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最本质的体现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最本质的体现

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最本质体现(论文文献综述)

吴娜[1](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他多次考察调研革命老区,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文化发展的“两创”原则,旨在解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传统与当代的问题,是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当前红色文化如何实现创新发展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文化与价值观密不可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的直接表现,文化中蕴含着、折射着价值观和价值内涵。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次、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文化的精髓。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核心理念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将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放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范围内展开研究,在对红色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针对当前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策略。具体而言,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文化的概念、特征、表现形态、价值功能等问题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从价值观的视角对红色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和描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归纳和提炼,从而揭示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规律;第四章主要对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分析和探讨,从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历史继承性,以及在理论基础、文化根基、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内在契合性;第五章重点论述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现状。总结近年来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红色文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而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性;第六章为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重点论述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的发展策略。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也要有具体的实践对策。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红色文化的内在本质要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进一步提炼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彰显价值内核,实现话语转换,关注现实需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践中应对挑战,实现认同;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形势要求,从制度层面、教育模式、传播手段、红色文化产业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再补充、再拓展、再创造,使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曲成举[2](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周颖[3](2020)在《习近平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马克思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人类社会的锁钥。新时代,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国梦坚持劳动、坚持奋斗。劳动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既能创造出满足人类基本生活所需物质资料,还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和人民怀中国自信的笃定之源、走中国道路的指导之泉,是新形势下面对新挑战武装全党始终坚持着的科学的全面的深刻的指导思想,对新时代下党团结全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托起中国梦。习近平劳动观,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起点,也是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实践的重要行动指南。本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系统分析法从“观”下手,以立场、出发点为研究角度、阐述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过程、主要看法、基本特征、实践路径以及时代价值,从整体上系统分析习近平劳动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主要从马克思劳动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劳动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思想来分析习近平劳动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并分析了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发展历程,包括青年时期的酝酿和形成、从政起步阶段的发展与深化,以及中央从政以来的成熟与拓新,并在阐述这三个发展阶段的过程中重点分析了三个发展阶段的所处现实条件和阶段内容。第三章分析习近平劳动观的主要内容,首先从中国梦的三个基本内涵角度来阐述劳动目标观,然后从价值认同、价值要求、价值构建三个角度来分析劳动价值观,然后再从“美好生活”的三个发展方向来说明劳动发展观,最后回归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从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劳动模范、劳动群众四主体来强调劳动原则观。简单地说,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目标、价值、发展、原则的见解来解读习近平劳动观的深刻内涵。第四章在马克思劳动思想视域下概括习近平劳动观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辩证思维、坚定的人民初心、独特的开放视野四个基本特征,并分别从鼓励教育教学为培育高素质劳动大军、劳动过程中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最后落实劳动成果共享的过程来说明实践途径。第五章阐述习近平劳动观的时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方面,习近平劳动观是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价值方面,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并调动了人民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习近平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部分,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走中国道路伟大征途上是不断完善的,并始终发挥重要指导价值的新时代观点。

张凯[4](2019)在《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在新时代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更需要强大的理论信仰作为精神指引。总书记又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这项极端重要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背景下展开的,因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壮大发展不仅需要理论逻辑的论证,更需要历史逻辑的说明,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无法抛却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深切关照。可以说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中能够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从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能够发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从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能够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基于这样的宏大背景,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张闻天同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既具有承继珍贵遗产的本源性意义,又具有引领当前的创生性价值。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他在多年革命生涯中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其理论是张闻天伟大人格和崇高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旧中国到新中国这一旷古未有的历史性大变革的浓缩反映,记录着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初步萌芽到渐进发展的曲折过程。因此,以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为依据,厘清其理论内涵,既可以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加快解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又可以推动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水平。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本章对张闻天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以及曲折演变过程进行了追根溯源的剖析,阐述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国内和国际时代的背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张闻天优良的个人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等,这些主客观条件促成了他的理论成就。同时,张闻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深化、再思考的实践过程。第二章阐释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此章主要探讨了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地位、内容、原则、主要方法的思想。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思想上,张闻天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一切工作的灵魂”、“马列主义是一切党员和干部的必修课”、“思想改造同组织工作同等重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等。需要指出的是,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这几条原则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融合交叉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原则体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张闻天主张因时制宜、以理服人、典型示范、实践锻炼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相互交叉运用使张闻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章阐明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和历史价值。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各部分内容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承上启下,呈现出人本化、科学化、务实化的特征。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促进了党在革命年代中心任务的完成,而且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第四章论述了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启示。虽然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教育复杂化等挑战,但是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现今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探索规律,从地位、内容、原则、方法等多维度提升实效性。

