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谈文学与写作

奈保尔谈文学与写作

一、奈保尔谈文学与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顾盼[1](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邓玉荣[2](2021)在《流散写作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解读》文中研究表明V. S.奈保尔是文学史上具有双重移民背景且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世界性作家。奈保尔的三重文化边缘化和多元文化身份主要是由其特殊文化背景和经历决定的,而其特殊文化背景和经历决定其身份追寻是作品永恒的主题。本文以奈保尔文化身份动态的发展为线索,从流散文学角度,挖掘奈保尔文学作品中的身份多元化主题,选择与"特立尼达-印度-英国"相对应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他的三个文化家园(特立尼达文化、印度文化、英国文化)对他的影响。

王雯[3](2020)在《城市之诗 ——基于后发现代国家的城市文学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乡村叙事”在二十世纪中国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影响力相比,中国的“城市叙事”却一直未能与之颉颃。即便在上世纪末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下,“城市书写”似乎也未能取得与经济发展比肩的成绩,但优秀的城市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现代与否的重要标尺。在此背景中,探讨什么是好的城市文学/叙事,显得特别重要。基于历史与社会处境的某种相似性,结合个人的阅读兴趣,论文选取了四部后发现代国家与地区的城市文学作品进行个案探讨,尝试在具体的个案分析中讨论“一座城市如何得到书写”这一问题。V.S.奈保尔的《米格尔街》通过对大量底层普通个体的独特叙事,来呈现米格尔街这一空间环境给人的命运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帕慕克·奥尔罕的非虚构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则是通过作者的凝视目光与城市漫游,展现城市中人的历史与当下;西西的《我城》通过对其笔下香港七十年代年轻人、中年人以及幻想中人的分析,讨论“想象”之于城市文学书写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型审美体验;金宇澄的《繁花》则是借助言语的力量,通过双线的叙事和市井化表达,思考城市中个人的命运如何与时代和历史融为一体。在对四个不同案例的分析中,本文认为,城市叙事的优秀与否,不在于描绘一座无人的城市,而在于描绘一座有人的城市,呈现在特定现代文明空间中人的命运,有时文学对城市的书写,甚至能超越社会学的观察,体现出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为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国城市写作的局限与短板,对于开拓中国城市文学的思想视野也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价值。

刘璐璐[4](2020)在《“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游记创作的转向》文中研究表明V.S.奈保尔是受到多重文化影响的移民作家。“印度三部曲”的创作时跨26年。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奈保尔书写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本文以奈保尔游记作品“印度三部曲”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他的作品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出奈保尔整个创作生涯的转变过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即对国内外奈保尔的研究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是对奈保尔游记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一方面多元文化的背景造成了他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流亡的经历,也促使奈保尔进行文化身份认同的印度旅行。第三部分,分析奈保尔对印度书写的内容转变,起初他仅从现象上来批判印度,接着开始理解印度文明的本质,最后认可了新时期下的印度改革。奈保尔对印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第四部分,分析印度书写方式的转变,从个人的主观表达,转变为客观的呈现,最后发展为新闻采访的纪实,体现出奈保尔的书写逐渐由“虚”向“实”靠近。第五分部,分析奈保尔转变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东西文化立场的转变,奈保尔对自身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即从寻求印度文化身份到世界公民的文化身份,最终促使他对印度认识逐渐加深。另一方面,奈保尔在文学创作上的“真实”原则,促使他不断改变创作风格以此靠近真实。

