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生态经济研究与管理

浅谈森林生态经济研究与管理

一、浅谈森林生态经济的研究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昂[1](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郭思源[2](2020)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木材采伐已不是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开发森林的多种功能已成为黑龙江省林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林下经济作为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举措,其优势随着生态建设的进步、民生改善的需要而不断得以凸显,发展林下经济使得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可能,林下经济在拉动林区快速发展和带动林区职工增收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探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探索保护森林资源、解放生态潜力的方式与方法,真正做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为此本文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撬动解决林区经济转型的研究对象,探索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不仅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发展食用菌、北药、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采集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复合经营性产业。实现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林下经济、林下经济产业概念进行诠释和界定,采用描述性统计说明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性论述,并归纳总结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测算现行林下经济发展识别林下经济优势发展产业类型,进而促进林区产业转型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框架。其次,从定性的角度测算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效率。对林下经济增长效率分析,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问题进行静态分析,将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地面积作为投入变量,林下经济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融合中介效应分析法与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快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林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的变化对林下经济总产值增长均存在显着影响。另外,生产效率对要素投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并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林下经济投资和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地面积的中介、调节作用相对较小。再次,提出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应用VAR模型首先分析了林下经济总产值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DF检验法,为了确保建立VAR模型所用数据的质量,需要对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观测各变量数据是否呈现“同阶单整”的特征,避免后续建模过程中出现“伪回归”。继续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林下经济总产值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间的经济变量存在的因果关系,检验林下经济总产值在一定的滞后期下的所有滞后项是否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变量当期值有显着影响。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对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北药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林下产品加工业6大林下经济产业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要素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带动能力。第四,提出林下经济优势产业类型与发展政策建议。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方面对林下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优势识别分析,并分析相关数据,把六个产业分别进行量化,利用灰色GM预测模型分析探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趋势,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构建明确发展方向。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系统工程,其对林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林区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林区职工就业都起了较大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引导林下经济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郭文月[3](2020)在《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价值:机理与评价》文中认为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作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人文价值,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工业化农业化过程中由于对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的认识不充分,导致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锐减,因此,研究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并对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进行评价不仅有利于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观念主流化,更能推动森林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一章通过说明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广泛搜集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已有研究结论并总结国内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阐述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方法,阐述了生物多样性、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生产力的含义,然后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因果路径分析理论和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理论等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第三章运用态势分析方法对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后续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第四章从生态、经济和人文三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机理;第五章根据地理位置、森林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将我国划分为五大区域,搭建PSR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以折线统计图表的方式对我国2008年至2017年10年间的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状况进行了直观展示和分析评价;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保护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对策建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生态、经济和人文三个方面推动可持续发展:能通过生物多样性效应的生态位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提高森林生产力,进而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而体现出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以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载体的森林资源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大量食材、工业原料和旅游休闲资源,实现从自然资源属性到经济价值的转化;从促进艺术创作、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景观多样性等方面彰显其人文价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10年来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面临的压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响应层指数呈小范围波动大幅度上升状态,但是状态层无明显改善,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在小范围波动中基本维持原状(处于0.2到0.5之间),主要是受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率低、火灾发生频繁以及绝大部分地区天然林被破坏导致森林质量偏低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我国对于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及重要价值的认识不足。建议从以下几点开展保育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完善法规制度,增强执法监管力度;重视科学研究,促进保护手段创新;保护天然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加大宣传,促进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观念主流化。

