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4亿年的动物

活了4亿年的动物

一、一种生活了4亿年的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之沧[1](2022)在《“人猿同祖论”批判》文中研究说明凡理论皆可怀疑、批判和否定。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论"也不例外,因为迄今的科学发现并未予以确证,只是大胆猜测:人类可能是南方古猿在外部环境剧变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的结果,也可能是源自人类先祖与黑猩猩的杂交,或是源自黑猩猩的一对染色体自发融合成似人的2号染色体,或是源自天外生命和海陆高级动物的交合,或是在宇宙能量场和量子场作用下,大自然的精心设计与自发演化。然而,本文则立足于"身体、精神和情爱"三位一体的人类的独特性和生物化石的有限性、局限性、偶然性与不确定性,论证了"人猿同祖论"的非科学性、猜测性及逻辑上"一优于多"和"共相大于殊相"的形而上学性,进而否定一元论的物种起源论;同时,立足物竞天择,并综合前人的进化论、灾变论、物种创化论及理论上"多优于一"和"殊相大于共相"的现实性,论证了人是"人"自身的进化,因为包含着大量DNA和RNA大分子的人的身体是能动的有机体,可以主动地创生。据此,本文提出人类起源的"多元灾变创化论",即人类和其他物种可能都是由地质灾变引发的寒武纪初物种大爆发的产物。只是如此创化的"原初种"在自身内含的生物大分子的"合目的"作用下,又历经6亿多年的生存竞争,才最终死里逃生演化成最复杂、最高级和最智慧的现代人,且在宇宙中只有一次。

张志飞,刘璠,梁悦,胡亚洲,陈飞扬,张志亮,陈延龙,任心宜,姚金龙,李国祥,郭俊锋,华洪[2](2021)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文中指出生命活动加速地球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循环,从而成为驱动地球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动力。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演化阶段,综合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和寒武纪大爆发动物界成型,本文提出地球生态系统可分为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三大演化阶段。原始进化生态系统以陆核形成、成熟,早期超大陆聚合、裂解和潘基亚大陆形成早期阶段之前等不稳定大陆演化为地质背景,生物类群主要以蓝藻(又称蓝细菌)和真核藻类为生产者,以细菌微生物为分解者的2极食物链结构,生活底质仅以海洋底质(岩石)和沉积物为界面,在原始海洋中仅以海水、海底为介质的2相(液相和固相)生态环境,时间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大部分地史时间,代表着以菌藻类初级生产者诱导的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反映了生物圈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始阶段。初级进化生态系统以冈瓦纳大陆聚合为地质背景,现代板块构造建立、全球板块联动,大陆风化加强,时间上包括埃迪卡拉纪末到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时期。通过寒武纪大爆发,地球首次诞生了动物,代表着宏体消费者出现,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完整3极食物链结构形成,地球进入了以动物消费需求牵引的生态系统循环。消费者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出现底栖、游移、浮游和游泳等现代海洋群落生态类型,期间礁体动物出现,生物礁繁盛,包壳、刻蚀(污损)生物开始大量增殖,由于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海底岩石生物风化急速加快,生物圈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在海洋中迅速加强,代表地球现代复杂海洋生态系统初步形成。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以潘基亚大陆聚散和古新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为地质背景,初级生产者发生重大改变、陆地植物出现,动植物登陆,陆地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发展和繁盛。海陆高级消费者不断出现、演替,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极食物链结构稳定循环,系统能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不同时期部分动物已跨越陆地和海洋两个生态系统进行繁衍生息,陆地生产者与分解者通过河流交相辉映、周而复始、循环不断。高山、河流和海洋生物生态分层分带明显,不同动物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不同界面(液相、气相和固相)穿梭,不同介质(海水、陆地和空气)交流互动。脊椎动物鱼类登陆从而导致四足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后续发生,不同地史时期不同类型的脊椎动物呈现"登陆下海"生态奇观,生态群落和营养结构复杂多变,生态类型繁多,时间横跨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直至现在,代表海陆交互的复杂地球现代进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演替和繁盛。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以生物为纽带,物质交流和能量流动速度加快,成为现代地球生态系统的最大特征。因此,前寒武纪诞生了原始生命并衍生了现代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菌藻类),地球进入初级生产者维持的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寒武纪大爆发诞生了地球动物消费者,历时4千万年地球动物界成型、建立了现代动物系统框架,之后5亿年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现代海洋生态系统格局形成,地球开启了动物需求驱动的初级进化生态系统;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后陆地生态系统诞生,历时3亿年植物界成型,地球原始生产力不断革新,动植物海陆交互,现代生态系统形成,不断修复并完善。对比研究动物消费驱动的地球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高级生产者植物引导的现代进化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对理解地球的宜居性演化有重要意义。

