽然把农民关在城市大门之外,但副食品供给量的不足使政府一直对市民副食品执行计划供应,市民没有消费选择权。城市副食品供给“双轨制”制度促进了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水平提高,但政府财政负担迅速加重。“双轨制”制度作为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形式,其实施降低了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适应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双轨制”制度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一一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之前,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行,政府多次提高副食品收购价格;按照“双轨制”制度规则,农民完成政府的统购派购任务后可以把剩余的副食品拿到集贸市场上自由出售。获得部分自主经营权的农民,在增加经济收益的冲动下爆发出发展副食品生价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副食品供给量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继续享有计划供给制度下低价购买副食品的权利,同时又增加了在农贸市场上购买副食品的自由选择权,既得利益得以维护,支持制度变迁。“双轨制”制度下,从稳定社会秩序愿望出发,政府对副食品供给的原则是“提高收购价、稳定销售价”,由此拉大了购销倒挂差价,政府财政负担日趋加重。 城市副食品“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增加了城市副食品供给,违反了市场经济原则,经济绩效不理想。“菜篮子”工程是在副食品购销价格全部放开后,市场自发调节产生价格波动,出于政府形象考虑,顺应城市居民呼声,政府直接干预副食品生产,试图通过增加副食品供给量平抑副食品价格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副食品生产应该服从比较优势原理,资源配置体现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产品优势,城市副食品供求平枷应是在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下实现。市长负责制下的“菜篮子”工程,通过财政补贴,建立副食品生产基地、扶持国营副食品商店、限制副食品价格,增加了副食品供给,压制住了市场价格。但“菜篮子”工程是以财政支持为基础的、基于个别城中形成的副食品供求平衡只能是弱平衡,增加了交易成本,浪费了资源。 副食品安全制度促进了副食品质量提高,但没有彻底扭转副食品不安全局面。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在食品供给数量基本满足后食品供给出现的新问题,反映了消费者对一食品消费的营养、安全、健康的新要求。副食品安全也成为了目前城市副食品供给的核J亡问题,政府现在出台的副食品管理政策基本是围绕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动用了农业、卜生、质检、工商、环保、经贸、水利、计划、财政等许多部门,颁布了《无公害农产l钵管理办法》,开展了放心食品工程,启动了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了食品检测力度,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提高了食品的整体质量。但对于副食品尤其是未加工的、天然副食品还缺乏有效的制度解决不安全问题。因为引起劣质副食品流入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责任难追溯、信用不发达等问题没有得到治理,市场竞争不公平,优质副食品的市场空间被挤占。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一一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 伴随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迈进,饮食结构得到改善优化,城市居民对不同副食品消费?

郭晓俭,陈惠兰,王军,林长清,罗卓新,丁顺珍[7](2002)在《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论证》文中研究表明 本文对芳村区22所幼儿园的5181名幼儿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提示:热能正常,但不平衡。热能分配为:蛋白质偏高,脂肪偏低,碳水化合物适宜。根据DDP分析,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平衡。表1提示:动物食物过高,坚果,油脂和豆制品摄入不足,谷类,蔬果适宜。蛋白质来源分布也不平衡,动物蛋白质过多,大豆类蛋白质偏低。三餐热能分配不均衡,早餐不足,午餐过多。5—6岁的视黄醇当量不足,而各年龄组的维生素E超标,达200%以上。各年龄组

二、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论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研究 ——以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意义
        (三)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篇章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基本框架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
    五、时空与理论基础
        (一)时空
        (二)理论基础
第一章 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的创办与高潮
    一、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发动的背景
        (一)“跃进”口号与总路线的提出
        (二)广州城区生产高潮的出现
    二、街道工业“大跃进”
        (一)宣传与动员
        (二)街道工业的创办
        (三)街道工业的特点
    三、托儿组织“大跃进”
        (一)托儿组织的兴办
        (二)托儿组织的普及与影响
    四、街道公共食堂“大跃进”
        (一)城市人民公社的建立
        (二)广州城区街道公共食堂的出现
        (三)广州城区街道公共食堂的发展高潮
第二章 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的整顿与运作
    一、1959 年街道工业的整顿
        (一)街道工业发展方向的调整
        (二)企业所有制形式的调整
        (三)企业内领导和骨干的调整
        (四)具体管理制度的调整
        (五)街道工业的直接领导部门的调整
    二、托儿组织的日常运作
        (一)集中与民主:党委领导下的托儿组织
        (二)房舍与资金:从群众自筹到政府补助
        (三)教育与培训:托儿组织师资力量的强化
        (四)托儿收费与保教人员工资
        (五)保育员的配比和卫生制度的建立
    三、街道公共食堂的建立与管理
第三章 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的压缩与停办
    一、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后公社工业的压缩与停办
        (一)1960 年街道工业的新跃进
        (二)公社工业再调整与压缩
        (三)公社工业的停办
        (四)街道工业的作用及停办原因
    二、托儿组织的问题与缩减
        (一)托儿组织存在的问题
        (二)托儿组织的缩减停办
    三、街道公共食堂的问题与停办
        (一)街道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二)街道公共食堂停办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章 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的终止与经验教训
    一、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的终止与成绩
        (一)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的终止
        (二)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所取得的成绩
    二、“大跃进”运动结束后广州市采取的调整措施
        (一)政治思想的教育
        (二)失业人员的安置
        (三)退赔“共产风”所造成的损失
    三、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带来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失败的教训
