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观:“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主导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主导发展”理论的当代解读

马克思的历史观:“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主导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主导发展”理论的当代解读

一、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支配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王小景[2](2020)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实现其革命性变革、拥有面向未来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本。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人性论的、社会历史形态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和社会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这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辩证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在对黑格尔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进行颠倒、扬弃与超越的同时,在实践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内在地生成于历史唯物主义并随之不断发展的、四重结构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其理论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界定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以历史解释原则和辩证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的,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活动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以客观对象为历史客体,主客体统一于历史总体的、揭示人和社会历史总体运动发展规律性和方向性的辩证法;其次,主题上,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其永恒的理论的和实践的主题;再次,本质特征上,根植于内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质特征。二、第一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价值旨归的思想中,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人具有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二是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三是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三重属性辩证统一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旨归。马克思颠覆了以往形而上学的人性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既为我们把握人性提供了科学的、历史的尺度,又确立了马克思整个历史辩证法思想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及贯穿始终的自由解放价值尺度,体现了其辩证法的主体和主体性维度。三、第二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以“三形态”说为依据,揭示了社会历史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这一过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在逻辑线索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从肯定阶段的抽象自由到否定阶段的异化自由最终到共产主义时期全面充分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和运动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将历史辩证法从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本性的认识领域递进到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领域。四、第三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在阐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性和辩证运动规律客观性,揭示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更替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形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客体性认识的深化。五、第四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矛盾导致其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并最终从内部必然走向自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揭示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和作为历史客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必然性王国到物的必然性王国最终到自由王国的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总体性方向的辩证法。六、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从构思方法、构思过程到构思维度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构思方法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构思过程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构思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历史主体性居于主导地位和历史客体性居于基础性地位、且二者统一于历史总体性的逻辑过程和辩证关系的表达。从关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本质的构思维度上看,马克思是在确立其新世界观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逐层推进、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维度,来构思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整体结构。总之,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主客体辩证统一的总体性考察,在揭示人及其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的方向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在世界观、历史观和历史科学三位一体维度的辩证统一。

姜禹吉[3](2020)在《“经济决定论”的“历史合力论”批判》文中提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由于在对社会结构的理解中强调经济的基础地位,并且重视经济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导致一些反对马克思思想的人把马克思思想曲解为“经济决定论”。虽然马克思本人明确否认自己的理论是“经济决定论”,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者也都对“经济决定论”进行了批判,但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将唯物史观错误的曲解为机械的“经济决定论”的观点及影响在现代社会尚未根除。本文认为,恩格斯在阐释历史发展动力过程中提出的“历史合力论”,虽然没有直接批判“经济决定论”,但这一思想对“经济决定论”展开进一步的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可以从中分析各种社会关系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重要理论意义,为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通过介绍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两种观点的批判,以及梳理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及新的思想观点,阐释“经济决定论”在不同时期的各种观点,分析“经济决定论”的实质,为继续分析“经济决定论”提供思想史前提。第二部分,在深入考察“历史合力论”的理论背景、理论内涵及其文本学依据之后,以“历史合力论”为理论依据,批判“经济决定论”的理论体系中缺失社会历史的整体性,同时混淆了社会发展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历史合力论”对“经济决定论”展开总体批判的深刻性,阐明其对理解个人与历史的辩证关系和各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第三部分,分析“历史合力论”的社会维度内涵,实际上是社会合理发展的观念,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例,论证社会维度的“历史合力论”能够为我国当前的“五位一体”布局及“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社会合力发展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孙越[4](2020)在《维基百科的马克思主义论析及其对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启示》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新型社会文化系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我国民众开展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改变生活方式的动力源。从农村到城市,从老人到孩童,每个人都在网络空间中保持着与社会的联通。但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服务的不断更新迭代,网络空间也已经成为各种社会乱象的滋生地。面对低俗网络文化的蔓延、网络谣言的传播、个人信息的滥用等问题,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明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网络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由政府主导的网络文明建设主要遇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方式的效率与效果存在问题;二是,面对源自我国民众的抗拒力量,现有方式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进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方式,如何解释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合理性,已经成为始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能回避的理论任务。为此,本文聚焦于那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组织和发展的国外网络空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对其展开考察和分析,以此来观照我国的网络文明建设。而在考虑到总体性研究的困难之后,本文选择了维基百科进行案例研究,并试图解决维基百科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如何理解维基百科的社会关系结构。依据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共同体的未来形态与前现代形态具有潜在统一性,两者与共同体的现代形态,即货币——资本共同体处于截然对立的关系之中。因此,直观地讲,共同体的社会关系结构具有具体化、内在化的特征。同时,借助于陈词认识论相关研究成果,对于百科全书的分析应聚焦于其中内嵌的信任关系。通过全新的编辑模式,维基百科改变了抽象的信任关系,将集体商讨作为新型信任关系的基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维基百科的社会关系结构表现出了共同体的属性。其次是如何理解维基百科的权力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权力理论揭示出了权力关系的资本实质。