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联合治疗68例

肩周炎联合治疗68例

一、综合疗法治肩周炎68例(论文文献综述)

周琰[1](2021)在《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传统子母补泻理论的衍生变通提供临床依据,同时为临床分经辨证治疗肩周炎提供新思路和操作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并被诊断为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偶数)和对照组(奇数),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取穴如下:实证取肩贞、秉风、天宗、小海、解溪穴;虚证取肩贞、天井、天宗、后溪、阳辅穴;虚实夹杂证取肩贞、秉风、天井、天宗、小海、后溪、解溪、阳辅穴。对照组取穴如下:肩三针(肩前、肩髃、肩贞)、肩髎、阳陵泉、曲池、阿是穴、后溪。经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别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包括疼痛,ROM,ADL,肌力等指标),CMS总评分、疗效评分等,并将整理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明显改善患肩及其相关组织的疼痛,且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2.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3.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别治疗方案均可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情况,同时治疗组在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疗效更好。(p<0.05)。4.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别均可提升患者肌力等级,但无法比较出哪种疗法更优。(p>0.05)。5.临床疗效比较:子母补泻针刺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总有效率为82.76%的常规针刺对照组,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佳。结论:子母补泻针刺与常规针刺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症状,在缓解肩关节及其周围相关组织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总疗效方面,子母补泻针刺法均优于常规针刺法。证实子母补泻针刺疗法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袁莉蓉[2](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罗板鑫(Law Banxin)[3](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分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用药规律,为临床上中药组方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所发表的临床文献中治疗冻结肩的内用中药处方、外用中药处方。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处方中的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对中药性味、归经、种类进行分析。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结果:①外用中药处方纳入文献135篇,共计处方139首,涉及药物184种,性味以辛、苦、温为主,归经主要以肝脾两经为主。对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形成3个聚类方。关联度较高的药对为川乌-草乌,伸筋草-红花,乳香-没药。核心处方多为海桐皮方、蠲痹汤类方。②内服中药处方纳入文献245篇,共计处方256首,涉及药物168味,药性以辛、甘、温为主,归经主要以肝脾两经为主。对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形成5个聚类方。处方中常用药对有当归-桂枝、当归-甘草、当归-黄芪等,核心处方多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汤类方。研究结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解表药为主。但内用药物主要是偏于补益类的药物,外用药物主要是偏于祛邪类的药物。根据用药情况,可知临床上肩关节周围炎的常见证型为风寒湿阻型、瘀滞型、气血亏虚型。

金鹰[4](2019)在《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肩部主观症状、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活动的变化。根据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评定标准以及有效率,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是否有差别。结果1.根据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P>0.05,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解剖比较,经统计分析均P>0.05,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3.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有显着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可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临床观察指标说明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对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的症状及体征,有显着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2)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在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李莹莹[5](2019)在《滞动针疗法配合水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项目旨在探讨滞动针配合水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观察滞动针配合水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完全随机法进行,将临床研究中的60例患者按1:1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技术,比较两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监测试验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并随时记录。试验结束后,评估疗效并随访30天。结果:1.症状、体征比疾病总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6.67%。2.两组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无异常,血,尿,肝,肾功能无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4.复发率比较:治疗组30例(复发3例),复发率10.00,对照组30例(复发9例),复发率为30.00(P<0.05)。结论:1.滞动针疗法配合水针可明显改善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症状、体征和肩关节活动度。2.滞动针疗法配合水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3.滞动针疗法配合水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周宇桐[6](2019)在《基于全息理论针刺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肩宁六针治疗组)和对照组(毫针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均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记录治疗前后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表(Constant-Murley)评分,并进行总体疗效观察和评定。