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话语中的人际功能与表达

科技话语中的人际功能与表达

一、科技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及其表达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姜嘉兴[1](2020)在《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意义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多以实现评价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为主。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评价意义包含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其中态度系统是评价意义的核心,介入与级差系统负责调节态度意义(Martin&White,2005)。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如Halliday&Hasan,1985;Sinclair,1987)认为,介入与级差系统中的资源以及一些评价系统以外的词汇语法资源也具有态度意义,进而实现评价意义。这类评价意义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当前学界对这种隐性评价意义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讨论不多;(2)对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描写不足;(3)对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协作机制解释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深入探讨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对隐性评价资源进行描写并建构相应的分析框架,同时对该框架内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协作机制进行阐释。首先,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了讨论。为了说明隐性评价意义的本质,本文引入与评价意义相关的价值哲学理论对隐性评价意义与评价理论中的评价意义进行区分,发现前者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即对某种价值成立的可能性的判断结果,而后者则是对给定价值效用的记录或陈述。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家对评价意义的讨论,进一步推理出隐性评价意义的三个组成成分:价值的内容、价值成立的条件及价值的表征方式,并据此构建了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系统、情景系统与推理系统。其次,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情景、推理系统中的资源分别进行了描写。根据隐性评价意义的特征,本文选取学术语篇为研究对象,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源,各取SCI、SSCI、A&HCI近10年内(2008年~2018年)影响因子排在前100位的研究性论文作为本文的研究语料(共300篇,约200万字),对其进行定性的实例分析与定量的语篇检索(包括索引定位、词频检索、搭配检索等)。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与总结,得到的隐性评价意义三个系统中包含的资源类型如下:在价值系统中,由于价值意义是人们判断的结果,本文引入心理学中激活判断活动的三种启发方式,将价值系统分为代表式、可得式、锚定式三种类别。根据语料分析的结果,实现代表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具有限定性、精确性、特殊性等概念的指称语、修饰语、附加语;(2)含有归属、识别、象征等概念的参与者成分以及附加语;(3)包含相似性或差异概念的参与者成分和修饰语。实现可得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含有介绍性、客观性、清晰性等概念的及物过程、参与者成分及修饰语;(2)具有建议或计划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锚定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数量语或具体数字;(2)表达数量关系的及物过程、修饰语及一些衔接手段;(3)具有包含或排除概念的及物过程。在情景系统中,由于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是语篇作者主观建立的即时情景,本文引入话语分析中“语境模型”的基本观点(即语境具有主观性),将情景系统分为设置与发生两个子系统。研究发现,情景的设置系统包括突显、情态、言据三个子系统,其内部语言资源包含:(1)表达比较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比较结构以及表达因果概念的物质过程、连词(词组)、附加语等;(2)情态动词;(3)学术语篇的引用方式以及属格人称代词。情景的发生系统指情景内各种信息的存在方式,由及物过程的完成体与进行体实现。在推理系统中,本文将价值意义的组织方式视为解决学术语篇研究问题的心理表征过程,借鉴心理学中“心理模型”的基本观点,认为推理过程即为心理表征,并将推理系统分为归纳与演绎两个成分。研究发现,归纳可由含有总结或完成概念的物质过程、参与者成分、修饰语、附加语等资源实现或具备起源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演绎有主、客观之分,由主位推进模式实现。推理依靠的知识类型可以分为算法类知识与描写/解释类知识。算法类知识可由含有顺序概念或先后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实现,描写/解释类知识的识别取决于小句表达的具体内容及上下文。最后,本文通过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所收集的部分语料,并基于分析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三个系统间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建立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三维空间模型及其矢量与代数两种表征方式。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关于评价意义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在理论上阐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隐性与显性评价意义间的关系,说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部构成,拓展了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之间的关系,解释了语言、心理、语境在隐性评价意义中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在应用方面,对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探究不仅呈现了实现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而且为学术语篇写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写作策略,使学术语篇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适切的语言表达。

