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型“NP+VP+AP”的句法结构特点及其成因

句型“NP+VP+AP”的句法结构特点及其成因

一、句式“NP+VP+AP”句法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1)在《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文中指出位移事件是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关于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研究及位移事件表达的二语习得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其中,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归属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在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研究基础上也不断深入。大多数有关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学习者使用与其母语词汇化类型不同的语言表达位移事件时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以及语言间词汇化类型的差异对目的语习得有无影响。而学界关于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仅局限于对移动动词、动趋式或空间介词等单个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缺乏在位移事件的语义框架下对整体位移表达的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120个位移动词的语料,全面探讨汉蒙语在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蒙古族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细致描写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表达形式的异同对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与成因。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梳理位移事件的研究成果。第一,汉语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第二,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第三,学界关于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第四,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习得研究。通过前人的研究以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汉蒙语位移事件主要由位移动词表征,但是移动动词表征位移事件时,单独表征移动要素的情况比较少见,将移动和其他语义要素共同来表征的情况比较多。本章节主要从汉蒙语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和位移动因的语言表征三方面对汉蒙语表征位移事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给予了全面描写。这为第四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第五章描写和解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特点和偏误出现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本章节基于Talmy位移事件框架的语义要素,并根据说话者表达位移事件关注的语义信息不同,将位移事件主事件构成语义要素主要分为“主体·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和“主体·移动·路径·背景”三大类组合情况,而后对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进行全面描写。通过对汉蒙语表达相同位移语义要素组合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发现两种语言由于表征位移事件时存在差异以及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使得其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当“主体·移动·路径”三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的优选表达形式为“NP+V移动+路径”,而蒙古语的优选模式为“NP+V移动”。再如,当“主体·移动”两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有“NP+V移动”和“V移动+NP”两种形式,而蒙古语只有“NP+V移动”一种形式。总之,汉蒙语由于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以及在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存在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形式方面出现很多不同。第五章为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在考察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时,主要采用了“NP+V”“NP+V+NPL”“NP+介词+NPL+V”以及“把”字句和“被”字句等结构形式。由于受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以及表达形式两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其中,学习者使用“NP+V+路径动词”结构表达含有路径信息的位移事件时,受母语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影响,常常出现漏用或误用路径动词的偏误;而受母语位移事件表征影响,会出现混用路径动词的偏误。使用“NP+V+路径动词+NPL”结构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背景信息的处所名词常常会误加方位词,出现路径方向和路径终点混杂的偏误。总之,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构建目的语汉语位移事件概念系统、形成概念流利表达能力需要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第六章为结语部分。首先对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及表达形式层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总结,从整体上分析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出现偏误的底层原因。其次,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校汉语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罗婉君[2](2021)在《“用来”“用以”“用于”“用在”的共时比较与成词考察》文中指出

