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LAN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法——双向直达隧道

基于WLAN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法——双向直达隧道

一、基于WLAN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法——双向直通隧道(论文文献综述)

袁航[1](2019)在《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密码芯片是各类信息安全系统中的重要基础,动态可重构计算技术架构特点具备在密码领域广泛应用的潜力。但是,当前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仍存在着难以兼顾灵活性、能量效率和安全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适应密码算法多样性的需求,二是如何提高不规则的密码计算流图的执行效率;三是如何结合可重构计算特点提高芯片的硬件安全性。本论文着眼于解决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兼顾高灵活性、高能量效率和高安全性的难题。首先,分析常见密码算法的结构特征和可重构性,研究典型安全协议的共性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的硬件架构开展了关键技术的创新性探索。一是提出一种面向密码领域的算子及互连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基本算子量化和频度分析,完成同构和异构处理单元设计;设计了一种可配置的置换广播互连网络,通过将密码操作与算子互连融合,增强芯片灵活性和能量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数据通路可支持安全协议所需算法,互连网络相比DBN/SRBMC等同类设计,工作频率提高33%,路由单元数减少65%。二是创新提出基于块划分的全联通阵列结构,将阵列划分为可重构块、块间通过层次型多级缓存高速交换数据,有效增强了反馈/迭代型密码计算的局部性,提高了芯片运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采用该技术的数据通路,可实现55%加速。三是提出配置归并及编码压缩技术,通过将循环体单次配置连续执行、计算分支并行执行,有效减少重构次数;通过对配置码共性抽取和编码压缩,减少配置码规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采用该优化技术的配置通路,可实现15倍以上的配置加速和80%以上的配置码压缩。四是针对配置信息执行和存储环节,提出基于等价可重构块的随机配置技术,为算法执行引入时域和空域随机性;提出基于SPUF配置信息加扰技术,利用SPUF工艺相关性和不可复制性,实现配置信息个性化加扰存储,提高密码芯片抗物理攻击能力;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差分充电电容的SPUF电路,流片结果表明,该电路常温稳定性、功耗及性能上均优于JSSC’16和DATE’16工作。结合以上技术,本论文使用TSMC 55nm工艺设计完成了一款TSR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和一款SPUF电路验证芯片。TSR芯片可以完成常见安全协议中密码算法和套件加速,性能是现有国际上最好结果Cryptoraptor的6倍多,面积效率提升约60%。SPUF电路测试结果表明,相比JSCC’16的结果,功耗降低61.9%,性能提升2.8倍。

朱德庆[2](2016)在《无线局域网络中移动IPv6技术的实现策略与性能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广泛应用,配置了Wi-Fi接口的移动设备越来越普及。日常生活中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便携电脑等都配有Wi-Fi接口,而且具有Wi-Fi接口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已经在物联网中使用。因此,如何保证这些配有Wi-Fi接口的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与通信网络的连接不中断即移动性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只支持链路层的移动性管理,但不支持网络层移动性管理。因此,在WLAN中,当移动节点(Mobile Node,MN)进入到新的子网时可能造成已经建立的连接中断。代理移动IPv6(Proxy MIPv6,PMIPv6)可以克服IEEE 802.11标准的上述不足。PMIPv6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协议,因具有不需要MN参与移动性管理相关信令的交互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不同WLAN场景中的移动性管理,研究基础设施WLAN中PMIPv6协议的实现,旨在降低切换时延、减少丢包率和优化路由。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研究IEEE 802.11基础设施WLAN中PMIPv6的实现问题,针对一个移动接入网关(Mobile Access Gateway,MAG)管辖单一接入点(Access Point,AP)架构,提出了接入点分簇的PMIPv6实现方案,即基于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的PMIPv6实现架构,同时,设计了移动性管理策略及其关键信令的时序图。此外,针对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基本服务集,推导了MN的ESS越界概率及MN进入到配置了MAG的AP覆盖范围的概率,进而分析切换时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移动接入网关MAG和局部移动锚点(Local Mobility Anchor,LMA)之间传播时延较大时,所提方案在切换时延方面优于现有移动性管理方案。2.研究带无线局域网控制器(Wireless LAN Controller,WLC)的WLAN中降低切换时延和丢包率问题。随着WLAN规模增大,需要WLC对大量AP进行管理和配置。在带WLC的WLAN中,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功能由AP和WLC共同完成。在这种架构中,由于移动性管理信令需由AP转发给WLC处理,因此导致切换时延增大。针对该问题,我们应用MAG链降低带WLC的WLAN的切换时延。推导了MN穿越MAG区域概率的一般表达式并借助该公式对会话持续时间和MN逗留时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优化问题,通过求解该优化问题得到最优的MAG链长度。数值分析表明在WLC和LMA间的距离较大时,所提方案在切换时延方面优于已有方案。此外,所提方案还能降低由时延限制而造成的数据包丢失。3.研究如何将分布式锚点应用于带WLC的WLAN并利用双层指针进一步降低切换时延和优化路由问题。分布式移动性管理允许MN在会话开始时选择较近的接入路由器作为其锚点,因此,将分布式移动管理思想应用于带WLC的WLAN可以实现降低切换时延的目的。然而,对单个会话来说,锚点是固定的,MN经历多次切换时,切换时延大和路由欠优问题仍存在。鉴于此,我们利用双层指针推进解决上述问题,其中“低层指针”的作用是降低切换时延,类似MAG链;而“高层指针”通过向对端节点注册的方式实现动态地改变MN会话的锚点,达到优化路由的目的。此外,我们推导了所提方案和已有方案的切换时延公式,数值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案可以降低分布式移动性管理的切换时延。本文所提的多接入点分簇移动性管理策略、应用MAG链的多AP移动性管理策略和利用双层指针推进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策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WLAN场景。这些方案可以降低切换时延,可为其它无线网络环境中设计移动性管理方案提供借鉴。

王振动[3](2012)在《基于DSMIPv6的异构网络流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移动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互结合产物,它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在移动网络中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在保持上层应用连续性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切换,并尽量减少切换开销,达到移动的透明性。移动性管理就是通过跟踪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来准确的递交用户各种网络服务。根据网络移动切换粒度的大小,可以把移动性切换分为基于主机的移动、基于网络接口的移动和基于业务流的移动。一方面,移动切换粒度越细化,就越能够实现网络的优化和负载均衡,更大可能的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另一方面切换粒度越小,移动性管理协议实现起来需要考虑的问题越多,对网络协议栈所做的修改也越大,伴随而来的是协议在网络中部署时复杂程度更高。考虑到目前IPv4网络还大范围存在,本文主要研究基于DSMIPv6的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协议。本文首先介绍移动IPv6移动性管理的发展情况和3GPP网络的演进概况,引入了在3GPP网络和传统IP网络中实现异构移动性切换的需求,结合业界提出的核心网的移动性管理系统架构和功能描述,给出了对现有移动IPv6协议中已有功能实体的改进意见,使之支持基于业务流的切换。随后,在仔细研读UMIP项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功能模块,使得UMIP程序可以支持多业务流切换。最后,在实验室组网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并验证程序对多业务流切换的支持。

