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首要突破环节

种植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首要突破环节

一、中耕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首要突破环节(论文文献综述)

贾笛迩,高欣欣,刘高源,张顺生,郭家文[1](2022)在《云南省丘陵山地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云南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蔗糖生产大省,蔗区多为丘陵山地,基础设施缺乏,机械化水平低且适宜当地的农机设备较少,农机和农艺融合仍不够,用工矛盾突出。为了高效推进云南蔗糖产业的机械化进程,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标准化种植;做好适合机械化发展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根据不同地区研发适宜配套的农机设备,推行宽行种植,农机农艺和信息化融合;完善管理机制,政府全面强化扶持力度,以推进丘陵山地蔗糖全程机械化发展。

马承琦[2](2019)在《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甘蔗产业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全省种植面积约31万公顷,分布在德宏、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玉溪、红河等州(市),全省有600多万人从事甘蔗种植,2万多人从事制糖工业。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限制,云南省甘蔗多种植在山区、半山区,蔗农仍然延续着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高投入低产出,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外流,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甘蔗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使得蔗农收益持续减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甘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若要保护云南省蔗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生产机械化路子,逐步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本论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滇南地区的红河州蒙自市、玉溪市元江县等农机推广部门及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甘蔗生产技术路线,对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甘蔗生产机械化主要内容及装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对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进行效益分析,找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加快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是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是云南省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程度较低,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种蔗积极性,需要从组织管理、政策扶持、技术研发、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给予突破,才能实现云南省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胡文卓[3](2019)在《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近年来广西加强甘蔗“双高”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提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助力糖业二次发展的战略转型。因此,对现阶段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提高广西的甘蔗生产机械化率,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促进蔗农共同增收,对广西甘蔗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外的甘蔗生产大国和我国甘蔗主产省份的甘蔗种植情况及其机械化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机械技术和传统技术对甘蔗的生长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武鸣区和扶绥县当前甘蔗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情况、主要收获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率低,综合机械化率只有59.1%,相比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而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土地细碎化阻碍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本土适应性农业机械研发滞后与配套缺位;现行种植技术不适应机械收获;蔗农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低;农机价格昂贵,售后服务不完善;熟练的农机操作员缺乏;制糖企业工艺与能动性不强。基于此,本文结合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加快推进国产甘蔗种收机械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培养机械化的高级人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蔗农的素质;制定并推广机械化种收标准;建立有效的甘蔗种收机械化推广模式;提供更优的政策支持。

温福军[4](2019)在《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依靠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农机装备科技发展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仅靠一个单位很难实现,需要政府、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推广部门进行协同创新。论文围绕我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问题,对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调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运用合作博弈理论与协同学理论等,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了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合作的利益诱因,协同创新主要矛盾点,确定了模式目标与结构,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17种不同引导方式。并通过DEMATEL分析方法,确定了政产学研推促进农机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12原因因素和9个结果因素。(2)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区)按农机装备发展情况划分为沿海特色发展型、综合发展滞后型、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和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四种类型。为促进全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出适合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需对全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进行区域分类研究。协同创新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薄弱点,论文分析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装备薄弱环节。(3)分析了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精细化耕作、提质增效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海南、浙江、广东、福建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业经济占比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均收入高,农民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要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释放劳动力。(4)分析了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适用性、普及性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云南、四川、湖南、甘肃、广西、山西、贵州、西藏、重庆、青海10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村人口占比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5)分析了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是发展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农村人口比例低,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民的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率来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6)分析了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提高国内知名农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从主要作物向全面作物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生产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新疆、黑龙江、宁夏、陕西、湖北、江西、安徽、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13个地区,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种植效益显着,企业拥有雄厚资金和强大科研创新能力。