胡宇嘉[3](2021)在《《空气生物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气溶胶的研究。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研究所和实验室更加重视气溶胶研究工作。本次翻译实践项目受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的委托,由笔者和他人合作翻译一本关于气溶胶研究的英文书《空气生物学》,以便研究所进行内部参考。笔者自2020年8月初接到本次项目后,开始对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翻译。2020年9月末完成了全部翻译工作。本报告以笔者所负责翻译的内容为例进行撰写,翻译内容涉及生物学和医学两方面。翻译质量由研究所的研究员进行监督。根据本次实践项目,笔者主要从项目描述、项目过程、译前准备、案例分析和总结五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总结生物医学类文本英译汉的特点和翻译策略。笔者从阅读并分析平行文本、分析文本特点、选择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以及准备翻译理论这四方面介绍了译前准备工作,并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对典型译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针对整个项目的翻译过程总结了经验和教训。笔者希望自己参与翻译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气溶胶研究人员,并且希望本实践报告中的方法和策略可以为从事与生物医学类文本翻译相关的译者提供帮助和借鉴。

杨振华[4](2021)在《基因组序列k-mer频谱的内在规律和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基因组序列的k-mer频谱包含了序列组成和序列进化的重要信息,研究基因组序列k-mer频谱组成的内在规律,是揭示基因组序列的组成规律和进化规律的重要途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分析和比较了从灵长类到原核生物920个基因组序列上各种k-mer子集频谱的特征。探讨了基因组序列的组成和进化规律,推测了物种早期的演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920个基因组分成动物(灵长类、啮齿类、其它哺乳类、其它脊椎类、非脊椎类)、植物(双子叶、单子叶、蕨类和绿藻类)、真菌(伞菌、子囊菌和酵母)、原核生物(古菌和真细菌)四界14个物种类。研究了每个物种基因组序列在XY二核苷分类下16种XY子集8-mer/6-mer频谱分布的内在规律。发现只有CG类和TA类k-mer频谱分布存在独立选择现象,其它14种XY类kmer频谱分布均不存在独立选择现象,即基因组序列存在两种独立选择模式。一种是CG独立选择模式,另一种是TA独立选择模式。通过分析CG2/CG1/CG0和TA2/TA1/TA0子集k-mer频谱的分布特征,发现两种独立的选择规律具有3个性质:进化独立性,进化选择性和进化保守性。2.依据CG类和TA类子集和全体k-mer频谱分布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给出两种独立选择强度的定量表征参量:分离度和保守度。发现CG1/CG2子集,TA1/TA2子集频谱的分离度和保守度特征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该现象称为进化相关性,是独立选择现象的第4个性质。CG2和CG1子集、TA2和TA1子集k-mer的进化特征相同,它们与CG0子集k-mer的进化趋势相反。该现象称为进化趋同性,是独立选择现象的第5个性质。3.分析了各类基因组CG和TA独立选择强度的分布。发现每个基因组序列中CG独立选择强度和TA独立选强度各不相同,且两种独立选择强度之间存在相互抑制关系。动物和植物基因组中,CG独立选择强度与基因组进化水平呈正相关,TA独立选择强度与基因组进化水平呈负相关。真菌和细菌基因组中,两种独立选择强度分布表示了物种的进化状态。由此我们提出了基因组序列进化机制,即物种基因组的进化状态是由CG和TA独立选择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抑制关系所决定。还发现,脊椎动物基因组序列TA独立选择现象随着物种进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消失,就是说脊椎动物中TA独立选择和CG独立选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逐步消失。4.研究了基因组序列的独立选择模式与基因组序列的G+C含量和Cp G抑制强度的关系。发现TA独立选择强度与基因组序列的G+C含量呈正相关,CG独立选择强度与基因组序列的G+C含量呈负相关,CG独立选择强度与Cp G抑制强度之间呈正相关。我们认为独立选择现象是反映基因组序列组成和进化的根本规律,而Cp G抑制强度和基因组序列的G+C含量是CG和TA独立选择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抑制规律的表现形式。5.根据基因组序列的独立选择规律和基因组序列进化机制,我们推测了生命进化早期地球在无氧环境下原核生物基因组在温和和两种极端环境下的进化模式,以及原核生物在有氧环境下基因组的进化过程。推测CG和TA独立选择现象是生物应对有氧和极端环境而进化的根本原因。比较动物、植物和真菌与古菌基因组的进化模式,依据进化的连续性和相似性,我们推测动物和酵母的祖先起源于高CG古菌,植物、伞菌和子囊菌的祖先起源于高TA古菌。通过研究了物种基因组序列的独立选择模式与物种生活习性的关系。发现TA独立选择强度明显同时CG独立选择被强烈抑制的真菌和原核生物容易与植物共生或侵染植物,而CG独立选择强度明显同时TA独立选择被强烈抑制的真菌和原核生物更容易与动物共生或侵染动物。6.根据我们提出的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机制,进一步印证了腔棘鱼进化的特殊性。许多生化证据表明,腔棘鱼和四爪动物亲缘关系比较近,而跟其它鱼类关系较远。我们比较了腔棘鱼、其它鱼类和四爪动物基因组序列的CG独立选择模式和Cp G抑制强度。发现腔棘鱼的CG独立选择强度和Cp G抑制强度与四爪动物非常接近,而与其它鱼类相差很远。另外,我们认为独立选择现象不仅体现在基因组层面上,也必定体现在任何一段DNA序列上。为此我们分析了腔棘鱼甲基化基因和去甲基化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相似性比对来考察腔棘鱼进化的特殊性。结果均表明腔棘鱼和四爪动物进化距离很相近,而跟其它鱼类较远。我们从基因组尺度和基因尺度分别印证了腔棘鱼和四足动物具有共同祖先的猜想。

王邓[5](2021)在《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文中研究指明蜕皮动物是一类通过周期性蜕掉其坚硬外骨骼(表皮)而实现生长的原口动物。其数量庞大种类多样,最早且可靠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自寒武纪早期的陕南宽川铺组,距今大约5.35亿年前。这些化石躯体呈蠕形、发育吻部且无附肢,属于蜕皮动物中的一个子分支--有吻突动物。有吻突动物是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如在澄江动物群(约5.18亿年前)和其它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中比较常见。目前,有吻突动物以及蜕皮动物的起源和内部的系统发生关系一直争论颇多,而且蜕皮动物共同祖先形态的重建各家观点也莫衷一是。有吻突动物的身体结构保留了很多蜕皮动物祖先的特征。基于此,本论文基于宽川铺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的化石材料,着重研究有吻突动物的蜕皮行为、表皮结构以及其系统发生位置,探讨有吻突动物甚至蜕皮动物的早期演化历史。本论文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现寒武纪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的遗蜕(动物蜕下的旧表皮)。说明早在5.3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蜕皮行为并且该行为可能是为了解决束缚该类动物无法长大的坚硬外骨骼的问题。蜕皮行为是蜕皮动物重要的演化革新,为蜕皮动物的繁盛奠定基础。(2)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化石表面的多边形网纹一一对应其下上皮细胞(这里指大多数的柱状细胞,不包括腺细胞,感知细胞等)的边界。