代虎[4](2012)在《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对大量增长的IP数据业务,移动运营商正在考虑,让同时支持3G和WLAN的智能终端把WLAN网络当做从3G基础设施分流数据业务的一种低成本的替代网络异构网络的融合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3GPP已经提出了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移动性管理架构,相比较双栈移动IPv6架构方式,代理移动IPv6对移动终端协议栈的修改更少流移动性管理作为移动性管理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流移动性管理场景下,切换管理技术中多业务联合网络选择算法的设计也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本文设计了PMIPv6流移动性管理场景下AHP结合讨价还价博弈的多业务联合网络选择算法AHP层次分析法能计算获得更为准确的网络效用值,讨价还价博弈的方法能有效完成多业务联合网络选择的任务本文分为两类场景,与常规AHP多业务循环算法进行比较,本算法能够在满足各个业务满意度的同时使联合网络的整体效用总能达到更佳状态其次,本文通过分析代理移动IPv6支持流移动性管理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PMIPv6的流移动性管理方案设计和相关实体的扩展改造另一方面,本文依据流管理中三项主要任务的特点,设计了支持流移动性PMIPv6的总体实现方案:终端协议栈增加虚拟接口层,用于存储当前的路由绑定以及路由策略转发规则,正确地指导从业务流到底层接口的相应绑定;LMA处扩展流绑定列表,实现同一个前缀地址的多个绑定条目,并形成正确的流管理规则,从而指引业务流通过正确的MAG进行转发接着,本文通过采用linux bonding模块实现虚拟接口,运用netlink ip6tables工具结合策略路由的方式实现流管理,完成了LMA作为决策实体的PMIPv6支持流移动性管理功能的具体方案论文最后在实验室搭建PMIPv6网络测试平台,对PMIPv6流移动性管理实现方案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虚拟接口能支持多个绑定的管理,添加的功能模块能有效完成流移动性管理的任务

延志伟[5](2011)在《基于MIPv6/PMIPv6的移动性支持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IP移动互联网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而移动性支持技术是全IP移动互联网最为关键的支撑技术之一。基于IPv6移动互联网的两大基本支持协议——移动IPv6(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MIPv6)和代理移动IPv6协议(Proxy MIPv6, PMIPv6),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扩展。然而,MIPv6/PMIPv6及其扩展协议仍无法有效解决移动互联网异构化发展产生的诸多问题。为此,本论文以MIPv6/PMIPv6作为基本移动性支持协议,采用理论分析与具体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异构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的移动性支持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提出一种基于多转交地址(Multiple Care-of Address, MCoA)的模块化移动性支持机制,实现了基于MIPv6的移动体在异构环境中的接入和移动。该机制以模块化的形式融合了移动性支持的主要功能:自适应的接入网络选择算法、优化的切换触发和基于MCoA的无缝切换。分析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制不仅能起到优化垂直切换的作用,还能将基于IPv6的移动性支持协议应用于基于IPv4的接入网络,是对全IP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探索性尝试;2.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无缝切换机制,以支持PMIPv6节点在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多接口接入和垂直切换。该机制保证了PMIPv6节点底层异构链路对上层应用的透明。通过对PMIPv6协议进行工程设计,开发了基于PMIPv6的多接口支持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PMIPv6配套协议能够很好地支持基于网络的无缝切换,也为PMIPv6在异构环境中的应用增添新的亮点;3.提出一种基于隧道分离的PMIPv6子网移动支持协议(Network based NEMO, N-NEMO),以支持基于网络的子网接入和移动。通过引入“隧道分离”机制,N-NEMO避免了嵌套子网引起的冗余隧道封装,优化了数据转发路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降低移动子网的切换时延和信令开销,并能通过延迟绑定机制有效减少数据包丢失;4.提出一种基于混合MIPv6/PMIPv6的移动路由机制(Hybrid和Hybrid+),有效结合了MIPv6基于主机的全局移动优势以及PMIPv6基于网络的本地移动优势:Hybrid机制采用了层次化的方式进行移动性管理;Hybrid+在Hybrid基础上,融合了基于链路状态和节点运动特征的协议选择算法、快速切换和预先认证等技术。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移动性支持机制不仅能支持节点的层次化全局移动,而且能够采用适合移动节点的移动性支持协议来优化其切换性能;5.结合MIPv6/PMIPv6的优势特征以及未来互联网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标识分离移动路由机制(Locator/ID Seperation 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 LIDS)。不仅包括单接口节点的水平切换,还包括多接口节点的垂直切换。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对MIPv6、PMIPv6和LIDS机制的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性能进行了分析。从切换性能角度看,LIDS继承了PMIPv6基于网络移动性管理的优点。此外,由于比PMIPv6减少了信令交互,LIDS垂直切换过程中需要更少的异构网络重叠区域进行切换准备。从协议效率的角度看,LIDS基于标识替换的方法未引入额外负荷,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该机制的研究是对在新型移动互联网架构中进行移动性管理的进一步探索。

钱红燕[6](2010)在《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Internet服务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被迁移到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越来越依赖网络。高带宽、低延时、灵活接入以及可移动性成为网络发展的新目标。移动网络的终端设备不仅可以是单个节点,更可扩展为一些移动的小网络,即移动子网。移动子网需要提供更高速度、更高带宽的接入方式。因此,移动子网的整体接入机制很有研究价值。移动子网的整体接入首先要解决移动子网在不同接入点之间的快速切换和无缝切换问题,减少因切换时链路中断造成的数据丢失;其次要解决移动子网在不同IP网络间的漫游,使之在不中断数据传输、不改变自身IP地址的条件下仍能接入不同的网络。本文研究的移动子网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可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各种无线和移动网络中的单个移动节点在接入点或基站间的切换机制,然后研究了网络层的移动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可用于网间漫游的移动IP协议以及对它的各种改进。现有技术主要针对单节点的移动漫游通信,无法对移动子网的整体漫游提供支持。本文研究了可支持移动子网整体切换与漫游的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了在单无线链路中切换的触发时机决策算法。通过AP的实际分布位置、无线信号衰减规律,以及STA的移动规律和移动位置确定移动和漫游的切换时机进行切换触发,可以减少切换延迟;提出独立于各种应用的数据链路缓存算法,修改节点的无线驱动模块,保存在链路切换期间网络层交付的数据,待切换完成后重新发送,进一步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提高无线链路的服务质量。2)提出在遵循IEEE802.11协议的无线网络中基于双链路实现软切换的DSH机制。设计了可支持双链路切换的无线信道分配机制,并针对小尺寸STA的特点确定了应用DSH的无线信道分配方式;通过全局信号量协同双链路的工作,确定两条链路各自的切换触发时机,确保两条链路不同时进入切换状态,在任何时刻均存在一条可以提供稳定数据传输服务的链路,提高移动传输的可靠性。DSH机制只要求对STA进行功能扩展,不需要修改AP的底层通信机制,在DSH中可以使用支持IEEE 802.1 1协议的任何AP产品,使DSH机制有较好的通用性。3)提出IMIP-RS机制,扩展了移动IP协议,使之可以支持移动子网的整体漫游。IMIP-RS可克服移动IP协议仅支持单个节点漫游的限制,通过家乡代理、外区代理和网内选路代理的服务,结合隧道技术、STA/AP网关技术等实现了多跳的移动IP,可实现高速移动子网的宽带接入。在底层硬件采用IEEE 802.11g标准时,采用TCP传输应用的最高数据传输率可达29Mbps;在要求快速响应的低吞吐量应用中,最大响应时间小于10毫秒。4)在自行研制的STA和AP设备上验证了上述关键技术。综合应用上述单链路快速切换与链路缓存算法、基于双链路的软切换DSH机制和基于扩展移动IP的子网整体漫游IMIP-RS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无线局域网可支持高速移动子网漫游的通信平台MP-RRS的原型系统。MP-RRS可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子系统上应用,经实际测试验证了MP-RRS中各项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测试结果显示,通过MP-RRS可实现高速移动子网的宽带接入,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可支持高速移动子网漫游的通信平台已在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项目得到应用。