范小青[5](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提出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侯林青[6](2020)在《《自由国度》的异质文化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V.S.Naipaul,1932-2018)是流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横跨了历史长河,在东西方之间书写着他对世界普遍现状的感受。本文选取奈保尔于1971年获得布克奖的作品《自由国度》(In a Free State,1971)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包含的异质文化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的细读和分析,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作品中的异质文化形象的构建过程及其特征,由此探究奈保尔的文化立场和态度。首先,本论文以小说中处于异质文化环境里的个人,即印裔异乡人与少数白人为切入点,揭示奈保尔在“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批判。对西方世界的盲目崇拜使印度人桑托什和戴约兄弟沦为西方国家流散者,而英国人琳达和鲍比则是非洲内部战争中的牺牲品与受害者。其次,本论文探讨了小说中异族形象的特征与成因,揭示作为注视者的奈保尔对两者差异描述的原因及其文化包容态度。哈布舍人不仅行为粗鲁而且时常混乱,代表了落后与野蛮族群;非洲黑人形态分化为混杂着西方元素的模仿者与固守传统的丛林黑人。最后,本论文在“本土”与“异域”的互动中分析小说中的三种异邦形象:意识形态的华盛顿形象、乌托邦式的伦敦形象和现代寓言式的非洲。通过这三种空间形象构建过程的分析可知奈保尔超然于本土与异域之间的世界主义文化立场倾向。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异国异族他者形象等相关知识出发,旨在“自我和他者”、“本土与异域”的互动中探析小说中存在的三类异质文化形象特征与其成因。《自由国度》中的三类异质文化形象背后包含了形象塑造主体奈保尔对第三世界与西方的包容与辩证批判态度,这对于多元化时代的形象书写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也表达了作者对世界中个体的人普遍的道德关怀。

武媛媛[7](2020)在《论V.S.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文中研究指明V.S.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2018)是当代颇负盛名的跨文化作家。漂泊是奈保尔生命的基调,个人的流散经验和流动变化的世界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和泉源。他对漂泊的书写往往从个体的生存体验切入,而殖民活动的文化遗存、现代的移民大潮和全球化的一体化趋势则成为作品的背景环境,或构成作品主要情节要素。本文围绕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展开研究,首先追溯了其小说漂泊意识的源流,接着分析其在文本中的时空呈现,再深入至精神领域进行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最后探讨了其创作中所渗透的漂泊意识的价值内涵。论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奈保尔的生平和创作;梳理了国内外奈保尔研究的现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并重点界定了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第一章集中对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进行溯源,分别从个人经历、时代语境和文学视阈三个角度追溯其漂泊意识产生的独特背景。第二章集中关注奈保尔小说空间环境和时间叙事流露出的无根感,从时空视角展示其漂泊意识的文本呈现。贫乱失序的“幽暗国度”与陌生疏离的“自由国度”诱发了难以安顿的空间生存体验,而时间的穿越、中断与循环重复的安排则让人物无奈陷入了时间的圈套。第三章深入至精神领域,描述了人物在边缘处境下对强势文化的荒诞模仿,在漂泊人生中产生的身份迷失感,以及在挫折与困惑中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超越或顿悟,既揭示了漂泊带给人的无根体验,也发掘了漂泊的积极精神内涵。第四章以前两章为基础,尝试挖掘奈保尔小说漂泊意识的深层价值内涵。作为当代新移民作家,奈保尔具有开放的视界,他的世界主义眼光使之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藩篱,深入至个体情感生活的各个领域方面,探索了人类生存的形而上意义。漂泊是全球化的当下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在奈保尔小说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从世界主义视角出发,关注殖民、他者、身份、社会、政权、文化等多重当代问题,却超越了传统移民文学非此即彼的认同,关注文化碰撞中个体的精神迷失,追寻人类共同的幸福理想,并为漂泊注入了超越性的精神力量,让漂泊成为一趟充满意义的探索之旅。

