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汇发展的历时特征

论词汇发展的历时特征

一、论词汇发展的历时性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1](2021)在《论巴赫金表述诗学中的布局形式与体裁》文中研究说明在巴赫金的体裁理论中,体裁是表述的典型形式,也是重要的布局形式。布局形式是话语材料的配置手法,带有目的性和从属性质,布局形式存在于不同的门类之间。而表述的布局形式主要表现在言语体裁中,言语体裁主要通过表述风格与言语意图实现表述所要反映的现实内容,表述与体裁的关系体现在对表述风格、言语体裁、言语意图的选择中。

王华瑛[2](2020)在《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的“X感”词族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作为新兴学科兴起的生态语言学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利用生态语言学来探究语言现象,以期能够窥探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门语言中,词汇都是较为活跃且最能够体现社会动态的一种语言形式,词族能够体现当下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热点,能够体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本文就将立足于生态语言学视角来探究“X感”词族的发展变化过程。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对“生态语言学”、“词族”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来源、兴起和发展做了简单介绍,着重介绍了生态语言学的历史渊源和定义,以及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本论文展开研究所需要的语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感”的语义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主要是契合“X感”词族中“感”字的探讨,包括其本义来源以及在各个时期的演化历程。结合语料分析,以表格的形式更清晰地展示出“感”的衍变发展过程。第三部分是对“X感”词族进行生态解析。从微观角度着手,对“X感”词族进行生理态、生存态的描述,生活态和生命态的分析,从四个角度对“X感”词族进行生态解析,不同于立足语言学理论对本体的分析。第四部分主要结合对“X感”词族的生态解析,归纳出其所具有的一些生态特点,尽量尝试结合生态语言学相关理论归纳出“X感”词族的特点,将其放置于生态背景中进行考察研究。第五部分着重分析“X感”词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X感”词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将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人群环境四个主要方面展开分析。第六部分总结,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有何创新之处,以及针对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古文慧[3](2018)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旧”类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旧”类词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条词义的逐项阅读,将释义中带有“旧”标记的词目全部筛查出来,得到共计862个词条、899项相关词义。第二,从词性、意义领域两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词典》“旧”类词进行概貌描写。通过考察我们看到,“旧”类词中以“旧时”作隐性标记的“旧”类词数量最多,“旧称”所标记的词最少;从词性看,“旧”类词所关系到的词类仅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叹词;从数量表现来看,“旧”类词以名词、动词最多,此外有少量的量词、形容词和个别的叹词;从意义领域来看,“旧”类词共涉及16个大类,其中“称谓”类最多,“礼俗宗教宗法”和“金融商业经济”类次之,“交流应答”与“物产”类最少。第三,“旧”类词变旧的原因可以总括为“事物消失”与“词语替换”两个方面。本文结合第二章对“旧”类词所作的意义领域概括,通过大量具体词例分析,具体论述“旧”类词变旧的原因。第四,借助《汉语大词典》的相关例证,探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旧”类词运用的起讫时间,结合领域类别分别进行归类。通过查证我们发现:“旧”类词起始通用的时期集中在宋元及其以后的时期;“旧”类词最晚通用的时期集中在明清至建国后初期。通过对“旧”类词起讫时间的查证,笔者认识到“旧”类词的一些通用时间规律:通用时间长的“旧”类词大多因事物的消亡而变旧;通用时间短的“旧”类词中,“称谓”类的大多因词语替换而变旧,“行政司法”类的多因事物消失而作旧。第五,本文对照《现汉》5版和6版的“旧”类词词条,将涉及增删的条目逐条摘录,得到54个词条,然后分别从领域义、最后通用的时间以及变旧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描写。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修订的“旧”类词主要集中在“称谓”类和“礼俗宗教宗法”类。《现汉》6版较5版新增“旧”类词以“称谓”类为主,其中,有不少词带有明显的政治制度色彩。《现汉》6版较5版所减少的“旧”类词所涉及的领域义类别较多,且各类的数目比较接近。从最后通用的时间来看,《现汉》6版较5版增删的“旧”类词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清朝、民国时期和建国后三个历史时期,其中尤以民国时期数目最多。从“旧”类词变旧的原因来看,增删的“旧”类词变旧的主要原因是事物的消亡。第六,借助CCL语料库语料和BCC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词汇历时检索系统”重点评析《现汉》5、6版“旧”类词增删情况。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旧”类词的全面梳理考察,对“旧”类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本研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动态变化词汇系统认识的再深入。

