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一、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文献综述)

邹丽君,范宇斌,蒋国良,孟婕[1](2021)在《家族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家族性肺纤维化(FPF)定义为家族中有2个或2个以上成员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为隐匿性遗传病。约半数的FPF患者在第2次就诊时发现, 另有半数病例直到家系内出现第2例患者才得以诊断, 看似散发性的特发性肺纤维化, 而实质上为隐匿性遗传病家系。基因测序是通过血液等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测序的技术, 可用于FPF的诊断及风险预估。研究报道超过20%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有家族史, 但目前中国对于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及家系遗传分析的重视程度较低。中国尚无大规模的FPF统计, 以病例报道为主。因此, 为了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重视, 本文对FPF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俊平,王艳丽,郑璇儿,林颖仪,叶秀桢[2](2020)在《先天性结核病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例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检索到的自1994年1月至2019年12月发表的来自国内医疗机构的先天性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4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发病年龄为生后14~30 d,发病至诊断时间1~34 d,均经过抗结核治疗,1例治愈,1例好转,2例死亡。本研究(4例)及文献报道(52例)共56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14.5 d(7.0~20.7 d);发病至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0.5 d(7.5~22.0 d);54例母亲中(双胎妊娠2例),围产期有结核病史48例(88.9%),其中产前确诊16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发热82.1%(46/56)、呼吸窘迫69.6%(39/56)、嗜睡和/或易激惹57.1%(32/56)、发绀53.6%(30/56)、喂养困难53.6%(30/56)、肝脏肿大48.2%(27/56)、脾脏肿大41.1%(23/56)。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痰液或胃液中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率最高33.3%,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达7/12;胸部X射线:粟粒性结节占37.0%(20/54),广泛结节-斑片影占25.9%(14/54)。肝脾超声检查:肝肿大和/或脾肿大占52.4%(11/21),肝脏和脾脏内多发低密度结节病灶占47.6%(10/21)。误诊率达28.6%(16/56)。总体病死率为51.8%(29/56),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死率为28.9%(11/38),未经过抗结核治疗者病死率为18/18。结论先天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测阳性率低,误诊率、病死率高。需要对可疑先天性结核病婴儿的母亲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李君[3](2020)在《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剖析2例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病例的诊疗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对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认识,以增强对于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报告2例初诊为“肺炎”而最终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进一步探讨2种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结果:病例1:女性,32岁,“发热伴咳嗽、咳痰2月余”,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下叶大片高密度影,双肺散在结节,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初诊为“肺炎”。支气管镜活检示炎性改变,期间给予抗生素、抗结核、抗真菌治疗,肺部病变仍有进展。最终,根据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肺淋巴瘤。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PET-CT示多组织脏器(双肺、腹腔、盆腔、多区域淋巴结及多骨骼/髓)异常摄取影(最大SUV 5.7-40.7),诊为霍奇金淋巴瘤(Ⅳ期)结外肺累及,患者拒绝治疗并出院。病例2:女性,69岁,因“反复咳嗽、憋喘1 1个月,加重1月余”入院。曾就诊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双肺磨玻璃影,提示间质性改变,初诊为“间质性肺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变有吸收。病情稳定10个月后再次加重,外院胸部CT示:双肺散在片状高密度影,左肺及右肺下叶显着,左肺上叶、右肺中叶胸膜下见小结节灶,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2周后,肺部病变进展,以“肺炎”收入我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显示炎性改变;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黏液腺癌,给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症状改善明显。出院后未进行规律化疗,3个月后去世。结论:1.临床上一些肺部肿瘤,尤其是影像学上具有渗出实变类似炎症表现者较易误诊,在诊疗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2.由于支气管-肺的活检取材部位、方法以及实施者的情况各异,在诊断过程中常常不应满足一次的病理,而需要及时给予重复甚或多次病理活检。