赵严[8](2020)在《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的双重性 ——解读《非洲的假面剧》》文中研究指明印裔英籍作家V·S·奈保尔(V.S.Naipaul,1932—2018)是典型的跨界生存作家。他喜爱以文学之眼考察第三世界,然后以探索式写作予以呈现,这类作品大都体现了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兼备的非虚构写作风格。这其中的代表作《非洲的假面剧》(The Masque of Africa,2010)依托他本人的非洲旅行经历,于他返回英国后通过艺术建构创作完成。作品以作家的第一视角向读者再现了解殖民后有关非洲信仰世界的见闻,以此折射出奈保尔对于非洲文明的思考。本论文旨在以《非洲的假面剧》对非洲信仰世界的再现为着眼点,把握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纪实性和建构性的双重特征,分析作者奈保尔如何介入到客观现实当中,渗透他对非洲文明的主观态度,结合文本中奈保尔对非洲旅行的体验和反思论述其文明观。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三章。在文本内容上,对非洲宗教文明形象的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这部分体现了奈保尔描摹现实的文学思想;在文本形式上,研究了他对非洲信仰世界的主观建构策略,这正是他“介入”现实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探讨了在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背后奈保尔关于非洲信仰困境的思考,试图联系文本和现实去揭示奈保尔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立场。第一章,探讨《非洲的假面剧》所呈现的具有强烈真实感的非洲信仰图景。追随奈保尔的目光,读者可以看到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在众多信徒身上的具体展现。这些人物背景各异而又特色鲜明,在作品里接连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品通过透视这些人物的精神困境,反映出在解殖民之后西方的文化输入使前殖民地国家继续深陷信仰的泥淖。伴随着奈保尔观察的逐步深入,他也揭示出非洲传统信仰在多元宗教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实质。他描摹下的非洲传统信仰对人的方方面面有着其他宗教所不可匹及的控制力,他认为这与非洲传统信仰的暴力性不无关联。第二章,解读奈保尔在呈现非洲信仰世界时采取的建构策略,透过文本的文学性领会他在书写过程中主观意图的渗透。在考察非洲信仰时,他既在外部冷静地审视,又不自觉地介入其中,因而在文本里融入了更多个人化情感,叙述声音得以“出场”,再加上叙述方式和修辞技巧的使用,更加强化了作品主观建构的特性。叙事结构上,突破了传统游记的线性叙事,在现实和过去的时空之间自由变换;意象选择上,选取的“森林”和“废墟”意象既有非洲地方色彩,也与他以往的非洲书写呈现互文性,通过对比可以见出他的观念演变;修辞上,作品普遍运用了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从而突出了非洲信仰的表面与真实样态之间的二元对立。奈保尔这些再现非洲信仰世界的手法体现了他的否定批判意识。第三章,概述并分析奈保尔在《非洲的假面剧》中由宗教信仰映射的非洲文化观。在书写非洲信仰世界的过程中,尽管奈保尔竭力隐匿自己的声音,但从他的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读者不难觉察到他对后殖民非洲文化景观的失望态度。看到非洲黑人采用的“模拟”的方式进行文化救赎的结果,他认为非洲离实现文明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尖刻嘲讽和无情批判源自他西方化的思想观念,所以对于非洲宗教文化的弊病和伤痛,他最终表现出了“普世主义”的文化取向。本论文通过上述研究,以奈保尔的非虚构写作方式为研究视角,论述了《非洲的假面剧》对非洲信仰世界的再现是在旁观纪实基础上的文学建构,从而作品兼具客观纪实和主观建构的双重性质。作品首先以游记的面貌呈现,通过中间夹杂大量的他者叙述而营造出真实感。而事实上,奈保尔在反思非洲之行进行创作时通过文学策略隐晦地传达主观感受,表明“普世主义”文明观的主张。在全球化的今天,第三世界在文明对话时往往表现出失语状态,研究《非洲的假面剧》的信仰书写对人们思索第三世界文明的未来具有启发式的意义。

