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茯苓的孢子体和孢子体萌发

中华茯苓的孢子体和孢子体萌发

一、地钱的孢子体和孢子萌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芷昕[1](2021)在《23种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过程研究》文中认为苔藓植物是以孢子繁殖的一类高等植物,其孢子萌发后发育形成原丝体并进一步分化为成熟配子体的过程是苔藓植物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依据。揭示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规律并获得大量的无菌材料,是基因组测序和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本研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23种苔藓植物(包括2种我国特有苔藓植物)孢子的萌发类型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其中8种(东亚刺鳞苔、新加坡角萼苔、长齿双鳞苔、希福尼鳞苔、四褶管口苔、无柄山苔、星孔苔、四川短托苔)为首次研究,确认了这些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规律,并获得了无菌培养材料,为研究苔藓植物系统发育提供了数据支持,为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建立种质资源库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基因组学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亚刺鳞苔(Acanthocoleus yoshinaganus)、鳞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longifolia)、多胞疣鳞苔(C.ocelloides)、单体疣鳞苔(C.trichomanis)、印氏管叶苔(Colura inuii)、凹叶双鳞苔(Diplasiolejeunea cavifolia)、长齿双鳞苔(D.rudolphiana)的孢子萌发类型是细鳞苔型(Lejeunea type);南亚顶鳞苔(Acrolejeunea sandvicensis)、希福尼鳞苔(Schiffneriolejeunea tumida)、多褶苔(Spruceanthus semirepandus)的孢子萌发类型是冠鳞苔型(Lopholejeunea type);新加坡角萼苔(Ceratolejeunea singapurensis)、黄色细鳞苔(Lejeunea flava)的孢子萌发类型角萼苔型(Ceratolejeunea type);大萼苔(Cephalozia bicuspidata)、四褶管口苔(Solenostoma tetragonum)的孢子萌发类型是大萼苔型(Cephalozia type);异叶齿萼苔(Lophocolea heterophylla)的孢子萌发类型是被蒴苔型(Nardia type);叉苔(Metzgeria furcata)的孢子萌发类型为叉苔型(Metzgeria type);无柄山苔(Aitchisoniella himalayensis)的孢子萌发类型为石地钱型(Reboulia type);星孔苔(Sauteria sp.)的孢子萌发类型为皮叶苔型(Targionia type),四川短托苔(Exormotheca bischlerae)的孢子萌发类型为Stephensoniella type;林氏黄角苔的(Phaeoceros carolinianus)孢子萌发类型为孢外萌发型(Exosporous germination pattern)。2.细鳞苔科的苔类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规律在属内相对稳定,属间存在差异,配子体发育阶段的某些特征如透明疣、附体、假根的发育规律在该科内保持一致。3.Hoagland培养基是适合部分苔类植物进行有性生殖诱导的培养基之一。4.三种复杂叶状体苔类孢子萌发用时不同,星孔苔(Sauteria sp.)和四川短托苔(Exormotheca bischlerae)在5天内萌发,无柄山苔(Aitchisoniella himalayensis)在第10天萌发;发育形成配子体用时也不同,四川短托苔(Exormotheca bischlerae)用时最长,需80天,星孔苔(Sauteria sp.)用时最短,需40天。5.四川短托苔(Exormotheca bischlerae)萌发管假根的形成可能是该种的发育特征之一而不是受外界因素诱导的异常发育。6.三种泥炭藓孢子均能在8天内萌发,孢子萌发类型均为泥炭藓型(Sphagnum type),但发育形成茎叶体用时不同,拟尖叶泥炭藓(Sphagnum acutifolioides)用时最短,需60天,暖地泥炭藓(S.junghuhnianum)用时最长,需140天。三者均可产生含大量叶绿体的单列多细胞丝状原丝体与叶绿体退化、横壁斜向的假根类似物,假根类似物是原丝体的一种,发育全过程不形成假根。

黄贤燕[2](2021)在《披针新月蕨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蕨类植物的卵发生是有性生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处于不同演化位置的蕨类植物其卵发生各有不同,研究其卵发生对于阐明其演化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金星蕨科种类众多,属内的分类存在争议。有关新月蕨属卵发生目前尚未有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披针新月蕨为材料,对其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显微和超微研究,对完善蕨类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探讨该种植物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披针新月蕨的配子体发育过程经历了孢子萌发、丝状体、片状体、幼原叶体等阶段。其孢子萌发是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是槲蕨型。成熟原叶体是心形。孢子接种46天后,原叶体的生长点下方长出颈卵器和精子器。2.披针新月蕨卵细胞发育的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颈卵器起源于生长点下方的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经过两次不等的平周分裂形成3个细胞,分别是顶细胞、初生细胞、基细胞。初生细胞经过一次不等的平周分裂形成中央细胞和单核颈沟细胞。随着颈卵器的发育,单核颈沟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不分裂,形成双核颈沟细胞。随后,中央细胞进行一次不等的平周分裂形成腹沟细胞和卵细胞。幼卵时期,三个细胞紧密联系,随着发育双核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逐渐退化,腹沟细胞与颈沟细胞、腹沟细胞与卵细胞逐渐分离。3.披针新月蕨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单核颈沟细胞核分裂先于腹沟细胞形成。且幼卵阶段,双核颈沟细胞、腹沟细胞和卵细胞紧密相连,三者之间存在胞间连丝。发育卵早期阶段,腹沟细胞与卵细胞之间慢慢从细胞边缘形成分离腔,最后只剩孔区与卵细胞相连,孔区处依然存在胞间连丝。同时腹沟细胞与双核颈沟细胞也逐渐退化,细胞内线粒体发达。卵发育后期阶段,卵细胞质膜外有卵膜包围着卵细胞,卵膜是网状结构。未被卵膜覆盖的地方形成受精孔,受精孔位于卵细胞上方偏离中心位置,细胞核形成大量的核外突。披针新月蕨卵发生的特征表明披针新月蕨为较进化的蕨类植物。4.披针新月蕨的组织化学表明,其前期淀粉粒丰富,后期淀粉粒逐渐退化消失,双核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退化的不定形物质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表明不同演化地位蕨类植物对于能量的利用的方式不一样。本研究首次观察了披针新月蕨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详细过程和细胞学变化。随着卵细胞的发育,其单核颈沟细胞细胞核分裂先于腹沟细胞形成,分离腔和孔区的出现,不定形物质堆积和嗜锇性囊泡共同作用形成的网状卵膜,偏离中心位置的受精孔等这些特征都表明披针新月蕨属于进化的蕨类植物。

