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贸易的优势和局限性∶1819—1959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形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儒南[1](2020)在《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与新加坡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东盟建立以来,以新加坡为首的东南亚经济体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签署区域伙伴贸易协定、促进国际间合作等方式,率先走上一条"新地区主义"道路,而中国长期倡导从国家层面出发,由地区层面过渡,最终完善到世界层面的具有规则一致性的开放型地区主义经济制度,以解决贸易自由化中的潜在问题。作为东南亚国家间最具代表性的合作关系,中国和新加坡的双边合作一直是东南亚"新地区主义"进程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其进程的持续参与者,在处理与新加坡的合作方式上,为东南亚地区间合作做出了示范意义。2020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随着"新地区主义"在东南亚地区的逐渐推进,地区间合作由贸易层面逐渐向更加深化的多领域延伸。在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中,地区合作的新理念、新平台、新模式不断涌现,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的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的积极接触和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区域合作框架中的"10+1"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核心的更多地区间机制得以建立。随着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关系层次的加深,两国将有更大的动力以维护一个有益且和平的东南亚合作秩序,这将使中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各国直接受益。
谢凌峰[2](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研究说明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段涛[3](2019)在《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文中认为随着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逐步成为普遍接受的国际理念。其中,“战略对接”的表述也逐步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对接”的理论阐释和概念化建构。无论是权力核心的现实主义、制度崇拜的自由主义还是观念认同的建构主义,均专注于对国际社会以及国家间行为关系的阐释与解释,却忽视了国家间互动和国际关系“应然”的发展目标之共识,以及实现该共识和目标的原则与方法。对于当代全球化危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不应停留在理论分析工具层面,更应从目标和路径方面,提供能形成共识和实现共赢的解决方案。本论文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主权管辖权涉及区域合作领域,国家相互间通过主动磨合和主动调适,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形成互利和稳定状态的一种“高阶”合作。从阶段过程方面,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可划分为战略评估与决策、战略实施与反馈、战略互动与调适等不同的三个阶段,以及主动型、联动型和关联型等三类战略对接阶段的不同类别。提出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动力因素,要在考量保障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以国家间利益合作并创造增量为主要目标,兼顾国家文化交流与规则合作,形成互利共赢和可持续战略对接动力体系。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机理模型方面,分类分析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同对接机理,进而归纳战略对接高和低的两层次模型,提出竞争、中性、合作与共生四类基本关系,总结出战略对接中利益合作竞争的实质就是资源整合,核心是通过对接与合作,克服国际秩序无政府状态导致的“零和博弈”趋势,克服国际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影响,并由资源整合产生战略对接的增量收益,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合作形式的“高阶性”、合作行为的主动性、合作原则的共商共建共享、地区主义的开放性、对接过程的磨合调适性、对接实质的利益创造和分配性等方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建构。本论文初步提出了“战略对接”理论分析框架体系,但理论支撑度、逻辑严密性、考量覆盖面以及运用操作性等方面均有待完善:形成国际关系“对接”理论的渊源支撑;论证“战略对接”理论单列发展可行性;基于“战略对接”理论体系,提出新型国际规范、机制、制度和体系等国际关系协调新工具。
王一丹[4](2019)在《“南海仲裁”后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对华失灵原因探析》文中认为新加坡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建国,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谋求发展,并在短短几十年内跻身强国之列,发展成就斐然。