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乌克兰人,也是世界人——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五周年简述

是乌克兰人,也是世界人——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五周年简述

一、是乌克兰的,也是全世界的——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五周年活动散记(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博[1](2021)在《习近平青年观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青年培育的重视程度更加得到凸显。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发展规划与建设目标,诸如“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目标,这些重要战略部署的实现载体主要在青年群体。新时代中国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主力军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因此正确教育和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剖析了习近平青年观,且提出了一定的创新性建议,这对加强与推动青年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实际意义。习近平青年观,其形成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理论,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弘扬,其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年发展的思想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习近平立足我国现阶段青年成长成才的新实践和新特点,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思考,逐步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它在内容上揭示了青年的历史地位、成才途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目标;在特征上表现出内容上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方法上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形式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目标上的现实性与理想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青年观正是这一根本遵循的具体理论形态。习近平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观念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和认识,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构成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青年观本身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由此推动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具备实践特点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习近平青年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培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青年培育实践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对当今中国的青年培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是世界青年成长成才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基于这样的现实历史背景,本文通过对习近平青年观的系统研究,全面阐释了其时代背景与理论资源、主要内容、基本特征、时代价值与践行路径。以期能够精准把握习近平青年观的精神实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培育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文共由六章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选择研究习近平青年观这一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方法和思路,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创新点等。第2章,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资源。主要从当代中国青年的发展现状、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机遇与挑战等三个方面阐述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此外,还对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资源作了细致梳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论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发展思想等。第3章,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作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3章论述了习近平如何看待青年的使命担当问题,进而针对习近平青年观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目标作出明确界定和分析,使得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得到清晰而完整的呈现。第4章,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特征。科学的理论指导无论在内容、方法还是形式和目标上都应当具有辩证性的特征,习近平青年观便是这样一种关于青年培育和发展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它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讲求科学又强调实践,既兼顾特殊与普遍,又能统筹现实与理想。第5章,习近平青年观的时代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培育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习近平青年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又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思想;既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理论导向,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第6章,习近平青年观的践行路径。实践是一切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唯一的检验标准。习近平青年观最终要落脚到践行,在践行的路径上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的组织协调作用,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增强青年自身的使命担当意识。通过对习近平青年观的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习近平关于青年培育和发展的要求和精髓,明确青年培育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使青年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循规而行。这要求我们务必给予青年培养以更多的重视,使当代青年能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人,进而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充分保障。习近平针对青年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与措施,有效维护了青年在工作、生活及学习等各方面的权益,为青年发展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极大地激发了青年群体的奋斗热情。

冯煜[2](2020)在《马卡连柯高尔基工学团与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劳动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А.С.马卡连柯是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和集体教育思想对苏联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中,马卡连柯改造和培养了三千余名流浪儿童和违法少年,为苏联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俄罗斯教育部为纪念马卡连柯,每年都会在他的诞辰月由《Народ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这个刊物发表关于他教育思想的文章。在30余年的从教中,马卡连柯不畏艰难困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尤其是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劳动教育是世界教育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俄政府颁布的《2025年前俄联邦德育发展战略》明确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开展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人格品德,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起着积极的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可见,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关注,大力发展的对象。本文采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比较法,着重比较和分析两个场域(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及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两个场域提出的背景、发展阶段、组织形式和所采用的途径加以介绍,总结提炼出两个场域在教学工作、生产工作、课外活动三个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从共性中分析出两个场域都以符合国家战略方针为根本原则,以培养人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运用劳动教育与集体教育、纪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童更好的发展。从差异中分析出发展工业生产的捷尔任斯基公社为学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劳动环境;在高尔基工学团培养学童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和良好思想道德的基础上,捷尔任斯基公社更加注重培养学童掌握专业技能,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最后对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的两个场域进行思考,为我国中小学更好的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王光雄[3](2018)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 ——基于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文中认为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乡村教育不仅担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任,更是民族振兴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石。乡村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乡村教师,这是发展和振兴乡村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和保障。乡村教师会对乡村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乡村教师不仅仅是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的能动因素,同时也是维持乡村教育公平的保障,更是推动乡村教育改革的助力器。当前,伴随着乡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建设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团队的需求也更加紧迫,如果缺少了素质优良又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必然难以从根本上保障当前乡村教育的改革质量,同时,对于乡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也必然会产生较为深远的不利影响。针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乡村学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对于乡村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具有极为深远和关键的现实功能。就当前状况来看,虽然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业务指导部门普遍给予了充分重视,教师培训质量也在持续提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以及完善之处。相关研究表明,普遍存在于乡村教师培训中的现象就是资金短缺、机会较少,再加上受限于培训单位的工作基础与活动组织能力,所以难以获得显着的教学实效,甚至还有部分区域出现了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等问题。为此,国家及多数省、市、自治区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都强调针对乡村教师的实际,有效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工作。例如,就乡村教师数量提出了硬性指标,即,至2020年,必须针对全体乡村教师以及校长展开360及以上学时的学习培训,同时还要求结合乡村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培训方式,或者采用顶岗置换,或者依托于网络研修,或者选择送教下乡以及专家指导等多元形式,积极鼓励采用创新多元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这些政策举措必然会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只有积极而认真落实这些政策措施,我们才能够充分赋予乡村教师更充分的学习机会,才能够真正让他们学有所获,才能真正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现状基础;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有效分析国家层面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政策文件,借鉴兄弟省市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方面的宝贵经验;通过行动研究法等来有效解决目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通过实践和过程的优化,不断明晰今后的努力方向,不断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乡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本研究以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现状基础;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有效分析国家层面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政策文件,借鉴兄弟省市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方面的宝贵经验;通过行动研究法等来有效解决目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通过实践和过程的优化,不断明晰今后的努力方向,不断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乡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本文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对当前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现状、乡村教师能力素质现状、乡村教师培训现状、乡村教师学习现状等进行简要分析,围绕相关核心概念——如“乡村与乡村教师”“贫困代际传递”“教师培训及培训模式”“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重新理解”等进行概念定义以及情报检索和综述,重点阐释了“贫困文化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等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重要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提炼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经验对我国乡村教师教育实践的启迪,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拟创新点”等进行了总体研究设计及要点解析。第二,从政策研究角度,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制定背景、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文件的核心内容,通过政策解读,以进一步科学把握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的目标方向、原则路径,认真吸纳、借鉴外省市经验,并进一步拓展云南省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的思路,丰富和创新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相关举措。通过对不同省市政策、经验的研读,特别是在比较分析中,进一步针对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要点与实施难点进行解剖分析,为后续的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的实践与优化寻找到了科学而谨严的逻辑起点。第三,立足于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所赖以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展开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调研,藉此梳理出云南省当前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紧扣云南省近年来开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的实际,总结、提炼云南省当前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行之有效的“送教下乡培训”“置换脱产研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访名校交流”等支持模式,提出有待进一步整合融通、转型优化的发展思路以及发展目标。第四,从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及系统建构角度,探索优化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其中,既包括当代教育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的顶层思考,也包括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培训研修课程的核心内容设计、教师教育及教师研修的内容模块设计。从乡村教师精神生活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乡村教师教育的研修课程设计,这是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空白,也是当下乡村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培训机构在开展乡村教师教育过程中普遍忽视的问题,这一维度的研究结论也是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深层研究与呵护。第五,在深度反思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立足乡村教育实际,优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与支持系统,其中包括:解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从战略高度努力加大国家和云南省文件政策理解执行力度,进一步细化和落地激励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健全制度保障,优化服务支持,进一步充实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服务支持措施。基于这一思路的研究结论对于各地进一步有效落实国家和云南省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文件、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的质量不无重要价值。最后,通过解读区域(学校)推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优秀乡村教师主动积极实现个体与团队专业成长、学校可持续及特色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乡村教师(校长)在主动找寻符合自身专业发展有效途径过程中的个人心路与实践历程,提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优化的适切路径与工作效果,助力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个人在今后共同探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工作的策略。本研究既关注课改新形势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与支持系统的整体架构认识与具体实践行为优化,也关注如何有效实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实践中相关培训课程资源的创新、开发以及储备,关注如何进一步激活乡村教师培训机构的潜力,促进其培训能力的显着提升。将本研究应用于日常工作实践中,将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的优质、可持续推进,有效达成国家、云南省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各项工作目标,并为其他省份乡村教师支持工作推进提供新的有益借鉴。