蜕皮动物表皮的形成机制基本类似,但由于表皮在演化过程中的逐步分化造成大多数蜕皮动物(线虫动物除外)大尺寸的网纹不再与其下上皮细胞边界具有一一对应关系。(3)澄江动物群中的管栖动物Selkirkia因其坚硬的管而与众不同。研究表明Selkirkia的管可能是躯干表皮经历蜕皮且二次骨骼化形成的。可能的微型腕足动物附着在管末端说明Selkirkia可能营固着/半固着表栖生活。而两侧对称动物中蠕形动物的管栖生活方式可能是趋同或平行演化的结果,只不过随后在某些类群中丢失。(4)基于新编译的特征和矩阵,本文使用多种分析方法重新研究了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最大简约法(启发式TBR,TNT和Tree Search)以及最大似然法的结果整体上类似,都将大部分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有吻突动物)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Selkirkia是距离冠群鳃曳动物最近的一个分支,而古蠕虫类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作为Selkirkia+冠群鳃曳动物的姊妹群。不过,未加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显示大多数寒武纪蜕皮类蠕虫为有吻突动物的干群,Selkirkia位于系统发生最低的位置,是古蠕虫类+冠群有吻突动物的姊妹群。然而,笔者通过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来测试之前分析的强度,结果显示限定后拓扑结构的谐波均值的较大,意味着该结果比较可靠。由于化石的保存状况,很多形态学数据在数据集中以不确定或不可适用表示,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此次笔者引入Tree Search专门处理这些问题。其计算结果与限定后的贝叶斯算法结果大体相似,说明将大多数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李静[6](2020)在《北京鸭和单孔目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北京鸭(Anas platyrhynchos)具有典型的鸟类核型,包括大染色体和小染色体。和鸡相比,北京鸭的性染色体具有较低的分化程度。为了阐明北京鸭和鸡之间、以及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染色体结构的演化,本研究利用三代测序和多种基因组数据,完成了一只雌性北京鸭的几乎完整的染色体组装。和之前利用二代Illumina测序技术组装的北京鸭基因组相比,新版本的基因组和注释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并鉴定出两类在北京鸭中发生特异性扩张的重复元件。本研究发现北京鸭的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TAD)主要有三种形成机制,分别是通过富集绝缘体蛋白CTCF的结合位点、管家基因和转录活跃(A)型和转录不活跃(B)型染色质区块(active/inactive,A/B Chromatin compartment),这表明了北京鸭和哺乳动物在染色质的空间折叠机制方面是保守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北京鸭和鸡的TAD边界存在大量重叠,北京鸭的TAD边界与染色体倒位断点之间也存在大量重叠,这表明TAD作为一个完整的调控基因组单元,受到强烈的自然选择,或者这也可能是由于DNA双链脆弱位点与TAD边界高度重合所引起。北京鸭雌性特异的W染色体上的基因数大约是鸡的4.5倍。与独立演化的人类Y染色体一样,北京鸭的W染色体上也发现了大量分散的回文结构和同源重组抑制产生的演化断层现象。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鸟类之间,以及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染色体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禽类研究增加了重要的基因组资源。卵生单孔目哺乳动物是现存哺乳动物中最早分歧出来的一支,主要包括鸭嘴兽科和针鼹科。其中,针鼹科包含短吻针鼹科和长吻针鼹科,它们是为数不多的既产蛋又哺乳的哺乳动物。单孔目动物,是原兽亚纲中仅存的尚未灭绝的哺乳动物,利用单孔目动物进行哺乳动物演化生物学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为哺乳动物的演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线索。本研究组装出了两个单孔目物种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序列,即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和短吻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ts,本文简称为针鼹)。新版本的鸭嘴兽基因组几乎把整个基因组挂载到了染色体上,和之前发表的基于Sanger测序的鸭嘴兽基因组相比,新版本基因组的组装水平和基因注释质量均得到了显着提升。此外,本研究首次组装并鉴定出几乎完整的五对鸭嘴兽性染色体序列。本研究发现单孔目动物的复杂性染色体复合物很可能起源于一个环状构象,鸭嘴兽复杂性染色体复合物的形成很可能和其广泛的性染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并且这些互作在人的同源序列中也广泛存在。单孔目动物作为哺乳动物中重要的一支,其性染色体并不与真兽类哺乳动物的X染色体同源,而是与鸟类的Z染色体同源。同时,SRY作为真兽类哺乳动物中重要的性别决定基因,也并不存在于单孔目哺乳动物中。此外,与鸟类相似,单孔目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同样不存在剂量补偿效应。总的来说,本研究为单孔目动物和鸟类之间的性染色体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李梦涵[7](2020)在《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元古代时期(10亿-5.41亿年)是地球表层环境和生命演化的关键时期。新元古代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冰期即两次“雪球地球”事件。“雪球地球”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早期生命特别是地球上动物的出现和演化。新元古代地球经历了两次“雪球地球”事件之后的表层环境为早期动物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合适的气候条件。在大约5.8亿年之后,地球上出现“埃迪卡拉动物”和随之而来的“瓮安生物群”和“蓝田生物群”以及生命进化史上最重要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因此新元古代时期生命和环境演化的相互作用是地球科学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华南新元古代地层保存了两次全球性冰川记录,它们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提供了充分的地质证据。不仅如此,华南还保存了南沱冰期之后几乎连续的沉积记录和丰富的化石组合。在沉积记录方面,华南不仅保存了埃迪卡拉纪完整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浅水剖面,而且保存了以黑色页岩为主的深水剖面。新元古代浅水相的陡山沱组产出磷酸盐化的“瓮安生物群”,它们可能代表了地球历史上最早的动物胚胎化石。以深水蓝田剖面为例,华南的深水相蓝田组产出了着名的“蓝田生物群”。