李传江[4](2018)在《学前儿童双语学习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基于fNIRS脑成像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学前中英双语教育市场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和培训机构拔地而起,良莠不齐的双语教育观点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广大家长对儿童是否学和如何学英语等问题表现出愈加严重的教育焦虑。目前关于学前双语教育的学术研究多采用理论思辨和教育实验等方法,并且局限于我国学前英语教育的基本定位和教育模式的多角度探索等双语学习的社会价值的范畴。这些研究尤其一些教育实验研究可能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难以回应双语学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这一家长关注的根本问题,对充斥于社会的各种双语教育观点尤其是借助于脑科学外衣的虚假观点也不能有效回击。执行功能涉及一系列与任务相关的高级认知能力和机制,对个体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学前阶段发展迅速。本研究将依托fNIRS脑成像技术,将传统教育调查和新兴脑科学方法结合,探索基础问题“双语学习对儿童执行功能发展和大脑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聚焦(1)学前双语学习是否产生儿童“双语认知优势”,即我国以汉语为主导的不平衡型双语儿童学习英语是否对执行功能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体现在行为任务表现和脑功能成像上有何特征;(2)儿童“双语认知优势”的缘由和制约因素,即寻求该优势产生的内在机制,探究儿童英语学习经验及活动如何对其产生影响;(3)儿童“双语认知优势”的提升方式,即在发现的认知优势内在机制和制约因素基础上,初步探索在图画书故事听读和动画片两种自然情境下的英语学习方式对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研究第一板块,分析双语儿童是否产生“双语认知优势”。随机抽取平均月龄为75个月的38名(男19)双语儿童和66名(男31)单语儿童,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智商、年龄和语言发展水平等干扰变量的基础上,对比他们在执行功能行为测试和前额叶激活水平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在执行功能行为测试上的表现显着优于单语儿童,并且与双语熟练程度显着相关,英语水平越高其执行功能表现越好。此外,双语儿童与单语儿童激活脑区不同,他们更多依靠左侧前额叶(左额下回和左背外侧前额叶)处理执行控制任务。因此研究验证了我国以汉语为主导的不平衡型双语儿童同样表现出双语认知优势效应,他们的早期双语学习经验对大脑认知功能脑区具有积极的塑造作用,促进了“双语脑”的形成。研究第二板块,分析了儿童双语认知优势的成因机制及制约因素。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在认知控制和语言控制任务中激活共享脑区:左额下回和左背外侧前额叶。这表明儿童的双语选择和控制机制锻炼了大脑负责执行控制的认知脑区,也解释了双语认知优势的脑机制原因,同时呼应了板块一的研究发现:双语和单语儿童在执行控制任务中具有不同激活范围。此外,儿童英语熟练程度、综合性英语学习活动的频率都与共享脑区的激活呈显着正相关,并影响着双语认知优势的发挥。研究认为双语转换机制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根源,开展促进儿童英语理解和表达的综合性英语学习活动能够显着提高儿童的英语熟练程度,对塑造双语脑具有极大帮助。研究第三板块,分析了图画书听读和动画片两种多媒体学习形式对双语认知优势的影响。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在听英语故事时比听汉语故事更强地激活前额叶,且激活程度受英语难度的影响:在儿童可理解的范畴内,高难度的英语句子将会显着提高前额叶的激活强度。此外,双语儿童单纯地看英语动画《毛毛虫》和汉语动画《毛毛虫》,前额叶激活强度没有显着差异,依据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研究推论这一现象是动画影像和英语理解的双重认知负荷造成的。据此,本研究推论在儿童可理解的根本前提下,图画书听读对儿童英语学习和认知发展有积极帮助,而对于原版英语动画片,需要考虑动画片对儿童的认知负荷以及适宜的使用方式。基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教育启示及建议。(1)社会各界需肯定双语能力对儿童认知发展和大脑发育的积极影响,但只有在遵循“双语转换锻炼认知控制”的内在机制,尊重儿童语码转换现象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学前双语教育模式,才会产生这一优势。比如开展促进儿童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表达的综合性活动从而提高儿童的双语熟练程度,能够塑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双语脑”。(2)在“听读英语图画书比观看英语动画片更有益于塑造双语脑”的研究结论基础上,本研究推论:坚持适宜儿童理解和与成人互动的原则,合理选择多元媒介(如图画书、动画片、交互式多媒体等)并设计适宜的课程体系,能够发挥多媒体资源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3)教育部门应注重双语对儿童发展带来的价值,并依托当地双语教育支持系统,适时适宜出台学前儿童英语学习与教育指导方针以及参考意见。同时,坚持“学术研究与试点实践”两条腿走路的指导原则,在儿童双语学习与发展学术研究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在选题、方法和发现上均具有创新性。在教育学、心理学与脑科学交叉学科视角下,研究发现学前双语学习有利于个体认知发展,双语脑的塑造来源于双语的选择和控制机制;只有控制多媒体资源使用的制约因素和儿童对其的认知负荷,才能发挥这一双刃剑对儿童语言学习及双语脑塑造的价值。这对社会各界关注的儿童要不要学英语、如何学英语等问题做出了初步回应,在国际“语言经验塑造大脑”的相关学术研究中增加了新的实证基础。对于丰富我国学前儿童双语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学前双语教育的应用研究都有建设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初步开拓了研究学前教育问题的跨学科思维。

