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孔译辉[1](2020)在《阻燃电缆仿真模型的构建与仿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电线电缆引发的火灾占电气火灾总数的60%以上,高火灾比例引起了社会对阻燃电缆的研制及其燃烧性能检测问题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阻燃电缆的阻燃性能与实现阻燃电缆燃烧性能的快速检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燃烧试验的旧标准与新标准,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分别构建典型阻燃电缆及燃烧室仿真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全尺寸实验结果对比;对比分析了相同型号的电缆在两种不同标准下通过电缆燃烧试验的难易程度;对起燃温度、单位面积热释放速率、比热容、体密度、热导率等主要影响电缆燃烧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护套初始内部温度与电缆间距尺寸对电缆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旧标准模型在炭化高度和电缆燃烧室最大温度方面吻合较好;新标准模型在热释放速率峰值方面的最大相对误差为9.85%,在炭化高度方面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3.79%,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方法的可行性;新标准相对于旧标准在箱体温度、炭化高度方面通过燃烧性能检测的难度增大,但在烟密度方面易于通过检测;在护套材料属性中,起燃温度、单位面积热释放速率、比热容对成束电缆的燃烧性能影响较大,在护套材料的设计与生产中,首先应考虑起燃温度,在保证起燃温度的前提下,考虑调整材料的单位面积热释放速率与比热容来降低电缆的燃烧性能;初始内部温度对电缆燃烧及火灾发展总体趋势影响不大,成束敷设电缆的燃烧性能不随间距尺寸呈线性变化。

杨丰西[2](2019)在《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特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内修建一个地下隧道空间,把城市用的电力、通信管道、供热管道、燃气管道、给水排水管道等工程用途管道集中放置在同一空间内,并专门设有检修和吊装口,对隧道空间实施监测,确保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的保障。建设城市综合管廊可以避免因维修、铺设地下工程管线而导致的道路频繁开挖,对居民的生活、出行造成的不便和影响,有效地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增加了各类工程管线的使用年限,降低了翻修路面与维修管线的费用。综合管廊是一种狭长的空间隧道,通风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很难扑灭,若任其发展,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给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综合管廊内火灾多以电缆火灾为主,电缆起火是管廊火灾的最常见因素。本文通过使用PyroSim火灾模拟软件,建立了某电缆舱实际实验模型,对发生火灾后的电缆舱进行模拟实验,讨论了送排风口的关闭时间、火源位置、排烟速度对电缆燃烧时间产生的作用,观察了火灾发生后700 s内的烟气扩散、顶板温度、烟气密度、能见度等火灾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建立7种实验工况分别进行模拟实验。分析得到:火灾发生后,当排风速度很小时,及时或推迟关闭通风口后,电缆舱内的氧含量较大,给电缆燃烧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加剧了电缆的燃烧,火源熄灭时间较晚。推迟关闭通风口且排风速度较大时,进入管廊内的氧含量小于排出的氧含量,关闭通风口后管廊内的氧含量较小,氧气消耗的快,火源熄灭时间较早,且在一定时间内关闭通风口的时间越晚,舱室内的氧含量越小,火源越容易熄灭。火源距送风口较近时,电缆燃烧释放的热量小,产生的可燃性气体量少,氧气消耗的慢,延长了火源的熄灭时间;距离送排风口较远时,火源释放的热量较大,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较多,氧气消耗的快,热释放速率下降得快,燃烧持续时间较短;距排风口较近时,电缆舱内的氧含量大,燃烧产生的可燃性气体量与远离通风口的火源产生的相差不大,相对来说氧气消耗的慢,燃烧持续时间长。结果显示:火灾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关闭通风口的时间越晚、排风速度越大、火源距离通风竖井越远,对火源的熄灭越有利。

罗曦[3](2019)在《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特别是多层、柔性、柔刚结合和绿色环保印刷线路板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但作为印制电路板生产中的电镀生产线近年来火灾事故频发。因此,开展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研究,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及控制目标,以电镀车间风险因素辨识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事件树及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途径,建立了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体系,通过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值计算,确定了火灾风险等级,验证了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最后将研究成果实践应用于某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对该电镀车间进行了实例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印制电路板制造企业电镀车间火灾及火灾发展历程与其特点,电镀车间火灾具有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等特点;(2)通过事件树和事故树法对电镀车间发生火灾的12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建筑物耐火等级、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临时存储物品火灾危险性、临时用火作业危险性、作业环境火灾危险性及可燃物品火灾载荷等;(3)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了各火灾风险因素权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体系;(4)基于对电镀车间火灾原因的分析,结合分析统计数据,发现电镀车间关键火灾原因为电缆线绝缘老化。