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

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

一、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边雨[2](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认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邓凌桐[3](2021)在《北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声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滨海沿岸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声环境状态直接影响滨海沿岸空间的环境质量,因此,如何改善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托于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中国与克罗地亚非声学空间声舒适度评价研究”。以明确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感知和声环境的评价水平为主要研究目的,探寻海景声与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形态的关系,揭示城市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声环境的差异。首先,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的概念和范畴。选择中国北方滨海城市葫芦岛市为调研地点,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环境调研。其次,以海景声为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的切入点,运用Cadna/A噪声图软件进行海景声模拟,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和优化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模拟方案,建立含有7个影响因子的海景声传播理想化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海景声传播的影响,为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奠定基础。明确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构成,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特征、受访者特征及物理环境特征,明确影响声环境多维度评价、声环境舒适度评价、整体环境满意度评价和相关物理环境评价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跨文化和地域背景下的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声环境的比较研究。最后,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舒适度预测模型。研究发现,在海景声环境与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布局方面,滨海沿岸空间的临海距离、临海开放度、建筑密度、临海进深和临海高差显着影响着海景声的传播。在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方面,明确海景声、人声、儿童嬉戏声和音乐声为滨海沿岸空间的标志性主导声源,海景声可以被理解为线声源。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受访者对声源的感知存在较大差异。滨海沿岸空间的自然声和儿童声与声环境满意度评价呈正相关,与音乐声呈负相关。在国外非滨海空间人类活动声与声环境满意度呈负相关。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自然声与整体环境满意度均呈正相关,整体环境满意度与滨海沿岸空间的声环境满意度呈正相关,与国外非滨海空间呈负相关。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大多数声源与喜好度相关。在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感知方面,结果表明,到访目的是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相同的主导因素。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的健康水平与整体环境满意度相关。国内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的到访频率和居住地与声环境满意度相关,国外非滨海空间则不相关。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的学历与整体环境满意度呈负相关,受访者声环境多维度评价的喜好度和烦扰度与到访次数、年龄和居住地点相关。到访频率和目的是决定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安静程度重要性的相同因素。性别因素在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声环境评价上没有显着差异。此外,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安静需求呈正相关,而国外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的年龄与安静需求呈正相关。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功能和人群活动应作为声环境设计时予以考虑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方面,结果表明,除热环境指标外,滨海沿岸空间的环境指标评价普遍低于国外非滨海空间,环境指标与满意度评价均存在显着差异。可以使用兴奋度中“兴奋的”评价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因子为喜好度、烦扰度和静谧度3种因子。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舒适度与整体满意度呈正相关。在整体环境满意度主观评价中,自然条件、城市条件和物理环境是评价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非滨海空间自然环境是满意度评价的最重要因素,而滨海沿岸空间则不同。安静程度的重要性与国外非滨海空间的环境满意度呈负相关,而滨海沿岸空间则不相关。最后,建立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预测模型,以影响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的受访者社会特征、声环境特征和相关物理环境特征的结论数据为输入因子,以受访者的声舒适度评价作为输出因子,通过BP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评价的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与真实值间相关系数为0.887,证实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更适合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的预测,为设计师解决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汪平西[4](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邵冬生[5](2019)在《常州市雨水利用规划及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我国东西、南北水量不均,淡水资源的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到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亿~500亿立方米,全国将有100多个城市将成为极度缺水城市。而“海绵城市”项目的设想与推进也应运而生,雨水的收集利用,是打造“海绵城市”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江苏省常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年均降水量1091.4mm,水资源总量35.54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754m3。