结果:最终观察组完成28例,对照组完成27例。1.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nstant-Murley评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体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常规针刺。结论:1.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常规针刺。2.肩宁六针取穴少且均在手部,取穴精、操作方便、疗效佳,在临床治肩周炎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栾莎[7](2016)在《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对照,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将70例合格受试者严格按照随机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使用相同腧穴,试验组采用子午流注纳子法按时循经取穴治疗,于昆明当地时间未时进行针刺,对照组于昆明当地时间未时之外的时间进行针刺。针刺5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分别比较1疗程结束时、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包括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RO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在内的肩关节功能变化,以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疗效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发病部位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疼痛、ROM、肌力、ADL、局部形态各项评分及总积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共70例,其中左肩关节发病者20例,右肩关节发病者45例,双肩关节发病者5例。将双肩拆分为左肩、右肩分别记入左、右肩进行统计、比较,共计发病肢体总数75例,包含左肩关节25例,右肩关节50例。治疗1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治愈7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显愈率34.21%,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显愈率13.51%,总有效率89.19%。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治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愈率86.84%,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愈率62.16%,总有效率91.89%。两组治疗1疗程结束时、治疗1疗程后,总体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1疗程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疼痛、ROM、肌力、ADL各项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1疗程结束时,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疼痛评分、ROM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ADL、局部形态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肌力、ADL、局部形态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疗程内,两组治愈所需针刺频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常规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均有疗效。(2)试验组所选用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试验组显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相当。(3)试验组所选用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改善ADL、肌力方面两组相当。(4)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可缩短治疗疗程。

薛伟祥(SIT Wai Cheung)[8](2016)在《不同留针时间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按中医古典所言人到50岁左右,肝肾渐渐有较明显的亏损,气血运行也较为衰退,而肩周炎则为此类人群易发的疾病,此病又被称为五十肩。患此症者每以肩关节的举止受到限制,无论主动和被动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统计指出,患者以女士多于男士,开始时常感钝痛,中期痛感逐渐加重,严重时痛感有如刀割般,病况变化易受气候、辛勤劳累及碰上外伤所影响,至后期时肌肉会收缩,行动受到很大限制而影响工作或日常起居生活,对病者的情绪做成很大的压力。肩周炎为病者带来两大主要难题,一是疼痛感,二是关节功能障碍。现代医学以手术、康复矫正、西药等医治此病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或不良的副作用。反之,针灸的功能在缓解或消取痛感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能改善肩关节活动的功能,操作上具有简单、安全、效佳及相对价廉的优点。针灸治疗上方法众多,取穴上亦无统一性,疗效高低也不一致。故为治疗上作出规范和优化是有其必要的,本研究以留针时间的长短为变量来衡量针刺对肩周炎的效益。目的:通过既定统一的针刺取穴下,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不同留针时间在改善肩周炎症状的差异性,为临床上针刺治疗肩周炎的数学量化上提供优质的方案,以供日后的参考选择依据。方法:选取90名完整病案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治疗1组,留针15分钟;治疗2组,留针30分钟;治疗3组,留针60分钟,每组各30例。每组患者每天均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小休3天,继之再接受第2个10天的疗程,疗后随访跟踪2个月,观察反弹复发率。从中对比分析各组不同时期的MPQ疼痛测评量表和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指标的变化,统计应用上选取SPSS17.0,进行分析三种治疗组的短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指数。结果:1.本研究录取完整病案90宗,年龄由43岁至63岁,平均年龄为53.13±5.28岁,病程由1个月至15个月,平均病程为7.4±3.37个月。男性42例,女性48例。治疗前三种治疗组病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MPQ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指标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别(P>O.05),组与组之间具有统计上之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数据显示治疗3组30例中有18个治愈,8个显效,2个有效,2个无效,总有率93.33%;治疗2组30例中有15个痊愈,9个显效,3个有效,3个无效,总有效率达90%;治疗1组30例中有6个痊愈,7个显效,10个有效,7个无效,总有效率达76.67%。治疗各组的临床疗效经检验分析P=0.008<0.01,在整体治疗效果上显示组与组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两组间的对比分析,治疗3组与治疗2组P>0.05,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别。治疗3组与治疗1组及治疗2钟组与治疗1组的对比分析则PP<0.01,即在治疗效果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3.在衡量肩周炎症状的MPQ指数上,治疗前的平均数值,治疗1组为40.93±16.8,治疗2组为39.17±15.84,治疗3组为40.87±14.27。