随后以绝缘层为聚氯乙烯的电镀车间常用电缆为研究对象,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电缆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5)针对某印制电路板制造企业电镀车间进行了火灾风险实例分析以验证风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计算了火灾风险值,确定了火灾风险等级。对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源进行逐一分析,认为火灾危险源重点为电缆绝缘层老化,并根据火灾风险及危险源提出了对策措施。综上所述,论文通过对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对减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安全生产,构建消防安全体系,提高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白云[4](2018)在《变电站地下电缆通道的防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市政管道的建设需根据城市规划改造,这将会使地下电缆管道成为变电站输送电源的主要方式。然而,地下电缆管道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火灾风险。地下电缆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以外,更严重的是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本文通过对变电站地下电缆进行防火研究,进而提出合理的阻燃措施以及发生电缆火灾时的消防建议。本文对电缆火灾起因及特点、危险性分析、阻燃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流体动力学模型、燃烧模型的计算原理,利用PyroSim重点模拟研究地下电缆火灾的危险性、影响因素以及阻火墙对地下电缆沟的防火效果。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地下电缆火灾的特点、火灾成因和阻燃机理、电缆分类及燃烧特性进行综述,得到地下电缆火灾的发展规律,为地下电缆火灾模拟、影响因素分析、阻火墙防火效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模拟地下电缆火灾场景,对火灾发生时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得出地下电缆火灾烟气的蔓延过程、温度场特性分析、烟气含量、CO体积分数变化过程。(2)运用PyroSim软件模拟分析了阻火墙对电缆沟的防火效果。结果得出:针对地下电缆火灾的危险性和传统阻火墙的弊端,设置的新型阻火墙可以有效减缓火焰的传播速度,阻止电缆延燃。对于有效时间内的电缆火灾模拟,新型阻火墙作用下,火源区域外围没有产生烟气,起到隔烟的效果;温度达到20℃,起到隔热的效果;热释放速率达到13300kw,下降了700kw;燃烧速率达到0.97kg/s,降低了0.64kg/s,新型阻火墙降低了热释放速率和电缆的燃烧量;新阻火墙减少了地下电缆火灾发生时的危害性,抑制了CO的传播。通过对传统阻火墙的结构和材料方面的改进,实现了新型阻火墙良好的防火效果。(3)通过对电缆护套材料和电缆隧道截面结构进行阻燃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阻燃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和聚丙烯护套材料有很好的抑烟效果。圆形截面结构的电缆隧道起到了隔热的效果,热释放速率和热释放速率峰值都最低,燃烧速率达到1.16kg/s,圆形截面结构的电缆隧道有效地降低了热释放速率和电缆的燃烧量。(4)对地下电缆火灾分别从敷设深度、电缆间距、电缆排列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模拟研究,结果得出:地下电缆的敷设深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电缆火灾有很大影响,电缆的敷设深度越大,与地面进行热交换的能量越少,对电缆火灾影响越小,选择1m的敷设深度最佳;合理的敷设间距,有利于电缆自身的散热。电缆敷设间距为0.10.2m之间时,电缆之间会相互影响,电缆温度会升高,建议选择0.15m的电缆敷设间距为宜;选择合理的电缆排列形式对电缆火灾有一定影响,平行排列的电缆比品字形排列的电缆燃烧速率低,电缆应优先选择平行排列形式。

郝冠宇[5](2017)在《综合管廊中电缆舱内火灾烟气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管廊是将给水、燃气、热力、雨水、污水、电力、通讯、垃圾真空管道、有线电视广播线路等两种及以上的管线集于一个隧道空间,为城市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线平台,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综合管廊可以改善城市市容,避免直埋管线在后期维护扩建中反复开挖路面,也可避免通信电力缆线在城市上空盘错,同时提高了管线的使用年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因此,为了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地下综合管廊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综合管廊投资建设项目的增多,管廊内相关设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应予以重视与提高,其中以电缆舱室的火灾危险性为最大。而电力通信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生电缆火灾会严重影响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所以有必要对综合管廊中电缆舱室内火灾过程以及灾后排烟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根据敷设电缆线路的综合管廊火灾的特点,分析了引起电缆舱内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即:电缆自身故障引起的火灾事故;外界因素引起电缆舱火灾事故;电缆自身发生阴燃事故。论文根据六盘水市某综合管廊实际三维尺寸,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实验模型,对密闭的综合管廊中,模拟观察电缆舱内电缆火灾期间的火势发展、烟气扩散和温度变化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灾后排烟过程中排风口风速、诱导风机设置以及通风口位置形式等三个因素对排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模拟。通过对它们建立正交实验表得出9种实验工况,依次模拟实验。在封闭电缆舱内无通风条件下,火焰温度最高可达1000℃以上,燃烧区在距廊底2.5m高的平面上,空气温度最高可达320℃。火势持续约10min,被延燃的电缆约20m,火焰熄灭冷却半小时后,廊舱内温度逐渐降低(平均温度为29.5℃)。故采用密闭自熄配合自动灭火系统的火灾处理方式是可行的。模拟观察火灾后通风20min时的烟气密度与能见度,分析8种工况的排烟效果,得出排风机所造成负压的大小是形成廊舱内风速大小的主要动力,不设置诱导风机时,由于一进一排(即一侧自然进风一侧机械排风)比一进两排(即中间自然进风两侧机械排风)通风形式的风量和负压更大,因此排烟效果更优。设置风速为2m/s的诱导风机时,对通风口位置为一进一排的排烟效果起负作用,对通风口形式为一进两排的排烟效果起正作用。根据8种实验工况的模拟结果,一进一排不设诱导风机的通风形式的排烟效果最好。