        (二)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带来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近代中国儿童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由来
    二、 选题论证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作用
    三、 学术史综述
        (一)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二) 相关研究概况
    四、 学术要点
        (一) 选题切入点
        (二) 新学理视点
        (三) 学术考量重点
        (四) 学术探讨难点
        (五) 学术创新点
    五、 相关界定
        (一) 时间
        (二) 空间
        (三) 内容
第一章 传统儿童救助活动的历史回顾
    一、 宋代的育婴事业
    二、 明清时期的育婴事业
    三、 清末的保婴会
    四、 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发展动力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儿童救助活动
    一、 “教养兼施”理念的发展
        (一) 流浪儿童问题和儿童救助理念的转变
        (二) 西方新型儿童救助理念的传播
        (三) 思想家、慈善家的自觉提倡
    二、 “教养兼施”的最初实践
        (一) 恤孤局
        (二) 上海抚教局
    三、 “教养兼施”的进一步推广
        (一) 青州抚教、留养局
        (二) 天津广仁堂
    四、 “教养兼施”的最终制度化
    五、 晚清时期教会的育婴慈幼活动
        (一) 育婴堂和孤儿院
        (二) 特殊教育
        (三) 教会育婴慈幼活动对晚清中国的影响
第三章 民国初期的儿童救助活动
    一、 育婴堂
        (一) 发展概况
        (二) 内部组织机构
        (三) 救助活动
    二、 本土新型慈幼机构的出现
    三、 官方救济院中的儿童救助机构
    四、 民国时期教会的育婴慈幼活动
        (一) 育婴堂和孤儿院
        (二) 特殊教育
        (三) 教会育婴慈幼事业的中国化
第四章 民国时期儿童救助事业的典范——香山慈幼院
    一、 缘起和发展历程
        (一) 创办伊始(1917-1922)
        (二) 发展壮大(1922-1928)
        (三) 累遭挫折(1928-1937)
    二、 内部组织机构沿革
        (一) 创办初期的组织机构
        (二) 组织机构的再次调整
        (三) 总分两院制的确立
        (四) 挫折中组织机构的收束
    三、 经费运作情况
        (一) 发展期的经费状况
        (二) 收束期的经费状况
    四、 院内儿童的管理
        (一) 入院规定和学籍编制
        (二) 学制规定
        (三) 家庭制的管理模式
    五、 香山慈幼院的教养活动
        (一) 对儿童身体的关照
        (二) 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 全面系统的文化教育
        (四) 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
        (五) 丰富多彩的院内外活动
    六、 同路与歧途:香山慈幼院与烟台恤养院发展思路之比较
        (一) 香山慈幼院与烟台恤养院的相同点
        (二) 香山慈幼院与烟台恤养院的不同点
        (三) “香慈模式”的非普适性:兼论近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儿童救助活动
    一、 抗战初期社会各界对难童问题的关注
    二、 抗战时期的难童救济活动
        (一) 国民政府的难童救济活动
        (二) 社会各界的难童救助活动
        (三) 抗战时期的难童教养
    三、 陕甘宁边区的儿童救助活动——以延安第一保育院为例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一、 近代中国儿童救助事业的特点
        (一) 救助理念的变化
        (二) 教养方式的“现代”与“传统”
        (三) 救助范围的扩大与不足
        (四) 经费来源的多样化
        (五) 儿童救助事业的国家化
    二、 话语霸权下的施助者与儿童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3)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快速发展
        1.1.2 老年居住及长期照护的供需矛盾
        1.1.3 老年友好城市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理论及指导意义
        1.4.1 老年社会学相关理论
        1.4.2 人与环境理论
        1.4.3 精明增长理论
        1.4.4 社区规划理论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原居安老
        1.5.2 老年居住及模式
        1.5.3 老年社区及老年友好社区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老年居住模式和老年友好社区的研究与实践
    2.1 境外城市老年居住发展及模式研究
        2.1.1 老年居住发展概况
        2.1.2 老年居住模式研究
    2.2 境外城市老年社区及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2.1 老年社区研究与实践
        2.2.2 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3 国内城市老年居住发展及模式研究
        2.3.1 老年居住发展概况
        2.3.2 老年居住模式研究
    2.4 国内老年社区及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4.1 老年社区研究与实践
        2.4.2 老年友好社区研究与实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需求分析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
    3.1 原居安老模式特征分析
        3.1.1 原居安老与其他居住模式的异同
        3.1.2 原居安老的支持环境要素分析
    3.2 原居安老模式下的城市老年人需求特性分析
        3.2.1 主体需求分析
        3.2.2 空间需求分析
        3.2.3 需求的动态化和多样化
    3.3 原居安老模式下的城市老年人需求调查分析
        3.3.1 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3 实地调查和访谈分析
        3.3.4 调研小结
    3.4 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
        3.4.1 老年友好构成要素
        3.4.2 老年友好社区应具备的特征
        3.4.3 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支持体系
        3.4.4 基于支持体系的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内容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年友好社区社会服务规划策略
    4.1 老年住房规划策略
        4.1.1 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老年住房类型
        4.1.2 保障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住房需求
    4.2 健康规划策略
        4.2.1 健康老龄化与健康社区
        4.2.2 营造老年人健康生活环境
    4.3 安全规划策略
        4.3.1 预防老年伤害的社区安全
        4.3.2 构筑老年人安全生活环境
    4.4 老年文化规划策略
        4.4.1 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文化
        4.4.2 尊老文化规划策略
        4.4.3 老年教育文化规划策略
        4.4.4 老年休闲文化规划策略
        4.4.5 老年体育文化规划策略
    4.5 年龄融合规划策略
        4.5.1 年龄隔离与融合
        4.5.2 促进社区参与和互助