刘惠惠[5](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引领民族复兴中承担与肩负的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总结。本文针对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分为六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新时代”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建设的功能诠释,包括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巨大作用、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保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思想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文化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的文化建设思想。第三部分,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国际形势变化与国内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形势变化包括: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凸显、国家间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突出、西方国家扩张渗透形式手段更加多样。国内深化改革表现在: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必然要求。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涉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推进对外宣传工作这四个方面。第五部分,论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这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提升。第六部分,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包括要遵循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的基本原则,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夯实队伍建设、要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关系。

敖小茂[6](2018)在《中国共产党治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升治党的预见性和实效性离不开对党的建设的系统研究。政党治理作为从治理理论视角系统分析党的建设的尝试,是党的建设由“建党”到“整党”再到“治党”的自然演变产生的历史命题,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实践的理论审思,源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时代性发展。政党治理主张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参与性、治理结构的多层级网络化、治理方式的协商性合作性、以“善治”为引导构筑常态化的治理关系和运行机制。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治党研究包括为什么治理?治理什么?谁来治理?怎样治理和治理得怎样五大基本问题,全文也以这一框架逐次展开。“为什么要治党”实质是治党从什么出发、治党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使命型政党的本质决定了治党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赢得选举、获得执政地位,而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政权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工具和前提,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而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由以党建国的历史逻辑和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核心的现实逻辑所决定,根源于党的先进性。因此,党的历史使命—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党的先进性构成了政党治理的目标体系,增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政党治理的直接目标和核心命题。“治党治理什么”涉及的是治党内容的问题,实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化。那么,什么样的党才是先进政党呢?通过回归党作为一个社会政治组织的本质可以发现,只有在不断变革的执政环境中顺利解决党的组织力和“主义共同体”的内在品质、社会基础和社会认同、有效执政和防止肌体被侵蚀等六大课题才能增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而我国追求现代性与反思现代性的复杂环境使治党面临多重难题。在明确了治党面临的问题之后,紧随而至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治理党,而是“谁来治理党”的问题,其实质是治理主体与治理结构的问题。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和中国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党的治理不是分权制衡,而是党内主导的自我治理。我国形成了纵向上下互动、横向双向流动、全党共同参与的党内治理网络和党主导的、党外主体广泛参与的治党网络。“如何治理党”是自我治理模式如何展开的问题。本文认为,党内政治生活是实现治党的主要平台,治党面临的问题总结起来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属性和实现党的制度化运行的问题,因此,要通过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纠错、防错和增益功能。作为党内自我治理的展开,治理过程是治党实践中最凸显的部分,本部分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治理得怎样”是对治党实效的评估,是对治党目标、治党课题、治党机制与过程的回归与反馈。本文认为,应当以规则和结果双重导向,从人民的认同度、组织体的生命力维度和党执政的有效性维度进行治党评估。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治党仍面临诸多长期性问题,党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推进政党治理。

刘浩[7](2015)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人类思想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唯物史观第一次对这一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唯物史观既从客体向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又从主体向度回答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群众史观,它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确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唯物史观基本精神,努力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成果——毛泽东思想,它为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正是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基本理论入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进程及其规律,以期拓展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发展空间,挖掘其当代性。从主要内容、结构上看,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发展进程做系统梳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当代价值和历史地位做一总体把握。

刘佳[8](2012)在《多层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历史发展的源流。虽然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上,但是其理论来源的形成与发展却是由来已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来源的研究,是对价值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从源流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历史依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和践行及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合理性证明。本文以多层聚合这一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进行的思考,旨在说明在三层价值观体系的共同作用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吸收人类多种文明成果并聚合而成的。中国社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的积淀和符合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必然选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来源的探讨是经过了价值观系统的逐层筛选,同时,也有其自身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因此,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历史进程,就成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来源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是由绪论、正文七章、结语共九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从宏观上对这一选题和这项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正文第一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多层聚合的界定,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及其多层聚合的概念和特征。这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正文第二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历史选择,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层聚合不仅符合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也契合了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理论层面的依据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层聚合是可行的,并且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正文第三章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进行的外层分析,主要是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站在全世界整个价值环境的系统中来看待迄今为止存在的几种主要的价值体系,通过对它们的客观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寻找到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从而为我们在文化和思想观念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正文第四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中间层分析,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科学内涵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以及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批判,为我们走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中国化道路找到最坚实的基础和理论支撑。