沈瑛[6](2016)在《火力发电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现代工业企业都已经离不开电。因此,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行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火力发电厂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且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生产环境有其独特之处,例如电气设备多且设备间关联性大、高温高压设备多(锅炉、压力容器、汽轮机等)、易燃易爆物品多、特种作业多等特点,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的概率较大、后果也比较严重。目前,安全评价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小电力企业陆续开展,针对火灾、爆炸的评价方法也有很多,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研究对象概况及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再结合工艺流程对火电厂进行了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其次,以某火力发电厂为例,对其锅炉、压力容器及危险化学品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再阐述了安全评价的相关概念,根据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及方法以火电厂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为评价单元,再按照生产功能划分为八个评价子单元,选择并应用了危险度分析法、事故树法、道化学(DOW)火灾爆炸指数法分别对该火力发电厂的氢站、电缆火灾事故、柴油罐区进行了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运用池火灾模型、爆炸模型对柴油罐区、锅炉爆炸的事故后果进行了预测,得到人员的伤害半径、设备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此预测结果对于火电厂的燃油罐区、锅炉房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将DHGF集成法引入到工业安全评价过程中,可以从定性到定量转换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将DHGF集成法应用到实例研究中,在分析锅炉火灾、爆炸特点及电气火灾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锅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及电气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别建立了锅炉的火灾、爆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电气系统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DHGF集成法评价了锅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及电气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可以定量地得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得出锅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及电气系统的火灾危险性等级,与其实际运行情况相符,说明DHGF集成法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在实践中也具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吴天琦[7](2016)在《基于实验与区域模型的受限空间多层电缆桥架火灾研究》文中指出电缆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电缆组成材料的易燃性导致电缆火灾在世界各国频繁发生,造成巨大损失。对于大量应用电缆的特殊场所核电厂,火灾还可能导致安全停堆失效、氢气爆炸甚至核事故等惨重后果。电缆火灾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文献以及电缆防火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实验与火灾区域模型,对受限空间内多层电缆桥架的火灾特性进行了研究s实验部分首先选用了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两种典型阻燃和非阻燃电缆,讨论了二者在火蔓延特性方面的区别。针对多层电缆桥架火灾,分别设计了自然通风条件和封闭条件下1层、2层、3层和4层电缆燃烧实验,分析了通风条件以及多层桥架结构对电缆火灾行为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发现,通风条件影响电缆周围氧气和烟气浓度,从而影响热释放速率;多层电缆燃烧过程存在耦合性,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和桥架层数并不成正比关系。此外,测量了室内不同高度处的气体温度,发现垂直分布的温度场出现明显分层现象,即上层高温区和下层低温区,这一结果与区域模型的基本假设相符。模拟部分选用应用广泛的双区域模型CFAST软件,建立了与实验条件基本相同的火灾场景。首先,基于实验所设计的电缆桥架,研究了区域模型中电缆桥架作为火源的最佳设置方案。然后,模拟各工况火灾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以验证CFAST模拟横向多层电缆火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CFAST基本能够实现各种工况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较好吻合。