鲍成中[4](2015)在《适应与超越: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家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教育活动的主角。教育家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在全体中华儿女追逐中国梦的时代,时代和社会呼唤教育家,现实的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家,深化理论研究也需要教育家。文章在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心理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发现了教育家成长的三大规律,即适应性规律、超越性规律和交互性规律。全文共分五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原因和背景:教育家办学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文章选择了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如何从本质上抓住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在众多的国内外关于研究教育家的成果中,大多数研究成果局限于教育家的内涵研究、教育家的类型研究、教育家的标准研究、影响教育家成长的环境因素研究、影响教育家成长的主观因素研究等。但在教育家成长规律的研究方面,目前处于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研究状态。因此,我把教育家的成长规律作为研究的课题。第一章“人及人的成长规律”。从人的二重性入手,揭示了规律、成长规律、教育家成长规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成长的适应性和超越性。人的成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成长规律在本质上就是适应性规律和超越性规律。第二章“教育家成长的适应性规律”。文章从适应的内涵、特点及形式入手,分析,教育家成长的自适应和社会适应的要素。文章分析了支撑教育家成长的社会适应要素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群体动力要素、社会需要要素、传承要素、文化要素和概率要素等。并且从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后轴心时代分析了教育家成长的自适应的要素和社会适应的要素。第三章“教育家成长的超越性规律”。文章从超越的内涵、特点及形式入手,分析了教育家成长的超越规律。并分析了支撑教育家成长的外部超越要素的支撑要素,主要有创造要素、同伴互助要素、集体效能要素。分析了支撑教育家成长的内心超越要素的支撑要素,主要有信仰要素和心理行为要素。第四章“教育家成长的适应与超越的交互性规律”。文章从分析教育家成长的适应与超越的交互规律入手。分析了支撑教育家成长的适应与超越的交互规律的支持机制,主要有,内外因交互机制、“小我”与“大我”交互机制和“大时势”与“小时势交互机制”等。研究认为,教育家成长的内外因交互要素是内外因综合互动的结果,而不是由内因或外因的单一方面起作用就能成为教育家的。并揭示了内外因互动规律下的教育家成长模式:一是外因发挥特殊作用下的内外因互动规律的成长模式;二是内因发挥特殊作用下的内外因互动规律的成长模式。文章从教育家成长的自我能动性的发挥入手,分析了教育家的在社会动荡时期及和平时期的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文章认为:教育家的成长是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中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二者相融相生,交融为一体。即“小我”与“大我”的交互作用,教育家成长的“小我”与“大我”交互机制在我们的现实教育生态中有以下几种成长模式:一是教育家成长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的交融规律下的“英雄式”教育家成长模式;二是教育家成长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的交融规律下的“协同式”教育家成长模式;三是教育家成长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的交融规律下的“使命式”教育家成长模式。文章从“大时势”与“小时势”入手,分析了教育家成长的时势早造就规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社会需要与社会条件之间的互动,决定着教育家出现的数量、结构以及水平等。实际上,这个时势造就教育家的成长规律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两条演绎路径:一是社会需要决定教育家成长模式;一是社会条件决定着教育家成长模式。经过研究,本文形成了“三大规律九大要素”的教育家成长规律体系:即“三大规律”为教育家成长的适应性规律、教育家成长的超越性规律和教育家成长的适应与超越的交互性规律,“九大要素”为自适应要素、社会适应要素、综合适应要素、外部超越要素、内心超越要素、协同超越要素、内外因交互要素、小我与大我交互要素、大时势与小时势交互要素。第五章:本章分析了当今教育家面临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教育革命相向而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渴望教育家,渴望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教育家群的涌现。并从教育家成长规律的视角,提出来一些建设性建议:一是从政策支持、法律支持、经费支持、激励、民间力量、社会舆论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教育家成长的内外因素的激励与设计。二是从注重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唤醒教育家精神、鼓励原创性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切实推行教育去行政化、注重民间办学力量和发展私学、正确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教育家成长的主客观因素的激发与营造。三是从教育家个体的成长的自觉自为修炼入手,注重学术领袖及学派的形成、注重个人人格和学术修养等方面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好教育家成长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协调发展。我们期待着我国新时代教育家群的诞生和涌现,为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家的力量。