借此来审视维基百科中存在于“维基客”与新手编辑人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同样可以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社会资本的作用。维基百科通过设置多种特殊的身份象征,主导了用户在维基百科中的技能养成过程,为权力关系的展开和维系提供了重要的激励机制。最后是如何理解维基百科的本质性局限。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看,信任关系的建立意味着“本体性安全”的获得,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信任关系的真正基础应该是人的感性活动。但是,维基百科却仍然象征着“百科全书派”的理想,延续了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将理性能力设定为通达“本体性安全”的路径,因而表现出了本质性的局限。通过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对于维基百科的总体性判断可以概括为:民众力量在网络空间中的展现、社会资本在网络空间中的应用、理性主义传统在网络空间中的延续。这对于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应充分发挥民众在多方共同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第二,应切实坚持政府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引领性地位;第三,应牢牢把握网络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徐明玉[5](2020)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深入梳理霍尔从1980年代到2000年间发表的以身份或文化身份为主题或主线的理论文本、相关访谈录和演讲文稿等资料,尝试廓清“文化身份”的理论构成,探究“文化身份”的理论演进,探寻建构、解构和重构“文化身份”的路径,探讨霍尔以何种身份、何种立场、何种方式践行文化身份的批评。首先,本文从现实和理论两种语境出发,描绘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发生与发展的总体框架。一方面,生于牙买加、长在英国的双重文化经历为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霍尔混杂族裔的原生家庭构成,新左派经历、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和公开大学的工作经历是促使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欧陆哲学为霍尔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养分。霍尔通过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审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引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对话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接合”理论,呈现了他在分析文化身份问题时超强的“理论化”能力。简言之,复杂的身份经历是霍尔具有高度敏感的身份意识的内部条件,丰富的理论话语是霍尔回应英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外部资源。两者共同作用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力量源泉。接下来,本文深入阐释了“文化身份”理论中的两个关键词“文化”和“身份”。本文从“文化”——“两三个最难界定的英文词汇之一”——入手,结合“身份”,探讨英国文化研究如何确定了研究的边界和“优先考虑”的对象,以及霍尔对这种思考方式的批判、继承和发展。霍尔认为“文化”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其中涉及权力问题。“文化”不仅是审美问题,更是区分人群的标准。霍尔把“文化”从“情感结构”和“日常”的“文化”升级为“意指实践”的“文化”。这样的“文化”不仅将历史和社会实践与人结合起来,更关照到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即身份。霍尔的“身份”和“认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淆。明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厘清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模糊边界,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本文的重点之一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构成。文化身份的理论廓清是阐释文化身份理论的首要问题,不可回避。但遗憾的是目前很难从国内现有成果中找到全面的参照。本文尝试从明晰文化身份的基本定义和内涵开始,一路探寻文化身份的特征,文化身份的构建路径与文化身份构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动因,辨别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阐发霍尔解构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方法。只有正确把握文化身份的内涵、特征以及构建路径,明晰霍尔构建文化身份理论的关切点,才能为深入探讨霍尔文化身份批判提供方法层面的指导。本文的重点之二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对文化实践具有极强的分析力和阐释力。他在消解阶级身份之后,从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维度出发,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本文剖析了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形成的原因,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构建的方式,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消解并重构的方法,最终明晰了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本文通过对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中种族、新族性和族裔散居等重要身份意义节点的“情境式”分析,辨别这些关键概念在霍尔进行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批判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最终尝试绘制包括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立足点、关切点和归宿在内的文化身份批判的路线图。本文在纵观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之后,再次反思与霍尔及文化身份相关的若干问题。首先,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笔者在梳理霍尔的理论文本、阐释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过程中遇到的多有争议却被暂时搁置的“困惑”。本文在综合考量霍尔和文化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些“困惑”进行回应。接下来,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贡献。霍尔对文化身份的阐释呈现了超越解构、进行建构的理论方法。他在打破身份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非常理性的克制和冷静,并没有陷入虚无的身份阐释之中。最后,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限度。这包括霍尔在批判立场上从左到右的摇摆,在理论阐释中本质和非本质的矛盾性。本文希望通过再次反思进一步深化对霍尔及其文化身份理论的认知。

纪超凡[6](2020)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人的解放展开,马克思所关注的人,是世界历史中的人,是自然关系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的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社会底层的人,是代表着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的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直接指向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的视野里,有在性质上相同的三大双重任务:第一大双重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即通过受剥削压迫工人阶级把受资本关系掌控的整个人类从私有制下解放出来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第二大双重任务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即使人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得双重解放;第三大双重任务是使人真正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即人的感性解放和人的物质生活保障方式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马克思思想的转型过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过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最显着特征是历史性、实践性、现实批判性、革命性。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等构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人的存在是有着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维属性的整体的生命存在,人的存在有“自在自发”、“自主自为”和“自由自觉”三种存在样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满足需要的创造性劳动;人的需要依据人的存在属性有着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维度;人的价值是人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表达,人的价值有“质”性的内在价值和“量”化的外在价值之分;人的权利是社会承认并保障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和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人的自由是有界限的,人的自由状态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依赖人的不自由、依赖物的不自由和独立的自由;人的发展有个人发展和共同体发展两个维度,个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解放是有历史步骤的,任何解放都是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无产者的解放需要用哲学武装头脑,在实践中追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及其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的具象表达。根据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可以抽绎出马克思的生命观的基本内容:生命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生命的特点是能动受动统一,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生命存在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权利,生命的规定是尊重。马克思人学下的生命观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社会就是人本身,重视实践与生命的运动关系,诉求于人的生命质量的保障。青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何运用这些力量需要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引导。我国当代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追逐的伟大事业,显示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生机,在各种工作岗位和各类学校都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开拓奋斗、勤奋学习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当下我国部分青年生命存在样态问题较多,个别青年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的敬畏和呵护意识较弱。由于经济大潮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一些青年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工具理性等思想的影响,针对性的青年生命理论教育式微、实践教育势弱。