曹威[3](2020)在《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云贵高原是我国苔类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种类繁多、组成复杂,此前未开展过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因此,开展该地区苔类植物全面的分类学研究工作,不仅可以揭示该地区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作为全国重要的苔藓植物区系及分类学补充资料;同时可填补西南地区高等植物物种组成研究的最后一个空缺;其次对进一步科学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该地区苔类植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苔藓植物学经典的分类学方法,对馆藏于贵州大学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GACP)的大量苔类植物标本进行全面的查检和详细的形态解剖,结合对东云贵高原关键地区和一些从未采集过苔类植物标本的重点区域进行野外补充调查和采集,完成对该地区的苔类植物进行全面的分类学研究,并对该地区苔类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特点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9000余份采自东云贵高原的苔类植物标本的查检和研究,结合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本研究确认该地区苔类植物47科90属427种(包括14个变种和9个亚种),其中茎叶体苔类29科67属360种(包括13个变种7个亚种),叶状体苔类18科23属67种(包括1个变种2个亚种)。对大部分物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分类讨论,同时,为361种提供了显微解剖彩色图版和墨线图版共计301幅,包括彩色图版262幅和墨线图版39幅。同时,该地区苔类植物种数仅次于云南省和台湾省,与邻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种类相当,虽然国土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8%,但种类却占全国苔类种数的40.57%。2.本研究处理了1个新异名,即将皱叶耳叶苔平叶变种Frullania ericoides var.planescens(Verd.)S.Hatt.归并为皱叶耳叶苔Frullania ericoides(Nees)Mont.的异名。3.发现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新分布记录84种,包括1个新种:中华斜裂苔Mesoptychia chinensis Bakalin,Vilnet&Xiong sp.nov.;2个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小挺叶苔尖叶变种Anastrophyllum minutum var.acuminatum(Horik.)T.Cao&J.Sun和刺边扁萼苔Radula lacerata Steph.,以及10个中国新记录种:林生裂叶苔Lophozia silvicola H.Buch、狭叶护蒴苔Calypogeia angusta Steph.、乌苏里斜裂苔Mesoptychia ussuriensis(Bakalin)L.S?derstr.et Váňa、赫氏鞭羽苔(新拟)Chiastocaulon herzogii(Inoue)S.D.F.Patzak、Frullania cobrensis Gottsche、Lejeunea papilionacea Prantl、刺腹瓣细鳞苔Lejeunea spiniloba Lindenb.、长叶光萼苔Porella longifolia(Steph.)S.Hatt.、毛边光萼苔狭叶变种Porella perrottetiana var.angustifolia Pócs、Metzgeria fukuokana Kuwahara、Moerckia flotoviana(Nees)Schiffn.、东亚钱苔(新拟)Riccia nipponica S.Hatt.。其中,小挺叶苔尖叶变种Anastrophyllum minutum var.acuminatum(Horik.)T.Cao&J.Sun为中国特有种,此前仅报道分布于模式产地中国台湾;赫氏鞭羽苔(新拟)Chiastocaulon herzogii(Inoue)S.D.F.Patzak自从Inoue于1971年根据Herzog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采集的唯一一份标本发表新种后,再未见相关报道,本次发现为该种全世界的第二次分布报道;Frullania cobrensis Gottsche和刺腹瓣细鳞苔Lejeunea spiniloba Lindenb.此前一直被认为北美洲的特有种,本次发现证明两者是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种;长叶光萼苔Porella longifolia(Steph.)S.Hatt.原本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特有种,但在我国四川、重庆、云南、西藏、广西等地有过多次分布报道,钱楷等人将其移出中国植物区系,本次发现重新确认了其在中国的分布;毛边光萼苔狭叶变种Porella perrottetiana var.angustifolia Pócs此前仅报道越南北部有分布,同样是新种发表后再无相关报道,但这个种实际上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区是一个较常见的种,今后检视国内更多的标本可能会发现该种更多的分布地。另外,本研究还发现4个该地区新记录科:小袋苔科Balantiopsidaceae H.Buch、苞叶苔科Calyculariaceae He-Nygrén、甲克苔科Jackiellaceae R.M.Schust.、小萼苔科Myliaceae Schljakov;以及8个新记录属:小广萼苔属Tetralophozia(R.M.Schust.)Schljakov,柱萼苔属Alobiellopsis R.M.Schust.,直蒴苔属Isotachis Mitt.,甲克苔属Jackiella Schiffn.,小萼苔属Mylia Gray,Myriocoleopsis Schiffn.,苞叶苔属Calycularia Mitt.,莫氏苔属Moerckia Gottsche(中国新记录属)。大量新分布类群的发现极大丰富了该地区苔类植物物种组成。4.本研究对赫氏鞭羽苔Chiastocaulon herzogii(Inoue)S.D.F.Patzak、长叶光萼苔Porella longifolia(Steph.)S.Hatt.和毛边光萼苔狭叶变种Porella perrottetiana var.angustifolia Pócs 3个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的补充描述。5.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中种类≥10的细鳞苔科Lejeuneaceae Cavers、羽苔科Plagiochilaceae Müll.Frib.、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 Lorch、光萼苔科Porellaceae Cavers、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 Limpr.等组成的15个优势科,共包括50属354种,分别占总属数的55.56%和总种数的82.90%,构成了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的优势主体。其中细鳞苔科Lejeuneaceae Cavers种类最多,为14属96种,占全国细鳞苔科种数的42.67%,羽苔科Plagiochilaceae Müll.Frib.的43种,占全国羽苔科种类的49.43%,其次,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 Lorch,光萼苔科Porellaceae Cavers和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 Limpr.的种类也均多于20种。种数大于≥6的优势属19个,包括羽苔属Plagiochila(Dumort.)Dumort.、疣鳞苔属Cololejeunea(Spruce)Steph.、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光萼苔属Porella L.、细鳞苔属Lejeunea Lib.等,其中羽苔属Plagiochila(Dumort.)Dumort.种类最多,达40种,其次是疣鳞苔属Cololejeunea(Spruce)Steph.,为36种,此外,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光萼苔属Porella L.和细鳞苔属Lejeunea Lib.的种类也超过了20种,管口苔属Solenostoma Mitt.、合叶苔属Scapania(Dumort.)Dumort.、鞭苔属Bazzania Gray、扁萼苔属Radula Dumort.和片叶苔属Riccardia Gray的种类也均多于10种。6.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苔类植物表现出鲜明的东亚特色,东亚成分种类为200种,占总种数的49.26%,东亚成分中,中国-日本成分最多,种类为83种,占比20.44%,同时,中国特有比例也较高,为32种,占比7.88%;其次是热带亚洲成分和北温带成分,分别为74种和55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8.23%和13.55%。这3种成分共计329种,占总种数的81.03%,构成了该地区苔类植物区系的主体成分。

王广策,王辉,高山,郇丽,王旭雷,顾文辉,解修俊,张建恒,孙松,于仁成,何培民,郑阵兵,林阿朋,牛建峰,王立军,张宝玉,沈颂东,卢山[4](2020)在《绿潮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潮发生机制极其复杂,但其核心机理是绿潮暴发时漂浮"藻席"中的浒苔快速形成巨大生物量,涉及浒苔生物学过程对环境的响应及其生理生化基础。为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报道的基础上,对浒苔生活史研究进行了充分的理论补遗;分析了漂浮"藻席"中浒苔生长与繁殖过程,认为该过程是绿潮生物量形成的关键;阐述了浒苔孢子囊形成是对富营养化背景下海水溶解无机氮(DIN)中硝态氮高占比的响应,认为一氧化氮分子可促进浒苔营养细胞向孢子囊的转化;解析了浒苔细胞对逆境因子的响应途径与机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浒苔引发绿潮的生物学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定。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固着浒苔处于漂浮状态,形成小规模"藻席";富营养化背景下海水DIN中硝态氮占比的升高赋予了浒苔巨大的繁殖潜能,漂浮过程溶解无机碳(DIC)"充裕"和"不足"两个阶段的交替以及食藻动物啃食产生的藻片段使孢子囊形成比例大幅提升;孢子原位萌发等使释放的孢子在"藻席"中获得了附着基,个体数目随之指数增长;结合漂浮浒苔的高生长速率,"藻席"规模不断扩大,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生物量。同时,本文还对今后的绿潮研究提出一些建议,认为啃食动物在浒苔生物量消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漂浮"藻席"系统中扮演着"生态引擎"的功能,同时系统阐明浒苔孢子的原位萌发等现象的生物学机理应该是未来绿潮的重要研究内容。