庄麦松[4](2020)在《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3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文中指出淀粉样变性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指自体蛋白及其胞外蛋白的错误折叠,以纤维的形式沉积于组织器官细胞外,从而导致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临床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罕见病的患病率为0.65‰~1‰(占总人口的比率,据统计分析,肺部淀粉样病疾病的年发病率仅仅为0.01 ‰,故肺部淀粉样变疾病归属于罕见病,而其中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临床更罕见。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咯血等,影像学上可出现管壁钙化或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有强化,其中管壁钙化为较特异性的特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无特异性,局限的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容易漏诊,而病变较弥漫者可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及钙化、肺部结节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容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其影像学观察及认识不足而导致的误诊漏诊常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综合分析,并及时行完善病理学检查,如病理组织涂片显示存在淀粉样物质的沉积,并且存在刚果红染色阳性的现象可以确诊,从而减少误诊。本文报道就诊于山东省省立医院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为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3例病例,追踪他们的结局,并回顾相关国内外文献,探讨呼吸系统淀粉样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3例病例年龄性别分别为:72(男);75(男);55(女),均经支气管镜检查显示主气道或主支气管狭窄,病理学确诊。淀粉样变疾病出血风险大,检查过程中病变触之易出血,未给予介入治疗,确诊后给予激素治疗,经治疗病情缓解出院,随访出院后症状无反复加重,治疗效果较满意。呼吸道淀粉样变虽为临床疑难少见病例,但因为它可导致心肺衰竭,容易误诊、漏诊,成为临床少见病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及早完善病变部位或其他易取得部位(如皮下脂肪、骨髓、唾液腺)的组织活检,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治疗上,大多数无症状病例我们只需要仔细追踪。弥漫性肺泡间隔淀粉样变性病变重者治疗方法通常为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节性肺淀粉样变通常是局灶性的,局部手术切除可治愈,远期预后良好;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通常采用保守或支气管镜介入或外照射治疗。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如马法兰、环磷酰胺等,蛋白酶体抑制剂(PI)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伊沙佐米均已用于临床治疗中;单克隆抗体如雷达木单抗已进入对淀粉样病患者的Ⅲ期试验,血清淀粉样蛋白P(SAP)的研究因Ⅲ期临床试验无效以终止。

宋晓[5](2019)在《从“热痹犯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RA-ILD)的中医证型特征及临床指标,分析RA-ILD疾病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AFP)之间的相关性,探讨RA-ILD的中医发病机制及风险因素,寻找排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继发间质性肺病的有效指标,以便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风湿免疫科住院病人618例,筛选出116例RA患者及191例IPF患者,根据RA-ILD西医诊断标准,将RA患者分为单纯RA组和RA-ILD组。回顾性分析单纯RA、RA-ILD及IPF三组在年龄、性别、血清TM水平以及RA-ILD患者5种中医证型间血清TM水平的统计学差异;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血清TM,在RA组内(包含单纯RA及RA-ILD)与患者年龄、ESR、CRP、ACCP、R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RA继发ILD的风险性及准确性评估;并观察RA-ILD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HRCT结果,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情况:单纯RA、RA-ILD与IPF三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单纯RA组与RA-ILD组、IPF组患者吸烟情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A-ILD组5种中医证型性别分布、年龄、吸烟史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室指标比较情况:单纯RA组与RA-ILD组之间的RF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ESR、CRP、ACC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RA组与RA-ILD组、IPF组的血清CEA、CA199 水平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患者的AFP、CA724水平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A-ILD组5种证型的CA199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血清TM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包含单纯RA组及RA-ILD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发病年龄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CRP、ESR、ACCP、RF滴度无相关性(P>0.05);3.RA-ILD患者临床表现:46例RA-ILD患者中出现肺部症状和体征者44例(95.6%),胸部CT出现肺间质病变者46例(100%),其中肺泡炎期12例(26.1%),纤维化期27例(58.7%),蜂窝肺期7例(15.2%)。1年后对随访的21例患者的胸部CT进行对比,其中7例(33.3%)患者胸部CT较前未见明显改变,5例(23.8%)较前进展,9例(42.9%)较前减轻,血清CEA、CA199水平在蜂窝肺期最高,三期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胸部CT进展情况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CEA、CA199水平对RA继发ILD的风险性及诊断准确性评估情况:调整性别、年龄后,与RA患者CEA水平处于第1分位数相比,CEA水平处于第2,3,4分位数时RA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炎风险分别增加1.596,3.572,4.536倍。与RA患者CA199水平处于第1分位数相比,CA199水平处于第4分位数时RA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炎风险增加13.905倍。作为诊断RA继发ILD的风险性指标,血清CEA水平的最佳截断点为2.665ng/mL,此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2%、77.1%,诊断准确度为中等;CA199的最佳截断点为12.105U/mL,此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3%、72.9%,诊断准确度中等。结论:1.RA继发ILD的可能风险因素:男性、高龄、吸烟、高滴度RF水平。2.RA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的升高可能与RA继发的肺间质性改变相关,而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本身无关,因此,血清CEA及CA199 水平可作为RA继发ILD的早期风险性评估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病情轻重程度,有助于RA-ILD的临床诊断,但其是否能够作为预测RA-ILD患者疾病转归情况的实验室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RA-ILD中医发病多见于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认为“热邪”可能是RA患者继发ILD的主要病理因素,而“热痹犯肺”的可能是RA继发ILD的病机演变过程。4.RA-ILD患者临床以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活动期患者胸部CT多表现在纤维化期,在未进行肺组织活检的情况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胸部HRCT亦可明确诊断RA-ILD。