虽然不属于缺水地区,但近年来,市政管网等配套工程设施跟不上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状况。随着城市人口的攀升,住宅小区在城市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论文将雨水利用作为小区建设规划的重要因素,研究住宅小区收集利用雨水资源的方式方法以及技术措施,为建设海绵城市以及改善住宅的生态环境提供不同的思路。论文结合国内外水循环利用的研究现状,明确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常州市水资源情况对常州市雨水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根据对常州市水文情况、水资源污染情况、降雨情况的调研,探讨常州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结合常州市水工程建设情况以及海绵城市项目推进进度,对常州市雨水利用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通过对2017年雨季的降雨特征监测发现,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高,随着雨水对下垫面的冲刷越来越强,污染物浓度随之增大,在降雨开始后的15~20分钟,污染物浓度逐渐减小,然后趋于稳定。通过对雨水径流水质的监测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域内,雨水径流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总氮(TN)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径流水质的COD指标变化来确定TP、TN的变化。同时根据采样监测数据,计算出4mm的初期弃流量,经过弃流后的雨水水质只需经过后期雨水处理系统简单处理,就能达到小区杂用水水质标准。最后以常州市某小区为例,对小区的雨水利用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根据雨量平衡分析,计算小区内小区年需水量与可利用的年雨水径流量,论证了小区雨水作为绿化、道路浇撒、洗车以及景观用水水源的可行性。根据雨水积蓄系统有效水容积计算,按照可以提供小区10天杂用水量的需求,优化设计出清水池。根据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对屋面、道路、绿地雨水收集利用提出各种工程措施。论文中的实例小区将水生态与人造景观充分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节水、节能、恢复水体环境和保护水资源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牛韶斐[6](2018)在《基于绿色TOD理念的轨道交通站域建成环境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正处于大规模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引导城市实现可持续、紧凑化发展显得尤为必要。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并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与实践。绿色TOD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紧凑城市理论、绿色都市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对原有的TOD理论的再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却刚刚起步,尤其与亚洲高密度城市相结合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以绿色TOD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绿色TOD理论体系。本研究结合深入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亚洲公交都市的TOD建成环境特征,弥补了绿色TOD理论在亚洲城市实证研究的不足。构建了绿色TOD建成环境评价体系,以定量与客观的方式确定了影响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关键性因素和指标权重,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对绿色TOD的相关理论与案例进行总结与梳理。首先,对TOD理论,紧凑城市理论,绿色都市主义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基础研究。然后根溯源了绿色TOD概念的缘起,分析了绿色TOD从理论到实践的推行。结合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绿色TOD在不同维度、不同城市背景的实践特征,并解读了绿色TOD的基本内涵。最后借鉴绿色生态社区评估体系中与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相关的评价指标,将TOD的5D建成环境要素与绿色社区指标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这些指标与其蕴含的理念丰富和细化了绿色TOD的内涵。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首先,本文选取新加坡和香港两个亚洲公交都市进行对比,分析了两个城市在TOD规划实践上的各自特点,选取了两个城市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归纳了亚洲公交都市的TOD建成环境特征,以及发展绿色TOD的优势与不足。然后本文结合实地调研,采集一手数据,利用GIS对新加坡的典型TOD站点区域展开实证研究,从中观街区层面和微观建筑层面对比典型站点500米站域范围内的用地特征与空间形态,提出了构建亚洲高密度城市中绿色TOD模式的有效手段。第三部分为建立评价体系,在TOD 5D建成环境模型的基础上,整合了绿色都市主义理论思想,构建了绿色TOD建成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新加坡24个站点500米站域范围内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借助SPSS相关分析,明确了建成环境中与公共交通出行率显着相关的指标。并利用SPSS因子分析,确立了五个综合因子作为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关键要素,并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第四部分为策略研究,共分为三个尺度进行阐述。首先是基于城市尺度的沿TOD走廊的珠链式发展,包括围绕轨交站点建构层级化的城市功能中心,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的协同整合。其次是基于街区尺度的构建绿色TOD空间单元,包括TOD核心区的合理布局,打造步行骑行友好型街区,以人为本的TOD公共空间营造。再次是基于建筑尺度,打造与街区融合的交通综合体,包括空间触媒与城市更新策略,空间整合与连接。最后,本章还结合中国大陆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推行绿色TOD的相关建议举措。

吕慧[7](2018)在《公共健康导向下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关注健康已成为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居住区景观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保障和促进居民公共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景观和健康密切相关的蚊患防控问题尚未得到景观设计领域应有的重视。一方面蚊虫能传播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每年能致数亿人染病,数百万人丧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岭南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植被丰富,蚊虫活动期长,对居民健康影响更大,蚊患防控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另一方面居住区景观中的水景、植物、排水系统等均可为蚊虫孳生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近年来生态、低碳、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等设计理念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景观中水体和植物的应用,不可否认这对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增加蚊虫孳生的风险。