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负载对计算机局域网的影响

终端负载对计算机局域网的影响

一、终端负载对计算机局域网工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辰昊[1](2020)在《边缘计算中基于异构环境的边缘节点性能特征检测与任务调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规模扩大与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终端接入网络,数据呈井喷式增长。传统云计算的中心化网络架构成为海量数据处理的瓶颈,将数据迁移至边缘侧网络进行处理的边缘计算架构应运而生。边缘节点承载了边缘侧的计算与存储能力,由不同的异构物理设备与硬件资源组成。然而在边缘计算的任务卸载处理过程中,异构边缘节点的资源特征及其性能表现难以被准确感知,缺少真实工作环境下异构边缘节点的性能检测方法。对于边缘计算而言,任务调度与执行是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任务调度的优化工作往往与节点-任务特征关系挂钩。因此在边缘计算中,边缘节点资源性能特征的缺失成为限制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发展与边缘计算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针对边缘网络中异构边缘节点启发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感知的性能特征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单一密集型负载模型对资源间的复杂影响进行解耦,通过该模型建立资源利用率矩阵,基于资源相对性能量化算法提取边缘节点同类型资源的相对性能特征,使用相关验证手段确保特征结论的正确性,同时结合资源利用率矩阵与任务负载模型,给出边缘节点内部资源效率相关分析,最终实现对异构边缘节点多维度、系统化的特征检测与描述。同时,基于上述特征检测结果,本文设计了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定义任务调度性能指标,基于节点资源性能特征组合任务调度权重,结合边缘网络结构设计任务调度机制,提供任务调度算法总体设计并构建相应模型。最后,我们通过实验对基于特征权重的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性能进行评估与分析,在任务执行时间以及资源使用效率两个维度上最优调度算法相比对照组的性能差异分别为24.6%、248%。

陆世林[2](2019)在《基于RTT的传输层网络拥塞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自诞生以来,传输需求的增加和网络性能的限制一直是一对矛盾,我们既期望更高的传输速率,同时又不希望出现网络的卡顿,甚至崩溃。因此,拥塞控制机制长期以来都是确保互联网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只要这种矛盾继续存在,拥塞控制毫无疑问仍然将会是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热点。本文借鉴传统的拥塞控制协议,提出一种基于RTT(往返时延)的传输层端到端拥塞控制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RTT的分布模型。通过互联网实际测量获得的RTT数据,从多个维度观察RTT的变化和分布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RTT的分布和网络负载情况相关的结论。借助Matlab软件进行建模和检验,可以认为一般情况下RTT近似服从Gamma分布,而不是离散或是随机的。同时,引入MACD指标来研判RTT的变化趋势,构造使用MACD的具体策略,并设计相关实验,引入数据回溯的方法测试MACD策略在网络拥塞控制场景中判断RTT变化趋势的有效性,同时确定MACD指标应用的最佳参数。(2)提出基于RTT和MACD的拥塞控制算法TCP MACD。该算法在传统的TCP Reno的基础上,针对Reno在拥塞避免阶段盲目增大拥塞窗口(cwnd)的问题,把RTT作为反映网络拥塞的信号,借助MACD指标来判断RTT的变动趋势,进而调整拥塞窗口(cwnd)的大小,重构关键的拥塞避免阶段的算法。通过NS2仿真平台对TCP MACD进行模拟,并和传统的TCP Reno及TCP Vegas相对比,从吞吐量、丢包率、公平性和友好性几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针对TCP Vegas和TCP MACD存在的与其它TCP协议共享瓶颈链路时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利用多周期控制的方法进行改善,得到TCPMACD+算法,并通过NS2仿真验证其改进效果。

周凌枫[3](2013)在《校园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校园网是覆盖校园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校园网在学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论文针对校园网的建设中的需求,系统地研究了校园网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教学资源开发和解决方案,并对国内外校园网解决方案和着名大学校园网进行了剖析,详细讲述了建设校园网涉及的网络分层结构设计、组网设计、安全设计、网站设计、技术设备系统选型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学校具体的校园网设计工程,论述了各种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工程实施和运行管理。论文详细论述了一个具体的校园网设计和部署的工程案例,对相关研究和工程实现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马嵩[4](2011)在《基于LTCC技术的WLAN射频双向放大器小型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通讯设备对放大器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低温共烧陶瓷技术与三维封装作为比较先进的集成技术,为元器件与系统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了良好平台。本文借助LTCC集成技术与三维封装技术,从实际项目工程出发,对无线局域网双向射频放大器进行了小型化设计。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有:设计了整体射频放大电路,分别介绍了各部分电路设计思路,借助三维电磁仿真软件(An soft HFSS12),利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理论,设计出本文所需要的内埋置带通LTCC滤波器、LC威尔金森功分器、电感与电容等无源器件。由于LTCC内埋置有源器件的特殊性,本文对LTCC热源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我们使用有限元的分析软件ANSYS对WLAN放大器进行了温度仿真,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对系统电路结构进行三维布板,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把电路合理的分为低频电路板、高频电路板与隔板。同时进行了LTCC隔板挖槽技术的实验,找出了合适挖槽的方式与烧结温度。由于LTCC工艺的特殊性,本人的也对部分工艺也进行了研究。完成了LTCC三维封装的制作与测试,系统体积只有20mm×20mm×5mm,实现了小型化设计的目标。