然而,在模拟受限空间内低氧浓度火灾时却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这与CFAST中热释放速率模型引入的低氧浓度限制有关,在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了可能的修改方案。最后,在模型可靠性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典型核电厂电缆分布室多层桥架火灾模拟。通过烟气层温度和高度、电缆热释放速率以及火灾持续时间等火灾危险性指标,分析了不同开口情况、机械通风风量对火灾危险性的影响。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目标电缆桥架点燃时间对各项因素的敏感性,发现最主要的三个影响因素分别为外部点火源与目标电缆的距离、通风口高度和电缆点燃临界温度。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性能化防火分析及消防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雷瑞军,马玄[8](2014)在《电气火灾统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比分析近10年来的火灾统计数据,找出了近几年我国电气火灾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根据电气火灾原因分布规律,发现电气线路火灾在电气火灾中占有最大比例;根据电线电缆火灾原因统计数据,分析出发生的电线电缆火灾中,外因引发重大火灾的概率和数量更大。

蔡丽敏[9](2014)在《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高层建筑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居住、办公等领域应用广泛且其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化,为了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内的用电设备种类和数量日趋增多,加之电气设计人员、电气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在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电气设备时的疏忽大意,因此造成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概率每年也在呈增长趋势发展,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消防部门统计,每年国内大型火灾案例中电气火灾约占80%,居各类火灾之首。加之高层建筑的火灾危害性极大,电气事故诱发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对于防范和减少高层建筑电气火灾及人员伤亡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某高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进行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电源的设计:高层建筑发生火情,使用建筑物内的消防灭火设施进行灭火和引导室内人员疏散是两个主要任务。消防电源是向消防设施供给电能的独立电源。消防电源要确保在正常情况下、电网停电或发生火情后断电等情况下建筑物内各类消防用电设施可以可靠运行,有效控制火势,从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所以,高层建筑消防电源的选择确定工作极其重要。消防电源设计时,对消防负荷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建筑类别确定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明确供电要求,进而确定电源类型及其对应供电方式。2.本工程消防系统供电方案设计及系统图: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统计消防负荷原则,统计本工程消防负荷,并以所统计出的消防负荷量为依据确定消防电源容量;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与供电要求及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系统供电方案并设计出消防供电系统图。3.防火电线电缆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电线电缆的布线延伸范围广,所需电线电缆数量多,电线电缆诱发的火灾隐患也多,因此,由电线电缆诱发的火灾发生概率也高。因此,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防火电线电缆选择原则与具体设备防火要求,如何来选择对应设备防火电缆显得尤为重要。该部分论述以下内容:电线电缆诱发火灾的原因、电线电缆的火灾危险性、防火电线电缆的性能及选用、电线电缆的分类、型号和选用原则、线缆的敷设方式及敷设路径、线缆的防火封堵设计和本工程部分消防负荷配电箱的进线选择。4.常见的低压开关电器的选用: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如果选用了不合规格的低压开关电器,当电路出现短路、过载、漏电等情况,低压开关电器没有断开线路,故障不能及时被发现,最终引起火灾。因此,正确选用低压开关电器,使其有效切除故障电路,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该部分主要论述根据低压开关电器的选用原则及消防设备的特殊要求,正确选用本工程中用于消防线路的低压开关电器。5.火灾应急照明的设计:火灾应急照明是在发生火灾时,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它能指示出入位置和方向,引导室内人员安全疏散,同时还能保证需要继续坚持工作的房间正常工作,所以,做好火灾应急照明的设计是很重要的。该部分主要论述火灾应急照明的作用、分类及其电源选择和照明灯具安装注意事项,并对工程中的火灾应急照明进行设计。