傅勇[5](2015)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安徽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下半叶,在世界大国外交关系中,中苏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代中苏关系其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要超过同时期很多其它的大国关系——它集两国关系、两党关系、领导人关系和两国人民关系为一体,在社会主义大国关系基本属性之外,还兼有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等许多迥然相异的背景,在国家利益等诸多因素主导之下,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非常的曲折复杂,其“蜜月到冰冻期”的翻云覆雨、“同盟到敌手”的跌宕起伏、“同志加兄弟到势不两立”的罕见变化既令人咋舌惊叹,又让后来研究者深为着迷、深感兴趣。本文将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中苏关系大致分为“一边倒选择与互助同盟、同志加兄弟蜜月友好、分歧产生龃龉论战时期”三个阶段。第一段起自1949年3月即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初步提出对苏“一边倒”方针,至朝鲜战争爆发,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正式结盟。第二段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苏共20大召开,中苏结盟后步入“蜜月期”,中国以苏为师,在发展模式选择了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机制,通过制订并实施“一五”计划,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为核心,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中国提前结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军事领域展开展全面学习苏联的运动。第三段从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及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报告出台,到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中苏公开论战结束。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经历分歧产生、努力弥合,龃龉不断、公开论战一系列剧烈变化,两国矛盾在1958年“中东危机”和“金门危机”、在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和美苏“戴维营会议”等重大事情的台前幕后不断激化,至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双方开始公开论战,中苏双方同志加兄弟信任不在,同盟关系名存实亡,此后,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更加独立自主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即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即“第二次结合”①的新道路的。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排斥了苏联的有益经验,“总路线”指引下的“左”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此后中国对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立自主探索一度陷入长达十多年的灾难性“卡夫丁峡谷”②阶段,直到1978年底,才走上改变当代中国命运的发展道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回顾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安徽区域的体现与影响,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在以苏为师过程中,有盲目“一边倒”而生搬硬套苏联经验的教训,但从宏观上看,总体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特别在1958年的前期,中国学习苏联运动取得的成绩是主流——我们在认清部分失误甚至失败的同时,不能否定20世纪50年代苏联经验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曾起过的进步作用,也不能否定20世纪50年代中苏人民间那一段友谊,不能否定两国友好时间,也不能否定在苏联帮助上,包括安徽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所取得的成绩。在政治方面:20世纪50年代,通过中苏友好和以苏为师,新中国在冷战的严峻环境下,巩固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实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以苏联1936年宪法为蓝本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1954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国社会制度的一个极其重大的转变。通过学习并移植苏联首创的脱离民法而独立成法的婚姻家庭法相关内容、条款,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推动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和社会进步。经济方面:20世纪50年代,基于总体友好的中苏关系,新中国通过全面学习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苏联式重工业优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0年间特别是在1958年“大跃进”前全面学苏的前8年,经济迅速恢复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时,“全国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到550亿元,折合黄金五万万七千万两公上……(其中)重工业的投资占87%,轻工业的投资占1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41%;工业总产值年均实际增长达到19.2%,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4.5%,”①。初步实现了落后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工农业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时期,也是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时期,是一举改变中国数千年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辉煌时期。通过“156项工程”等援建项目实施,初步建立起了涵盖军工、煤炭、发电、钢铁、冶金、造船、机械、电子、通讯、建材、纺织、航空、运输、化工、石油和轻工等各行业的、一个大国应有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国家各个方面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泽东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也认为:“中国的各种建设事业已经在8年(即指:1949到1957年间的8年)的短时期内取得了过去百年中所不可能有的成就”②,邓小平也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取得的成绩是伟大的、辉煌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搞得成功,很了不起!”③新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出现了社会大变迁、大转型,其影响惠及全体中国人,遍及整个国家方方面面。20世纪50年代,在中苏同盟关系的大背景之下,安徽区域通过落实中苏友好时期确定援建的重点工程、专家指导、人员培训、技术援助及双边贸易等形式合作,安徽的工业、农业和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1957年,安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顺利完成,在“一五”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安徽遭遇了1954、1956年两次重大自然灾害。但在苏联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之下,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芜湖造船厂、马鞍山钢铁厂、铜官山铜矿、蚌埠肉联厂、门台子烤烟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建成或恢复生产(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农业发展借鉴了苏联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经验,在苏联帮助下进行佛子岭电站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铜官山(铜陵)等6所城市完成了规划和扩建(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到安徽省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超额完成的1957年,安徽省社会总产值达到61.3亿元。“1953年至1957年,安徽工农业总产值由29.73亿元(按1950年不变价)增加到43.19亿元,增长42.2%。其中农业总产值由22.38亿元增长到28.19亿元,增长28.9%;工业总产值由7.43亿元增加到15.01亿元,增长110%。5年中,5年中,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5.2%;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6.8%。”①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加之轻工业自沿海内迁安徽,“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重工业在整个工业比例中上升到26.87%”②。但安徽省工农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仍是一枝独大,“农业与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为:69.6:20.4:10”③。自1953年始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13.1亿元”④。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等重工业在此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教文化方面: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通过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改造了旧中国教育制度和学校,建立起新中国的教育体系。在受教育人口方面,1949年到一五计划完成的1957年期间,“全国受教育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66%,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由不足5%增加到11.1%;同时,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也以8.04%的年平均速度递增”⑤,一五期间,“五年内,高等学校共招生5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招生112万人。从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不包括研究生)共27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共84万人。五年内,普通中学共招生875万人,小学共招生8800万人。群众办学、业余文化学习、扫盲工作都有了很大的发展”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人才和智力支持。20世纪50年代,近18000名苏联专家到中国工作,新中国也派出38000多名科学家、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农民赴苏学习,同时苏联专家还帮助新中国培训了大批教师、教员以及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才。“一五时期”,“参加过苏联各种形式培养、培训的教员总近1.9万人,约占中国高等学校教员总数的四分之一”⑦。这一时期,新中国学习苏联,亘古未有地在农村广泛建立起了卫生医疗体系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得到提高,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仅在35岁,20世纪50年代末则延长至57周岁。文化方面,据苏联研究人员统计“1949-1958年间,共有134个中国艺术团体访问了苏联,在苏联上演了102部中国影。有112个苏联团体访问了中国,(中国)有将近20亿人次观看了747部苏联电影”①。人才、科学、技术和文化对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全盘苏化的变革,就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来说,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学苏”和“以苏为师”是“无可选择的选择”②。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在特殊年代、由国内外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必然之路,在特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这种办学格局、办学模式、教育教学等方面全面学苏改革使得新中国可以有效集中与配置各种资源,以一种直接有效的“短、平、快”方式培养大量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的人才,支持了国家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20世纪50年代,安徽地区科教文卫事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通过移植苏联教育模式,建立起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制度;通过学习苏联文学、艺术、电影等文化事业发展经验并引进优秀经典作品,基本满足了当时人民的文化需求;1950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安徽人民还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爱国卫生运动,送走了“瘟神”,建起了基层医疗体系,促进了卫生事业发展;特别在高等教育领域,以东南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前身)、合肥矿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前身)、安徽大学迁建合肥等重大事件为标志,安徽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适应了当时社会建设的需要,省会合肥也逐步发展成为安徽省内乃至华东地区的文化中心、科教之城。以史为鉴,辩证地看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及在安徽区域的历史史事,其弊端和失误也不容回避: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局面滋生了集权主义和个人崇拜现象,阶级斗争也被错误地运用于党内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苏联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模式损害了轻重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合理比例和科学结构,也影响了20世纪50年代及其后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集中、单一的科教文卫发展体制,违背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妨碍社会主义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长远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其中的高校院系调整等举措,也在今天显现了相当的消极作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①——“鉴往而知今是历史学研究的最大意义之所在”,了解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入探讨这段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回顾既往、总结得失,不仅有其历史学意义,而且对于目前中俄两国未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见微知着、睹始知终。”②——了解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在安徽史事,在两国新的大国关系格局之下,探讨安徽地区在“中俄两河流域合作机制”合作框架下,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格局下的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也有相当意义与启示。

