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培训业务经理

为中国培训业务经理

一、为中国培养企业经理人(论文文献综述)

柳学信,王喆,张宇霖,牛志伟[1](2022)在《我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框架及其改革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的构建是未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一直坚持进行市场导向性改革,高度契合竞争中立宗旨与理念。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市场导向性改革脉络,总结目前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改革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我国竞争中立制度框架的体制基础和具体构成。最后,本文提出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两方面来塑造中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改革的制度框架,并根据九大制度安排构建了竞争中立制度改革的路径。现有研究多从法学和贸易视角质性分析竞争中立定义、原则内容和中国应对措施,尚未提出我国竞争中立改革的制度框架和实践路径,本文所建立的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框架与改革路径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姜付秀,王莹[2](2021)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逻辑:从国家治理到公司治理》文中认为公司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顶层设计的国家治理理念对于微观层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借鉴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思想,本文指出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应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有助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本文就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构想,进而分析和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路径。本文在丰富公司治理理论的同时,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实践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贾杨柳[3](2021)在《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文中认为最早的风险承担来源于企业家的冒险精神,而在当下理论研究界的风险承担一般指代企业的投资意愿,即企业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若按照预期净现值的高低对企业可进行投资的项目排序,那么预期净现值为0以上的项目都将被考虑。这是因为任何可以盈利的项目企业都不会放弃。那么在诸多选择中,企业高管又将如何选择呢?代理冲突会使公司的投融资决策偏离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的内部治理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的风险承担力。当公司的监管机制更健全时,企业会表现出较好的风险承担;反之,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就更差。企业风险承担可以对资本积累乃至整个社会的推进都可产生正向效应。通常高风险项目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更有助于企业资本的积累,从而促进科技研发投入。本文立足于当前经济和制度背景,观察对企业管理层施行股权激励后,企业表现的风险承担水平变动方向和幅度,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融资决策起到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既可以为高管股权激励方案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股权激励研究作用路径的参考文献提供实证证明。本文从高管股权激励的作用效果出发,以企业风险承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假设演绎法以及实证研究法对2010年至2019年A股资本市场有公告施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做数据化分析,利用统计软件检测股权激励行为和公司风险承担的关系,主要研究产权性质、企业成长性对高管股权激励和公司风险承担的调节作用。此外,本文还对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进行了探究。第一步,为了找到研究主题,本文从各大期刊搜集了相关的中英文研究文献,在经过对文献内容的整理后得出,我国对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比较缺乏。其次,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前景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对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以及产权性质和企业成长性分别对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接着,本文构建模型并使用STATA15.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并做最小二乘法回归,讨论了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和企业所有权、企业成长性对两者影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还对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和经济效果进行了研究。文章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研究发现:(1)高管股权激励和公司风险承担之间是显着正相关关系。(2)相比国有控股企业,在非国有企业对高管施行股权激励方案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更强烈。(3)相比隶属于较低成长性的企业,在高成长性的公司对高管施行股权激励方案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效果更强。(4)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表现在提高创新投入,提高资产负债率。(5)高管股权激励提升企业风险承担带来的经济效果是提高公司价值。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三条可行的政策建议。第一,加大对高管施行股权激励方案的力度。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要加大民营化改革的力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提高企业的股权激励行为。第二,设计合理的股票行权考核方式,以保证股权激励的长期作用,增进高管的冒险行为,促进企业内部的治理效应;尤其是对于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更应该充分利用高管股权激励的激励作用。第三,培养高管的风险意识和提高高管的风险管理能力,高管应该自主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而企业股东和董事等利益相关者则应该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面对管理层选择的风险投资项目应当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了解并进行评价,使企业经理人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提高投资效率。