杜文久[3](2021)在《汉语和东南亚语言连动结构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语言文化研究值得学界关注。本研究聚焦汉语和东南亚语言间的“最大公约数”——连动结构,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视角出发,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连动结构该如何定义、分类?(2)连动结构可表达何种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3)汉语和东南亚语言的连动结构有何异同,原因何在?研究发现:(1)连动结构的跨语言界定,应结合具体语言特点,从音系、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层面进行多维考虑;(2)连动结构的分类最好以意义为中心,便于共时的对比或比较;(3)连动结构主要表达概念意义,可分成经验和逻辑两大类,其中,经验意义主要涵盖趋向义、工具义、方式义、姿态义、损益义,逻辑意义可细分为顺承义、因果义、目的义、条件义;(4)连动结构在句法上表现为“单句为主,复句为辅”,这与何伟、张敬源(2013)的观点一致,同时也扩展了该观点的理论覆盖范围;(5)汉语和东南亚语言连动结构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存在诸多共性,但在成分的顺序、动词的紧邻程度以及体标记的应用上有所差异,其成因或与语言、思维、文化等因素有关。

高雪[4](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作为独立的语篇,在学术论文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多基于语步视角,关注摘要的宏观结构以及微观语言特征。而汉语学术论文摘要相关研究仍很薄弱,现有研究多为表层研究,如探讨摘要写作内容、如何规范、字数要求等,针对摘要写作提出的建议大多较为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本文选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两大权威学术期刊《世界汉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与研究》,共收集了 2015~2019年期间508篇论文摘要语料,基于Santos(1996)的五语步结构模型与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析模式,从宏观语步结构及微观语篇特征两个层面对语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结构特点、语篇内部组织策略、人际互动实现方式及各语步所用语言资源以丰富现有摘要研究,并服务于汉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研究发现,就语步结构而言,大部分摘要包含两个语步或三个语步类型,其中目的语步和结果语步是重要语步,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是可选语步。非实证类文章摘要,结果语步与目的语步为重要语步,而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为可选语步;实证类文章摘要,方法语步与结果语步为重要语步,其余三个语步为可选语步。另外据统计发现摘要中还出现了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语步循环四种非常规语步形式,其中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较为常见,语步循环少见。就语篇层面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数量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反映了摘要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力求向读者展示清晰的论文结构,引导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其中使用最多的引导式元话语是过渡标记,占比63%;框架标记次之,占比16%;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占比8%;回指标记最少,占比5%,这表明了摘要语篇组织更重视内在逻辑与结构。其中使用最多的互动式元话语是自称语,占比40%;增强语次之,占比39%;模糊语占比20%;介入标记最少,占比1%;态度标记无,这表明了摘要实现人际互动时更强调学术的客观与严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中培养留学生的语步意识,使留学生明确摘要的结构框架,并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元话语标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研究成果。

王燕[5](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刘思捷[6](2021)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文中指出动词“有”是汉语里的一个高频词,能构成多样化的“有”字句,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主谓句的下位类型常见的有述宾谓语句、连谓句、兼语句等。语义上,“有”可表达存在、领有、程度、总括、列举等。此外,“有”还具有突出信息、交代事物、展示环境以及表示存在和位置的语用表达功能。由于“有”能构成多样化的结构,且表义丰富、用法多样,学习者往往难以把握结构的形义对应关系,交际过程中常常会顾此失彼,产生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结构、语义和用法偏误。我们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检索出“有”的误用偏误语料259条、缺漏偏误语料143条、冗余偏误语料300条,为把讨论限制到一个可行的研究范围之内,我们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有”的冗余偏误情形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对动词“有”的冗余偏误情形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析出不同的偏误类型,找出偏误成因,提出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以期为动词冗余偏误分析提供一个研究个案。