李琦[10](2014)在《悬挂式贮压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在电缆管沟中的应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使城市规划变得更为综合集中、空间能够高效利用且兼顾美观,电缆管沟的应用逐渐成为市政管线建设的主要模式。电缆管沟中电缆密度大较易发生火灾,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灭火、救援的难度非常大,并且一旦电缆隧道发生火灾就会对城市的电力系统产生很大影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针对电缆管沟电缆自动灭火系统的研究对电缆火灾的消防工作展开有重要帮助。本文剖析电缆隧道火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短路、过载、漏电、接触电阻过大等并讲明电缆火灾的特点即电缆火灾传播速度快、火灾过程当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不利于灭火人员灭火。鉴于以上原因,在电缆隧道中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目前几种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设施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优缺点以及是否适合在电缆隧道中应用。因为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具有高稳定性、灭火效能力强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比较适宜在电缆隧道中应用。使用FDS进行电缆管沟火灾模拟建立隧道模型,精度较高且计算工作量较小。模拟可获得包括烟气,温度变化等结果。根据模拟结果,可以设定灭火系统的延迟启动时间,对灭火系统的具体排布方式提供依据。最后本文结合北京某电缆管沟的具体情况,做了一系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自动系统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以及FDS软件建模分析的结果,对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作为电缆隧道自动灭火设施在设置、用量等方面提出建议,制定完善电缆管沟的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对电缆管沟的火灾预防及消防措施提供建议。

二、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阻燃电缆仿真模型的构建与仿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缆火灾的特点
        1.1.2 电缆火灾的危害
    1.2 研究意义
    1.3 阻燃电缆及其仿真模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模拟软件和模型理论基础概述
    2.1 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
    2.2 数值模拟方法
    2.3 基本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烧室及成束阻燃电缆模型的构建
    3.1 燃烧室模型的构建
        3.1.1 模型简化
        3.1.2 网格划分
        3.1.3 传感器设置
    3.2 成束阻燃电缆模型的构建
        3.2.1 模型简化
        3.2.2 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设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旧国家标准下电缆成束燃烧仿真对比研究
    4.1 旧标准下电缆成束燃烧数值模拟
        4.1.1 参数与传感器设置
        4.1.2 电缆表面温度分析
        4.1.3 热释放速率分析
        4.1.4 箱体温度分析
    4.2 新标准下电缆成束燃烧数值模拟
        4.2.1 参数与传感器设置
        4.2.2 热释放速率分析
        4.2.3 炭化高度分析
    4.3 新旧标准对电缆成束燃烧试验的影响
        4.3.1 参数与传感器设置
        4.3.2 箱体温度分析
        4.3.3 电缆前后表面温度分析
        4.3.4 烟密度分析
        4.3.5 热释放速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阻燃电缆成束燃烧模型的影响参数研究
    5.1 不同边界条件对电缆燃烧性能影响
        5.1.1 护套初始内部温度
        5.1.2 电缆间距尺寸
    5.2 不同材料属性对电缆燃烧性能影响
        5.2.1 体密度
        5.2.2 热导率
        5.2.3 比热容
        5.2.4 单位面积热释放速率
        5.2.5 起燃温度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2)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特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有关电缆引起的火灾事故实例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综合管廊电缆火灾分析
    2.1 管廊内可燃物危险性分析
    2.2 管廊火灾发生的原因
        2.2.1 电缆发生火灾的原因
        2.2.2 电缆火灾特点与危害
    2.3 着火的条件与原因
        2.3.1 燃烧产生的条件
        2.3.2 燃烧蔓延的原因
第三章 综合管廊电缆舱的仿真建模
    3.1 模拟软件的介绍
        3.1.1 介绍PyroSim
        3.1.2 软件模型的建立
    3.2 管廊模型的建立
        3.2.1 划分网格
        3.2.2 火源模型的设置
        3.2.3 电缆参数的设置
        3.2.4 管廊通风系统的设置
        3.2.5 火势蔓延现象
        3.2.6 烟雾的危害性
        3.2.7 温度分布
        3.2.8 假设
        3.2.9 模拟工况的设置
第四章 模拟与分析
    4.1 工况一至四模拟与分析
        4.1.1 工况一到四的模拟与分析
        4.1.2 对比分析
    4.2 工况五模拟与分析
        4.2.1 工况五的模拟与分析
        4.2.2 对比分析
    4.3 工况六至七模拟与分析
        4.3.1 工况六至七的模拟与分析
        4.3.2 对比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线路
第二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2.1 电镀生产危险部位及火灾多发区域
        2.1.1 电镀生产设备
        2.1.2 设备安装方面
        2.1.3 电镀车间停工期
        2.1.4 电镀车间内气体及通风系统
    2.2 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
        2.2.1 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性分析
        2.2.2 电镀车间火灾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
    3.1 电镀车间安全检查表法的应用
        3.1.1 电镀车间安全检查表的特点
