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郊区社区教育的实践思考

推进郊区社区教育的实践思考

一、城郊结合地区推进社区教育的现实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祥艳[1](2021)在《日照市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科学有力的公共管理。通过文献研究法分类总结了国外及国内关于城镇化的内涵及衡量标准,人口及要素的流动与集聚,产业结构及发展,发展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应用,发展理念等六个方面的管理观点;运用调查分析法对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在村级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真实的数据和资料;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成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公共管理措施,总结了它们的具体做法和政策成效;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其他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即通过组织的引领和激励,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改进,产业振兴的合理推进,协调发展的科学评价等方面探究后村镇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李留通[3](2021)在《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有效的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推进文物安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及促进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伴随着大遗址保护总体目标的转变以及当前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吻合,亟需探索兼顾遗址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且更加符合大众旅游需求的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路径。而考虑到城郊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因此本文以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展开使用后评价。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数据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开展评价研究。并取得以下结论:(1)通过前期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研究,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涵盖遗址保护、展示利用、运营管理及区域发展四个方面的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体系,充分反映了多元使用主体的使用需求特征;并选取10位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对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矩阵进行评判,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2)以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就使用主体的满意度与使用方式开展实证研究,其中满意度评价方面,以管理者、文物保护人员、游客与本地居民为对象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公园总体得分为3.496分,为一般满意;而使用方式评价方面,主要以游客与本地居民为主体开展,结果发现,公园建设存在参观流线不明、导视解说与休憩设施严重不足,本地居民基本无法获得经济产业效益等问题。最后则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提升策略。(3)文章将充分考虑与全面了解使用主体对使用客体(即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需求特征的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纳入到建成环境形成的全过程,进一步探索了基于POE的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统筹规划策略,将使用后评价理念融入到规划编制与评估的各个环节。本文旨在为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价研究提供参考,致力于探索提高该类型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水平、公众参与水平及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可行性途径。

张心伦[4](2021)在《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沛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张飞[5](2021)在《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政策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渐推进。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本研究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宏观背景,基于已有的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整体思考,选择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以地市行政区划为整体考量,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12、2014、2016、2018四个年度为时间尺度,市级行政区域为空间尺度,在大量搜集城乡义务教育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前后近十年的时空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路径探索等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首先致力于对已有文献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和类型、指标体系、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国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选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城市与农村、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阐释了本研究的几个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论文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特征,参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参考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年鉴等,充分考量国家和省市等教育文件精神,将其城乡教育统筹兼顾的思想渗入到指标体系中去,进而尝试构建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监测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评价。论文根据已构建的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统计数据,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演化制图。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个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五个指标体系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安徽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环境基础,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分区原则,论文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划分为四大发展区:高速发展区、中速发展区、中低速发展区和低速发展区。根据时空演化分析结果及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分区,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布局结构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内涵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精英教育理念与重点中小学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地方权责不对称。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包括: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投资方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时期,这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迁徙及学生流动、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房地产业的市场变化等外在因素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学位供给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时代意义。本研究力求通过政策文本、理论基础、时空分布演化、指标体系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达成路径等进行全面梳理研究。