于雪萃[4](2020)在《基于EVA的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以N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科技朝前迈进发展的速度已经开始越来越快,在高科技产业飞速成长的近年,各个领域新兴的科学技术已经成长为不可小觑的巨大产业。我国的科技部也在大力激励和扶持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为高科技的产业助力保驾护航。所以如何能够让国内的高科技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可以尽快站上高科技产业的世界舞台去参与国际竞争,是很多高科技的企业所非常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目前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很多仍然是采用了传统行业的企业经营内部绩效评价和管理系统。随着高科技企业不断扩大经营的规模,这个问题就会逐渐地暴露出来。EVA这个绩效评价理论在国外从一开始提出到实际应用的发展速度都非常快,现如今已经活跃在不同的产业和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不同经营规模的企业提供服务,带来了更好的经营管理解决方案。它能帮助我国高科技企业更好地发现日常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高科技企业核心价值的增加和实现。本文主要以企业案例分析的研究为主、理论的研究为辅,并结合实际分析具体案例。对N公司现在所使用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一部分进行了问题的发现探讨和研究,找出其中一部分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将EVA的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研究应用于现在的N公司上,协助其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状况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提升其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性。通过对于N公司的应用研究来进一步展望EVA对于该行业的应用及优势。而在本文的案例研究中,也还是存在着一部分N公司财务管理研究较为不全面的问题情况,可能这些原因导致案例分析的结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文章的案例研究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李斌[5](2020)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出现使互联网的商业属性被开发利用。这种新业态的兴起,不仅是一个全新销售渠道的建立,更是传统经济秩序、流通渠道、资源配置重塑的历史进程。网络市场正在通过重塑现实经济的市场结构来改变现实经济效率。这种现象正在世界各国上演。但是,中国场景下的效率意义却更引人关注。如此庞大而又处在转轨时期的经济场景使得网络市场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网络市场所推动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为中国经济催生出了新的创新发展方式。因此,由中国特有的经济背景所提炼出的特征事实和案例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改善生产效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然而,以中国为场景,从微观层面检验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以及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文献却较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即以对中国经济市场结构、商业模式、流通体系、区域分布、市场分割影响更深远、更受瞩目的网络市场渠道为核心变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分别从成本加成率、市场范围拓展、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场景下,网络市场渠道影响企业竞争与效率的微观特征事实和作用机理。本文首先基于成本加成率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变化,从微观实证角度验证网络市场渠道的渗透对企业总体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及其结构性差异,并由此揭示网络市场渠道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竞争行为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网络市场渗透降低了制造业企业总体市场势力和定价能力。网民基础更大的城市,会面临更多由网络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这使得原有的区域分割受到了来自中性的网络技术的削弱,因而降低了企业平均(总体)市场势力,并提升了总体市场竞争效率。除此以外,在网络市场渗透下,集聚度更高行业的企业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下降得更多,其受到互联网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更大;非国有经济更能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而国有经济的市场势力却受到了更大的冲击;第三产业占比更高区域内企业的总体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少,更有能力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在证实了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以后,本文在后续章节通过应用现有微观数据来度量微观企业对网络市场渠道或者电子商务的应用,从而提供另一个识别网络市场渠道影响的研究思路。本文在第四章基于区域市场进入和要素配置视角,从供给侧检验微观企业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应用对行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利用企业异质性和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这部分研究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运用分位数回归,研究结果证实了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扭曲的纠正,并发现配置效率改善的证据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和中间品要素。除此以外,网络销售对供给侧生产效率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多区域销售企业上,并且是通过促进小企业的成长,拓展其市场范围而实现的。这说明,网络销售渠道是从技术层面由下而上削弱了旧有市场分割、冗长的流通环节、中介机构的榨取以及多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增加了新动能。在第五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对创新竞争的影响。研究主要聚焦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研发竞争这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话题,并为其提供网络销售渠道环境下的特征事实和微观解释。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研发古诺竞争模型,本文提出了互联网销售渠道促使中小企业进行更多研发的检验命题,并就如何产生这一特征事实进行了解释。为了验证以上命题,本文采用近年才开放申请的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构建四年跨度(1999年-2002年)的非平衡面板。研究发现:虽然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了产品的营销成本,但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随着网络销售渠道破除了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市场障碍,中小企业通过创新进入市场的“求生欲”、挑战既有大型在位企业的“竞争欲”将得到激发。因此,中小企业更有动力开展研发活动的特征事实得以在研究结论中(理论或实证)体现,特别是在网络销售渠道情景下。在第六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e-selling)对企业创新(以新产品开发度量)的异质性影响,从而,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战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策略选择。本文通过使用公司规模和公司运营经验作为两个基本的门限变量,并采用GMM门限回归方法建立实证模型。为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如何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并为企业经理人提供更多的管理启示,本文还分别引入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进行更多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销售渠道对小企业和经营经验丰富的大企业新产品开发有正向影响。随着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的增加,网络销售对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有递减(或不增加)的影响;而对大企业,网络销售对新产品开发却有递增(或不减少)的影响。