        3.1.2 电镀车间安全检查表
    3.2 电镀车间事件树/事故树分析法
        3.2.1 事件树分析法
        3.2.2 事故树分析法
        3.2.3 电镀车间火灾事件树/事故树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
    4.1 火灾风险分析的目的
    4.2 火灾风险评价
    4.3 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4.4.1 火灾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4.4.2 层次分析法
        4.4.3 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4.5 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6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指标权重
    4.7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危险因素的危险值
    4.8 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指标
    4.9 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计算及评价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关键火灾因素分析
    5.1 电镀车间电缆绝缘检测重要性
    5.2 电缆绝缘热老化寿命的评估
    5.3 电缆绝缘热老化寿命的评估理论
    5.4 热老化电缆机械性能试验
        5.4.1 机械性能试验基础
        5.4.2 实验设备
        5.4.3 试验准备
        5.4.4 试验过程
        5.4.5 试验测试结果数据
    5.5 电缆绝缘热老化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5.1 试验数据的曲线拟合
        5.5.2 电缆热老化寿命的预测
    5.6 老化数据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实例
    6.1 工程应用实例
        6.1.1 工程实例概况
        6.1.2 电镀工艺流程
        6.1.3 电镀设备
        6.1.4 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
        6.1.5 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性分析
    6.2 安全对策措施
        6.2.1 电镀车间电缆火灾防范措施
        6.2.2 电镀车间其他防范措施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变电站地下电缆通道的防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缆火灾实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地下空间火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电缆绝缘护套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地下电缆火灾的理论研究
    2.1 地下电缆火灾的特点
    2.2 地下电缆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2.3 地下电缆火灾危险性分析
    2.4 地下电缆的防火性能分析
        2.4.1 阻燃机理分析
        2.4.2 电缆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阻火墙对电缆沟的防火效果研究
    3.1 火灾有限元模拟软件简介
    3.2 火灾数值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流体动力学模型
        3.2.2 燃烧模型
        3.2.3 阻火墙的理论分析及试验模型建立
    3.3 阻火墙对地下电缆沟的防火效果仿真研究
        3.3.1 火焰传播情况分析
        3.3.2 烟气含量曲线分析
        3.3.3 温度曲线分析
        3.3.4 热释放速率及燃烧速率曲线分析
        3.3.5 CO浓度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地下电缆隧道及电缆的阻燃研究
    4.1 试验模型的建立
    4.2 电缆隧道截面结构及电缆材料仿真研究
        4.2.1 不同电缆外层护套材料的烟气含量曲线图分析
        4.2.2 不同截面结构电缆隧道的温度曲线分析
        4.2.3 不同截面结构电缆隧道内部的热值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地下电缆隧道火灾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 参数设置及模拟工况
        5.2.1 主要参数设置
        5.2.2 模拟工况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电缆敷设深度的影响
        5.3.2 电缆间距的影响
        5.3.3 电缆排列形式的影响
    5.4 变电站地下电缆沟的消防建议
        5.4.1 火灾探测技术
        5.4.2 灭火技术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综合管廊中电缆舱内火灾烟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综合管廊内火灾分析
    2.1 综合管廊内火灾特点
    2.2 综合管廊内潜在火源分析
        2.2.1 温度
        2.2.2 可燃物
        2.2.3 氧化剂
    2.3 电缆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2.3.1 电缆自身故障引起的火灾事故
        2.3.2 外界因素引起的电缆舱火灾事故
        2.3.3 电缆自身发生阴燃事故
    2.4 电缆火灾的危险性
        2.4.1 热危险性
        2.4.2 烟气危险性
    2.5 灭火系统设置比较
        2.5.1 气体灭火系统
        2.5.2 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
        2.5.3 水喷雾灭火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拟软件FDS介绍
    3.1 FDS软件概述
    3.2 软件的数值模型和计算方法
        3.2.1 基本控制方程