王鑫[2](2017)在《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应用研究 ——以COCA语料库中的哲学、教育学和医学语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关注某种语言现象在不同学科学术语篇中的应用,而认知情态表达了说话人对其所说话语的认知程度以及他对做论述可能性的判断程度,也被广泛应用到学术语篇中。所以本文旨在对比研究认知情态标记在不同学科学术语篇中的应用情况并观察其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着性水平。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认知情态标记在哲学、教育学和医学学术语篇中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借助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从其中的哲学、教育学和医学三个学科学术语篇中各抽取20篇共60篇进行研究,主要对认知情态标记在三个学科学术语篇中的使用频率、使用类型、在语篇中分布以及发挥的功能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显示,在使用频率方面,教育学、哲学和医学学术语篇依次呈递减趋势,并差异性显着;在使用类型方面,主观感觉型认知情态实义动词在哲学中的应用远远超过医学,推测型认知情态实义动词在医学和教育学中的差异较小,但二者远远多于哲学学科,并差异性显着;在语篇结构的分布方面,哲学、教育学和医学的结论部分认知情态标记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依次递减;在功能方面,在人际功能上认知情态标记在三学科学术语篇中具有明显差别。所以能够得出在不同的学科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的使用在上述四个方面上都存在显着差异。从而进一步对学术英语教学和学术英语写作提供建议。

杨红[3](2015)在《英语社论文体中人际元语篇标记语》文中认为区分语篇的命题意义与非命题意义是元语篇研究的核心。但以往的研究大多在命题与非命题元素之间产生大量的重叠现象,导致该领域研究的模糊性。模糊限定语和情态是人际元语篇的重要载体,它们在英语社论中成为人际意义的关键标记语。本文对社论中承载人际元语篇的模糊限定语和情态进行定义和分类,消解元语篇研究中命题元素与非命题元素之间的模糊性。

孟盈珂[4](2012)在《科普语篇的人际意义:积极介入》文中指出系统功能语法关于人际元功能的论述和评价理论中关于介入的部分能够很好地分析语篇的人际特征。科技语篇即使作为一种普遍认为严谨和客观的表达,也存在着显着的人际特征。而科普语篇作为科技语篇的普及形式,因为作者和受众身份的改变,较之科技语篇在人际上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利用自构建语料库,对特定的语法项进行统计和对比,初步探讨了英语科普语篇的一些人际意义。

张佩[5](2012)在《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英文简历中正面信息的传递》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一些学者们倾向于对某一特定语篇进行人际功能研究。例如有人对个人自传、学术话语、广告语篇、政治演讲稿、旅馆宣传册等进行人际功能研究。作为当代求职的必要手段,简历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文简历作为通用的简历形式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以上两种原因构成了本文写作的动因,作者以本土英文简历为研究对象,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试图分析英文简历中正面信息是如何传递的。考虑到英文简历的文体特征,本文也会从字系学角度探讨英文简历是如何通过非语言手段来帮助实现正而信息传递的。作者希望借此研究,能为英文简历的写作以及英文简历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通过比较专业的国外简历网站,收集了近200份英文简历,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50篇作为研究语料。作者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两个方面对这50份英语母语人士的英文简历进行分析;同时本文也会从字系学的空间和标记两方面对语料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英文简历是如何通过非语言特征实现人际功能传递正面信息的。本文将采用定性、定量和描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50份语料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是从国内国外两方面阐述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第四章主要是介绍本文数据收集过程和研究方法;第五章主要详细地阐述本文主要的研究和分析内容,即英文简历中的正面信息是如何通过人际功能的实现得以传递的;第六章是对本文的一个总结。经研究发现,在语气系统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是陈述语气,求职者使用陈述句来介绍个人信息、工作经历等;在人称系统方面,求职者更多的是使用无主语句描述工作经历,主要是因为简历文体特征,要求语言精练简洁;而在时态方面,主要是以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分别用于说明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和工作经历。在情态系统分析中,情态方而主要采用带有褒义感情色彩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情态助词来表达求职者的求职意愿。在字系方面,主要使用空间和标记等手段突出简历中的正面信息,从而实现人际交往功能和信息传递。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统计分析,作者对英文简历中正面信息传递的手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对于指导求职者英文简历的写作和英文简历的教学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毛硕[6](2008)在《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的语类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带有劝说目的的普通科技语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影响。这样的语篇在本文中命名为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PGST discourse)。本文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展开研究,根据Hasan(1984)的语篇结构理论、Swales’(1990)和Bhatia (1993)语类分析方法分析了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的语体结构。本文试图得出一个能阐释语篇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其交流目的的语类结构模式。同时本文还分别借助亚里士多德“三诉诸”(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人品诉诸)理论宏观分析了样本的劝说策略,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样本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文体特征,进一步解释语篇的劝说过程。本文采用的九篇样本均来自于世界着名并且广泛发布的科技杂志或学报,利用“语步”和“步骤”的概念来考察在这些例文中步骤是怎样逐渐组成语步的。通过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得出了每一个例文清晰而简洁的结构图。再通过对各结构的综合的比较和提炼,最后得到一个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的语类结构,即“WHAT- WHY- HOW- ACTION”四个语步。第一语步介绍语篇的主题、或讲述的什么内容、或要求读者做什么;第二语步阐述为什么要接受语篇所提倡的观念。第三语步阐述如何才能达到目的。第四语步号召读者行动起来。通过分析,“WHAT-WHY-HOW-ACTION”模式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样本。