刘晓雪,张书楠[5](2018)在《云南蔗农种植行为、组织形式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基于201份农户调查问卷》文中认为云南201份蔗农调查问卷显示:第一,我国土地细碎化特征显着;第二,农户种植行为呈"有限理性"特征,种植决策主要受到上年甘蔗收购价和比较收益的影响;第三,甘蔗收购价较高且稳定对于稳定面积效果显着,但对增加面积效果不显着,主要受土地资源不足及供给价格弹性影响;第四,农户面临短期收益与中长期收益之间的不匹配,劳动力短缺且价格上涨是蔗农面临的主要问题,机械化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然而农户决策以高产为目标,行距、品种选择与机械化不配套现象普遍存在;第五,务农收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蔗农对单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种苗需求以及因地制宜的品种选择意愿最强烈;第六,糖厂与蔗农之间的紧密关系稳定了甘蔗生产和销售,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扣杂和砍运安排不合理)。进而提出了稳定甘蔗收购价、加快蔗款兑付、优化入榨砍运时间安排、获得生产扶持、尽快推进机械化,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等建议。

农宏亮,曾伯胜,范雨杭[6](2017)在《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文中提出甘蔗中耕管理包括主要开沟(破垄)、除草、施肥、培土等作业工序,是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结合国外中耕管理机械发展现状及特点,总结国内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械特点及存在问题,对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廖娜,刘赟东,贺城,刘芳建,狄明利,米义[7](2017)在《我国甘蔗中耕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提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工成本增加,发展机械化成为甘蔗生产节本增效的迫切需求。甘蔗中耕机械化作业能一次完成松土、除草、施肥和培土等工序,有效改善土壤状况,深层保肥保水,为甘蔗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介绍了甘蔗中耕机械生产技术、发展历程、机型特点以及效益,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发展高地隙底盘配套技术、多功能肥膜药一体化轻便型耕作培土机以及驱动型中耕联合作业机械。

王宇[8](2017)在《对陇川甘蔗机械化生产的思考》文中认为甘蔗业是陇川农村的支柱产业,对于稳定农民收入有着着重要意义,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日益严重,甘蔗种植和收获劳动力成本高问题更加突出,蔗农对解决甘蔗生产机械化滞后的瓶颈问题的呼声尤为迫切。本文就陇川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的对策措施,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苏俊波[9](2016)在《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甘蔗是我国重要的食糖来源,近年来由于受农业资源条件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影响,我国甘蔗产业生产成本高涨,比较效益低下,并面临着国内糖价随国际糖价下滑、和大量配额外原糖盲目无序进口的双重冲击的形势;同时也面临着高新科技日新月异,一些产业和经济体开始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并逐步进入机械化、智能化和互联网+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甘蔗的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竞争力开展研究,结果如下:1、对我国甘蔗主产区5个省采用调查问卷面对面交谈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甘蔗生产规模偏小,户均种植面积约5亩;种植行距以1.2米以下为主,51.95%农户采用牛工培土,机械收割率不到1%,机械化程度低;近几年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约2300-2400万亩,产糖量约1100-1300万吨,规模和糖产量与泰国相近,继巴西和印度之后排名世界第三;甘蔗生产成本约2150-2300元/亩,平均亩产4.8吨,蔗糖生产成本约4400-4800元/吨,约为澳大利亚、巴西的2倍多;甘蔗的含糖量和出糖率分别为13.8%和12.1%,略高于泰国的11.6%、10.5%,低于澳大利亚15.5%、14.2%;蔗糖贸易在国内外价差巨大且关税保护不足的情况下,近三年原糖进口约400万吨,贸易逆差大,严重冲击国内蔗糖产业。2、案例分析:以广西扶南东亚糖业有限公司为例,2013/14榨季其蔗区面积约33万亩,平均亩产5.25吨,蔗糖含量14.55%,出糖率12.73%,在国内同行属于领先水平。但是其品种单一化严重,ROC22占95%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的60%左右;平均单产高于世界平均的4.8吨/亩,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相近;蔗糖分和出糖率高于泰国,与巴西持平,低于澳大利的15.5%、14.2%;当榨季每吨白砂糖含税成本5317.86元,销售亏损684.64元。直接折射出我国甘蔗产业除单位面积产量和蔗糖含量与世界主要产糖国接近之外,在品种结构、蔗区规模、加工品质、制糖成本等方面竞争力处于明显劣势。3、试验验证:在甘蔗主产区通过土地流转组建一个1500亩的甘蔗生产农场,3年的生产实践结果为:机械化生产模式下平均亩产为5.64吨,比常规生产模式的5.93吨减产了0.29吨;平均每亩收入为2368.8元,比常规生产模式下少收入121.8元,而生产成本比常规生产模式下节约了331.62元。因此,机械化生产模式下,每亩的净利润为136.86元,比常规栽培模式的-72.96元增收了209.83元。并初步筛选出了福农38、柳城05-136、粤糖55等3个在粤西地区相对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品种;验证了我国机械化收割环节的含杂和损失与国外情况相当。但整个农场与世界糖主产国相比仍然没有竞争力,主要原因是农场规模太小,农机具闲置率高,农机与农艺并未完全融合。从侧面表明新形势下可通过扩大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提高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4、针对当前形势,我国应尽快推进甘蔗产业的结构性改革,整合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整治与规划,深挖节本增效潜力:一是推动土地流转和规划、强化水利建设和地力恢复工程,开展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和农机补贴力度,鼓励成立甘蔗生产和农机合作社,大力发展专业种植户和糖厂租赁承包土地,实现企业化的专业化经营。二是通过产业技术体系指导建设优良苗圃、优化品种构成和熟制搭配,加快推广福农38、柳城05-136、柳城03-1137、桂糖29、粤糖55等高产、高糖、适应机械化栽培的品种,丰富蔗区品种遗传多样性;同时加快健康种苗、抗旱节水技术、现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推广。三是构建糖料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化解食糖“价差驱动型进口”导致中国食糖产业“产量增、成本增、高库存与高进口”并存的困局;在主产区开展甘蔗种植直补试点,并严格限制配额外进口食糖,保护国内食糖产业。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在5-10年内每吨甘蔗降低成本100-120元,吨糖成本降低1000-1300元,大幅度提高我国甘蔗产业的竞争力。