因此从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学科交叉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在实现景观应有功能的基础上减少蚊虫的孳生,对保护和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丰富健康人居环境理论研究领域内容,同时也可为生态住区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首先分析阐述了在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关注蚊患防控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继而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了居住区景观构成与蚊虫数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模型,最终构建出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体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佛山30个典型小区的景观设计现状和居民主观蚊情感受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景观设计因子与主观蚊情感受的相关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30个小区景观具有诸多可能导致蚊虫孳生的特点,如平均绿地率偏高、水景面积占比较高、水深在50cm以下的浅水池数量比较多、动态水景循环系统开启率低、室外排水系统设计和植物种类选择较少考虑蚊虫防控问题、存在较多植物围合度高通风采光较差的户外活动空间、兼具驱灭蚊功能的景观小品普及率低等。为了防控蚊虫和节约成本,很多水景长期干涸闲置难以发挥应有功能,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小区蚊虫对自己户外活动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蚊虫生态防控诉求迫切。11个景观设计因子中“浅水池面积”、“水景面积比例”、“是否毗邻城市水系”、“泳池面积”和“草本植物覆盖率”5个因子与“居民主观蚊情感受”显着相关。(2)对各景观设计因子与客观蚊虫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0种不同类型户外活动空间内的成年蚊密度有显着差异,同时成年蚊密度与测点风速呈显着负相关。景观中不同类型水体的蚊幼阳性率存在显着差异,阳性率在60%以上的水体为山石窝洞积水、水景蓄水池积水、竹林竹筒积水、浅水池、亲水木平台下结构积水、直排式雨水口积水、闲置泳池积水,蚊幼阴性的水体为动态水景、正常使用状态泳池、湖和有鱼生存的深水池、密封的排水明沟和雨水井。相对于直排式雨水口,安装防蚊闸和存水弯管的雨水口蚊幼阳性率显着偏低。活体植物驱蚊实验结果显示多株(束)集中放置的马樱丹和蚊净香草在活体状态下有较显着的驱蚊效果。(3)为了对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首次提出针对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指数(MBRI),构建了有效而可行的数学模型,并完成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阈值计算。基于前述研究成果筛选出与蚊虫孳生显着相关的景观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R语言编程,最终构建出数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8个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进行评价,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利用模型计算的结果与8个小区居民的主观蚊情感受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2=0.866),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居住区景观的MBRI计算值不宜超过2.2,此时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较小。当MBRI计算值超过4.1时,则表示该居住区景观具有极高的蚊虫孳生风险,应当予以整改。(4)最终在前面章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引导、实施和评估三个方面构建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体系。并重点针对实施策略,从居住区景观功能与空间布局、水景、室外排水系统、植物景观和景观小品五个方面,提出详细的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本文主要创新点:探索了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与设计交叉领域新的研究视角,提出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关注蚊患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系统研究了景观设计各因子与蚊虫孳生之间的相关性;针对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建立了有效而可行的量化评价模型;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提出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体系。

姚丽璇[8](2014)在《广州地区保障性住房适宜绿色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保障性住房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在新建保障性住房中推广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加快建筑绿色化进程,而且将有效缓解资源消耗过快的压力。国外的绿色保障房已有很多成功的思路与做法,但目前国内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仍在起步阶段。因此对于保障性住房,急需探索适宜低成本的绿色建筑体系。在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城市广州,本文进行如下研究:(1)对全国绿色保障性住房项目进行调查研究,重点比较广州、深圳、江苏三地保障房所使用的绿色技术措施,包括总体布局、微气候调节、围护结构节能、遮阳措施等方面,得出架空设计与复层绿化等改善室外热环境措施是适应夏热冬暖地区高温高湿气候的重要设计手法。(2)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广州市保障性住房设计指引》为基础,分别从规划与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施设备四个专业方面提出了广州地区保障房的适宜技术;并给出了保障房绿色建筑一星级、二星级设计标识的组合策略建议,希望能对保障房绿色建筑设计起到借鉴的作用。(3)对广州保障性住房小区芳和花园展开室外环境实测,对小区内不同位置及下垫面的微气候进行测试,测试参数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黑球温度等。并且对比分析同地区绿色保障房与商品房所使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与室外环境测试结果。(4)利用城市小尺度三维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芳和花园室外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实测结果对该软件的模拟精度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所反映的近地空气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日变化规律、数量级及动态变化过程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ENVI-met模型具有实际应用意义。(5)根据广州地区气候特征,提出三种室外热环境优化方案,利用模拟软件ENVI-met分别模拟架空、复层绿化、水体三种工况,对比分析各工况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RT、SET*等参数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采取底层架空设计与设置水体能明显降低主要活动区SET*值,改善室外热环境。复层绿化中的高大乔木合理布置其位置,避免阻挡自然通风。