面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人学中的生命观可以为青年生命价值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启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质教育、生命原理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观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的总和。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涉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是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珍爱生命的前提下自觉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以成就生命。生命价值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耿凡[7](2019)在《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人们通常从广义角度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它体现了从整体上考察社会的宏观视野,毫无疑问是须要继承和坚持的。但是,当我们继承这一理论,并利用其内在逻辑来考察马克思的社会思想时,发现马克思还在狭义上使用“社会”概念。换言之,在他那里还存在与广义解读不同的狭义社会思想。具体而言,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人类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都可以从狭义上得到理解,由此构成马克思的狭义社会思想。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存在可以从狭义方面进行理解的“市民社会”概念。市民社会被马克思规定为“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上“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从横向结构上说,它是从经济交往或生产关系角度被理解的,因此仅仅包含经济关系的涵义而不包含上层建筑的内容。从纵向序列来看,它涵盖了资产阶级所有制以及在它之前出现的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而并不包含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形式。因此,市民社会在横向结构上只涉及社会的经济关系,而在纵向序列上又只包含整个历史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意义上说,市民社会是一种狭义社会。在马克思那里,“人类社会”概念可以从狭义上去理解。在早期文本中,马克思用人类社会概念表达未来理想社会的涵义,它可以看做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概念的早期表达。此时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理解为通往理想人类社会的现实运动,而非理想的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在成熟时期开始使用共产主义社会概念代替狭义人类社会概念表达未来理想社会的涵义,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狭义人类社会概念的使用。这是因为二者都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论依据,同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现实运动尚未完成,共产主义社会概念的涵义也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马克思的狭义社会思想,也可以从他的“社会关系”概念得到理解。在马克思那里,存在等同于生产关系概念的社会关系概念,有时他甚至直接将二者等同于“社会”。从横向结构看,这个构成特定含义的“社会”、等同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关系,并不包括国家和意识形态。从纵向序列看,这个社会关系由于存在于整个历史之中,因而是广义的。但是,不能由此认为社会关系是一种通常理解的广义社会,因为它在横向结构中具有狭义社会性质。因此,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狭义社会。在马克思的着作中,还存在一种等同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社会形态”概念。也就是说,他所说的“社会形态”可以从“经济的社会形态”角度进行理解。因此,在横向结构中,社会形态具备狭义社会的性质,它是从生产方式和交往方面被界定的;在纵向序列中,社会形态等同于整个历史过程,因此具备广义社会的特点。由于社会形态在横向结构中的狭义社会性质,它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广义社会而言仍然是狭义的。因此,社会形态是一种狭义社会。马克思的狭义社会思想是对人类历史的具体描述。马克思在前期着作中将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的集合看做历史。而在后期着作中,马克思从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角度理解历史,将历史理解为社会结构与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因此,马克思对历史的描述方式经历了一次转换,换言之,他将前期的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思想整合进后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思想之中。从横向结构来说,社会形态表现为社会关系,它展示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之间的形成的复杂结构,也就将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的简单结构纳入自身之中。从纵向序列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可以看做在保留未来理想的人类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将市民社会划分为亚细亚社会、古希腊罗马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四种形式的结果。但此时马克思并未完全放弃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人类解放史的价值论维度,而是将它内化到社会形态思想之中。马克思的狭义社会思想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社会思想不存在本质上的矛盾。第一,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与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广义理解之间具有相互统一的关系。当人们把视角瞄准国家和意识形态时,就会偏向于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思想。但是,如果侧重于从社会经济的结构及其历史来阅读马克思的着作,就会容易发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狭义方面。更进一步来说,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与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广义理解都承认经济社会的基础地位,因此可以将前者理解为对马克思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的一种指认,将后者看做生长在狭义社会基地上的丰富结构。第二,对马克思的“人类社会”的狭义和广义理解之间具有内在一致的关系。如果从实现了解放的“社会的人类”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概念,它会呈现出狭义社会的特点。如果从与动物相区别的现实的“人类”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概念,它会呈现出广义社会的特点。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它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注重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的基本精神,是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广义解读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从狭义社会角度形成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狭义社会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全面理解。对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思想,缓解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狭义与广义理解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它对我们推进理论宣传大众化,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芹[8](2019)在《南斯拉夫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演变的整个学术思想版图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无疑占有一席之地。南斯拉夫实践派(以下简称实践派)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思想流派,因《实践》杂志和科尔丘拉夏令学园闻名于世。实践派在“复兴马克思”的旗帜下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深刻反思了苏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缺陷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不足,并对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做了有益探索,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以“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线索,对实践派的理论进行全面阐发,分析其贡献,反思其不足。从总体上看,实践派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实现了批判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其根本方法是革命的辩证法,基本原则是总体性、历史性、自决、矛盾和超越。在亚里士多德、阿伦特、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实践哲学基础上,实践派对实践概念做了新的阐释,将之理解为人所特有的普遍的、自由的、创造性的和革命的活动。在对人的概念的理解上,实践派把人看成是实践存在物,批判了“经济人”假设、“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和“人是经济动物”等社会中流行的错误观点,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常见的经济因素决定论进行了反思。实践派对人的概念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缺陷,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描述性和规范性),在理论上坚持了批判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派全面阐释了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关系问题。就人道主义而言,他们反对一切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坚持具体的、战斗的、实践的、科学的人道主义。就革命而言,他们反对一切唯暴力论(单一的政治革命),主张将革命扩展至人的革命和社会革命。实践派主张辩证地理解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关系,认为二者相互影响,谁也离不开谁,没有革命就不可能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而缺少了人道主义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革命。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出发,实践派将理论的出发点设定为现实的人和特定的社会条件,其核心理论关切是现实社会如何阻碍了人的发展以及具体的社会条件可以为人的需要和发展提供哪些可能性。实践派深刻反思了社会决定论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区分了经济主义的、自然主义的社会决定论图式和弱化的、人道主义的社会决定论图式,并认为后者更能体现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批判精神。实践派批判了社会决定论的内在机制和片面观点,在承认必然性和因果性的前提下强调偶然性和可能性。实践派反对把自由看成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认为自由的核心是自决。他们区分了个性自由和社会自由,强调二者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因此必须同时得到关注。与自由主义者和新自由主义者片面强调消极自由不同,实践派主张在不放弃消极自由的同时实现积极自由。他们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本对自由和平等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思考。实践派认为苏联是一个官僚制的、国家主义的社会,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异化,因此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革。由此出发,他们认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的唯一正确方向是走自治社会主义的道路,让工人自己管理企业和国家。在极为复杂的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改革尝试最终失败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勇于探索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立足点。实践派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便可以发现,尽管实践派对苏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具有一定合理性,在某些方面也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但仍存在片面性,如其实践概念和自治社会主义理论便带有乌托邦色彩。实践派还未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其批判话语仍是一种宏大叙事和哲学思辨,因而无法揭示那些阻碍人道主义实现的社会机制和因素,更无法洞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现象。