郝昭香,王艳平[5](2018)在《旅游及其概念的心物二重性》文中研究指明旅游具有心物二重性,这一点与生活相通,但旅游更侧重于心性,生活侧重于物性,两个世界互为反置。并非心性就好而物性不好,将心物二重性置于旅游背景中,并将常住地及与常住地的距离也考虑进来,物性也有其值得赞赏的一面,如远方的他者之物,以及对近处自身环境的他者性的注意等情景,都会诱发启发观光意识,诱导旅游者的敬畏心情。而关于心性,也有其不利的一方面,如关注自我的心性未必就值得称赞,虽不是为了物质,但若是进入到我思故我在语境,在自我的语境中考虑心性,也有其值得被批评的一面。因而本文倡导在旅游中要强化心性建设,要注意非我的物性建设,倘若是能立足于为他,弱化自我,心性与物性的两种建设都是值得肯定的。

党晖[6](2017)在《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文中研究表明梅里丘克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机器翻译,“意思?文本”理论就是他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基础。“意思?文本”模式模仿人类言语行为过程,完成从意思到文本的双向转换。梅里丘克将转换过程分为语音、形态、句法、语义四个层级,每两个层级间的转换由相应的理论支持,其语言学研究因此涵盖了语言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梅里丘克形态学研究吸收了符号学思想,将形态学研究对象聚焦到形态符号上,他认为,形态符号是包括所指(形态意义)、能指(形态手段)和组配关系的三元一体结构。梅里丘克在形态符号意义研究方面,首先将语法意义与传统词汇意义进行了区隔,然后根据语法意义对语言不同层级的影响,将其划分为语义层语法意义和句法层语法意义。他从陈述事实和语言事实角度对语义层语法意义进行了分类研究,以句法角色为出发点进行了句法层语法意义研究。梅里丘克从泛语言视角进行了形态符号手段研究,选取了全球一百多种自然语言作为研究语料,将形态手段分为实体手段与操作手段,提出了形态手段内的层级关系。梅里丘克形态符号组配关系研究依然保持着泛语言特色,他提出了适用于所有自然语言的22种形态组配关系特征,其中包括5种普遍特征和5种形态手段专属特征,以及12种词类专属特征。本文在对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梅里丘克形态意义思想,以事实与参与者为参照系重点分析了形态语法构形意义。尝试以梅里丘克形态学理论视角对汉语语料进行分析,不但验证了梅里丘克形态学理论的普适性,也为汉语形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金金[7](2016)在《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英汉人体词的一词多义研究——以“head”和“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框架是界定词义的基础,词汇意义的理解要依据相关的认知框架和语义框架,一词多义现象是词义在框架内或框架间的认知转移,隐喻和转喻是其主要的认知操作方式。在英汉语中,人体词"head"和"头"均出现了普遍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发现,"head"和"头"的一词多义实质上是一个词在同一框架内或两个以上的框架中具有不同的框架语义,是其语义发生在人体框架内以及人体框架与其他框架之间的认知转移。认知具有相似性和相对性,"head"和"头"的一词多义模式受认知相似性和相对性的影响。