李光耀主导的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使新加坡获得了较为安全的发展环境与广阔的海外市场,增强了抵御政治、经济和安全风险的能力,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成为了东盟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华人占总人口多数的国家,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在处理中新关系上并未受到民族感情的羁绊,坚决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除了先后构建了中—美—苏与中—美—日“均势三角”之外,建国初期,为了打消邻国及英美两国对其成为“第三中国”的顾虑,新加坡选择在政治上主动同中国保持距离,侧重发展同中国的经济关系;七十年代后,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中国实力的增长,新加坡调整策略,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全面发展对华关系,促进中国的稳定与繁荣;新加坡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一边奉行“一个中国”立场,一边与台湾长期保持实质性关系,在两岸间左右逢源、努力维持微妙的平衡;新加坡为平衡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力促美国重返亚太;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结果宣布之后,新加坡虽然并非南海问题的主权声索国,却表示支持仲裁结果,遭到中国的“惩罚”。2017年9月,李显龙访华,希望与中国“重修旧好”。中国对新加坡的“惩罚”表明新加坡此番“小国大外交”策略对华失灵了。学界关于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的研究大多侧重论述其成功之道,鲜有涉及其失灵的情况及失灵的原因。本文则聚焦于2016年“南海仲裁”后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对华失灵,分别从地区、国家和个人这三个层面入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探析新加坡此番“小国大外交”策略对中国失灵的原因,有助于思中国未来应如何处理中新关系。
阮涌俰(YON WENG WOE)[5](2018)在《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在19世纪以前,马来亚尚未发展为完整的经济体,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起步于英国殖民马来半岛之后,英国人将其势力扩展至马来半岛全境,并较为系统地将其划分三大行政区域: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及马来属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以便有效地管制各个土邦。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注重马来亚的经济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当地的运输业、种植业、锡矿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英国殖民政府除了通过此举动协助马来半岛迈向现代化经济发展之外,还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引入大批劳动力,使马来亚人口快速增加。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及印度人所组成。为了加强对各民族劳动者的管制,英国殖民者在地域和区域上区分各个种族,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从而导致了各种族在经济上的差异。在英国殖民政府政策的影响下,马来人主要是集中在农村,从事带有自然性质的农作生产工作,如稻米、蔬菜、水果等的种植;印度人主要以劳工居多,多受聘于农业种植、锡矿开采以及开辟道路的工作,其余的工作则较少涉及;华人则遍布在各大小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销售西方工业品、收购当地土产,还是农业及锡矿生产,几乎都可以发现华人商人的踪影。然而,在马来亚人口暴增的情况下,大米需求量随而增加,但是马来亚稻米业及碾米业长期未受到西方殖民者或一些马来土邦执政者的重视,致使一切与稻米有关的经济活动皆处于落后的水平,粮食极度供不应求。当地马来人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小,国内大米生产量仅足以供马来社会食用,其他族群的粮食供应则大部分必须仰赖进口。食用进口大米的群体以华人及印度人居多,主要分布于锡矿场和农业种植园。这部分劳动者的粮食问题,引起了当地锡矿业者及农业种植园主的高度重视。因此,有部分华人商人凭借着马来亚与盛产大米的国家和地区为邻的地理优势,以便捷的廉价水运进口暹罗、缅甸及西贡的大米,来缓解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到19世纪中后期之后,英国殖民政府开始意识到进口大米并非解决马来亚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最佳办法,唯有提高马来亚当地稻米的产量,采取自供自足的模式,才能达到粮食安全存量。因此,在1880年左右,英国殖民政府与各个马来土邦统治者积极推动稻米种植业的发展,在碾米业发展良好的契机下,华人商人继而在马来亚投资现代化碾米厂,不断对马来亚碾米技术进行改良,在马来亚各个区域陆续设立现代化碾米厂。碾米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马来亚大米贸易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使大米贸易成为马来亚当时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掌握更有力的商机,当时的华人商人趁势从西方进口碾米机械,改良了大米的质量、提高了出米率。由于西方碾米机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很快吸引了更多华人商人在马来亚各个区域投资碾米厂,并引进更多先进的碾米技术。从19世纪中期至二战以前,是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高度发展的辉煌时期。华人商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碾米市场建立起有利于华人碾米商的商业网络,促使华人在当时的碾米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华人商人在碾米业的垄断局面,最终在日军肆意地破坏下而被迫中断。就二战前而言,稻米种植几乎长期由马来人所垄断。因此,华人商人欲在碾米业中取得成功,首要问题即是稻谷的来源问题。华人商人如何确保长期获得马来农民稻谷供应?以及华人商人如何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本论文以探究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的地位为基本思路,以马来亚经济建设、华人移民状况、稻米业的发展、传统碾米工作坊与现代化碾米厂的转变等方面为背景,从中梳理和论述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发展历程。至于本论文的研究时间上下限,则锁定在19世纪80年代至二战前,着重考察和探析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以期在研究中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华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现代化碾米业中取得主导地位。