高大鹏[4](2019)在《延边州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在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中,林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决定着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并且对于中国生产性产业和社会性的公益事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林业还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维护,使社会的生产生活需求得以满足。由于在之前对八家子林业实施过保护,所以在面积方面实现了双倍增长。但是由于对其管理不当,使得林业的资金紧张,而且长期的过量采伐使得林业资源减少,并且质量也开始降低。2014年国务院发布,要求林业管理局在2015年停止对树木的生产性采伐,建设生态林业资源基地。意味着人们开始对林业实施全面保护,彻底的结束了向森林的过度索取。当前国家对林业发展方向以及转变林业经营方式的需要,对推动八家子林业转型的纵深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八家子林业成功的绿色转型发展,在了解天保工程、绿色转型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对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路径的详细描述。林业生产结构是林业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国内林业经济转型模式加以分析,最终得出适合八家子林业局发展的道路,即采用林地林下模式、森林工业模式和森林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以上模式的实施,即加强林区保护,防止资源流失,根据国家政策,依法招商引资,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林业工作,技术方面不断改革与突破。在人员管理方面:构建强有力的机构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资源检测体系,从而加快林业改革步伐,以此来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和提高民生生活质量水平。相信这一研究对林业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胡书兴[6](2019)在《基于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的林业生态补偿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认为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增加林业生态产品的供给,从而推动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林业生态补偿实践主要还停留在公益林生态补偿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方面,市场化、多元化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林业生态补偿的背景和意义、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以及我国林业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我国目前林业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生态经济级差地租对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进行了实证分析,核算出湖南省14市(州)生态经济级差地租I和II,据此计算出湖南省不同市(州)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并对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进行探讨。最后,根据我国林业生态补偿现状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生态经济级差地租I和II对森林生态服务类型的价值量进行调整,从而得到更加准确、更能体现不同地区差异性的森林生态价值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林业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模式单一、补偿力度不够、市场补偿发展缓慢、横向生态补偿滞后等问题。(2)湖南省林业资源生态价值不平衡。岳阳市森林生态价值仅4740.60元/公顷,不足张家界三分之一。(3)根据计算湖南省14市(州)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不同,其中,最高为长沙125.00元/亩、最低为湘西州8.07元/亩。基于研究结论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林业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探索林业生态价值多元补偿模式;三是建立林业生态价值动态评估体系;四是征收生态服务费增加补偿资金来源;五是加强林业生态补偿软环境建设。以期为林业生态补偿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付寿康[7](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赵海凤[8](2014)在《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量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生态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基于市场的传统经济学方法在生态资源管理中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已经影响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到了经济发展向生态环境保护让路的地步。如何利用经济和政策手段加快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务之急。但是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公平合理的财政支付转移政策都需要科学依据来支撑。如何体现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与价值,对生态系统诸多功能与效益进行定量核算,并计算其价值是构建上述政策体系最直接的依据。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除了为人们提供直接的经济产品外,还提供其它很多服务内容,具有很高价值。四川省是全国林地资源大省,林地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7.6%,森林面积居全国第4位,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和长江上游最大的水源涵养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类繁多。计量四川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对提高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为四川省及各市州森林生态建设;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林业发展政策和森林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采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输出的各类指标基础上,利用当前国内外常用的价值转换方法,对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核算。其中包括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森林游憩和森林实物产品等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及个市州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为进一步提升四川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2012年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5383亿元,其中,直接价值量为967亿元,间接价值量为4416亿元。在间接价值中固碳价值649亿元,占14.7%;释放氧气价值1442亿元,占32.7%;养分固持价值66.6亿元,占1.5%;保持水土价值1790亿元,占40.5%;涵养水源价值450亿元,占10.2%,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17.8亿元,占0.4%。2.2003-2012年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年增价值量为261.34亿元/年,年增长率为6.59%,年增直接价值量89.7亿元/年,直接价值年增长率为22.16%,年增间接价值量171.64亿元/年,间接价值年增长率4.90%。3.2012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最大的三个市州是甘孜州,阿坝州与凉山州,各占全省的23.7%,17.5%与12.4%。