谢海燕[5](2010)在《瞬态电磁拓扑理论及其在电子系统电磁脉冲效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电磁拓扑是研究外部高功率电磁脉冲与电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在经典电磁拓扑方法中,常用Baum-Liu-Tesche(BLT)方程求解电子系统中线缆网络节点的响应。BLT方程是个频域方程,这就意味着它不能用于求解终端为非线性或时变负载的线缆网络。然而实际电子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非线性器件和设备,这些器件和设备通过线缆网络连接。因此,研究电磁拓扑理论使它能够用于非线性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经典电磁拓扑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外场激励下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计算线缆网络的节点响应,建立了能够用于非线性电子系统的瞬态电磁拓扑(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opology, TEMT)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计算了电磁脉冲辐照下一些典型结构的响应,并开展实验验证,然后用TEMT方法研究一些典型电子系统的电磁脉冲效应问题。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瞬态电磁拓扑理论,包括提出外场激励下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在电磁拓扑中的应用,传输线损耗影响的研究,无损传输线的SPICE模型在电磁拓扑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非均匀场辐照下多导线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以及平面波和非均匀场辐照下同轴和多芯电缆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2.根据建立的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编制了外场激励下传输线SPICE等效电路的子电路文件生成程序。3.用TEMT方法计算了高功率电磁脉冲辐照下几个典型模型的端口响应,并展开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从而验证了TEMT方法的有效性以及TEMT方法能够用于非线性系统。其实验和计算结果为电子系统抗电磁脉冲加固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4.用TEMT方法计算一个计算机网络在不同标准的电磁脉冲辐照下的效应,从而为计算机网络的抗电磁加固提供一些参考。

赵艳杰[6](2010)在《无线局域网中基于AC的接入式负载均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正在走向大众化,并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随着无线局域网络拥有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大的覆盖范围,用户将会越来越多,网络热点问题不可避免的发生,如何实现WLAN内各小区的负载均衡,保持网络稳定和较高的服务质量是无线局域网的关键问题。相比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中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更为复杂。本论文针对无线局域网中基于AC的接入式负载均衡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几种主要的负载均衡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无线局域网扩展服务集网络中基于AC的接入式负载均衡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实现中存在的三个关键问题:负载估计、负载信息更新策略以及调度算法。在负载估计方面,对一种基于统计思想的站点估计算法提出了改进,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负载信息更新策略方面,提出了一种周期性驱动与状态变化驱动相结合的负载信息更新策略,分析指出采用这种策略可以保证对AP负载状态的及时更新和实现故障保护;在调度算法方面,针对各个AP的负载状况和终端检测到的信标帧信号强度,采用加权算法求出各个AP的接入指数,根据接入指数确定接入AP。最后,为实现无线局域网中基于AC的接入式负载均衡进行了软件架构设计。

杨锴[7](2010)在《USB接口设计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通用串行总线USB是PC体系中的一套全新的工业标准。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凭借其价格低廉、使用简单、协议灵活、接口标准化和易于端口扩展等优点,迅速占领了计算机外设接口领域的统治地位。它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本课题就是在USB基础上设计了USB通用控制接口,利用CH341接口芯片的USB转EPP并行接口功能,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外设的读写控制。为验证接口功能,编写了PC机与外设交换机进行动态数据传输的计算机端测试程序,经测试,证明USB通用控制接口的设计是成功的。该设计综合了对设计者多方面能力的要求,除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产生、发展和USB设备国内外研究状况。然后介绍了USB总线协议,包括USB总线体系结构,USB物理层,USB设备,USB主机,USB数据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USB接口硬件,详细阐述了USB控制芯片CH341的特点、EPP并行接口功能及应用方法。接着论述了使用CH341芯片设计程控交换系统USB接口的完整过程,详细阐述了具体方法。通过对USB接口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调试,希望能在此方面积累经验,为今后开发USB外设提供便利。之后本文验证了基于USB接口的程控交换系统。经过反复调试,计算机成功通过本课题设计的USB接口,实现了外设监控功能。最后本文介绍了USB技术的前景和展望,即USB OTG协议及其应用和无线USB技术,今后还可以在这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本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理论分析为后续研究和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为其他USB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程香[8](2009)在《基于LQN模型的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软件开发技术迅速发展,Web应用系统的复杂性在急剧上升,对性能测试、分析、预测的要求越来越高。