石茹[6](2017)在《政党主导的国家认同建构 ——以独立后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建构为例》文中指出新加坡是一个政党主导体制的国家,作为长期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施行威权统治。在人民行动党的统治之下,新加坡尽管经济发达但政治体制相对封闭。政治参与局限于少数精英官僚,新加坡公民不被鼓励参与政治。在这样一个政治参与受限的国家,其公民的国家认同度却比较高。本文建基于此,试图解释新加坡高国家认同的原因,并且通过新加坡的个案来探讨政党主导型国家在建构国家认同时有哪些可行的路径以及其潜在的危机。在研究方法上,以微观和历史的角度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建构国家认同的几项重大政策做出分析。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且对以往关于新加坡的体制和国家认同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回顾,总结了此前研究的价值和不足。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在进入新加坡建构国家认同的讨论之前试图对文章的核心概念进行梳理,主要是三个概念:国家认同、威权主义和政党主导体制。第二、三、四小节回应了本文首先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新加坡比较高的国家认同的原因何在。本文认为,在新加坡这样一个政治参与受限的威权体制国家,其高认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作为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抓住机遇,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凝聚了新加坡人,如多元包容的民族政策、组屋政策;在危机感下动员全民发展经济的策略;求同存异的语言政策等。第二章是人民行动党塑造国家认同的管控策略,这是在经济、民族、语言等政策的基础之上,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强化了国家认同的构建。这些管控政策例如对媒体和异见人士的压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求以儒家文化为根源的更加深层次的文化认同。这章进一步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突出了人民行动党在建构新加坡民众的国家认同时呈现出的强势的姿态。第三章回答了本文的第二个问题,在人民行动党的强势角色之下,其国家认同的建构面临怎样的挑战与危机。第四章试图在总结新加坡为个案的政党主导体制塑造国家认同的基础上,提出作为更加普遍意义上的政党主导体制国家在构建国家认同时的可行路径及潜在危机。本文认为,政党主导型国家在构建国家认同时,其执政党要抓住机遇,将国家认同建基于一定的绩效基础之上,在重点政策上团结国民;此外充分利用政党主导体制的权力集中性,在政策实施层面发挥更加高效的作用。但是建立在绩效基础上的国家认同,依然有着无法回避的潜在危机。比如经济发展在带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加坡人对于政治的淡漠和优秀人才的流失;人们对于官方话语开始反感抗拒,并且有不合作的行动;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更加年轻一代的公民们正在要求更加切实和广泛的政治参与。而作为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必须有效回应国民诉求,进一步开放政治参与才能赢得更加广泛的国家认同。结语部分对以上讨论做简要的总结和梳理,本文认为,政党主导体制的新加坡在国家认同的建构方面是有一定成绩的,但是长久来看,这种体制还是一种过渡体制,如果要有更加广泛的国家认同,必须开放体制,鼓励公民的政治参与。
王颖洁[7](2017)在《21世纪双边自由贸易对新加坡经济的推动力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国际上出现了正规的国际贸易组织(GATT/WTO)来约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和规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三轮区域一体化浪潮的发展,区域组织内部的多边贸易与国际型组织内部的多边贸易并行成为了全球贸易体制的两种形式。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多边和多成员的区域贸易谈判在各方利益和矛盾的冲突下屡屡陷入僵局,为了绕开国际性多边贸易协议的停滞不前,同时又要摆脱区域多边贸易协议的困境,开辟途径推进自由贸易的进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受到独立关税主体追捧,成为世界自由贸易体系的主要特点。新加坡很好地顺应了贸易机制的发展潮流,它是全球构建双边自由贸易网络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因为其国土面积狭小,国内资源匮乏,所以它高度重视对外贸易,极大地依赖于进出口贸易;新加坡独立以后每年进出口额平均占GDP比重的300%。但也就是这样一个极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小国,它的经济非常强盛,从2011-2016连续被评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国家第二位。基于全球贸易机制发展演变的大背景,本文希望通过对新加坡的历史沿革、产业结构等内容的梳理和研究,定性地考察自由贸易对新加坡经济的推动力影响;通过描述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现状和特点以及对新加坡-日本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投资效应的研究,定量地论证和解释双边自由贸易对新加坡经济的推动力影响和贡献程度。
谢春海[8](2017)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新加坡在二战后经历了飞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备受推崇和模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如阿·玛蒂亚森)的批评。本文试图去揭示人民行动党领导下的新加坡发展政策中的实用主义特质,并探究它形成的原因、具体的表现、影响以及社会的反应。本文认为人民行动党的近乎意识形态的实用主义理论深受战后初期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也与李光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息息相关。这种实用主义政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工程,这项工程高度强调经济发展的优先性,社会其他方面的元素,如文化、教育、政治参与等则显得次要,它们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并随时作好牺牲的准备。本文认为这体现了一种片面的发展观,它因为忽视前述的元素而不利于个人自由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新加坡的社会反抗证实了这种实用主义政策的缺陷,也预示了这种政策的衰落。