陈春发[5](2020)在《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及孢子繁育技术》文中指出羊狮慕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内,西南与武功山景区相邻,西北与萍乡万龙乡交界,东北与宜春明月山相邻。地理位置为:E 114°15′18″-E 114°18′32″,N 27°29′53″-N 27°34′19″;地质构造以花岗核杂岩构造与峰崖地貌为主,山体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组成,地势峻峭挺拔,具有锯状垄断的山峰、孤峰、残山、溶斗等特殊生境;地处中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2℃-1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 mm,有着独特的生境和丰富的降水量,其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共采集标本496号,1179份,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鉴定并整理出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基于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和生态特性进行分析,对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观赏特性评价,筛选出观赏价值高且开发潜力高的蕨类植物,进行孢子繁育试验。探讨不同因素对孢子萌发、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描述观赏蕨类植物发育过程并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23科66属167种,其中石松类植物2科4属14种,蕨类植物21科62属153种;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类型丰富,以土生类为主,附生类次之,水生类最少。(2)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20科58属119种,其中石松类植物2科4属13种,蕨类植物18科54属106种。按药用功效可分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类;舒筋活血、除湿镇痛类;清热通淋、利水消肿类;消炎解毒、退热镇惊类,分别含有43种、42种、28种、6种。(3)羊狮慕食用蕨类植物共有9科12属15种,以凤尾蕨科、蹄盖蕨科为主,大部分食用幼嫩的拳卷叶,如:蕨、紫萁等;少部分根状茎富淀粉,可提取淀粉或直接酿酒,如槲蕨、狗脊等。(4)根据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观赏特性的评价,筛选出16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并对16种蕨类植物叶型、叶色、株型和整体观赏性进行观赏价值评价和抗逆性分析。结果发现,普通针毛蕨、渐尖毛蕨、华南毛蕨、黑足鳞毛蕨和齿牙毛蕨等5种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很强的抗逆性,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5)光照条件和3种土壤浸提液对上述5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萌发都有影响,其中光照条件影响较大,是影响孢子萌发的重要因素;3种土壤浸提液并非影响孢子萌发的重要因素。(6)3种土壤基质对渐尖毛蕨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几无影响,对齿牙毛蕨、普通针毛蕨、黑足鳞毛蕨和华南毛蕨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的影响各异,结果表明,4种观赏蕨类植物在腐殖土中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效果最好,因此腐殖土基质最适宜4种观赏蕨类植物的孢子繁育。(7)5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发育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孢子萌发到孢子体,都需要经过5个阶段,分别为萌发阶段、丝状体阶段、片状体阶段、原叶体阶段和孢子体阶段。5种观赏蕨类植物在孢子萌发、形成丝状体、形成片状体和形成原叶体时间上无差异,但在形成孢子体时间上差异明显,齿牙毛蕨、普通针毛蕨、黑足鳞毛蕨、华南毛蕨和渐尖毛蕨形成孢子体所需时间,分别为40天、40天、58天、50天、54天。在原叶体个数和孢子体个数上,除渐尖毛蕨外,其他4种观赏蕨类植物差异不大,每盆配子体数达200以上,孢子体数达150以上。综上所述,羊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食用、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也较为丰富,5种观赏蕨类植物发育过程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光照、黑暗和土壤浸提液对5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不同土壤基质对5种观赏蕨类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时间、发育速率和个体数影响不同,在腐殖土基质中繁育效果最好。并为羊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和5种观赏蕨类植物人工繁殖、批量育苗提供资料。

肖湘[6](2020)在《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桫椤科(Cyatheaceae)植物是现存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但是国内开展相关研究较晚,且只局限于桫椤科植物的群落学、人工繁殖及引种栽培、药用成分等方面。对其孢子发生、配子体发育以及性器分化、胚胎形成等过程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可以为研究孢子体发生的内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并为桫椤科植物的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选取古老的孑遗类植物桫椤科中两个不同属的代表种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研究材料的无菌培养及土壤培养两种培养方式,对两种桫椤的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结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观察比较。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法观察到精子器、颈卵器及胚胎的连续发育过程。同时就两种桫椤繁育过程中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究。通过比较桫椤科两个属代表植物的生殖发育,可以从微观了解两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还可以为桫椤科植物的生殖生物学方面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有性世代方面,白桫椤和中华桫椤孢子均是四面体型,呈辐射对称,孢子颜色为棕褐色,于三裂缝处开始萌发原叶体母细胞。同时白桫椤相比于中华桫椤萌发时间更短,长势更快。两种桫椤在发育过程中均没有毛状体的出现,符合原始蕨类的特性。营养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中华桫椤更容易出现多种病变,发育成为坏死细胞,因此中华桫椤的培养更具有难度,即中华桫椤对生境要求更高。两种桫椤的成熟原叶体都可以发育成为两种不同形态,典型的心形配子体及带状配子体。白桫椤与中华桫椤性器形态特征基本相同,雄性生殖器官——精子器,由上至下结构依次为盖细胞、环细胞及底部的基细胞。发育均起源于原叶体表面的精原细胞,但白桫椤精子器的发育及成熟时间远少于中华桫椤。两种桫椤的雌性生殖器官——颈卵器,形态、大小及发育过程基本相似。着生位置均为原叶体生长点腹侧正下方。发育过程中同时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胚胎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在两种桫椤的胚胎发育模式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合子的第一次分裂均是沿X面进行,形成上下紧密连接的两个等体积细胞。胚胎发育模式均可以确定为XZY型发育,发育过程并无差异性,所以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特征不能作为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分类依据,但是在桫椤科植物胚胎发育的特征中表现出相同点。本研究中,发现白桫椤与中华桫椤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均较高,配子体发育过程中都出现受病害坏死的情况。在配子体进行孢子体诱导的组织培养实验中发现,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最佳基质都是1/2MS加10g/L蔗糖培养基,但是两组实验中,白桫椤的孢子体转化率明显高于中华桫椤。在对两种桫椤生殖过程中的温度、光照、pH、播种密度4种环境因素进行单因素对照实验的探究中,发现最适培养白桫椤与中华桫椤的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150μmol·m-2·s-1、pH值为6.5。通过最适宜生长条件下比较白桫椤与中华桫椤的生殖能力,发现白桫椤的萌发时间、丝状体出现时间、片状体出现时间、原叶体形成时间均早于中华桫椤。最终白桫椤形成原叶体约需要40d左右,中华桫椤约需要50d左右,可以确定,白桫椤的生殖能力比中华桫椤强。