陈诚[9](2012)在《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是一种特殊的住区规划,这不是一种传统的住区规划形式,也不能只能关注住区本身,而需要关注住区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对于他们的研究尚不充分,且多局限于住区或者河流两者自身状态的分析,然而住区建设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融合了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问题,如何激发河流的潜在效能,实现了住区高效集约的建设,景观生态环境的自然与优美,是次级河流沿线住区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另外一方面,由于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的生态功能的特殊性和景观功能的独有性,次级河流的环境空间极易受到人为的干扰而断裂,河流的水环境容易受到住区的干扰而受到污染和破坏,使水体和相关的河流廊道退化和衰败,如何统筹住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维护河流水环境,以此来指导河流沿线住区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文章以次级河流和住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对河流的功能和保护利用的价值取向严密的分析基础之上,建设性的提出了构建以水环境综合保护为目标的住区结构和空间方法。通过水环境和谐来实现次级河流及其沿线住区整体的优化。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章,由我国城市边缘区的无序建设引发思考,通过分析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与住区建设的关系;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加深对边缘区次级河流的认识。该研究有助于保护城市边缘区生态景观的完整性,提升次级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沿线住区的宜居性。2、第二章分析了城市边缘住区建设的主要特征,呈现高速蔓延、无序建设、无机破碎化的状态,并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分析了与住区相关的次级河流的功能特征,进而总结出住区与次级河流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住区建设对河流水环境的破坏,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控规层面上主要包括在住区用地选择上的价值取向问题,住区用地空间结构控制上忽视了住区与河流的关系,导致住区结构的孤立化,缺乏与河流系统的吻合;在详规层面上,对住区空间布局中,对水资源的漠视,对水环境的污染等,这些构成了次级河流及沿线住区的主要矛盾。3、第三章通过对各类型住区中次级河流的分析,确立了河流沿线住区优化原则与目标取向,即构建次级河流水环境与住区协调建设的目标。4、第四章以及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也是本文的立意与创新之处所在。第四章首先针对以构建次级河流水环境与住区协调建设的目标。希望在住区建设中注重对水环境的保护,其核心是住区用地的选择和规划结构的构建,本文以图底关系反转为主要手法,通过对自然灾害的避免、保护河流廊道的生态功能、避开渗透性地面、保护河流廊道不同段的生态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用地选择。在这个构建过程中体现出“水环境保护的住区规划”实质就是通过水文廊道用地价值判断与选择过程的思想,反控建设用地的范围,并沿着河流形成不同强度的居住用地层次,为了实现这种线性空间环境品质的优化以及功能复合利用,从而引导河流相关的土地利用的优化,甚至可以将这种影响延伸到河流的腹地及其相关区域,使河流的线型影响空间转变成为带状甚至斑块状的整个区域的土地优化模式。在空间整合角度:分别从三个层面(河流水体保护、河流廊道保护、河流地下水保护)对河流廊道与住区空间整合进行研究。以尊重雨水自然过程的为出发点,采用各种低影响策略,深入的探讨住区规划中的各种空间细节的改善,在住区规划中通过各种空间手法减少地表径流,创建多功能住区景观,并减少地下水的污染。5、第六章提出了河流沿线住区的建设导引和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实施的保障措施,以保证次级河流沿线的住区规划不沦为纸上谈兵,使之更有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需要特别之处的是,河流沿线住区与一般住区规划管理的不同表现在不仅仅要控制住区的建设用地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用地的建设控制。

许熙巍[10](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二、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北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声景
        1.3.2 声环境评价
        1.3.3 声环境预测
        1.3.4 声舒适度
        1.3.5 声喜好
        1.3.6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
        1.3.7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调查方法
    2.1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调查地点的选择
        2.1.1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调查的区位
        2.1.2 明确城市滨海沿岸空间调查地点
    2.2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测量方法
        2.2.1 测量仪器及声学参数
        2.2.2 测试方法
        2.2.3 模拟方法
    2.3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调查方法
        2.3.1 问卷调查法
        2.3.2 现场调查
        2.3.3 数据处理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分析
    3.1 滨海沿岸空间形态分析
        3.1.1 城市形态特点分析
        3.1.2 滨海沿岸空间规划类型
        3.1.3 滨海沿岸空间岸线形态类型
        3.1.4 滨海沿岸空间影响因素
    3.2 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现状环境分析
        3.2.1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样本
        3.2.2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源特点分析
        3.2.3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参数
        3.2.4 海景声环境现状模拟
    3.3 海景声影响下的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
        3.3.1 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3.3.2 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环境理想化模型的建立
        3.3.3 海滩空间海景声量化研究
        3.3.4 台地空间海景声量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及受访者感知
    4.1 受访者特征分析
        4.1.1 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特征