本文首先对动词“有”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进行系统梳理,为动词“有”的冗余偏误分析提供规则支撑;其次将“有”的冗余偏误语料从句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句法偏误包括“有”在谓语位置上的和在其他句法位置上的偏误,语义偏误分为发生或出现义偏误、存在义偏误、领有义偏误、不定指义偏误、程度义偏误和包括、列举义偏误,语用偏误分表叙述和表判释的两种;在此基础上就“有”的典型冗余偏误类别的成因进行描述,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王帮容[7](2021)在《现代汉语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汉语中“都、全、皆、净”是一类常用且复杂的范围副词,普遍公认的结论是:这类副词的语义都表示总括。文章从逻辑语义学角度对全称量词“都、全、皆、净”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从语言事实出发,逐个描写了“都、全、皆、净”联结的量化对象、谓语部分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内涵。在分析句法特征和语义内涵的基础之上,采用谓词逻辑理论、逻辑翻译理论并运用逻辑运算符号对全称量词的句法结构进行形式化处理。文章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明确了选题缘由及意义,梳理了逻辑语义研究现状和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相关研究,对文章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出处及符号代码进行说明。第二章“都、全、皆、净”的句法特征。逐个对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量化对象和所修饰的谓语部分的句法特征进行描写,在分析句法特征的基础之上分析它们在句法结构中的不同否定结构,从“量”的角度分析“都、全、皆、净”具有不同否定形式的成因。第三章“都、全、皆、净”的语义内涵。依次对全称量词“都、全、皆、净”联结量化对象与谓语时在句法结构中凸显的语义特征进行描写。在此基础上,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明确“都、全、皆、净”的语义指向。在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的基础之上,从量化对象的特点出发分析全称量词“都、全、皆、净”在句法结构中的替换条件。并比较“都、全、皆、净”在语义特征、语义指向、替换条件上的异同。第四章“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表达式。从实际语料出发,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内涵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逻辑语义分析的理论及逻辑运算符号对“都、全、皆、净”的句法结构进行形式化处理。首先以全称量词的量化对象和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为依据,对“都、全、皆、净”的语义内涵进行形式化的描写、解释。然后以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否定结构为分类依据,对其否定形式进行逻辑语义描写。第五章结论。结论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归纳出文章的研究结论;二是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说明。

郝璐杰[8](2021)在《汉语“有得”句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得”句是日常话语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式,包括肯定形式的“有得(的)VP”和否定形式的“没得(的)VP”。本文主要对“有得”句进行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同时探讨与“有得”句相关的一些问题。全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1章是绪论,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使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并对“有得”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2章对“没得VP”与“没的VP”进行了对比。首先描写了两个格式分别允许哪些动词进入,然后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了当不同动词充当VP时,二者在频率上是否有显着性差异。我们发现“没得VP”与“没的VP”在意义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别,但在使用频率上,有6个动词体现出显着性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de”的不同导致人们倾向于将该结构理解为不同的语义。第3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有得”句进行了共时的研究。我们发现VP主要由单音节、基本层次范畴、弱持续性的动词充当;从量值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有得”句分成两类:“有得1”不具有“大量”义,“有得2”具有“大量”义。通过联结主义理论分析发现两种语义的差别主要在于说话人对VP投射的量值不同;话语功能上,“有得1”可以相对客观地表达现实性或非现实性,“有得2”则只能表达非现实性,同时进行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或警告。第4章对“有得”句进行了历时的研究。我们发现“有得”句最早出现在宋代,随着“得”的虚化,“有/无+得NP/VP”可以重新分析为“有/无得+NP/VP”,从而形成“有得”句。“有得”句与“得”字句在近古汉语中结构基本相似,其产生也受到“得”字句的类化作用影响,并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四种不对称现象。“有得”句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得”字句,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补语和表达的事件范畴上。第5章使用构式理论对“X和Y有(得)一V”进行了分析,该结构可以看作是“有得”句延伸出来的一种格式。其主要功能是表示比较,由比较主体(X)、比较基准(Y)和“有(得)一V”构成。该结构的整合层级可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构式义为“说话人认为X在某一比较参项上与Y同样都具有高程度义”。其话语功能由“相对客观的评评价义”向“主观性较强的评价义”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说话者主观性的增强。第6章是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崔梦婷[9](2021)在《汉语伴随义“V着”多维度研究 ——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四个表伴随义“V着”为研究对象,在共时平面描绘其语法分布、语义功能和语篇语用功能,分析共性与差异,并结合历时平面考察该组词的演化历程,探析其演化动因和机制。