巫盛聪[10](2014)在《浅论陇川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中提出蔗糖生产是陇川县的经济支柱产业。但在陇川县的甘蔗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生产水平偏低,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平衡,严重制约了蔗糖产业的继续做大做强。本文在总结分析了陇川县甘蔗生产现状、现有农业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实现陇川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实现甘蔗机械化生产的意见、建议。

二、中耕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首要突破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耕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首要突破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丘陵山地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2 甘蔗机械化水平现状
    2.1 国外甘蔗产业机械化现状
    2.2 中国甘蔗产业机械化现状
3 机械化对甘蔗产业的影响
    3.1 机械化种植对甘蔗产业的影响
    3.2 机械化中耕管理对甘蔗产业的影响
    3.3 机械化收获对甘蔗产业的影响
4 云南甘蔗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高效发展云南甘蔗机械化生产的途径
    5.1 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种植
    5.2 做好适合机械化发展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5.3 根据不同地区研发适宜配套的农机设备
    5.4 加强科学培训力度
    5.5 完善管理机制,政府全面强化扶持力度
6 展望

(2)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保证国家糖业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
        1.3.2 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
        1.3.3 保护生态环境
        1.3.4 促进云南蔗区经济发展,提高蔗农经济收入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2.1 云南省甘蔗种植状况
    2.2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总体情况
    2.3 云南省甘蔗生产不同环节机械化发展状况
        2.3.1 甘蔗耕整地
        2.3.2 甘蔗种植
        2.3.3 甘蔗田间管理
        2.3.4 甘蔗收获
        2.3.5 甘蔗运输
3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综合效益分析
    3.1 甘蔗生产机械化经济效益分析
        3.1.1 使用机械化的成本计算
        3.1.2 人工种植成本的计算
        3.1.3 甘蔗生产机械化经济效益分析
    3.2 甘蔗生产机械化社会效益分析
        3.2.1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释放劳动生产力
        3.2.2 有利于蔗糖产业规模化,糖企、合作社专业化
        3.2.3 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
        3.2.4 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
    3.3 甘蔗生产机械化生态效益分析
        3.3.1 减少化肥用量
        3.3.2 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生活垃圾
        3.3.3 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4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机械化作业条件恶劣,甘蔗种植规模小
    4.2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单一
    4.3 国家投入不足,机具不适用
        4.3.1 农机补贴力度不够
        4.3.2 现有生产机具不适用
        4.3.3 政府对适用机具研发投入不够
    4.4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4.4.1 甘蔗品种的影响
        4.4.2 种植行距的影响
        4.4.3 收获方式的影响
    4.5 农民不易掌握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4.6 生产加工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
        4.6.1 糖厂制糖工艺要求高
        4.6.2 砍收计划、运输方式与收获机械不相适应
5 国内外甘蔗生产机械化经验借鉴
    5.1 国外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1 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2 古巴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3 泰国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4 澳大利亚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2 国内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3 对云南省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借鉴与启示
6 云南省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规模化种植
    6.2 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6.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发适用机具
        6.3.1 加大农机补贴力度,补偿购机
        6.3.2 加快土地流转,因地适机
        6.3.3 加大机具研发投入,因地制机
    6.4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6.4.1 优化甘蔗种植品种
        6.4.2 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
        6.4.3 因地制宜选择甘蔗收获模式
    6.5 加快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6.5.1 建立蔗农技术培训体系
        6.5.2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6.6 建立生产加工一体化运行机制
        6.6.1 各部门相互协调联系
        6.6.2 改进制糖工艺
        6.6.3 糖厂合理选址并制定甘蔗砍收计划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甘蔗产业
        2.1.2 甘蔗生产机械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马克思增长方式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3 国内外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3.1 国内外甘蔗主要产区的甘蔗种植概况