徐浩[8](2015)在《“偕×”与“携×”语义辨析》文中研究说明首先基于"偕"与"携"的字源,分析将"偕×"和"携×"二者混用的不当之处。接着基于《现代汉语辞海》等工具书,结合成语语义与文言文语段,指出"携×"突出双方明显的身份地位差异,而"偕×"无身份地位之分的观点。最后,通过对现代汉语语境的探究,进一步论述"偕×"和"携×"感情色彩的微殊。

魏金强[9](2014)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三音节词语多维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汉语新增词语多音节化的趋势中,三音节词语一直占据主导位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三音节词语为研究对象,从语法结构、韵律结构、语义特点、造词来源、方式和动因等方面对新增三音节词语进行详尽多角度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现代汉语词典》新增三音节词语做相应的分析:第一部分:区分了三音节词、三音节短语、三音节新词语的不同,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新增三音节词语以3个语素为主,韵律以“2+1”式居多;语法结构上定中式的偏正结构最多,其次是附加式结构和动宾式结构;释义方式上,以定义式为主,其次是词语对释式、综合式。第二部分:考察了新增三音节词语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语法功能和特点,同时结合韵律与语法结构的关系,对新增三音节词语中“1+2”偏正式、“2+1”动宾式和“1+2”附加式三种优势构词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存在的认知原因。第三部分:通过考察发现单纯三音节词语义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合成三音节词语义构成呈现多种方式,其中以语义组合型为主;三音节短语的语义,则多半具有熟语的性质。同时结合概念隐喻理论、范畴化理论对新增三音节词语出现语义泛化和语义类聚的特点进行了认知分析。第四部分:考察发现新增三音节词语在造词来源上,以普通话新造词为主;造词方式上,以语素合成为主。新增三音节词语的产生方面,既有社会发展带来的新事物、新概念的外部推动作用,也有三音节词语内部自身较强的造词能力的原因。本文重点对新增三音节词语不同语法结构中的韵律特点进行了认知分析,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新增三音节词语语义特点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认知分析和探讨,以期增进对新增三音节词语的认识和研究。

田元[10](2013)在《汉语方言甚词的比较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汉语方言甚词为研究对象,利用有关方言词典所收录的甚词语料,对方言甚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方言甚词的使用特点、来源和发展变化情况,归纳方言甚词修饰中心语表达程度义时的个性特点和一般规律,希望为汉语方言甚词研究乃至汉语程度副词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横向比较的层面上,首先对方言甚词的语音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甚词语音和程度义表达的关系。其次,对方言甚词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以表格的形式予以说明,并简要比较了各地甚词用法上的异同。第二部分从纵向考察的层面上,主要探讨方言甚词的来源和发展变化,并进而分析甚词的生成的规律。方言甚词的来源主要是古词的继承发展与词义的引申虚化。古词继承方面,方言甚词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后者主要体现在句法位置关系上。词义引申虚化方面,甚词主要由形容词、动词、名词、序数词和数量词等实词引申虚化而来。在考察甚词来源的基础上,对甚词词义产生的规律作了论析。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方言甚词具体的使用特点和程度表达的特殊现象。结合各地方言甚词的具体实例,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着重讨论了甚词的重叠用法和连用现象,并对方言里的特殊程度表达法以及甚词与名词的搭配现象做了论述。此外,还对程度固定表达格式也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色彩词、味觉词为切入点,分析了甚词表达程度义的具体特点,并且对方言甚词表达程度义的主观性进行了考察,认为方言甚词具有主观的褒贬色彩和形象色彩。