因此华南埃迪卡拉纪地层是研究海洋和大气环境时、空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选择了瓮安地区浅水相的碳酸盐岩剖面以及分布在皖南深水相的蓝田剖面进行了高密度采样和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浅水相剖面包括大塘矿区剖面和穿岩洞剖面以及含磷块岩的相关地层。在地质时间尺度上,P是制约初级生产力大小的营养元素之一,是调节海洋和大气氧气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瓮安磷块岩矿床也是我国磷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本次研究发现,南沱组冰期沉积物的碳、氧同位素记录的是被后期成岩作用完全改造的结果。南沱冰期之上陡山沱组碳酸盐岩以及下部磷块岩的一部分碳、氧同位素受到了成岩改造但一部分同位素数据能够代表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上部磷块岩和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数据大多能够代表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比较上、下磷块岩的同位素组成发现,富磷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在二次成矿作用过程中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使用冰碛岩、碳酸盐岩以及磷块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来探讨海洋环境变化时需要对同位素的实测值进行严格的成岩作用评估,确定能够代表海水碳、氧同位素的数据之后才能进行古环境意义的讨论。本研究对深水相的蓝田组钻孔样品进行了高密度和高精度的多硫同位素以及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有机碳和黄铁矿含量几乎同时的二幕式升高说明在当时缺氧的海洋条件下有机质和还原硫埋藏的阶段性地升高,其结果是向海洋和大气系统中释放氧气从而氧化地球表层环境。黄铁矿的δ34S值的两次阶段性的升高也似乎与有机质和还原硫埋藏速率的增高一致。结合多硫同位素的箱式模型,本次研究初步讨论了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δ34S+△33S)的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发现在蓝田组的下部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硫的生物歧化作用很小,但在蓝田组的上部,生物硫的歧化作用增强。将来的研究包括进一步讨论埃迪卡拉时期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对古海洋组成变化的指示意义,然后进一步探讨“蓝田生物群”与埃迪卡拉古海洋和大气变化的关系。

郑洪兵[8](2020)在《宇宙起源之——物质大统一阴阳之理》文中研究说明晴朗的天空,阳光灿烂,茫茫的大地藴藏着原始物质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孕育着世间万事万物和人类世世代代在生存竞争与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但浩瀚的宇宙如此之大,根据当代天文学的观点,太阳系是宇宙中一普通星系,而地球又是太阳系的普通行星,地球在太阳系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而且是有高级生命存在的行星。

舒德干,韩健[9](2020)在《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全文替换》文中认为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4—1994年),早期动物树上的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的大量门类被发现,然而对后口动物亚界全然无知。第二个10年研究(1995—2005年),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中的更多门类被发现;而最重要的进展,是西北大学团队主导的早期后口动物大发现使后口动物亚界的基本框架被构建,由此地球三分动物树首次成型。第三个10年及其以后时期(2005年之后),3个动物亚界中进一步添加了一些新的门类认知;综合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埃迪卡拉生物群、寒武纪第一世和第二世的珍稀动物群研究成果,学界开始思考三分动物树分步成型与多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新假说。澄江动物群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包括动物群结构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等,然其核心学术价值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1)作为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澄江动物群首次创建了地球上三分动物树的完整谱系框架。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揭示了地球上动物门类由低等到高等、分阶段爆发创造的本质内涵,即历时约0.4亿年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阶段性快速成型的内在耦合性。第一幕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晚期,它诞生了众多基础动物亚界门类(包括大量绝灭门类),也可能出现了少量原口动物的先驱分子;第二幕发生于寒武纪的第一世,除了延续基础动物门类的繁盛外,更创生了原口动物亚界里的主要门类(包括蜕皮类和触手担轮类);第三幕发生于寒武纪第二世(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不仅延续了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门类的兴盛,更重要的是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里的所有门类。至此,整个三分动物树的框架成型,寒武纪大爆发创新事件宣告基本结束。文章还对几个重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属性进行了评述。第一鱼昆明鱼目是已知唯一的最古老脊椎动物,而云南虫、海口虫既不是脊椎动物(即高等脊索动物),也不属于低等脊索动物,而是一类特殊的低等后口动物;长江海鞘是可信的始祖尾索动物,它支持了经典的尾索动物起源假说;古虫动物门首创鳃裂构造,对后口动物亚界的起源探索提供了关键信息。(2)澄江动物群具有深刻的人文哲学意义,所发现的古虫动物门创造的"第一鳃裂",昆明鱼目创造的"第一头脑""第一脊椎""第一心脏",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关于人类的主要基础器官起源悬案的破解提供了关键证据。澄江动物群承上启下,其各种形态解剖学信息对解读埃迪卡拉生物群以及寒武纪相关化石库中绝大多数生物类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芊[10](2020)在《利普读物《恐龙为何重要》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文为笔者参与翻译TED科普读物《恐龙为何重要》的翻译实践报告。通过这次翻译实践,笔者积累了重要的翻译经验。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解决翻译问题时尤为实用。通过运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中提出的翻译策略,笔者成功完成了长句与复杂结构的翻译。报告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于科普文本的翻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针对英语科普文本中的长句式,译者可以利用该理论中的单位转换策略对长句进行灵活拆分,将其转换为更易于阅读理解的短句或短语。对于英语科普文本中常见的复杂结构,译者可以运用该理论中的结构转换策略将其转换成更为简洁清晰的结构。而翻译转换理论中的类别转换策略也能够帮助译者对部分较为难译的词性进行灵活转换,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笔者希望本报告能为其他译者提供参考,使其意识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及相关翻译策略对翻译实践的重要性。此外,想要成为合格的翻译人员,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双语水平,扩充自己的百科知识,遵守专业翻译标准。