        3.1.1 国外甘蔗主要产区的甘蔗种植概况
        3.1.2 国内甘蔗主要产区的甘蔗种植概况
    3.2 国内外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3.2.1 国外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3.2.2 国内甘蔗主要产区的机械化发展现状
4 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现状
    4.1 广西甘蔗生产基本情况
        4.1.1 蔗区分布情况
        4.1.2 机械化推广概况
    4.2 广西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
        4.2.1 新植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4.2.2 宿根蔗机械化生产技术
    4.3 机械化技术对比传统技术
        4.3.1 深松深度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3.2 机械化种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3.3 机械化中耕培土对比试验
        4.3.4 机械化收获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3.5 地膜覆盖栽培对机收宿根蔗生长影响结果分析
    4.4 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
        4.4.1 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基本情况
        4.4.2 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主要模式
        4.4.2.1 切段式联合收获过程
        4.4.2.2 整杆式联合收获过程
        4.4.2.3 分段式收获
5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案例分析—以武鸣区、扶绥县为例
    5.1 发展成效
        5.1.1 宜机化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5.1.2 先进技术模式雏形初步形成
        5.1.3 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5.1.4 制糖企业推动机械化发展能力增强
    5.2 扶持措施
        5.2.1 成立创建工作专家组
        5.2.2 建立健全实施方案
        5.2.3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5.2.4 强化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
    5.3 机械化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5.3.1 农机农艺融合度不够,机收水平低
        5.3.2 机具有效供给不足,配套水平不高
        5.3.3 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5.4 小结
6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 土地细碎化及地理因素阻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
    6.2 本土适应性农业机械研发滞后与配套缺位
    6.3 现行种植技术不适应机械化收获模式
    6.4 蔗农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低
    6.5 农机价格昂贵,售后服务不完善
    6.6 熟练的农机操作员缺乏
    6.7 制糖企业工艺与能动性不强
7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7.1 加快推进国产甘蔗种收机械的自主生产
    7.2 培养机械化的高级人才
    7.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蔗农的素质
    7.4 制定并推广机械化种收标准
    7.5 建立有效的甘蔗种收机械化模式
    7.6 全面强化政策扶持体系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2章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2.1 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之间关系
    2.2 模式构建相关理论基础、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2.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典型模式总结
    2.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划分和农机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3.1 研究区域划分
    3.2 研究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3.3 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3.4 主要经济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4.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4.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4.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4.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5.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5.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5.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5.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6.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6.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6.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6.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7.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7.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7.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7.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1、参与的科研项目
    2、发表的论文
    3、参加学术活动
    4、参加调研活动
附录 B 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相互关系调查问卷

(5)云南蔗农种植行为、组织形式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基于201份农户调查问卷(论文提纲范文)