司学芹[9](2020)在《奈保尔的混杂化写作研究》文中认为维迪亚德哈·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是出生在加勒比海特立尼达的印度裔英国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一生着作颇丰,先后发表了三十多部作品。奈保尔一生经历了多重文化空间的跨越,这造就了他多元混杂的文化身份,也使得他在创作上形成了混杂化的特点。作为一个跨界生存者,奈保尔身跨特立尼达、印度和英国三重地理文化空间,特立尼达“拼盘”文化、印度族裔文化和英国“养母”文化共同影响着奈保尔的生存和创作,他无法完全认同其中任何一方,也无法彻底摆脱任何一方。对于生长之地特立尼达,奈保尔一方面表现出拒斥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将其历史与现实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表达对其的关注;对于祖先之地印度,奈保尔一次次来此寻根,却又对印度社会呈现出的贫困动荡表示嘲讽和惧怕;对于宗主国英国,奈保尔一方面崇尚和依赖其发达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批判其文明的衰落和它给殖民地国家造成的落后动荡。奈保尔这种受多种文化影响又无法完全认同其中任何一种文化的状态造就了他多元混杂的文化身份。奈保尔多元混杂的文化身份又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他的创作也呈现出混杂化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文体和叙事方面。在创作文体上,奈保尔形成了他独特的杂糅型的文体风格。一方面,他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家族移民经历融入小说作品之中,使其小说带有了自传色彩;另一方面,他还将历史事件融入小说之中,从而使历史记录和小说虚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奈保尔还将游记这一纪实性文体与虚构、传奇故事和戏剧化等小说手法糅于一体。在叙事方面,奈保尔在作品中运用多重叙事视角、多样化的叙事顺序和嵌套式的叙事结构,使其作品在叙事方面呈现出混杂化的特点。奈保尔多元混杂的文化身份造就了他创作上的混杂化特点,这种混杂化的写作风格又使得奈保尔能够有效地将像自己一样的边缘生存者的生活以及那些被世界遗忘了的边缘地区的历史表现和揭露了出来,由此引发人们对那些被历史掩盖了的鲜为人知的人与事的关注与思考。因此,对奈保尔的混杂化写作进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黄锦[10](2020)在《论维·苏·奈保尔小说的女性想象》文中认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裔英籍作家维·苏·奈保尔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7年,奈保尔发表第一部小说《灵异推拿师》,从此走上创作之路,2000年完成《非洲的假面具》后毅然决定封笔,其创作生涯长达四十余年,共创作完成33部作品。作为一名高产且创作质量得到保证的作家,其作品受到评论界的广泛热议和众多读者的关注。但众多研究者都把目光集中在男性身上,而对小说文本中的女性群像关注较少。本论文以奈保尔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女性形象的梳理和分析入手,深入探讨奈保尔小说所呈现的女性观。绪论部分主要是梳理奈保尔小说研究状况,并阐述本篇论文选题的原因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对奈保尔作品中的女性想象进行系统梳理并分类,整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即位于殖民地的第三世界女性想象、位于西方国家的宗主国女性想象以及处于“文化无根”境地的异乡人想象。上述三种分类是通过地理位置的差异进行划分,主要描述位于本土的第三世界女性、位于本土的宗主国女性以及流动异国他乡的女性。而异国他乡女性包含着殖民地女性前往宗主国以及宗主国女性前往殖民地。第二章重点阐述奈保尔小说中女性想象性书写特征,分别从被动性想象书写、差异性想象书写、镜像想象书写这三个小节展开分析。第一小节主要介绍奈保尔作为一名男性作家,从男性角度对女性的想象。第二节描写女性内部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奈保尔站在全观的文化视角下所看到的。第三节借用拉康镜像理论对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进行分析。主要从西方女性作为奈保尔的镜像,奈保尔小说环境为小说中女性的镜像,奈保尔小说女性为奈保尔镜像这三个角度出发。第三章主要从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家庭背景三个方面分析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政治背景是当时大英帝国不再一家独大,而是处于由盛转衰的状态。此时第三世界人民为了摆脱英国控制,掀起了反殖民运动。而反殖民运动也刺激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奈保尔的文化背景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和传统特立尼达文化的基础上的,这两种文化带有殖民地与反殖民地的对立属性。因此,奈保尔小说中女性塑造也带有这种对立而又矛盾的特质。最后介绍家庭因素对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影响。主要从原生态家庭以及妻子、情人等角度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对奈保尔及其女性观的整体评价。总的来说,奈保尔对女性的认知始终是建立在以维护男性权益基础之上的,而对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女性叙述,又带有一种矛盾、复杂的感情。面对殖民地女性,他在厌恶她们愚昧无知的同时又给予她们一定的同情;面对宗主国女性,奈保尔描述男性对其背后的强大文化表示顺从的同时,又因男性自尊产生反抗意识。