蒋炳庆[9](2017)在《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多族群国家,马来西亚依然面临着民族国家建构的重任。历史的、深入的分析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既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也可以为我们研究其他国家的民族国家建构提供相当的参考和借鉴。选题在对民族国家建构相关的概念界定基础上,根据具体国情从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对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执政期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梳理,对其间不同时间段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状况进行了相应的定性描述。同时,选题剖析了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制约性因素,并就日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路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选题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由来和意义,对国内外学界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阐释选题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分析选题的研究方法,阐释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梳理学界民族国家建构的理论,分析影响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因素和介绍论文的大体结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二战结束前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奠基。该章主要分析当今马来西亚以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等为主的族群结构的形成,以及英国殖民统治对日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介绍二战后马来亚争取独立以及东姑·拉赫曼执政期间的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主权独立、疆域定型和延续至今的国家制度体系的确立,是二战结束后到“5.13事件”期间,马来亚(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成果。此间,马来族与其它族群,特别是马来族与华族间的利益博弈,马来亚(马来西亚)政府总体上选择的是一种“妥协式同化”民族国家建构路径,从而使得马来西亚族群关系显得相对平稳,国家建构平稳推进。第三章主要介绍“5.13事件”后到1990年马哈蒂尔宣布“新经济政策”结束期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5.13”事件是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转折点。掌握政权的马来族精英利用此次事件,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教措施,在族群利益的博弈中进一步强化了马来族的优势地位,确立了马来人主导的“威权政治体制”。此间,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选择的是“威权主导下的同化”路径。马来人主导的政府虽极力推行文教等方面的同化措施,但收效甚微。第四章主要介绍马哈蒂尔主政下政府采取“小开放政策”期间的民族国家建构的历程。“小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小开放”局面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哈蒂尔基于对族群利益博弈的认知,调整民族国家建构路径的产物。马哈蒂尔宣布“新经济政策”终结和提出了“2020年宏愿”后选择的此种具有开放和包容特征的民族国家建构路径对缓解马来族与其它族群间的利益冲突,维系主导族群与其他族群的稳定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直到马哈蒂尔下台,乃至现在,马来西亚族群的整合和民族的建构依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质性进展。结语部分主要是在前面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分析了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总体状况,阐释了制约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特别是民族建构深入推进的因素,并就马来西亚今后民族国家建构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孙思媛[10](2017)在《贸易与安全: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加坡建国以来在国际上发挥出了与其国家实力不相称的外交能力,凭借自身特色成为了“小国大外交”的典范。从一个资源匮乏,连生存安全都难以保证的小国,成为了亚洲少有的发达国家。小国固有的生存脆弱性促使新加坡非常依赖外部经济,小国危机意识也使其非常看重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由于传统外交上的弱势,新加坡主张综合安全观,更是坚持经济外交,产生了贸易与安全相结合的经济外交战略思想,提倡贸易立国,支持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以全球为腹地的城市国家。由于贸易为其国家安全带来了保障,新加坡非常支持贸易自由化,并且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谈判。但是90年代以后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区域主义和双边FTA的兴起,新加坡在支持多边贸易的前提下,利用双边FTA来应对此困境,并借双边FTA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发展。本论题以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新加坡双边FTA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作用。首先分析新加坡双边FTA外交背景。尤其是经济外交战略背景,以新加坡的生存脆弱性着手,分析其贸易与安全相结合的经济外交战略的成因与内涵。其次是由于1990年代以来贸易与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促使新加坡转向双边FTA政策以应对的FTA政策背景。然后分析新加坡双边FTA外交实施的策略。一是新加坡对双边FTA谈判伙伴国的选择的原则,即从经济收益和政治外交收益两方面考虑。二是新加坡为促成有效的谈判尽快达成协议而采取的谈判策略。最后分析了新加坡开展双边FTA得到了三个方面的成果,保证了经济安全、国家主权和区域稳定,同时也分析了由于国家特性的制约新加坡双边FTA外交成效的限度。本文认为,新加坡的双边FTA外交是其经济外交的一种,更是为了达到其外交政策目标的手段之一。该举措符合其国家利益,有助于新加坡的实施“大国平衡战略”,更是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的发展,推进贸易自由化。