此外,网络销售渠道对国有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影响不显着,但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是正向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互联网影响经济社会变量的特征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互联网所引领的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炼有用的经验和政策指导。更重要的是,本文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从而明确网络销售渠道和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边界以及网络各属性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效果,使政策制定者在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时更加有的放矢,更明确、有效地采取配套组合措施。同时,通过明确网络市场渠道对不同区域或者微观主体的异质性作用,可以更好了解它对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特征事实和规律,并对指导政策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发展都有较多现实意义。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深入了解互联网经济下的运行机理也有助于企业经理人更好的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为企业制订相应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帮助。最后,中国经济的特有属性为相关研究和政策评估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场景。因此,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改革的巨大作用,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和借鉴。本文也因此可以为其他国家利用网络市场渠道提升本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提供中国经验和案例支持,并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市场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活力提供独特的视角。

史涵文[6](2019)在《家族企业经理人选择、制度安排与企业绩效 ——基于碧桂园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据统计,我国现约有400万家家族企业,有近75%的企业进入或即将进入代际传承阶段。伴随企业规模增加,业务复杂性提高,一代创业者接近退休年龄,经理人选择成为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差序格局视角出发,家族企业主倾向于选择家族内部人员作为企业经理人,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存在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和家族内部冲突等风险。基于业务能力视角,家族企业主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外部职业经理人,为企业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带来更多收益,但同时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因此,企业主无论选择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都存在一定的收益与风险。如何在选择经理人时趋利避害,降低风险,提升企业价值?本文认为,需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当家族企业规模大幅度扩大,业务复杂性增加,经营趋向多样化,则应该考虑选择精通经营管理的外部职业经理人,并通过设计相应的制度安排对经理人选择所带来的风险加以控制。本文以碧桂园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关于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制度安排)—应对效果(企业绩效)的分析框架,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分析碧桂园经理人选择时所面临的收益与风险,以及就应对风险所采取的制度安排和控制效果进行深入探索。本文研究发现:碧桂园在选择具有建筑专业背景和多年经营管理经验的外部职业经理人后,给企业带来管理能力收益,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各方面业绩均有提升。但也使企业面临经理人的自利行为、委托人信任不足下的授权问题、经理人难以融入家族企业等风险。通过制定精神激励、合伙人计划可以对经理人进行有效激励,应对其自利行为;董事会改革、治理结构完善等制度增加管理透明度,明确经理人权责,缓解授权问题;建设企业文化、制定元老退出机制等帮助经理人融入家族企业。通过以上的制度安排,家族企业可以从职业经理人的有效激励,完善企业的约束机制,减少家族内部的阻力三个层面缓解风险,在促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成长能力提升的同时,有效控制代理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分析家族企业经理人选择机制,所面临的收益与风险,以及从制度安排角度就面临风险提出应对方案,为家族企业经理人选择提供新思路,为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亚[7](2017)在《经理人激励、风险感知与企业零负债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经理人激励与风险角度研究企业的零负债行为。现代财务理论一般认为:适当的负债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年来上市公司出现了新的财务特征:低负债,有限投资与高现金,即所谓的零负债之谜。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既往文献已经关注到企业的零负债之谜,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出发,将其存在归因于来自融资约束(供给方效应)、财务弹性(需求方效应)、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等多个方面。但现有经典资本结构理论与财务保守之因文献都无法全面合理地解释零负债现象。本文以此为契机,从不同的角度——企业经理人的激励风险,探讨企业的零负债之谜。通过资金供求双方的制度与现实分析,我国的银行信贷依然占据上市公司不同外部融资方式的主渠道地位。随着银行信贷在利率、业务、产品等方面的渐进式改革,银行间竞争不断加剧,对优质客户的争夺也更加激烈,即银行作为资金供给方对贷款的作用更加趋向市场化。另一方面,因IPO高门槛、中介机构帮助等原因,IPO企业的质量偏高,再加之其上市身份能够带给银行除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也会降低银行管理层的职务风险。企业的上市身份意味着其在获得银行信贷方面更具吸引力与竞争力,即上市公司作为资金需求方对银行信贷更具话语权。本文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零负债选择权。本文认为经理人作为企业零负债决策的制定者,其在决策制定中的考量因素——潜在收益(激励)与潜在损失(风险),是导致企业零负债行为的重要原因。以企业经理人为研究对象,本文结合期望理论、损失厌恶观点等,考察经理人的股权激励与流动性风险感知(民企)、晋升激励与晋升风险感知(国企)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零负债与低负债行为,并考虑宏观环境变化(货币政策变化(民企)、反腐事件与限薪令颁布(国企))如何影响以上关系。本文进一步讨论企业的这种零负债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企业经理人的激励和风险的不对称程度是形成企业零负债的一大原因。而且,不对称的激励与风险对企业零负债的影响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本文进一步通过变换主要解释变量、变更样本、改变回归方法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另外,我国上市公司的零负债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企业是否零负债以及零负债持续性均会显着影响投资效率与企业价值(会计业绩与市场业绩),而这种作用会受到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企业“零负债之因”与“低负债之因”,甚至可能有助于重新审视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