宋梅[7](2009)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是一种基于全IP技术、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缝漫游功能的异构融合网络。由于各种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底层技术存在差异性,不同的接入网络采用了不同的移动性管理技术、业务质量保证机制以及认证、授权和计费(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方案,这些传统的单一网络中的解决方案不能有效的支持异构网络间的协同工作,多网络融合仍然面临着诸如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无缝移动的用户感知、提高融合网络整体性能等难题。为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发展需要,在任何环境下为用户提供最佳连接,保证无缝的高效可靠的服务,提高融合网络的整体性能和效率,必须设计开放、高效、与接入技术无关的动态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保证机制、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以及快速移动AAA认证方案,本文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分级移动IPv6 (HMIPv6,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框架下基于位置管理的动态QoS预留方案(RM-DQR)。通过周期性测量小区间的历史切换强度或历史业务流量强度,动态自适应地将历史切换强度/业务流量强度较大的邻居小区划归到同一移动锚节点(MAP, Mobility Anchor Point)管理域内,从而在重新进行QoS预留时,能够有效的将重建路径控制在域内范围。所提出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系统QoS信令开销和QoS路径重建时延。(2)针对分级移动IP结构存在的负荷集中和单点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移动IP的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包括自适应的MAP选择方案和高效的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自适应的MAP选择方案基于分布式MAP结构,通过采用二层触发机制提供的底层信息,基于策略自适应地选择MAP来有效地进行MAP负荷分担。提出了高效的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采用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CMPv6)消息来发现MAP故障,减少了故障发现时间,利用主备用绑定信息加快了MAP故障恢复的过程。理论上分析了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的性能,并同标准的分级移动IPv6协议进行了比较。数值和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的MAP可靠性、分组丢失率以及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时间都得到了优化。(3)通过分析现有的移动IP和AAA的融合方案不足,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AAA认证方案(E-AAA, Enhanced AAA)。该方案中引入快速分层移动IPv6的思想,给出了具体的切换密钥生成和管理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保证了切换过程的安全性。E-AAA方案的提出,在保障切换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解决了切换过程中由于引入认证过程而造成的过大开销,不仅使得在域内的认证开销得到了降低,而且域间的开销同样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3GPP-WLAN融合网络的融合AAA的最优部署方案。首先给出了一种融合认证架构,并且基于该融合认证架构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置认证矢量组的AV数目、发起AV请求的次数以及每个AV可以使用的重认证次数,可以使得系统开销降低到最小。该方案的提出,将对未来移动IPv6商业部署时,相关AAA设施部署提供理论指导。

关建峰[8](2009)在《基于IPv6的移动组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组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单播路由在处理组通信时出现的效率问题。随着无线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在移动过程中获取组播服务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移动组播由传统固定组播发展而来,为移动用户提供诸如移动视频会议、移动在线游戏等多种应用,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移动组播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组成员关系管理,二是组成员位置管理。当前组成员关系管理一般采用IGMP/MLD等协议,而组成员位置管理则采用移动IP等移动性管理协议。基于上述两个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具体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IPv6的移动组播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基于MLD代理的轻量级移动组播方法,基于多跳的移动组成员管理方法,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组播路由方法,多家乡环境下的移动组播和一体化网络中基于标识的组播路由机制等。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传统组播路由不适用于移动场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LD代理的轻量级移动组播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家乡代理上部署简化MLD代理功能,削减具体组播路由协议对移动组播的影响,在移动节点上修改MLD主机端功能,减少移动节点和家乡代理之间的消息交互数量,避免过多消息交互而带来的开销和效率问题。同时,本文提出一种隧道合并重构算法以解决隧道聚合问题。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组播切换时间和协议开销,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隧道聚合问题。2.针对现有组成员管理协议无法管理移动组成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跳的组管理协议,通过扩展组播加入消息的转发范围为移动节点构建组播转发状态,实现移动组成员管理。该方法兼容现有的组成员管理协议,便于部署和应用。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多跳组成员管理协议的性能,并构建仿真平台研究了基于多跳组管理协议的移动组播方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移动组管理协议可以有效减少组播加入延时,结合移动预测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组播树维护开销。3.针对现有基于主机的移动性管理协议不能很好支持移动组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代理移动IPv6组播路由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深入研究代理移动IPv6协议的切换性能,结果表明代理移动IPv6可以有效减少切换延时和信令开销,改善切换性能。然后,提出代理移动IPv6组播方法并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代理移动IPv6组播能够有效减少组播会话中断时间和协议开销,提高移动组播性能。4.为了在多家乡环境下支持移动组播服务,本文提出一种多家乡移动组播框架,分析移动组播在多接口、异构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并基于多转交地址实现了一种多家乡移动组播路由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多接口终端提供无缝的移动组播服务。5.针对传统组播服务模型在实际部署应用中存在的缺陷,本文基于一体化网络和普适服务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标识的一体化组播路由机制,给出一体化组播路由框架,详细分析其性能特点,并引入一体化移动组播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组播路由机制可以提供源认证和接入认证,实现组播计费和移动组播等功能。