二、自由贸易的优势和局限性∶1819—1959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形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由贸易的优势和局限性∶1819—1959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与新加坡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与新加坡参与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发展进程及阶段 |
(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与东南亚各国的应对举措 |
(三)“多哈发展议程”的提出与东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二、“新地区主义”进程下中国与新加坡的合作动因 |
(一)中新合作的历史经验:基于两国共通的文化认同背景 |
(二)中新合作的现实利好:基于两国共同的政治合作语境 |
(三)中新合作的未来走向:基于由两国政府主导的地区发展项目 |
三、以“新地区主义”视角解决中国与新加坡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及路径 |
(一)通过探讨地区性共同利益,解决新加坡对中国的疑虑问题 |
(二)通过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消除新加坡对东南亚地区主导国的认同问题 |
(三)通过梳理东南亚事务责任层次,明确中新两国在合作中的角色问题 |
四、结语 |
(2)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与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不足 |
第一章 战略对接概念辨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战略对接基本内涵 |
一、主体是主权国家 |
二、客体是国家间的经贸竞争与合作 |
三、支撑客体是政治、安全与文化等领域 |
四、目标是实现国家发展收益最大化 |
五、支撑目标是实现世界发展收益最大化 |
第二节 战略对接类型与形式 |
一、主要类型 |
二、具体形式 |
第三节 战略对接基础与条件 |
一、合作共赢是重要基础 |
二、大国推动是核心关键 |
三、早期收获是先期动力 |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 |
第四节 战略对接相关理论辨析 |
一、管理学合作竞争领域中的理论渊源 |
二、国际分工中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支撑 |
三、全球价值链及生产网络的理论动能 |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拓展 |
五、国际关系学中战略竞合应用 |
第五节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反思 |
一、现实主义理论反思 |
二、自由主义理论反思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反思 |
四、安全范式理论反思 |
小结:国际新秩序需要竞争中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章 战略对接理论框架与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内涵界定 |
一、对接属于竞争中合作的“高阶“形式 |
二、对接是主动合作的行为 |
三、对接贯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
四、对接属于开放地区主义 |
五、对接是磨合调适的动态过程 |
六、对接的动力来自于共同利益的创造和合理分配 |
第二节 阶段划分 |
一、战略评估与决策 |
二、战略实施与反馈 |
三、战略互动与调适 |
第三节 动力因素 |
一、国家安全 |
二、国家利益 |
三、观念文化 |
第四节 机理模型 |
一、机理分析 |
二、两层次模型 |
三、推演模型 |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历史推演 |
第一节 历史渊源及地缘捆绑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二、中国与东盟战略对接历史沿革 |
三、地缘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四、地缘次区域战略对接分析 |
第二节 政治互信 |
一、1949-1955年初步奠定基础阶段 |
二、1955-1965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1965-1980年徘徊发展阶段 |
四、1980-1997年反弹突破阶段 |
五、1997年-今全方位合作新时期 |
第三节 安全合作 |
一、军事顾虑担忧与合作意愿并存 |
二、非传统安全合作具备广泛共同利益 |
第四节 经贸与互联互通 |
一、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增长 |
二、对接机制不断加强 |
三、互联互通合作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 |
四、互联互通对接机制与平台不断完善 |
第五节 文化观念 |
一、文化温和型 |
二、文化多样性 |
三、文化约束型 |
四、文化自然性 |
小结:基于竞争合作发展历史与动力体系 |
第四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践分析 |
第一节 评估与决策分析 |
第二节 实施与反馈分析 |
一、国家元首引领 |
二、国家外交引导 |
三、智库技术推进 |
四、市场合作实施 |
第三节 互动与调适分析 |
一、国家间达成开放包容共识与共建共商共享渠道 |
二、构建企业间合法务实共赢合作的市场机制 |
三、全领域推进形成全面互动支撑保障体系 |
四、联合制定并提升可持续的双多边规则体系 |
第四节 外部应对分析 |
一、政治和安全领域 |
二、经济和贸易领域 |