1 植蔗农户家庭基本经营情况
    1.1 蔗农样本年龄分布
    1.2 蔗农样本的民族分布
    1.3 蔗农样本的文化程度分布
2 植蔗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状况
    2.1 劳动力使用情况
        2.1.1 户均劳动力
        2.1.2 短期雇工及家庭收入情况
    2.2 种植规模与品种分布
        2.2.1 种植规模
        2.2.2 品种选择
    2.3 甘蔗种植成本
3 植蔗农户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
    3.1 农户选种甘蔗的原因
    3.2 蔗农决定种植面积的考虑因素
    3.3 蔗农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
        3.3.1 价格变动
        3.3.2 替代作物
    3.4 甘蔗生产机械化应用情况
        3.4.1 种植行距的选择
    3.5 蔗农对生产技术的需求
        3.5.1 蔗农在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3.5.2 蔗农认为影响收成的最主要因素
        3.5.3 蔗农获得生产技术的主要途径和次数
        3.5.4 蔗农亟需的生产技术
    3.6 蔗农对健康种苗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4 甘蔗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4.1 蔗农对糖厂的评价
        4.1.1 蔗农和糖厂的合作关系
        4.1.2 蔗农对糖厂收购行为的评价
        4.1.3 蔗农对糖厂履约行为的评价
    4.2 糖厂为蔗农提供的服务
        4.2.1 糖厂为蔗农提供技术服务的形式
        4.2.2 糖厂为蔗农提供资金服务的形式
    4.3 蔗农对糖厂的印象
        4.3.1 蔗农对糖厂砍运服务的印象
        4.3.2 蔗农对糖厂的总体印象
    4.4 蔗农对糖厂的进一步希望
5 土地承包及甘蔗保险
    5.1 自家土地的土地承包情况
    5.2 甘蔗的农业保险
6 蔗农对甘蔗生产的希望与建议
7 主要结论与启示

(6)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一、国外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 国外发展现状
    (二) 国外中耕机械发展特点
        1. 向宽幅高效能发展。
        2. 采用智能全电液控制技术, 愈加重视环保。
二、国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工作性能及可靠性差, 功能单一, 自动化程度低。
    (二) 施肥过程不科学、粗放, 排肥装置精度低, 排肥不均匀。
    (三) 甘蔗主产区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甘蔗中耕机械化发展。
三、甘蔗机械中耕施肥培土技术分析
    (一) 甘蔗机械中耕施肥培土技术要求
    (二) 机械开沟培土技术与结构
        1. 犁铲式
        2. 螺旋式
        3. 圆盘式
    (三) 施肥技术分析
        1. 转盘刮板式
        2. 外槽轮式
        3.螺旋式
四、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一) 提升机具结构设计及配套水平, 实现一机多能
    (二) 精量配混施肥, 实现智能化检测控制
五、结束语

(7)我国甘蔗中耕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甘蔗中耕机械生产技术
    1.1 中耕作业优点
        1.1.1 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1.2 改善土壤环境,作业质量好
        1.1.3 实现精准施肥,充分发挥肥效
    1.2 中耕作业时段和目的
2 发展历程及机型特点
    2.1 不带施肥装置的中耕机具
    2.2 带施肥装置的中耕机具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3.2 社会效益
        3.2.1 适量施肥减少环境污染
        3.2.2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及相关产业发展
4 存在的问题
5 发展趋势
    5.1 高地隙底盘配套技术
    5.2 多功能肥膜药一体化轻便型耕作培土机
    5.3 驱动型中耕联合作业机械
6 结束语