二、论词汇发展的历时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词汇发展的历时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论巴赫金表述诗学中的布局形式与体裁(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裁理论的发展
二、巴赫金的体裁观
    (一)巴赫金体裁理论的独特性
    (二)巴赫金对体裁的分类
三、表述是稳定的言语体裁类型
四、言语意图影响下的表述风格
五、结语

(2)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的“X感”词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词族的界定
        1.1.2 生态语言学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
        1.2.1 词族的相关研究现状
        1.2.2 生态语言学的相关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3.1 生态语言学的语言观
        1.3.2 生态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2. “感”的语义演变
    2.1 “感”的本义探源
    2.2 “感”的演化历程
        2.2.1 周朝
        2.2.2 春秋时期
        2.2.3 战国时期
        2.2.4 两汉时期
        2.2.5 六朝时期
        2.2.6 隋唐时期
        2.2.7 五代时期
        2.2.8 两宋时期
        2.2.9 元朝时期
        2.2.10 明朝时期
        2.2.11 清朝时期
        2.2.12 民国时期
        2.2.13 现代时期
    2.3 “感”的衍变发展
3. “X感”词族的生态解析
    3.1 “X感”词族的生理态描述
        3.1.1 “X感”词族的特征
        3.1.2 “X感”词族特征的全息性
    3.2 “X感”词族的生存态描述
        3.2.1 “X感”词族的有机性
        3.2.2 “X感”词族的生态系统的构成
    3.3 “X感”词族的生活态分析
        3.3.1 “X感”词族的形态运动
        3.3.2 “X感”词族的形态运动的动因
    3.4 “X感”词族的生命态分析
        3.4.1 “X感”词族的语义生态位
        3.4.2 “X感”词族的生命力
4. “X感”词族的生态特点
    4.1 “X感”词族与生态语言系统的关联
    4.2 “X感”词族的多样性
        4.2.1 音节数量多样性
        4.2.2 词性类别多样性
        4.2.3 来源领域多样性
    4.3 “X感”词族的动态性
        4.3.1 “X感”词族的横向动态性
        4.3.2 “X感”词族的纵向动态性
5. “X感”词族与生态环境
    5.1 自然环境及其作用
    5.2 社会环境及其作用
    5.3 文化环境及其作用
    5.4 人群环境及其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旧”类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现状
        1.3.1 相关概念
        1.3.2 关于旧词消亡原因和类型的归纳
        1.3.3 关于旧词的复活
        1.3.4 关于旧词新义
        1.3.5 《现汉》旧词语研究
    1.4 本文研究方法
第2章 《现代汉语词典》“旧”类词概貌
    2.1 《现代汉语词典》“旧”类词所指对象
    2.2 “旧”类词的词性
    2.3 “旧”类词的领域分布
        2.3.1 归类方法
        2.3.2 “旧”类词的领域分类
第3章 “旧”类词变“旧”的原因
    3.1 词因事物消失而变“旧”
    3.2 词因词语替换而变“旧”
第4章 “旧”类词的起讫时间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方法
    4.2 “旧”类词通用的最早时期
    4.3 “旧”类词通用的最晚时期
        4.3.1 明朝前“旧”类词最后的通用年代
        4.3.2 明朝及明朝之后“旧”类词最后的通用年代
    4.4 起讫时间情况分析
        4.4.1 通行时间长的“旧”类词
        4.4.2 通行时间短的“旧”类词
第5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第5版的“旧”类词相关修订
    5.1 概貌
        5.1.1 研究对象
        5.1.2 修订的“旧”类词领域义
        5.1.3 修订的“旧”类词最后的通用时期
        5.1.4 修订的“旧”类词变旧的原因
    5.2 “旧”类词相关修订评析
        5.2.1 《现汉》6版较5版增加的“旧”类词
        5.2.1.1 《现汉》6版较5版增加的“旧”类词条
        5.2.1.2 《现汉》5版未标“旧”的义项,《现汉》6版标“旧”
        5.2.2 《现汉》6版较5版删减的“旧”类词
        5.2.2.1 《现汉》6版较5版删减的“旧”类词条
        5.2.2.2 《现汉》6版未标“旧”的义项,《现汉》5版标“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学前儿童双语学习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基于fNIRS脑成像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双语儿童
        2.fNIRS近红外光谱脑成像技术
        3.被动式多媒体
    二、双语儿童认知优势的表现
        1.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概述
        2.双语对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
        3.双语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
        4.双语儿童认知优势的影响因素
        5.“双语认知优势”理论的争鸣与反思
    三、双语认知优势的内在成因机制
    四、多媒体与儿童双语学习
        1.多媒体与儿童语言学习
        2.多媒体与儿童双语学习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思路
        1.中英双语学习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2.双语认知优势的成因机制研究
        3.不同英语学习方式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二、研究的具体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材料与工具
        3.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研究伦理的规范
第四章 双语学习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一双语学习对儿童执行功能行为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研究设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研究结论
    二、研究二双语学习对儿童执行功能脑区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研究设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语认知优势的成因机制研究
    一、研究三双语认知优势的成因机制
        1.研究背景
        2.研究设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研究结论
    二、研究四双语学习经验与儿童“双语脑”核心脑区激活的相关性分析
        1.研究背景
        2.研究设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英语学习方式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五英语听读方式对儿童大脑激活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研究设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研究结论
    二、研究六英语动画片方式对儿童大脑激活的影响
        1.研究背景
        2.研究设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与教育建议
    一、肯定儿童双语认知优势的价值
    二、重视儿童双语认知优势的内因
    三、关注双语认知优势的制约条件
    四、优选学前双语学习的有效方式
    五、审慎地提出学前双语教育政策
第八章 研究展望
    一、研究创新性
    二、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瑞文测试样题
    附录2 PPVT测试样题
    附录3 EVT测试样题
    附录4 KITE幼儿英语测试样题
    附录5 儿童执行功能发展问卷
    附录6 儿童发展家长调查问卷
    附录7 华东师范大学人体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函
    附录8 3D定位通道对应的BA/AAL/MNI
    附录9 双语儿童在ANT和VCST实验中的激活情况举例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旅游及其概念的心物二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观光:物与距离
二、休闲:心与现实
三、旅游的心与物:交换与转换
四、两点启示