陈铮[9](2019)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可以视为对社会理论之时间偏好性的反思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以空间之多样性、异质性与开放性来解构时间之必然性、同质性与单一性。在此意义上,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能够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经典论题,即关于必然与偶然、普遍与特殊、一般与具体的讨论。可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忽视不平衡地理发展问题,而是将其纳入到一种总体性分析视域之中。鉴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终成熟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因而该文本成为梳理并重构马克思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重要文本。本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角度,识别出马克思广义和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蕴含的广义和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如何经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共产党宣言》等文本的理论跋涉,最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以较为成熟的样态呈现出来。概言之,《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内含着马克思成熟的广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和基本成形的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前者是对历史发展之多样性的空间表达,后者是对资本主义特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之生成机制的深刻剖析。此外,由于改造世界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旨趣,因此,广义和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亦具有解放政治的重要维度。其二是,借助《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内含的马克思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审理以哈维为个例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从“元理论”层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对未来社会的不同构思,揭示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即没有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并据此驳斥哈维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其三是,借助马克思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解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从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出发,揭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在生成逻辑上同资本主义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异质性;从广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出发,揭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蕴。总体而言,不平衡地理发展构成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窗口,亦构成我们审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视点。

姜素萍[10](2019)在《马克思正义观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就正义问题“回到马克思”,挖掘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历程,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照当代西方正义理论,以期得到社会主义新时代正义建设的相关启示。正义是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类的共同政治价值,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现代性的危机促使新自由主义者罗尔斯恢复了人们对政治哲学的关注,他以“作为公平的正义”使政治哲学研究恢复了活力,其正义理论回应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有效地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做了解释和辩护。一石激起千层浪,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正义成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政治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心,当代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共和主义和第三势力等纷纷加入争论的行列。以罗尔斯、诺奇克为首的自由主义直接或间接地对马克思的思想提出了挑战,比如,面对资源的有限性,我们能否对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必然”保持乐观?在当下的现实世界,马克思“超越性”的正义理论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应得的正义与平等的正义之间,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看待马克思的分配原则?对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与正义”,探讨了马克思如何看待道德和正义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新领域。但是,在这些思考中,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有意冷落了历史唯物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是经济主义、历史主义或阶级主义,他们普遍强调规范微观的分析论证,在诉诸于“道德工程”建设的道路上又走得太远。针对正义问题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境遇,我们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期望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否、以及如何成为正义理论的研究方法找到可能性的回答。同样面对“马克思与正义”的问题,我们需要厘清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过程,审慎辨别马克思对正义的态度,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对立又协作的今天,得到马克思理论给予的现实启迪。论文的基本思路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困惑和现实关怀,研读和深挖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思想,以马克思的基本方法、阶级立场和核心观点为基本要点,初步呈现出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轨迹、理论实质与当代要义。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考察了西方思想史上的正义观。探寻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思想根基,对始于苏格拉底的古典正义,到由霍布斯开启的现代正义进行了追溯,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对人类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是正义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第二、三章着重研究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过程,把握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实质。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在与其他思想家和现实的碰撞中逐渐发展的,其正义观的形成经过了萌芽、形成、成熟的三个阶段,大致经历了革命民主主义正义观,到人本主义正义观,再到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历史演变,这一过程呈现出了马克思正义观的“变”与“不变”:改变的仅仅是具体问题的具体观点,不变的是分析方法、阶级立场和价值旨向。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实质是实现人的解放: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始终关注的是劳动者的权益、个人的自由尊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他的正义观是以实现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具有实践性、历史性、阶级性三个基本特征。第四、五章是当代西方诸正义理论研究和以马克思的视角来审视其正义理论部分。在“全球正义”时代,对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的讨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只有深入了解当代西方的正义观,在马克思的视角下对其进行批判和吸收,才能形成更具说服力、更完善、实践性更强的正义理论。这部分通过剖析西方正义理论的问题和局限,展现出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表明马克思正义思想在当代正义理论中的“在场性”。用马克思正义思想观照资本主义实践可以发现,西方理论不可能站在非西方立场上研究问题,也不足以解释我们国家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第六章是马克思正义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社会主义的正义价值理念需要依据马克思正义观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正义不是依靠抽象的理论批判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在处理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开展,正义嬗变的根源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只有牢牢抓住在物质领域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前提,人的自由平等才能得以实现。