二、奈保尔谈文学与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奈保尔谈文学与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流散写作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特立尼达的历史文化与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二、爱恨交织的印度文化与奈保尔文化身份的漂泊
三、三重文化边缘化与多元文化身份
结语

(3)城市之诗 ——基于后发现代国家的城市文学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计划及方法
2 记忆中的城市:《米格尔街》
    2.1 平民书写与现实反思
        2.1.1 “乐观创造者”:脱离现实的自我追求
        2.1.2 “极力反抗者”:直面现实的无奈妥协
        2.1.3 “沉默接受者”:臣服现实的无言悲剧
    2.2 米格尔街的书写背后
        2.2.1 “流亡写作”的起点:回到故土
        2.2.2 以“我”之口的叙述:非虚构的引路人
        2.2.3 “我”与乞丐诗人:文学与现实的相遇
3 凝视中的城市:《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3.1 流散于历史的城市中人
        3.1.1 从纯真孩童到叛逆青年
        3.1.2 从西方来客到本地文人
        3.1.3 从富有家族到平民阶层
    3.2 拒绝“定义”的城市书写
        3.2.1 从向内的凝视到情景的共融
        3.2.2 从被西方审视到为平民发声
        3.2.3 从历史的反思到个体的觉醒
4 想象中的城市:《我城》
    4.1 香港腾飞下的人物群像
        4.1.1 欣欣向荣的年轻群体
        4.1.2 告别历史的中年人们
        4.1.3 流于幻想的奇特之人
    4.2 独具新意的香港写作
        4.2.1 香港崛起与书写自觉
        4.2.2 香港想象与人文关怀
        4.2.3 书画融合与审美体验
5 言语中的城市:《繁花》
    5.1 市民社会的当代史诗
        5.1.1 困难时期的温情诉说
        5.1.2 文革时代的隐匿表达
        5.1.3 九十年代的复杂言说
    5.2 方言叙事中的城市风情
        5.2.1 时空切换的双线叙事
        5.2.2 方言写作的双重意蕴
        5.2.3 回归本真的市井表达
6 城市之诗与深层哲思
    6.1 跨越时空的城市之诗
        6.1.1 基于历史和风俗的在地写作
        6.1.2 以人的本位呈现生活的形相
    6.2 城市书写的深层哲思
        6.2.1 文学的现实感
        6.2.2 文学的社会想象力
结语
参考文献