王春梅[6](2014)在《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成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研究要满足对现实的回应。面对当下由教育外部环境诱发的众多教育内部问题,在教育可控的范围内如何理解教育、践行教育,是教育者及教育研究者应该反思的问题。本论文选取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对我国教育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的两位教育家——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探寻、研究一种具有广泛正影响力的教育思想是怎样产生”这样的路径来为在上文所说的环境下“如何理解、践行教育”的反思提供资源和思维方式。故此,本研究主要从重视主体的还原性视角,对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成因进行探析与比较。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对“人格”这一核心概念、同时也是研究的线索和关键词进行界定。第二、三、四是二人教育思想的成因进行探析与比较。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引发几点反思。第二章,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征及教育思想形成的认知前提探析比较。要明白二人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就需要根据因果关系,由已经存在的现象,即“果”,顺藤摸瓜地找出“因”来。这个“果”就是二人业已形成的教育思想,它的最近因就是二人对“教育”、“人”、“世界”等的独特的认知,前者正是因着后者而形成。所以,在寻找教育思想成因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分析教育思想形成的认知前提。本论文中二人“教育思想的果”又包括两个部分,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前者在对二人基本情况的叙述中展现,后者归在成因比较部分。第三章,二人从教前经历中的自我实现和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探析比较。过去对二人的研究往往是通过他们的着作来探析其教育思想,本文旨在通过两位教育家的生活来理解他们的教育思想。二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所表现的行为和形成的思想来自于内外两个世界的作用,外部世界是外缘,内部世界是种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归根到底来自于内部。故此,在探析了他们二人教育思想形成的认知前提后,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探析二人独特的从教前经历中自我实现与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并需要探寻二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对内部世界的影响及其异同。第四章,二人从教后教育思想发展变化的原因探析比较。从教后,二人教育思想的变化差异性大于相似性:陶行知是因为面临国家内忧外患的国情,教育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最终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而苏霍姆林斯基则是处在相对比较稳定的国内环境之中,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个性的全面发展。通过比较分析,本研究认为:第一、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表现出相似的人格特质,即对人本身的关注。而相似的人格又使二人表现出相似的外显行为,即求真、勤学、好思。第二、在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从教后教育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国情这一外力所起的作用在于给二人人格内涵潜在性的现实化提供环境,使二人在主体性活动中有需要面对这一中心问题,从而使从教后二人的教育实践和思想随之发生变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和不同的表征。第三、这种人格特质是他们本自具有的,如种子一般一直含藏在身体里,一旦遇到适合其生长的机缘,这些含藏的种子就会被激活并生长发育起来,而二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每次的经历都在加强这种滋养的力量。