二、一种生活了4亿年的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生活了4亿年的动物(论文提纲范文)

(1)“人猿同祖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一无二的人类
二、人是“人”自身的进化
三、人类起源的灾变创化论

(2)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系统的划分及其主要地史演化阶段
    1.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1.2 地球生物分类和基本框架
    1.3 地球生态系统的划分和阶段
2 地球初级生产者起源演化与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形成
3 地球海洋动物起源与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形成
    3.1 地球动物树成型和寒武纪大爆发
        3.1.1 寒武纪大爆发地球动物辐射和演化
        3.1.2 寒武纪早期后生动物出现和地史演化
    3.2 寒武纪大爆发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形成和海洋群落复杂性演变
        3.2.1 寒武纪发大爆发多细胞动物取食结构和营养方式
        3.2.2 寒武纪大爆发垂直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层(Ecological Tierings)
        3.2.3 寒武纪大爆发壳体富集(介壳层)和及其生态关系
        3.2.4 寒武纪大爆发捕食压力和对抗关系
        3.2.5 寒武纪大爆发遗迹化石其生态启示
    3.3 早古生代动物初级进化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4 陆地生态系统形成与地球现代进化生态系统建立
5 结论和展望

(3)《空气生物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Introduction
    1.2 Task Requirements
    1.3 Task Significance
Chapter2 Task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 Translation
Chapter3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3.1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3.2 Analysis of Text Features
    3.3 Selection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ools
    3.4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Level
        4.1.1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4.1.2 Translation of Specialized Words
    4.2 Syntactic Level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4.2.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4.3 Textual Level
        4.3.1 Textual Structure
        4.3.2 Stylistic Features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I Source Text
Appendix II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4)基因组序列k-mer频谱的内在规律和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k-mer研究进展
    1.2 物种进化研究进展
        1.2.1 序列比对算法
        1.2.2 序列非比对算法
    1.3 DNA甲基化
        1.3.1 DNA甲基化酶
        1.3.2 DNA去甲基化酶
    1.4 DNA序列的特征参量
        1.4.1 G+C含量
        1.4.2 CG二核苷比率
    1.5 进化争议物种介绍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数据集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集
        2.1.1 物种全基因组序列的提取
        2.1.2 氨基酸序列
    2.2 k-mer频谱
    2.3 随机分布中心频次
    2.4 XY二核苷分类方法
    2.5 XYZ三核苷分类方法
    2.6 频谱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7 频谱分离度和保守度
    2.8 CpG抑制强度
    2.9 构建进化树方法
        2.9.1 CG独立选择规律构建进化树
        2.9.2 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
    2.10 统计分析方法
        2.10.1 相关性分析
        2.10.2 F检验
第三章 基因组序列独立选择规律
    3.1 随机序列的k-mer频谱分布中心
    3.2 基因组序列的k-mer频谱特征
    3.3 基因组序列CG独立选择规律
    3.4 基因组序列TA独立选择规律
    3.5 CG和TA独立选择现象的定量表征
    3.6 分离度和保守度的关系
    3.7 XYZ三核苷分类下的k-mer频谱
    3.8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独立选择规律与基因组进化的关系
    4.1 CG和TA独立选择特征的统计检验
    4.2 独立选择规律的特征参数分析
    4.3 物种基因组独立选择强度图谱
        4.3.1 动物基因组
        4.3.2 植物基因组
        4.3.3 真菌基因组
        4.3.4 细菌基因组
    4.4 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机制
    4.5 基因组中各类序列的独立选择强度
    4.6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独立选择规律与基因组序列基本特征量的关系
    5.1 独立选择规律与基因组G+C含量的关系