单位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服务价值最大的三个市州分别是内江市、成都市与甘孜州,而单位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服务价值最小的三个市州分别是攀枝花市、南充市与眉山市。4.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强大,价值较高,达到其GDP的21.68%。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是其直接价值的4.55倍,说明传统的基于市场经济的计量方法严重低估了森林的综合效益。5.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通过加强管理和提升森林质量,提高单位面积森林的服务价值是未来四川林业的发展方向。6.在定量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区位系数和价格系数对其进行调整,在制定森林发展相关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时更能体现区域差异,使其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周雪[9](2014)在《北京城市森林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城市生态平衡的支柱,它在净化大气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资源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森林除面临火灾风险、有害生物风险外,还受到城市化扩张与城市建设带来的各种风险。为使人类有一个可持续、健康安全的城市,我们必须遵循生态和社会经济规律,对城市森林风险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城市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包括:(1)运用信息扩散理论计算城市森林火灾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周期。(2)应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相关风险指标进行预测。(3)使用改进的损失系数法估算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的直接经济损失。(4)依据国内外标准和碳氧平衡法计算理论上所需城市森林的面积。(5)运用熵权系数法对城市森林风险进行综合评价。(6)使用人口比例指标法度量北京市城市化水平,并运用Logistic曲线模型对其进行预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系统地对城市森林火灾风险和有害生物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测和损失计量。(2)研究了城市系统干扰风险所包含的城市森林供求风险、林业用地风险和城市森林结构风险等,对北京市各区县的风险大小进行了排序。(3)建立了包含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的城市森林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系数法对北京市各区县和功能区进行城市森林风险综合评价与排序。(4)定量分析了在不同的城市化水平增长率条件下,城市森林各类风险指标的增减幅度。(5)系统总结了城市森林风险管理的性质、原则、管理内容与流程、管理保障体系等;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北京市一年发生1~4次以上森林火灾的概率大于85%。未来5年森林火灾次数每年约为1~2次;每年受害森林面积预测值为2~5hm2。受森林火灾影响,保育土壤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量最大,积累营养物质最小。(2)森林病害和森林虫害的总发生面积将逐年增加。1998~2012年北京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是杨树食叶害虫;损失最高的年份为2012年。2008年生态服务价值量损失最多,占总损失的11.34%。(3)在北京市各区县城市森林供求风险和林地供给不足风险的大小排名中,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的风险最大。预测出2020年林业用地比2012年将减少16.27%,北京城市森林面临林业用地被占用的风险。(4)对城市森林风险的综合评价比较中,房山区的综合风险最大,平谷区综合风险最小;城市发展新区综合风险最大,首都功能核心区综合风险最小。(5)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会降低城市森林火灾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加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和城市系统干扰风险的发生概率。

张红[10](2011)在《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森林公园建设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在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中具有主导作用。森林公园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且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在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江西是森林公园建设大省,森林公园在省生态建设中地位十分显着,同时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促进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江西建设旅游大省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本研究以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历程基础上,通过大量调研,运用生态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等理论,对江西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产业现状进行了回顾,系统分析了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经济收入情况,及在全省旅游经济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并对其在全国森林公园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SSM分析方法对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层次;找出了影响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的内在因素。文章最后从目标、原则、思想等方面对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进行构建,并对发展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优势和竞争力,但内部层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是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健全的产业体系是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本研究主要创新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是林业建设热点议题,但是内部结构在国内还没有开展系统研究,运用SSM分析方法研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运用聚分析方法对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进行分类说明,所得结论合理可信,在方法应用上具有新意。

二、浅谈森林生态经济的研究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森林生态经济的研究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范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林下经济
        2.1.2 林下经济特征
        2.1.3 林下经济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规模经济理论
        2.2.5 区域经济理论
        2.2.6 土地经济理论
    2.3 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2.3.1 林下经济产品供需的经济学分析
        2.3.2 要素供需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2.3.3 投入产出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2.3.4 生产效率的中介调节效应分析
        2.3.5 优势林下经济产业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3.2.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总产值
        3.2.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产值概况
    3.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情况
        3.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情况
        3.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投资情况
    3.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情况
    3.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后续发展基础先天不足
        3.5.2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投入政策、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未全面落实
        3.5.3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影响投资者信心
        3.5.4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资金不足,生产企业经营融资困难制约产业发展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效率测算