卢虹羽[6](2021)在《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园林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着最高水准的园艺园林技术,吸引了无数的园艺园林大师的关注和参与。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专业背景的设计大师所创作的设计师园成为园林展中耀眼的明珠,具有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手法的设计师园成为展示风景园林新思想、新技术的重要窗口。因此,对设计师园的主题思想及表达手法进行研究、分析和提炼,对完善现代园林展和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景观设计提供新的表达思路具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近十年中国国家级及以上园林展(即世园会、园博会)中的49个设计师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收集、现场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中国园林展及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整理设计师园的功能特征及主题与形式表达相关的理论基础,从设计师园主题文化方面入手,探究主题类型及主题类型的数量变化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以历史与人文、生态与自然、现实的思考和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四种类型设计师园,分析其在设计的表达手法(保留与模拟、抽象与转化、叙述与传承、隐喻与象征)、布局编排(空间组合与序列、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互动体验设计(感官体验、动态参与体验)三个方面主题的表达形式,探索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近十年设计师园主题类型数量从四种减至三种,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自2015年以后均未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风景园林行业由单纯关注园林景观转变到了多元化的探索。从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占比来看,无规律可循,其原因是设计师园的主题确定受各届园林展的主题变化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2)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将人文要素融合现代设计,形成时代创新景观;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自然抽象,结合景观要素表达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利用景观要素隐喻主题、营造氛围;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与景观要素融合。(3)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其余三种主题类型的设计师园都多采用自由式布局。其中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无序的空间路径展示自然野趣;以现实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通过多样的空间组织表达设计师的思考;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非常规的空间组织展示对景观空间的探索。(4)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主导空间界面设计与要素配置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注重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自然式为主,人造景观为辅;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人造景观为主,自然式为辅;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丰富的空间界面表达主题。(5)设计师园互动体验设计丰富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倾向于通过视觉营造历史文化氛围,结合听觉使得场景更立体生动;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从氛围营造、声音添加、气味散发和与要素互动四个方面表达自然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强烈视觉体验拉近游人与设计师思想的距离,以听觉、嗅觉体验作为烘托,营造思考氛围;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缺少听觉、嗅觉和接触式参与体验的设计。(6)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应遵从主题文化关联性、表达的创新性、表达的特色性和表达满足人群需求的四个原则。(7)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可通过设计手法的选择与主题相适宜、主题的布局编排、多方位的互动体验设计三方面来实现。选取合适主题的文化元素,以多种表达方式突出主题,文化元素与表达手法相互匹配;主题文化元素之间、情感基调与空间组合应编排合理,通过底界面、边界面和顶界面的文化元素植入和氛围营造来强化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充分利用视觉、听觉体验来强化展园主题,运用接触式与非接触式参与体验设计加深参观者对设计师园主题的认识与理解。

李治兵[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付玉琪[8](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李宁[9](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指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李墨文[10](2020)在《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J民俗村为个案,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切入点,聚焦朝鲜族民俗村旅游产业,探索在对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游客、村民、政府、商家之间的互动关系给当地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影响。本论文描述了朝鲜族民俗村旅游产业参与中各方利益相关者所扮演的角色、所持有的利益诉求及为实现利益诉求所采取的博弈策略,阐释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能够促进朝鲜族民俗村旅游产业取得发展效益,而非合作博弈则会导致朝鲜族民俗村旅游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本论文采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实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博弈理论的交叉研究,梳理了利益相关者旅游参与中的利益关系,探讨了民俗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问题,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田野文本。论文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朝鲜族民俗村基本情况及文化旅游资源。阐述了 J民俗村的历史沿革、人口结构、生计方式,分析了该民俗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诠释了该民俗村文化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游客作为民俗村旅游资源的消费者追求美好体验,村民作为民俗村旅游资源的承载者追求幸福生活,商家作为民俗村旅游资源的经营者追求经济效益,政府作为民俗村旅游资源的调控者追求多重效益,各方利益相关者为实现自身利益诉求可采取合作博弈或非合作博弈的策略。第四章,主要探究了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下朝鲜族民俗村旅游产业发展效益。尽管游客、村民、商家、政府在民俗村旅游参与中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但彼此之间存在利益共同点。为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各方利益相关者采取了合作博弈的策略,促使该民俗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人居环境,保护了朝鲜族文化。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利益相关者非合作博弈下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发展困境。旅游参与中各方利益相关者存在利益共同点的同时也存在利益分歧点,为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之间采取了非合作博弈策略,不仅自身利益诉求难以实现,而且引发了彼此之间的冲突事件。通过对J民俗村冲突事件的描述,挖掘了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冲突的根源,分析了民俗村旅游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归因。第六章,主要阐述了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旅游参与中各方利益相关者从非合作走向合作,并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是推动朝鲜族民俗村旅游产业发展走出困境的力量源泉。为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加强政府的有效指导,推动朝鲜族村民自身能力建设,深化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并利用合同制约各方力量,以此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共赢。结论,主要梳理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二、城郊结合地区推进社区教育的现实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郊结合地区推进社区教育的现实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市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第四节 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一、传统的城镇化建设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节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管理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政府领导理论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与公共管理存在的关系
第三章 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 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组织运转
        二、产业发展
        三、基础项目建设
        四、民生保障
        五、生态环境
    第二节 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一、村级组织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二、产业发展模式有待创新
        三、基础项目建设效率低
        四、民生保障有待规范执行
        五、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化不突出
    第三节 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统筹管理不够完善
        二、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三、人才培养及引进不足
        四、宣传推广有待提高
        五、社会服务供给不足
        六、监督考核机制需健全
第四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案例分析
        一、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烟台市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三、广西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应用
    第二节 国外案例分析
        一、法国特色小镇建设
        二、英国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案例经验总结
        一、科学规划促进规模效益
        二、优化创新扩大服务供给
        三、因地制宜抓特色创品牌
        四、以人为本促进宜居宜产
        五、流程再造有效评价和监督
第五章 推进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组织引领实现合理激励
        一、优化机制激发新动能
        二、开拓创新探索新发展模式
        三、合理跟进 加强管理及风险把控