性能的好坏已经成为Web应用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软件工程中,并没有将性能分析集成到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去,组建Web应用系统主要依靠工程人员的直觉和经验来完成。由于缺乏专门的系统性能建模和分析过程,组建的系统完善与否,性能高低,取决于设计者水平的高低。随着Web应用系统复杂度越来越高,Web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及人们对软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使采用“亡羊补牢”的做法,也收效甚微,甚至难以达到系统既定的性能目标,为此,深入研究Web应用系统的性能建模和性能分析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个Web应用系统时间、资源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现有的性能分析方法和性能模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排队网络(LQN)模型的性能分析方案;研究了该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该方案期望在系统开发的早期对性能进行评估;在不满足性能目标的情况下对系统的性能问题进行定位,发现性能问题以帮助改进设计。文章最后将该方案应用于实际项目“淮北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的时间、资源特征分析,对提出的性能分析方案具有的可行性讲行了验证。

郑占旗[9](2009)在《人体中心网络微带天线设计和比吸收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远程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未来对亚健康以及危重病人的健康指导和监护会在远程医疗的框架下进行。在目前远程医疗的健康监测系统中,各式各样的无线传感器得到了应用,传感器采集的人体生命信息数据通过人体携带的无线终端设备传到医疗机构的健康指导中心。与此类似,人们提出了人体中心网络的概念,使人们携带的各式电子设备组成一个新的网络。这些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就在人体中心网络的框架下进行,这和远程医疗技术中的无线健康监测终端设备的组网方式不谋而合。这种距离人体非常近的无线网络的电磁辐射特性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的研究即从网络中的电磁辐射器件——天线的研究出发,采用CST仿真软件对人体中心网络中电磁辐射生物特性进行了详细深入地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CST提供的SAM人体头部模型,分析了不同频率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头部模型辐射特性的影响,为人体中心网络组网的频段选取奠定了基础。首次排除不同结构天线的干扰,直接采用平面波导端口对人体进行照射的方法,对电磁辐射生物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更具通用性。第二部分:基于文献[1],将天线频点搬移到蓝牙频段,并得出了微带天线频率相关的多种条件,包括介质板的选取,介质板表面覆铜,表面开槽等多种限制因素。并对所研制天线进行了人体头部模型比吸收率的研究。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蝶型微带介质天线,设计了带宽超过百兆的蓝牙微带天线,能完全覆盖蓝牙频段,并对天线的人体生物效应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实际制作的天线参数与软件仿真的天线参数吻合较好,在工程制作方面达到了产品生产的要求。并在天线小型化方面有较大突破,使天线面积大大减小,为终端设备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第四部分:在天线的功能扩展研究方面,分析研究了两款增益和方向性都可控的微带天线阵列,其中8单元阵列同相馈电的大蝶型微带天线阵列增益比全向天线增益高出十倍还多,极大的推动了天线的通用性研究。

雷娟[10](2008)在《赋形印刷阵列及流星余迹通信天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刷天线因其自身优点而广泛应用在雷达、通信等许多领域,这些应用不仅对天线波束形状提出了特定要求,而且对天线及其馈电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也有比较苛刻的限制。因此研究紧凑化、轻量化的高性能赋形印刷阵列天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另一方面,作为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通信方式的必要补充,流星余迹通信(MBC)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应急通信保障手段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研制出适用其应用的高性能天线,是建立起MBC系统的基础。本文紧密结合科研项目,研究了赋形印刷阵列天线及流星余迹通信天线。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给出了赋形阵列天线波束的综合方法。该方法分别应用Taylor综合法和最小二乘综合法设计方位面低副瓣波束和俯仰面超余割平方赋形波束,可根据指标要求确定合理的阵列阵面参数如单元数目和间距等,从而为下一步的波束精确设计奠定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幅相误差模型的迭代式的Taylor综合方法,可适用于低副瓣波束的综合。该方法在分析单元幅相误差统计特性的基础上,在波束综合迭代过程中预先考虑了单元幅相误差对副瓣电平的影响并留出适合的余量,因此当天线制作过程中存在材料特性、加工以及安装等各项误差时,阵列副瓣电平也可满足要求。3.提出了一种赋形波束的非线性、对称、间接约束优化方法,可适用于超余割平方赋形波束的综合。本方法在满足目标波束的基础上,通过在优化过程中对阵列激励系数采用对称、间接约束,可使馈电网络设计量减半,使相邻单元的激励幅度之比小于约束值,从而馈电网络更易于实现,其功率容量也得到提高。而且,该间接约束方法的提出可将一个间接约束的优化问题变成无约束的优化问题,从而降低了优化难度,提高了计算效率。4.提出了一种双层紧凑型微带/带状线混合型阵列馈电网络。该网络在靠近输入端的前级采用了分层设计的空气带状线形式,在利用其损耗小、功率容量大等优点的同时实现了网络的紧凑化。在后级采用了微带线形式,利用了其易与微带印刷振子相集成、重量轻等优点,因此,本文网络不仅易集成、损耗小,而且结构紧凑、重量轻,对天线馈电系统的小型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5.