    4.1 研究方法
    4.2 林下经济生产效率分析
    4.3 林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4.4 林下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5.1 变量设置
    5.2 分析方法
        5.2.1 相关分析
        5.2.2 ADF检验
        5.2.3 向量自回归模型
        5.2.4 Granger因果检验
        5.2.5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5.3 林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3.1 相关分析
        5.3.2 ADF检验
        5.3.3 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5.3.4 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5.3.5 林地面积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5.3.6 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5.3.7 要素投入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的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
    6.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6.1.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
        6.1.2 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6.2 林下种植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3 林下养殖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4 北药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5 森林食品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6 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7 林下产品加工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7.1 积极引导林区改革进程,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7.2 优化林下投入产出关系,发挥林下经济产业规模效率
    7.3 巩固林下种养产业基础,扩大特色林下种养规模
    7.4 突出森林食品独特优势,挖掘林区医药市场潜力
    7.5 加强林区森林生态建设,增加游憩服务内在价值
    7.6 提升林产品深加工能力,打造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群
    7.7 培育新型林下经营模式,构建多元林下经济格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价值:机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价值量研究综述
        1.3.2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技术线路
    1.6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和解决方案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物多样性
        2.1.2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
        2.1.3 森林生产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经济学理论
    2.3 因果路径分析与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方法
        2.3.1 因果路径分析理论
        2.3.2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具备的优势
        3.1.1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3.1.2 优秀传统文化习俗的保护
    3.2 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面临的劣势
        3.2.1 巨大的人口压力
        3.2.2 经济发展和绩效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3.3 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面临的机遇
        3.3.1 国际保护运动
        3.3.2 国内保护行动
    3.4 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3.4.1 气候变化的挑战
        3.4.2 物种入侵的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价值机理
    4.1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
        4.1.1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4.1.2 森林生产力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促进作用
    4.2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
    4.3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5.1 PSR评价模型构建
        5.1.1 模型构建思路
        5.1.2 指标设计原则
        5.1.3 指标选择
    5.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收集
    5.3 数据标准化
    5.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1 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4.2 熵权法确定权重
        5.4.3 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确定权重
    5.5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评价函数
    5.6 评价结果与建议
        5.6.1 压力层
        5.6.2 状态层
        5.6.3 响应层
        5.6.4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建议
        6.2.1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6.2.2 完善法规制度,增强执法监管力度
        6.2.3 重视科学研究,促进保护手段创新
        6.2.4 保护天然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6.2.5 加大宣传,促进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观念主流化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4)延边州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天保工程”的概念
    2.2 绿色转型的概念
    2.3 产业结构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2.3.1 产业结构理论
        2.3.2 经济增长理论
    2.4 绿色转型理论
        2.4.1 波尔丁的循环经济理论
        2.4.2 新的经济观
        2.4.3 新的价值观
        2.4.4 新的生产观
第三章 八家子林业局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八家子林业局简介
    3.2 八家子林业局发展现状
        3.2.1 林业产值及结构
        3.2.2 林业生产结构
    3.3 八家子林业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生态功能面临挑战,森林可采木材资源枯竭
        3.3.2 林业产值增长缺乏动力
        3.3.3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效果不明显
        3.3.4 产业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低,林业科技水平低
        3.3.5 资金缺口大
        3.3.6 改革力度和深度不足
第四章 国内外林业经济转型成功经验及典型模式
    4.1 国外林业经济转型成功经验
        4.1.1 美、加、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
        4.1.2 欧盟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
        4.1.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对八家子林业局的启示
    4.2 国内林业经济转型成功经验
        4.2.1 柴河林业局转型模式
        4.2.2 迎春林业局转型模式
        4.2.3 国内林业局转型模式的启示
第五章 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的必然性和主要思路
    5.1 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的必然性
        5.1.1 面对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的新形势
        5.1.2 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
    5.2 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的有利条件
        5.2.1 八家子林区林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5.2.2 转型发展市场机遇好