    5.2 独立选择强度制约G+C含量的机制
    5.3 独立选择规律与Cp G抑制强度的关系
    5.4 CG独立选择规律制约Cp G抑制强度的机制
    5.5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早期生物基因组的进化模式
    6.1 生命演化的基本过程
    6.2 研究基因组演化的方法
    6.3 早期原核生物进化状态和过程推测
    6.4 不同真核生物起源的推测
    6.5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独立选择模式与物种的生活习性
    7.1 三种真菌独立选择模式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7.1.1 伞菌
        7.1.2 子囊菌
        7.1.3 酵母
    7.2 古细菌独立选择模式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7.3 真细菌独立选择模式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7.4 总结和讨论
第八章 独立选择规律解释腔棘鱼进化的特殊性
    8.1 腔棘鱼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水平
    8.2 腔棘鱼全基因组序列的Cp G抑制水平
    8.3 腔棘鱼的进化位置
        8.3.1 依据CG子集特征构建进化树
        8.3.2 DNA甲基化酶
        8.3.3 DNA去甲基化酶
    8.4 总结与讨论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1
    附表 1
    附表 2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5)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蜕皮动物: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材料和方法
        1.4.1 宽川铺组
        1.4.1.1 地质背景
        1.4.1.2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1.4.1.3 材料
        1.4.2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化石库
        1.4.2.1 澄江化石库
        1.4.2.2 地质背景
        1.4.2.3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1.4.2.4 材料
        1.4.3 现生鳃曳动物
        1.4.3.1 材料
        1.4.3.2 方法
        1.4.4 系统发生分析
        1.4.5 工作量
第二章 现生蜕皮动物
    2.1 什么是蜕皮动物?
    2.2 蜕皮动物的身体结构
    2.3 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2.4 蜕皮动物内部各门类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第三章 早期的蜕皮动物
    3.1 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
    3.2 寒武纪底部已知最早的蜕皮化石
        3.2.1 有吻突动物
        3.2.1.1 鳃曳动物
        3.2.1.2 疑似动吻动物
        3.2.1.3 兜甲动物或鳃曳动物幼虫
        3.2.1.4 亲缘不定的有吻突动物
        3.2.2 泛节肢动物
    3.3 寒武纪早期华南地区澄江及其同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3.3.1 有吻突动物
        3.3.1.1 动吻动物
        3.3.1.2 兜甲动物
        3.3.1.3 其它有吻突动物
        3.3.1.4 寒武纪早期有吻突动物的古生态学
        3.3.2 泛节肢动物
        3.3.2.1 节肢动物和缓步动物
        3.3.2.2 叶足动物
    3.4 宽川铺和澄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
第四章 蜕皮行为的起源
    4.1 简介
    4.2 结果
        4.2.1 具有正负起伏的表皮碎片
    4.3 讨论
        4.3.1 寒武系底部蜕皮动物遗蜕的证据
        4.3.2 现生有吻突动物(鳃曳动物)的蜕皮过程
        4.3.3 寒武系底部有吻突动物蜕皮过程
        4.3.4 蜕皮的起源和演化
    4.4 系统古生物学
    4.5 小结
第五章 早期有吻突动物表皮网状纹饰的成因及其表皮形成过程
    5.1 简介
    5.2 结果
        5.2.1 宽川铺组有吻突动物表面的网状纹饰
        5.2.2 现生鳃曳动物的表皮结构和网状纹饰
    5.3 讨论
        5.3.1 表皮网状纹饰对应上皮细胞边界
        5.3.2 网状纹饰的功能
        5.3.3 其它蜕皮动物表皮上的网状纹饰
        5.3.3.1 节肢动物
        5.3.3.2 叶足动物和有爪动物
        5.3.3.3 缓步动物
        5.3.3.4 线形虫类
        5.3.4 演化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动物群Selkirkia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
    6.1 简介
    6.2 系统古生物
    6.3 结果
        6.3.1 保存
        6.3.2 管和躯干的关系
    6.4 讨论
        6.4.1 管的形成、更新
        6.4.2 Selkirkia管末端的卵形结构
        6.4.3 Selkirkia管栖生活方式
        6.4.4 早期蠕形动物的管栖习性
    6.5 Selkirkia的古地理分布
    6.6 小结
第七章 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7.1 前人的工作
    7.2 重新分析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7.2.1 新数据集和方法
        7.2.2 结果
        7.2.3 不同化石类型的系统发生位置讨论
        7.2.3.1 Selkirkia
        7.2.3.2 Xiaoheiqingella, Yunnanpriapulus和Paratubiluchus
        7.2.3.3 Sicyophorus
        7.2.3.4 Tylotites, Anningvermis和Corynetis
        7.2.3.5 严格意义上的古蠕虫类(Palaeoscolecids sensu stricto)
        7.2.3.6 Eokinorhynchus和Eopriapulites
    7.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附录

(6)北京鸭和单孔目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引言
    1.1 性染色体演化
        1.1.1 性染色体的起源
        1.1.2 重组抑制和演化断层
        1.1.3 鸟类的性染色体演化
        1.1.4 单孔目动物的性染色体演化
        1.1.4.1 单孔目动物的性染色体组成
        1.1.4.2 单孔目动物的性染色体链状复合物