(6)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梅里丘克“意思?文本”理论概说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一、“意思?文本”理论的形成
        二、俄罗斯“意思?文本”理论研究
        三、西方“意思?文本”理论研究
        四、国内“意思?文本”理论研究
    第二节 梅里丘克“意思?文本”模式解析
        一、“意思?文本”模式界定
        二、“意思?文本”模式受限功能性
        三、“意思?文本”模式动态性
        四、“意思?文本”模式形式化
        五、“意思?文本”模式整合性
    第三节 “意思?文本”理论与形态符号观
        一、梅里丘克形态符号观
        二、形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三、形态符号的组配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形态符号语言意义研究
    第一节 语言意义体系
        一、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对立
        二、语义意义与句法意义对立
        三、形态意义与非形态意义对立
        四、梅里丘克的语言意义分类
    第二节 形态语法意义阐释
        一、形态语法意义内涵界定
        二、形态语法意义标记性阐释
        三、无标记成分共时性阐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态构形意义研究
    第一节 构形意义与构词意义
        一、构形意义与构形位
        二、构词意义与构词位
    第二节 语义构形意义研究
        一、语义构形意义中的事实与参与者
        二、表达构形意义的语义信息类型
        三、表达时间空间坐标的范畴
        四、表达数量的范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形态符号手段与组配关系研究
    第一节 形态手段研究
        一、形态手段的基本类型
        二、形态手段层级关系
        三、无意义形态操作
    第二节 形态组配特征研究
        一、组配特征取值
        二、组配特征与形态范畴
        三、组配特征的随意性
        四、组配特征作用域及作用方式
    第三节 组配特征类型
        一、组配关系普遍特征
        二、组配关系形态手段专属特征
        三、组配关系词类专属特征
        四、组配关系特殊特征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术语对照表
附录二 术语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英汉人体词的一词多义研究——以“head”和“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框架语义学
    (一)从语义框架到认知框架
    (二)框架语义学与一词多义
三、框架语义学视角下“head”和“头”的一词多义分析
    (一)“head”和“头”的体验认知
    (二)框架语义学视角下“head”和“头”的一词多义分析
        1. 一词多义分析:head
        2. 一词多义分析:头
四、结语