但由于内容和结构安排的不同,一些语步中的部分步骤显得比较灵活,然而绝大多数步骤是相对固定并在整个劝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现象与Hasan(1984)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相吻合。本文运用亚里士多德劝说“三诉诸”原理,对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进行了修辞学分析。分析表明,在理性诉诸方面,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介绍信息并且运用许多引用和统计数据来让语篇更加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在气质诉诸方面,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借助客观描述、知识性和权威性的鉴定以及有力的表达来增强劝说效果。在情感诉诸方面,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通过语步、步骤的安排和词汇的选择达到友善、积极和以读者为导向的效果,以增强劝说力度。最后本文还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义层面分别对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进行了文体分析。在词汇层面,半科技、非科技词汇和口语词汇的频繁使用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并且让语篇更加友好,显得更加平易近人。同时一些情感词汇的使用为整个劝说过程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在句法层面,主动语态使交流更加自然,并且让读者更容易接受语篇中的内容。两种形式的祈使句也极大增强了劝说效果。在语篇层面隐含意义作为衔接手段被着重介绍和分析。有了这些无形的工具,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就更加逻辑化和容易理解,也就容易达到劝说目的。了解以劝说为目的的普通科技语篇语类结构有利于对科技出版物的理解。对该语类的结构、修辞手法和文体特征的把握也将使科技劝说效果更加明显,从而让科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郑翠[7](2007)在《普通科技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功能分析》文中指出人际意义是韩礼德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们用语言和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的功能。韩礼德明确的指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但韩礼德为使他的语法系统简洁准确而只研究了语气、情态和语调,并把它们作为构成人际功能的主要成分,其他一些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人际意义可以有多种实现手段,如特定语篇中时态的运用特点、反身表达等,本论文打破功能语法对人际功能阐述的层面-小句,主要从三个方面即人称、语气和情态,尝试探讨普通科技英语这一特定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科技英语是在社会科技文化圈内与科技人员语言行为有关的具有特色的英语,被划分为专用科技英语和普通科技英语两种,前者的内容专业化很强,是专门为从事某项专业的科技人员而写,后者几乎用于包括不同专业的所有领域,主要是讨论科普知识,本论文将主要讨论普通科技英语。许多年来人们对于普通科技英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语法、认知、文体方面,以及一些具体的应用,如写作、翻译、教学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方面,而对其人际功能方面的研究鲜有提及。事实上,除了向读者传达一定的科技信息外,普通科技英语语篇也体现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因为这一特定语篇中存在着两个参与者,传达信息的专业作者和接受信息的普通读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作者由于拥有更多的知识而与普通读者存在一种权势关系,但他们存有与读者保持平等信任关系的愿望。他们一方面想让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而不感到受到了压制,另一方面他们又想保持或者加强他们的权势地位。这一矛盾必然在词汇语法的选择上有所体现。本论文立足与一个新的视角-人际意义功能,对普通科技英语语篇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普通科技英语的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补充,并通过分析这一特定语篇人际功能的语言实现手段尝试对科技英语的写作、翻译和教学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语篇分析、普通科技英语语篇及人际意义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语境理论、语域理论及人际功能等本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介绍了普通科技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为下文的具体分析做好了理论铺垫。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介绍了论文的语料收集和科研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表格和数据详细论述了普通科技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是如何在人称、语气和情态这三个方面得以实现的。第四章着重阐述了论文对写作、翻译和教学的启发作用。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对普通科技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功能进行研究是有益而且可行的,它一方面使普通科技英语作者能有效利用人际功能实现手段更好向读者传达科技信息,另一方面使读者能准确迅速的了解文章内容,有效的科技英语应用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指出由于专业和语料的限制,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

马亚丽[8](2007)在《英语科技论文中中英学者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表现为许多词语所指称的客观概念在客观世界中没有明确的外延,概念与概念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比如英文中的mountain,hill,多大多高的山可以称为mountain,多小多矮的山才是hill?语言的模糊性还表现为语言中有一类表达法,他们具有修正、限制概念,避免把话说得太死,使语言表达灵活,有回旋余地的作用,如sort of,almost,about,seem等。前一类是“模糊概念”,后一类则是模糊限制语(hedges),它被认为是最普遍,最典型,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模糊语言。模糊限制语最早是由乔治·拉可夫(George Lakoff)于1972年提出并开始研究的,他认为模糊限制语是“把一些事物弄的模模糊糊的词语”。继Lakoff之后,西方学者在20世纪八十年代又对模糊限制语作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其中集大成者是Hyland。我国学者也有一些论文发表,如何自然,陈志安等。本文采纳了Hyland对模糊限制语的观点,并对其分类进行了部分修改。Hyland根据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将其分为“倾向内容的模糊限制语(content-oriented hedges)”,“倾向读者的模糊限制语(reader-oriented hedges)”。