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

一、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鹏[1](2022)在《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实行流程管理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用时、各项疗效指标情况、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起初两组患者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急救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各项指标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率、病死率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显着性差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上肢血肿、血压波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6.19%(P <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领域、社会功能领域、心理功能领域以及物质生活状态领域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流程管理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能提高急救效率,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心肺复苏率,降低昏迷程度,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杨蕾蕾[2](2022)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救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1月徐州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方式分为A组(36例)、B组(42例)、C组(42例)。A组患者未经任何的院前急救措施,由患者家属送至医院;B组和C组患者均由120救护车运送至医院,B组患者在运送至医院的过程中接受急救处理,C组患者在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待病情平稳后,转移至救护车送往医院。比较三组患者的院内救治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救治前后的血气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D-D)及临床疗效。结果 B组和C组的院内救治时间分别为(97.5±23.8)min和(90.6±22.7)min,短于A组的(127.3±2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4.3±1.1)d和(4.1±0.9)d,短于A组的(5.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院内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送至医院治疗前和医院治疗后的pH、氧分压(PO2)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送至医院治疗前和医院治疗后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CK-MB、D-D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送至医院治疗前和医院治疗后的pH、PO2低于C组,PCO2、CK-MB、D-D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不同的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救治质量的影响不同。在现场进行急救处理的院前急救方式,患者的院内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血气指标较好,CK-MB和D-D水平较低,临床疗效较好。

陈美英,郑剑珍,孟荣翰[3](2021)在《临床护理路径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院前急救整个过程中,有效利用首次医疗接触后的黄金1 h,缩短院前急救时间,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抢救效率。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院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2例,按照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处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流程处理。比较两组出车反应时间、首份床边心电图绘制时间、院前急救总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出车反应时间、首份心电图绘制时间、院前急救总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和使用,可以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赫然[4](2021)在《院前急救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天津市急救中心接诊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院前急救方式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前处置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到达医院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总有效率、急救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前处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为93.54%,高于对照组的8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低于对照组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临床路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提高急救总有效率,缩短院前处置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急救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纠正呼吸和心率,促进良好预后的形成。

高银[5](2021)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治疗,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院内抢救的基础,院前急救是进行急救要采取的首个步骤,在医疗救治系统中不可或缺。院前急救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效果;院前急救能够显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有助于提升急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急救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孙晓云[6](2021)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院前急救路径指导下的院前急救路径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急需抢救。按随机分组原则,由计算机系统乱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研究组组患者行院前急救路径指导下的院前急救路径护理措施。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为(31.40±11.50)min、急诊抢救时间为(31.30±6.92)min、球囊扩张时间为(75.40±13.67)min、住院时间为(11.30±2.83)d,短于对照组的急救反应时间(41.70±14.50)min、急诊抢救时间(43.20±3.43)min、球囊扩张时间(98.40±19.22)min、住院时间(14.70±3.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0、9.745、6.168、4.937,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4.507,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路径指导下的院前急救路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急救效率,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等,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张艺珊[7](2020)在《STEMI患者PCI治疗时间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项研究旨在了解石河子某三甲医院2017年12月1日2018年11月31日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2例患者,院前、院内急救的时间管理现状,探讨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为后续实施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的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回顾法:通过查阅病案资料、电子病历资料和护理记录,收集2017年12月1日2018年11月31日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就诊于石河子某三甲医院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2例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发生胸痛至入院以及进门至球囊扩张中各时间节点的救治时间分布等。(1)院前急救时间:院前急救时间以3 h为界限分成2组,分别为院前急救时间≤3 h组、院前急救时间>3 h组;(2)院内急救时间:将院内急救时间分成5个时间段,描述每一时间段的时间分布情况,并将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以90 min为界限分成2组,分别为D2B时间≤90 min组、D2B时间>90 min组。2.统计学方法:EXCEL建立数据库,原始数据导入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患者一般资料与时间现状;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院前与院内急救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1.院前急救时间1.1院前急救时间≤3 h为110例(49.5%),院前急救时间>3 h为112例(50.5%);1.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PCI史、是否呼叫120、首诊是否为PCI医院、服药史、心脏病史、居住地和对疾病的认识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呼叫120、首诊是否为PCI医院、服药史、居住地和对疾病的认识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时间的影响因素。2.院内急救时间2.1患者院内急救时间为76(64,89)min;2.2 D2B时间≤90 min为185例(83.3%),D2B时间>90 min为37例(16.7%);2.3患者院内急救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饮酒、年龄、支付费用能力和对疾病的认识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支付费用能力和对疾病的认识是院内急救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1.是否呼叫120、首诊是否为PCI医院、服药史、居住地及对疾病的认识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时间的影响因素;2.年龄、支付费用能力和对疾病的认识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急救时间的影响因素;3.本地区院前急救时间方面还需要继续提高;4.本地区院内急救的平均时间已达到国内外指南的要求。