        4.1.2 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特征之间的关系
        4.1.3 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特征
        4.1.4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特征与多维度评价的关系
        4.1.5 受访者需求分析
    4.2 声源主观识别
        4.2.1 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构成
        4.2.2 滨海沿岸空间的声音识别度及主导声源分析
        4.2.3 非滨海空间的声源构成
        4.2.4 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的声源识别度比较
    4.3 声源特征分析
        4.3.1 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类别及统计指标
        4.3.2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声源与受访者评价的关系
        4.3.3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声源与受访者社会特征的关系
        4.3.4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LAeq差异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
    5.1 基于语义差异法的声环境多维度评价
        5.1.1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
        5.1.2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之间的影响
        5.1.3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比较
    5.2 声环境整体评价
        5.2.1 声环境和声舒适度及整体满意度
        5.2.2 空间安静需求与使用者社会特征及声环境评价
        5.2.3 使用者社会特征对声环境评价的影响
    5.3 声环境相关的环境满意度评价
        5.3.1 滨海沿岸空间物理环境满意度
        5.3.2 非滨海空间物理环境满意度及比较
        5.3.3 滨海沿岸空间环境因子对整体环境满意度评价的影响
        5.3.4 非滨海空间环境因子的影响及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预测
    6.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6.1.1 人工神经网络
        6.1.2 BP神经网络
    6.2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
        6.2.1 可行性分析
        6.2.2 数据的预处理
        6.2.3 参数与结构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声舒适度预测模型
        6.3.1 建立模型
        6.3.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6.3.3 不同预测模型比较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2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附录3 声环境调研区域基本情况
附录4 海景声环境理想化模型模拟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5)常州市雨水利用规划及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雨水利用现状
        1.2.2 国内雨水利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常州市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2 常州市水资源基本情况
        2.2.1 常州市水资源现状
        2.2.2 常州市水污染类型
    2.3 工程示范小区情况简介
    2.4 研究方法
        2.4.1 水质监测方法
        2.4.2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研究
第3章 常州市雨水利用现状及雨水利用潜力分析
    3.1 引言
    3.2 常州市水工程概况
    3.3 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3.1 常州市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3.3.2 常州市海绵城市空间结构
        3.3.3 推进海绵型地块建设
    3.4 常州市雨水利用必要性分析
        3.4.1 常州市区雨水资源总量计算
        3.4.2 常州市城区可利用雨量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区公共用水量调研及雨水径流水质分析
    4.1 引言
    4.2 常州市用水量分析
    4.3 常州小区公共用水量调研
    4.4 雨水利用整体规划
        4.4.1 推行雨水利用的必要性
        4.4.2 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4.5 设计小区雨水径流水质分析
        4.5.1 屋面径流水质分析
        4.5.2 路面径流水质分析
        4.5.3 绿地径流水质分析
        4.5.4 小区雨水收集水质标准分析
        4.5.5 雨水径流水质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设计实施与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小区概况
    5.3 收集利用系统选择
        5.3.1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选择
        5.3.2 目标及原则
    5.4 工艺流程设计与方案
        5.4.1 雨水收集途径
        5.4.2 雨水水质分析
        5.4.3 水量平衡计算
        5.4.4 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
        5.4.5 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5.5 经济及环境效益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绿色TOD理念的轨道交通站域建成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绿色TOD
        1.2.2 建成环境
        1.2.3 TOD站域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相关博士论文汇总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目的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TOD理论
        2.1.1 TOD建成环境
        2.1.2 TOD与城市设计
        2.1.3 公交社区
    2.2 紧凑城市理论
    2.3 绿色都市主义
        2.3.1 可持续交通城市
    2.4 小结
第3章 绿色TOD的缘起、案例与内涵剖析
    3.1 理论层面:绿色TOD的缘起
    3.2 从理论到实践:绿色TOD的推行
        3.2.1 美国亚特兰大坎伯兰社区更新
        3.2.2 台湾高雄市铁路地下化计划
    3.3 绿色TOD案例研究
        3.3.1 瑞典哈姆滨湖城
        3.3.2 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
        3.3.3 新加坡:绿色TOD的亚洲实践
        3.3.4 案例对比与启示
    3.4 解读绿色TOD的内涵
    3.5 小结
第4章 TOD建成环境中的绿色生态因子
    4.1 三种绿色生态社区评估体系概述
        4.1.1 LEED ND评估体系