给出了适用于大型阵列复杂馈电系统的散射矩阵级联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复杂馈电网络分解为若干个子网络后进行全波分析,然后将每个子网络的散射矩阵进行级联,从而可得到整个馈电网络的散射矩阵特性。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辐射单元与馈电网络的整体特性分析。因此本文方法突破了大型馈电网络仿真对计算机资源的限制,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与测试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6.提出了一种适用于UHF车载移动通信的串馈全向印刷阵列天线形式。该天线可满足水平面全向、垂直面赋形的波束要求,且由于印刷平行双导线串联馈电的应用,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在天线设计过程中提出了辐射特性和阻抗特性分开设计的思想,并采用遗传算法与矩量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对赋形波束进行了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印刷阵列天线已交付使用。7.在理解流星余迹通信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合的高性能八木天线优化设计技术。针对天线的高增益、低驻波比、低副瓣电平等要求,应用矩量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VHF频段八木天线长度、间距等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制作了用于流星余迹通信链路试验的天线样机,与整个系统集成后已成功进行了流星余迹链路通信实验。8.研究了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的天线的改进形式。提出了X形激励振子的宽带八木天线,可在增益、驻波比、副瓣电平等参数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将带宽展宽至10%,并得到样机测试结果的验证,表明该天线可满足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对宽频带的要求。更进一步,本文还研究了双层垂直排阵的X形激励振子的八木天线,以及可形成四波束的平行排列的多波束天线阵列。仿真结果表明其增益相较单个天线可分别提高2.6dB和5.2dB,这些新形式高性能八木天线的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通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终端负载对计算机局域网工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终端负载对计算机局域网工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边缘计算中基于异构环境的边缘节点性能特征检测与任务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边缘计算的发展背景、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1.1.1 边缘计算的发展背景
        1.1.2 边缘计算的研究现状
        1.1.3 边缘计算的研究意义
    1.2 边缘计算的挑战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
第2章 边缘计算特征检测与调度研究方法
    2.1 边缘计算特征检测与调度研究动机和挑战
    2.2 性能特征检测方法
    2.3 性能特征检测负载与基准测试
    2.4 任务调度系统与典型调度模型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资源感知的异构边缘节点性能特征检测
    3.1 边缘节点性能特征描述
        3.1.1 边缘节点资源类型
        3.1.2 边缘节点性能指标
    3.2 基于资源感知的横向特征检测方法
        3.2.1 特征检测方法资源与指标
        3.2.2 单一密集型负载模型
        3.2.3 资源利用率矩阵
        3.2.4 资源相对性能量化算法
        3.2.5 资源相对性能验证
    3.3 基于资源感知的纵向特征分析
        3.3.1 纵向特征分析的局限性
        3.3.2 节点资源使用效率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特征权重的低时延-高效率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
    4.1 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系统影响要素
        4.1.1 边缘节点资源特征
        4.1.2 边缘任务特征
        4.1.3 边缘网络拓扑
    4.2 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性能指标
        4.2.1 任务执行时间
        4.2.2 节点资源使用效率
    4.3 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权重设计
        4.3.1 节点资源性能特征
        4.3.2 节点任务队列分布
        4.3.3 网络开销
    4.4 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总体设计
        4.4.1 调度算法权重与性能的理论关系
        4.4.2 完全特征化调度算法
        4.4.3 特征化结合自调整调度算法
        4.4.4 混合化调度算法
        4.4.5 队列均衡化结合自调整调度算法
        4.4.6 完全队列均衡化调度算法
    4.5 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详细设计
        4.5.1 节点资源性能特征权重模型
        4.5.2 边缘节点任务队列
        4.5.3 节点任务队列分布权重模型
        4.5.4 任务队列自调整机制
        4.5.5 权重整合的调度决策模型
    4.6 小结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5.1 实验平台搭建
        5.1.1 边缘网络与节点
        5.1.2 任务负载集
    5.2 基于资源感知的边缘节点性能特征检测分析
        5.2.1 节点资源利用率与相对性能
        5.2.2 节点资源相对性能分析
        5.2.3 节点相对性能验证
        5.2.4 节点性能特征结论
        5.2.5 异常负载分析
    5.3 基于特征权重的边缘节点任务调度算法分析
        5.3.1 任务请求集合具体设计
        5.3.2 调度算法具体设计
        5.3.3 调度算法性能
        5.3.4 调度算法性能分析
        5.3.5 调度算法结论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RTT的传输层网络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RTT的应用和分布研究