孟凡迪[8](2020)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实施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实施院前急救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个性化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常规进行急诊护理,个性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急诊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效率、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个性化组接诊至急救车出车时间(6.06±1.69)min、院前急救时间(17.35±4.69)min均显着少于常规组(9.02±2.75)min、(22.36±4.5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性化组住院时间(15.39±5.67)d显着少于常规组(20.36±4.9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性化组救治成功率(97.22%)显着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服务,可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效果,提高患者后续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董俊婵,张彦敏,王志先,王梅英,任会彩,夏为[9](2020)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随机抽取的经院前转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先转运后急救,观察组患者接受先急救后转运。将2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包括存活率、救治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转运途中存活率100%比对照组90.7%高(P<0.05);观察组寻求救治时间(81.69±10.53)min、开始救治时间(85.11±9.40)min、院前救治时间(90.18±10.95)min、住院时间(10.74±3.58)d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比对照组84.6%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接受先急救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效果更佳,对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与预后改善有着积极影响。

刘凯[10](2019)在《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指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指标,探讨优化现有胸痛中心诊疗模式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并成功行直接PCI的194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来院途径分为:自行来院组(60例)、120呼救组(85例)和非PCI医院转诊组(49例)。观察三组患者发病-球囊扩张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达标率、大门-球囊扩张时间、大门-球囊扩张时间达标率、首次医疗接触至心电图时间、知情同意时间、院前ECG检查率、ECG远程传输率、绕行急诊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所有194例病例大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为72.18分钟,三组均低于90分钟标准,且达标率均高于75%,120呼救组时间最短(66.89分钟)与自行来院组(77.87分钟)存在显着差异(P<0.05);非PCI医院转诊组发病-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心电图时间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达标率显着低于其他两组(P<0.05);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知情同意时间在三组中无显着差异(P>0.05);120呼救组与非PCI医院转诊组之间院前ECG检查率、ECG远程传输率、绕行急诊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本胸痛中心建设后院内诊疗能力及效率提升,大门-球囊扩张时间等指标均达到标准。但目前院前延误,特别是非PCI医院接诊患者诊疗延误明显,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对比
    2.3 两组GC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3 讨论

(2)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救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院内救治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比较
    2.2 三组患者送至医院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
    2.3 三组患者送至医院治疗前后CK-MB、D-D水平的比较
    2.4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3)临床护理路径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5.1 出车反应时间
        1.5.2 首份心电图绘制时间
        1.5.3 院前急救总时间
        1.5.4 心血管时间发生率
        1.5.5 满意度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
    2.2 患者抢救有效率
    2.3 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3.1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
    3.2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抢救有效率
    3.3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4)院前急救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反应、院前处置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2.3 两组急救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急救后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5)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现场救治
        1.2.2 到院后救治
        1.2.2. 1 吸氧
        1.2.2. 2 镇痛
        1.2.2. 3 再灌注治疗
        1.2.2. 4 缩小梗死面积
        1.2.2. 5 心理护理
        1.2.2. 6 严密观察病情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急救指标
    2.2 住院时间
    2.3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7)STEMI患者PCI治疗时间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院前急救时间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院内急救时间的研究现状
    1.4 小结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工具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方法
    2.7 伦理原则
    2.8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3.1 STEMI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STEMI患者院前急救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3 STEMI患者院内急救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本地区一般人口学资料、院前与院内急救时间管理的总现状
    4.2 STEMI患者院前急救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STEMI患者院内急救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研究的局限性
    5.4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诊断标准
    1.3 方法
        1.3.1 快速评估与规划。
        1.3.2 院前个体化治疗性护理。
        1.3.3 心理护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院前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治疗结果比较
3 讨论

(9)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3.3 常规治疗:
    1.4 观察指标
    1.5 心衰分级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救治效果
    2.2 救治时间
    2.3 治疗效果
    2.4 患者家属满意度
3 讨论

(10)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概况
        1.2.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2.2 胸痛中心建立
    1.3 研究基础
    1.4 研究价值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资料分析法
        2.2.3 访谈法
    2.3 技术关键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吸烟史
        3.1.4 高血压史
        3.1.5 糖尿病史
        3.1.6 高脂血症史
    3.2 再灌注指标
    3.3 D2B时间未达标情况及原因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相关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8 致谢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其他相关成果

四、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开展价值[J]. 高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2(06)
  • [2]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衰竭救治质量的影响[J]. 杨蕾蕾. 中国当代医药, 2022(01)
  • [3]临床护理路径在AMI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陈美英,郑剑珍,孟荣翰. 中国医药指南, 2021(30)
  • [4]院前急救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 赫然. 医学信息, 2021(15)
  • [5]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 高银. 中国实用医药, 2021(21)
  • [6]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孙晓云. 中外医疗, 2021(11)
  • [7]STEMI患者PCI治疗时间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D]. 张艺珊.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实施研究[J]. 孟凡迪. 继续医学教育, 2020(04)
  • [9]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J]. 董俊婵,张彦敏,王志先,王梅英,任会彩,夏为. 河北医药, 2020(04)
  • [10]不同来院途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指标的研究[D]. 刘凯.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