        4.1.2 BREEAM Communities评估体系
        4.1.3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评估体系
    4.2 绿色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中的交通因素
        4.2.1 LEED ND评估体系
        4.2.2 BREEAM Communities评估体系
        4.2.3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评估体系
        4.2.4 三种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
    4.3 面向绿色生态社区的TOD建成环境
        4.3.1 TOD的建成环境评价要素
        4.3.2 TOD的5D建成环境要素与绿色社区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亚洲公交都市的TOD特征解读
    5.1 新加坡: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
        5.1.1 面向公交导向的城市概念规划
        5.1.2 新市镇: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公交社区
        5.1.3 逐步提高站域空间品质
    5.2 香港:三维立体化的轨道+物业模式
        5.2.1 极限条件下的混合开发
        5.2.2 空间形态上的竖向叠加
        5.2.3 以站点为核心的天桥系统
    5.3 新加坡与香港的典型TOD案例对比
        5.3.1 新加坡金文泰站站域分析
        5.3.2 香港宝琳站站域分析
        5.3.3 金文泰站与宝琳站的对比
    5.4 亚洲公交都市的TOD建成环境特征
        5.4.1 轨道交通综合体与绿色TOD
    5.5 小结
第6章 新加坡TOD站域建成环境实证研究
    6.1 新加坡新市镇的空间结构形态解析
        6.1.1 组团式:基于邻里单元理论的公交社区模式
        6.1.2 棋盘式:面向机动性与网络化的公交社区模式
    6.2 研究对象筛选与站域建成环境基础分析
        6.2.1 城市型TOD站点建成环境描述性分析
        6.2.2 社区型TOD站点建成环境描述性分析
        6.2.3 非TOD型站点建成环境描述性分析
    6.3 基于用地特征的各站域比较分析
        6.3.1 TOD型站点与非TOD型站点的用地特征比较
        6.3.2 站点层级性与开发理念:TOD型站点用地的差异性解析
    6.4 基于街区尺度的各站域空间形态比较分析
        6.4.1 TOD型站点与非TOD型站点的空间形态特征比较
        6.4.2 TOD型站点核心区的尺度与布局
    6.5 基于建筑尺度的各站域比较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关键因素与综合评价体系
    7.1 研究分析思路
        7.1.1 分析方法
        7.1.2 数据来源
    7.2 绿色TOD建成环境指标体系构建
        7.2.1 指标因子筛选
        7.2.2 指标的衡量与计算
        7.2.3 研究案例筛选
    7.3 相关分析
    7.4 多指标综合评价与因子分析方法
        7.4.1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几种主要方法的比较
    7.5 因子分析
        7.5.1 因子分析的原理
        7.5.2 绿色TOD建成环境的因子提取
        7.5.3 主因子得分与指标权重
    7.6 小结
第8章 面向绿色TOD的规划设计策略
    8.1 城市尺度:沿TOD走廊的珠链式发展
        8.1.1 围绕轨交站点建构层级化的城市功能中心
        8.1.2 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的协同整合
    8.2 街区尺度:构建绿色TOD空间单元
        8.2.1 TOD核心区的合理布局
        8.2.2 打造步行骑行友好型街区
        8.2.3 以人为本的TOD公共空间营造
    8.3 建筑尺度:打造与街区融合的交通综合体
        8.3.1 空间触媒与城市更新策略
        8.3.2 空间整合与连接
    8.4 我国推行绿色TOD的挑战与举措
    8.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图表目录

(7)公共健康导向下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关注健康成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领域重要发展方向
        1.1.2 岭南地区蚊虫严重威胁居民健康且面临防控困境
        1.1.3 当今人居环境建设重视自然生态的同时缺少对蚊虫问题的关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地域范围
        1.3.1 研究对象及概念解析
        1.3.2 研究地域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1.4.2 蚊患防控领域相关研究
        1.4.3 景观规划设计与蚊患防控交叉领域相关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岭南居住区景观与蚊患关联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其指导意义
        2.1.1 人居环境理论
        2.1.2 健康城市理论
        2.1.3 健康景观理论
        2.1.4 病媒生物环境治理理论
    2.2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理论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2.2.1 世界范围内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及趋势
        2.2.2 我国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2.2.3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理论的现状趋势及特点
    2.3 岭南居住区蚊虫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控现状
        2.3.1 蚊虫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3.2 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及蚊虫季节消长
        2.3.3 岭南地区蚊媒疾病及防控困境
    2.4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蚊患防控的关联建构
        2.4.1 户外活动空间类型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2 水景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3 植物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4 室外排水系统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5 景观小品与蚊虫的关联分析
        2.4.6 景观规划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住区景观和主观蚊情感受调查与相关分析
    3.1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模式与使用现状调查
        3.1.1 景观总体规划与户外活动空间类型
        3.1.2 水景设计模式与建成后使用现状
        3.1.3 室外排水系统防蚊结构与使用现状
        3.1.4 植物配置模式与驱蚊植物应用现状
        3.1.5 驱蚊灭蚊景观小品种类与应用现状
    3.2 居住区居民主观蚊情感受调查与分析
        3.2.1 蚊情感受定义
        3.2.2 调查与分析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2.4 讨论与结论
    3.3 佛山30个小区景观构成因子与居民蚊情感受相关分析