正文第五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内层分析,主要介绍了从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一直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践行,这个过程是在不断的反思与完善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经过了多层聚合的结果。正文第六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历史进程,它是对这一理论进行的整体梳理。本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层聚合进行了总体上的把握,旨在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的积淀和符合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价值观思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必然结果和必然选择。正文第七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启示,是从以上六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分析中,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它对于今后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作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结语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这一理论研究的期许和展望,并且希望得到学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指正。

肖应红[9](2011)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进而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必然要求意识形态理论的转型与创新。因此,深入研究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更好把握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规律,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创新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置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考察,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实证资料和学术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试图从总体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和见解。论文由导论加六章及结论构成。第一章,剖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问题。对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基本概念及逻辑关系等基本理论的准确把握,是进一步探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必要前提。论文分析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内涵,并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总结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目标定位、主导方式、理论创新等的新要求,意识形态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等角度研究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第二章,研究分析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认真梳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对于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更好地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文化多元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的影响、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变化、现阶段社会矛盾等角度研究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并从世界性的信仰危机与文化迷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负面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缺陷等方面分析阐述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第三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凝聚亿万人民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这些理论为依据。论文立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把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这是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点,也是取得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保证。论文从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三个角度研究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从政治与经济的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协调、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五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内环境以及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使得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要不断改进。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交流,加强对西方思想理论的批判借鉴;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以构建和谐文化为目标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推进文化创新为关键增强先进文化发展的活力;增强意识形态包容性必须包容新时期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包容多样的价值观,包容先富阶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应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抓好制度建设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以防止矛盾激化,要健全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第六章,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我们只有弘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路径的多渠道创新,不断探索新途径,才能使意识形态建设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收到良好效果。论文从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社会心理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要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宏观层面的原则指导与微观层面的具体引导,转变舆论引导的观念和方式,抓好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建设要充分挖掘原有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其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要提炼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要调整和改进宣传话语,加强公民话语系统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意识形态工作骨干队伍,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管理机制,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社会心理调控要注重发挥社会心理对意识形态积极的吸取和转化作用,培育个体与社会群体和谐心态,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结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同时又具有延续性的过程,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途径必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拓展和创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必将伴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而进一步发展成熟和完善。

裴建新,吴永亮[10](2005)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扎扎实实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文中研究指明

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最本质体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最本质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的理论阐释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
        2.1.1 核心概念界定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2.2 红色文化的理论阐释及时代价值
        2.2.1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2.2.2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
        2.2.3 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2.2.4 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第3章 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蕴含的核心价值观
    3.1 红色文化的萌芽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初探(1919-1921年)
        3.1.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红色文化的萌芽
        3.1.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探索
    3.2 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的塑造(1921-1949年)
        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2.2 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价值观的阐释
    3.3 红色文化的继续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初步形成(1949-1978年)