    2.1 RTT概述
    2.2 端到端网络模型
    2.3 RTT的测量与分析
        2.3.1 测量工具
        2.3.2 测量模型
        2.3.3 测量方法
        2.3.4 被测终端选择
        2.3.5 测量结果
        2.3.6 RTT数据分布特征分析
    2.4 RTT的分布建模
    2.5 本章小结
3 MACD在网络拥塞控制场景中的应用研究
    3.1 概述
    3.2 MACD指标系统的理论基础
        3.2.1 背景知识
        3.2.2 MACD指标原理和构成
        3.2.3 MACD指标的一般应用策略
    3.3 实验设计
        3.3.1 实验一:考察MACD波段趋势判断准确性
        3.3.2 实验二:考察MACD波段的综合效能
        3.3.3 实验三:考察MACD指标应用在RTT序列中的参数组合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TCP MACD拥塞控制算法
    4.1 概述
    4.2 典型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4.2.1 TCP Reno算法研究
        4.2.2 TCP Vegas算法研究
    4.3 TCP MACD算法实现
    4.4 TCPMACD的NS2仿真
        4.4.1 场景设计与网络拓扑
        4.4.2 吞吐量分析
        4.4.3 丢包率分析
        4.4.4 公平性分析
        4.4.5 友好性分析
    4.5 TCP MACD+算法实现
    4.6 TCP MACD+的NS2仿真
        4.6.1 吞吐量分析
        4.6.2 丢包率分析
        4.6.3 公平性分析
        4.6.4 友好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后继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校园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校园网概述
    2.1 校园网的概念
    2.2 校园网的一般构架
    2.3 华为校园网解决方案
    2.4 中兴校园网解决方案
    2.5 清华同方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2.6 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
    2.7 清华大学校园网建设
第三章 校园网设计规划
    3.1 校园网建设流程
    3.2 校园网互联组成部分
    3.3 园区网的设计趋势及相关技术
    3.4 设计校园网园区的互联
        3.4.1 园区网互联拓扑结构
        3.4.2 园区网互联设计趋势及相关技术
    3.5 设计远程连接
        3.5.1 远程连接的设计特点
        3.5.2 远程连接的技术及趋势
    3.6 与 Internet 互联
        3.6.1 联网服务提供商 ISP
        3.6.2 接入 Internet 的方式
        3.6.3 局域网接入 Internet
        3.6.4 计算机拨号上网
第四章 陕西某私塾学堂校园网的实施
    4.1 陕西某私塾学堂网络介绍
    4.2 陕西私塾学堂分校区网络
        4.2.1 运营商接入
        4.2.2 分校日常办公教学网络设备
        4.2.3 终端接入
    4.3 陕西私塾学堂教学 OA 系统核心网络
        4.3.1 运营商接入
        4.3.2 教学 OA 系统核心网络设备
        4.3.3 教学资料库设备
第五章 陕西私塾学堂校园网的运行与管理
    5.1 校园网硬件环境架设与管理
    5.2 教学资料库建设
        5.2.1 安装 DSM
        5.2.2 磁盘空间配置
        5.2.3 系统配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LTCC技术的WLAN射频双向放大器小型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射频放大器的国内外现状
    1.3 低温共烧技术(LTCC)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WLAN 射频双向放大器原理与电路设计
    2.1 系统整体电路结构
    2.2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2.2.1 低噪声放大器在通讯系统中的作用
        2.2.2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2.3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2.3 控制电路与检波电路设计
    2.4 功率放大模块
        2.4.1 功率放大器分类
        2.4.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4.3 功率放大器的选用
第三章 LTCC-WLAN 双向放大器小型化设计
    3.1 LTCC 内埋置电源滤波电容设计
        3.1.1 内埋置电容等效模型分析
        3.1.2 LTCC 内埋置电容的设计
    3.2 LTCC 内埋置扼流电感设计
        3.2.1 电感模型建模
        3.2.2 LTCC 扼流电感设计
    3.3 LTCC 内埋置无源滤波器设计
        3.3.1 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3.3.2 滤波器原理与设计方法
        3.3.3 LTCC 滤波器的设计制作
    3.4 LTCC 内埋置LC 功分器内埋置研究
    3.5 LTCC 基板散热设计
        3.5.1 LTCC 基板热设计意义与必要性
        3.5.2 热仿真的理论依据
        3.5.3 有限元法建模及仿真
第四章 LTCC-WLAN 双向放大器小型化制作与测试
    4.1 LTCC-WLAN 双向放大器制作流程
    4.2 LTCC-WLAN 双向放大器三维封装实现
        4.2.1 LTCC 技术内埋有源器件研究
        4.2.2 WLAN 双向放大器三维封装设计与实现
        4.2.3 WLAN 双向放大器测试
        4.2.4 WLAN 双向放大器系统设计加工总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瞬态电磁拓扑理论及其在电子系统电磁脉冲效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电子系统HPEMP 效应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2 EMT 理论的研究现状
    1.3 传输线SPICE 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目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2章 经典EMT理论的简介和TEMT理论的提出
    2.1 本章引言
    2.2 经典EMT 理论
        2.2.1 外部电磁环境与电子系统相互作用过程