全文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X着”类词的研究现状加以评述,扼要说明本文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并将本文的语料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主要对伴随义“V着”进行语法分析,论述伴随义“V着”语法功能和成员语法功能分布。语法分布上,伴随义“V着”充当谓语成分、介引成分、状语成分和句外成分;功能分布上,伴随义“V着”成员虽然具备多种词性与语法功能,但通过语料库的检索和数据统计发现,各自有较为突出的词性和优势的语法表现。第三章从语义层面对伴随义“V着”进行分析,将其概括为动作行为、介引依据、修饰摹状和后时顺序四类语义功能,提出伴随义“V着”成员的语义功能涉及多个语义范畴,语义功能内部相互关联,各有侧重。第四章探讨伴随义“V着”的语篇语用功能,分为语篇连接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在语篇连接功能上,伴随义“V着”语篇连接成分间的表达关系主要为时序衔接和逻辑衔接,其中时序衔接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同时顺序和后时顺序。衔接功能体现在承接上文和引出下文;在人际互动功能上,伴随义“V着”能起到引导提示、节点标记和维持话轮的作用。第五章分析伴随义“V着”语法化动因和机制,主要从句法语义制约、认知机制和语用需求三方面讨论。在句法语义制约上,介词和副词伴随义“V着”受到不同的句法和语义结构影响;在认知机制上,主要受隐喻机制、重新分析和类推作用的影响;在语用需求上,其虚化与语篇整合以及韵律制约效应有密切联系。第六章为结语,梳理归纳全文内容,指明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肖昉[10](2021)在《英汉壮中动结构的构句限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英语、汉语、壮语中动结构在构句时的限制并解释其成因。研究中动结构的主语、谓语动词和修饰语发现,中动结构的构句有限制:一是中动结构的主语优先选择序列为工具/处所/方式/时间>受事;二是完成类/活动类/完结类动词是中动结构谓语动词的充分条件,且中动结构的非事件性、口语性和恒时性对中动词具有限制;三是中动结构修饰语要求不指向施事、非自主,传递新信息。

二、句式“NP+VP+AP”句法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句式“NP+VP+AP”句法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
    2.1 汉语位移事件的类型学研究
    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研究
        2.2.1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整体性研究
        2.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局部性研究
    2.3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2.4 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2.4.1 蒙古国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2.4.2 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第三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3.1 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
        3.1.1 指示路径动词“来”和“去”
        3.1.2 “上”“下”类路径动词
        3.1.3 “进”“出”类路径动词
        3.1.4 “经过”“往返”类路径动词
        3.1.5 “离开”“向后”和“到达”类动词
    3.2 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
        3.2.1 位移主体的状态表征
        3.2.2 位移的介质表征
        3.2.3 位移的速度表征
        3.2.4 位移样态、速度及特定主体的综合表征
    3.3 他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3.3.1 身体部位的非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3.3.2 身体部位的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
    4.1 主体·移动
        4.1.1 NP+V_(移动)
        4.1.2 V_(移动)+NP
    4.2 主体·移动·路径
        4.2.1 NP+V_(自移)+路径动词
        4.2.2 NP_1+V_(他移)+路径动词+NP_2
        4.2.3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
        4.2.4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
    4.3 主体·移动·路径·背景
        4.3.1 NP+V_(移动)+NP_L
        4.3.1.1 NP+V_(路径)+NP_L
        4.3.1.2 NP_L+V_(自移)+NP
        4.3.1.3 NP+V_(自移)+路径动词+NP_L
        4.3.2 NP+介词+NP_L+V_(自移)
        4.3.2.1 NP+V_(自移)+到/在+NP_L
        4.3.2.2 NP+向/往/朝+NP_L+V_(自移)
        4.3.2.3 NP+从/由+NPL+V_(自移)
        4.3.3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
        4.3.3.1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NP
        4.3.3.2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4.3.3.3 NP_1+把+NP_2+V_(他移)+NP_L
        4.3.4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4.3.4.1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4.3.4.2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4.4 小结
第五章 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
    5.1 NP+V的习得
        5.1.1 NP+V(了)的习得
        5.1.2 NP+V+路径动词的习得
    5.2 NP+V+NP_L的习得
        5.2.1 NP+V+NP_L的习得
        5.2.1.1 路径动词使用种类少、频率高
        5.2.1.2 路径动词“去”的泛化使用
        5.2.2 NP+V+路径动词+NP_L的习得
        5.2.2.1 “M+P”的习得
        5.2.2.2 “NP_L”的习得
    5.3 NP+介词+NP_L+V的习得
        5.3.1 介引不同背景信息的介词习得