        5.2.3 国家政策扶持
    5.3 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发展的原则、目标及方向
        5.3.1 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
        5.3.2 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
        5.3.3 转型发展的方向
    5.4 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的主要思路
        5.4.1 大力发展林地林下
        5.4.2 大力发展森林工业
        5.4.3 发展森林旅游和延边朝鲜族特色旅游业
第六章 促进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林区保护,防止资源流失
    6.2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招商引资
    6.3 强化科技兴林工作,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6.4 加强基层林业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管理
    6.5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的林业生态补偿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林业
        2.1.2 林业生态补偿
        2.1.3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价值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生态消费理论
        2.2.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3 我国林业生态补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林业生态补偿发展历程
        3.1.1 林业生态补偿萌芽阶段
        3.1.2 林业生态补偿形成阶段
        3.1.3 林业生态补偿发展阶段
    3.2 我国林业生态补偿的现状
        3.2.1 林业生态补偿相关法规
        3.2.2 林业生态补偿模式
        3.2.3 各地林业生态补偿标准
        3.2.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情况
    3.3 我国林业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3.3.1 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3.3.2 林业生态补偿模式单一
        3.3.3 林业生态补偿力度不够
        3.3.4 横向生态补偿发展滞后
4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计算模型
    4.1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Ⅰ模型
    4.2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Ⅱ模型
5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实证分析
    5.1 湖南省林业概况
    5.2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5.3 湖南省生态经济级差地租
        5.3.1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Ⅰ
        5.3.2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Ⅱ
        5.3.3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Ⅰ和Ⅱ的二维分类
    5.4 湖南省14个市(州)林业生态补偿标准计量与分析
        5.4.1 林业生态补偿标准计算公式
        5.4.2 补偿系数
        5.4.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调整
        5.4.4 林业生态补偿标准计量结果与分析
    5.5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探讨
        5.5.1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主体
        5.5.2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客体
        5.5.3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标准
        5.5.4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模式
6 政策建议
    6.1 完善林业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
    6.2 探索林业生态价值多元补偿模式
    6.3 建立林业生态价值动态评估体系
    6.4 征收生态服务费增加补偿资金来源
    6.5 加强林业生态补偿软环境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我国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7.1.2 湖南省林业资源生态价值区域不平衡
        7.1.3 湖南省林业生态补偿标准需要调整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8)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概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评估方法概述
        1.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区域与问题界定
    2.1 研究对象:森林生态系统
        2.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容
    2.2 研究区域:四川省及其21个市州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
        2.2.3 森林资源状况
        2.2.4 生物资源状况
        2.2.5 四川省内所有市州行政区划图
    2.3 研究问题:四川省及其市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量与分析
        2.3.1 计量体系的构建的思路
        2.3.2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2.3.3 计量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2.3.4 四川省及其市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2.3.5 计量指标说明
3 研究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系统理论
        3.1.2 生态系统理论
        3.1.3 生态经济理论
        3.1.4 森林生态经济学理论
        3.1.5 区域经济理论
        3.1.6 区域经济差异解释理论
        3.1.7 不平衡增长理论
        3.1.8 梯度推移理论
    3.2 方法架构
    3.3 数据引用与处理
        3.3.1 数据引用
        3.3.2 数据处理
4 四川省及其市州森林生态系统直接效益价值计量与评价
    4.1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计量与评价
        4.1.1 研究阶段方法概述
        4.1.2 森林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计量方法比较
        4.1.3 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4.1.4 计量内容与方法
        4.1.5 木材价值计量
        4.1.6 薪材价值计量
        4.1.7 竹材价值计量
        4.1.8 经济林产品价值计量
        4.1.9 花卉价值计量
        4.1.10 狩猎价值计量
        4.1.11 实物产品价值评价
    4.2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游憩价值计量与评价
        4.2.1 森林游憩概念
        4.2.2 森林游憩现状
        4.2.3 森林游憩价值计量
        4.2.4 结果分析
    4.3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直接效益价值评价
        4.3.1 四川省及其市州森林生态系统直接效益价值动态分析
        4.3.2 四川省及其市州森林生态系统直接效益价值各部分比例结构
5 四川省及其市州森林生态系统间接效益价值计量与评价
    5.1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价值计量与评价
        5.1.1 研究方法概述
        5.1.2. 国际碳计量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5.1.3 世界主要国家碳计量方法发展与现状
        5.1.4 国内现状
        5.1.5 主要问题
        5.1.6 发展趋势
        5.1.7 研究方法
        5.1.8 固碳价值计量
        5.1.9 释氧价值计量
        5.1.10 固碳释氧价值计量
        5.1.11 结果分析
    5.2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固持价值计量与评价
        5.2.1 养分固持量
        5.2.2 养分固持价值计量
        5.2.3 结果分析
    5.3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计量与评价
        5.3.1 研究方法概述
        5.3.2 土壤保持量
        5.3.3 土壤保持功能价值计量方法
        5.3.4 土壤固持价值计量结果
        5.3.5 结果分析
    5.4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计量与评价
        5.4.1 研究方法概述