        3.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的继续发展
        3.3.2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3.4 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1978年至今)
        3.4.1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3.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的关系探讨
    4.1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来源
        4.1.1 红色文化蕴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4.1.2 红色文化蕴含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
        4.1.3 红色文化蕴含了“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价值准则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价值理念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人民性”的价值立场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的内在契合
        4.3.1 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
        4.3.2 共同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3.3 共同的精神内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现状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5.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要求
        5.1.2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5.1.3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成就
        5.2.1 红色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新拓展
        5.2.2 红色文化核心内涵的新凝练
        5.2.3 红色文化精神谱系的新丰富
        5.2.4 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5.3.1 代际传承的挑战
        5.3.2 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5.3.3 消费主义文化的挑战
        5.3.4 新型传播方式的挑战
        5.3.5 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
第6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
        6.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
        6.1.3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
        6.2.1 提炼精神标识,实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现代诠释
        6.2.2 彰显价值理性,突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核
        6.2.3 体现时代特征,实现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新转换
        6.2.4 立足现实需求,在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增进认同
    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的实践路径
        6.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红色文化的制度建设
        6.3.2 创新教育模式,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6.3.3 运用红色文化符号,开展红色文化仪式活动
        6.3.4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
        6.3.5 依托文化产业,创新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
        6.3.6 促进对外交流,推动红色文化“走出去”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3)习近平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习近平劳动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坚持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理论指导
        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思想
        三、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劳动思想
    第二节 习近平劳动观的发展历程
        一、七年知青岁月:酝酿和形成
        二、从政起步阶段:发展和深化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成熟和拓新
第三章 习近平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劳动目标观
        一、劳动创造国家富强之源
        二、劳动推进民族振兴之路
        三、劳动开创人民幸福生活
    第二节 劳动价值观
        一、价值认同:树立劳动“四最”理念
        二、价值要求:坚持“三依靠”
        三、价值构建:努力“增加和谐因素”
    第三节 劳动发展观
        一、以全球视野,培育工匠精神
        二、以人为本,实现体面劳动
        三、以科技和人才,谋求创新活力
    第四节 劳动原则观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焕发工人阶级主力军力量
        三、弘扬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
        四、尊重劳动群众的主体力量
第四章 习近平劳动观的基本特征和实践路径
    第一节 习近平劳动观的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丰富的辩证思维
        三、坚定的人民初心
        四、独特的开放视野
    第二节 习近平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
        一、培育高素质劳动大军
        二、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三、落实劳动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五章 习近平劳动观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理论价值
        一、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实践价值
        一、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二、调动人民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博士论文选题的梳理
        (二)关于文献着作类的梳理
        (三)关于期刊论文的梳理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演进历程
    一、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
        (二)理论资源: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外来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三)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四)个人因素:理论修养和个性品质
    二、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演进历程
        (一)张闻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萌动与曲折演进
        (二)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一、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一切工作的灵魂”
        (二)“马列主义是一切党员和干部的必修课”
        (三)“思想改造同组织工作同等重要”
    二、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
        (一)思想教育
        (二)政治教育
        (三)作风教育
        (四)理想信念教育
    三、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思想
        (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
        (二)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三)提倡朴素切实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四)高度重视理论宣传,坚持理论掌握群众的原则
    四、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一)反对“党八股”,主张因地、因时制宜的方法
        (二)反对命令主义,主张说服群众、以理服人的方法
        (三)反对千篇一律,主张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的方法
        (四)反对“填鸭式”灌输,主张结合实践锻炼的方法
第三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和历史价值
    一、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一)全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持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人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人格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六)务实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
        (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启示
    一、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复杂情形
        (二)利益多元化导致复杂情形
        (三)教育社会性导致复杂情形
    二、启示之一: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在地位上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二)在内容上以党的中心任务为核心
        (三)在原则上坚持服从大局与服务大局展开工作
        (四)在方法上创新思想理论教育方式
    三、启示之二:着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要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坚持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特载1:邓小平在张闻天同志追悼会上致的悼词
    特载2:江泽民在纪念张闻天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附录3: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大事年表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价
    三、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
    1.1 “新时代”的内涵
    1.2 “文化”的内涵
        1.2.1 广义的“文化”
        1.2.2 狭义的“文化”
    1.3 文化的作用
        1.3.1 文化是推动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
        1.3.2 文化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重大作用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1.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2.1.1 文化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