童露[8](2016)在《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也是国有企业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经理人激励再次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经理人激励问题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部分经理人兼具“高管”和“高官”的双重身份,如何对其激励应有新的制度安排。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建立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野,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入手,借鉴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并综合运用理论演绎、定量分析和多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论证了激励理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试图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条件,以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及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和现状分析发现,现阶段竞争性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激励以行政激励和半市场化的激励为主,依然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经理人双重身份未得到有效解决、薪酬与企业业绩难有效挂钩、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与约束作用有限、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调动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须在解决以上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对此,本文在分析经理人角色、职能、需求、人性假设和行为的基础上,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其主要原因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加大经济性激励力度,减少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同时,通过选取四家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性国有企业为多案例分析对象,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进一步论证了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有效性。基于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结果,力图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建立经理人身份转化和市场化选聘制度、建立契约化的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搭建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丰富精神激励内容、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惩戒机制等方面构建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本文还从建立健全劳动人事制度、经理人市场和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保障条件,以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活力。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对经理人实施激励,这三方面的激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一个完整的激励体系。其中,规范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制度是关键,是有效实施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前提条件。竞争性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并按照市场机制参与竞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建立一种有别于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应以市场为导向,减少主管部门对经理人薪酬和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中的主导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切断经理人政治晋升的发展路径,这势必要通过搭建更加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来满足经理人的社会性需求,为经理人提供多样的职业选择和晋升路径,并建立经理人分享制度。在提高经理人激励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退出机制,使经理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以充分保障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人才活力。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而且为完善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提供了数据和实证支持,有助于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经理人激励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周渤[9](2014)在《中国央企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以来,在“次贷危机”危机冲击下,世界多家大型企业倒闭或出售,推动了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的变革。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性契机,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一问题的解答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依赖于企业竞争能力的高低。那么,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要依赖哪些企业呢?众所周知,虽然通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存的局面,但国有企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发展的根基。尤其是中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标杆和国民经济支柱,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兴衰。与此同时,从国际市场比较来看,国资委下属的部分中央企业已经挤入世界500强,而且从数量到排名都在逐年提升。中央企业作为参与新国际市场竞争的“先锋军”,具备“中国品牌”的代表性。可见,深入研究中央企业竞争力情况,分析其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寻求提升中央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企业要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客观评价自身竞争力现状,以期做到知己知彼。因此,本文以中央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企业竞争力概念的内涵,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央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工作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第一,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市场契机,即本土企业在未来世界产业链位置的变革即将重启,阐述了我国中央企业作为参与新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地位,以及发展中央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第二,基于对我国国企改革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从国企产权改革问题、管理机制问题、创新能力问题、效率问题和综合性评价这五个方面对当前国有企业现状进行了高度总结。