三、区域合作领域 |
四、文化等其他领域 |
第五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趋势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发展趋势 |
一、回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应对全球普遍危机与挑战的共同努力 |
三、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国家互动模式 |
四、顺应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互共生共存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发展挑战 |
一、各国对外开放与内部改革 |
二、国家间包容与合作 |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节 |
四、外部介入与影响 |
第三节 政策思考 |
一、增强战略意图错位协同,提升对接动力因素契合度 |
二、增强信息表达传递效率,提升对接互动信息对称度 |
三、共商共创收益增量,培育良性和可持续对接主动力 |
四、拓展对接利益结合点,提升内部对接动力 |
五、有效应对影响因素,降低对接的外部干扰 |
六、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加强对接高层级稳定性 |
七、强化国际规则塑造,构建开放地区主义秩序环境 |
八、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向命运共同体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南海仲裁”后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对华失灵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一章 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理论分析 |
一、概念界定 |
二、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的历史背景 |
三、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的主要内容 |
四、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的特点和意义 |
第二章 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在中新关系中的运用 |
一、距离外交 |
二、全面接触 |
三、左右逢源 |
四、借力打力 |
五、策略失灵 |
第三章 “南海仲裁”后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对华失灵原因分析 |
一、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在中新关系中奏效的原因 |
二、地区层面 |
三、国家层面 |
四、个人层面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二战前马来亚经济发展之概况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历史之简述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各个土邦物产之概况 |
一、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槟榔屿、新加坡) |
二、马来联邦(霹雳、雪兰莪、彭亨、森美兰) |
三、马来属邦(吉打、玻璃市、吉兰丹、登嘉楼、柔佛) |
第三节 二战前英国殖民政府在马来亚的经济建设 |
小结 |
第二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中的地位与角色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移民及分布情况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职业架构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的角色扮演 |
小结 |
第三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地位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之发展困境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角色 |
小结 |
第四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拓展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碾米技术之演变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现代化碾米厂之发展 |
一、20世纪之前 |
二、1900年至1919年 |
三、1920年至1941年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商业网络 |
小结 |
第五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成功因素 |
第一节 华人在马来亚的经济优势 |
第二节 华人的商业模式 |
第三节 华人米商与执政者的关系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度量衡与货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政党主导的国家认同建构 ——以独立后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缘起与选题意义 |
1、论文缘起 |
2、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目标与文献综述 |
1、研究目标 |
2、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主要创新 |
一、人民行动党政府塑造国家认同的主要政策 |
(一) 核心概念 |
1、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
2、威权主义 |
3、政党与政党主导体制 |
(二) 新加坡发展历程概述 |
1、独立前 |
2、独立后 |
(三) 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后面临的国家认同建构的任务 |
(四) 国家认同基本政策的构造与实施 |
1、民族政策“居者有其屋”与多元包容之上的新加坡人 |
2、经济绩效基础上的国家认同 |
3、从实用考量出发的语言政策 |
二、人民行动党塑造国家认同的管控策略 |
(一) 儒家文化助力国家意识 |
(二) 媒体管控:从“第四权力”到党的“喉舌” |
(三) 异见人士的两种结局:被招安或被打压 |
三、政党主导的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
(一) 经济政策成为执政党构建国家认同的“双刃剑” |