第1次疗程后三种治疗组的病者的指标都有明显下降,治疗1组为28.87±15.33,治疗2组为22.1±12.7,治疗3组为21.23±12.18,统计学分析P=0<0.01,显示各治疗组具有非常明显改善肩痛的效果。第2疗程后三种治疗组的患者的MPQ指数均继续地明显下降,治疗1组为19.1±15.1,治疗2组为9.2±12.4,治疗3组为8.06±12.59,统计学分析P=0<0.01,显示两疗程后疼痛症状获得更好的改善空间。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对比间的检验,治疗3组与治疗1组、治疗2组与治疗1组均得P<0.01,差异非常明显,即治疗3组及治疗2组的疗效非常明显优胜于治疗1组。同时可见治疗3组和治疗2组的MPQ疼痛指数下降水平较治疗1组快速。而治疗3组与治疗2组比较得P>0.05,即两组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别。2个疗程后的随访跟踪两个月中,三种治疗组的MPQ疼痛指数与治疗2个疗程后时比较相差不大,各组均录得P>0.05,表示治疗效果相当稳固,未有可见反弹迹象。4.肩关节活动功能指数的分析上,治疗前的平均数值,治疗1组为54.43±18.46,治疗2组为56.77±17.39,治疗3组为54.53±15.67。第1次疗程后的指数大幅度上升,治疗1组为68±16.96,治疗2组为75.33±14.13,治疗3组为76.37±13.6,统计学分析P=0<0.01,显示各治疗组具有非常明显改善关节活动的效果。第2疗程后三种治疗组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指数均继续地明显上升,治疗1组为78.63±16.78,治疗2组为89.7±13.84,治疗3组为90.97±14.05,统计学分析P=0<0.01,显示两疗程后关节活动获得更好的改善空间。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对比间的检验,治疗3组与治疗1组、治疗2组与治疗1组均得P<0.01,差异非常明显,即治疗3组及治疗2组的疗效非常明显优胜于治疗1组。同时可见治疗3组和治疗2组的关节活动指数上升水平较治疗1组快速。而治疗3组与治疗2组比较得P>0.05,即两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两疗程后的随访跟踪2个月中,三种治疗组的关节活动指数与治疗2个疗程后时比较,相差不大,各组均录得P>0.05,表示疗效相当稳固,未有可见反弹迹象。5.针对肩周炎主要的持续固定痛、胀痛及触痛上作疗效对比分析。三种治疗组对持续固定痛和触痛的P值分别为持续固定痛0.055、触痛0.074,2个数值都大于0.05,显示各组的治疗方法在舒缓肩周炎上述两种疼痛上没有明显差别。三种治疗组对胀痛P值为0.0104,少于0.05,表示各治疗组的治疗方法在舒缓肩周炎的胀痛上存在明显差别。其中治疗3组与治疗2组的P值为0.58,大于0.05。治疗1组则分别与治疗3组及与治疗2组的P值为0.0027和0.0036,均少于0.01。即治疗3组与治疗2组对缓解胀痛非常明显地优于治疗1组。结论:三种治疗组均对治疗肩周炎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对疼痛和肩关节活动有明显的改善。在痊愈率、MPQ疼痛和肩关节活动指标上的分析,都一致说明治疗3组与治疗2组均非常明显优于治疗1组,这突出留针时间稍长对治疗肩周炎将取得更佳的效果。

凌敬[9](2016)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急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埋线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客观评价穴位埋线疗法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纳入研究的66名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埋线组33例(治疗组)、电针组33例(对照组)。穴位埋线组每周治疗1次,治疗1次为1个疗程;电针组每周治疗3次,3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完成2个疗程后随访,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周。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积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每次治疗后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资料,对患者的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淮》中肩周炎的疗效评定,得出结论。结果1.VAS疼痛评分量表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两组组间的疼痛程度评分(VAS)的差异比较发现,经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两组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肩部疼痛症状均有缓解作用;而在治疗第1个疗程后及随访1周时治疗组与对照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可以得出,穴位埋线和单纯电针法均可对缓解肩周炎患者的肩部疼痛症状,而前者起效更快且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2.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和恢复活动度方面,在治疗第1个疗程后及治疗第2个疗程后两组比较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说,治疗组在2个疗程内在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和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是随访1周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疗法的在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和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方面的长期疗效相当。3.综合疗效方面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6.67%,电针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的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总的的临床疗效相当,两个小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埋线组的显效率更高。结论1.穴位埋线及电针均能有效的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能明显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和恢复活动范围。2.在缓解肩关节局部疼痛方面,穴位埋线组的起效速度优于电针组。3.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和恢复活动度方面,穴位埋线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4.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总有效率相当,其中穴位埋线组的显效率更高。

谢升佑[10](2014)在《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运用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灸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进行治疗,并观察本疗法的临床疗效,同时以相同穴位温针灸疗法的对照1组,不同穴位(常规选穴)温针疗法的对照2组进行对比,目的在于观察选穴的优势,探讨动气针法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为动气针法的推广运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台湾名师中医诊所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9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纳入病例按1: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治疗组选穴“肩三针”和手三阳经远端输穴,行动气针法和温针法;对照1组选取相同穴位进行温针法;对照2组选取不同穴位(常规选穴)进行温针法。