        1.1.4.3 单孔目动物的性染色体同源性研究
        1.1.5 鸟类和单孔目动物之间性染色体演化的联系
    1.2 鸟类相关研究
        1.2.1 鸟类分类
        1.2.2 鸟类起源与演化
        1.2.2.1 “始祖鸟”引发的“爬行动物”起源假说
        1.2.2.2 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
        1.2.2.3 鸟类的演化事件
        1.2.3 鸟类基因组学研究
        1.2.4 鸟类染色体核型研究
        1.2.5 鸟类的祖先核型及其演化
        1.2.6 鸟类小染色体的演化
        1.2.7 北京鸭的驯化过程及其生物学性状
        1.2.8 研究北京鸭的生物学意义
    1.3 单孔目动物相关研究
        1.3.1 单孔目动物起源与演化
        1.3.1.1 单孔目动物的起源假说
        1.3.1.2 单孔目动物的演化研究
        1.3.2 单孔目动物基因组学研究
        1.3.3 单孔目动物的性别决定
        1.3.4 单孔目动物的生物学性状
        1.3.4.1 印记基因分析
        1.3.4.2 鸭嘴兽和针鼹的生理学特征
    1.4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1.4.1 早期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1.4.2 第一代测序技术的原理与运用
        1.4.3 第二代测序技术原理与应用
        1.4.4 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的原理与运用
        1.4.4.1 PacBio测序技术的原理与运用
        1.4.4.2 Nanopore测序技术的原理与运用
    1.5 拟研究科学问题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北京鸭相关材料和方法
        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2.1.3 鸟类品系
        2.1.4 实验方法及操作
        2.1.4.1 基因组提取
        2.1.4.2 PacBio建库和测序
        2.1.4.3 10X建库和测序
        2.1.4.4 Bionano建库和测序
        2.1.4.5 Hi-C建库和测序
        2.1.4.6 基因组重测序
        2.1.4.7 RNA提取
        2.1.4.8 RNA建库和测序
        2.1.4.9 PCR性别鉴定
        2.1.4.10 基因组组装
        2.1.4.11 染色体序列构建
        2.1.4.12 基因组注释
        2.1.4.13 重复元件注释
        2.1.4.14 端粒和着丝粒注释
        2.1.4.15 基因组完整性评估
        2.1.4.16 性染色体序列鉴定
        2.1.4.17 性染色体断层分析
        2.1.4.18 Hi-C分析
        2.1.4.19 基因组倒位分析
        2.1.4.20 基因表达分析
        2.1.5 数据公布
        2.1.6 代码公布
    2.2 单孔目动物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基因组提取
        2.2.2 PacBio建库和测序
        2.2.3 10X建库和测序
        2.2.4 Bionano建库和测序
        2.2.5 Hi-C建库和测序
        2.2.6 基因组重测序
        2.2.7 细菌人工克隆( BAC)序列的构建与测序
        2.2.8 RNA建库和测序
        2.2.9 基因组组装
        2.2.10 染色体序列构建
        2.2.11 基因组注释
        2.2.12 重复元件注释
        2.2.13 端粒和着丝粒注释
        2.2.14 基因组完整性评估
        2.2.15 性染色体序列鉴定
        2.2.16 性染色体断层分析
        2.2.17 Hi-C分析
        2.2.18 TAD和CTCF分析
        2.2.19 X/Y同源基因鉴定
        2.2.20 基因表达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北京鸭实验结果
        3.1.1 北京鸭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
        3.1.2 北京鸭大小染色体比较分析
        3.1.3 北京鸭基因组拓扑结构分析
        3.1.4 北京鸭的性染色体演化
    3.2 单孔目动物实验结果
        3.2.1 单孔目动物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
        3.2.2 单孔目动物性染色体起源与演化
        3.2.3 单孔目动物性染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古元古代冰期分布
    1.3 新元古代冰期分布
        1.3.1 成冰纪冰期(Sturtian冰期和Marinoan冰期)
        1.3.2 埃迪卡拉纪冰期(Gaskiers冰期)
        1.3.3 Sturtian和Marinoan雪球地球事件的可能触发机制
    1.4 新元古代多种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1.4.1 新元古代的无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1.4.2 新元古代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1.4.3 新元古代的硫同位素记录
        1.4.4 新元古代的Sr同位素记录
    1.5 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的古生物群落
第二章 陡山沱组磷块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
    2.1 摘要
    2.2 研究背景
        2.2.1 瓮安生物群简介
        2.2.2 磷酸盐沉积系统简介
    2.3 地质背景
    2.4 分析方法
    2.5 实验结果
    2.6 讨论
        2.6.1 新元古代碳酸盐岩的δ~(13)C和δ~(18)O数据
        2.6.2 大塘矿区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2.6.3 穿岩洞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2.6.4 陡山沱组磷块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比较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蓝田组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3.1 研究背景和目标
    3.2 多硫同位素体系简介
        3.2.1 多硫同位素基本概念
        3.2.2 地质历史时期的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MIF-S)记录
        3.2.3 地质历史时期的硫同位素质量相关分馏(MDF-S)研究进展
    3.3 蓝田组地质背景
    3.4 蓝田生物群简介
    3.5 多硫同位素及TOC、TS分析方法