(二) 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落差 |
(三) 通过网络空间传达出的政治参与诉求 |
四、从新加坡实践看政党主导体制的国家认同建构 |
(一) 新加坡国家认同建构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
(二) 政党主导型国家认同建构的潜在危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1世纪双边自由贸易对新加坡经济的推动力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全球贸易机制发展的研究 |
(二) 有关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研究 |
(三) 有关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文章结构 |
第二章 全球贸易机制遇到的困境 |
一 世界性贸易组织困难重重 |
(一) 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之GATT |
(二) 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之WTO |
(三) 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现状--山重水复疑无路 |
二 区域性贸易协定进展迟缓 |
(一) 区域贸易协定,适应一体化的发展 |
(二) 北-北型的主要代表---欧盟 |
(三) 南-南型的主要代表---东盟 |
(四) 北-南型的主要代表---北美自由贸易区 |
第三章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成为潮流 |
一 双边贸易协定的"前世今生" |
(一) 早期的双边自由贸易 |
(二) 新一轮的双边自由贸易 |
二 双边自由贸易的优缺点 |
(一) 双边贸易谈判的局限性 |
(二) 双边贸易谈判的优势 |
第四章 双边自由贸易体系下的新加坡经济发展 |
一 独一无二的"城市国家" |
(一) 从被殖民到自治,岛国成长为正式国家 |
(二) 新加坡先天资源禀赋不足,严重依赖国外市场 |
(三) 新加坡拥有经济实力强劲,后来者居上 |
二 新加坡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贸易网络建设 |
(一) 历史悠久的自由港---奠定对外贸易的基础 |
(二) 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贸易的动力 |
(三) 重塑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外贸易的目标 |
(四) 对外积极签订双边协定---弥补多边贸易的滞缓 |
第五章 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网络对经济的推动力影响 |
一 总体推动力影响 |
(一) 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 |
(二) 贸易的投资创造效应 |
二 日-新自由贸易协定 |
(一) 日新良好的合作基础,促进签订双边FTA |
(二) 日新FTA扩大贸易内容,实现多方位贸易合作 |
(三) 日新FTA的贸易创造效应,推动经济的发展 |
(四) 日新FTA的投资创造效应,增强双方经贸联系 |
三 新-中自由贸易协定 |
(一) 新中FTA深化双边关系,推进东亚一体化 |
(二) 新中FTA的贸易创造效应,推动产业内贸易 |
(三) 新中FTA的投资创造效应,加速双边资本流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价值概述 |
一、实用主义的哲学与政治实践 |
(一) 实用主义的含义及历史渊源 |
(二) 实用主义与政治实践 |
二、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价值的形成 |
(一) 人民行动党早期发展与民主社会主义理想 |
(二) 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三、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价值的含义与特点 |
(一) 威权主义和家长作风 |
(二) 理性主义 |
(三) 精英主义 |
(四) 技术统治主义 |
第二章 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实用主义政策实践 |
一、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新加坡发展政策的生成逻辑 |
二、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的政策内容 |
(一) 建设稳定与有序的社会 |
(二) 构建“新加坡国家认同” |
(三) 资本、劳工与福利政策 |
(四) 对人才-劳动力的塑造 |
三、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现代化政策评价 |
第三章 对实用主义政策的反叛——新加坡的政治反抗(1965-2004) |
一、新加坡的反对党及其活动 |
(一) 反对党的发展概况 |
(二) 反对党的宗旨及活动——以新加坡工人党和民主党为例 |
(三) 新加坡反对党的局限和影响 |
二、新加坡的公民权利运动 |
(一) 新加坡的公民社会的形成 |
(二) 游说性政治团体及其活动 |
(三) 身份性政治团体及其活动 |
(四) 文化群体的权利表达:对实用主义国家意识的反叛 |
(五) 新加坡公民权利运动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一) 选题的由来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马来西亚民族建构或国族建构 |
(二) 马来西亚主要族群的历史演变 |
(三) 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与族群政策 |
(四) 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 |
三、选题的创新与不足 |
(一) 选题的创新之处 |
(二) 选题的不足 |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 族群和民族 |
(二) 国家建构、民族建构与民族国家建构 |
(三) 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 |
六、民族国家建构的相关理论与影响因素 |
(一) 民族国家建构的相关理论 |
(二) 影响民族国家建构的因素 |
七、选题的结构 |
第一章 二战结束前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奠基 |
第一节 二战结束前马来族的发展与认同 |
一、现代马来族的渊源 |
二、马来族的伊斯兰化 |
三、二战前的马来人认同 |
第二节 二战结束前华族的发展与认同 |
一、两次鸦片战争前的华族移民 |
二、两次鸦片战争后的华人移民 |
三、二战结束前的华族认同 |
第三节 二战结束前印度族的发展与认同 |
一、二战结束前马来亚的印度移民 |
二、印度人的认同 |