        4.5.3 营建面向多世代的社区
    4.6 老年服务体系规划策略
        4.6.1 构建多层次的老年服务体系
        4.6.2 发展多元化的老年服务主体
        4.6.3 提供类别化的老年服务内容
        4.6.4 建立网络化的老年服务平台
        4.6.5 引导老年服务产业的自我发展
        4.6.6 提升老年服务支持的信息技术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年友好社区物质环境规划策略
    5.1 土地使用策略
        5.1.1 推行扩大化的混合选址布局模式
        5.1.2 以步行为导向的用地规模控制
        5.1.3 引导不同形式的混合土地使用
        5.1.4 倡导分散化的紧凑填充式开发
    5.2 老年居住单元规划策略
        5.2.1 配建多代居及独立居住的普通居住单元
        5.2.2 配置适应不同健康状态的专用居住单元
    5.3 友好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5.3.1 创造社会交往性活动空间
        5.3.2 塑造康复性绿地景观空间
        5.3.3 提供可选性安全健身空间
        5.3.4 营造代际融合的场所精神
    5.4 友好交通环境规划策略
        5.4.1 建立应对需求变化的连续性交通环境
        5.4.2 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及服务
        5.4.3 构建安全的慢行交通环境
    5.5 老年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5.5.1 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老年服务设施内容
        5.5.2 完善居住区老年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5.5.3 优化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布局
    5.6 旧社区适老改造规划策略
        5.6.1 鼓励对普通住宅的适老改造
        5.6.2 加快户外空间环境的适老改造
        5.6.3 推动不同空间的置换与整合
        5.6.4 促进社区邻里关系的延续与重构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整合与调控
    6.1 基于“社会—空间”的规划整合
        6.1.1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6.1.2 推进规划外部的协调与对接
        6.1.3 引导规划内部的协调与融合
    6.2 面向多元主体利益的规划调控
        6.2.1 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模式
        6.2.2 促进老年人的规划参与
        6.2.3 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
    6.3 促进规划整合与调控的政策措施
        6.3.1 制定老年居住及服务设施的扶持政策
        6.3.2 加强对老年居住及服务设施的监管
        6.3.3 完善居住福利保障政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A
附录 2:调查问卷B
附录 3:调查问卷C
附录 4:访谈录音素材摘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走向儿童史学
    第一节 儿童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儿童史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儿童史学的起步
        三、儿童声音与力量的再现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架构
        一、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二、研究的时间期限
        三、研究的对象
        四、概念架构:现代儿童观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部分 社会与家庭环境下的儿童
    第一章 劳动与儿童教育的冲突和融合
        第一节 工厂劳动与儿童的教育
        第二节 商店学徒的工作与教育
        第三节 家务、农业劳动与儿童的教育
    第二章 家庭关系中的儿童教育
        第一节 家长对儿童上学的支持
        第二节 早婚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儿童对受教育权的扞卫
第二部分 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儿童
    第三章 义务教育体系的确立与完善
        第一节 建立义务教育的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与家长之间的角力
    第四章 学校对儿童的惩罚机制
        第一节 学校惩罚体系的演变历程简述
        第二节 私塾内的体罚现象与各方的反应
        第三节 中小学校的处罚现象与儿童的反抗
    第五章 儿童自治问题
        第一节 儿童自治事业的发展历程简述
        第二节 儿童自治机构的组织框架与实际职权
        第三节 儿童自治名义下的学生运动
第三部分 课程与教学中的儿童
    第六章 学前教育改革与童年观念的初步确立
        第一节 阶段教育的区分与联络
        第二节 兴趣教育的盛行
        第三节 个别指导与团体授课之间的张力
        第四节 走近儿童生活的课程
    第七章 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儿童观的演变
        第一节 阶段教育的确立与改革
        第二节 儿童的个体差异与课程开发
        第三节 意识形态控制与课程
        第四节 老解放区的课程改革
    第八章 儿童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体验
        第一节 课堂内的学习生活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结论与建议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二、对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反思和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1. 对“都市农业”名词的界定
        2. 都市农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3. 都市农业的概念
    第二节 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述评
        1. 国外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2. 我国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选题的意义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都市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的产生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产生与发展
        1. 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农业经济时代
        2.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工业经济时代
        3. 后工业经济时代现代都市的形成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形成
        1. 都市农业形成的历史考察
        2.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第三章 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
        1. 都市农业地域范围的界定
        2. 都市农业的特征
        3. 都市农业的功能
        4. 都市农业的形式
        4.1 都市农业的模式
        4.2 都市农业的类型
        5. 都市农业与相关农业类型的辨析
        5.1 都市农业与都市型农业
        5.2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
        5.3 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