通过对部分经典经济学竞争理论(古典经济学竞争理论、哈弗学派竞争理论、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新奥地利学派竞争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竞争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价值链和产业链理论的简要回顾,本文从理论角度归纳出评价中央企业竞争能力的三个方面,即企业规模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力。不同于多数文献只是停留在理论性论述层面,本文收集了2012年中央企业实际数据,应用层次分析的统计方法,通过对中央企业和国外同行业领先企业在竞争力方面的细致比较,讨论了当前中央企业竞争力上存在的优势和瓶颈。第三,本文以选取中央企业为代表,并结合其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文竞争力的定量评价结果,对其所属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本文选取的中央企业样本涉及到六大基础性产业,具体包括金属产品业、采矿和原油生产行业、石油业、公共设施业、汽车与零部件业、工程建筑业。第四,本文从五个方面:历史遗留问题、企业管理和体制、企业文化、企业创新和企业品牌,讨论了影响中央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相关资料和本文评价结果详细指出了这五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中央企业发展从宏观来说存在地域性差异,老工业基地地区的国有企改革相对滞后,并且仍伴有企业办社会现象;在企业管理方面,主要是企业管理人员选聘制度问题和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在企业文化方面,中央企业中虽有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仍有企业存在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的问题;在企业创新方面,主要问题在于企业自我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引入、学习、吸收和再创新的周期较长,目前多数企业生产的核心技术对外依赖性仍然很高,导致企业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虽然出现了少部分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央企业,但是多数中央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知名度仍然不高。最后,针对制约中央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问题,本文尝试性的逐一给出了相应政策措施。通过对中央企业竞争能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央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仍然具备相当的空间。目前中央企业在企业效率和企业研发投入方面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最大的薄弱环节仍然是企业规模不足。因此,在未来中央企业发展过程中,除了继续保持和加强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率外,应当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以适应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对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则需要通过完善企业相关产业的生产规范,降低和消除多年来粗放型经济发展当中带来的弊端加以解决。

范伟[10](201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正震荡着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经理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受到强烈冲击,企业经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考验。在这个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如何把握和提高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经理人的思想道德,提高其道德情操,以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是个具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还对企业经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在其素质结构中的地位,深化了企业经理人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理解,促进了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时,部分企业经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应。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提高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建立健全提高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机制。本文通过文献法、社会调查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理论,拓展了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可以为政府、企业、企业经理人和理论研究部门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同时还使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更加系统化、更加科学化。有利于政府建立相关法律,监督企业经理人的行为;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经理人机制,有利于企业经理人自觉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二、为中国培养企业经理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中国培养企业经理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框架及其改革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导向改革进展与问题分析
    (一)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治理体系
    (二)公平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国有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受到约束
三、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改革基本内涵与制度框架
    (一)完善竞争中立制度基础
    (二)塑造市场竞争主体
    (三)构建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
四、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塑造国有企业竞争主体地位
        1.坚持公司化改造。
        2.贯彻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3.落实国有资本运营体制改革。
        4.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
        2.提高政策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建立并完善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基础
        1.完善反垄断制度。
        2.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3.健全竞争评估和投诉制度。
五、结语

(2)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逻辑:从国家治理到公司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从国家治理到公司治理的逻辑
    (一)国家治理的中国含义
    (二)从国家治理到公司治理
    (三)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
四、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理论构建
    (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
    (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表现