而在当前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体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关系、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关注分配正义也就成为马克正义观的应有之义。概而言之,无论马克思曾经怎样嘲讽、奚落和斥责过那些泛泛而谈的“正义”,他实质上持有一种批判式的正义观,也有一个大致完备的正义论证过程。一方面,正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身就自带神秘感和模糊性,它具有积极担当的正面价值,但并不能作为承载社会之重的“首要德性”;另一方面,马克思重视最多的是物质生产,对自由、平等、解放和自我实现的考虑贯穿始终,他并没有明确专注地为正义下过结论,但是,这种貌似“轻视”甚至“不耐烦”,以其他价值名义进行批判的字里行间恰恰是对正义的阐释,其随处可见于文本中的关切和表述已经构成了他的正义观。马克思不是拒斥正义、不要正义,而是不要“一般的正义”,他伟大无私的品格、他倾其一生为人类事业奋斗的牺牲精神、他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就是对正义最好的解读,还有谁能比马克思对正义的诠释更有力量?我们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看不到确之凿凿、雄辩滔滔的正义言辞,因为,他已经将对正义的探索和追寻纳入到了波澜壮阔的人类真实的社会运动之中。马克思的理论是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理论,其立足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结合的。将马克思的理论当做绝对真理并机械地、教条地运用到社会现实,不仅不是对马克思的追随,反而是背离了马克思的精神。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成就,是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密不可分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须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其他理论的合理因素,更好地指导当代社会建设。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分享广度、受益的程度仍大为不同,由此导致人们的不公平感也在增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任何有吸引力的规范的政治理论都必须解释政治制度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事实”。①我们期望通过马克思的正义视角,观照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变化,审视中国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价值之维,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正义概念,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分配制度改革,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正义建设的价值取向。

二、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支配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支配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2.1.1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2.1.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困境
        2.1.3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与超越
    2.2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概念及展开
        2.2.1 历史辩证法的概念界定
        2.2.2 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观基础
        2.2.3 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3 历史辩证法的主题及特征
        2.3.1 历史辩证法的人类自由解放主题
        2.3.2 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特征
        2.3.3 历史辩证法的革命性特征
第3章 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
    3.1 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
        3.1.1 物质资料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3.1.2 生产劳动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
        3.1.3 自然属性向“类本质”的过渡
    3.2 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
        3.2.1 “类本质”的概念
        3.2.2 “类本质”的自由向度
        3.2.3 社会性类本质对抽象的类本质的扬弃
    3.3 基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3.3.1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
        3.3.2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和类属性的统一
    3.4 人向符合社会的人的复归
        3.4.1 异化劳动中人的本质及三重属性的异化
        3.4.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和解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
    4.1 原初的人的依附性形态
        4.1.1 以自然关系为基础的自由
        4.1.2 早期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自由
        4.1.3 人的依附性关系的终结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4.2.1 私有制对私有财产的确立
        4.2.2 以利益为媒介的人的独立性的确立
        4.2.3 人的物化对自由独立性的否定
    4.3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形态
        4.3.1 私有制的扬弃
        4.3.2 “物的解放”对自由个性的承诺
        4.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预设
    4.4 “三形态”的辩证逻辑关系
        4.4.1 原初单纯肯定性阶段的抽象自由
        4.4.2 以利益为媒介的否定性阶段的异化
        4.4.3 共产主义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性自由阶段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
    5.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1.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5.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
    5.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2.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5.2.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
    5.3 基于辩证规律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
        5.3.1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基本内涵
        5.3.2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性
        5.3.3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6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6.1 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意义
        6.1.1 资本主义对古典抽象人性论的革命
        6.1.2 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6.1.3 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
    6.2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6.2.1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6.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之间的二律背反
        6.2.3 两大阶级对立的矛盾
    6.3 资本主义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6.3.1 剩余价值对剥削秘密的揭露
        6.3.2 资本主义生产了否定自身的无产阶级
        6.3.3 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批判本性
    6.4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4.1 资本主义扞卫的虚假的“必然王国”
        6.4.2 “共产主义”作为“自由王国”的终极指向
        6.4.3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必然性
第7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辩证统一
    7.1 构思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1.1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思想的超越
        7.1.2 《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1.3 四重结构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及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7.2 构思过程: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辩证统一
        7.2.1 历史的主体及主体性
        7.2.2 历史的客体及客体性
        7.2.3 主、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统一
    7.3 构思维度: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7.3.1 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7.3.2 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统一
        7.3.3 四重结构基于世界观、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经济决定论”的“历史合力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
        2.不足之处
一、“经济决定论”的产生及其批判
    (一)恩格斯时代的“经济决定论”以及恩格斯的批判
    (二)第二国际时期“经济决定论”的社会与理论背景
    (三)第二国际时期“经济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及批判
二、从“历史合力论”看“经济决定论”
    (一)“历史合力论”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二)“历史合力论”对批判“经济决定论”的启示
三、社会维度的“历史合力论”及其理论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合力推动
    (二)社会合力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4)维基百科的马克思主义论析及其对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四、问题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 维基百科论析的理论依据和焦点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三种可能理论依据
        二、三种可能理论依据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第二节 聚焦维基百科提出的主要问题
        一、如何理解维基百科的社会关系结构?