(4)“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游记创作的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奈保尔以及作品
    1.2 奈保尔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 奈保尔游记创作的背景
    2.1 “既依附又背离”的三种文化
    2.2 流亡者的文化身份认同
第三章 印度书写内容的转向:从批判到认同
    3.1 感性中的批判——《幽暗国度》
        3.1.1 黑暗的印度社会
        3.1.2 梦想破灭后的批判
    3.2 理解后的同情——《印度:受伤的文明》
        3.2.1 探究枯竭的民众智识
        3.2.2 同情印度文明之伤
    3.3 理性中的深思——《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3.3.1 “叛变”中的印度社会图景
        3.3.2 认可新时期印度的进步
四章印度书写方式的转向:由“虚”到“实”
    4.1 《幽暗国度》的个人抒发
        4.1.1 .内视化特征
        4.1.2 自传特点
        4.1.3 小说的表现风格
    4.2 《印度:受伤的文明》的客观呈现
        4.2.1 多点透视特征
        4.2.2 随笔的特征
        4.2.3 论证式的探索
    4.3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的理性反思
        4.3.1 外聚焦的视角特征
        4.3.2 民族志特点
        4.3.3 新闻记实性的呈现
第五章 “印度三部曲”转向原因探析
    5.1 东西方文化立场的转向
    5.2 文学创作上的“真实”原则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自由国度》的异质文化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异质文化中的他者形象
    1.1 印裔流散他者形象
    1.2 少数白人他者形象
第2章 多元化异族形象
    2.1 野蛮的哈布舍人形象
    2.2 分化的非洲黑人群像
第3章 多样化的异邦形象
    3.1 意识形态式的华盛顿形象
    3.2 乌托邦式的伦敦形象
    3.3 现代寓言式的非洲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论V.S.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奈保尔及其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溯源
    第一节 奈保尔的漂泊人生
        一、在多元文化中寻觅心灵居所
        二、漫游世界中的漂泊体验
    第二节 奈保尔漂泊的时代语境
        一、殖民地与前殖民地的景观相似性
        二、移民的命途:漂泊流徙
    第三节 文学视阈中的漂泊意识
第二章 漂泊意识的时空呈现
    第一节 难以安顿的空间生存体验
        一、“幽暗国度”:贫乱失序的世界
        二、“自由国度”:陌生疏离的世界
    第二节 无奈陷入的时间圈套
        一、穿越时间:用意识流揭示困局
        二、切断时间:没有结局的人生
        三、循环时间:深化窘困体验
第三章 无根漂泊的精神状态
    第一节 边缘处境下的荒诞模仿
        一、在贫乏生存中盲目模仿
        二、在自我觉知中深陷模仿
    第二节 飘转人生中的身份迷失
        一、混杂文化中的认同危机
        二、错乱身世中的建构难题
    第三节 追寻历程中的困惑与顿悟
        一、有限的环境与超越性的追求
        二、从个体漂泊到人类本体性流浪
第四章 奈保尔小说漂泊意识的价值内涵
    第一节 面向世界的开放视界
        一、世界主义的发展指向
        二、游离中心的冷峻检阅
    第二节 基于个体的生存关怀
        一、以诚实为经,以良知为纬
        二、生存意义的哲学探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的双重性 ——解读《非洲的假面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再现非洲信仰图景
    第一节 宗教冲突与身份迷失
    第二节 “假面”背后的信仰内核
    第三节 传统信仰的暴力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信仰图景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非线性叙述结构:打破时空的限制
    第二节 意象互文:强调发展的停滞
    第三节 反讽修辞:渗透否定态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奈保尔的非洲文明观
    第一节 非洲想象的幻灭
    第二节 “模仿”与文化自救
    第三节 “普世主义”的文化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奈保尔的混杂化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文化身份的混杂性
    (一)对特立尼达“拼盘”文化的拒斥与关注
    (二)对印度“生母”文化的亲近与疏离
    (三)对英国“养母”文化的依附与背离
二、文体的混杂性
    (一)小说中的自传色彩
    (二)历史记录与小说虚构相结合
    (三)游记中的小说手法
三、叙事的混杂性
    (一)叙事视角的多样化
    (二)叙事顺序的多元化
    (三)嵌套式叙事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论维·苏·奈保尔小说的女性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维·苏·奈保尔研究综述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类型特质
    一、处于殖民地的第三世界女性想象
    二、处于双重地位的宗主国女性想象
    三、处于文化无根境地的异乡人想象
第二章 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书写特征
    一、被动性想象书写
    二、差异性想象书写
    三、镜像想象书写
第三章 影响奈保尔小说女性想象的因素
    一、倾听女性声音的政治因素
    二、寻求身份认同的文化因素
    三、影响世界观形成的家庭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奈保尔谈文学与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流散写作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解读[J]. 邓玉荣. 国外文学, 2021(01)
  • [3]城市之诗 ——基于后发现代国家的城市文学个案研究[D]. 王雯. 浙江大学, 2020(02)
  • [4]“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游记创作的转向[D]. 刘璐璐. 河北大学, 2020(06)
  • [5]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6]《自由国度》的异质文化形象研究[D]. 侯林青.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论V.S.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D]. 武媛媛. 江南大学, 2020(12)
  • [8]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的双重性 ——解读《非洲的假面剧》[D]. 赵严. 山东大学, 2020(11)
  • [9]奈保尔的混杂化写作研究[D]. 司学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论维·苏·奈保尔小说的女性想象[D]. 黄锦.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奈保尔谈文学与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