李恒[7](2020)在《辽东山区三种蕨类植物孢子组培繁殖及耐阴性研究》文中提出蕨类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生态价值,为加强野生蕨类植物开发应用,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本试验以辽东山区三种蕨类植物:掌叶铁线蕨(Adiantum pedatum)、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溪洞碗蕨(Dennstaedtia wilfordii)孢子及植株为试验材料,对组织培养条件下影响三种蕨类孢子繁殖的因素及其植株的耐阴性进行研究,以期实现三种蕨类的快速扩繁并了解其最适遮阴强度,为野生蕨类植物规模化生产及引种栽培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赤霉素处理:低浓度(100 mg·L-1)赤霉素处理对当年采集的三种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率无显着影响,高浓度(300、500 mg·L-1)赤霉素处理抑制孢子萌发,甚至使孢子无法萌发。2、最适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孢子组织培养试验中,掌叶铁线蕨最适培养基为MS+NAA0.1 mg·L-1+6-BA0.1 mg·L-1,孢子萌发率为57.00%;粗茎鳞毛蕨和溪洞碗蕨最适培养基分别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和1/2MS,萌发率分别达到69.16%和34.35%。低浓度NAA与6-BA(均为0.1 mg·L-1)搭配使用可提高掌叶铁线蕨孢子萌发率,当NAA浓度升高到0.5 mg·L-1以上时,对掌叶铁线蕨孢子萌发起到抑制作用,粗茎鳞毛蕨和溪洞碗蕨对NAA浓度变化不敏感。当6-BA浓度高于0.5 mg·L-1时,显着抑制三种蕨类植物孢子的萌发。掌叶铁线蕨原叶体增殖和GGB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均为添加6-BA2.0mg·L-1的MS培养基,培养40 d原叶体增殖系数可达4.02。溪洞碗蕨原叶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6-BA1.0 mg·L-1的MS培养基,增殖系数达3.09。3、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试验品种蕨类孢子萌发均为需光型,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萌发。4、遮阴对叶片含水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遮阴对粗茎鳞毛蕨叶片鲜重及比叶重均无显着影响;对溪洞碗蕨叶片鲜重没有显着影响,但在70%遮阴条件下比叶重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积累最大数量的干物质;掌叶铁线蕨在70%遮阴和90%遮阴处理叶片鲜重及比叶重也显着高于遮阴50%处理。低光照不利于糖类物质积累,三种蕨类植物可溶性糖含量在遮阴50%~70%时均显着高于遮阴90%处理。5、遮阴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随遮阴强度提高,三种蕨类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b的比值随之下降,叶绿素b含量上升,体现对弱光环境的适应。6、遮阴对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粗茎鳞毛蕨在强光照(50%遮阴)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丙二醛(MDA)含量达到最高值,并随遮阴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强光逆境对其膜质氧化反应造成伤害;溪洞碗蕨MDA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对光照强度变化不敏感,表现出最强的适应能力;掌叶铁线蕨在90%遮阴条件下积累最大量游离脯氨酸,MDA则在50%遮阴条件下达到最高值,随遮阴强度下降逐渐降低,过强及过弱光照均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7、综合各项指标,粗茎鳞毛蕨和掌叶铁线蕨最适光照强度为70%遮阴,溪洞碗蕨最适光照强度为50~90%遮阴,此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

王雪妹[8](2020)在《大型海藻与几种重要核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沿海核电站的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海洋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放射性核素污染会对沿海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修复方式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生物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及环境友好的优点。本研究针对海洋核素污染的问题,从几种重要核素对海藻生长的胁迫、海藻对核素的吸附及海藻在海水核素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本文系统研究了核素钴对海带和裙带菜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钴会抑制海带和裙带菜孢子萌发、配子体营养生长、配子发生、幼孢子体形成、孢子体营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效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核素钴的敏感性排序为:配子发生>配子体营养生长(孢子体营养生长)>孢子萌发。配子发生是海藻由微观配子体世代到大型孢子体世代的过渡阶段,该阶段受到抑制会严重影响海藻孢子体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到沿海生态环境。海藻对核素吸附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海藻对核素的吸附能力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海藻种类的筛选至关重要。铜藻和海带具有较强的吸附锶的能力,吸附平衡状态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裙带菜和海带具有较强的吸附铯的能力,随着外界铯浓度的升高,藻体中铯的含量显着增加。海带同样具有较强的去除海水中核素碘的能力。大型水箱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成体海带对核素锶、铯和碘的吸附速率在前24 h内较高,之后可考虑对藻体进行回收,并再次投放新鲜海带,直到对应核素减少到要求的浓度范围。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生物量是将大型活体海藻应用于海洋核素污染修复实践中主要的技术瓶颈之一。漂浮铜藻和绿潮浒苔是近年来频发的海洋生态灾害“金潮”和“绿潮”爆发时的灾害藻类,其打捞生物量的后续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从“变废为宝”的角度出发,本论文详细探究了漂浮铜藻和绿潮浒苔对人工模拟核素污染海水的修复能力及动力学。结果表明,铜藻对多核素(锶、钴和锰)污染海水中各个核素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不同核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绿潮浒苔对核素铯和钴污染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此外,通过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定生铜藻群体与之后漂浮到附近的铜藻群体无明显的遗传关联性,漂浮铜藻生物量形成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生物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探究了几种重要核素对我国常见大型海藻生长的影响及这些大型海藻对核素污染的修复潜力及应用前景。可为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时,海洋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修复预案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许丹尔[9](2020)在《苔藓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生理抗性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温室效应的加剧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正在急速丧失。而苔藓植物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和结构,对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变化比其它高等植物更加敏感,所以其面临的生存挑战比其它生物更加严峻。因此,开展对苔藓植物的保护,尤其是对特有和濒危种的保护刻不容缓。而传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能决定物种的生存、繁殖与灭绝,以及新物种的形成。因此,制定正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需要充分考虑物种的传播性能。苔藓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中是陆生高等植物的第二大类群,具有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等独特特征。作为一类先锋植物,苔藓植物在水土保持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备微小及数量庞大的繁殖体(孢子、芽胞、配子体片段等),苔藓植物高效的传播能力被一系列证据所证明。但是近年来基于对全球苔藓分布数据的分析却认为它的传播能力并没有那么强,海洋可以阻隔苔藓植物的长距离传播。因此,要开展对苔藓植物的保护,首先要加深对其传播性能的正确认识。传播通常包括繁殖体的释放、依靠一定的媒介进行扩散及成功在新的区域定殖三个环节。首先,苔藓植物的孢子或芽胞等繁殖体可以借助蒴齿或弹丝的水湿运动、蒴壁内的气压或水滴的作用释放,进入扩散环节,然后依靠风力和动物进行长距离传播。目前,普遍认为苔藓植物不可能依靠海水进行传播,但却缺乏相关的实验数据支持。当繁殖体成功扩散到新的区域后,能否成功萌发及适应新环境,进而长成配子体对苔藓植物成功扩大分布范围非常关键,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苔藓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在预测其传播性能及分布范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孢子体材料的获得及离体萌发培养的困难,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很少。本文以苔藓植物孢子体及配子体为研究材料,在成功进行各个种类脱毒及萌发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孢子体对低温、干燥及盐分的耐受性实验,推测苔藓植物孢子通过空气及海水传播的可能性;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上配子体对高温及低温的耐受性实验,了解苔藓植物配子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孢子直接脱毒的方法,成功培养8种藓类植物(波叶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短月藓Brachymenium nepalense、脆枝青藓Brachythecium thraustum、匙叶毛尖藓Cirriphyllum cirrosum、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齿边同叶藓Isopterygium serrulatum、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为接下来研究其传播性能打下基础。2.将7种藓类植物(匙叶毛尖藓、波叶仙鹤藓、东亚小金发藓、短月藓、细叶小羽藓、葫芦藓、脆枝青藓)的孢子进行干燥和低温处理后,对其孢子进行离体萌发培养,观察并记录萌发率。结果表明特有种脆枝青藓的孢子抗性要弱于广布种。3.对8种苔藓植物(匙叶毛尖藓、波叶仙鹤藓、东亚小金发藓、短月藓、细叶小羽藓、葫芦藓、多枝青藓Brachythecium fasciculirameum、南亚顶鳞苔Acrolejeunea sandvicensis)的孢蒴进行耐盐性实验,结果表明多数种类的孢子直接浸泡盐溶液后均不能萌发,而东亚小金发藓、短月藓、细叶小羽藓和葫芦藓的孢蒴被3.5%盐溶液浸泡90 d后,其孢子仍具有一定的生活力(42.98%77.24%),显示出通过海水洋流传播的可能性。4.通过对天目山和高黎贡山两个地区不同海拔的短肋羽藓(Thuidiaceae kanedae)配子体在低温及高温环境下的培养,发现不同海拔的短肋羽藓普遍表现出对低温的适应,而高温则对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海拔地区的短肋羽藓无论对高温还是低温的耐受性都要比低海拔的材料更强,推测物种在高海拔地区主要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压力,对环境的耐受性更强。