作者在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华中师范大学高晓芳教授的研究成果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倾向内容的模糊限制语(content-oriented hedges)”,“倾向作者的模糊限制语(writer-oriented hedges)”,“倾向读者的模糊限制语(reader-oriented hedges)。”倾向内容的模糊限制语缓和命题内容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它模糊限制作者对世界的看法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作者使用倾向内容的模糊限制语,旨在更为准确地表达命题。倾向内容的模糊限制语通常通过情态动词、认知性副词、形容词、名词等实现。倾向作者的模糊限制语是以作者为焦点的,作者使用此类模糊限制语来保护自己,降低因命题遭到异议而带来的后果。作者的责任可以通过非人称结构,被动语态,承认实验条件、模式、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或知识的缺乏来降低。倾向读者的模糊限制语给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以更大的关注,作者可以邀请读者参与到语篇中来进行讨论。Hyland认为,倾向读者的模糊限制语通常涉及作者出席,作者通过展现个人观点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至于科技论文,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掩饰作者的存在、直接用事实说话的纯客观的传递信息的文体。然而,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学术写作经常蕴含着作者的个人观点。科技文章写作者需要把研究成果谨慎、准确而谦逊地表达出来,以满足学术团体的要求,获得他们的认可。这种语用交际策略因文化的不同而显得薄弱,使得二语学习者难以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然而模糊限制语在科技文体中又是举足轻重,不可小视的。它一方面可以帮助作者减弱话语的绝对性,表达的接近于或者几乎是事实,同时又避免过于主观,为自己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尊重读者,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从而加大被认可的机会。本文对两个自建的语料库,即作者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和以英语为母语的科技文章的语料库(文章选自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天文物理、环境科学四个领域,共40篇文章,计124,909字)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旨在探寻以汉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的科技学者在科技文体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异同。通过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功能及实现形式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作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数量种类上都比较少,且趋向于使用语气比较强的模糊限制语。针对这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确认模糊限制语是是科技文体写作的一个有效的表达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期望能够在特殊用途英语教学中提高二语作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及写作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并希望对我国的翻译学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包括六部分。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第二章是文献总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科技语篇和模糊限制语的背景知识作了概述。语料收集和研究方法在第三章中详细说明。第四章对模糊限制语的实现形式进行了阐述并将两个语料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对比分析,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五章介绍对比分析的结果及其对英语教学、写作、翻译的启示。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和本研究的局限。

杨希[9](2007)在《汉语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让消费者认识汽车品牌、了解新车型、推销新产品的汽车广告,近年来一直呈上升的态势,已经成为广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广告中的语言使用实际上是在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交际表现,对汽车广告人际意义的研究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来弄清楚广告主是怎样通过广告来有效地与消费者沟通并说服他们采取购买的行动。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它不仅指人们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还包括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结合李战子拓展的人际意义研究框架,围绕语气、情态和人称3个方面对100篇从报纸和汽车杂志上搜集到的汉语汽车广告进行人际意义分析,并从人际意义的视角对汉英汽车广告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影响汉英汽车广告人际意义表达差异的因素,以期找到汽车广告人际意义的各类语言手段和规律,并能为汽车广告的撰写提供更有效的思路。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汉语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在情态、语气和人称三个系统中的实现有如下特点:情态系统方面,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量值的情态表达可以用来调节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密远近关系;语气系统方面,汽车广告主的给予信息和要求信息这两种基本言语地位可以由典型和非典型两种形式得以实现;人称系统方面,使用各种不同的人称代词及其结合使用可以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缩短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实现加强广告主对消费者的影响并与其建立良好关系的人际意义。此外,研究中发现的汉英汽车广告中人际意义表达的异同,尤其是不同之处,对汽车广告的撰写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王丽锦[10](2006)在《对英文求职信的人际意义分析 ——从系统功能角度》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语言的功能之一,人际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就如韩礼德指出的那样,人们用语言来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影响他人的行为,或试图改变别人的观点等。在这篇论文里,50篇英文求职信的每一封信被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分析,然后观察人际意义是如何在各个系统中得以实现的。在这篇论文里,情态助词,语气状语,人际隐喻等都分别被分析。经研究发现,情态助词可以反映求职者的意图,想法和态度,也隐现了其自信。语气状语用来加强求职者的表达。时态是令读者相信求职者正是恰当人选的一种手段。另外,时态,“if”从句,以及祈使句也被分析。祈使句用来间接地加强意愿或要求。“if”结构给读者一更大的选择自由。因此,求职信也采用了礼貌原则。本文也采用了心理学分析。总之,经研究发现,求职者在写求职信时采取了种种手段来影响雇佣者(读者)的想法或对求职者的印象,并最终达到与雇佣者(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