丁嫚莉[7](2014)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挖掘更多的依据,做客观和详细地评析,以期能够给今后他人研究卡巴列夫斯基提供一个参考平台,从而为丰富比较教育视角下的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尽一份力量。论文全方位审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对其整个音乐教育思想系统进行梳理、整合。论文主体分为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活动概述、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透视及评价共五章。绪论:分析了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阐述了研究意义,概述了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阐明了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第一章: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活动概述。本部分延展出四个部分,首先对其生平简要概述,然后对音乐创作活动作出了系统性的整理,使卡巴列夫斯基的整体音乐概况得以呈现。再次是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活动,该部分对后续教育思想的阐释做了铺垫。最后分析了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的关系。第二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产生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而且有其独特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本章内容就集中分析这两个方面。第一节介绍了苏联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和音乐教育状况;第二节介绍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总结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是在苏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音乐教育状况的背景下产生,并且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深入阐发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指出其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功能的阐述,指出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德育、美育两个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也能够以音乐和音乐教育有效的实现审美与道德的融合、超越,实现音乐的内在与外在价值,培养具有良好审美修养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学生。第四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本章由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先从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中的音乐作品,音乐知识,音乐主题所呈现的阶段性和音乐教育内容的跨学科性几个方面全面阐述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的构成、特征,并结合音乐作品和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和梳理。第二部分是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方法心理学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述总。第五章: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体系的透视与评价。本章首先对卡巴列夫斯基同时代的音乐教育思想观的概述,而后是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独特性的解析,最后又进一步探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局限性。总之,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在俄罗斯本土被推崇的同时,与世界上许多着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一样闻名于世,共同构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董婷婷[8](2014)在《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教育学上的一种非凡的、卓越的现象。他以其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成功跻身于当代世界着名教育家的行列。教师教育的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部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内涵非常广泛。本文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以呈现其教师教育思想的全貌,总结概括出其思想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凸显其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贡献,最后从中吸取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和借鉴。本文主体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包括阐明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通过对搜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当时苏联的社会状况、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背景以及自身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对其教师教育思想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教育理论,经典性的教育遗产,劳动群众的优秀教育传统为其教师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全面梳理和解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教育思想,包括: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教育的内容,教师教育的途径,教师教育的基本原则,然后对其思想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第三章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论述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第四章首先揭示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影响,然后再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启示。

姚庆[9](2006)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十七岁开始了教师生涯,直至1970年他52岁去世时为止。他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学校管理者,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23年里,他用毕生的心血造就了学校的辉煌。 笔者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理论上探明其学校管理思想的产生、内涵及特点,从实践上探索对我国学校管理有效的成分。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检索、学术交流、参观访问等方法,力图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进行综合审视和研究。 结论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其学校管理思想的产生,既有社会政治经济等主要因素的作用,又离不开他的个人努力及前人的重大影响,这种思想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个人积极思索与实践的结晶;第二,其主要内涵包括:思想领导、生本管理、师本管理和网络式管理;第三,科学性、教育性和独特性是其学校管理思想的突出特点,这些特点相互支撑,共同构成该思想的长久生命力;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学校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四点有现实性的启示。

朱小蔓,张男星[10](2006)在《一丛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梳理出改革开放以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20世纪90年代中未期;21世纪初期。它们各自呈现的传播热度既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相联,也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特点有关。并从三方面分析了苏氏教育思想在中国继续生长的可能,进而提出需要在四个方面创新性地运用苏氏教育思想。

