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树高的简单方法(演示文稿)

一种确定树高的简单方法(演示文稿)

一、一种测定树高的简易方法(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丽[1](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罗启龙[2](2017)在《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我国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期间,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塬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木占优的混交林为主。西北草原与荒漠区植被随气候逐渐变干,耐旱类草本植被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乔木植被随之减少。云贵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常绿林逐渐减少,而四川地区的常绿及落叶林则均有增长;岭南地区的常绿林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广西地区受温度降低的影响针叶林也有所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波动剧烈,常发生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交替演变。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其余北方地区林木破坏严重。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影响相对较弱。加之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被易于再生。因此,南方广大地区的天然林木在秦汉时期得以较好地保存。先秦两汉时期生产技术较快发展。林木的生产技术涵盖了栽培、采伐与运输等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总结了各类树种的物候与生长习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栽培技术。此时人们已能够依据不同树种的自身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及栽种地点。除播种种植林木外,已开始使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树木。在定植之后,时人对保熵、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等护林工作亦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林木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当时民居周边、私人园林、皇家苑囿、道路旁以及军事区均植有大量的人工林。而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则受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秦汉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采伐林木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在林木采伐的时机的选择上,则需要考虑木材质量、国家政策以及民俗禁忌等多种因素。至于采伐后林木的运输,则主要以水运为主。另外,这一时期,官方与私人中的林木买卖现象亦较为普遍。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设立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的相关事宜是由不同部门的职官兼理。殷商时,管理农业、田猎及手工业的官员均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但当时不同部门官员的林木管理权的划分尚未形成定制。至周代,管理林木的官员更加多元化,其职权也更加明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林官。秦国林木主由“吴人”与“少府”负责,随着六国逐渐统一,“吴人”之权渐减。秦至西汉,山林川泽管理权由中央设“少府”与“木官”管理,其所出物产归于皇室及诸侯王。至东汉,山林川泽的管理权及物产改由地方政府负责;秦汉苑囿先后由少府及水衡都尉掌管,其下设有“苑丞”及“禁圃”等兼管苑中林木事务;当时的林木种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宫室、陵寝内的树木则由“将作大匠”主管;此外,秦汉时所设的“将作大匠”、“司空”以及中央与地方所辖的各类工官主要管理林木的开采与利用。树木自古与社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时期亦不例外。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远古时期的社即立于丛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丛社逐渐成为传统。至殷商时,它已在国家社祭当中占有重要地位。降至周代,情况发生改变。受当时礼仪制度的要求,各阶层社的大小、形制以及设立地点均有限制。在此情况下,丛社已无法符合礼制要求,其地位有所降低,人工所立树社随之兴起。但由于传统惯性作用,丛社在西周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至秦汉,人们立社已不完全出于宗教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将社视为土地与政权的象征。在此情况下,统治者对官方所立社的规模与形制均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因而“丛社”在这一时期已不再属于官方的祭祀体系之中,其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受时人树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等观念的影响,“树社”逐渐成为“社”的主要形式。树本身生命力与生殖力强盛等特质,乃是树社广泛形成的主要原因。先秦两汉时期,木材已普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建筑与葬具为消耗木材的大宗,而乐器当中,使用木材的情况也愈加普遍。关于建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带有榫卯的木构结构。至夏商周三代,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叉手”式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梁架及木柱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能出现了两榀梁架组合的复合梁架,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这一时期宫室建筑大面积兴起奠定了基础。至汉代,高台阁楼式的木构建筑盛行,反映出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已较前朝有所进步。我国古代之所以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应当和其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于修缮、替换等特质有关。乐器方面,远古时期的大鼓多为木质,但由于音质不佳,至后世为铜鼓所代替,小鼓仍用木质,但仅作为大鼓的辅助乐器。西周及其后世常用的礼制乐器——“柷”与“敔”亦多为木质,二者用于音乐演奏的开始与结束。此外,筑、琴与瑟等弦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盛,由于当时粘合技术不够理想,三者多用独木斫成。由于其音色较好,秦汉时期弦乐器逐渐成为乐器当中的主流。关于葬具,棺形成的初期,并未使用木材。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木质棺使用逐渐普遍,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且随着椁的产生,木质葬具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木种的使用上,亦有等级限制。降至西汉,出现黄肠题凑等形式,标志着木质棺椁的使用规模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当时林木破坏严重,至东汉时棺椁制度衰落,木质椁逐渐被石质椁代替,但使用木棺的习俗则一直被延续。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着支持作用。