陈晓华[9](2008)在《基于IPv6的移动子网路由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IPv6设计之初是为了满足单个终端的移动性。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内容和获取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固定终端或单个移动终端连接到互联网上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公共交通系统和个域网中(Personal Area Network),多个无线移动终端一起移动,同时改变到Internet的接入点,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移动体,称为网络移动性(Network Mobility)或移动子网。简单的移动子网可以只包括一个移动路由器和一个主机;复杂的情况下,一个移动子网可以有许多IP子网通过本地路由器互联或嵌套而成,形成一个可以移动的整体,通过一个或多个移动路由器连接到IP骨干网上。由于移动子网结构的复杂性,对每个节点分别进行移动性管理显然是非常复杂且不可行的。当子网大范围移动时,如何建立路由机制进行有效的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并有效整合可用的网络资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理论解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IP网络环境下无线移动子网的路由机制和切换管理、网络选择等关键技术问题。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扩展邻居通告消息的嵌套移动子网路由优化方案,实现了嵌套移动子网内各级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主机路由,提高了路由效率。解析结果表明,采用路由优化方案之后,信息包传输效率得到提高。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搭建了两层嵌套的实验环境,信息包按照优化后的路由传输,实现了预期目标。2.提出了异构网络的多接口移动路由器方案,为移动路由器配备了WLAN、CDMA和GPRS三个异构网络接口,实现了接口的同时使用和接口间的平滑切换。搭建实验环境对方案进行验证和业务测试,结果表明移动路由器可以有效使用三种异构网络,为移动子网的实际部署取得了进展。3.结合多接口移动路由器方案提出基于实时路径参数的网络选择算法。引入路径单向延迟、路径跳数等关键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对路径进行评估。采用扩展的绑定更新消息携带路径参数,以路径传输时延和用户的满意程度为目标,提出了适应性的路径选择策略,可以根据实时网络条件和用户需要对路径进行调整,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4.搭建了代理移动IPv6网络平台进行了节点的切换实验。结果表明代理移动IPv6环境下节点三层切换延迟缩短到0.143秒,远低于MIPv6环境下三层切换延迟的2.277秒。结合这一优势分析了子网在PMIPv6域内和域间的移动性限制因素,设计了CMIPv6与PMIPv6协作的子网全局移动性方案。

张晖[10](2008)在《移动互联网的组播切换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互联网能够提供对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支持,满足人们在移动中获取信息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组播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省宝贵的无线网络带宽,向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服务质量。但由于节点的位置变化将导致网络中频繁加入和退出组播组,从而增加了互联网中组播的实施难度,导致在移动环境中组播的研究面临巨大的挑战。现有已标准化的组播协议没有考虑移动带来的新特征,不适应于移动互联网的要求,迫切需要研究满足移动需要的新的算法和协议。组播切换算法是移动互联网组播结构的核心,它不仅要处理动态的组成员关系,还必须对动态变化的成员位置进行处理。论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组播切换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移动互联网中组播及其切换算法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按照一种适用于移动网络的改进二维分层网格随机漫步模型,在计算子网驻留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基础上,对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播快速切换方法M-FMIPv6/MES,基于网络移动事件统计的方法,M-FMIPv6/MES解决了依赖链路层触发器和网络负载过重的问题。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网络性能,可以满足实时性组播应用的要求。3、针对WLAN环境中链路层不能为快速切换机制提供支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WLAN环境下移动IPv6组播的快速切换算法,该算法不需修改链路层协议,也不需要链路层触发机制的支持,便于部署在现有的无线局域网中。4、结合层次化移动和IPv6快速切换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MPLS网络的移动组播切换新机制,实现了MPLS组播在移动条件下的快速平滑切换。针对标签数量不足所导致的MPLS组播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MPLS网络中基于组播子树进行局部标签聚合的新机制,性能分析表明,可以显着减少网络中标签数量,有效的提高扩展性和可靠性等网络性能。5、提出了一种实现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与固定网络之间组播无缝交互的新机制MAMF,测试结果表明,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多媒体组播对实时性和丢包率的较高要求,是一种高性能的跨域组播交互方案。

二、基于WLAN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法——双向直通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LAN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法——双向直通隧道(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密码芯片应用需求演进
    1.2 可重构密码芯片技术
        1.2.1 可重构计算概述
        1.2.2 可重构密码芯片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典型密码算法重构特性分析
    2.1 密码算法概述
    2.2 常用密码算法特点分析
        2.2.1 对称密码算法
        2.2.2 公钥密码算法
        2.2.3 杂凑算法
    2.3 密码算法结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常用安全协议重构特性分析
    3.1 安全协议概述
    3.2 常用网络安全协议分析
        3.2.1 WAPI
        3.2.2 IPSec
        3.2.3 TLS/SSL
    3.3 安全协议的共性特点和并行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架构设计
    4.1 可重构数据通路设计
        4.1.1 算子及互连设计
        4.1.2 阵列及存储设计
    4.2 可重构配置通路设计
        4.2.1 配置信息组织与执行
        4.2.2 配置信息安全防护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实现及技术验证
    5.1 TSR芯片实现及验证
        5.1.1 芯片实现
        5.1.2 验证环境
    5.2 TSR芯片集成开发工具
        5.2.1 工具简介及配置方法
        5.2.2 使用实例
    5.3 TSR芯片实现结果与对比分析
        5.3.1 实现结果
        5.3.2 对比分析
    5.4 SPUF验证芯片实现及结果分析
        5.4.1 芯片实现