张薇[10](2020)在《两种观赏蕨类的快繁与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赏蕨类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凭借其青翠的叶色、清丽的叶姿,以及耐阴多样的生态适应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瘤蕨(Phymatosorus scolopendria(Burm.)Pic.Serm.)与星蕨(Microsorum punctatum(Linn.)Copel.)为试验材料,通过孢子无菌培养与常规孢子体诱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瘤蕨与星蕨的快速繁殖体系,旨在为其大规模繁殖、保护和利用奠定实验与技术基础,并为其他观赏蕨类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瘤蕨与星蕨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的整个过程,为蕨类植物形态分类学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瘤蕨孢子为外植体,进行孢子的无菌培养: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4MS+10 g·L-1蔗糖,最适pH为7.08.0;原叶体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无糖培养基,添加0.5 mg·L-1KT或NAA可有效促进原叶体增殖;孢子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无糖培养基。采用不完全组织培养的方式,孢子体诱导时间缩短,诱导率提高,孢子体常规诱导的最适基质为黑土:珍珠岩=1:1,诱导率可达100%。采用Knauss不完全组织培养法,瘤蕨原叶体碎片能发育成完整原叶体,并形成孢子体,此法大大节省工作量,但孢子体形成时间不齐。2.以星蕨孢子为外植体,进行孢子的无菌培养:孢子使用4%NaClO溶液消毒的最佳时长为3 min,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10 g·L-1蔗糖,最适pH为7.08.0;原叶体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20 g·L-1蔗糖,添加0.5 mg·L-1NAA可有效促进原叶体增殖;孢子体在无菌条件下较难诱导。采用不完全组织培养的方式可成功诱导出星蕨孢子体,最适基质为泥炭土:河沙=2:1。3.瘤蕨孢子萌发类型为密穗蕨型(Anemia-type),原叶体发育类型为槲蕨型(Drynaria-type),毛状体类型包括乳头状单细胞毛状体和多细胞分枝毛状体,着生于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星蕨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类型为槲蕨型,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着生乳头状单细胞毛状体和多细胞分枝毛状体,数量较少。

二、地钱的孢子体和孢子萌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钱的孢子体和孢子萌发(论文提纲范文)

(1)23种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苔藓植物的概述
    1.2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历史
    1.3 苔类植物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过程研究进展
    1.4 泥炭藓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过程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实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药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实验用品的准备
        2.2.2 孢子的消毒与接种
        2.2.2.1 茎叶体苔类孢子的消毒、接种
        2.2.2.2 简单叶状体苔类孢子的消毒、接种
        2.2.2.3 复杂叶状体苔类孢子的消毒、接种
        2.2.2.4 泥炭藓孢子的消毒、接种
        2.2.2.5 林氏黄角苔孢子的消毒、接种
        2.2.3 孢子的培养与观察
        2.2.4 配子体的扩繁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15种茎叶体苔类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1 东亚刺鳞苔(Acanthocoleus yoshinaganu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2 南亚顶鳞苔(Acrolejeunea sandvicensi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3 大萼苔(Cephalozia bicuspidat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4 新加坡角萼苔(Ceratolejeunea singapurensi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5 异叶齿萼苔(Lophocolea heterophyll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6 鳞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longifoli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7 多胞疣鳞苔(Cololejeunea ocelloide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8 单体疣鳞苔(Cololejeunea trichomani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9 印氏管叶苔(Colura inuii)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10 凹叶双鳞苔(Diplasiolejeunea cavifoli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11 长齿双鳞苔(Diplasiolejeunea rudolphian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12 黄色细鳞苔(Lejeunea flav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13 希福尼鳞苔(Schiffneriolejeunea tumid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14 四褶管口苔(Solenostoma tetragonum)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1.15 多褶苔(Spruceanthus semirepandu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2 叉苔(Metzgeria furcata)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3 三种复杂叶状体苔类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3.1 无柄山苔(Aitchisoniella himalayensi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3.2 星孔苔(Sauteria sp.)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3.3 四川短托苔(Exormotheca bischlerae)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4 三种泥炭藓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4.1 拟尖叶泥炭藓(Sphagnum acutifolioides)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4.2 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ghuhnianum)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4.3 多纹泥炭藓(Sphagnum multifibrosum)孢子的萌发及发育过程
    3.5 林氏黄角苔(Phaeoceros carolinianus)孢子的萌发
    3.6 讨论
        3.6.1 15种茎叶体苔类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规律
        3.6.2 叉苔(Metzgeria furcata)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规律
        3.6.3 三种复杂叶状体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规律
        3.6.4 三种泥炭藓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规律
        3.6.5 林氏黄角苔(Phaeoceros carolinianus)孢子萌发类型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披针新月蕨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缩写表
第1 章 文献综述
    1.1 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1.1.1 蕨类植物简介
        1.1.2 中国孢子形态学发育研究情况概述
        1.1.3 蕨类植物有性生殖研究概况
        1.1.4 组织化学研究
    1.2 披针新月蕨研究概况
    1.3 目的意义
第2 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孢子采集
        2.2.2 配子体培养
        2.2.3 光镜观察
        2.2.4 半薄切片制样过程
        2.2.5 半薄切片、染色及观察
        2.2.6 超薄切片、染色及观察
        2.2.7 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第3 章 披针新月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3.1 孢子及孢子萌发
    3.2 丝状体
    3.3 片状体
    3.4 原叶体
    3.5 生殖器官
第4 章 披针新月蕨颈卵器发育的显微结构研究
    4.1 原始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initial cell)
    4.2 初生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primary cell)
    4.3 中央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central cell)
    4.4 卵细胞的发育(The development of egg)
        4.4.1 幼卵阶段
        4.4.2 发育卵阶段
        4.4.3 成熟卵阶段
第5 章 披针新月蕨颈卵器发育和卵发生超微结构研究
    5.1 原始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initial cell)
    5.2 初生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primary cell)
    5.3 中央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central cell)
    5.4 卵细胞的发育(The development of egg)
    5.5 成熟卵阶段(The stage of mature egg)
第6 章 披针新月蕨卵发生的组织化学研究
第7 章 讨论
    7.1 披针新月蕨配子体发育的特征
    7.2 颈卵器的发育及其特点
    7.3 分离腔和孔区的形成
    7.4 卵膜和受精孔的形成
    7.5 卵细胞中细胞器的变化
    7.6 核外突的意义
    7.7 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退化的意义
    7.8 卵发生的多糖类物质变化
第8 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图版说明
致谢