二、科技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及其表达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及其表达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评价意义的概念研究
    2.3 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研究
        2.3.1 隐性评价意义的语篇资源
        2.3.2 隐性评价意义的局部词汇、语法资源
        2.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2.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
        2.4.1 隐性评价意义与人际元功能
        2.4.2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篇元功能
        2.4.3 隐性评价意义与概念元功能
        2.4.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相关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2.5 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研究
        2.5.1 情态、立场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2.5.2 模糊语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2.5.3 隐性评价意义在学术语篇中的应用
        2.5.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的现存问题
    2.6 小结
3 理论框架
    3.1 概述
    3.2 隐性评价意义的组成成分:价值、情景与推理
    3.3 理论基础
        3.3.1 语言的系统与元功能
        3.3.2 价值的启发方式——价值激活
        3.3.3 心理模型——推理过程
        3.3.4 语境模型——情景建构
    3.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3.4.1 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
        3.4.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3.5 小结
4 隐性评价的价值系统及其资源
    4.1 概述
    4.2 代表式启发及其资源
        4.2.1 确指意义及其资源
        4.2.2 范畴意义及其资源
        4.2.3 类比意义及其资源
    4.3 可得式启发及其资源
        4.3.1 陈述意义及其资源
        4.3.2 提议意义及其资源
        4.3.3 可得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4.4 锚定式启发及其资源
        4.4.1 数量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4.4.2 范围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4.4.3 关系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4.4.4 锚定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4.5 小结
5 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系统及其资源
    5.1 概述
    5.2 情景的设置及其资源
        5.2.1 突显及其资源
        5.2.2 情态及其资源
        5.2.3 言据及其资源
    5.3 情景的发生及其资源
        5.3.1 事实及其资源
        5.3.2 事件及其资源
    5.4 小结
6 隐性评价意义的推理系统及其资源
    6.1 概述
    6.2 推理系统的展开方式及其资源
        6.2.1 归纳推理及其资源
        6.2.2 演绎推理及其资源
    6.3 推理过程中的知识类型
        6.3.1 算法类知识及其资源
        6.3.2 描写/解释类知识及其资源
    6.4 小节
7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及其选择机制
    7.1 概述
    7.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
        7.2.1 价值系统的应用分析
        7.2.2 情景系统的应用分析
        7.2.3 推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7.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特征及其选择机制
        7.3.1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多重身份
        7.3.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语义合成
        7.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维度与空间
        7.3.4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选择机制及其表征方式
    7.4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局限性与不足
    8.3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文语料库来源
附录B 节选语料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2)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应用研究 ——以COCA语料库中的哲学、教育学和医学语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认知情态的研究现状
        一、认知情态的理论研究
        二、认知情态的应用研究
    第二节 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应用研究现状
        一、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应用研究
        二、某一学科领域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应用研究
        三、多学科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应用的对比研究
    第三节 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学科的选择
        二、语料来源
        三、认知情态标记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工具
        一、BYU-COCA语料库网络端
        二、AntConc3.4.4w
        三、Chi-Square Calculator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二、对比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的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一、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二、使用频率差异的主要体现