        5.4 都市农业与生态农业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1. 农业布局与城乡发展理论
        1.1 农业区位论
        1.2 田园城市理论
        1.3 区域整体性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
        1.4 国外其他有关都市农业理论
        2. 相关经济理论
        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 比较优势理论
        3. 我国的城郊经济理论
第四章 国内外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
    第一节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1.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
        2. 海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2.1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2.2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模式—以中西欧国家为代表
        2.3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模式—以亚洲东部的日本、新加坡及我国台湾为代表
        3.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借鉴
    第二节 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
        1. 我国都市农业的两人类型
        2.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都市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解析与评价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模式
        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2.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3. 世界主要农业现代化模式
        4. 对都市农业现代化的新认识
    第二节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解析
        1.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2.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现状特征
        3.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空间布局
        3.1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区域空间布局
        3.2 上海郊区农业产业布局
        4.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4.1 上海农业现代化在全国的位置评价
        4.2 上海都市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评价
第六章 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未来—迈向城乡一体化
    第一节 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1. 关于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2. 关于城乡一体化
    第二节 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与农业发展的作用
        1. 美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农业的作用
        2. 法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与主要措施
        3. 日本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4. 国外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回顾
        1. 上海“城乡一体化”指导思想的提出
        2. 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初步实践与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综合效益
        1. 实现农业规模化与专业化经营
        1.1 国外都市农业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1.2 上海郊区农业规模经营与专业化发展
        1.3 进一步推进上海郊区农业规模经营与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2. 积极发展景观农业与观光农业,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生态屏障功能
        2.1 发展景观农业,全面提升传统农业的综合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2.2 发展观光农业,拓展农业的综合服务功能
        2.3 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
    第五节 上海郊区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城镇化
        1. 国外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模式借鉴
        2.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与发展回顾
        3. 上海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第六节 上海郊区农民的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1. 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
        2. 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化新型农民的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七章 建立与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行政区划体制
    第一节 大城市郊区城乡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探索—对大城市郊区“撤县(市)改区”模式的解析
        1. 大城市圈层结构的确定
        2. 大城市地区城市化趋势—郊区城市化
        3. 大城市郊区化与行政区划调整
        3.1 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撤县(市)改区
        3.2 “撤县(市)改区”模式的弊端
        4. 大城市郊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构想
    第二节 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模式构建与未来行政区划调整设想—以上海为例
        1. 上海市郊区农场的现状特征
        2. 上海市郊农场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行政隶属与管理变动情况
        3. 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必要性
        4. 我国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与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实践
        4.1 我国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
        4.2 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实践
        5.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设想
        5.1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构建