(3)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研究的历史、背景及进展
        1.1.1 东云贵高原环境背景
        1.1.2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研究概况
    1.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GACP馆藏标本
        2.1.2 野外补充采集
        2.1.3 文献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标本查检
        2.2.2 物种分种描述及形成图版
        2.2.3 移除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错误鉴定和记录的种类
        2.2.4 苔类植物的种类组成情况及区系分析
第三章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分类学研究
    3.1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系统排列
    3.2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系统分类
        3.2.1 裸蒴苔科 Haplomitriaceae Děde?ek
        3.2.2 隐蒴苔科 Adelanthaceae Grolle
        3.2.3 挺叶苔科 Anastrophyllaceae L.S?derstr.
        3.2.4 大萼苔科 Cephaloziaceae Mig.
        3.2.5 拟大萼苔科 Cephaloziellaceae Douin
        3.2.6 裂叶苔科 Lophoziaceae Cavers
        3.2.7 折叶苔科 Scapaniaceae Mig.
        3.2.8 顶苞苔科 Acrobolbaceae E.A.Hodgs
        3.2.9 小袋苔科 Balantiopsidaceae H.Buch
        3.2.10 护蒴苔科 Calypogeiaceae Arnell
        3.2.11 全萼苔科 Gymnomitriaceae H.Klinggr.
        3.2.12 甲克苔科 Jackiellaceae R.M.Schust.
        3.2.13 叶苔科 Jungermanniaceae Rchb.
        3.2.14 假苞苔科 Notoscyphaceae Crand.-Stotl.
        3.2.15 管口苔科 Solenostomataceae Stotler et Crand.-Stotl.
        3.2.16 睫毛苔科 Blepharostomataceae W.Frey et M.Stech
        3.2.17 剪叶苔科 Herbertaceae Müll.Frib. ex Fulford et Hatcher
        3.2.18 指叶苔科 Lepidoziaceae Limpr.
        3.2.19 齿萼苔科 Lophocoleaceae Vanden Berghen
        3.2.20 羽苔科 Plagiochilaceae Müll.Frib.
        3.2.21 拟复叉苔科 Pseudolepicoleaceae Fulford et J.Taylor
        3.2.22 绒苔科 Trichocoleaceae Nakai
        3.2.23 小萼苔科 Myliaceae Schljakov
        3.2.24 耳叶苔科 Frullaniaceae Lorch
        3.2.25 毛耳苔科 Jubulaceae H.Klinggr.
        3.2.26 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 Cavers
        3.2.27 光萼苔科 Porellaceae Cavers
        3.2.28 扁萼苔科 Radulaceae Müll.Frib.
        3.2.29 新绒苔科 Neotrichocoleaceae Inoue
        3.2.30 绿片苔科 Aneuraceae H.Klinggr.
        3.2.31 叉苔科 Metzgeriaceae H.Klinggr.
        3.2.32 苞叶苔科 Calyculariaceae He-Nygrén, Juslén, Ahonen, Glenny et Piippo
        3.2.33 小叶苔科 Fossombroniaceae Hazsl.
        3.2.34 南溪苔科 Makinoaceae Nakai
        3.2.35 莫氏苔科 Moerckiaceae K.I.Goebel ex Stotler et Crand.-Stotl.
        3.2.36 带叶苔科 Pallaviciniaceae Mig.
        3.2.37 溪苔科 Pelliaceae H.Klinggr.
        3.2.38 壶苞苔科 Blasiaceae H.Klinggr
        3.2.39 疣冠苔科 Aytoniaceae Cavers
        3.2.40 蛇苔科 Conocephalaceae Müll. Frib. ex Grolle
        3.2.41 光苔科 Cyathodiaceae Stotler et Crand.-Stotl.
        3.2.42 毛地钱科 Dumortieraceae D.G.Long
        3.2.43 地钱科 Marchantiaceae Lindl.
        3.2.44 单月苔科 Monosoleniaceae Inoue
        3.2.45 钱苔科 Ricciaceae Rchb.
        3.2.46 皮叶苔科 Targioniaceae Dumort.
        3.2.47 魏氏苔科 Wiesnerellaceae Inoue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除种、存疑种及新记录种记述
    4.1 移除种
    4.2 存疑种
    4.3 新记录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5.1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优势科的属、种组成
    5.2 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优势属的种类组成
    5.3 区系分析
        5.3.1 世界成分Cosmopolitans
        5.3.2 泛热带成分Pantropical
        5.3.3 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成分Trop. Asia and Trop. Amer. disjuncted
        5.3.4 旧世界热带成分Old World Tropics
        5.3.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Trop. Asia and Trop. Australasia
        5.3.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成分Trop. Asia to Trop. Africa
        5.3.7 热带亚洲成分热带亚洲成分 Trop. Asia
        5.3.8 北温带成分North Temperate
        5.3.9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E. Asia and N. Amer. disjuncted
        5.3.10 旧世界温带成分Old World Temperate
        5.3.11 东亚成分East Asia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创新性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Ⅰ
附图Ⅱ
附表Ⅰ
附表Ⅱ
图版Ⅰ:彩色图版
图版Ⅱ:墨线图版
附录: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目录

(4)绿潮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浒苔生活史
    1.1 浒苔生活史简介
    1.2 漂浮浒苔的藻体处于生活史哪个阶段?
    1.3 漂浮浒苔单细胞阶段的孢子和配子能以鞭毛数
    1.4 浒苔生活史的理论补遗
2 漂浮浒苔的生长与繁殖
    2.1 漂浮浒苔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CO2
    2.2 浒苔处于漂浮状态时有利于孢子囊的快速形成
    2.3 漂浮浒苔孢子囊快速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及其海上验证
3 漂浮浒苔对胁迫因子的响应
    3.1 漂浮浒苔的生物胁迫因子
    3.2 漂浮浒苔的非生物胁迫因子
        3.2.1 漂浮浒苔对光强和光质的响应
        3.2.2 浒苔逆境因子相关超分子复合体的分离
4 富营养化背景下营养盐组成的变化触发浒苔孢子囊的快速形成
    4.1 富营养化背景下黄海海域的营养盐组成的变化
    4.2 黄海海域中DIN中的硝态氮促进了浒苔生长繁殖
    4.3 海水DIN中硝态氮比例的升高促进浒苔孢子囊的形成
5 未来黄海绿潮研究的几点初步建议
    5.1 食藻动物是漂浮浒苔“藻席”中的“生态引擎”,在绿潮消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图5)
    5.2 浒苔孢子的原位萌发或者附着到母体上萌发可能是漂浮浒苔生物量快速增长的关键(图6)
    5.3 绿潮源头海区中浒苔的“种源”是研究绿潮的重要内容
6 结语