        1.国家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表现。
        2.国有企业经理人与国家大股东的利益冲突表现。
        3.国有企业经理人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表现。
    (三)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源
        1.所有者缺位。
        2.国有企业目标多元化。
    (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构成
五、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体现和实现路径
    (一)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二)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1.统筹布局,协调推进。
        2.优化结构,科学调整。
        3.落实职权,规范运作。
六、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实现路径
    (一)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二)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1.优化选任机制。
        2.创新激励机制。
        3.强化问责机制。
七、结语

(3)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高管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
        2.1.1 高管股权激励的动机
        2.1.2 高管股权激励的效果
    2.2 企业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
        2.2.1 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
        2.2.2 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
    2.3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概述
    3.1 相关概念
        3.1.1 股权激励的概念
        3.1.2 风险与企业风险承担的概念
    3.2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的机理分析
    3.3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基础
        3.3.1 委托代理理论
        3.3.2 激励理论
        3.3.3 人力资本理论
        3.3.4 前景理论
4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
    4.2 产权性质对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
    4.3 企业成长性对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
5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变量设计
        5.2.1 被解释变量:企业风险承担
        5.2.2 解释变量:高管股权激励
        5.2.3 控制变量
    5.3 模型设计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多元回归分析
        5.4.4 进一步分析
        5.4.5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EVA的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以N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EVA理论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及计算方式
    2.2 EVA相关理论
        2.2.1 EVA的内涵与作用
        2.2.2 EVA的优势
3 N公司基本财务概况
    3.1 N公司的背景
    3.2 N公司的经营现状
    3.3 N公司现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4 N公司的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4.1 N公司财务结构分析
        4.1.1 资产负债表分析
        4.1.2 利润表分析
        4.1.3 现金流量表分析
    4.2 N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影响分析
        4.2.1 偿债能力分析
        4.2.2 营运能力分析
        4.2.3 盈利能力分析
        4.2.4 发展能力分析
        4.2.5 非财务指标分析
    4.3 N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4.3.1 财务管理漏洞较多
        4.3.2 传统薪酬绩效体系的割裂感
        4.3.3 企业经营战略的短视
        4.3.4 内部其他问题
        4.3.5 外部问题
    4.4 方法选择
5 基于EVA对于N公司财务绩效评价进行优化
    5.1 基于EVA的N公司绩效评价
        5.1.1 N公司指标计算
        5.1.2 基于EVA的N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5.2 N公司EVA绩效评价与传统绩效评价比较分析
        5.2.1 EVA值与净利润对比
        5.2.2 净资产EVA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5.2.3 EVA指标与其他传统指标对比
    5.3 EVA绩效评价的应用与不足
        5.3.1 EVA绩效评价应用的优势
        5.3.2 EVA绩效评价应用的不足
    5.4 N公司应用EVA绩效评价的建议
        5.4.1 细分以EVA绩效评价方法为基础的激励制度
        5.4.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5.4.3 注重自身财务管理,减少经营资金管理风险
        5.4.4 提升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
        5.4.5 合理分配科研技术开发投入,保障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5.4.6 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绩效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边际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2.1.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2.1.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2.2 互联网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2.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2.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3 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3.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3.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影响
        2.3.3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4 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2.5 企业规模对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影响
        2.5.1 企业规模对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
        2.5.2 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2.6 相关文献评述与潜在研究空间
第三章 网络市场渗透与企业市场势力
    3.1 引言
    3.2 数据和变量描述
        3.2.1 数据来源
        3.2.2 变量描述
    3.3 估计策略、逻辑及模型设定
        3.3.1 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估计
        3.3.2 估计策略、逻辑及实证模型
    3.4 实证结果
        3.4.1 基础回归结果
        3.4.2 进一步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销售、市场拓展与资源重配