        2.2.2 定性EMT 理论
        2.2.3 定量EMT 理论
    2.3 TEMT 理论的提出
        2.3.1 传输线的SPICE 等效电路模型在EMT 中的可行性
        2.3.2 传输线损耗的影响和无损传输线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在EMT中的适用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外场激励下多导体传输线SPICE等效电路模型
    3.1 本章引言
    3.2 Paul 的多导体传输线SPICE 等效电路模型
    3.3 非均匀场激励下无损多导体传输线的SPICE 等效电路模型
        3.3.1 模型推导
        3.3.2 数值验证
    3.4 小结
第4章 外场激励下电缆的SPICE等效电路模型
    4.1 本章引言
    4.2 平面波激励下同轴电缆的SPICE 等效电路模型
        4.2.1 同轴电缆的介绍
        4.2.2 SPICE 等效电路模型的推导
        4.2.3 同轴电缆的SPICE 等效电路图
        4.2.4 数值验证
    4.3 平面波激励下多芯电缆的SPICE 等效电路模型
        4.3.1 多芯电缆的介绍
        4.3.2 SPICE 等效电路模型的推导
        4.3.3 等效电路图
        4.3.4 数值验证
    4.4 非均匀场激励下同轴电缆的SPICE 等效电路模型
        4.4.1 SPICE 等效电路模型的推导
        4.4.2 等效电路图
        4.4.3 数值验证
    4.5 非均匀场激励下多芯电缆的SPICE 等效电路模型
        4.5.1 SPICE 等效电路模型的推导
        4.5.2 等效电路图
        4.5.3 数值验证
    4.6 用于传导敏感性分析的同轴和多芯电缆的SPICE 等效电路模型
        4.6.1 SPICE 等效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4.6.2 数值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TEMT理论的初步实验验证
    5.1 本章引论
    5.2 实验装置和设备
        5.2.1 不对称结构的分布式负载有界波HEMP 模拟器
        5.2.2 电场和电流测量系统
    5.3 实验设计
    5.4 实验模型、结果和分析
        5.4.1 位于地面上的单导线传输线
        5.4.2 位于地面上的多导线传输线
        5.4.3 传输线网络
        5.4.4 导线与金属腔内负载相连
        5.4.5 单根SYV-50-5-1 电缆与两器件相连
        5.4.6 非线性负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TEMT在电子系统HPMEP效应中的应用
    6.1 本章引言
    6.2 研究实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BLT方程的表达式
附录B 外场激励下传输线SPICE等效电路的生成程序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无线局域网中基于AC的接入式负载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负载均衡
        1.2.2 站点数目估计
    1.3 论文主要贡献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及负载均衡技术
    2.1 无线局域网
        2.1.1 网络类型
        2.1.2 DCF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2.2 无线局域网中的负载均衡技术
        2.2.1 基本的负载均衡策略
        2.2.2 接入式负载均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C的接入式负载均衡策略设计
    3.1 基于AC的负载均衡
        3.1.1 网络背景描述
        3.1.2 确定接入AP
    3.2 负载均衡调度
        3.2.1 静态和动态调度策略
        3.2.2 调度算法设计
    3.3 负载信息更新
        3.3.1 基本更新机制
        3.3.2 更新策略设计
    3.4 仿真分析
        3.4.1 仿真环境介绍
        3.4.2 仿真参数设置
        3.4.3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竞争站点数目估计
    4.1 SDCF站点估计算法
        4.1.1 算法描述
        4.1.2 算法分析
    4.2 改进型SDCF算法
        4.2.1 △t的确定
        4.2.2 最大重传次数的确定
        4.2.3 改进型SDCF算法具体描述
    4.3 仿真分析
        4.3.1 仿真参数设置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负载均衡实现架构设计
    5.1 流程分析
    5.2 架构分层
    5.3 模块单元
        5.3.1 模块设计
        5.3.2 负载估计模块
        5.3.3 负载信息更新模块
        5.3.4 调度执行模块
        5.3.5 内部接口定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USB接口设计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USB出现的历史背景
    1.2 USB研究意义
    1.3 USB应用及前景
    1.4 USB控制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二章 USB总线协议
    2.1 USB总线体系结构
    2.2 USB的物理层
    2.3 USB设备
        2.3.1 HUB
        2.3.2 即插即用
        2.3.3 设备的电源
    2.4 USB主机
    2.5 USB数据流
    2.6 USB总线协议
        2.6.1 域的类型
        2.6.2 包的类型
        2.6.3 错误检验与恢复
    2.7 小结
第三章 USB接口硬件设计
    3.1 设计原则和特性
    3.2 CH341芯片简介
        3.2.1 概述
        3.2.2 并口说明
        3.2.3 引脚
        3.2.4 功能说明
    3.3 硬件设计与实现
        3.3.1 硬件设计
        3.3.2 工作原理
    3.4 印制电路板设计实现
第四章 软件调试
    4.1 整体软件流程图
    4.2 程序设计
    4.3 调试运行与结论
第五章 基于USB的程控交换系统
第六章 前景与展望
    6.1 USB OTG协议及其应用
    6.2 无线USB技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LQN模型的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性能建模方法的研究