    第二节 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的使用类型对比分析
        一、情态动词标记在各学科学术语篇中的对比分析
        二、形容词和副词标记在各学科学术语篇中的对比分析
        三、实义动词标记在各学科学术语篇中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认知情态标记在学术语篇中的位置分布对比分析
        一、认知情态标记在各学科学术语篇中的位置分布
        二、认知情态标记在各学科学术语篇中的位置分布的对比分析
    第四节 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实现的功能对比分析
        一、认知功能在各学科学术语篇中的体现
        二、人际功能在各学科学术语篇中的体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对学术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对中国学者学术英语写作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的局限性
        二、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英文简历中正面信息的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Study Background
    1.2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Study Methodolog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2.1.1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Before Halliday
        2.1.2 Notions of Halliday's Interpersonal Function
        2.1.3 Other Approaches to Interpersonal Function Beyond Halliday's
    2.2 Study on English Resume
        2.2.1 Previous Study on English Resume by Scholars Abroad
        2.2.2 Previous Study on English Resume by Scholar at Home
Chapter Thre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English Resume
    3.1 Halliday's Theory 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3.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3.1.2 Definition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3.1.3 The Main Related Elements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3.2 Graphology
        3.2.1 Space
        3.2.2 Marking
    3.3 English Resume
        3.3.1 Definition of English Resume
        3.3.2 Stylistic Feature of English Resume
Chapter Four Data Collection and Study Methodology
    4.1 Corpus Establishment
    4.2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4.3 Method
Chapter Five The Conveyance of Positive Information by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EnglishResume
    5.1 Positive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Mood System
        5.1.1 Mood Distribution in English Resume
        5.1.2 Declarative
        5.1.3 The Elements in Declarative Mood
    5.2 Positive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Modality System
        5.2.1 Modal Auxiliary
        5.2.2 Mood Adjunct
        5.2.3 Nouns,verbs and ad-jectives with emotional color
    5.3 Positive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Graphology
        5.3.1 Space
        5.3.2 Marking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ments

(6)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的语类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
    1.2 Methodology
Chapter 2 Review of Studies on Genre
    2.1 What is Genre
    2.2 Genre Analysis
    2.3 Generic Structure
Chapter 3 Persuasion-oriented Gene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GST) Discourse
    3.1 EST and EGST
    3.2 Persuasion-oriented Gene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GST) Discourse as a Genre
    3.3 Situational Context of PGST Discourse
        3.3.1 PGST Discourse in Terms of Field
        3.3.2 PGST Discourse in Terms of Tenor
        3.3.3 PGST Discourse in Terms of Mode
Chapter 4 Sample Analysis of Generic Structure of PGST Discourse
    4.1 Identification of Moves and Steps
    4.2 Generic Structure Analysis
        4.2.1 Sample Analysis of Persuasion by Advocating
        4.2.2 Sample Analysis of Persuasion by Warning
        4.2.3 Implicit Persuasion
    4.3 Summary of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PGST Discourse
        4.3.1 Move 1: Answering WHAT
        4.3.2 Move 2: Answering WHY
        4.3.3 Move 3: Answering HOW
        4.3.4 Move 4: Calling for Action
Chapter 5 Rhetoric Interpretation and Discussion
    5.1 Three Means of Persuasion
    5.2 Interpretation in Terms of Logos
    5.3 Interpretation in Terms of Ethos