        5.3.1.1 介词“从”和“在”的混用
        5.3.1.2 介词“朝”“向”“往”的习得
        5.3.1.3 介词“在”和“到”的混用
        5.3.2 位移背景信息表达的习得
        5.3.3 位移方式动词的习得
        5.3.3.1 方式动词的使用有限
        5.3.3.2 方式动词与移动框架元素配置的偏误多
        5.3.3.3 蒙古语方式动词的义位误推
        5.3.3.4 受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影响
    5.4 其他偏误类型
        5.4.1 “把”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5.4.2 “被”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汉语和东南亚语言连动结构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语言概览及对象选取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1.4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连动结构之概念界定
        2.2.1 汉语连动式的定义
        2.2.2 跨语言连动式定义
        2.2.3 本研究的工作定义
    2.3 连动结构之类型划分
        2.3.1 形式导向型分类
        2.3.2 语义驱动型分类
        2.3.3 本研究的分类方法
    2.4 连动结构之路径探讨
        2.4.1 生成语法框架
        2.4.2 语法化视角
        2.4.3 类型学视野
        2.4.4 本研究的理论范式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描写思想和原则
    3.3 语义功能与潜势
        3.3.1 元功能思想
        3.3.2 及物性系统
    3.4 句法范畴及关系
        3.4.1 基本范畴
        3.4.2 成分关系
    3.5 加的夫语法框架下的连动式
    3.6 小结
4 连动结构之系统功能视角分析
    4.1 引言
    4.2 经验意义下的连动结构
        4.2.1 趋向型连动句
        4.2.2 工具型连动句
        4.2.3 方式型连动句
        4.2.4 姿态型连动句
        4.2.5 损益型连动句
    4.3 逻辑意义下的连动结构
        4.3.1 顺承型连动句
        4.3.2 因果型连动句
        4.3.3 目的型连动句
        4.3.4 条件型连动句
    4.4 小结
5 研究讨论
    5.1 引言
    5.2 异同之处
        5.2.1 共性
        5.2.2 个性
        5.2.2.1 成分顺序
        5.2.2.2 紧密程度
        5.2.2.3 体标记的运用
    5.3 原因阐释
        5.3.1 语言维度
        5.3.2 思维认知
        5.3.3 文化因素
    5.4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创新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体裁与体裁分析
    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
        2.2.1 摘要语步结构理论模式
        2.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现状
    2.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
        2.3.1 元话语的概念
        2.3.2 元话语理论模式
        2.3.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现状
    2.4 研究现状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问题
    3.3 语料标注及说明
    3.4 研究步骤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宏观层面的摘要语步结构分析
        4.1.1 常规语步结构
        4.1.2 非常规语步形式
    4.2 微观层面的摘要语篇特征分析
        4.2.1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组织策略分析
        4.2.2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互动方式分析
        4.2.3 基于语步视角下的摘要语篇常用句法结构分析
第五章 结语
    5.1 回应研究问题
    5.2 对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的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一、构式的性质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一) 构式的联系观
        (二) 构式的层级观
        (三) 构式的互动观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致使移动式
        (四) 命令允让式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倒置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三、致使移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四、命令允让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三、倒置式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三节 小结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小结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有”的本体研究现状
        1.2.1.1 “有”的句法研究
        1.2.1.2 “有”的语义研究
        1.2.1.3 “有”的语用研究
        1.2.2 “有”的习得教学研究现状
        1.2.2.1 “有”的用法偏误分析
        1.2.2.2 “有”的跨语言对比分析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动词“有”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则描述
    2.1 “有”的句法分布
        2.1.1 “有”字短语作谓语
        2.1.1.1 构成动宾短语作谓语
        2.1.1.2 构成连谓短语作谓语
        2.1.1.3 构成兼语短语作谓语
        2.1.2 “有”字短语作其他句法成分
        2.1.2.1 “有”字短语作定语
        2.1.2.2 “有”字短语作状语
        2.1.2.3 “有”字短语作补语