(5)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及孢子繁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1.1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简介
        1.1.2 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1.3 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1.4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观赏应用现状
        1.1.5 江西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1.2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1.2.1 无性繁殖
        1.2.2 有性繁殖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样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和气候
    2.2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3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观赏蕨类植物孢子繁育技术研究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第3章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组成及生态分布特征
    3.1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和科属组成分析
    3.2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特性分析
第4章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
    4.1 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分析
        4.1.1 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和科属组成
        4.1.2 羊狮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主要功效
    4.2 羊狮慕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分析
    4.3 羊狮慕蕨类植物观赏应用评价
        4.3.1 野外观赏特性分析
        4.3.2 抗逆性分析
        4.3.3 小结
    4.4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4.4.1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4.4.2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5章 羊狮慕五种观赏蕨类孢子繁育
    5.1 不同因素对五种观赏蕨类孢子萌发的影响
        5.1.1 光照对五种观赏蕨类孢子萌发的影响
        5.1.2 不同溶液对五种观赏蕨类孢子萌发的影响
        5.1.3 小结与讨论
    5.2 三种土壤基质对五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和孢子的影响
        5.2.1 三种土壤基质对齿牙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2 三种土壤基质对普通针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3 三种土壤基质对黑足鳞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4 三种土壤基质对华南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5 三种土壤基质对渐尖毛蕨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影响
        5.2.6 结论与讨论
    5.3 五种观赏蕨类发育过程
        5.3.1 齿牙毛蕨发育过程
        5.3.2 普通针毛蕨发育过程
        5.3.3 黑足鳞毛蕨发育过程
        5.3.4 华南毛蕨发育过程
        5.3.5 渐尖毛蕨发育过程
        5.3.6 五种观赏蕨类植物发育过程比较
        5.3.7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种类多样
        6.1.2 羊狮慕药用、食用和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
        6.1.3 羊狮慕五种观赏蕨类植物孢子繁育技术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羊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附录Ⅱ 狮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类型及分布情
附录Ⅲ 羊狮幕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
附录Ⅳ 羊狮慕观赏蕨类植物问卷调查表
附录Ⅴ 羊狮慕五种观赏蕨类植物野外照片
致谢
个人简介(研究成果)