石宝冬[3](2017)在《便携式树高速测尺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测高器是森林调查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和重要工具。在现有测高器中,树高速测尺因其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灵活的使用方法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尺身过长、携带不便的问题,本论文针对树高速测尺的这一问题,通过尺身套叠、折叠以及弯曲盘旋等方式进行改进性设计,进而实现了该尺易用性和便携性的有效统一,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套叠式树高速测尺整尺基本结构如下:可伸缩的上、中、下三部分尺身以及三部分尺身之间控制伸缩的按钮和可沿下尺身上下游动并能固定于下尺身上的两个移动尺脚。上尺身为实心结构,中尺身和下尺身为中空结构,上尺身可在控制按钮的控制下缩入中尺身,中尺身可在控制按钮的控制下缩入下尺身,最终可套叠为下尺身的长度。上尺身顶部有用于操作的手持孔,下尺身底部还有防止尺脚脱落的防脱凸起,其整体尺身上标有读取树高的测高刻度。(2)折叠式树高速测尺整尺基本结构如下:可旋转折叠的上、中、下三部分尺身,其中上尺身为实心结构,中尺身和下尺身皆为槽形结构,该槽形结构类似于折叠铅笔刀的刀柄设计。三段尺身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进行折叠存放时,上尺可围绕上转轴转动折入中尺内,中尺可围绕下转轴转动折入下尺内,最终整尺折叠为下尺的长度。在尺身交接的部分设计有校准尺身伸直的校准孔,在中尺身和下尺身下部设计有方便尺身伸直的弧形开口,整体尺身上还设计有读取树高的刻度值、固定尺脚和手持孔。(3)盒式树高速测尺整尺共有三部分组成:测尺、尺颈和尺盒。测尺采用可以弯曲缠绕的柔性材质,测尺结构的正面和反面分别标注有测高刻度和测距刻度,可实现测高和测距两种功能。尺颈内部安装有控制测尺收放的制动装置和平衡整尺重心的平衡装置。尺盒内部的主要结构是发条弹簧壳体结构,发条弹簧壳体内部储存有发条弹簧,外部用于缠绕存放测尺,在尺盒外部设计有固定尺脚结构。(4)链条式树高速测尺整尺共由四部分组成:尺盖、尺链、中心盘和尺盒。尺盖和尺盒部分主要用于储存尺链结构。尺链结构由链环、环钉和刻度坠构成,链环为圆环结构,环钉为带有尾部螺丝的圆环结构,刻度坠为三棱柱结构用于刻制刻度值和刻度线。中心盘结构用于连接尺链和尺盒装置,并且中心盘上还有通气孔结构,通气孔的设计可使尺链收入尺盒更加顺畅。以上四种树高速测尺的设计都是在专利号为ZL2009102564050的树高速测尺基础上完成的,但是与原尺相比,新设计在保持原尺测量性能的基础上,均可在非工作状态下有效缩短尺身长度,便于野外携带和使用,因此新设计比原尺有了更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张卉[4](2017)在《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文中认为本文对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宏观系统化的研究,揭示了中国陶器在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辽金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六个阶段的工艺发展和艺术设计特点。通过对各历史时期陶器的材料、种类、工艺、造型、装饰、功能、审美、内涵等方面系统的总结,探讨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面貌。本论文主要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陶器的起源谈起,根据史前陶器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早、中、晚各时期,陶器的制作材料、造型、工艺、装饰、烧造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史前陶器艺术发展的源流。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夏商周陶器发展的基本面貌,讨论了陶器的日用功能与礼仪功能的分化;陶器与青铜器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周边地区陶器的艺术发展面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秦汉时期装饰性较强的日用陶器、厚葬风气下作为明器的陶器、汉代釉陶的产生等内容,指出本阶段陶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有很大的提高。第四章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釉陶的陶质、焙烧气氛、烧成工艺、造型、装饰釉彩等诸方面,厘清了这一时期釉陶及陶俑发展的艺术面貌。第五章介绍了辽金宋元时期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日用陶器,疏理了宋辽金釉陶艺术及宋金元陶俑的继承发展关系,对实用和赏玩相结合的陶器设计进行了总结。第六章对明清时期的紫砂陶器、珐华釉陶、石湾釉陶等陶器品种,并对明清陶俑、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进行了介绍。通过以上研究,力求总结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的源流和面貌,探讨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价值,以及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

王东光[5](2016)在《白木香结香促进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产香树种,属我国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沉香木心材形成(结香)是一个树体受胁迫,次生代谢物累积的过程。自然条件下,这一过程只是偶发性的,且所需周期太长。随着野生沉香资源越来越少和市场需求量激增,高效沉香木结香技术亟待研究。本文通过研究物理造伤、生长调节剂、无机盐和真菌对白木香结香过程中解剖结构、抗胁迫反应、呼吸作用和挥发油等的影响,以期为白木香结香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为结香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物理造伤方式,促使木质部形成高密度小管孔导管,内涵韧皮部和射线细胞油脂状物质分布范围显着增加。各处理未显着影响白木香树干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火烧孔处理的白木香木质部变色范围度最大,处理期末可达0.7cm。火烧孔处理综合抗胁迫反应强度最强,主成分综合得分为3.09。各处理树干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与温度极为相关,日动态为典型的“双峰”趋势,季节动态为单峰型。火烧孔处理各季节平均呼吸速率最高,可达5.29μmol?m-2?s-1,树干呼吸速率温度敏感系数(Q10)为2.02,高于对照(1.32)。处理期末火烧孔处理,白木香树干心材挥发油含量最高(6.95%),为对照(3.25)的2.04倍。各处理挥发油中倍半萜和芳香族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之和约为对照的5.556.07倍,约为野生沉香的0.550.56倍。物理造伤树干变色长度、抗胁迫反应强度、呼吸速率和挥发油含量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火烧孔处理促进白木香结香效果最佳。(2)生长调节剂混合液处理对白木香木质部导管形态和油脂物质分布有显着影响。各处理未显着影响白木香树干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茉莉酸甲酯(0.05%)、脱落酸(0.1%)、6-苄基嘌呤(0.005%)和乙烯利(0.1%)混合液配方(ME处理)对白木香树干变色促进效果最佳,10个月可达140.75 cm2。ME处理白木香树干的抗胁迫反应最强,其综合得分为2.26。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白木香树干呼吸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动态与温度关系明显。而不同浓度配比中,ME处理白木香树干呼吸速率最高,年均值约为5.61μmol·m-2·s-1,Q10值最高,达2.11。ME处理白木香木质部挥发油含量最高,约为9.12%,倍半萜和芳香族含量最高,其中白木香醛含量优势更明显,愈创木醇次之。10个月处理期后,其活性物质含量之和分别为对照和野生沉香的6.69和0.61倍。