        5.2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及行政区划调整的设想
        6. 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城市食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1.1.2 城市副食品供给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1.1.3 制度是影响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关键因素
        1.1.4 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现状
        1.1.5 对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进行研究的起因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结构安排和论文内容
    1.5 本文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制度与城市副食品供给
    2.1 制度研究的范式
        2.1.1 新古典经济模型
        2.1.2 SSP范式
    2.2 制度、经济体制、政策
        2.2.1 制度
        2.2.2 经济体制
        2.2.3 政策
        2.2.4 小结
    2.3 城市副食品供给
        2.3.1 城市副食品有效供给
        2.3.2 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3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分析
    3.1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内容
        3.1.1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时代背景
        3.1.2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实现方式
        3.1.3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特点
        3.1.4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基本内容
    3.2 城市副食品计划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
        3.2.1 户籍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3.2.2 农产品统购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3.2.3 农产品统销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3.2.4 人民公社制度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
4 政府管制下城市副食品供给制度分析
    4.1 对副食品供给进行管制的必要性
        4.1.1 副食品生产、购销是“民生”工程
        4.1.2 副食品需求弹性小
        4.1.3 副食品生产受自然影响大
        4.1.4 发达国家副食品管制制度
    4.2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绩效分析
        4.2.1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的内容
        4.2.2 城市副食品“双轨制”供给制度的绩效
    4.3 城市副食品“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绩效分析
        4.3.1 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的内容
        4.3.2 “菜篮子”工程供给制度绩效
5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分析
    5.1 食品安全的概念辨析
        5.1.1 食品安全
        5.1.2 粮食安全
        5.1.3 食品质量
    5.2 副食品安全和副食品质量的衡量
        5.2.1 影响副食品安全的因素
        5.2.2 副食品质量的衡量
        5.2.3 副食品安全的衡量
    5.3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的绩效分析
        5.3.1 副食品安全供给制度现状
        5.3.2 副食品安全制度供给绩效
6 城市副食品需求对城市副食品供给的影响分析
    6.1 城市副食品需求
        6.1.1 食品需求由主食向副食转化
        6.1.2 城市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
        6.1.3 城市副食品需求趋势变化
        6.1.4 城市副食品需求质量变化
    6.2 城市副食品需求地区差异
        6.2.1 西部城市居民副食品需求
        6.2.2 杭州市城市居民副食品需求
    6.3 城市副食品需求对供给的挑战
        6.3.1 市场约束增强
        6.3.2 供给结构矛盾突出
        6.3.3 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发展缓慢
        6.3.4 初级产品过剩,深加工副食品不足
7 副食品流通与城市副食品供给
    7.1 副食品流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7.1.1 副食品流通主要模式
        7.1.2 副食品流通的主要特点
        7.1.3 副食品流通存在问题
    7.2 副食品流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3 副食品物流
        7.3.1 副食品物流的任务
        7.3.2 副食品物流特点
        7.3.3 副食品物流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4 城市副食品经营超市化趋势对副食品供给制度影响
        7.4.1 副食品标准化和分等分级制度
        7.4.2 副食品物流系统治理制度
        7.4.3 副食品批发市场制度
        7.4.4 副食品品牌经营
8 基本结论和制度建议
    8.1 基本结论
    8.2 讨论与建议
        8.2.1 城市副食品供给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8.2.2 由注重数量供给转向数量和质量供给并重
        8.2.3 由分散农民为主的流通转向物流企业为主的流通
        8.2.4 由强调单个城市平衡转向强调全国平衡
        8.2.5 由依靠国内市场转向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参考文献
附录 杭州市城市居民消费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论证(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城区“大跃进”运动研究 ——以街道工业和街道福利事业为中心的考察[D]. 张栩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2]近代中国儿童救助研究[D]. 段正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3]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小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4]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 高振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李丽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6]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 ——基于供给制度变迁的研究[D]. 程言清. 浙江大学, 2005(02)
  • [7]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论证[A]. 郭晓俭,陈惠兰,王军,林长清,罗卓新,丁顺珍. 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 2002

标签:;  ;  ;  ;  ;  

广州芳村幼儿园膳食评价及中国营养均衡大米膳食示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