        3.2.2 湍流模拟
        3.2.3 燃烧模型
        3.2.4 辐射热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模型的创建
    4.1 廊舱断面尺寸确定原则
    4.2 综合管廊通风系统
        4.2.1 通风设备运行工况
        4.2.2 综合管廊通风控制
        4.2.3 综合管廊通风设计
        4.2.4 综合管廊通风量计算
    4.3 火源设置及网格划分
        4.3.1 火源设置
        4.3.2 网格划分
    4.4 电缆设置
    4.5 环境参数设置
    4.6 边界条件及工况设计
        4.6.1 通风口风速
        4.6.2 通风口位置形式
        4.6.3 诱导风机的设置
        4.6.4 实验工况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拟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工况1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5.1.1 火势发展
        5.1.2 烟气扩散
        5.1.3 温度变化
    5.2 实验工况 2~9 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5.2.1 实验工况 2~9 排烟过程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6)火力发电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评价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火力发电厂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辨识
    2.0 评价对象概况
    2.1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2.2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2.1 事故的来源及特性
        2.2.2 事故的危害程度
    2.3 重大危险源辨识
        2.3.1 锅炉、压力容器辨识
        2.3.2 危险化学品辨识
    2.4 本章小结
3 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3.1 安全评价概述
        3.1.1 安全评价的概念
        3.1.2 安全评价的目的
        3.1.3 安全评价的作用
        3.1.4 安全评价的程序
    3.2 评价单元的划分
        3.2.1 划分评价单元的基本原则
        3.2.2 划分评价单元的方法
        3.2.3 划分评价单元
    3.3 评价单元及其对应方法
    3.4 评价方法的介绍
        3.4.1 危险度评价法
        3.4.2 事故树分析法
        3.4.3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3.4.4 DHGF集成法简介
    3.5 本章小结
4 火力发电厂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4.1 氢站的危险度评价
    4.2 电缆火灾危险性评价
    4.3 柴油储罐区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4.3.1 柴油储罐的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
        4.3.2 柴油储罐的池火灾模型
    4.4 锅炉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4.4.1 锅炉的火灾危险性评价
        4.4.2 锅炉爆炸危险性评价
        4.4.3 锅炉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4.5 电气系统的火灾危险性评价
    4.6 本章结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实验与区域模型的受限空间多层电缆桥架火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电缆燃烧理论
    1.3 电缆桥架及其火灾特性
    1.4 研究现状
        1.4.1 实验研究进展
        1.4.2 计算机模拟研究现状
        1.4.3 性能化防火方法——NFPA-805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文章节结构安排
第2章 多层电缆桥架火灾实验
    2.1 实验台介绍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阻燃性对电缆火蔓延的影响
        2.2.2 通风条件对多层电缆火灾的影响
    2.3 小结
第3章 区域模型CFAST模拟验证
    3.1 CFAST模型概述
    3.2 基本假设与参数设置
        3.2.1 基本假设
        3.2.2 参数设置
    3.3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3.1 顶棚射流温度验证
        3.3.2 烟气层温度与空气层温度验证
        3.3.3 比较结果的量化与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典型核电厂电缆分布室火灾模拟
    4.1 引言
    4.2 工况说明
    4.3 不同通风条件下火灾危险性分析
        4.3.1 烟气层高度及温度
        4.3.2 电缆点燃时间及火灾持续时间
        4.3.3 目标电缆点燃时间的敏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电气火灾统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全国电气火灾统计数据分析
2 电气火灾统计数据分析
    2.1 不同火灾等级的电气火灾数据分析
    2.2 电气火灾原因统计数据分析
    2.3 线缆火灾原因统计数据分析
3 结论

(9)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1.1 高层建筑火灾案例
        1.1.2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1.3 高层建筑电气事故诱发火灾的原因
    1.2 工程概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高层建筑消防电源的选择及供电方式
    2.1 高层建筑消防电源的选择和确定
        2.1.1 消防用电设备
        2.1.2 电力负荷分级及其供电要求