筛选对白木香木质部变色面积和挥发油含量影响最显着因子可得,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浓度各为0.1%的生长调节剂混合液配方,对白木香结香促进作用更明显。(3)不同无机盐处理白木香结香层木质部细胞凋亡,油脂性物质积累,淀粉被消耗现象明显。0.3%的亚硫酸氢钠(nahso3)、1%的氯化钠(nacl)和2%的氯化亚铁(fecl2)混合液(处理4)处理的白木香,导管直径低于健康白木香,导管密度较高。处理4树高、胸径和冠幅增量均为最低,约为0.6cm和0.4、0.3m,变色面积最高,约为145.22cm2。处理4抗胁迫反应强度最高,主成分得分约为2.26。处理4树干各月份呼吸速率最高,年平均值约为5.22μmol·m-2·s-1,其温度敏感系数最高,约为1.82。处理4挥发油含量最高,处理期末可达11.11%,倍半萜和芳香族成分含量大于其它处理,分别为对照和野生沉香的5.53和0.51倍。盐胁迫处理白木香树干变色面积、抗胁迫反应强度、树干呼吸和挥发油含量呈显着相关关系。nahso3(0.22%)、nacl(0.25%)和fecl2(2.00%)浓度配比最有利于白木香树干变色范围和挥发油含量的增加。(4)龙眼焦腐病菌(lasiodiplodiapseudotheobrome)、斑点青霉(penicilliummeleagrinum)、黑绿木霉(trichodermaatroviride)、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opsis)、青霉病病原菌(penicilliumitalicum)、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可可毛色二孢菌(botryosphaeriarhodina)能有效诱导白木香结香,且10个月结香期,木质部乙醇浸出物含量可达药典标准。(5)不同真菌菌液诱导下的白木香木质部,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导管由于受菌丝体等堵塞,周围薄壁细胞淀粉消耗明显,使得油脂类物质积累。不同种类真菌诱导对白木香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影响不显着。黑绿木霉侵染使得白木香木质部变色范围最大,腐皮镰孢、可可毛色二孢菌和龙眼焦腐病菌次之。黑绿木酶处理抗胁迫反应综合得分最高,为0.87。黑绿木霉真菌处理白木香树干呼吸速率不同季节呼吸速率均最高,年均值约为6.06μmol·m-2·s-1。温度敏感系数第二高,约为2.02。真菌处理挥发油中含有2-(2-苯乙基)色酮的特异成分,其中黑绿木酶处理挥发油含量最高,处理期末可达13.65%。且由于酸性盐的配合使用,比纯菌种处理的白木香树干挥发油活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都高。其含量约为对照和野生沉香的7.13和0.65倍。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反应的强弱、变色面积和挥发油含量两两均显着相关,而树干呼吸速率与三者均相关,但不显着。黑绿木酶菌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促进白木香结香效果最佳。(6)真菌处理菌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盐的处理方式,诱导白木香结香更有效。白木香结香是一个感应刺激,发生防御反应,产生防御物质的动态过程,物理造伤、生长调节剂诱导、盐胁迫和真菌均为有效的刺激手段。白木香结香过程中,树干抗胁迫反应和呼吸速率对白木香结香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李蕴雅[6](2016)在《UAV/RS3D像对森林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森林具有生态资源丰富、面积广大等特点,为森林资源的调查工作增加了难度。随着我国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于森林资源的调查工作由传统的每木检尺的实地调查方式变为全局性的、室内的、大尺度的调查方式,这种观测方式不仅可以节省资源,同时还为国家制定森林经营管理方案提供了参考。本论文以北京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分别对无人机数据和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无人机的数据对森林进行小班区划并提取小班测树基础信息,根据已提取的基础信息建立单木和林分测树因子模型,并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建立林分蓄积量反演模型。将基于无人机数据和遥感数据建立的反演模型与实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得到的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并对两类模型对比分析发现,无人机数据的精度明显优于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数据的精度,结果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使用SVS无人机影像处理软件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处理,通过初步的几何校正以及空三加密过程得到高分辨率的DSM,对DSM处理得到高分辨率的DEM。根据影像的拼接和融合得到高分辨率的DOM。2、利用无人机影像处理后得到的DEM和DSM数据,采用ArcGIS软件提取出坡度、坡向信息,结合林型信息对森林林班进行了小班区划。3、应用ecognition软件和ArcGIS软件分别对无人机影像中的小班基础信息(树冠和树高)进行提取。采用ecognition的多尺度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样本的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树冠信息。使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建立冠层模型并对森林小班内的树高信息进行提取。将结果与外业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和精度核查,结果满足精度要求。4、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实地调查数据建立几种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单株立木模型,根据相关性及误差等检验方法选出最合理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获取胸径信息。采用九棵树的标准地调查方法,建立林分调查因子模型,包括平均胸径、平均高、林分密度以及林分蓄积量模型,经过精度分析,满足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要求。5、采用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对松山自然保护区的蓄积量进行提取,利用遥感影像的波段信息和地形信息,获取相关性较高的建模因子,并分别建立针叶林和阔叶林的蓄积量模型,满足精度要求。将此模型与前文中基于无人机建立的模型对比分析发现,利用无人机影像结合九棵树的样地调查方式与实测数据对比的精度明显优于利用遥感影像的方式对森林信息提取数据的精度。

邵春敏[7](2014)在《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 Sieb. et Zucc.)是原产日本的常绿针叶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和盆景行业中具重要地位。本研究对秦皇岛地区秦皇植物园、黄金海岸、华夏庄园三地栽植的日本五针松的生长状况、结实特性以及日本五针松的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日本五针松在秦皇岛地区的极端气温(-26℃和39.2℃)范围内能正常生长,每年主侧枝均有一定生长量,说明其在秦皇岛园林能够应用,无需防寒,调查中未见病害发生,但受本地油松常见害虫松梢螟、松果螟危害。2.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不同单株间球果形态和种子形态差异明显,果高4.37~7.82cm,果径2.02~3.32cm,果鲜重6.60~36.71g;种子长度6.98~12.16mm,宽度3.85~8.26mm,厚度2.95~5.61mm,种皮厚度0.40~0.74mm,种子千粒重110.02g。三个调查点的日本五针松均能结实,但种子饱满率较低,秦皇植物园的最高,21.11%,华夏庄园的仅7.77%,可能与栽植群体数量有关。秦皇植物园的日本五针松的花粉能正常萌发,在含有0.02%硼酸和5%蔗糖浓度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开始萌发,培养72h为最佳观测时间,花粉萌发率最高可达99.3%,说明日本五针松饱满率低不是因为花粉活力所致。3.日本五针松种子存在物理休眠和生理休眠,低温层积70d后敲壳发芽率最高,达94.0%。秦皇岛日本五针松收获的饱满种子可播种出苗,营养钵育苗成苗率高于盆播和地播,达40%,当年平均苗高达6.04cm,平均地径达0.21cm,长势强壮。苗期立枯病是造成成苗率低的主要原因。五针松幼苗在秦皇岛地区可露地越冬,埋土或用树叶覆盖可完全越冬。4.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可嫁接繁殖,可选用黑松和油松作砧木,与白皮松的亲和力极低;从5月到9月均可嫁接五针松,以5月和6月嫁接成活率高,接穗以春季的新芽和新枝为佳,嫁接部位选择当年新枝和上一年的枝条,老枝条嫁接难以成活,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腹接、髓心形成层对齐等方法。春末夏初嫁接苗当年抽生新枝,7月份以后嫁接成活的来年抽生新枝。综上所述,日本五针松抗寒性较强,在-26~39.2℃范围内能正常生长,秦皇岛地区可以推广栽培日本五针松,可以建立育苗基地。