(9)《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三音节词语多维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零绪论
    0.1 研究对象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关于三音节词语的研究现状
        0.2.2 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0.2.3 前人研究的不足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概况
    1.1 几个相关术语的界定
        1.1.1 什么是三音节词
        1.1.2 什么是三音节短语
        1.1.3 什么是三音节新词语
    1.2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概况
        1.2.1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语素构成
        1.2.2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语法结构
        1.2.3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韵律结构
        1.2.4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释义方式
第二章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语法功能与韵律考察
    2.1 新增三音节各类词语的语法功能考察
    2.2 新增三音节词语中三种主要语法结构的韵律考察及认知分析
        2.2.1 偏正结构的新增三音节词语的韵律考察及认知分析
        2.2.2 动宾结构的新增三音节词语的韵律考察及认知分析
        2.2.3 附加式结构新增三音节词语的韵律考察及认知分析
第三章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语义考察
    3.1 新增三音节单纯词的语义考察
    3.2 新增三音节词合成词的语义考察
    3.3 新增三音节短语的语义考察
    3.4 新增三音节词语语义总体特点的认知分析
        3.4.1 概念隐喻理论与新增三音节词语的语义总体特点
        3.4.2 范畴化理论与语义类聚
第四章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来源、造词方式和产生动因
    4.1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来源
    4.2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造词方式
    4.3 新增三音节词语的产生动因
        4.3.1 语言系统外部原因
        4.3.2 语言系统内部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汉语方言甚词的比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其价值
    1.2 方言甚词研究背景及其现状
    1.3 论文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2 汉语方言甚词横向比较考察
    2.1 方言甚词语音的比较
        2.1.1 甚词语音特点
        2.1.2 方言甚词和受甚词修饰的中心语的音节特点
    2.2 方言甚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2.2.1 常用方言甚词地域分布的比较考察
        2.2.2 特殊方言甚词的地域分布及其使用情况
3 汉语方言甚词的纵向比较考察
    3.1 方言甚词来源方式考察
        3.1.1 继承古语
        3.1.2 实词虚化
    3.2 方言甚词词义产生的途径
        3.2.1 甚词产生的语义条件
        3.2.2 词义的相互渗透
        3.2.3 同义构词法
4 方言甚词具体应用特点的比较考察
    4.1 方言甚词与中心语的位置关系
    4.2 方言甚词的重叠和连用现象
    4.3 方言甚词的超常搭配和特殊程度表达法
        4.3.1 方言甚词修饰名词现象
        4.3.2 助词与方言程度义表达的关系
    4.4 方言程度表达的比较分析
        4.4.1 方言色彩词程度表达法的比较分析
        4.4.2 方言味觉词程度表达法的比较分析
    4.5 方言甚词表达的主观性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论词汇发展的历时性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巴赫金表述诗学中的布局形式与体裁[J]. 张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基于生态语言学视角的“X感”词族研究[D]. 王华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旧”类词研究[D]. 古文慧. 河北大学, 2018(01)
  • [4]学前儿童双语学习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基于fNIRS脑成像技术的研究[D]. 李传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5]旅游及其概念的心物二重性[J]. 郝昭香,王艳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6]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D]. 党晖.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7]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英汉人体词的一词多义研究——以“head”和“头”为例[J]. 黄金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8]“偕×”与“携×”语义辨析[J]. 徐浩. 学语文, 2015(04)
  • [9]《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三音节词语多维考察[D]. 魏金强.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10]汉语方言甚词的比较考察[D]. 田元. 宁波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论词汇发展的历时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