        2.1.3 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2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2.2.1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肥沃土壤
        2.2.2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
        2.2.3 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立场
        2.2.4 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
        2.2.5 以批判性地兼收并蓄为主要态度
    2.3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
        2.3.1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
        2.3.2 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基本方针
        2.3.3 以“三个面向”为教育事业指明方向
        2.3.4 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落脚点
    2.4 江泽民的文化建设思想
        2.4.1 将文化建设与政党建设结合起来
        2.4.2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2.4.3 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引导作用
        2.4.4 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方略
    2.5 胡锦涛的文化建设思想
        2.5.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5.2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2.5.3 加强思想宣传,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
        2.5.4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5.5 强调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
    3.1 加强文化建设的国际背景
        3.1.1 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作用日益彰显
        3.1.2 国家间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突出
        3.1.3 西方国家扩张渗透形式手段更多样
    3.2 加强文化建设的国内背景
        3.2.1 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
        3.2.2 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3.2.3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4.1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4.1.1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4.1.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1.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4.1.4 加强网络监管工作营造网络晴朗空间
    4.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1 融入国民教育的全部过程
        4.2.2 抓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活动
        4.2.3 开展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
        4.2.4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4.2.5 发挥法治的规范保障作用
        4.2.6 要发挥重要节庆日的作用
    4.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4.3.1 处理好人民和文艺的辩证关系
        4.3.2 将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间环节
        4.3.3 把弘扬中国精神作为文艺灵魂
    4.4 积极推进对外宣传工作
        4.4.1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
        4.4.2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4.4.3 加强和完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4.4.4 依靠各类优秀人才来扩展人脉
        4.4.5 增长新型媒体力量的参与程度
第五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得到丰富发展
        5.1.1 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5.1.2 文化自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5.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
    5.2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
        5.2.1 全党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更团结统一
        5.2.2 意识形态工作在各领域实现全覆盖
        5.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
    5.3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显着成效
        5.3.1 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
        5.3.2 文化事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5.3.3 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都不断发展壮大
    5.4 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提升
        5.4.1 对外文化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
        5.4.2 对外文化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并不断拓展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6.1 文化建设要遵循基本原则
        6.1.1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6.1.3 坚持以创新为引领
        6.1.4 坚持以开放为动力
    6.2 文化建设要坚定文化自信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2.2 传承中国革命文化
        6.2.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3 文化建设要夯实队伍建设
        6.3.1 健全文化人才选用激励机制
        6.3.2 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文化人才
        6.3.3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6.3.4 强化后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6.4 文化建设要处理各种关系
        6.4.1 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6.4.2 协调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关系
        6.4.3 协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1 学术论文
    1.2 主持课题
    1.3 参与课题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中国共产党治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治党的基本理论与概念辨析
    一、治理理论与政党治理
        (一)治理理论及其概念属性
        (二)政党治理的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二、几对概念的关系辨析
        (一)政党治理与政党建设
        (二)政党治理与政党管理
        (三)政党治理与执政党建设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治党的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治党的历史依据
        (一)治党是党的建设历史演进的结果
        (二)从“党要管党”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二、中国共产党治党的实践依据
    三、中国共产党治党的理论依据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治党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治党的思想渊源
        (三)治理理论与治党的契合
第三章 治党的逻辑起点和目标体系
    一、党的本质属性与治党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
        (一)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治党的出发点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二)党的共产主义最终目标规定了政党治理的基本特性
        (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民族复兴的使命规定了政党治理的责任性
    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是政党治理的承接目标
        (一)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前提
        (二)以政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三)以政党治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四)以政党治理推进社会整合
    三、增强党的先进性是政党治理的直接目标
        (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源于其先进性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政党治理的核心命题
        (三)以政党治理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四章 当代复杂环境下治党的课题分析
    一、作为社会政治组织的政党治理课题
        (一)作为一个组织的政党治理课题
        (二)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政党治理课题
        (三)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政党治理课题
    二、政党治理环境:复杂交织的现代化图景
        (一)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脉络之一
        (二)现代化的复杂性全方位形塑政党治理
    三、复杂交织的执政环境下治党面临的多重现实问题
        (一)市场经济理性泛化导致的信仰缺失问题
        (二)社会多元化与党面临的组织整合不足问题
        (三)权力依赖与市场规则交织凸显脱离群众的问题
        (四)风险社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五)市场经济转型下的腐败防治问题
第五章 党的领导地位决定自我治理的治党模式
    一、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政党治理的主脉络是自我治理
        (一)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决定了党的治理不是分而治之
        (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政党治理的核心主体是党自身
    二、自我治理的可行性:党的治理动力与治理能力分析
        (一)执政环境的变革是党不断自我革新的外推力
        (二)勇于自我革命的内在品格是党自我治理的内驱力
        (三)百年大党的治党经历为治党提供丰富的积累和经验
        (四)丰富的治党实践为党自我治理提供创新源泉
    三、党内治理结构分析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治理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二)中央-地方-基层的纵向治理结构