赵芳[8](2014)在《测树因子遥感获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是森林管理与经营的基础,查清、落实好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可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林业发展特点的较为完整的森林调查体系。目前,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获取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者们的研究方向,并对森林的变化规律、变化状况进行监测,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的管理与经营森林信息。本研究尝试着对森林资源调查信息获取的传统方法的改变,分别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及遥感反演技术对测树因子信息进行提取,立足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森林信息的获取的效率,使森林资源调查做到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科学化,为实现做到“数字森林”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保障,为全面实现数字化健康森林体系做好有力基石。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近景摄影测量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分别利用普通数码照相机和3D数码照相机对单株立木进行拍照,结合地面摄影测量理论和方法对单株立木求解其胸径值:(1)利用数字图像量测,运用数字图像比例关系来解算胸径,估测精度为87.65%。(2)通过经典的共线方程建立像方坐标与物方三维空间坐标的关系式来解算拍照的单株立木的胸径值,估测精度为88.87%。(3)利用3D数码照相机能同时拍摄到一个像对的功能,采用水平正直摄影的方式进行拍摄,对同时拍摄到的像对照片解算胸径,虽然结果效果不佳,但是为利用3D相机求解树木参数提供一种思路。2、以航空摄影测量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首先对森林资源调查的各项测树因子进行提取,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单株尺度的树高、冠幅和林分尺度的林分平均高、林分平均冠幅、郁闭度等进行了估测,并利用该林分因子建立了航空蓄积量模型。然后对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所获取的各项测树因子建立模型,以估测单株立木胸径,最后进行精度验证,比较各个模型进度,其中以树高、冠幅来推算胸径的估测模型精度最佳。3、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分别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和Landsat TM卫星影像估算生物量。其中不仅将光谱因子、植被因子和地形因子作为反演生物量的因子,还添加了纹理因子共同参与反演,同时,各个像元值采用平均中心像元法(3×3尺度),作为该中心像元的特征值。最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最优森林生物量模型,并以此估算出北京市森林生物量及生物量分布图。通过研究获取测树因子的三种不同尺度,从局部到整体,对森林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各个森林调查因子的采集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对当前的森林资源管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所提出的主要技术对改变传统森林资源调查费时、费力的现状,提高森林资源调查获取数据的水平、降低野外调查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赵芳,冯仲科,高祥,郑君,王智超[9](2014)在《树冠遮挡条件下全站仪测量树高及材积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树高、材积是森林调查中最重要的测树因子,对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林区遮挡条件下无法精确量测树高进而无法确定单木材积的问题,该研究运用全站仪进行森林样地外业数据采集,对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的188株落叶松和146株白桦进行量测。对每一株立木分别量测胸径、最高可观测处干径和该处距地面的距离以及这2处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干径和该处距地面的距离,然后分别利用相似三角形法、简单生长经验方程法和孔兹干曲线方程法估算出树高及材积。试验的最高可观测的位置做了以下4种情况的假设:1/3树高、1/2树高、2/3树高和9/10树高。对这4种情况分别求得树高及材积,最后分别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得到随着最高可观测部分的增高以及观测点数的增加,测算出的树高及材积会越来越精准。其中运用生长经验方程,测算树高和材积的精度都能达到70%80%;运用孔兹干曲线法测算树高和材积的精度都能达到70%90%。该方法可用于林区遮挡条件下单株立木材积的测量,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侯红亚,王立海,徐华东,宋世全,孙天用[10](2012)在《目测法估测树高的误差分析》文中提出利用目测法和VertexⅣ测高仪对黑龙江省凉水林场的部分树木高度进行测量,通过实测数据和目测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测数据普遍低于实测数据,而且随着树高和冠幅的增加,估测误差也呈增大趋势,估测误差的波动范围很大,平均估测误差为3.4 m,目测数据和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一般,平均估测精度为82.6%。几个主要树种的估测误差平均值在3~4 m左右,误差大于5 m的数据主要集中在红松和水曲柳中。

二、一种测定树高的简易方法(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测定树高的简易方法(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1.1.1 伞的历史流变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3.1.1 柿子油
        3.1.2 桐油
        3.1.3 头发绳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3.2.1 备料
        3.2.2 伞骨
        3.2.3 伞键
        3.2.4 伞托
        3.2.5 组装
        3.2.6 网伞
        3.2.7 糊伞
        3.2.8 晾伞
        3.2.9 扣扎
        3.2.10 伞杆
        3.2.11 上油
        3.2.12 渡伞,成器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秦汉时期自然林业的分布与变迁——兼谈文献中树种的考证
    第一节 东北地区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
    第四节 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第五节 云贵川地区
    第六节 岭南地区
    第七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结
第二章 秦汉时期林木种植与采伐述论