        1.2.2 性能分析自动化的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性能分析方法与相关技术
    2.1 性能概述
        2.1.1 性能相关概念
        2.1.2 性能早期分析的必要性
        2.1.3 影响性能的因素
    2.2 性能分析方法
        2.2.1 基于模型的性能分析
        2.2.2 基于测量的性能分析
        2.2.3 模型与测量的结合
    2.3 性能分析相关技术
        2.3.1 行为描述技术
        2.3.2 UML SPT Profile
        2.3.3 QN及LQN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QN模型的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方案
    3.1 Web应用系统时间、资源特征评价指标体系
        3.1.1 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
        3.1.2 时间、资源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基于排队网络模型的性能分析研究
        3.2.1 开发过程中的性能管理
        3.2.2 导出排队网络模型
    3.3 性能分析中SPE方法的缺陷
        3.3.1 SPE在性能分析方面的缺陷
        3.3.2 减少性能分析中的数据采集
    3.4 基于LQN模型的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方案
        3.4.1 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方案
        3.4.2 评估Web应用系统原型系统的性能
        3.4.3 基于性能建模的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
        3.4.4 Web应用系统性能的综合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方案关键技术的研究
    4.1 Web应用系统组件信息的集成
    4.2 UML到LQN的转换
        4.2.1 UML模型到LQN模型的转换
        4.2.2 LQN模型的主体结构生成
        4.2.3 LQN模型元素获得
    4.3 Web应用系统性能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
        4.3.1 评估指标数据的来源
        4.3.2 指标的量化处理
        4.3.3 性能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
    4.4 LQN模型的求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性能分析方案在实际项目时间、资源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5.1 项目背景介绍
        5.1.1 背景描述
        5.1.2 业务流程概述
    5.2 性能分析方案在项目时间、资源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5.2.1 原型系统分析
        5.2.2 基于模型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及成果

(9)人体中心网络微带天线设计和比吸收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状况
        1.1.2 远程医疗设备与信息采集中转站的兼容性
        1.1.3 远程医疗技术的尖端性
        1.1.4 远程医疗技术遇到的多方挑战
    1.2 人体中心网络
    1.3 蓝牙短距离通信技术
    1.4 微波仿真软件CST简介
        1.4.1 CST软件介绍
        1.4.2 CST的算法理论
        1.4.3 CST的使用
第二章 人体头部模型对不同频率电磁辐射的SAR比较
    2.1 引言
    2.2 人体中心网络的基本结构及辐射特点
    2.3 计算机配置及实验设置
    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微带缝隙天线设计仿真和人体比吸收率研究
    3.1 微带天线在人体中心网络中的应用
    3.2 天线基本知识
        3.2.1 天线功能及其分类
        3.2.2 半波对称振子
        3.2.3 天线的基本参数
        3.2.4 传输线
    3.3 微带天线
        3.3.1 微带天线结构
        3.3.2 微带天线优缺点
        3.3.3 微带天线应用
        3.3.4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法
        3.3.5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3.3.6 陶瓷介质微带天线的特点
    3.4 天线设计和仿真分析
        3.4.1 天线设计
        3.4.2 天线仿真分析
        3.4.3 天线在人体模型眼睛附近组织的比吸收率
        3.4.4 仿真结果分析
        3.4.5 小结
第四章 蝶型天线设计仿真
    4.1 引言
    4.2 天线设计和仿真分析
        4.2.1 天线设计
        4.2.2 天线仿真分析
    4.3 天线的实物制作与实际测试分析
    4.4 天线在人体模型眼睛附近组织的比吸收率
    4.5 仿真结果分析
    4.6 天线的微型化优化设计
        4.6.1 小蝶型天线相对大蝶型天线的改进
        4.6.2 天线总体尺寸变化对天线的影响分析
        4.6.3 天线电导体变化对天线的影响
        4.6.4 天线馈电端口变化对天线的影响
        4.6.5 天线表面缝隙长度变化对天线的影响
        4.6.6 天线优化设计的参数选择步骤及设计结果
第五章 天线的实际制作与测量
    5.1 天线的实际制作
        5.1.1 天线的手工制作
        5.1.2 利用PROTEL进行天线制版并工厂生产
        5.1.3 天线与馈线的匹配选择与焊接
    5.2 天线的测量基础及测量设备介绍
        5.2.1 天线测量基础知识
        5.2.2 网络分析仪介绍
    5.3 天线的调测
        5.3.1 大蝶型天线的测量与微调分析
        5.3.2 小蝶型天线的测量与微调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扩展研究和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赋形印刷阵列及流星余迹通信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赋形印刷阵列天线研究
        1.2.1 阵列方向图的综合
        1.2.2 阵列方向图的优化
        1.2.3 印刷阵列单元及馈电网络
    1.3 流星余迹通信天线的研究
    1.4 天线的数值计算方法
        1.4.1 数值计算方法