        2.1.2.4 “有”字短语作主语或宾语
    2.2 “有”的语义分类
        2.2.1 表存在
        2.2.2 表领有
        2.2.3 表程度
        2.2.4 表发生或出现
        2.2.5 表包括、列举
        2.2.6 表不定指
    2.3 “有”的语用功能
        2.3.1 表叙述
        2.3.2 表描述
        2.3.3 表判释
        2.3.4 表评议
第三章 动词“有”的冗余偏误分析
    3.1 “有”的冗余偏误语料统计与选取
    3.2 偏误类型分析
        3.2.1 句法偏误
        3.2.1.1 “有”在谓语位置上的冗余
        3.2.1.2 “有”在其他句法位置上的冗余
        3.2.1.3 其他偏误
        3.2.2 语义偏误
        3.2.2.1 发生或出现义偏误
        3.2.2.2 存在义偏误
        3.2.2.3 领有义偏误
        3.2.2.4 不定指义偏误
        3.2.2.5 程度义偏误
        3.2.2.6 包括、列举义偏误
        3.2.3 语用偏误
        3.2.3.1 表叙述
        3.2.3.2 表判释
第四章 动词“有”冗余偏误的成因及教学对策
    4.1 偏误成因
        4.1.1 多样化结构误用
        4.1.2 意义类别界限不清
        4.1.2.1 “有”的发生、出现义重复
        4.1.2.2 “有”的存在义重复
        4.1.2.3 “有”的领有义重复
        4.1.2.4 “有”的不定指义重复
        4.1.2.5 “有”的程度义重复
        4.1.2.6 “有”的包括、列举义重复
        4.1.3 习惯搭配的影响
        4.1.3.1 “X+有”结构习惯搭配的影响
        4.1.3.2 “有+X”结构习惯搭配的影响
        4.1.4 语际干扰
    4.2 应对策略
        4.2.1 教学策略
        4.2.1.1 重视对比教学,避免语内、语际干扰
        4.2.1.2 强化情境教学
        4.2.1.3 注重梯级教学
        4.2.2 学习策略
结语
附录:动词“有”的冗余偏误语料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7)现代汉语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逻辑语义研究现状
        1.2.2 副词“都”的研究现状
        1.2.3 副词“全”的研究现状
        1.2.4 副词“皆”的研究现状
        1.2.5 副词“净”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
    1.4 语料来源
    1.5 符号说明
2 “都、全、皆、净”的句法特征
    2.1 “都”的句法特征
        2.1.1 “都”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2.1.2 “都”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2.1.3 “都”的否定结构
    2.2 “全”的句法特征
        2.2.1 “全”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2.2.2 “全”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2.2.3 “全”的否定结构
    2.3 “皆”的句法特征
        2.3.1 “皆”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2.3.2 “皆”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2.3.3 “皆”的否定结构
    2.4 “净”的句法特征
        2.4.1 “净”量化对象的句法特征
        2.4.2 “净”联结的谓语成分的句法特征
        2.4.3 “净”的否定结构
    2.5 小结
3 “都、全、皆、净”的语义内涵
    3.1 “都、全、皆、净”的语义特征
        3.1.1 “都”的语义特征
        3.1.2 “全”的语义特征
        3.1.3 “皆”的语义特征
        3.1.4 “净”的语义特征
    3.2 “都、全、皆、净”的语义指向
        3.2.1 “都”的语义指向
        3.2.2 “全”的语义指向
        3.2.3 “皆”的语义指向
        3.2.4 “净”的语义指向
    3.3 “都、全、皆、净”的替换条件
        3.3.1 量化对象表示全量复数
        3.3.2 量化对象表示复数的统指/逐指表达式
        3.3.3 量化对象表示近似全量的复数
        3.3.4 量化对象表示部分时间副词
    3.4 小结
4 “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分析
    4.1 “都”的逻辑语义分析
        4.1.1 “都”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4.1.2 “都”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4.2 “全”的逻辑语义分析
        4.2.1 “全”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4.2.2 “全”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4.3 “皆”的逻辑语义分析
        4.3.1 “皆”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4.3.2 “皆”修饰形容词性成分的逻辑表达式
    4.4 “净”的逻辑语义分析
    4.5 “都、全、皆、净”的否定逻辑语义分析
        4.5.1 “都”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4.5.2 “全”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4.5.3 “皆”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4.5.4 “净”的否定逻辑表达式
    4.6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汉语“有得”句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有得(的)VP”的研究现状
        1.3.2 “没得(的)VP”的研究现状
        1.3.3 “有/没得(的)VP”的研究现状
        1.3.4 “有得”句相关句式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理论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没的VP”与“没得VP”的区别及原因
    2.1 “没的VP”与“没得VP”的对比
        2.1.1 “没的VP”与“没得VP”的准入动词
        2.1.2 动词频率差异的显着性检验
    2.2 “没的VP”与“没得VP”差异的原因