    第一节 林木的种植技术
    第二节 林木种植情况述论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木材的采伐与贩运
    小结
第三章 秦汉时期林业职官考述
    第一节 夏、商、周林业职官考论
    第二节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林业职官辨析
    第三节 汉代林业职官述论
    小结
第四章 秦汉时期社树制度的嬗变——兼谈立树于社的原因
    第一节 社主考辨
    第二节 社树制度的嬗变
    第三节 立树于社的原因探析
    小结
第五章 秦汉木材三题研究
    第一节 宫室建筑
    第二节 木质乐器
    第三节 丧葬用途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3)便携式树高速测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树木测高技术进展
        1.2.1 简易测高
        1.2.2 仪器测高
    1.3 树木测高技术现状评述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目标
2 套叠式树高速测尺的研制
    2.1 设计思路
    2.2 原理及整尺结构
        2.2.1 尺板结构设计
        2.2.2 控制按钮设计
        2.2.3 尺脚结构设计
        2.2.4 整尺组装
        2.2.5 刻度及手持孔制作
    2.3 使用方法
    2.4 小结
3 折叠式树高速测尺的研制
    3.1 设计思路
    3.2 原理及整尺结构
        3.2.1 尺板结构及尺寸
        3.2.2 转轴设计
        3.2.3 校准孔设计
        3.2.4 测高刻度的设计
        3.2.5 固定尺脚设计
        3.2.6 整尺组装与刻度线刻制
    3.3 使用方法
    3.4 小结
4 盒式树高速测尺的研制
    4.1 设计思路
    4.2 原理及整尺结构
        4.2.1 测尺结构设计
        4.2.2 尺颈结构设计
        4.2.3 尺盒结构设计
    4.3 使用方法
    4.4 小结
5 链条式树高速测尺的研制
    5.1 设计思路
    5.2 原理及整尺结构
        5.2.1 尺身结构设计
        5.2.2 尺盖结构设计
        5.2.3 尺盒结构设计
        5.2.4 整尺组装
    5.3 使用方法
    5.4 小结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成果

(4)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1. 古代对陶器的相关着录
        2. 考古学及相关史学研究现状
        3. 陶器的分类专题研究
        4. 民族学角度对的陶器工艺的研究
        5. 侧重于美术学及设计学角度的研究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角度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主要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多元的原始陶器(距今约20000~4000年)
    第一节 陶器的萌起(距今约20000~11000年)
        一、华南及附近地区的原始陶器
        1. 华南山地洞穴遗址和陶器的起源
        2. 陶器因炊食生活的出现而产生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生活的陶器(距今约11000~7000年)
        一、以夹碳陶为主的浙江地区早期陶器
        1. 上山文化
        2. 跨湖桥文化
        二、以红陶为主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陶器
        1. 裴李岗文化
        2. 大地湾文化一期
        三、以夹砂陶为主的华北地区早期陶器
        1. 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
        2.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3. 磁山文化
        四、以夹砂陶为主的东北地区早期陶器
        1. 兴隆洼文化
        五、以夹砂褐陶为主的泰山周边的山前地带早期陶器
        1. 山东沂源扁扁洞遗址与黄崖遗址
        2. 西河遗址
        3. 后李文化
        4. 北辛文化
        六、以夹碳红褐陶为主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陶器
        七、小结
        1. 不同的土质产生了不同的制陶工艺
        2. 陶器的造型和功能由单一逐渐丰富
        3. 不同成型方法对陶器造型的影响
        4. 装饰由辅助到独立
        5. 陶器的烧造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距今约7000~5000年)
        一、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陶器
        1. 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
        2. 器形的多样化
        3. 丰富多彩的彩陶装饰
        4. 小结
        二、鲁南苏北地区多姿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陶器
        1. 多样的陶器种类
        2. 富于变化的陶器造型
        3. 陶器的配套组合
        4. 绚丽的彩陶装饰
        5. 制作技术的提高与黑陶和白陶的产生
        6.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象形符号
        7. 小结
        三、钱塘江下游和环太湖地区向轮制灰黑陶发展的陶器
        1. 河姆渡文化
        2. 马家浜文化
        3. 崧泽文化
        4. 良渚文化
        5. 小结
        四、以几何形装饰纹样为主的燕山南北地区的陶器
        1. 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日用陶器
        2. 以压划“之”字纹为特色的陶器装饰
        3. 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
        4. 祭祀陶器
        5. 小结
        五、以竹节造型为元素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陶器
        1.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的陶器
        2. 大溪文化
        3. 屈家岭文化
        4. 小结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艺术的繁盛(距今约5000~4000年)
        一、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推向高峰
        1. 以饮食器为主到以盛储器为主的品种变化
        2. 制作大型陶器改变了陶器成型方法
        3. 由对称器形发展出不对称器形
        4. 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5. 小结
        二、作为礼器的陶寺文化的彩绘陶
        三、轮制技术高度发展的龙山文化黑陶
        1. 高度发展的制陶技术
        2. 多样的陶器造型
        3. 小结
        四、以印纹软陶为特色的山背文化陶器
        五、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
        1. 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陶器造型设计
        2. 富有地域特色的陶器装饰
        3. 小结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形简意赅的陶塑
        一、立体的人物陶塑
        二、人头形陶塑
        三、动物陶塑
        四、陶塑面具
        五、小结