二、是乌克兰的,也是全世界的——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五周年活动散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是乌克兰的,也是全世界的——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五周年活动散记(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资源
    2.1 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现状
        2.1.2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2.1.3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机遇与挑战
    2.2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论述
        2.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发展思想
第3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3.1 习近平论青年教育培养目标
        3.1.1 立德树人是青年培养的根本目标
        3.1.2 提升实践能力是青年培养的重中之重
        3.1.3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是青年成才的关键
        3.1.4 促进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
    3.2 习近平论青年的使命担当
        3.2.1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2.2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3.2.3 青年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
        3.2.4 青年是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
    3.3 习近平论青年教育内容
        3.3.1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
        3.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3.4 法治观念教育
    3.4 习近平论青年教育形式
        3.4.1 读书学习的自我教育
        3.4.2 行胜于言的实践教育
        3.4.3 榜样示范的塑造教育
        3.4.4 文化熏陶的感化教育
        3.4.5 家庭内部的亲子教育
    3.5 习近平论青年成长成才
        3.5.1 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5.2 练就过硬本领:学如弓弩,才如箭簇
        3.5.3 勇于创新创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5.4 矢志艰苦奋斗: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5.5 锤炼高尚品格: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第4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特征
    4.1 目标上兼具现实性与理想性
        4.1.1 习近平青年观以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服务为目标
        4.1.2 习近平青年发展目标的宏观愿景是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
    4.2 内容上兼具继承性与创新性
        4.2.1 习近平青年观与中国共产党已有的青年观一脉相承
        4.2.2 习近平青年观是对中国共产党青年发展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4.3 方法上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
        4.3.1 习近平青年观的方法彰显科学性
        4.3.2 习近平青年观的方法重视实践性
    4.4 形式上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
        4.4.1 习近平青年观的实践形式具有普遍性
        4.4.2 习近平青年观的实践形式具有特殊性
第5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5.1 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
        5.1.1 拓宽了青年教育的内容
        5.1.2 完善了青年培养的体系
        5.1.3 凸显了青年成才的目标
    5.2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思想
        5.2.1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5.2.2 丰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思想
    5.3 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理论导向
        5.3.1 坚定青年矢志奋斗的信念
        5.3.2 指明青年成长成才的道路
        5.3.3 提供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
    5.4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5.4.1 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5.4.2 保障青年成长成才
第6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践行路径
    6.1 坚持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的组织协调作用
        6.1.1 加强党对青年的引领和服务
        6.1.2 强化共青团对青年的组织和凝聚
    6.2 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
        6.2.1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
        6.2.2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6.3 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6.3.1 建设和谐的家庭环境
        6.3.2 深化优良家风的熏染
    6.4 增强青年自身的使命担当意识
        6.4.1 树立国际视野
        6.4.2 确立鸿鹄之志
        6.4.3 涵养自身修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2)马卡连柯高尔基工学团与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劳动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都亟待完善
        (三)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具有借鉴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
        (二)劳动教育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比较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个人背景
    二、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
        (二)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
        (三)克鲁普斯卡雅的劳动教育思想
第三章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
    一、高尔基工学团(1920-1927)
        (一)高尔基工学团提出的背景
        (二)高尔基工学团的发展阶段
        (三)高尔基工学团兴办的组织形式
        (四)高尔基工学团所采用的途径
    二、捷尔任斯基公社(1927-1935)
        (一)捷尔任斯基公社提出的背景
        (二)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发展阶段
        (三)捷尔任斯基公社兴办的组织形式
        (四)捷尔任斯基公社所采用的途径
第四章 高尔基工学团与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劳动教育比较
    一、高尔基工学团与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共性与原因分析
        (一)教学工作
        (二)生产工作
        (三)课外活动
        (四)原因分析
    二、高尔基工学团与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差异与原因分析
        (一)教学工作
        (二)生产工作
        (三)课外活动
        (四)原因分析
第五章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场域的思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马卡连柯劳动教育场域的思考
        (一)重视对劳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二)形成完备的劳动组织形式
        (三)重视思想道德的培养
    二、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贯彻劳动教育方针促进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
        (二)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中小学学生劳动意识
        (三)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学生劳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 ——基于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二)乡村教师培训现状
        (三)乡村教师能力素质现状
        (四)乡村教师学习现状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乡村与乡村教师
        (二)贫困代际传递
        (三)行动研究
        (四)教师专业化
        (五)教师专业发展
        (六)教师学习
        (七)教师培训及培训模式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或者途径研究
        (四)关于教师发展的“行动”研究
        (五)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重新理解
        (六)关于乡村教师生存现状研究
        (七)关于乡村教师培训现状的调研
        (八)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研究评述
    四、原点解析
        (一)关于若干核心概念的整体解析
        (二)关于文献综述内容的理解反思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五)研究拟创新点
第一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路向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路向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贫困文化理论
        (二)社会支持理论
        (三)学习共同体理论
        (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理论
        (五)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支持
    二、中外乡村教育家的乡村教育改进实践的经验借鉴
        (一)乡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
    三、国外教师教育经验对我国乡村教师教育的实践启迪
        (一)教师教育制度的刚性特点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活性引领
        (三)教师培训课程的柔性设计
        (四)教师学习活动的灵性组织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性评估
第二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路向研究的政策研究
    一、我国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背景
        (一)国家层面的战略思考: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刻不容缓
        (二)社会层面的全民期盼: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二、我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目标解读
        (一)实现乡村学校教师个体立足课堂的主动、积极、有效的专业成长
        (二)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对象——中小幼学生的快乐、品质、幸福学习
        (三)实现乡村学校在内涵、品牌修炼基础上的特色、健康、持续发展
    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的价值取向
        (一)开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开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研究的实践意义
        (三)开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研究的现实需要
    四、各省市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比较与经验借鉴
        (一)东部地区
        (二)东北地区
        (三)中部地区
        (四)西部地区
    五、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要点与实施难点的解析
        (一)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文件的政策要点
        (二)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工作的推进难点
        (三)云南省加强乡村教师工作对外省市经验的借鉴
第三章 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实然调查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乡村教师教育亟需理顺关系管理渠道,增强活力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亟需健全,并予必要激励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尚需有效经费支持,予以保障
        (四)乡村教师人事编制明显偏紧,亟需解决工学矛盾
        (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业务部门质量、效能亟需提升
        (六)资源平台的建设水平不高,亟需丰富资源并整合
        (七)学校校本研修的能力水平有限,亟需规范和引领
    二、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支持模式的探索实践
        (一)送教下乡培训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二)置换脱产研修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三)网络研修整合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四)访名校交流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三、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行培训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关于送教下乡培训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二)关于置换脱产研修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三)关于网络研修整合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四)关于访名校交流的乡村教师教育支持模式
    四、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获支撑情况
        (一)政策支持与有效培训逐步显示积极效应
        (二)政策支持与有效培训工作尚须细致深化
        (三)突破乡村教育支持政策深化落实的瓶颈
第四章 优化云南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内容设计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内容设计需要回应的关键问题
        (一)复杂性问题
        (二)懈怠性问题
        (三)适切性问题
    二、当代教育视野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顶层思考
        (一)基于综合能力达成的教师专业发展:追求整体多维
        (二)基于时事改革进步的教师专业发展:突出与时俱进
        (三)基于积极行动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投身项目实践
        (四)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观照教育对象
        (五)基于校本特色彰显的教师专业发展:融入学校集体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培训研修课程的核心内容设计
        (一)激励敬业奉献:重视乡村教师师德水平建设
        (二)回归能力原点:从练“三字一话”等基础开始
        (三)立足乡村课堂:落实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重心
        (四)善用网络资源:复活乡村小学“僵尸”类课程
        (五)引导课程建设:立足乡村学校创建特色课程
        (六)加强研究指导:立足岗位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七)重视培养“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乡村教师
    四、乡村教师读书工程——乡村教师阅读书目的设计推介
        (一)乡村教师短周期读书的规划与阅读推荐
        (二)乡村教师长时期读书的规划与阅读推荐
    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基本模块与框架设计
        (一)“师德与素养”课程
        (二)“知识与技能”课程
        (三)“实践与体验”课程
第五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与支持系统优化
    一、厘清云南乡村教育分布类型及不同区域乡村教师特点
        (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云南省乡村发展类型分析
        (二)不同区域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差异与特点
        (三)不同特点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优势与不足
    二、完善“国培计划”视角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
        (一)构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要素解构
        (二)从战略高度努力加大中央文件政策理解执行力度
        (三)基于“国培计划”构建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三、激励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再求细化落地
        (一)关注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差异性
        (二)乡村教师管理与指导机构的转型发展
        (三)中小学(幼)校本研修制度完善优化
    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保障措施对策
        (一)制度保障层面
        (二)服务支持层面
第六章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实践个案解析
    一、区域或学校推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案例解析
    二、优秀乡村教师实现主动、积极、有效专业成长和成功案例解析
    三、优秀乡村教师实现主动、积极、有效专业成长和成功案例解析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适应与超越: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呼唤
        二、现实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深化教育研究的要求
        四、活跃学术争鸣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范畴
        一、教育家、教育学家、教育实践家
        二、规律、成长规律、成长模式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教育家的内涵研究
        二、关于教育家的类型研究
        三、关于教育家的标准研究
        四、关于教育家成长的环境因素研究
        五、关于教育家成长的主观因素研究
        六、关于教育家成长规律的研究
        七、关于教育适应与超越的有关问题研究
    第五节 研究思路、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本文立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切入点、创新点、突破点
        一、切入点
        二、创新点
        三、突破点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一章 人及人的成长
    第一节 人的本质
    第二节 人的成长
        一、人的成长内涵
        二、人的主体性的弘扬
    第三节 人的成长规律
        一、规律及其本质
        二、人的成长规律的内在规定性
        三、人的成长规律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家成长的适应性规律
    第一节 适应的内涵及特点
        一、适应的内涵及本质
        二、适应的形式
        三、适应的要素
    第二节 教育家成长的自适应要素
        一、本能:前轴心时代(秦汉以前)的教育家成长的自适应
        二、积极:轴心时代的教育家成长的自适应
        三、能动:后轴心时代教育家成长的自适应
    第三节 教育家成长的社会适应
        一、教育家成长的社会需要要素
        二、教育家成长的文化生成要素
        三、教育家成长的传承要素
        四、教育家成长的概率要素
    第四节 教育家成长的综合适应要素
        一、教育家成长的人口学特征要素
        二、教育家成长的社会学特征要素
        三、教育家成长的综合素质特征要素
        四、教育家成长的学术特征要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家成长的超越性规律
    第一节 超越的内涵、特点及形式
        一、超越的内涵及本质
        二、超越的要素
        三、超越的形式
    第二节 教育家成长的外部超越要素
        一、教育家成长的创造要素
        二、教育家成长的互助要素
        三、教育家成长的集体效能要素
    第三节 教育家成长的内心超越要素
        一、教育家成长的信仰要素
        二、教育家成长的心理行为要素
    第四节 教育家成长的内心超越与外在超越的整体超越要素
        一、教育家成长的群体驱动力
        二、教育家成长的主客观条件的协同整合要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家成长的适应与超越的交互性规律
    第一节 教育家成长的交互性规律的内涵
    第二节 教育家成长的内外因交互要素
        一、教育家成长的内因要素
        二、教育家成长的外因要素
        三、教育家成长的内外因交互要素及启示
    第三节 “小我”与“大我”的交互要素
        一、“小我”:教育家的自我发展
        二、“大我:”教育家的社会责任
        三、教育家成长的“小我”与“大我”的交互要素及启示
    第四节 大势与小势的交互要素
        一、大时势:社会大环境的客观需要
        二、“小时势”:周围小环境的影响
        三、教育家成长的“大势”与“小势”交互要素及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教育家成长的历史机遇及建议
    第一节 教育家成长的历史机遇一:迎面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一、我国基础教育价值观和育人观的变革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观变革
        三、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师观的变革
        四、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观的变革
        五、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观的变革
        六、我国基础教育学习观的变革
        七、我国基础教育的德育观变革
        八、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观的变革
        九、我国基础教育的评价观变革
        十、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变革
    第二节 教育家成长的历史机遇二:相对优越的政策环境
        一、教育家成长环境的优势
        二、教育家成长环境的机遇
    第三节 教育家成长的历史机遇三:第三次教育革命
    第四节 当前教育家成长的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当前教育家成长的政策性劣势
        二、当前教育家成长的主观因素劣势
        三、教育家成长客观因素的劣势
    第五节 当代教育家成长的相关建议
        一、重视“顶层”设计:认真做好教育家成长的内外因素的激励与设计
        二、增强“价值”认同:认真做好教育家成长的主客观因素的激发与营造
        三、培育“行为”自觉:教育家成长需要个体的自觉自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博期间出版和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安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与不足、方法及相关界定
第一章 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
    第一节 一边倒选择与互助同盟
        一、“一边倒”选择
        二、“同盟条约”签订
    第二节 同志加兄弟蜜月友好
        一、朝鲜战争深化同盟
        二、赫鲁晓夫带入蜜月
    第三节 分歧产生龃龉论战时期
        一、分歧出现及其弥合
        二、交流合作继续发展
        三、龃龉发展公开论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对安徽区域经济建设的援助
    第一节 援建和扩建工业项目
        一、援建谢家集中央洗煤厂
        二、扩建芜湖造船厂
        三、重建马鞍山钢铁厂
        四、建成铜官山铜矿
        五、建设蚌埠肉联厂
    第二节 帮助建设农田水利
        一、农业学苏与治淮工程
        二、帮助修建佛子岭水库
        三、指导祁门茶厂建设生产
    第三节 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
        一、安徽六市扩建
        二、合肥规划建设
        三、安徽苏式建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安徽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的援助
    第一节 中苏友好群众团体与留学苏联
        一、安徽省中苏友好协会
        二、派遣人员留学苏联
    第二节 科学教育事业关系
        一、构建苏式科研体系和教育体系
        二、建设样板高校、进行院系调整
        三、安徽高校迁建合肥
        四、工大学苏与批苏
    第三节 文体卫等社会事业关系
        一、文化事业交流与社会主义化运动
        二、学苏建立体育事业的“举国体制”
        三、医卫制度的苏联模式与交流合作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签订同盟条约:山盟虽在、海誓难成
    二、系统的工业化:工业基础、一举奠定
    三、鱼渔并授援华:农田水利、其利惠今
    四、科教学苏改革:成败萧何、桔枳同生
附表
    附表1: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年表及安徽区域相关大事年表
    附表2:在安徽苏联专家简表
    附表3: “156项工程” 104项非军事项目表®
    附表4:“156项工程”中第一批50个项目
    附表5:“156项工程”17项建成煤炭工业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成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 个人研究兴趣
        (二) 回应现实问题
    二、 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有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情况
        (二) 国内外有关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情况
        (三) 国内外有关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的情况
    四、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育思想形成的认知前提之探析比较
    一、 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一)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二)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二、 教育思想形成的认知前提
        (一) 陶行知教育思想形成的认知前提
        (二)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形成的认知前提
第二章 从教前经历中的自我实现与人格形成之原因探析比较
    一、 陶行知从教前经历及自我实现与人格形成之原因探析
        (一) 陶行知从教前的经历
        (二) 陶行知从教前经历中的自我实现与人格形成之原因探析
    二、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前经历中的自我实现与人格形成之原因探析
        (一)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前生命历程概述
        (二)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前经历中的自我实现与人格形成之原因探析
    三、 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前经历中的自我实现及人格形成的原因之比较
第三章 从教经历中教育思想发展变化之原因探析比较
    一、 陶行知从教经历中教育思想发展变化之原因探析
        (一) 陶行知从教后经历
        (二) 陶行知从教经历中教育思想发展变化之原因探析
    二、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经历中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之原因探析
        (一)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后的经历
        (二)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经历中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之原因探析
    三、 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从教经历中教育思想发展变化的成因之比较
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
        1. 着作类
        2. 论文类
        3. 网页类
    (二) 外文类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文章