        1.4.2 数值计算的常用软件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作者主要工作
        1.5.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2 作者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阵列天线的分析基础
    2.1 引言
    2.2 阵列天线方向图分析
        2.2.1 任意排列的线阵方向图
        2.2.2 等间距排列的阵因子
        2.2.3 平面阵阵因子
    2.3 阵列天线的矩量法分析
        2.3.1 电场积分方程
        2.3.2 矩量法求解
        2.3.3 正弦插值基函数
        2.3.4 检验函数及激励源模型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误差模型的低副瓣波束综合
    3.1 引言
    3.2 天线技术要求及组成
    3.3 阵面结构及阵列方向图
    3.4 低副瓣TAYLOR综合
        3.4.1 TAYLOR综合原理
        3.4.2 计算实例
        3.4.3 方位面参数的确定
    3.5 低副瓣波束中的单元随机误差分析
    3.6 基于误差模型的低副瓣方向图设计
        3.6.1 TAYLOR综合中参数ξ的确定
        3.6.2 随机幅相误差对方向图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超余割平方赋形波束的综合与优化
    4.1 引言
    4.2 超余割平方赋形波束的综合
        4.2.1 目标方向图构造
        4.2.2 阵列的最小二乘综合
        4.2.3 计算实例
        4.2.4 天线俯仰面参数的确定
    4.3 超余割平方赋形波束的优化
        4.3.1 互耦对赋形波束的影响
        4.3.2 间接对称约束的非线性优化方法
    4.4 小结
第五章 印刷天线阵的单元及馈电网络设计
    5.1 引言
    5.2 宽带印刷振子的优化设计
        5.2.1 印刷振子的结构
        5.2.2 巴伦结构及电路实现
        5.2.3 宽带阻抗匹配的设计
        5.2.4 仿真及测试结果
    5.3 馈电网络方案
        5.3.1 网络拓扑图
        5.3.2 实现形式
    5.4 网络单元的设计与分析
        5.4.1 WILKINSON功分器
        5.4.2 支线耦合器
        5.4.3 计算结果
    5.5 网络的级联分析
        5.5.1 多端口网络的级联分析
        5.5.2 子网络的设计验证
        5.5.3 计算及测试结果
    5.6 网络与辐射单元的级联分析
        5.6.1 多端口网络与辐射单元的级联分析
        5.6.2 计算结果
    5.7 天线测试结果
        5.7.1 单行行馈测试结果
        5.7.2 列馈测试结果
        5.7.3 天线测试结果
    5.8 小结
第六章 串馈全向赋形印刷天线阵设计
    6.1 引言
    6.2 天线技术指标
    6.3 串馈全向印刷天线结构
        6.3.1 天线组成
        6.3.2 天线馈电方式及工作原理
        6.3.3 天线的主要参数
    6.4 串馈全向印刷天线的设计
        6.4.1 赋形波束的快速优化
        6.4.2 天线驻波比的仿真与优化
        6.4.3 单元间距对赋形方向图的影响分析
        6.4.4 天线测试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流星余迹通信天线技术
    7.1 引言
    7.2 流星余迹通信天线形式的选择
        7.2.1 工作频率
        7.2.2 通信距离
        7.2.3 通信网络
        7.2.4 流星余迹通信对天线的要求及选择的天线形式
        7.2.5 本文研究的天线指标
    7.3 八木天线的设计
        7.3.1 天线结构
        7.3.2 天线综合
        7.3.3 地面对天线的影响
    7.4 八木天线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7.4.1 目标函数
        7.4.2 计算及测量结果
        7.4.3 远距离链路实验
    7.5 宽带X形八木天线的优化设计
        7.5.1 八木天线的频带展宽
        7.5.2 X形激励振子的优化设计
        7.5.3 X形有源振子夹角α的选择
        7.5.4 计算及测量结果
    7.6 八木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
        7.6.1 天线结构
        7.6.2 计算结果
    7.7 多波束八木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
        7.7.1 流星余迹通信中的波束形成方法
        7.7.2 多接收机/多波束系统天线阵列设计
    7.8 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终端负载对计算机局域网工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缘计算中基于异构环境的边缘节点性能特征检测与任务调度方法研究[D]. 孙辰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2]基于RTT的传输层网络拥塞控制研究[D]. 陆世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校园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周凌枫.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4]基于LTCC技术的WLAN射频双向放大器小型化设计与实现[D]. 马嵩.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5]瞬态电磁拓扑理论及其在电子系统电磁脉冲效应中的应用[D]. 谢海燕. 清华大学, 2010(08)
  • [6]无线局域网中基于AC的接入式负载均衡研究[D]. 赵艳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7]USB接口设计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 杨锴.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4)
  • [8]基于LQN模型的Web应用系统性能分析方案研究[D]. 程香.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9]人体中心网络微带天线设计和比吸收率研究[D]. 郑占旗.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10]赋形印刷阵列及流星余迹通信天线研究[D]. 雷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终端负载对计算机局域网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