梁小燕,李洪霞,左震华,蔡少华[6](2014)在《IgG4相关性肺疾病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Ig G4相关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断的2例Ig G4相关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诊断及治疗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g G4相关性肺疾病的血清总Ig G可正常,Ig G1、Ig G2、Ig G3和Ig G4均可升高,部分自身抗体阳性。累及泪腺、涎腺时容易误诊为干燥综合征伴间质性肺炎,胸部CT偶有多发小囊泡。肺组织免疫化学染色结果示Ig G4/Ig G升高,Ig G4阳性淋巴浆细胞>10个/HP。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及病理有助于Ig G4相关性肺疾病的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清Ig G4明显下降。结论 Ig G4相关性肺疾病临床较少见,可单独累及肺,也可多器官累及,肺组织免疫化学染色Ig G4/Ig G升高为诊断的金标准。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耿凌云,曹玲,黄荣妍,邹继珍,李竞贤,康小会,陈慧中[7](2010)在《儿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2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儿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例经胸腔镜肺活检诊断的儿童NSI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女男各1例,年龄分别为11岁和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8周至2年。2例患儿均有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低热表现,病程中均曾有吸气相细湿啰音,1例有杵状指。2例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均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均提示两肺有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及两肺内带的斑片影,1例还有弥漫网格影及索条影,均未见蜂窝样变。组织类型1例为细胞型,1例为混合型。2例患儿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儿童患者,当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提示肺间质病变而不能明确病因时,病情允许情况下要尽可能行肺活检检查,以明确NSIP的病理诊断及组织学类型。确诊NSIP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仍需长期随诊,结合病史和相关辅助检查进一步查找可能的潜在病因。

蔡后荣,戴令娟,曹敏,孟凡青,魏静义[8](2008)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高分辨率 CT(HRCT)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学改变。方法对9例经开胸肺活组织检查(简称肺活检)证实为 NSIP 患者的 HRCT 与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 NSIP 患者 HRCT 主要表现为两侧斑片状磨玻璃影、实变影、伴或不伴不规则线影和牵拉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分布在中、下肺的外周,但未见蜂窝影。HRCT 表现为磨玻璃影伴或不伴不规则线影和牵拉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的区域,其相应的病理改变为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引起的肺间质增厚,病变时相基本一致;在 HRCT 表现为实变影的区域,其病理改变表现为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重于间质炎症;也可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样改变,肺泡腔内泡沫状细胞聚集,镜下可见蜂窝肺内有黏液潴留等病理改变。结论 NSIP 患者的HR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病理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及 HRCT 表现可初步诊断为 NSIP。