        3.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3 讨论与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居住区景观因子与客观蚊虫数量相关性研究
    4.1 户外活动空间类型与成年蚊密度相关性实测与分析
        4.1.1 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4.1.2 测试小区景观特点及测点布置
        4.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与结论
    4.2 景观水体类型与蚊幼数量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4.2.1 调查的水体类型
        4.2.2 调研时间与方法
        4.2.3 调查小区概况
        4.2.4 居住区各类水体蚊幼调查结果
        4.2.5 讨论与结论
    4.3 室外排水系统结构与蚊幼数量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4.3.1 防蚊闸式雨水口
        4.3.2 弯管式雨水口
        4.3.3 排水明沟
        4.3.4 讨论与结论
    4.4 园林植物在活体状态下对蚊虫的驱避效果研究
        4.4.1 实验方法
        4.4.2 实验材料和获取途径
        4.4.3 实验步骤
        4.4.4 结果与分析
        4.4.5 讨论与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HP和R语言的居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研究
    5.1 蚊虫孳生风险指数及评价方法
        5.1.1 蚊虫孳生风险指数(MosquitoBreedingRiskIndex,MBRI)
        5.1.2 评价方法——AHP与R语言结合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计算
    5.4 评价指标赋权
        5.4.1 准则层因子赋权
        5.4.2 指标层因子赋权
    5.5 权重综合与评价模型构建
    5.6 MBRI评价模型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5.6.1 中海万锦豪园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5.6.2 万科金色家园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5.6.3 鹿璟村小区景观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5.7 MBRI评价模型的检验及阈值计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于蚊患防控的岭南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体系构建
    6.1 引导策略——增加利于蚊患防控的景观设计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6.2 实施策略——采用利于蚊患防控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6.2.1 利于蚊患防控的岭南居住区景观规划与空间布局策略
        6.2.2 利于蚊患防控的岭南居住区水景设计策略
        6.2.3 利于蚊患防控的室外排水系统结构设计策略
        6.2.4 利于蚊患防控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6.2.5 利于蚊患防控的景观小品设计策略
    6.3 评估策略——建立居住区景观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机制
        6.3.1 蚊患防控问题应得到城市规划设计管理部门的重视
        6.3.2 居住区景观设计阶段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6.3.3 居住区景观使用阶段的蚊虫孳生风险评价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30个小区的水景设计模式调查结果
    附录二 居住区景观各类水体蚊幼孳生情况调查结果
    附录三 8个居住小区景观调查与MBRI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广州地区保障性住房适宜绿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发展
        1.2.2 绿色保障房的实践与政策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绿色保障性住房的现状调研
    2.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与性质
        2.1.1 保障性住房的定义及分类
        2.1.2 保障性住房的性质特点
    2.2 绿色保障性住房的现状调研
        2.2.1 绿色保障房评价现状
        2.2.2 各地保障房绿色技术对比
        2.2.3 保障房绿色技术增量成本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地区保障性住房的适宜技术
    3.1 广州地区气候特点
    3.2 广州地区保障性住房适宜技术研究
        3.2.1 规划与环境设计
        3.2.2 建筑设计
        3.2.3 结构设计
        3.2.4 设施设备
    3.3 广州地区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3.3.1 评价指标概述
        3.3.2 绿色一星及二星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保障房实际案例分析及室外环境测试
    4.1 案例介绍
        4.1.1 项目概况
        4.1.2 绿色技术分析
        4.1.3 良好的室外环境
    4.2 室外物理环境测试
        4.2.1 测点位置
        4.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4.2.3 测试天气条件
    4.3 小区热环境测试结果
        4.3.1 小区各测点空气温度
        4.3.2 气象站空气温度
        4.3.3 小区热岛强度
        4.3.4 相对湿度测试结果
        4.3.5 黑球温度测试结果
    4.4 小区风环境测试结果
        4.4.1 小区风速测试结果
        4.4.2 小区室外风速放大系数
    4.5 保障房与商品房室外环境对比分析
        4.5.1 对比商品房小区简介
        4.5.2 绿色建筑技术对比
        4.5.3 室外环境测试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障房室外物理环境模拟方法及验证
    5.1 室外物理环境模拟软件选取
    5.2 ENVI-met 软件介绍
    5.3 模型精度验证
    5.4 保障性住房室外热环境模拟分析
        5.4.1 建立模型及边界条件设定
        5.4.2 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5.4.3 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保障房室外物理环境优化设计
    6.1 模拟工况的确定
        6.1.1 架空工况设计
        6.1.2 复层绿化工况设计
        6.1.3 水体工况设计
    6.2 模拟结果评价方法
        6.2.1 评价标准
        6.2.2 评价对象及方法
    6.3 模拟结果分析及评价
        6.3.1 三种工况下 1.5m 高度处空气温度
        6.3.2 三种工况下 1.5m 高度处风速
        6.3.3 三种工况下 1.5m 高度处相对湿度
        6.3.4 三种工况下 1.5m 高度处 MRT
        6.3.5 三种工况下 1.5m 高度处 SET*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建筑技术对比表
附录二: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推荐目录(绿色建筑一星级)
附录三: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技术推荐目录(绿色建筑二星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迫切性