通过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PQ量表各项评分(PPI、VAS、PRI)、以及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积分差距,以及组间治疗前后评分,以观察本研究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分布均衡前提下进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评级指数(PRI)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规定治疗方案后,统计PRI评分,三组患者PR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PRI评分3.12±1.03,对照1组评分4.57±2.32;对照2组5.52±1.58,而治疗组PRI评分下降更为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数据结果提示,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对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症状降低PRI积分,改善疼痛分级程度有更显着的临床疗效。2.治疗前三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接受规定治疗方案后,三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评分1.25±1.03,对照1组评分2.75±1.87,对照2组评分4.68±1.72,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对缓解疼痛降低VAS评分具有更显着的临床疗效(P<0.01)。3.治疗前统计三组患者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方案后,统计PPI数据进行比较,治疗组1.25±0.41,对照1组1.72±0.97,对照2组2.01±0.82,三组间比较总体均数不相等(P<0.01),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较两个对照组下降显着(P<0.05、P<0.01),而对照1组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采用温针灸疗法,即便穴位选择存在差异,但临床疗效无统计差异;而结合动气针法后,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现时疼痛改善显着。4.治疗前三组患者MP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方案后,三组患者MPQ积分分别为治疗组10.25±1.03,对照1组12.68±1.87,对照2组14.02±1.6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MPQ总体均数不等(P<0.05)。组间两两比较,数据结果表明,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显着降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MPQ评分。5.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OM)积分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三组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结果统计治疗组19.79±0.85,对照1组16.72±0.57,对照2组15.97±0.42,三组组间比较,总体均数不相等(P<0.05)。组间两两比较,在动气针法结合温针法作用下,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OM积分增加显着,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均P<0.01)。6.比较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方案后,对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治疗组17.62±1.68,对照1组15.41±1.04,对照2组15.09±1.23;组间比较,三组患者总体均数不等(P<0.01)。而组间两两比较,动气针法结合温针法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尤为显着(均P<0.01)。而不同穴位温针疗法的两个对照组之间,肩关节功能恢复并无统计差异(P>0.05)。7.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30例患者临床治愈6例(20.00%),显效15例(50.00%),有效7列(23.33%),无效2例(6.67%),对照1组临床治愈2例(6.67%),显效10例(33.33%),有效11例(37.67%),无效7例(23.33%)。对照2组临床治愈2例(6.67%),显效9例(30.00%),有效11例(36.67%),无效8例(26.66%)。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1组总有效率76.67%,对照2组总有效率73.340%。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动气针法结合温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通过以动制动,以动制痛的远端针刺与颈部针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显着改善患者MPQ量表评分,降低患者PPI、PRI、VAS评分,并增加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功能,本疗法操作简单可行,并将针灸经典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于临床,为临床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提供了临床依据。

二、综合疗法治肩周炎6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疗法治肩周炎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组
前言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2 祖国医学治疗肩周炎
    3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4 现代医学治疗肩周炎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诊断标准
        1.3 病例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单盲试验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项目
    3.统计学处理
    4.统计学分析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各评分比较
        4.3 CMS总得分比较
        4.4 总疗效判定
讨论
    1.本课题理论研究探讨
        1.1 子母补泻法理论渊源与发展
        1.2 子母补泻法的临床发挥
        1.3 本课题针刺取穴理论详解和总结
    2.临床观察与分析
结论
设计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附录

(2)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3)基于数据挖掘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肩周炎的组方规律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资料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数据清洗
        2.5 数据提取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用药类别
        3.2 中药频数分析
        3.3 中药归经、四气、五味频数、频率分析
        3.4 药物关联度分析
        3.5 高频中药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中药的频次分析
        4.2 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4.3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4.4 药物间关联性
第二部分 中医内服药治肩周炎的组方规律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资料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数据清洗
        2.5 数据提取与分析
    3 结果
        3.1 用药类别