        二、如何理解维基百科中的权力关系?
        三、如何理解维基百科的本质性局限?
第二章 对维基百科社会关系结构的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对社会关系结构的分析
        一、共同体的三种基本形态
        二、共同体三种基本形态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关联
    第二节 维基百科社会关系结构的共同体属性
        一、百科全书中的信任关系:社会化知识来源中的主导性社会关系
        二、维基百科中信任关系结构的共同体属性
第三章 对维基百科权力关系实质的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权力理论对权力关系实质的剖析
        一、权力关系的直观表现: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关系与政治关系
        二、阶级权力关系与政治权力关系的资本实质
    第二节 维基百科权力关系的资本实质
        一、支撑权力关系的技能差异
        二、支配技能养成的社会资本
第四章 对维基百科本质性局限的研判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对“感性活动”的阐发
        一、作为“类本质”的感性活动
        二、“感性活动”的异化表现
    第二节 维基百科的异化表现
        一、“本体性安全”:维基百科的生存论意蕴
        二、维基百科通达“本体性安全”路径中的“感性活动”异化
第五章 维基百科案例对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对维基百科案例的总体性判断
        一、民众力量在网络空间中的展现
        二、社会资本在网络空间中的应用
        三、理性主义传统在网络空间中的延续
    第二节 对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充分发挥民众在多方共同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切实坚持政府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引领性地位
        三、牢牢把握网络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余论 关注维基百科历史生成过程的启示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5)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缘起
    2.1 霍尔的“身份”经历
        2.1.1 混杂族裔与散居文化的身份焦虑
        2.1.2 伦敦的新左派经历与无阶级之感
        2.1.3 媒体政治批判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2.1.4 撒切尔主义批判与文化霸权的战场
        2.1.5 帕瑞克报告与多元文化的未来
    2.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思想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与意识形态决定论
        2.2.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结构与询唤的主体
        2.2.3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识形态战场与文化霸权
        2.2.4 米歇尔·福柯:话语中的权力与知识
        2.2.5 拉克劳、墨菲:后马克思主义与接合
第3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文化”与“身份”
    3.1 “最难界定”的“文化”
        3.1.1 马克思主义批判和“优先考虑的”“文化”
        3.1.2 早期英国文化研究与威廉斯的“文化”阐释
        3.1.3 霍尔对早期“文化”阐释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3.2 与传统“身份”的决裂
        3.2.1 概念的澄清:身份?认同?
        3.2.2 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
        3.2.3 霍尔的“身份”与“认同”
第4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要点
    4.1 文化身份的定义和内涵
        4.1.1 文化身份体现同一、连续的共有文化
        4.1.2 文化身份包含断裂、非连续的差异点
        4.1.3 文化身份是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
    4.2 文化身份的特征
        4.2.1 文化身份具有集体性特征
        4.2.2 文化身份具有想象性特征
        4.2.3 文化身份具有动态性特征
    4.3 文化身份的构建方式
        4.3.1 文化身份是历史构建的产物
        4.3.2 文化身份是话语构建的产物
        4.3.3 文化身份是差异构建的产物
        4.3.4 文化身份构建中的“差异政治”
    4.4 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
        4.4.1 反抗的主体:主体革命和现代主体的死亡
        4.4.2 位置与接合:中断旧身份、重建新规则
        4.4.3 策略性身份:把握与重构文化身份的可能
第5章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
    5.1 本质主义阶级身份的消解
        5.1.1 阶级主体的丧失
        5.1.2 身份政治的兴起
    5.2 本质主义种族身份的批判
        5.2.1 种族主义的种族身份:生物与文化差异
        5.2.2 种族身份构建中的权力、知识、差异
        5.2.3 种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从新族性到族裔散居
    5.3 本质主义民族身份的批判
        5.3.1 民族主义的民族身份:地理边界与同质文化
        5.3.2 民族身份构建中的民族叙事策略
        5.3.3 民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全球化与混杂身份
    5.4 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
        5.4.1 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
        5.4.2 文化身份批判的立足点
        5.4.3 文化身份批判的关切点
        5.4.4 文化身份批判的归宿
第6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及其问题的再反思
    6.1 霍尔及文化身份问题的“迷思”:若干困惑的再思考
        6.1.1 霍尔的叙事立场:马克思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
        6.1.2 文化身份的“结局”:后身份?无身份?
        6.1.3 文化身份的“未来”:世界主义?族裔散居?