        1.2.1 现代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边缘区
        1.2.2 城市边缘住区对河流环境侵蚀
        1.2.3 孤立对待的次级河流保护与边缘住区规划建设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目的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城市边缘区住区的概念界定
        1.4.2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的概念界定
        1.4.3 主要研究对象及重点界定
    1.5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1.5.1 我国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理念的起源
        1.5.2 我国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理念的发展
        1.5.3 我国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相关理念与方法综述
        1.5.4 国外河流沿线住区相关理论与建设实践
    1.6 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
        1.6.1 研究过程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1.7 小结
2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主要特征及问题分析
    2.1 城市边缘区住区建设发展的主要特征
        2.1.1 高速蔓延
        2.1.2 无序建设
        2.1.3 无机破碎
    2.2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的功能及价值取向
        2.2.1 河流水系及廊道的环境功能
        2.2.2 河流水系及廊道的社会价值
        2.2.3 河流水系及廊道的经济价值
    2.3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住区建设问题分析
        2.3.1 设计价值取向问题
        2.3.2 宏观规划理念层面的矛盾
        2.3.3 微观规划策略层面的矛盾
    2.4 住区建设诱发的水环境保护问题
        2.4.1 河流水体被污染
        2.4.2 河流廊道被破坏
        2.4.3 河流地下水补给区被占用
    2.5 小结
3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类型构成及目标取向
    3.1 河流沿线住区的类型构成
    3.2 河流沿线住区的优化原则
        3.2.1 可持续原则
        3.2.2 生态优选原则
        3.2.3 尊重地域特色原则
    3.3 基于次级河流水环境保护沿线居住用地规划目标
        3.3.1 住区与河流系统整合与调度
        3.3.2 充分有效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3.3.3 防治水污染,减少废、污水产生量和排放量
        3.3.4 发挥景观水体的多功能
    3.4 小结
4 以水环境综合保护为导向的住区用地结构模式
    4.1 强化住区与河流等级关系之间的辨识
    4.2 注重河流廊道综合保护的住区用地选择
        4.2.1 用地资料收集整理
        4.2.2 通过用地适宜度来选择利于河流廊道保护的住区建设用地
        4.2.3 强化地下水对住区选址的影响
        4.2.4 注重河流廊道不同的生态功能保护
    4.3 以水环境保护为导向的住区用地结构
        4.3.1 构建畅通完善的河道体系
        4.3.2 构建以河道为依托向腹地延伸的水文通廊体系
        4.3.3 沿河流形成不同强度的居住用地层次
    4.4 根植于河流廊道水环境的沿线住区整体结构搭建
        4.4.1 典型的住区结构
        4.4.2 结合河流廊道水环境的住区结构
    4.5 小结
5 以水环境综合保护为导向的住区空间布局
    5.1 河流水体保护与住区空间布局
        5.1.1 住区规划对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控制方法
        5.1.2 住区规划对河流水质(点源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控制方法
    5.2 河流廊道保护与住区空间布局——构筑生态、游憩、景观三维一体的目的
        5.2.1 住区的河流廊道平面空间控制方法
        5.2.2 亲水性的住区河流廊道断面控制方法
        5.2.3 住区河流廊道岸线控制方法
    5.3 河流地下水保护与住区空间布局
        5.3.1 地下水资源功能和脆弱性评价指标及方法
        5.3.2 住区规划对地下水保护及控制方法
    5.4 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住区空间整治
        5.4.1 流域水陆综合治理
        5.4.2 城市内部综合整治
    5.5 小结
6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居住用地建设导向与实施管理
    6.1 住区建设控制
        6.1.1 河流廊道沿线居住用地建设多重控制
        6.1.2 河流廊道与沿线居住用地建设双重控制导向方法
        6.1.3 河流廊道沿线居住用地指标刚性与弹性控制相结合导向
    6.2 评价指标体系
        6.2.1 国内评价标准的设立与进展
        6.2.2 住区规划的水环境的技术评价
    6.3 住区实施管理
        6.3.1 政策与法规体系
        6.3.2 整合管理体系
        6.3.3 公众参与体系
        6.3.4 资金运作体系
        6.3.5 技术支持体系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的结论及建议
    7.2 论文的特点及创新
    7.3 有待完善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2.1.3 生态城市建设
    2.1.4 安全的城市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2.3.2 PSR评价模式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4.1.1 主要理论基础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4.4.1 因子的分类
    4.4.2 因子的分级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5.3.2 优化耦合结果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3]北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D]. 邓凌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5]常州市雨水利用规划及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D]. 邵冬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基于绿色TOD理念的轨道交通站域建成环境研究[D]. 牛韶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7]公共健康导向下岭南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蚊患防控关联研究[D]. 吕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广州地区保障性住房适宜绿色技术研究[D]. 姚丽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9]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研究[D]. 陈诚. 重庆大学, 2012(03)
  • [10]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规划——以东莞“森林·湖”小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