    章节结语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夏商周陶器(前2070~前221)
    第一节 日用陶器与礼仪陶器的分化
        一、二里头文化的陶器
        1. 二里头文化陶器概述
        2. 以酒器为主的礼仪用陶器
        二、脱胎于成系列礼仪陶器的青铜礼器的产生
    第二节 摹仿青铜器的高温印纹硬陶
        一、商周陶器概述
        1. 陶器的种类
        2. 商周陶器的制作与装饰手法
        二、商周摹仿青铜器的陶器
        1. 青铜原料的缺乏与仿铜陶器的出现
        2. 陶器对青铜器的摹仿和对陶器工艺的改进
        3. 陶窑的改进和硬陶的产生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
        一、彩绘陶
        二、磨光压纹黑陶
    第四节 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陶器
        一、半农半牧文化特色的西北地区陶器
        1. 四坝文化
        2. 辛店文化
        3. 寺洼文化
        4. 沙井文化
        5. 卡约文化
        6. 新疆东部地区的陶器
        二、以彩绘陶为特色的东北地区陶器
    章节结语
第三章 大一统格局下的秦汉陶器(前221~220)
    第一节 实用陶器的增多和美化
        一、构思巧妙的器具设计
        1. 熏炉类的陶器
        2. 多功能的灯具
        3. 种类丰富的日用陶器
    第二节 厚葬风气下的陶器设计艺术
        一、陶俑的兴起和繁盛
        1. 帝王陵墓的大规模陶俑
        2. 折射人间生活的豪门贵族墓的陶俑
        二、以宅院为主体的陶建筑明器
        三、体现日常生活的彩绘陶器皿
    第三节 汉代釉陶的产生
        一、单色釉彩的装饰
        二、复色釉彩的装饰
        三、釉彩与釉下刻划的结合
        四、立体装饰与釉彩的结合
    章节结语
第四章 彩釉兴盛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陶器(220~960)
    第一节 釉陶的全面发展
        一、北朝釉陶的复兴
        1. 单色铅釉陶
        2. 釉陶技术的转变与复彩釉陶的发展
        二、隋邢窑三彩的产生
        三、唐三彩的繁荣
        1. 河北地区以生活器皿为主的三彩器
        2. 洛阳地区以明器为主的三彩器
        3. 长安地区集大成的三彩器
    第二节 釉陶器皿设计中的外来元素
        一、陶器造型设计中的外来影响
        1. 异域风情的壶瓶类陶器
        2. 受外来造型影响的各类饮食器
        二、陶器装饰设计的外来影响
        1. 立体雕塑的器物附件
        2. 凹凸效果的器表装饰
        3. 连珠纹等外来纹饰的影响
    第三节 陶俑的继续发展
        一、南北朝彩绘陶俑的发展
        1. 北朝规模宏大的仪仗俑
        2. 北朝陶俑的艺术特点
        3. 东晋南朝的陶俑
        二、高度写实的隋唐陶俑
        1. 规模宏大的彩色陶俑
        2. 陶俑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式的多样性
        三、五代的陶俑的转折
    第四节 陶建筑模型的发展
    章节结语
第五章 互动中整合的辽金宋元陶器(960~1368)
    第一节 釉陶的延续
        一、具有草原气息的辽三彩
        1. 丰富的品种和器形
        2. 辽三彩的烧制与装饰工艺
        二、宋金三彩
        三、元代琉璃釉陶
    第二节 富有生活气息的宋辽金元陶俑
        一、陶俑的品类和造型
        二、具有地方特色的宋金陶俑
        三、宋金陶俑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
        四、民族特色鲜明的元代陶俑
    第三节 赏用和赏玩风气下的陶器设计
        一、赏用结合的陶砚
        二、赏玩结合的陶玩具
        1. 立体式玩具
        2. 浮雕式玩具
    章节结语
第六章 衰落中有新创的明清陶器(1368~1911)
    第一节 质美韵雅的紫砂陶
        一、紫砂陶器的历史沿革
        二、紫砂陶的原料及制作工艺
        三、紫砂陶器的品类
        四、紫砂陶的设计艺术特点
    第二节 流光溢彩的观赏陶
        一、琉璃釉陶器
        二、珐华釉陶
        三、别开生面的石湾陶塑
        1. 石湾陶塑的历史沿革
        2. 石湾陶塑摆件
        3. 石湾陶塑的制作工艺
        4. 石湾陶塑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明清陶俑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
    章节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5)白木香结香促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人工促进沉香木结香技术研究
        1.2.2 与结香有关的木本植物心材形成机理研究
        1.2.3 沉香木结香率与其质量评价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结香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的影响
        2.2.2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生长的影响
        2.2.3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木质部变色宽度的影响
        2.2.4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生理的影响
        2.2.5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木质部呼吸的影响
        2.2.6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结香质量的影响
        2.2.7 物理造伤白木香树干相应指标相关分析
    2.3 讨论
        2.3.1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的影响
        2.3.2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生理的影响
        2.3.3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树干呼吸的影响
        2.3.4 物理造伤对白木香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的影响
        2.3.5 物理造伤白木香树干相应指标相关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结香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的影响
        3.2.2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生长的影响
        3.2.3 生长调节剂白木香木质部变色面积的影响
        3.2.4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生理的影响
        3.2.5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木质部呼吸的影响
        3.2.6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结香质量的影响
        3.2.7 生长调节剂处理白木香树干结香综合评价
    3.3 讨论
        3.3.1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的影响
        3.3.2 生长调节剂白木香生长的影响
        3.3.3 生长调节剂木质部变色面积的影响
        3.3.4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生理的影响
        3.3.5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木质部呼吸的影响