        (三)党委领导、分口负责、纪委相对独立监督的横向治理结构
        (四)全党参与型治理:党员在治党中的主体作用
    四、党的自我治理与党外监督的统一
第六章 党自我治理的载体、方式与过程分析
    一、党内政治生活是党自我治理的基础与主要平台
        (一)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的流变及其实质
        (二)党内政治生活在治党中的基础性功能
    二、治党的方式: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结合
        (一)思想建党的实质是如何从“思想”上建成无产阶级政党
        (二)制度治党的实质是实现党的制度化
        (三)以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共同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活
    三、基于三个个案的治党过程分析
        (一)兰考专题民主生活会:集中教育治理的当代样本
        (二)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产生:寓治党于制度化运行之中
        (三)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委会党委被改组:以问责重建自我治理机制
第七章 政党治理评估与治党面临的长期性课题
    一、治党评估是对政党治理实效的反馈
        (一)政党治理评估的意义
        (二)政党治理评估框架的初步探讨
    二、政党治理面临的长期性课题
        (一)自我治理路径下治党的动力问题
        (二)治党的路径依赖与创新问题
        (三)政党治理机制的综合效应问题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研究综述
        1.2.2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与发展
    2.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1.2 工人运动的发展
        2.1.3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基础
        2.2.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检验
    2.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过程
        2.3.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立
        2.3.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3.1 群众观的概念解析
        3.1.1 群众观的释义
        3.1.2 群众观的基本内涵
    3.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
        3.2.1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创造者
        3.2.2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3.2.3 坚持群众利益至上
    3.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特征
        3.3.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性
        3.3.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性
        3.3.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时代性
        3.3.4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规律性
第4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确立
    4.1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得以确立
        4.1.1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萌芽
        4.1.2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
        4.1.3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
        4.1.4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继续发展
    4.2 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4.2.1 毛泽东群众观的理论渊源
        4.2.2 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4.3 毛泽东群众观的历史贡献
        4.3.1 毛泽东群众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4.3.2 毛泽东群众观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理论基础
        4.3.3 毛泽东群众观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
    5.1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丰富和发展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形成的群众观
    5.2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群众观
        5.2.1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观的形成特点
        5.2.2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5.2.3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观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5.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群众观
        5.3.1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群众观的形成
        5.3.2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5.3.3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5.4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群众观
        5.4.1 “以人为本”群众观的形成
        5.4.2 “以人为本”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5.4.3 “以人为本”群众观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5.5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群众观
        5.5.1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群众观的形成
        5.5.2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5.5.3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第6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当代价值
    6.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内涵阐释和生成逻辑
        6.1.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6.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6.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6.2.1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
        6.2.2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为中国共产党取得和保持执政合法性提供了价值导向
        6.2.3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启示
    6.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实践价值
        6.3.1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为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了价值基石
        6.3.2 中国共产党群众观为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明确了检验标准
    6.4 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8)多层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 选题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2. 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1.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论文的结构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多层聚合的概念界定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1. 价值与价值观
        2. 核心价值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蕴涵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层聚合的产物
        1. 聚合与多层聚合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层聚合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特点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历史选择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必然性
        1. 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
        2. 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构建依据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现实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理论基础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外层分析
    (一) 西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西方价值观的内涵
        2. 西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 宗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宗教价值观的内涵
        2. 宗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三) 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涵
        2. 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中间层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内涵
        2.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西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内涵
        2. 西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内层分析
    (一)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思想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思想的内容
        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 毛泽东的价值观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毛泽东价值观思想的内涵
        2. 毛泽东价值观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价值观思想
        1. 邓小平理论中的价值观思想
        2.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观思想