第四节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 |
一、现代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疆域的确立 |
二、当代马来西亚族群结构形成 |
三、现代政治制度的引入与现代精英的培育 |
小结 |
第二章 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的起步 |
第一节 从“马来亚联盟”到“马来亚联邦” |
一、“马来亚联盟计划”的兴衰 |
二、马来亚联邦计划的由来与推行 |
第二节 族群政治形成与马来亚联邦的独立 |
一、马来亚族群政治的形成 |
二、马来亚联邦宪法与马来亚独立 |
第三节 马来亚(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构 |
一、从马来亚到马来西亚 |
二、拉赫曼政府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
小结 |
第三章 马来族优势的强化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
第一节 “5. 13事件”及其影响 |
一、“5.13事件”的背景 |
二、“5.13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 |
第二节 “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建构 |
一、拉赫曼政府应对危机的举措与拉赫曼时代的终结 |
二、“新经济政策”背景下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小开放”环境下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 |
第一节 “小开放政策”出台与“小开放”局面形成的背景 |
一、应对族群政治运作新状况的需要 |
二、化解族群关系潜在性危机的需要 |
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变动使然 |
第二节 “小开放”政策与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建构 |
一、塑造马来西亚民族目标的提出与族群政策的微调 |
二、适度温和的“国家发展政策” |
三、相对宽容的文教政策 |
四、些许变化的政治氛围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贸易与安全: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FTA的分析途径 |
二、新加坡FTA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理论来源与概念阐释 |
一、理论来源 |
二、本文有关概念阐释 |
第一章 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的背景 |
第一节 贸易与安全相结合的经济外交战略 |
一、安全第一的外交战略目标 |
二、贸易与安全结合的经济外交战略思想 |
(一)贸易立国战略 |
(二)全球城市战略 |
(三)综合安全观 |
第二节 1990年后新加坡贸易与安全环境的挑战 |
一、不确定的贸易环境 |
(一)多边主义发展缓慢 |
(二)区域主义的兴起 |
(三)东亚区域主义发展失速 |
二、不确定的安全环境 |
(一)中国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势力碰撞 |
(二)新加坡与邻国的纠纷 |
(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 |
第三节 FTA政策的演变:从多边到双边 |
一、新加坡对多边贸易的态度和政策 |
二、新加坡对东亚区域主义的态度和政策 |
(一)新加坡与APEC |
(二)新加坡与东盟 |
三、新加坡对双边FTA的态度和政策 |
四、小结 |
第二章 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的实施 |
第一节 谈判伙伴国的选择 |
一、区域内国家 |
(一)日本 |
(二)中国 |
(三)韩国 |
二、区域外国家 |
(一)美国 |
(二)澳大利亚 |
(三)印度 |
三、区域外其他国家 |
(一)新西兰 |
(二)墨西哥 |
四、小结 |
第二节 新加坡的谈判策略 |
一、新加坡双边FTA外交谈判的有利条件 |
(一)优越的战略位置 |
(二)高效的决策团队 |
(三)开放的经济环境 |
二、策略之一:谈判次序遵循先易后难 |
三、策略之二:协定内容灵活创新 |
第三章 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的成效与限度 |
第一节 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的成效 |
一、扩大了经济生存空间 |
二、促进了东盟合作 |
三、维持了大国平衡 |
第二节 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的限度 |
一、不能根本解决生存脆弱性问题 |
二、半边缘性困境的潜在风险 |
三、FTA外交是新加坡维护主权安全的辅助工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自由贸易的优势和局限性∶1819—1959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形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与新加坡合作模式研究[J]. 赵儒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0(03)
- [2]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战略对接理论建构研究 ——基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实践分析[D]. 段涛. 云南大学, 2019(09)
- [4]“南海仲裁”后新加坡“小国大外交”策略对华失灵原因探析[D]. 王一丹.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5]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D]. 阮涌俰(YON WENG WOE). 厦门大学, 2018(07)
- [6]政党主导的国家认同建构 ——以独立后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建构为例[D]. 石茹. 南京大学, 2017(01)
- [7]21世纪双边自由贸易对新加坡经济的推动力影响[D]. 王颖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8]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实用主义政策研究[D]. 谢春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基于东姑·拉赫曼到马哈蒂尔时期族群利益博弈的视角[D]. 蒋炳庆. 云南大学, 2017(12)
- [10]贸易与安全:新加坡双边FTA外交研究[D]. 孙思媛.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