    第二节 加大基础建设优化公共服务
        一、思想重视加大招商引资
        二、政策支持强化人才支撑
        三、激励引导促进多元化供给
    第三节 合理战略布局推进产业振兴
        一、融合发展实现集约化管理
        二、技术引领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第四节 科学评价监督促进协调发展
        一、科学评价有效考核和监督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三、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使用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究
    2.1 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分析
        2.2.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
        2.2.2 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
    2.2 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构成分析
        2.2.1 自然环境
        2.2.2 人工环境
        2.2.3 社会文化环境
    2.3 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历程
    2.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行保护管理模式
        2.4.1 创建阶段
        2.4.2 运行阶段
        2.4.3 评估阶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使用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使用后评价概述
        3.1.1 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3.1.2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意义
    3.2 使用后评价的层次
    3.3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旨趣
    3.4 使用后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3.4.1 使用后评价的程序
        3.4.2 使用后评价的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体系研究
    4.1 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前期研究
        4.1.1 前期研究的目的
        4.1.2 前期实地调查研究
        4.1.3 前期文献资料研究
        4.1.4 前期研究总结
    4.2 使用后评价主体与研究旨趣的确定
        4.2.1 评价主体的确定
        4.2.2 评价研究旨趣的确定
    4.3 使用后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4.3.1 使用后评价的内容
        4.3.2 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4.4 使用后评价指标的筛选
        4.4.1 定量分析检验指标重要性
        4.4.2 定性分析检验指标可取性
        4.4.3 确定最终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4.5 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4.5.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4.5.2 熵权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4.5.3 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4.6 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4.6.1 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设计问卷
        4.6.2 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获取数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5.1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况
        5.1.1 汉阳陵与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5.1.2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使用情况
        5.1.3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范围
    5.2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满意度评价
        5.2.1 遗址保护的有效性评价
        5.2.2 展示利用的满意度评价
        5.2.3 运营管理的有效性评价
        5.2.4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5.2.5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5.3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使用方式评价
        5.3.1 游客使用方式评价
        5.3.2 本地居民使用方式评价
    5.4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升建议
        5.4.1 加强遗址的预防性保护
        5.4.2 提升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水平
        5.4.3 完善与创新公园管理制度与运营策略
        5.4.4 提升遗址公园与遗址所在地社区的互动水平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POE的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统筹规划策略
    6.1 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与评估
    6.2 基于POE的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统筹规划框架
    6.3 统筹考虑使用主体现实需求确定规划目标定位
    6.4 统筹协调多元主体使用需求确定规划策略
        6.4.1 兼顾遗址本体安全与环境协调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6.4.2 兼顾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协调的发展策略
        6.4.3 兼顾政府主导与公共参与的运营管理策略
    6.5 统筹考虑使用后评价结论确定规划改进策略
    6.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与农村
        1.3.2 城乡关系
        1.3.3 城乡一体化
        1.3.4 城乡教育一体化
    1.4 理论基础
        1.4.1 城乡一体化理论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1.4.3 区域发展理论
        1.4.4 教育公平理论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2.1.1 构建指标体系的背景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2.1.3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2.1.4 指标体系的框架
        2.1.5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2.2 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2.2.1 研究点(市域)数据处理步骤
        2.2.2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
    本章小结
第3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时空测度评价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时序变化
        3.1.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时序变化
        3.1.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空间演化
        3.2.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空间演化
        3.2.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原则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划分
        4.3.1 高速发展区
        4.3.2 中速发展区
        4.3.3 中低速发展区
        4.3.4 低速发展区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1 学校布局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适应
        5.1.2 学校办学条件与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不符合
        5.1.3 师资队伍结构与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匹配
        5.1.4 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协调
    5.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5.2.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了城乡发展
        5.2.2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5.2.3 新型城镇发展建设刺激了教育需求
        5.2.4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拉低了教育重心
    本章小结
第6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6.1 坚持城乡经济协调,推进教育质量发展
        6.1.1 推进城乡社会统筹
        6.1.2 重视城乡教育均衡
    6.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
        6.2.1 落实义务教育法律
        6.2.2 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6.2.3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6.3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资方式
        6.3.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6.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6.4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6.4.1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6.4.2 改革教师培养体制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园林展园设计研究现状