        3.3.6 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质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结香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的影响
        4.2.2 无机盐胁迫白木香生长的影响
        4.2.3 无机盐胁迫木质部变色面积的影响
        4.2.4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生理的影响
        4.2.5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木质部呼吸的影响
        4.2.6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结香质量的影响
        4.2.7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结香的综合评价
    4.3 讨论
        4.3.1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的影响
        4.3.2 无机盐胁迫对白木香生长的影响
        4.3.3 无机盐胁迫白木香木质部生理活性和物质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20种真菌促进白木香结香效果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真菌种类及目标树特征分析
        5.2.2 真菌对白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结香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概况
        6.1.2 试验材料
        6.1.3 试验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的影响
        6.2.2 真菌诱导白木香生长的影响
        6.2.3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木质部变色面积的影响
        6.2.4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生理的影响
        6.2.5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木质部呼吸的影响
        6.2.6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结香质量的影响
        6.2.7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结香的综合评价
    6.3 讨论
        6.3.1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树干微观构造及生长的影响
        6.3.2 真菌诱导木质部变色面积的影响
        6.3.3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木质部抗胁迫生理的影响
        6.3.4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木质部呼吸的影响
        6.3.5 真菌诱导对白木香质量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论文创新点
    7.4 论文不足之处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UAV/RS3D像对森林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无人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2 卫星遥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3 无人机及卫星遥感应用于森林调查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3 主要的技术路线
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过程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状况
        2.1.4 地质地貌
        2.1.5 自然资源
    2.2 研究区域数据获取
        2.2.1 无人机数据的获取
        2.2.2 遥感影像的获取
        2.2.3 地面数据的获取
    2.3 数据的预处理过程
        2.3.1 无人机数据的预处理
        2.3.2 资源三号遥感影像数据的预处理
3 基于无人机的森林小班区划
    3.1 数据获取
    3.2 森林区划信息提取
        3.2.1 提取坡度、坡向、坡位信息
        3.2.2 提取林型信息
    3.3 森林小班区划
        3.3.1 森林小班初步划分
        3.3.2 基于林型信息的小班区划
4 基于无人机的小班测树基础信息提取
    4.1 树冠信息提取
        4.1.1 树冠的分割
        4.1.2 基于特征的分类方法
        4.1.3 精度对比
    4.2 树高信息提取
        4.2.1 数据准备
        4.2.2 冠层高度模型的建立
        4.2.3 树高提取
        4.2.4 结果分析
5 小班测树因子模型反演
    5.1 基于无人机的小班测树因子模型建立
        5.1.1 单株立木模型建立
        5.1.1.1 胸径-树高模型的建立
        5.1.1.2 胸径-冠幅模型建立
        5.1.1.3 胸径-冠幅、树高模型建立
        5.1.2 林分调查因子模型建立
        5.1.2.1 九棵树样地法建模概述
        5.1.2.2 林分调查因子获取的软件实现
        5.1.2.3 林分因子获取与精度评价
    5.2 基于遥感的蓄积量反演模型建立
        5.2.1 数据的准备
        5.2.2 建模因子的提取
        5.2.3 森林蓄积量模型的建立与精度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致谢

(7)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日本五针松研究进展
        1.1.1 植物学特性
        1.1.2 生态适应性
        1.1.3 日本五针松的应用
        1.1.4 日本五针松的繁殖
        1.1.5 病虫害调查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生长状况调查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内容
        2.3.1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概况调查
        2.3.2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物候期的调查
        2.3.3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营养生长状况调查
        2.3.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调查
        2.3.5 秦皇岛地区气象资料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4.1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试验点概况
        2.4.2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物候期观测结果
        2.4.3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的营养生长状况调查
        2.4.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调查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小结
第三章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结实状况调查
    3.1 调查方法
        3.1.1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开花状况及球果产量调查
        3.1.2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花粉形态和生活力的调查