        5.4.2 水源涵养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5.4.3 结果与分析
    5.5 四川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计量与评价
        5.5.1 研究方法概述
        5.5.2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现状
        5.5.3 研究方法
        5.5.4 动物保护成本计算
        5.5.5 植物保护成本计算
        5.5.6 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成本
        5.5.7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不同计量方法下的结果比较
        5.5.8 讨论
    5.6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间接效益价值评价
6 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分析
    6.1 综合分析
    6.2 动态变化分析
        6.2.1 动态分析模型
        6.2.2 分析结果
    6.3 空间结构分析
    6.4 区位分析
        6.4.1 生态区位模型
        6.4.2 价值量调整结果
        6.4.3 结论
    6.5 价格调整分析
        6.5.1 价格调整系数
        6.5.2 价值量调整结果
        6.5.3 价值量调整前后汇总与比较
    6.6 提升四川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策及四川省森林发展战略政策与建议
        6.6.1 提升四川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对策与建议
        6.6.2 四川省森林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7 结果与结论
    7.1 研究结果与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附表
附录二:区位系数模型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致谢

(9)北京城市森林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森林火灾风险评价与管理
        1.5.2 森林有害生物风险评价与管理
        1.5.3 城市森林研究综述
2 相关概念的总结与界定
    2.1 风险
        2.1.1 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2.1.2 风险的分类
    2.2 风险管理
        2.2.1 国内外风险管理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2.2.2 风险管理的程序
    2.3 城市森林
        2.3.1 城市森林概念的总结和界定
        2.3.2 城市森林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2.4 核心概念的定义
        2.4.1 风险和风险管理
        2.4.2 城市森林
        2.4.3 城市森林风险
        2.4.4 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
        2.4.5 干扰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公地悲剧理论
        3.1.1 公地悲剧理论的内涵与可持续利用途径
        3.1.2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城市森林风险管理
    3.2 一般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
        3.2.1 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
        3.2.2 一般均衡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与城市森林资源配置
    3.3 区域经济学理论
        3.3.1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3.3.2 区域经济理论与城市森林风险管理
    3.4 区域经济管理理论
        3.4.1 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的内涵
        3.4.2 区域经济管理与城市森林风险管理
    3.5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理论
        3.5.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3.5.2 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与城市森林风险管理
    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3.6.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3.6.2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森林风险管理
    3.7 本章小结
4 北京城市森林及风险现状
    4.1 北京市自然条件概况
        4.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4.1.2 土地面积与行政区划
        4.1.3 气候条件
    4.2 北京市社会经济概况
        4.2.1 社会人口
        4.2.2 经济发展状况
    4.3 北京市森林资源概况
        4.3.1 森林资源禀赋与林业发展
        4.3.2 城市森林概况与发展
    4.4 北京市城市森林风险
        4.4.1 城市森林的类型
        4.4.2 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
        4.4.3 城市环境对城市森林的影响
        4.4.4 城市森林风险的主要类型
        4.4.5 城市森林各风险所属风险类别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森林火灾风险评价
    5.1 风险识别与描述
        5.1.1 城市森林火灾风险的特点
        5.1.2 城市森林火灾风险成因分析
    5.2 风险分析
        5.2.1 北京森林火灾概况
        5.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3 基本统计特征
        5.2.4 森林火灾风险发生概率及周期
    5.3 风险预测
        5.3.1 灰色系统模型GM(1,1)
        5.3.2 预测模型与参数估计
        5.3.3 预测结果与分析
    5.4 生态服务价值量损失计算
        5.4.1 计量方法
        5.4.2 计算及说明
        5.4.3 计量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评价
    6.1 风险识别与描述
        6.1.1 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的特点
        6.1.2 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成因分析
    6.2 风险分析
        6.2.1 北京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概述
        6.2.2 全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发生情况
        6.2.3 市辖区和县域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分布情况
        6.2.4 不同年份有害生物风险发生情况
    6.3 风险预测
        6.3.1 预测模型与参数估计
        6.3.2 预测结果与分析
    6.4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
        6.4.1 数据来源
        6.4.2 估算方法与改进
        6.4.3 计量结果
    6.5 生态服务价值量损失估算
    6.6 本章小结
7 城市森林城市系统干扰风险评价
    7.1 城市森林供求风险
        7.1.1 国内外相关标准
        7.1.2 碳氧平衡法
        7.1.3 覆盖率风险和人均面积风险
        7.1.4 城市森林供求风险综合比较
    7.2 城市森林林业用地风险
        7.2.1 城市森林林地供给不足风险
        7.2.2 城市森林林地占用风险
    7.3 城市森林结构风险
    7.4 四功能区风险总结与规划
    7.5 本章小结
8 城市森林风险综合评价
    8.1 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 评价方法与模型
    8.3 评价过程与结论
        8.3.1 分区县评价
        8.3.2 分功能区评价
    8.4 本章小结
9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森林风险
    9.1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
        9.1.1 土地利用指标
        9.1.2 人口比例指标
        9.1.3 综合指标法
    9.2 北京市城市化水平计量
        9.2.1 北京市城市化水平模型拟合与预测
        9.2.2 北京常住人口模型拟合与预测
    9.3 城市化与城市森林火灾风险
        9.3.1 模型拟合
        9.3.2 二者相互关系
    9.4 城市化与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
        9.4.1 模型拟合
        9.4.2 二者相互关系
    9.5 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城市系统干扰风险
        9.5.1 城市化与城市森林供求风险
        9.5.2 城市化与城市森林林地占用风险
    9.6 本章小结
10 城市森林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10.1 城市森林火灾风险管理
        10.1.1 管理性质与原则
        10.1.2 管理内容
        10.1.3 管理技术与保障体系