        3.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中蕴含的价值观思想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历史进程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吸收人类多种文明成果并聚合而成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历史演变过程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探索时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曲折发展时期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逐步成熟时期
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聚合的启示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产物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产物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物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放的、兼容并蓄的系统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四)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
        (二) 解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困惑、回应西方意识形态挑战的需要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三) 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考察
        (四) 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五) 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六)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就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要求
        (一) 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新要求
        (二) 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新要求
        (三) 构建和谐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提出新要求
        (四) 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创新提出新要求
    三、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
        (一) 准确把握意识形态的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二) 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第二章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 社会阶层分化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整合难度
        (二) 社会文化多元化影响了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政治动员能力
        (三) 网络化的新境遇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压力
        (四) 经济全球化淡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五) 科学技术发展为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问题
        (六)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七)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族分裂主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八) 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世界性的信仰危机与文化迷茫
        (二) 改革开放以来过分关注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相对薄弱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负面影响
        (四) 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的缺陷
第三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列主义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为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
        (二) 和谐社会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 灌输论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二、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纪元
        (一)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将长期存在
        (二) 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三)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 要促进各方面关系的和谐
    三、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
        (二) 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
        (三)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根基
        (四) 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战略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二)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三)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二)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
        (一) 坚定信念、统一思想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
        (一) 政治与经济的统一
        (二)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
        (三) 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四) 先进性与广泛性协调
        (五)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结合
第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一) 加强理论研究
        (二)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交流
        (三) 加强对西方思想理论的批判借鉴
    二、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一) 以构建和谐文化为目标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
        (二)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 以推进文化创新为关键增强先进文化发展的活力
    三、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一) 包容新时期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
        (二) 包容多样的价值观
        (三) 包容先富阶层
    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一) 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
        (二) 抓好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一) 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二) 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
        (三) 健全处理矛盾的工作机制
第六章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
        (一) 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
        (二) 加强宏观层面的原则指导与微观层面的具体引导
        (三) 舆论引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四) 抓好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
        (五) 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二、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变
        (一) 充分挖掘原有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其理论内涵的创新发展
        (二) 提炼体现和谐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
        (三) 宣传话语系统的调整和改进
        (四) 加强公民话语系统建设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一) 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
        (二) 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三)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四) 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四、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一) 着力培养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意识形态工作骨干队伍
        (二) 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管理机制
        (三)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五、积极引导和调控社会心理
        (一) 注重发挥社会心理对意识形态积极的吸取和转化作用
        (二) 培育个体与社会群体和谐心态
        (三) 提升社会成员价值需求
        (四) 营造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最本质体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D]. 吴娜. 南昌大学, 2020(01)
  •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习近平劳动观研究[D]. 周颖. 安徽大学, 2020(07)
  • [4]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张凯.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D]. 刘惠惠. 山西大学, 2019(02)
  • [6]中国共产党治党问题研究[D]. 敖小茂. 兰州大学, 2018(02)
  • [7]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刘浩. 东北大学, 2015(09)
  • [8]多层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研究[D]. 刘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6)
  • [9]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肖应红. 西南大学, 2011(09)
  • [10]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扎扎实实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J]. 裴建新,吴永亮. 宁夏教育, 2005(04)

标签:;  ;  ;  ;  ;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最本质的体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