        5.4.2 实现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无线局域网络中移动IPv6技术的实现策略与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1.2 IEEE 802.11 对移动性的支持及存在的缺陷
        1.1.3 移动IP技术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移动IP协议及其发展
    2.1 基于主机的移动性管理
        2.1.1 MIPv6概述
        2.1.2 MIPv6的切换过程
        2.1.3 MIPv6的增强协议
    2.2 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
        2.2.1 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之优点
        2.2.2 PMIPv6概述
        2.2.3 PMIPv6的信令及其时序
        2.2.4 快速代理移动IPv6(FPMIPv6)
    2.3 分布式移动性管理
    2.4 网络移动性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WLAN中多接入点分簇的移动性管理策略
    3.1 研究动机
    3.2 多接入点成簇架构实现PMIPv6
        3.2.1 多接入点成簇架构
        3.2.2 移动性管理信令设计
        3.2.3 实现多接入点成簇方案的一些细节问题
    3.3 切换时延分析与验证
    3.4 切换信令流量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接入点WLAN中链式MAG移动性管理策略
    4.1 研究动机
    4.2 应用MAG链的低时延移动性管理策略
        4.2.1 MAG链的构建
        4.2.2 最优MAG链长度的确定
        4.2.3 移动节点穿越MAG域的概率和数学期望
    4.3 数学模型的验证
    4.4 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层指针推进移动性管理策略
    5.1 研究动机
    5.2 进一步降低带WLC的WLAN切换时延的方案
        5.2.1 分布式移动性管理在带WLC的WLAN中的应用
        5.2.2 使用双层指针进一步降低带WLC的WLAN的切换时延
        5.2.3 性能分析和仿真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3)基于DSMIPv6的异构网络流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3GPP 网络移动性管理
    2.1 移动 IPv6 及其扩展
        2.1.1 移动 IPv6
        2.1.1.1 节点类型
        2.1.1.2 移动 IPv6 基本操作
        2.1.1.3 移动 IPv6 的报文格式
        2.1.2 移动 IPv6 的 NEMO 扩展
        2.1.2.1 NEMO 基本操作
        2.1.2.2 NEMO 扩展的报文格式
        2.1.3 移动 IPv6 的 DSM IPv6 扩展
        2.1.3.1 DSM IPv6 对移动 IPv6 的扩展
        2.1.3.2 隧道格式
        2.1.3.3 NAT 设备检测
        2.1.4 移动 IPv6 的 MCoA 扩展
        2.1.4.1 MCoA 技术简介和应用场景
        2.1.4.2 MCoA 对移动 IPv6 的扩展
        2.1.4.3 MCoA 主要操作
    2.2 3GPP 演进网络概况
        2.2.1 3GPP 网络演进概况
        2.2.2 演进的3GPP系统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SM IPv6 的异构网络流移动性管理
    3.1 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的背景
        3.1.1 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用例 1
        3.1.2 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用例 2
    3.2 基于DSM IPv6 的异构网络多业务流系统架构
        3.2.1 基于DSM IPv6 的 EPS 非漫游场景中的系统架构
        3.2.2 基于DSM IPv6 的 EPS 漫游场景中的系统架构
    3.3 基于DSM IPv6 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的技术
        3.3.1 基于DSM IPv6 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的改造需求
        3.3.2 移动 IPv6 协议的业务流绑定扩展
        3.3.2.1 绑定标识移动选项
        3.3.2.2 流标识移动选项
        3.3.2.3 流标识移动子选项
        3.3.2.4 流摘要移动选项
        3.3.3 业务流绑定协议操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SM IPv6 的异构网络流移动性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4.1 实现平台
        4.1.1 UMIP项目分析
        4.1.2 移动 IPv6 网络数据包处理流程
        4.1.3 移动 IPv6 协议功能结构
    4.2 多业务流实现技术
    4.3 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模块实现
        4.3.1 移动 IPv6 报头模块设计
        4.3.2 绑定更新列表和绑定缓存设计
        4.3.3 业务选择器设计
        4.3.4 基于 netlink 套接字的用户空间与内核空之间的策略传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DSM IPv6 的异构网络流移动性管理的性能测试
    5.1 搭建网络实验平台及与配置测试环境
        5.1.1 系统环境和内核模块配置
        5.1.2 无线网卡配置
    5.2 测试工具及配置
        5.2.1 VLC 视频串流工具配置
        5.2.2 vsftpd 文件传输工具配置
        5.2.3 wireshark 网络数据包分析软件配置与使用
    5.3 多业务流移动测试配置
        5.3.1 UMIP 程序安装和配置
        5.3.2 测试网络整体拓扑结构
        5.3.3 移动 IPv6 各功能实体配置
    5.4 多业务流移动性管理测试结果
        5.4.1 用 ping6 命令测试切换的性能参数
        5.4.1.1 实验1物理接口断开触发的切换
        5.4.1.2 实验2使用 iwconfig 命令把物理接口切换到其它网络
        5.4.1.3 实验3使用 ip6tables 命令切换业务流
        5.4.2 同构网络多业务流切换功能测试
        5.4.2.1 实验4三个业务流通过三个不同的接口
        5.4.2.2 实验5断开网络接口测试多业务流切换
        5.4.2.3 实验6使用ip6tables切换多业务流
        5.4.3 异构网络多业务流切换功能测试
        5.4.3.1 实验7三种业务通过三个不同的接口
        5.4.3.2 实验8断开wlan接口测试多业务流切换
        5.4.3.3 实验9使用ip6tables切换多业务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所做的贡献
    6.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 代理移动 IPv6 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
    2.1 网络选择机制
        2.1.1 多属性网络选择
        2.1.2 非多属性决策网络选择
    2.2 代理移动 IPv6 协议
    2.3 3GPP 基于 PMIPv6 移动性方案
        2.3.1 基于 PMIPv6 的 EPC 网络移动性架构
        2.3.2 基于代理 IPv6 的 IP 流移动性
        2.3.2.1 PMIPv6 多流用例场景
        2.3.2.2 PMIPv6 多家乡
        2.3.2.3 PMIPv6 流移动性
    2.4 小结
第三章 支持流移动性 PMIPv6 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
    3.1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3.2 两人讨价还价问题
    3.3 多人讨价还价问题
        3.3.1 联盟
        3.3.2 特征函数
        3.3.3 分配
        3.3.4 优超与核心
    3.4 AHP 结合讨价还价博弈的多业务联合网络选择算法设计
        3.4.1 AHP 计算属性权值
        3.4.2 业务网络效用值计算函数
        3.4.3 多业务讨价还价博弈网络选择
    3.5 仿真及其结果分析
        3.5.1 仿真网络场景
        3.5.2 仿真结果分析
        3.5.2.1 场景 1 新业务接入和离开