    10.2 城市森林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10.2.1 管理性质和原则
        10.2.2 管理内容
        10.2.3 管理技术与保障体系
    10.3 城市森林城市系统干扰风险管理
        10.3.1 管理目标与原则
        10.3.2 管理对策建议
        10.3.3 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10.4 本章小结
11 结束语
    11.1 结论与创新点
        11.1.1 主要结论
        11.1.2 创新之处
    11.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公园
        2.1.2 产业体系
        2.1.3 生态旅游
    2.2 生态经济理论
        2.2.1 生态经济的内涵
        2.2.2 生态经济理论的特点
        2.2.3 低碳经济模式
        2.2.4 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理论
    2.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2.3.1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2.3.2 区域产业结构特征
        2.3.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4 产业竞争力理论
        2.4.1 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理论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5 生态文化理论
        2.5.1 国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
        2.5.2 国内生态文化理论研究
        2.5.3 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森林公园及其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3.1 国外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3.1.1 美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1.2 澳大利亚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1.3 加拿大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1.4 日本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3.2 国外森林旅游产业建设现状
        3.2.1 国外森林旅游产业现状
        3.2.2 国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
    3.3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现状
        3.3.1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概况
        3.3.2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历史发展进程
    3.4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4.1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4.2 我国森林公园管理体制
    3.5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江西森林公园建设及其旅游产业经营现状分析
    4.1 江西森林公园建设状况
        4.1.1 数量与面积发展情况
        4.1.2 分布及类型情况
        4.1.3 与风景名胜区重叠或交叉情况
        4.1.4 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形式
        4.1.5 旅游产业经营情况
    4.2 在全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收入中的地位分析
        4.2.1 旅游产业年收入比较分析
        4.2.2 旅游产业年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
        4.2.3 旅游产业年收入的贡献分析
    4.3 在全省旅游经济年收入中的地位分析
        4.3.1 旅游年收入比较分析
        4.3.2 旅游年收入增长率分析
        4.3.3 旅游年收入的贡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5.1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来源分析
        5.1.1 SSM分析方法概述
        5.1.2 基于SSM方法的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5.1.3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来源分析结论
    5.2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聚类分析
        5.2.1 按照江西森林公园评定的不同等级聚类分析
        5.2.2 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江西国家级森林公园分类
        5.2.3 按照旅游产业投入产出不同聚类分析
        5.2.4 典型性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分析
        5.2.5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聚类分析结论
    5.3 本章小结
6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
        6.1.1 天然资源
        6.1.2 人力资源
        6.1.3 产业文化资源
        6.1.4 资本资源
        6.1.5 基础设施
    6.2 市场需求条件
        6.2.1 生态保护的需求
        6.2.2 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
    6.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及利益相关者的表现
        6.3.1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6.3.2 利益相关者的表现
    6.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的竞争
        6.4.1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6.4.2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结构
        6.4.3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同业的竞争
    6.5 政策与机遇
        6.5.1 江西及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政策
        6.5.2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
    6.6 实证研究:南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建设
        6.6.1 南昌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情况
        6.6.2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6.6.3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方向选择
    6.7 本章小结
7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合理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7.2 区别对待具有差异性的森林公园
    7.3 实施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7.4 健全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体系构架
        7.4.1 旅游产业体系构架的目标、原则和指导思想
        7.4.2 旅游产业体系构架的内容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件三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浅谈森林生态经济的研究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D]. 郭思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价值:机理与评价[D]. 郭文月.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延边州八家子林业局绿色转型研究[D]. 高大鹏. 延边大学, 2019(04)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基于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的林业生态补偿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胡书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8]四川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量与分析[D]. 赵海凤.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9]北京城市森林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D]. 周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10]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张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浅谈森林生态经济研究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