    6.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贡献:建构、反对虚无的阐释范式
        6.2.1 建构主义的文化身份阐释
        6.2.2 反对虚无的文化身份阐释
    6.3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限度:摇摆、矛盾的文化身份阐释
        6.3.1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从“左”到“右”的摇摆
        6.3.2 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中本质与非本质的矛盾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自然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原子本源论
        二、哲学的人学转向
    第二节 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获得恩典的前提
        二、自然律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神学表达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人学
        一、人的第一权利是自由
        二、人的存在源于人的思
        三、人的自然本性规约“法”
    第四节 近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一、人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
        二、人的自由需要社会契约
        三、人的精神的发展与辩证
        四、人的类意识的宗教批判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以往的批判与传承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立
    第一节 人学思想的初步探索——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到《莱茵报》
        一、人的尊严与人的创造
        二、人的精神与人的意志
        三、人的天性与个人自由
        四、人的利益与人的关系
    第二节 对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问题的思索——从《德法年鉴》到《巴黎手稿》
        一、发现“对象性活动”钥匙
        二、考察人的现实生存境遇
        三、剖析批判人的异化劳动
        四、假设“人的解放”理论
        五、展望“人的解放”前景
    第三节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从《神圣家族》到《穆勒摘要》
        一、人学思想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
        二、人的本质要在现实关系中把握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四、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五、人的权利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
        六、人的发展需要改造外部的环境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艰辛探索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基于唯物史观进行的人学思考——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哲学的贫困》
        一、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
        二、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生产物质资料
        三、人类历史的第三种关系是生命的繁衍
        四、人的桎梏的摆脱需要共产主义社会
        五、唯物史观的人学对人道学派的批判
    第二节 基于资本主义实践批判的人学思考——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共产党宣言》
        一、雇佣工人被资本宰制
        二、工人阶级的六重苦难
        三、人的本质被机器压抑
        四、工人阶级沦为陪葬品
        五、无产阶级的解放途径
        六、人学思想的系统阐发
    第三节 人学思想在现实和历史维度的全面展开——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
        一、活劳动确证人的主体价值
        二、人的自主劳动被资本卷缩
        三、资本的人的解放历史使命
        四、人的自由王国的发展诉求
        五、《资本论》中的人学旨趣
        六、人的解放的世界历史视角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归纳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
        一、人的存在
        二、人的本质
    第二节 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需要
        二、人的价值
    第三节 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
        一、人的权利
        二、人的自由
    第四节 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
        一、人的发展
        二、人的解放
    本章小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生命观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关系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内容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特征
        四、马克思生命观的基石是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青年生命价值和青年生命价值观
        一、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二、青年的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三、青年生命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与启迪
        一、青年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
        二、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
        三、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
    本章小结:马克思生命观指引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
    学位论文
    报纸
    文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对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的相关解读
        1.2.2 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广义解读
        1.2.3 对马克思国家和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解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创新
第2章 马克思的社会思想:从广义理解到狭义理解
    2.1 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广义解读
        2.1.1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集合体
        2.1.2 社会:社会有机体
    2.2 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的狭义理解
        2.2.1 横向结构与纵向序列:考察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的双重维度
        2.2.2 马克思的四种狭义社会思想
        2.2.3 狭义社会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大致呈现
第3章 马克思的狭义“市民社会”思想
    3.1 “市民社会”定义揭示狭义社会思想
        3.1.1 作为交往形式总和的“市民社会”是狭义社会
        3.1.2 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市民社会”是狭义社会
    3.2 市民社会的狭义社会性质溯源
        3.2.1 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区分
        3.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扬弃
    3.3 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对立证明了市民社会的狭义性质
        3.3.1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重规定的经济关系视域
        3.3.2 市民社会是人的存在与本质对立的狭义社会
第4章 马克思的狭义“人类社会”思想
    4.1 对马克思人类社会思想的广义解读
        4.1.1 人类社会包括人类历史上所有社会形态
        4.1.2 广义解读中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
    4.2 狭义人类社会思想在马克思早期文本中的具体呈现
        4.2.1 《巴黎手稿》中的狭义人类社会思想
        4.2.2 《提纲》中的狭义人类社会思想
    4.3 概念表达的精确化:从“人类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
        4.3.1 狭义人类社会思想在马克思成熟思想中的表达
        4.3.2 《序言》对早期狭义人类社会思想的保留
        4.3.3 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狭义人类社会思想的价值论依据
第5章 马克思的狭义“社会关系”思想
    5.1 社会关系是狭义社会
        5.1.1 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5.1.2 生产的广义与狭义:广义和狭义生产关系的依据
    5.2 社会关系的内在结构
        5.2.1 社会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
        5.2.2 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
        5.2.3 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分析
    5.3 社会关系内在结构的原初勾勒
        5.3.1 社会生产的四重原初规定
        5.3.2 生产-交往:社会关系的原初结构
第6章 马克思的狭义“社会形态”思想
    6.1 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思想的广义解读
        6.1.1 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6.1.2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多样性
    6.2 以交往为划分依据的社会形态
        6.2.1 直接性文本分析
        6.2.2 宏观背景分析
        6.2.3 微观背景分析
    6.3 以生产方式为划分依据的社会形态
        6.3.1 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得出社会形态的狭义社会性质
        6.3.2 对以生产方式为划分依据的社会形态的文本阐释
        6.3.3 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6.3.4 两种狭义社会形态概念之间的相互补充关系
    6.4 评社会形态的“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之争
        6.4.1 “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的基本观点
        6.4.2 “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的理论难点
第7章 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的总体审视
    7.1 狭义社会内部的关系及狭义社会与广义社会的关系
        7.1.1 “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7.1.2 “社会关系”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7.1.3 四种狭义社会概念之间的关系
        7.1.4 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狭义与广义理解的关系
    7.2 狭义社会思想的理论价值
        7.2.1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有力突显
        7.2.2 对广义社会思想的有力补充
    7.3 狭义社会思想与当代中国
        7.3.1 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相互统一
        7.3.2 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狭义社会思想相互补充