        3.1.3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球果形态指标及测定
        3.1.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种子形态指标及测定
    3.2 数据统计分析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的开花状况及球果产量
        3.3.2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花粉形态和生活力
        3.3.3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的球果形态
        3.3.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的种子形态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日本五针松的播种育苗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2.2 不同播种方式对成苗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
    5.1 材料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砧木与日本五针松的亲和力
        5.2.2 不同枝龄接穗对成活率的影响
        5.2.3 不同嫁接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
        5.2.4 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5.2.5 嫁接成活后接穗生长状况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6.3.1 存在的问题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测树因子遥感获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1.2.2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1.2.3 遥感卫星技术发展
    1.3 本章小结
2 研究内容与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1 主要研究内容
        2.1.2 数据与资料收集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区概况
        2.2.1 门头沟葡山林区
        2.2.2 鹫峰林场
    2.3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2.3.1 普通数码相机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2.3.2 航空摄影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2.3.3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2.3.4 地面数据的采集
    2.4 本章小结
3 普通数码相机获取林木因子信息
    3.1 地面摄影测量基本理论
        3.1.1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3.1.2 内、外方位元素
        3.1.3 共线条件方程
        3.1.4 直接线性变换模型
        3.1.5 非线性直接变换模型
    3.2 数字图像测量理论
        3.2.1 数码相机成像模型
        3.2.2 像素当量
    3.3 相机校验
    3.4 利用数字图像量测单株立木胸径
        3.4.1 实验准备
        3.4.2 实验方法
        3.4.3 量测结果
        3.4.4 量测结果讨论
    3.5 利用共线条件方程解算单株立木胸径
        3.5.1 实验准备
        3.5.2 实验原理
        3.5.3 量测结果
        3.5.4 量测结果讨论
    3.6 利用3D相机量测单株立木胸径
    3.7 本章小结
4 航空摄影技术森林测树因子提取与分析
    4.1 基于航空摄影测量建立地形模型
        4.1.1 地形模型的建立
        4.1.2 三维可视化表达
        4.1.3 小班区划
    4.2 森林测树因子的提取
        4.2.1 航片对单株立木树高量测
        4.2.2 林分平均高的估测
        4.2.3 树冠的提取
        4.2.4 林分平均冠幅的估测
        4.2.5 林分郁闭度的估测
    4.3 单株立木模型的建立
        4.3.1 胸径-树高模型建立
        4.3.2 胸径-冠幅的模型建立
        4.3.3 胸径-冠幅、树高模型建立
    4.4 航空蓄积量模型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5 卫星遥感技术反演生物量
    5.1 森林生物量的计算
        5.1.1 像元光谱提取
        5.1.2 地面数据采集与处理
    5.2 建模因子的提取
        5.2.1 纹理因子的提取
        5.2.2 植被指数的提取
        5.2.3 地形因子的提取
    5.3 森林蓄积量的反演
        5.3.1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预处理
        5.3.2 建模因子的提取
        5.3.3 森林蓄积量模型的建立
    5.4 北京市生物量反演
        5.4.1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反演生物量
        5.4.2 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森林生物量
        5.4.3 生物量估算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树冠遮挡条件下全站仪测量树高及材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研究区概况
2研究方法
    2.1试验数据准备
    2.2估算树高及材积的原理及方法
        1)相似三角形法求树高
        2)树木生长经验方程法
        3)孔兹干曲线法
3结果分析
4结论

(10)目测法估测树高的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和方法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四、一种测定树高的简易方法(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2]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D]. 罗启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3]便携式树高速测尺的研制[D]. 石宝冬.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4]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D]. 张卉.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5]白木香结香促进技术研究[D]. 王东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6]UAV/RS3D像对森林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李蕴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7]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D]. 邵春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4(10)
  • [8]测树因子遥感获取方法研究[D]. 赵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9]树冠遮挡条件下全站仪测量树高及材积方法[J]. 赵芳,冯仲科,高祥,郑君,王智超. 农业工程学报, 2014(02)
  • [10]目测法估测树高的误差分析[J]. 侯红亚,王立海,徐华东,宋世全,孙天用. 森林工程, 2012(02)

标签:;  ;  ;  ;  

一种确定树高的简单方法(演示文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