    5.4 Interpretation in terms of Pathos
Chapter 6 Stylistic Features of PGST Discourse
    6.1 Stylistic Features at Lexical Level
        6.1.1 Sub/Non-technical Words and Spoken Words
        6.1.2 Emotional Words
    6.2 Stylistic Features at Syntactical Level
        6.2.1 Active Voice
        6.2.2 Imperative Sentence
    6.3 Stylistic Features at Discourse Level
Chapter 7 Conclus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1: Sample 1
Appendix 2: List of samples

(7)普通科技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中文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1 Studies on ECST Discourse
    1.2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1 The Context Theory
    2.2 The Register Theory
    2.3 Halliday’s Three Metafunctions
    2.4 Approaches of Realz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
Chapter Three An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ECST Discourse ..
    3.1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3.2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Person
    3.3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Mood
    3.4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Modality
Chapter Four Practical Implications
    4.1 Implications for ECST Writing
    4.2 Implications for ECST Translation
    4.3 Implications for ECST Teaching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英语科技论文中中英学者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in Chinese
Abstract in English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The method and aims of the research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p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previous study of hedging
    2.2 The nature of hedging and SRA
        2.2.1 The nature of hedging
        2.2.2 The nature of SRA
    2.3 Hedging in SRA
        2.3.1 The significance of hedging in SRA
        2.3.2 The functions of hedging in SRA
    2.4 Theoretical framework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The corpus
    3.2 Research method
4. Data Analysis
    4.1 The realization and contrast of content-oriented hedges
        4.1.1 Modal verbs
        4.1.2 Epistemic verbs
        4.1.3 Epistemic adverbs
        4.1.4 Epistemic adjectives
        4.1.5 Epistemic nouns
    4.2 The realization and contrast of writer-oriented hedges
        4.2.1 Impersonal structure
        4.2.2 Strategic hedges
    4.3 The realization and contrast of reader-oriented hedges
        4.3.1 Questions
        4.3.2 Personal attribution
5.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5.1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5.2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5.2.1 Difference in cultural background
        5.2.2 Difference in hedging express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5.2.3 Gap in teaching writing to Chinese students
        5.2.4 Researchers' individual problems
    5.3 Implications
        5.3.1 Implications for the pedagogy of hedging
        5.3.2 Implications for hedging use in writing process
        5.3.3 Implication for translators
6. Conclusions and Limitations
    6.1 Conclusions
    6.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9)汉语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概况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论文结构
    1.6 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第二章 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在情态系统的实现
    2.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系统
    2.2 汉语的情态系统
    2.3 汽车广告中情态的人际功能
    2.4 小结
第三章 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在语气系统的实现
    3.1 陈述功能
    3.2 提供功能
    3.3 提问功能
    3.4 要求货物和服务的功能
    3.5 汽车广告中的语气隐喻
    3.6 小结
第四章 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在人称系统的实现
    4.1 汽车广告中第一人人称的人际功能
    4.2 汽车广告中第二人称的人际功能
    4.3 第三人称的人际功能
    4.4 其他称呼语的出现情况
    4.5 人称的转换情况
    4.6 小结
第五章 从人际意义视角对汉英汽车广告进行的对比分析
    5.1 语气系统
    5.2 情态系统