(9)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甘蔗产业竞争力的释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我国甘蔗生产技术现状
        1.3.1.1 机械化装备情况
        1.3.1.2 机械化生产情况
        1.3.1.3 甘蔗生产农机农艺技术概况
        1.3.2 我国甘蔗糖料的生产加工和供求状况
        1.3.3 全球糖料供求及中国食糖贸易状况
        1.3.3.1 全球糖料生产状况与区域特点
        1.3.3.2 中国食糖贸易总体状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1.1 总体思路
        2.1.2 技术路线
    2.2 我国甘蔗生产竞争力调研
        2.2.1 调研目的
        2.2.2 调研方式
        2.2.3 问卷对象的分布
    2.3 案例分析
        2.3.1 甘蔗种植与生产
        2.3.2 加工和制糖
        2.3.3 成本和销售
    2.4 试验验证
        2.4.1 试验的目的
        2.4.2 试验的时间和地点
        2.4.3 供试材料
        2.4.4 主要设备工具
        2.4.5 生产处理
        2.4.6 生产布局
        2.4.7 田间生产管理
        2.4.8 田间调查内容与方法
        2.4.9 经济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研究
        3.1.1 我国甘蔗种植生产环节竞争力分析
        3.1.1.1 种植规模与地形
        3.1.1.2 甘蔗品种的选择
        3.1.1.3 种植行距的选择
        3.1.1.4 培土及其方式的选择
        3.1.1.5 对待甘蔗机械化的态度与认识
        3.1.1.6 近三年的平均生产成本和利润
        3.1.2 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2.1 生产成本比较
        3.1.2.2 甘蔗含糖分与加工品质比较
        3.1.2.3 消费和贸易情况
        3.1.2.4 灾害补贴与产业支持政策比较
        3.1.2.5 食糖产业链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3.2 案例分析
        3.2.1 甘蔗种植与生产
        3.2.2 加工与制糖
        3.2.3 成本与销售
        3.2.4 惠农扶持措施
        3.2.5 案例分析小结
    3.3 试验验证
        3.3.1 两种生产模式的产量比较
        3.3.2 两种生产模式的总收入比较
        3.3.3 两种生产模式的总成本比较
        3.3.4 两种生产模式的净收益(利润)比较
        3.3.5 两种栽培模式收获后的土壤紧实度
        3.3.6 宿根萌芽率与土壤紧实度的相关性分析
        3.3.7 不同品种机械化收获后的宿根性比较
        3.3.7.1 不同品种的宿根发株率
        3.3.7.2 不同品种机收后的宿根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
        3.3.7.3 供试品种在其他试验站的表现
        3.3.8 甘蔗收获的含杂和损失
        3.3.8.1 甘蔗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
        3.3.8.2 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田间损失率分析
        3.3.8.3 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夹杂物率分析
        3.3.8.4 甘蔗蔗糖分的变化
        3.3.8.5 甘蔗还原糖分的变化
        3.3.8.6 甘蔗重力纯度的变化
        3.3.9 试验结论与分析
        3.3.9.1 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品种
        3.3.9.2 甘蔗收获的含杂和损失
        3.3.9.3 本试验的竞争力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全文结论
    4.2 讨论
        4.2.1 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的竞争力
        4.2.1.1 甘蔗生产立地条件与环境
        4.2.1.2 甘蔗和糖料生产成本
        4.2.1.3 规模与机械化程度
        4.2.1.4 加工效率和品质
        4.2.1.5 消费与贸易
        4.2.1.6 产业管理体制
        4.2.2 提升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4.2.2.1 明确主攻目标
        4.2.2.2 产业支持政策体系
        4.2.2.3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4.2.2.4 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4.2.2.5 “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问卷问答题
附录2 问卷调研对象分布表
附录3 本研究开展过程中的相关附图
致谢

(10)浅论陇川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甘蔗生产现状
二、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
    1.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是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的需要
    2.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是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力,实现规模经营的需要
    3.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4.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是增产和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需要
三、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可行性
    1.气候、水利条件好
    2.耕地适应机械化生产
    3.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成规模生产
    4.蔗农对实现甘蔗机械化生产的需求迫切
    5.农机装备条件好
        5.1装备拥有量大
        5.2农机化管理、服务组织机构健全
        5.3农机作业量大
    6.甘蔗机械化生产基础较好
四、意见、建议

四、中耕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首要突破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丘陵山地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研究进展[J]. 贾笛迩,高欣欣,刘高源,张顺生,郭家文. 热带农业科学, 2022
  • [2]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D]. 马承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3]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策研究[D]. 胡文卓. 广西大学, 2019(01)
  • [4]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 温福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5]云南蔗农种植行为、组织形式及其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基于201份农户调查问卷[J]. 刘晓雪,张书楠. 中国糖料, 2018(04)
  • [6]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 农宏亮,曾伯胜,范雨杭.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7(03)
  • [7]我国甘蔗中耕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J]. 廖娜,刘赟东,贺城,刘芳建,狄明利,米义. 农业工程, 2017(02)
  • [8]对陇川甘蔗机械化生产的思考[J]. 王宇. 农民致富之友, 2017(02)
  • [9]新形势下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研究[D]. 苏俊波.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10]浅论陇川县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巫盛聪. 农民致富之友, 2014(08)

标签:;  ;  ;  ;  

种植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首要突破环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