    2.3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得”句的句法、语义及功能
    3.1 “有得”句中的VP
        3.1.1 VP以单音节为主
        3.1.2 VP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主
        3.1.3 VP以弱持续性动词为主
    3.2 “有得”句的语义量级类型与联结主义分析
        3.2.1 “有得”句的语义量级类型
        3.2.2 “有得_2”的激活条件
        3.2.3 “有得”句的联结主义分析
    3.3 “有得”句的话语功能
        3.3.1 “有得_1”:描述现实或预测假设
        3.3.2 “有得_2”:主观评价或警告
    3.4 小结
第四章 “有得”句的形成、演化及相关问题
    4.1 “有得”句的形成和历时演化
        4.1.1 “得”的演化与“得”字句的基本格式
        4.1.2 “有得”句的产生
        4.1.3 “有得”句的发展演化
    4.2 “有得”句发展过程中的不对称性
        4.2.1 C类多于A、B类
        4.2.2 否定式多于肯定式
        4.2.3 “得”多于“的”
        4.2.4 一些作品中“没的”与“有的”比例悬殊
    4.3 “有得”句与“得”字句的共性与个性
        4.3.1 “得”字句的事件范畴
        4.3.2 “有得”句的事件范畴
    4.4 小结与余论:“有得”句的定性问题
第五章 作为构式的“X和Y有(得)一V”格式
    5.1 “X和Y有(得)一V”的构件
        5.1.1 V的准入分析
        5.1.2 X和Y的指称特点
    5.2 “X和Y有(得)一V”的概念整合层级
        5.2.1 A级:低整合度
        5.2.2 B级:中整合度
        5.2.3 C级:高整合度
    5.3 “X和Y有(得)一V”的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
        5.3.1 “X和Y有(得)一V”的构式义
        5.3.2 “X和Y有(得)一V”的话语功能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汉语伴随义“V着”多维度研究 ——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X着”类词研究现状
        1.2.1 综合研究
        1.2.2 分类研究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第二章 伴随义“V着”的语法分析
    2.1 伴随义“V着”的语法分布
        2.1.1 伴随义“V着”充当谓语成分
        2.1.2 伴随义“V着”充当介引成分
        2.1.3 伴随义“V着”充当状语成分
        2.1.4 伴随义“V着”充当句外成分
    2.2 伴随义“V着”的功能分布
        2.2.1 “伴着”的语法功能
        2.2.2 “随着”的语法功能
        2.2.3 “跟着”的语法功能
        2.2.4 “接着”的语法功能
    2.3 小结
第三章 伴随义“V着”的语义分析
    3.1 动作行为
        3.1.1 “伴着”表动作行为
        3.1.2 “随着”表动作行为
        3.1.3 “跟着”表动作行为
        3.1.4 “接着”表动作行为
    3.2 介引依据
        3.2.1 “伴着”介引依据
        3.2.2 “随着”介引依据
        3.2.3 “跟着”介引依据
    3.3 摹状修饰
        3.3.1 “伴着”表摹状修饰
        3.3.2 “随着”表摹状修饰
        3.3.3 “跟着”表摹状修饰
        3.3.4 “接着”表摹状修饰
    3.4 后时顺序
        3.4.1 “随着”表后时顺序
        3.4.2 “跟着”表后时顺序
        3.4.3 “接着”表后时顺序
    3.5 小结
第四章 伴随义“V着”的语篇语用功能
    4.1 语篇连接功能
        4.1.1 表达关系
        4.1.2 衔接功能
    4.2 人际互动功能
        4.2.1 引导提示
        4.2.2 标记节点
        4.2.3 维持话轮
    4.3 小结
第五章 伴随义“V着”语法化动因与机制
    5.1 句法语义制约
        5.1.1 伴随义介词“V着”的句法语义制约
        5.1.2 伴随义副词“V着”的句法语义制约
    5.2 认知机制
        5.2.1 隐喻机制
        5.2.2 重新分析与类推
    5.3 语用需求
        5.3.1 语篇整合
        5.3.2 韵律制约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英汉壮中动结构的构句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动结构的主语选择限制
    (一)凸显(profiling)与典型事件(canonical event)
    (二)中动结构的主语选择序列
    (三)中动结构的主语凸显
        1.工具主语中动结构
        2.受事主语中动结构
        3.处所/时间主语中动结构
二、中动结构谓语动词的选择限制
    (一)动词分类
    (二)中动语义对动词的限制
三、中动结构修饰语的选择与替代
    (一)中动结构修饰语的选择
    (二)中动结构修饰语的功能与替代
四、结论

四、句式“NP+VP+AP”句法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D]. 王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用来”“用以”“用于”“用在”的共时比较与成词考察[D]. 罗婉君.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汉语和东南亚语言连动结构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D]. 杜文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D]. 高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6]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词“有”的冗余偏误研究[D]. 刘思捷. 安阳师范学院, 2021
  • [7]现代汉语全称量词“都、全、皆、净”的逻辑语义研究[D]. 王帮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汉语“有得”句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郝璐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汉语伴随义“V着”多维度研究 ——以“伴着/随着/跟着/接着”为例[D]. 崔梦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英汉壮中动结构的构句限制[J]. 肖昉. 河池学院学报, 2021(02)

标签:;  ;  ;  ;  

句型“NP+VP+AP”的句法结构特点及其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