        3.5.2.2 场景 2 网络服务质量下降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 PMIPv6 的流移动性管理方案设计
    4.1 基于 PMIPv6 架构的流移动性解决方案
    4.2 PMIPv6 局限性分析
    4.3 支持流移动性 PMIPv6 协议模块设计
        4.3.1 OAI PMIPv6 实现介绍
        4.3.2 虚拟接口原理
        4.3.3 支持流移动性 PMIPv6 协议的设计
        4.3.3.1 实现目标
        4.3.3.2 整体流程
        4.3.3.3 数据结构扩展
        4.3.3.4 模块简述
    4.4 支持流移动性 PMIPv6 协议模块实现
        4.4.1 流管理模块
        4.4.2 绑定接口模块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 PMIPv6 的流移动性管理系统测试
    5.1 实验场景环境
    5.2 实验相关配置
        5.2.1 硬件配置
        5.2.2 软件配置
    5.3 实验测试内容
    5.4 实验过程
        5.4.1 实验一 MN 接入网络测试
        5.4.2 实验二 MN 单接口切换
        5.4.3 实验三 MN 双接口切换
        5.4.4 实验四结合虚拟接口 MN 双接口切换
        5.4.5 实验五三种接入性能比较
        5.4.6 实验六按偏好多业务接入网络
        5.4.7 实验七网络偏好改变时业务流切换
        5.4.8 实验八某接口不可达时业务流切换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基于MIPv6/PMIPv6的移动性支持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MIPv6/PMIPv6发展历程
    1.2 基于MIPv6/PMIPv6的移动性支持技术比较
    1.3 MIPv6/PMIPv6应用现状
    1.4 移动互联网的新挑战
        1.4.1 接入技术的异构化
        1.4.2 接入终端形态的异构化
        1.4.3 移动性支持协议的异构化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MCoA的模块化移动性支持机制
    2.1 研究背景
    2.2 基于MCoA的模块化移动性支持机制
        2.2.1 自适应的切换触发
        2.2.2 多属性的切换决策
        2.2.3 无缝的切换执行
    2.3 NS2仿真测试
        2.3.1 仿真场景
        2.3.2 仿真结果
    2.4 试验平台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1 自适应的切换触发
        2.5.2 多属性的切换决策
        2.5.3 Ping6的切换性能
        2.5.4 UDP的切换性能
        2.5.5 TCP的切换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MIPv6的无缝切换支持机制
    3.1 研究背景
    3.2 PMIPv6的多接口接入和无缝切换支持机制
    3.3 协议设计
        3.3.1 基本PMIPv6
        3.3.2 基于PMIPv6的多接口支持机制
    3.4 实验分析
        3.4.1 实验环境
        3.4.2 Ping6的切换性能分析
        3.4.3 TCP切换性能分析
        3.4.4 UDP切换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NEMO:基于隧道分离的PMIPv6子网移动
    4.1 研究背景
    4.2 N-NEMO
        4.2.1 扩展的RA消息
        4.2.2 隧道分离
        4.2.3 切换流程
        4.2.4 数据包路由
    4.3 N-NEMO应用场景
        4.3.1 简单N-NEMO场景
        4.3.2 嵌套N-NEMO场景
    4.4 理论分析
        4.4.1 分析模型
        4.4.2 N-PMIPv6信令开销
        4.4.3 N-NEMO信令开销
    4.5 理论分析结果
        4.5.1 嵌套深度对协议开销的影响
        4.5.2 VMN数量和会话长度对协议开销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ybrid+:混合的移动路由机制
    5.1 研究背景
    5.2 Hybrid+
        5.2.1 设计原则
        5.2.2 Hybrid移动性管理
        5.2.3 Hybrid+移动性管理
    5.3 理论分析
        5.3.1 MN运动模型
        5.3.2 网络模型
        5.3.3 信令开销
        5.3.4 数据结果
    5.4 Hybrid+协议设计
    5.5 实验分析
        5.5.1 实验环境
        5.5.2 场景1
        5.5.3 场景2
        5.5.4 场景3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LIDS:基于网络的标识分离移动路由机制
    6.1 研究背景
    6.2 LIDS移动路由机制
        6.2.1 LIDS水平切换机制
        6.2.2 LIDS垂直切换机制
    6.3 LIDS特征分析
    6.4 理论分析
        6.4.1 切换时延分析
        6.4.2 协议效率分析
    6.5 LIDS性能分析结果
        6.5.1 切换时延
        6.5.2 对异构网络重叠区的需求
        6.5.3 路由优化时延
        6.5.4 数据传输效率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切换与漫游技术
        1.2.1 链路层切换与漫游技术
        1.2.2 网络层切换与漫游技术
        1.2.3 高层切换与漫游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研究现状
    2.1 引言
    2.2 无线局域网中切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2.2.1 无线局域网的切换过程
        2.2.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切换算法
        2.2.3 无线切换算法的研究现状
    2.3 链路软切换机制的研究现状
        2.3.1 硬切换与软切换
        2.3.2 移动点与接入点协作完成的软切换
        2.3.3 由移动点完成的软切换
    2.4 网络层漫游技术的研究现状
        2.4.1 宏移动协议
        2.4.2 微移动协议
    2.5 传输层和应用层切换与漫游的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切换时机决策和缓存的单链路快速无缝切换机制
    3.1 引言
    3.2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
        3.2.1 邻居 AP 选择
        3.2.2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的原理
        3.2.3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的描述
        3.2.4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的分析
    3.3 无缝切换Handoff-Buff 算法
        3.3.1 WLAN 的无线驱动架构
        3.3.2 Handoff-Buff 算法
        3.3.3 Handoff-Buff 算法描述
    3.4 切换时机决策算法与Handoff-Buff 算法的验证
        3.4.1 IxChariot 测试与结果分析
        3.4.2 Ping 测试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链路的软切换机制
    4.1 引言
    4.2 支持软切换的无线信道分配机制
        4.2.1 无重叠的软切换信道分配机制
        4.2.2 部分重叠的软切换信道分配机制
    4.3 双链路软切换机制DSH
        4.3.1 DSH 的工作机制
        4.3.2 DSH 的切换过程
        4.3.3 DSH 中的切换决策算法
    4.4 DSH 的分析
    4.5 DSH 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4.5.1 测试环境
        4.5.2 Ixchariot 测试与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扩展移动IP 的子网整体漫游机制
    5.1 引言
    5.2 移动子网整体漫游的需求
    5.3 子网整体漫游机制IMIP-RS 的设计
        5.3.1 IMIP-RS 中的多跳网络结构
        5.3.2 IMIP-RS 中移动注册消息的传递
        5.3.3 IMIP-RS 中数据的传递
        5.3.4 IMIP-RS 中的关键算法
    5.4 IMIP-RS 的测试与分析
        5.4.1 测试环境
        5.4.2 移动子网中节点的通信测试及结果分析
        5.4.3 移动 STA 的通信测试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支持高速移动子网漫游的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6.1 引言