(7)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目标
第一章 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活动概述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生平及音乐创作活动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活动
    第三节 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 卡巴列夫斯基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
        二、 苏联音乐教育状况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 民族精神的侵润
        三、 教育思维的融合
        四、 美学思想的凝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目的与功能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目的确立的缘由
        二、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 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 传承人类精神文化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功能
        一、 道德教育功能
        二、 审美教育功能
        三、 音乐教育:道德和审美的融合与超越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内容
        一、 《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简介
        二、 音乐作品
        三、 音乐知识
        四、 音乐教育内容的阶段性
        五、 音乐教育内容的跨学科性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方法
        一、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方法的心理学基础
        二、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概括法
        三、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语言传递法
        四、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情感陶冶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体系透视与评价
    第一节 卡巴列夫斯基同时代音乐教育思想观概述
    第二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体系的独特性解析
        一、 “全部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全部”——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二、 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准则
        三、 意识形态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功能属性
        四、 “三根支柱”学说——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内容基石
        五、 社会文化学视域下的内容构建——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载体系统
        六、 音乐与生活——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终极指向
    第三节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一、 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属性制约了音乐作品艺术性水平的彰显
        二、 坚持现实主义的唯一性制约了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三、 本土化学科基础制约了音乐教育思想的广阔性
        四、 一元化大纲统领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路径扩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II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形成渊源与理论基础
    一、社会状况及家庭影响
    二、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理论基础
第二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论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一) 特殊雕塑家的需要
        (二) 创造真正人的需要
    二、论教师教育的内容
        (一) 专业情意
        (二) 专业知识
        (三) 专业能力
    三、论教师教育的途径
        (一) 职前师范学校的培训
        (二) 职后校长的带头领导
        (三) 教师的自我继续教育
        (四) 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五) 利用大自然及校园环境的影响
    四、论教师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二) 专一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三) 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四) 开放性和自由性的原则
    五、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 内容的完整全面
        (二) 思想的精辟独创
第三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贡献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理论贡献
        (一) 充实师德教育理论
        (二) 丰富集体教育理论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苏联教师教育发展的实践贡献
        (一) 关注语言的教育力量
        (二) 实事求是的教育研究
        (三) 突出劳动技能的要求
第四章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的理论影响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践影响
    三、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的源起、意义与创新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可行性论证、技术路线解说及理论基础
    0.4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准备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结论
第一章 背景: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管理思想的产生
    1.1 苏联两次战争后国内特殊的社会背景及其个人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影响
    1.2 苏氏学校管理思想实质上是对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1.3 苏氏的教育思想对其学校管理思想的影响
    1.4 小结
第二章 探寻: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苏氏学校管理思想的概念解析及特定内涵的挖掘
    2.2 苏氏学校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3 小结
第三章 挖掘: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管理思想的鲜明特点
    3.1 高度的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
    3.2 鲜明的教育性:学校管理真正以育人为目标
    3.3 可贵的独创性:家校结合、情感管理、有效沟通、职业定向
    3.4 小结
第四章 启示: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与中国学校管理
    4.1 中国学习借鉴苏氏学校管理思想的原因与现状
    4.2 苏氏的学校管理思想对中国学校管理的几点启示
    4.3 结束语:新时代需要发展苏氏的学校管理思想
附录一 В·А·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
附录二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论文类
后记