        3.2 中药频数分析
        3.3 中药归经、四气、五味频数、频率分析
        3.4 药物关联度分析
        3.5 高频中药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中药基本属性分析
        4.2 中药聚类分析
        4.3 中药间关联性分析
第三部分 肩周炎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1.2 中医肩周炎的病因病机
        1.3 中医肩周炎的分型
        1.4 中医学治疗肩周炎
    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研究
        2.1 冻结肩与肩关节周围炎
        2.2 肩关节的解剖结构
        2.3 冻结肩/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病机制
        2.4 冻结肩/肩关节周围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2.5 冻结肩/肩关节周围炎的分型
        2.6 冻结肩/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临床对象来源
    (二) 诊断标准
        1. 中医诊断标准
        2. 西医诊断标准
        3. 西医临床分期标准
    (三) 病例纳入标准
    (四) 病例排除标准
    (五) 剔除标准
    (六) 退出及脱落标准
    (七) 脱落病例的处理
二、研究方法
    (一) 样本量估算
    (二) 试验设计
    (三) 随机方法分组
    (四) 治疗方案
    (五) 疗效评价
    (六) 统计学处理
三、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一) 患者性别分布比较(人)
    (二) 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岁)
    (三) 患者病程比较(月)
四、治疗结果统计分析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比较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比较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总分的比较
    (四) 两组疗效的比较
    (五) 安全性分析
五、分析与讨论
    (一) 粘连期肩周炎的发病机制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研究
    (二) 疗效分析
        1. 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2. 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3. 运动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三) 研究方法分析
    (四) 治疗方法分析
    (五) 研究结果分析
    (六)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5)滞动针疗法配合水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受试者的选择和排除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及脱落和中止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人口学资料
        4.2 疗效评定标准
    5 综合评价
        5.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5.2 安全性评估指标
    6 统计方法
        6.1 统计软件
        6.2 统计描述
        6.3 分析方法
    7 质量控制
结果
    1 受试人群分析
    2 疗效比较
    3 安全性评价
    4 两组患者随访复发比较
    5 依从性分析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技术路线图
    附录2 肩关节功能活动度Melle评分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基于全息理论针刺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一般资料及随机与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情况(见表3)
    2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见表4)
    3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见表5)
    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见表6)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2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3 全息理论
    4 选穴依据
        4.1 全息理论
        4.2 远端选穴
        4.3 局部选穴
    5 肩宁六针与毫针常规针治疗肩周炎的分析对比
    6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随机数字表
    附录 B:临床观察表
    附录 C: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
    附录 D:综述
        参考文献

(7)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盲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2.7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2.8 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研究结果
    1 试验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1.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1.2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1.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1.4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的比较
    2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可比性检查
        2.1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ROM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肌力评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局部形态评分比较
        2.6 两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比较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3.2 两组治疗1疗程结束时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愈所需治疗频次比较
        3.4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量表总积分比较
        3.5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3.6 两治疗前后ROM评分比较
        3.7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评分比较
        3.8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3.9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形态比较
        3.10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子午流注纳子法的选择理论探讨
        1.1 子午流注与子午流注纳子法
        1.2 子午流注纳子法的理论基础
        1.3 子午流注纳子法的取穴方法及运用特点
        1.4 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机理
        1.5 子午流注纳子法临床运用体会