史景云[9](2007)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亚型的HRCT与病理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HR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分别对20例和36例经电视胸腔镜或小切口开胸肺活检诊断为UIP和NSIP的病例进行HRCT、光镜观察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胸部HRCT扫描技术为1~1.5mm层厚,10~15 mm间隔,骨算法重建。肺被分成上、中、下3个区,每个区分别被评价分析。观察者评价了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内网状阴影、小叶间隔增厚、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病变的范围和分布也被评价。所有病例均进行了HRCT与病理对照。结果: UIP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咳嗽咳痰、双下肺闻及吸气相爆裂音; HRCT表现:①所有20例病例中,7例(35%,7/20)显示磨玻璃样病变。②16例(80%,16/20)可见线状和粗网格状阴影(小叶内间隔和小叶间隔)。③15例(75%,15/20)显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④16例(80%,16/20)可见蜂窝肺。⑤20例(100%,20/20)病灶为基底部和胸膜下分布。两名放射科医生观察的一致性为:k=0.51 P<0.05。两者差异性McNemar检验P<0.05。UIP的病理特征为病变进展不一致,间质的炎症、纤维化和蜂窝变与正常肺组织呈交替分布。放射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UIP的观察一致性:k=0.51 P<0.05。NSIP多见于女性(男∶女=1∶3,9/27),平均年龄48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双下肺闻及爆裂音,肺功能主要为限制性通气障碍。HRCT表现:①所有36例病例中均可见磨玻璃样病变(100%,36/36)。②32例(88.9%,32/36)可见线状和粗网格状阴影(小叶内间隔和小叶间隔)。③32例(88.9%,32/36)显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④6例(16.7%,3/36)可见蜂窝肺。⑤30例(83.3%,30/36)病灶为基底部和胸膜下分布。两名放射科医生观察的一致性为:k=0.671, P<0.05。两者差异性McNemar检验P<0.05。病理特征为均一的间质炎症和纤维化。放射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NSP的观察一致性:k=0.671 P<0.05。结论:UIP的HRCT表现为双肺下叶分布的网格状和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和蜂窝肺。蜂窝肺为UIP的特征性的HRCT表现。NSIP的HRCT特征表现为双肺下叶分布的磨玻璃影、小叶内网格状影、小叶间隔增厚和牵拉性支扩。纤维化型可伴有蜂窝肺。HRCT表现与组织学表现相符,HRCT有助于NSIP和UIP的诊断。

刘鸿瑞[10](2006)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特征与诊断》文中研究说明

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3)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病例报告一
    【初诊资料】
    【临床思辨】
    【入院后诊治过程】
    【最后确诊】
    【启示】
病例报告二
    【初诊资料】
    【临床思辨】
    【入院后诊治过程】
    【最后确诊】
    【启示】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肺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3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背景
案例报道
讨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呼吸系统淀粉样变疾病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辨情况表

(5)从“热痹犯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排除标准
        (四) 观察项目
        (五)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 一般资料
        1. 性别分布
        2. 发病年龄
        3. 吸烟情况
        (二) 实验室指标
        1. 炎性指标及免疫指标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2. 肿瘤标志物比较
        (三) 临床表现
        1. RA-ILD患者症状及体征
        2. 胸部CT分期及各期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
        3. 随访1年后RA-ILD患者胸部CT表现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
        (四) 风险性评估
        1. 基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RA继发ILD的风险性
        2. ROC曲线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RA-ILD的价值
结论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一、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中医研究进展
    三、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6)IgG4相关性肺疾病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讨论
    一、一般情况
    二、临床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9)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亚型的HRCT与病理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简缩词对照表
详细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HRCT 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的HRCT 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小结
致谢
文献综述

(1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特征与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概念和分类
    1.1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
        1.1.1按病因分类
    1.2间质性肺炎的分类
2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特点与诊断
    2.1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隐源性纤维性肺泡炎(CFA)
    2.2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
    2.3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
    2.4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IP;Hamman-Rich Syndrome)
    2.5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BAILD)
    2.6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
    2.7淋巴性间质性肺炎(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

四、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族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J]. 邹丽君,范宇斌,蒋国良,孟婕. 国际呼吸杂志, 2021(21)
  • [2]先天性结核病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王俊平,王艳丽,郑璇儿,林颖仪,叶秀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09)
  • [3]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D]. 李君. 山东大学, 2020(02)
  • [4]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3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D]. 庄麦松. 山东大学, 2020(02)
  • [5]从“热痹犯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D]. 宋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IgG4相关性肺疾病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梁小燕,李洪霞,左震华,蔡少华.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06)
  • [7]儿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2例分析[J]. 耿凌云,曹玲,黄荣妍,邹继珍,李竞贤,康小会,陈慧中. 中国医刊, 2010(03)
  • [8]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J]. 蔡后荣,戴令娟,曹敏,孟凡青,魏静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01)
  • [9]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亚型的HRCT与病理对照研究[D]. 史景云.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2)
  • [1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特征与诊断[J]. 刘鸿瑞. 继续医学教育, 2006(27)

标签:;  ;  ;  ;  ;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