(10)一丛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的事实
        1. 翻译、评介、研究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或思想的书籍与论文情况
        2. 教育实践研究的情况
        3. 研究或实践其思想的人
    (二)传播的原因分析
        1. 适合中国的意识形态背景
        2. 切中中国教育发展的矛盾
        3. 易于教师理解和接受
        4. 苏霍姆林斯卡娅中国行的促进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承的生命力
    (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应和了中国教育对世界性教育理念的追求
        1.“对全体人发展”的思想符合尊重“受教育权”的理念
        2.“全面和谐发展”思想融合了“四个支柱”的理念
        3.“培养集体”的思想支持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适应了中国教育的国情背景
        1. 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符合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2. 对道德的重视满足中国社会市场经济转型的需要
        3. 高扬集体的思想承续中国整体主义大一统观念的文化
    (三)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丰富与创新性运用
        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需要丰富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创新性运用

四、是乌克兰的,也是全世界的——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五周年活动散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青年观研究[D]. 李文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卡连柯高尔基工学团与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劳动教育比较研究[D]. 冯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3]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路径研究 ——基于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D]. 王光雄. 西南大学, 2018(01)
  • [4]适应与超越: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D]. 鲍成中.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5]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安徽研究[D]. 傅勇. 安徽大学, 2015(10)
  • [6]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成因比较研究[D]. 王春梅. 河南大学, 2014(02)
  • [7]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 丁嫚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 董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9]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研究[D]. 姚庆.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10]一丛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J]. 朱小蔓,张男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02)

标签:;  ;  ;  ;  ;  

是乌克兰人,也是世界人——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五周年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