    5.3 人称系统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对英文求职信的人际意义分析 ——从系统功能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Declaration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List of tables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General statemen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Data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ata
    1.5 Research methodology
    1.6 Possible problem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IP meaning
    2.2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interpersonal meaning
        2.2.1 From pragmatic approach
        2.2.2 From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2.3 The fields that the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has been applied to
        2.3.1 Autobiography
        2.3.2 Advertising English
        2.3.3 Classroom language
        2.3.4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xts
        2.3.5 Ndvels
    2.4 Previous studies of cover letters
        2.4.1 Focus on how to write a successful English cover letter
        2.4.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function
        2.4.3 Genre analysis of English cover letters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Overview
    3.2 Halliday's theory of IP meaning
    3.3 Basic aspects of IP meaning
        3.3.1 Basic speech roles
        3.3.2 Mood
        3.3.3 Modality
        3.3.3.1 Modalization and modulation
        3.3.4 Values of modality
    3.4 A critical view of Halliday's theory
Chapter Four: The analysis of IP meaning of English cover letters
    4.1 Overview
    4.2 Opening part
        4.2.1 General statement
        4.2.2 Modal auxiliaries
        4.2.3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4.2.4 Mood adjuncts
        4.2.5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4.2.6 the analysis from psychological angle
        4.2.7 Conclusion
    4.3 Middle part
        4.3.1 General statement
        4.3.2 Modal auxiliaries
        4.3.3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4.3.4 Mood adjuncts
        4.3.5 Finite tense
        4.3.6 the analysis from psychological angle
        4.3.7 Conclusion
    4.4 Last part
        4.4.1 General statement
        4.4.2 Modal auxiliaries
        4.4.3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4.4.4 "if" clause
        4.4.5 Imperatives
        4 4.6 Mood adjuncts
        4.4.7 the analysis from psychological angle
        4.4.8 Conclusion
Chapter Five: Findings and discussions
    5.1 Modal auxiliary verbs
        5.1.1 General features of English cover letters
        5.1.2 Special features in each part of the 50 English cover letters
    5.2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5.3 Tense
    5.4 Other special features of English cover letters
    5.5 Discussions: Findings in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cover letters in contrast to Halliday's theo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Achievem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6.2 Limitation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ibliographies
Websites
Appendix

四、科技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及其表达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D]. 姜嘉兴.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2]学术语篇中认知情态标记应用研究 ——以COCA语料库中的哲学、教育学和医学语篇为例[D]. 王鑫. 黑龙江大学, 2017(04)
  • [3]英语社论文体中人际元语篇标记语[J]. 杨红. 外语学刊, 2015(01)
  • [4]科普语篇的人际意义:积极介入[A]. 孟盈珂.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 2012
  • [5]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英文简历中正面信息的传递[D]. 张佩.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4)
  • [6]劝说性普通科技语篇的语类结构研究[D]. 毛硕. 北京理工大学, 2008(08)
  • [7]普通科技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功能分析[D]. 郑翠.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8]英语科技论文中中英学者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对比研究[D]. 马亚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9]汉语汽车广告的人际意义研究[D]. 杨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10]对英文求职信的人际意义分析 ——从系统功能角度[D]. 王丽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6(10)

标签:;  ;  ;  ;  

科技话语中的人际功能与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