        1.2.1 国外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内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1.2.3 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对象范围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设计师园主题与形式表达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园林展
        2.1.2 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
        2.1.3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
        2.1.4 展园
        2.1.5 设计师园
    2.2 园林展设计师园概述
        2.2.1 中国园林展的产生和发展
        2.2.2 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
        2.2.3 设计师园的特征
    2.3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及分类
        2.3.1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
        2.3.2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分类
    2.4 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2.5 设计师园的空间组织
        2.5.1 空间组合
        2.5.2 空间序列
    2.6 设计师园的界面限定
    2.7 设计师园的体验与参与性设计
        2.7.1 感官体验
        2.7.2 动态参与体验
        2.7.3 情感体验
3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与主题创意
    3.1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1 201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2 2013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3 2015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4 2016 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5 2017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6 2018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1.7 2019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3.2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的主题分析
        3.2.1 设计师园主题分类
        3.2.2 各届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分析
        3.2.3 近十年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变化总体分析
    3.3 小结
4 设计师园表达主题的形式研究
    4.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4.1.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表达手法
    4.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布局编排
        4.2.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
        4.2.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
    4.3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3.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4.4 案例分析
        4.4.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流水印2013
        4.4.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凹陷花园
        4.4.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生园
        4.4.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彼得·沃克花园
    4.5 讨论与小结
5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
    5.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
        5.1.1 主题文化关联性
        5.1.2 主题表达的创新性
        5.1.3 主题表达的特色性
        5.1.4 表达满足人群需求
    5.2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途径
        5.2.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的设计表达手法
        5.2.2 设计师园主题在布局编排层面的表达途径
        5.2.3 设计师园主题在互动体验设计层面的表达途径
    5.3 小结
6 总结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8)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1.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1.3.2 博弈理论
        1.3.3 民俗村旅游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朝鲜族民俗村基本情况及文化旅游资源
    2.1 朝鲜族民俗村基本情况
        2.1.1 历史沿革
        2.1.2 人口结构
        2.1.3 生计方式
    2.2 朝鲜族民俗村文化旅游资源
        2.2.1 朝鲜族生活文化
        2.2.2 朝鲜族民间传承文化
        2.2.3 朝鲜族节日文化
    2.3 朝鲜族民俗村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2.3.1 建构性
        2.3.2 符号性
        2.3.3 体验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诉求
    3.1 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
        3.1.1 民俗村旅游资源的消费者
        3.1.2 民俗村旅游资源的承载者
        3.1.3 民俗村旅游资源的经营者
        3.1.4 民俗村旅游资源的调控者
    3.2 朝鲜族民俗村利益相关者旅游参与中的利益诉求
        3.2.1 游客追求美好体验
        3.2.2 村民追求幸福生活
        3.2.3 商家追求经济效益
        3.2.4 政府追求多重效益
    3.3 朝鲜族民俗村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实现方式
        3.3.1 合作博弈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
        3.3.2 非合作博弈实现个体短期利益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下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发展效益
    4.1 增加经济收入
        4.1.1 兴办旅游产业
        4.1.2 推行产业分红
        4.1.3 增加就业机会
    4.2 改善人居环境
        4.2.1 实施雨污分流
        4.2.2 整治环境卫生
        4.2.3 完善基础设施
    4.3 保护朝鲜族文化
        4.3.1 唤醒朝鲜族历史记忆
        4.3.2 维系朝鲜族文化认同
        4.3.3 推进朝鲜族文化传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非合作博弈下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发展困境
    5.1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5.1.1 游客对旅游体验不满意
        5.1.2 村民对利益分配不满足
        5.1.3 商家难以实现利益目标
        5.1.4 政府难以协调利益关系
    5.2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事件
        5.2.1 游客与村民之间的“鞭炮事件”
        5.2.2 游客与商家之间的“投诉事件”
        5.2.3 村民与商家之间的“斧头事件”
        5.2.4 商家与政府之间的“亮化事件”
    5.3 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归因
        5.3.1 主客文化碰撞导致文化冲突
        5.3.2 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经济冲突
        5.3.3 多重身份共存导致角色冲突
        5.3.4 利益满意度低导致权利冲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
    6.1 加强政府的有效指导
        6.1.1 完善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
        6.1.2 定位政府在旅游参与中的角色
    6.2 推动朝鲜族村民自身能力建设
        6.2.1 加大朝鲜族村民教育培训力度
        6.2.2 培育朝鲜族村民组织和精英
    6.3 深化旅游企业社会责任
        6.3.1 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6.3.2 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实力
    6.4 利用合同制约各方力量
        6.4.1 规范利益相关者行为
        6.4.2 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四、城郊结合地区推进社区教育的现实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市后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D]. 陈祥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城郊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D]. 李留通. 西北大学, 2021
  • [4]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沛县为例[D]. 张心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D]. 卢虹羽. 西南大学, 2021(01)
  •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8]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9]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10]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朝鲜族民俗村旅游发展研究[D]. 李墨文. 延边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推进郊区社区教育的实践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