    3.6 蓝田组多硫同位素和元素结果的初步讨论
        3.6.1 蓝田组TOC、TS
        3.6.2 蓝田组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组成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宇宙起源之——物质大统一阴阳之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和观点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代人的观点:
    (二)近代人的观点。
二、关于宇宙物质运动与发展在近代和当代的各种理论和观点。
三.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产生、形成及当代高科技的发展。
四.在追求世界本源和物质大统一的道路上期待革命。
五.关于宇宙起源论中阴阳理论的产生。
    (一)“宇宙起源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依据。
    (二)太阳产生后太空内初始自然规律的形成。
    (三)太阳的核心(核子)运动稳定了太空天体,形成了十大行星的绕日公转。
    (四)宇宙间原始星云的形成。
    (五)宇宙间原始物质的聚变—第二次天体大爆炸。
    (六)中微子在太阳系和宇宙中物质形成的作用。
六.关于宇宙起源之—物质大统一阴阳之理的论述。
    (一)阴阳之理在宇宙起源中的表现形式。
    (二)阴阳之理在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物质运转的表现形式。
        1、太阳和地球之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
        2、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在宇宙物质生存,发展中的地位。
        3、阴阳之理在地球上生命起源中的表现形式。
七.阴阳之理是世界物质本源大统一的万物之理
    (一)物质运动在宇宙中的表现形式。
    (二)阴阳之理是宇宙间物质大统一和人类生存发展要共同遵守的万物之理。

(10)利普读物《恐龙为何重要》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2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2.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2.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2.1.2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s
        2.2.1 Lexical Features
        2.2.2 Syntactic Features
        2.2.3 Stylistic Features
    2.3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3.2 The Process in Translation
        2.3.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3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Background of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3.2 Components of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3.2.1 Level Shifts
        3.2.2 Category Shifts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Unit Shifts
        4.1.1 Shifts from Words to Phrases and Clauses
        4.1.2 Shifts from Phrases to Clauses
        4.1.3 Shifts from Sentence to Sentence Group
    4.2 Structure Shifts
        4.2.1 Shifts from Post-positive Adverbials to Pre-positive Adverbials
        4.2.2 Shifts from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to Pre-positive Attributives
        4.2.3 Shifts from Passive Structures to Active Structures
    4.3 Class Shifts
        4.3.1 Shifts from Nouns to Verbs
        4.3.2 Shifts from Verbs to Nouns
        4.3.3 Shifts from Adjectives to Verbs
Chapter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Certificate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Text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一种生活了4亿年的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猿同祖论”批判[J]. 张之沧.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2(01)
  • [2]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J]. 张志飞,刘璠,梁悦,胡亚洲,陈飞扬,张志亮,陈延龙,任心宜,姚金龙,李国祥,郭俊锋,华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3]《空气生物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胡宇嘉. 河北大学, 2021
  • [4]基因组序列k-mer频谱的内在规律和基因组序列的进化机制[D]. 杨振华.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5]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D]. 王邓. 西北大学, 2021(12)
  • [6]北京鸭和单孔目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演化分析[D]. 李静. 浙江大学, 2020(01)
  • [7]华南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组成的研究[D]. 李梦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宇宙起源之——物质大统一阴阳之理[A]. 郑洪兵. 第十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 2020
  • [9]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全文替换[J]. 舒德干,韩健. 地学前缘, 2020(06)
  • [10]利普读物《恐龙为何重要》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黄芊. 山东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活了4亿年的动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