        7.3.3 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相互印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南斯拉夫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南斯拉夫实践派概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基本框架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实践派对马克思思想的当代图绘
    第一节 实践派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对立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连续性
        三、作为批判社会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与辩证法的联姻
        一、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
        二、实践派关于“自然辩证法”的不同理解
        三、马克思辩证法的人类学假定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
    第一节 对实践概念的厘定
        一、亚里士多德和阿伦特的实践概念
        二、康德和黑格尔的实践概念
        三、实践派对实践概念的阐释
    第二节 实践派的人的概念
        一、彼得洛维奇对马克思人的概念的理解
        二、马尔科维奇对人的本质概念的解读
第三章 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及其伦理学基础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伦理学
    第二节 人道主义视域中的革命概念
        一、实践派对革命概念的阐释与辩护
        二、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再审视
第四章 决定论与自由的关系考辨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决定论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图式”及其内在张力
        二、社会决定论的内在机制
        三、社会决定论的片面观点
    第二节 实践派的自由观
        一、自由概念的内涵
        二、个性自由和社会自由的辩证关系
        三、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第五章 实践派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及社会主义的改革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异化问题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之辨
        二、自我异化与劳动异化
        三、社会主义的异化
    第二节 苏联官僚制与国家主义批判
        一、实践派对官僚制的批判
        二、打碎国家主义的神话
    第三节 走向自治的社会主义
        一、自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实现条件
        二、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第六章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与缺陷
    第一节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维度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
        三、理论的独特性:与东欧(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
    第二节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
        一、对苏俄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批判
        二、陷入理论上的乌托邦主义
        三、忽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空间转向”与不平衡地理发展
    二、不平衡地理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目标与不足
第一章 《大纲》中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大纲》中广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新世界观的萌芽与地理空间的实践之维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抽象与广义不平衡地理发展
    第二节 《大纲》中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初步萌芽与发展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证科学”的研究旨趣与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初步探索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资本批判与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纲》中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两个理论层次
    第一节 广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历史确证
        一、前资本主义差异性空间格局的生产
        二、“窄化”的历史分期与解读视角的转换
        三、“猴体”与“人体”的双重视角与对历史多样性的探索
    第二节 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雏形
        一、作为前提的不平衡地理发展与资本原始积累
        二、作为结果的不平衡地理发展与资本关系的再生产
        三、作为机制的不平衡地理发展与资本积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纲》中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解放政治意蕴
    第一节 广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解放政治意蕴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解放政治旨趣
        二、作为广泛的政治纲领的广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
    第二节 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解放政治意蕴
        一、矛盾的资本与解放政治的客体向度
        二、历史发生学视域中的无产阶级与解放政治的主体向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当代理论对话与现实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当代理论对话——以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为个例
        一、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元理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
        二、“形式”的不平衡地理发展之后:辩证乌托邦或自由王国?
    第二节 马克思不平衡地理发展视域中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出场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的“中国化”
参考文献
致谢

(10)马克思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古典正义观:等级正义
        一、苏格拉底的德性正义观
        二、柏拉图的秩序正义观
        三、亚里士多德的现实正义观
    第二节 现代正义观: 形式正义
        一、霍布斯的契约正义观
        二、洛克的权利(财产权)正义观
        三、卢梭的公意正义观
        四、黑格尔的理性正义观
第二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萌芽时期
        一、正义的诉求
        二、正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时期
        一、对正义的思辨性反思
        二、人本主义正义话语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成熟时期
        一、哲学信仰的清算
        二、正义的宣言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实质
        一、人的解放的意蕴
        二、人的解放的正义逻辑
        三、人的解放的真正实现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二、历史性
        三、阶级性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话语语境
    第一节 自由主义: 平等、权利与正义
        一、罗尔斯: 作为公平的正义
        二、诺奇克: 正义意味着权利
    第二节 社群主义: 正义与善、共同体
        一、自由主义批判
        二、正义与善
        三、共同体
    第三节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与正义”
        一、资本主义剥削是否正义
        二、马克思以何批判资本主义
        三、正义自身的限度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视野
    第一节 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最大的不正义
        二、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存在物
        三、不存在普遍永恒的正义原则
    第二节 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的实质
        一、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内容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批判的理论局限
        三、马克思视角下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第三节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异质话语
        一、正义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困境
        二、马克思正义观合法性的境遇
        三、“道德工程”不能承受之重
第六章 马克思正义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观作为社会主义正义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义转向
        二、马克思正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正义建构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重心调试:物质生产
        一、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正义嬗变的根源是生产方式的变革
        三、正义的实现无法脱离物质生产领域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超越方式”:基于应得与平等的分配正义
        一、分配正义: 分配什么
        二、分配要适应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三、在应得正义与平等正义之间
结语:我们应承担起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正义之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支配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D]. 王小景. 吉林大学, 2020(03)
  • [3]“经济决定论”的“历史合力论”批判[D]. 姜禹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维基百科的马克思主义论析及其对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启示[D]. 孙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5]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D]. 徐明玉. 辽宁大学, 2020(01)
  • [6]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D]. 纪超凡. 兰州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狭义社会思想研究[D]. 耿凡. 湖南大学, 2019(01)
  • [8]南斯拉夫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王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研究[D]. 陈铮. 厦门大学, 2019(08)
  • [10]马克思正义观研究[D]. 姜素萍.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马克思的历史观:“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主导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主导发展”理论的当代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