(6)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桫椤科植物研究概况
        1.1.1 桫椤科孢子体研究现状
        1.1.2 桫椤科配子体研究现状
        1.1.3 桫椤科胚胎发育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概况
        1.2.1 白桫椤
        1.2.2 中华桫椤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的配子体发育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白桫椤配子体发育
        2.3.2 中华桫椤配子体发育
    2.4 分析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性器及配子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白桫椤性器
        3.3.2 中华桫椤性器
    3.4 分析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胚胎发育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白桫椤胚胎发育
        4.3.2 中华桫椤胚胎发育
    4.4 分析讨论
        4.4.1 胚胎发育模式
        4.4.2 第一叶与第一根的发育次序
        4.4.3 通过胚胎发育探讨根茎叶的起源顺序
    4.5 小结
第五章 白桫椤和中华桫椤孢子体发育的相关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白桫椤孢子体发育的相关研究
        5.3.2 中华桫椤孢子体发育的相关研究
        5.3.3 孢子体的移栽
    5.4 分析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环境条件对白桫椤和中华桫椤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2.3 结果统计
    6.3 结果
        6.3.1 不同环境条件对白桫椤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6.3.2 不同环境条件对中华桫椤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6.3.3 最适培养条件下白桫椤与中华桫椤发育对比
    6.4 分析讨论
        6.4.1 温度的影响
        6.4.2 光照强度的影响
        6.4.3 PH值的影响
        6.4.4 密度的影响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辽东山区三种蕨类植物孢子组培繁殖及耐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蕨类植物孢子组培萌发研究进展
        1.2.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1.2.2 碳源
        1.2.3 外源激素的影响
        1.2.4 绿色球状体GGB的诱导
        1.2.5 孢子消毒
        1.2.6 孢子休眠特性及光照
    1.3 蕨类植物耐阴性研究进展
        1.3.1 遮阴对形态特征的影响
        1.3.2 植物叶片水分状况及营养物质积累
        1.3.3 叶绿素含量
        1.3.4 保护酶及伤害类物质MDA
        1.3.5 植物光合参数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种蕨类植物孢子组织培养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
        2.2.2 不同浓度的无机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处理
        2.2.3 光照培养与暗培养处理
        2.2.4 孢子基质播种探究
        2.2.5 原叶体增殖和GGB诱导
        2.2.6 孢子体诱导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赤霉素处理对三种蕨类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3.2 无机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浓度对三种蕨类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2.3.3 光照对三种蕨类孢子萌发的影响
        2.3.4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掌叶铁线蕨原叶体增殖、GGB诱导的影响
        2.3.5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溪洞碗蕨原叶体增殖、GGB诱导的影响
        2.3.6 掌叶铁线蕨孢子体诱导
        2.3.7 溪洞碗蕨孢子体诱导
        2.3.8 基质孢子播种
    2.4 小结与讨论
        2.4.1 小结
        2.4.2 讨论
第三章 三种蕨类植物耐阴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形态特征的观测
        3.2.2 叶片鲜重和比叶重的测定
        3.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2.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3.2.6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2.7 光合参数测定
        3.2.8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遮阴强度对三种蕨类形态特征的影响
        3.3.2 遮阴强度对三种蕨类叶片重量的影响
        3.3.3 遮阴强度对三种蕨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4 遮阴强度对三种蕨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3.5 遮阴强度对三种蕨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6 遮阴强度对三种蕨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3.4.1 小结
        3.4.2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结论
        4.1.1 三种蕨类植物孢子组织培养最适激素浓度及组合的确定
        4.1.2 掌叶铁线蕨、溪洞碗蕨原叶体增殖、GGB诱导最适激素浓度及组合的确定
        4.1.3 蕨类植物孢子体诱导途径的探讨
        4.1.4 三种蕨类植物最适遮阴强度的确定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8)大型海藻与几种重要核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核电站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2 核泄漏事故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 放射性核素污染修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我国沿海海域常见大型海藻概况
    1.5 大连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生态调查
    1.6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核素对不同种类大型海藻生长胁迫作用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海藻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器材
    2.2 实验方法
        2.2.1 核素钴对裙带菜配子体胁迫作用的研究
        2.2.2 核素钴对海带配子体胁迫作用的研究
        2.2.3 核素钴对海带孢子体胁迫作用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核素钴对裙带菜配子体胁迫作用的研究
        2.3.2 核素钴对海带配子体胁迫作用的研究
        2.3.3 核素钴对海带孢子体胁迫作用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大型海藻对核素吸附能力的比较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
    3.1 海带和铜藻对核素锶的吸附作用研究
        3.1.1 实验海藻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1.5 结果与讨论
    3.2 海带及裙带菜对核素铯的吸附作用研究
        3.2.1 实验海藻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2.5 结果与讨论
    3.3 海带对核素碘的吸附过程研究
        3.3.1 实验海藻
        3.3.2 实验试剂
        3.3.3 实验仪器
        3.3.4 实验方法
        3.3.5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海藻在海水核素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4.1 铜藻对三种不同核素的吸附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4.1.1 实验海藻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器材
        4.1.4 实验方法
        4.1.5 结果与讨论
        4.1.6 结论
    4.2 用于核素吸附的铜藻群体的溯源和遗传关联性分析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器材
        4.2.3 实验方法
        4.2.4 结果与讨论
        4.2.5 结论
    4.3 绿潮浒苔对核素铯和钴的吸附能力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4.3.1 实验海藻
        4.3.2 实验试剂
        4.3.3 实验器材
        4.3.4 实验方法
        4.3.5 结果与讨论
        4.3.6 结论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附录2 拉丁名对照表
附录3 插图清单
附录4 附表清单
附录5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苔藓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生理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培养
    2.1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主要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药品试剂
        2.1.3 实验器材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培养基的制备
        2.2.2 八种藓类植物的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2.3 接种
        2.2.4 观察、统计萌发率
        2.2.5 无菌配子体的移栽和管理
    2.3 实验结果
        2.3.1 匙叶毛尖藓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3.2 齿边同叶藓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3.3 波叶仙鹤藓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3.4 东亚小金发藓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3.5 短月藓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3.6 细叶小羽藓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3.7 葫芦藓最佳破壁脱毒体系的摸索
        2.3.8 脆枝青藓的离体萌发培养
    2.4 讨论
第3章 藓类植物的孢子对低温和干燥耐受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主要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药品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3.2.1 材料的收集
        3.2.2 材料的前期处理
        3.2.3 苔藓植物的孢子离体萌发培养
        3.2.4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苔藓植物依靠海水洋流传播的可能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主要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药品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4.2.1 材料的收集
        4.2.2 实验材料的前期处理
        4.2.3 孢子生活力检测
        4.2.4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盐浓度对匙叶毛尖藓萌发率的影响
        4.3.2 盐浓度对波叶仙鹤藓萌发率和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4.3.3 盐浓度对东亚小金发藓萌发率和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4.3.4 盐浓度对短月藓萌发率和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4.3.5 盐浓度对细叶小羽藓萌发率和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4.3.6 盐浓度对葫芦藓萌发率和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4.3.7 盐浓度对多枝青藓和南亚顶鳞苔萌发率的影响
    4.4 讨论
第5章 不同海拔梯度短肋羽藓对温度的耐受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实验耗材、实验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耗材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样本材料的处理
        5.2.2 备土
        5.2.3 移植
        5.2.4 移植后的管理
        5.2.5 测量
        5.2.6 数据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天目山不同海拔段的短肋羽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5.3.2 高黎贡山不同海拔段的短肋羽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5.3.3 天目山不同海拔段短肋羽藓对低温的耐受性
        5.3.4 高黎贡山不同海拔段的短肋羽藓对低温的耐受性
        5.3.5 高黎贡山不同海拔段的短肋羽藓对高温的耐受性
    5.4 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1.孢子最适脱毒体系的摸索
    2.藓类植物孢子对低温和干燥的抗性研究
    3.苔藓植物依靠海水洋流传播可能性的研究
    4.不同海拔拔梯度短肋羽藓配子体对温度的耐受性研究
    5.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和附图
    附录1.本文用于实验的所有样本信息
        附表1.用于实验的所有样本信息
    附录2.8种藓类孢子组织培养萌发过程
    附录3.6种藓类孢子低温、干燥胁迫后萌发过程
    附录4.5种藓类孢蒴盐胁迫后孢子萌发过程
    附录5.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10)两种观赏蕨类的快繁与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观赏蕨类简介
        1.1.1 我国观赏蕨类研究与开发利用现状
        1.1.2 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
        1.1.3 观赏蕨类的应用形式
    1.2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过程
        1.2.1 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
        1.2.2 配子体的性器官分化
        1.2.3 孢子体的形成途径
    1.3 蕨类植物的繁殖技术
        1.3.1 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技术
        1.3.2 蕨类植物的无性繁殖技术
    1.4 蕨类植物的组织培养
        1.4.1 以孢子为外植体的途径
        1.4.2 以孢子体为外植体的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孢子消毒
        2.2.2 孢子萌发培养
        2.2.3 原叶体增殖培养
        2.2.4 孢子体的诱导
        2.2.5 幼孢苗的移栽
        2.2.6 配子体形态发育的观察
    2.3 培养条件
3 瘤蕨孢子快繁体系的建立
    3.1 瘤蕨孢子萌发
        3.1.1 不同无机盐与蔗糖浓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1.2 不同pH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2 瘤蕨原叶体增殖
        3.2.1 不同无机盐含量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3.2.2 不同蔗糖浓度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3.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3.3 瘤蕨孢子体诱导
        3.3.1 常规诱导
        3.3.2 Knauss不完全组织培养
        3.3.3 无菌诱导
    3.4 讨论
4 星蕨孢子快繁体系的建立
    4.1 星蕨孢子萌发
        4.1.1 不同消毒方式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4.1.2 不同无机盐与蔗糖浓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4.1.3 不同pH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4.2 星蕨原叶体增殖
        4.2.1 不同无机盐含量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4.2.2 不同蔗糖浓度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4.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4.3 星蕨孢子体诱导
    4.4 讨论
        4.4.1 孢子萌发
        4.4.2 原叶体增殖
5 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5.1 瘤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5.1.1 孢子及孢子萌发
        5.1.2 丝状体
        5.1.3 片状体
        5.1.4 原叶体
        5.1.5 性器官
        5.1.6 毛状体
        5.1.7 假根
    5.2 星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5.2.1 孢子及孢子萌发
        5.2.2 丝状体
        5.2.3 片状体
        5.2.4 原叶体
        5.2.5 性器官
        5.2.6 毛状体
        5.2.7 假根
    5.3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地钱的孢子体和孢子萌发(论文参考文献)

  • [1]23种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类型及发育过程研究[D]. 张芷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披针新月蕨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D]. 黄贤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东云贵高原苔类植物分类学研究[D]. 曹威. 贵州大学, 2020(01)
  • [4]绿潮生物学机制研究[J]. 王广策,王辉,高山,郇丽,王旭雷,顾文辉,解修俊,张建恒,孙松,于仁成,何培民,郑阵兵,林阿朋,牛建峰,王立军,张宝玉,沈颂东,卢山.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5]羊狮慕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及孢子繁育技术[D]. 陈春发. 赣南师范大学, 2020(08)
  • [6]白桫椤和中华桫椤有性世代及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D]. 肖湘.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辽东山区三种蕨类植物孢子组培繁殖及耐阴性研究[D]. 李恒.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大型海藻与几种重要核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D]. 王雪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9]苔藓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生理抗性研究[D]. 许丹尔.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两种观赏蕨类的快繁与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D]. 张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中华茯苓的孢子体和孢子体萌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