    6.2 MP-RRS 的功能需求
    6.3 MP-RRS 的系统架构
    6.4 MP-RRS 的设计
        6.4.1 STA 子系统的设计
        6.4.2 漫游/切换子系统的设计
    6.5 MP-RRS 的实现
        6.5.1 STA 与AP 的硬件实现
        6.5.2 STA 软件子系统的实现
        6.5.3 漫游/切换软件子系统的实现
    6.6 MP-RRS 的应用及测试
        6.6.1 MP-RRS 的应用环境
        6.6.2 测试环境
        6.6.3 单链路工作方式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6.6.4 双链路工作方式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
        1.2.1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1.2.2 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
        1.2.3 异构网络融合面临的挑战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3.1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HMIPV6下基于位置管理的动态QOS预留方案研究
    2.1 引言
        2.1.1 NSIS基本原理
        2.1.2 区域位置管理相关研究
    2.2 HMIPv6下基于区域位置管理的动态QoS预留方案
        2.2.1 分布式区域位置管理摸型
        2.2.2 算法流程描述
        2.2.3 算法的数学描述
    2.3 系统性能分析
        2.3.1 信令开销分析
        2.3.2 系统时延分析
        2.3.3 时延抖动分析
    2.4 仿真实验
        2.4.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2.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适应移动性管理方案研究
    3.1 引言
        3.1.1 移动IP存在的问题
        3.1.2 分级移动IP基本原理
        3.1.3 分级移动IP存在的问题
    3.2 自适应MAP选择方案
        3.2.1 分布式MAP结构
        3.2.2 基于二层触发机制的MAP选择方案
        3.2.3 基于策略的MAP选择算法
    3.3 高效的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
        3.3.1 移动IP中HA的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
        3.3.2 MAP故障发现和恢复机制
        3.3.3 性能分析
        3.3.4 仿真和结果分析
    3.4 全IP异构融合无线网络仿真平台
    3.5 移动IP试验床
    3.6 本章小结
    3.7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移动IP和AAA结合方案的优化研究
    4.1 引言
        4.1.1 AAA基本模型
        4.1.2 移动IP-AAA模型
        4 1.3 EAP
    4.2 移动IP网络环境中AAA认证优化方案
        4.2.1 研究现状
        4.2.2 方案描述
        4.2.3 开销模型的建立和性能分析
        4.2.4 仿真性能分析
    4.3 一种优化的基于EAP的切换认证机制
        4.3.1 研究基础
        4.3.2 联合协调的切换认证系统架构模型
        4.3.3 域内切换的EAP重认证机构
        4.3.4 域间切换的EAP预认证机构
        4.3.5 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3GPP-WLAN中融合AAA相关问题研究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基础
        5.2.1 WLAN与3GPP异构网络融合架构
        5.2.2 3GPP-WLAN融合网络中的EAP-AKA认证
    5.3 融合AAA方案的最优部署策略
        5.3.1 方案描述
        5.3.2 理论分析
        5.3.3 仿真和性能分析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列表

(8)基于IPv6的移动组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移动组播技术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组播技术概况
        2.2.1 组播基本概念
        2.2.2 组播技术发展历程
        2.2.3 组播技术标准化大事记
    2.3 移动组播概述
        2.3.1 移动组播分类
        2.3.2 移动组播面临的问题
    2.4 移动组播解决方案
        2.4.1 基于组播路由协议的解决方案
        2.4.2 基于组成员管理协议的解决方案
        2.4.3 基于移动性支持协议的解决方案
        2.4.4 基于多家乡环境的解决方案
        2.4.5 基于多跳环境的解决方案
        2.4.6 基于组播服务模型的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MLD代理的轻量级移动组播
    3.1 引言
    3.2 基于MLD代理的LMM设计
        3.2.1 LMM功能概述
        3.2.2 LMM工作流程
        3.2.3 TCR机制
    3.3 LMM组播切换时间分析
        3.3.1 组播切换信令时序分析
        3.3.2 组播切换时间试验结果
    3.4 LMM协议开销分析
        3.4.1 协议开销分析
        3.4.2 数值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跳移动组成员管理协议
    4.1 相关研究
    4.2 多跳移动组成员管理协议概述
        4.2.1 MHMLD协议概述
        4.2.2 MHMLD工作流程
    4.3 MHMLD性能理论分析
        4.3.1 理论分析模型
        4.3.2 理论分析结果
    4.4 MHMLD性能仿真分析
        4.4.1 仿真试验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基于MHMLD的移动组播性能分析
    4.6 基于移动预测的MHMLD移动组播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代理移动IPv6移动组播
    5.1 相关研究
    5.2 PMIPv6协议性能分析
        5.2.1 协议实现概述
        5.2.2 性能理论分析
        5.2.3 试验结果分析
    5.3 PMIPv6组播方法
        5.3.1 LMA-based组播方法
        5.3.2 MAG-based组播方法
    5.4 PMIPv6组播性能理论分析
        5.4.1 参考网络模型
        5.4.2 组播会话中断时间分析
        5.4.3 协议开销分析
    5.5 性能分析结果
        5.5.1 组播会话中断时间分析结果
        5.5.2 协议开销分析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家乡移动组播
    6.1 相关技术
    6.2 多家乡移动组播MMoM概述
        6.2.1 MMoM设计框架
        6.2.2 多接口管理模块
        6.2.3 组播流分发策略管理
        6.2.4 移动组播切换管理
    6.3 MMoM性能分析
        6.3.1 具体实现概述
        6.3.2 试验环境搭建
        6.3.3 试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一体化网络组播机制
    7.1 引言
    7.2 相关研究
    7.3 一体化网络组播机制
        7.3.1 一体化组播总体框架
        7.3.2 一体化组播映射机制
        7.3.3 一体化组播移动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IPv6的移动子网路由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1.1.2 IP网络的移动性解决方案
        1.1.3 移动子网是IP移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1.3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互联网的移动性管理概述
    2.1 异构无线网络
        2.1.1 异构无线网络的特征
        2.1.2 切换管理
    2.2 互联网的移动性支持
        2.2.1 节点移动性管理协议
        2.2.2 移动IPv6
        2.2.3 移动IPv6路由优化模式
        2.2.4 区域化位置管理协议
    2.3 移动子网研究背景和技术要求
        2.3.1 移动子网技术要求
        2.3.2 移动子网网络模型
        2.3.3 嵌套移动子网中的路由问题