    2 选穴依据
        2.1 局部取穴
        2.2 远部取穴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两组基本资料的分析
        3.2 两组治疗前肩关节评价量表评分的分析
        3.3 两组治疗后肩关节评价量表评分的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 问题
    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不同留针时间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
        一、肩周炎的认识
        二、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三、肩周炎的治疗概况
    第二节 中医学
        一、肩周炎的认识
        二、肩周炎的病因病机
        三、肩周炎与经脉的关系
        四、辩证方面
        五、治疗原则
    第三节 留针
        一、留针与疗效的关系
        二、留针与否与环境状况
        三、留针时间的依据
        四、现代对古代留针时间的认识
        五、现代对留针时间的研究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病例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案
        三、意外情况处理
        四、临床疗效指标
        五、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六、统计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中断及脱落病例的状况
        二、基本资料分析
        三、研究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理论依据
        二、结果分析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中存在问题
        五、设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医学有关肩周炎的认识
        1.1.1 肩周炎的中医病名
        1.1.2 病因病机
        1.1.3 肩周炎的中医分型中医药辨证论治
        1.1.4 针灸治疗
    1.2 肩周炎的西医研究概况
        1.2.1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1.2.2 西医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3 西医诊断分型
        1.2.4 肩周炎的西医治疗手段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受试者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脱落标准
    2.2 实验观察
        2.2.1 观察指标
        2.2.2 疗效评价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及样本量
        2.3.2 操作步骤
        2.3.3 不良反应
        2.3.4 统计学方法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2.4.1 临床纳入病例情况
        2.4.2 一般情况比较
        2.4.3 研究结果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3.2 治疗后两组疗效分析
    3.3 讨论
        3.3.1 穴位埋线疗法的选择依据
        3.3.2 穴位选择依据
第四章 结语
    4.1 结论
    4.2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VAS疼痛量表
    附录2:肩关节功能评定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传统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认知
        1.1 肩臂臑痛的认识
        1.2 肩关节周围炎与经络的关系
        1.3 肩关节周围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传统中药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进展
        1.5 针灸推拿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概况
        1.6 特殊针法
        1.7 小结
    2 现代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研究进展
        2.1 肩关节的解剖功能及特点
        2.2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机制
        2.3 肩关节周围炎的分期
        2.4 肩周炎的分类诊断
        2.5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2.6 肩关节周围炎的预防调护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研究设计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注意事项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判断
        2.7 统计学处理
        2.8 可行性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线资料数据统计
        3.2 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4 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三组患者PRI评分比较
        1.3 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1.4 三组患者PPI评分比较
        1.5 三组患者MPQ评分比较
        1.6 三组患者ROM积分比较
        1.7 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1.8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治疗方案依据探讨
        2.1 动气针法
        2.2 温针灸疗法
        2.3 针灸镇痛机理探讨
    3 本疗法优势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综合疗法治肩周炎6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琰.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数据挖掘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罗板鑫(Law Banxi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金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滞动针疗法配合水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李莹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基于全息理论针刺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宇桐.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栾莎.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8]不同留针时间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D]. 薛伟祥(SIT Wai Che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 凌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10]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D]. 谢升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肩周炎联合治疗6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