        2.1.3 规范对高层建筑消防负荷的供电要求
        2.1.4 消防电源的构成
        2.1.5 柴油发电机的设置原则和要求
    2.2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方式
第三章 本工程消防系统供电方案设计及系统图
    3.1 本工程消防负荷量统计
        3.1.1 消防负荷量统计原则
        3.1.2 消防负荷统计
    3.2 本工程消防电源选择确定
        3.2.1 消防电源确定原则
        3.2.2 消防电源回路数确定
        3.2.3 消防电源类型确定
        3.2.4 消防电源容量和柴油发电机容量的确定
    3.3 本工程消防系统供电方案
第四章 高层建筑防火电线电缆的应用
    4.1 电线电缆引发火灾的原因
    4.2 电线电缆火灾危险性
    4.3 防火电线电缆的选用
        4.3.1 规范对高层建筑防火电线电缆使用的要求
        4.3.2 防火电线电缆概述
        4.3.3 防火电线电缆的选用原则
        4.3.4 本工程防火电线电缆的选用
    4.4 电线电缆的分类、型号和选用原则
        4.4.1 电线电缆的分类、型号与使用
        4.4.2 电线电缆选择原则
        4.4.3 本工程部分消防负荷配电箱的进线选择
    4.5 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及敷设方法
    4.6 高层建筑缆线的电气防火封堵
第五章 常见的低压开关电器的选用
    5.1 低压开关电器的分类
    5.2 低压开关电器的选择原则
    5.3 本工程部分消防负荷配电箱电源进线处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第六章 火灾应急照明及照明灯具
    6.1 火灾应急照明的作用
    6.2 火灾应急照明的分类
    6.3 火灾应急照明电源的选择
        6.3.1 火灾应急照明电源种类
        6.3.2 火灾应急电源转换时间
        6.3.3 火灾应急照明持续时间
    6.4 照明灯具
    6.5 本工程应急照明设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悬挂式贮压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在电缆管沟中的应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电缆管沟灭火系统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电缆管沟灭火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悬挂式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
    2.1 电缆火灾事故统计分析
        2.1.1 不同点火源电气火灾统计数据分析
        2.1.2 线缆火灾原因统计数据分析
        2.1.3 典型电缆火灾案例
        2.1.4 国内外电缆火灾特性研究现状
    2.2 电缆火灾的原因及特点
        2.2.1 电缆火灾的原因
        2.2.2 电缆隧道火灾特点
    2.3 不同类型灭火系统的比较
        2.3.1 细水雾灭火系统特点
        2.3.2 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特点
        2.3.3 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消防模拟软件
    3.1 软件介绍
    3.2 Pyrosim 的数值模型和计算方法
    3.3 电缆火灾模型建立
    3.4 模拟结果分析
        3.4.1 烟气扩散过程分析
        3.4.2 火灾燃烧过程中温度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自动灭火系统实体试验
    4.1 试验内容
    4.2 试验方案
        4.2.1 A 类火灭火试验
        4.2.2 电缆灭火试验
    4.3 用量设计计算
    4.4 试验结果
5 应急救援预案
    5.1 应急救援预案
        5.1.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国外发展历程
    5.2 预案总则
        5.2.1 电缆隧道总体情况
        5.2.2 编制目标
        5.2.3 编制依据
        5.2.4 事故等级的划分
    5.3 预案编制
        5.3.1 指挥机构及职责与分工
        5.3.2 救援队伍
        5.3.3 装备和信号规定
        5.3.4 制订预防事故措施
        5.3.5 事故处置
        5.3.6 应急行动
        5.3.7 紧急安全疏散
        5.3.8 工程抢险抢修
        5.3.9 现场医疗救护
        5.3.10 应急结束
        5.3.11 信息管理
        5.3.12 应急保障
        5.3.13 宣传教育与培训和演练
        5.3.14 预案演习和修订
        5.3.15 审核实施
6 论文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阻燃电缆仿真模型的构建与仿真试验研究[D]. 孔译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2]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特性影响因素研究[D]. 杨丰西. 长安大学, 2019(01)
  • [3]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 罗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变电站地下电缆通道的防火研究[D]. 白云. 中北大学, 2018(10)
  • [5]综合管廊中电缆舱内火灾烟气模拟研究[D]. 郝冠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6]火力发电厂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评价研究[D]. 沈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基于实验与区域模型的受限空间多层电缆桥架火灾研究[D]. 吴天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8]电气火灾统计分析研究[J]. 雷瑞军,马玄. 武警学院学报, 2014(06)
  • [9]高层建筑消防供电照明防火设计与研究[D]. 蔡丽敏. 长安大学, 2014(03)
  • [10]悬挂式贮压超细干粉灭火系统在电缆管沟中的应用优化研究[D]. 李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