        2.3.4 3GPP网络中的移动子网规范
    2.4 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扩展ICMP消息的嵌套移动子网路由优化方案
    3.1 研究背景
        3.1.1 相关研究
        3.1.2 反向路由头方案(RRH)
    3.2 IPv6的邻居发现协议及ICMP消息
        3.2.1 邻居通告消息类型
        3.2.2 扩展的NA消息类型
    3.3 基于扩展ICMP消息的优化路由建立
    3.4 数据传输路由评估模型和性能分析
        3.4.1 传输开销解析
        3.4.2 传输效率解析
    3.5 优化路由性能分析比较
        3.5.1 传输开销分析比较
        3.5.2 传输效率分析比较
    3.6 实验与分析
        3.6.1 实验环境搭建
        3.6.2 实验过程
        3.6.3 实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构网络多接入移动路由器方案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无线重叠接入网络
        4.1.2 移动IPv6的多家乡研究
        4.1.3 移动子网的多家乡研究
    4.2 单接口移动路由器切换性能分析
        4.2.1 WiFi网络环境下单接口移动路由器切换延迟分析
        4.2.2 由切换和位置更新引起的丢包分析
    4.3 多接口移动路由器方案
        4.3.1 多接口移动路由器框架
        4.3.2 NEMO-MCoA模块
        4.3.3 多接口管理模块
    4.4 实验和分析
        4.4.1 链路性能和切换实验分析
        4.4.2 业务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实时路径参数的接口自适应选择策略
    5.1 网络选择概述
    5.2 使用位置更新消息的路径参数实时传递机制
        5.2.1 时间戳选项
        5.2.2 接口优先级算法和参数传递
    5.3 性能分析
        5.3.1 数值计算
        5.3.2 性能分析和比较
        5.3.3 一般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MIPv6和CMIPv6融合的子网全局移动性方案
    6.1 研究背景
    6.2 代理移动IPv6网络结构和工作流程
    6.3 终端切换实验与分析
    6.4 代理移动IPv6环境下的移动子网方案
        6.4.1 PMIPv6环境下移动子网技术要求
        6.4.2 子网在不同代理域间的全局移动性方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移动互联网的组播切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主要工作
    1.3 主要贡献
    1.4 论文的内容组织
2 研究背景
    2.1 引言
    2.2 IP组播介绍
        2.2.1 IP组播概述
        2.2.2 IP组播的优点和面临的问题
    2.3 移动IP组播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移动组播算法的分类
        2.3.2 现有的移动组播算法
        2.3.3 移动组播算法性能的评价标准
        2.3.4 移动组播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移动IP组播快速切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移动IP的切换延迟
        2.4.2 移动IP的快速切换
        2.4.3 现有的移动组播快速切换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移动事件统计的组播快速切换算法
    3.1 引言
    3.2 移动IPv6快速切换操作
    3.3 移动IPv6快速切换的时延分析
    3.4 移动IPv6快速切换性能的理论计算
        3.4.1 基于驻留时间的运动模型
        3.4.2 切换性能的函数表达
    3.5 链路层触发器介绍
    3.6 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存在的问题
    3.7 新的组播快速切换方法
        3.7.1 邻居信息的交换
        3.7.2 新转交地址的配置
        3.7.3 组播信息选项
        3.7.4 组播组的加入过程
        3.7.5 M-FMIPv6/MES主要信令流程
    3.8 切换方法的性能优化
        3.8.1 目标AR的选择方法
        3.8.2 切换门限值的优化
        3.8.3 组播状态计时器的设定
    3.9 M-FMIPv6/MES的切换时延分析
    3.10 仿真和结果
    3.11 本章小结
4 WLAN环境下移动IPv6组播的快速切换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MIPv6的组播切换时延分析
    4.3 新的组播快速切换方法
        4.3.1 组播切换模型
        4.3.2 新方法的切换过程
        4.3.3 新方法的切换时延
    4.4 仿真与性能分析
        4.4.1 组播切换延迟比较
        4.4.2 组播切换的丢包率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MPLS网络中移动组播平滑切换与标签聚合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MPLS网络环境下移动切换时延分析
    5.3 MPLS网络中移动组播平滑切换机制
        5.3.1 现有的MPLS网络移动组播机制
        5.3.2 交叉LSR的判定方法
        5.3.3 动态缓存机制
        5.3.4 移动组播平滑切换方案
    5.4 仿真与性能分析
    5.5 现有的标签聚合方法
    5.6 组播树和节点表的建立
        5.6.1 组播树的构建方法
        5.6.2 组播树节点表
    5.7 局部标签聚合机制
    5.8 性能分析
    5.9 本章小结
6 基于边界网关切换的MANET与固网组播交互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已有的MANET与固定网络组播交互方案
    6.3 MANET与固定网络组播业务平滑交互的新机制
        6.3.1 数据结构
        6.3.2 组播边界网关的选择
        6.3.3 认证中心的支持和安全扩展
        6.3.4 跨域组播业务交互的构建
        6.3.5 MBG的切换过程
        6.3.6 MBG负载的优化
        6.3.7 跨域组播的维护方法
    6.4 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专利申请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基于WLAN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法——双向直通隧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可重构密码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 袁航. 清华大学, 2019(02)
  • [2]无线局域网络中移动IPv6技术的实现策略与性能优化[D]. 朱德庆.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3]基于DSMIPv6的异构网络流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D]. 王振动.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4]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D]. 代虎.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5]基于MIPv6/PMIPv6的移动性支持关键技术研究[D]. 延志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6]高速移动子网的切换与漫游关键技术研究[D]. 钱红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7]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D]. 宋梅.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5)
  • [8]基于IPv6的移动组播关键技术研究[D]. 关建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9]基于IPv6的移动子网路由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D]. 陈晓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10)
  • [10]移动互联网的组播切换算法研究[D]. 张晖.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基于WLAN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法——双向直达隧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