    4.1 引言
    4.2 理论框架
        4.2.1 模型的基本设定
        4.2.2 网络销售渠道与多区域市场进入
        4.2.3 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
    4.3 数据和模型
        4.3.1 数据及变量
        4.3.2 实证检验策略及模型设定
    4.4 实证检验
        4.4.1 生产函数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4.4.2 网络销售对多区域市场进入的结构性冲击
        4.4.3 网络销售渠道对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冲击
        4.4.4 实证结论及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销售、企业规模与R&D竞争
    5.1 引言
    5.2 理论框架:一个基于创新锦标赛模型的解释
        5.2.1 模型设定
        5.2.2 比较静态分析
    5.3 数据和模型
        5.3.1 数据、变量和统计描述
        5.3.2 估计策略和模型
    5.4 实证检验
        5.4.1 主要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销售渠道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1 引言
    6.2 方法和数据
        6.2.1 变量和数据
        6.2.2 估计策略、方法和模型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主要结果
        6.3.2 稳健性检验
        6.3.3 进一步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涵义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涵义
        7.2.1 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营商环境的政策涵义
        7.2.2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政策涵义
        7.2.3 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涵义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家族企业经理人选择、制度安排与企业绩效 ——基于碧桂园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经理人
        二、家族企业
        三、制度安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经理人选择的研究
        一、经理人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经理人选择与企业绩效
    第二节 关于经理人选择困境的研究
        一、选择家族内部人员的风险
        二、选择外部职业经理人的风险
    第三节 关于制度安排的研究
        一、选择家族内部人员后的制度安排
        二、选择外部职业经理人后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现代企业成长理论
        四、人力资本理论
        五、差序格局理论
    第二节 家族企业经理人选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家族企业经理人选择机理分析
        二、选择家族内部人员与企业绩效
        二、选择外部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绩效
    第三节 制度安排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选择家族内部人员的制度安排与企业绩效
        二、选择外部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安排与企业绩效
第四章 碧桂园案例简介
    第一节 案例介绍
        一、案例公司简介
        二、接班人及经理人简介
    第二节 碧桂园经理人选择历程
第五章 碧桂园的经理人选择与制度安排
    第一节 经理人选择收益
        一、管理能力收益
        二、潜在收益
    第二节 经理人选择风险
        一、自利行为
        二、委托人授权问题
        三、家族企业融入问题
    第三节 制度安排的内容
        一、应对自利行为的制度安排
        二、应对授权问题的制度安排
        三、应对家族融入问题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 制度安排的效果
        一、提升企业收益
        二、控制企业成本与风险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选择适合企业现阶段发展的经理人
        二、推动家族内部人员与外部职业经理人联合治理
        三、选定经理人后应配备相应的制度安排以保障企业绩效
        四、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第三节 研究展望与局限性
        一、研究展望
        二、本文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7)经理人激励、风险感知与企业零负债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主要创新和改进
第二章 我国资本市场的零负债现象
    2.1 两个零负债案例
    2.2 我国零负债现象的整体描述
    2.3 我国零负债企业的特征描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零负债行为
    3.1 现代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3.2 财务保守行为文献回顾
    3.3 激励理论文献回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信贷:制度背景分析
    4.1 银行信贷的主渠道地位
    4.2 管制渐松的银行信贷
    4.3 上市公司身份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权激励、流动性风险感知与企业零负债行为
    5.1 股权激励与流动性风险简介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进一步分析
第六章 晋升激励、晋升风险感知与企业零负债行为
    6.1 晋升激励与晋升风险简介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分析
    6.5 进一步分析
第七章 企业零负债的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7.1 我国零负债企业的持续性分析
    7.2 企业零负债决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7.3 企业零负债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第八章 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界定
        一、竞争性国有企业
        二、经理人
        三、激励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研究
        二、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关系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的基础
        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三、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放权让利与精神激励
        一、放权让利改革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两权分离与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励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年薪制激励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国资监管与管理层持股激励
        一、国资监管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第一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经理人分类激励
        二、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
    第二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一、经理人具有双重身份
        二、政治晋升激励
        三、薪酬福利激励
        四、在职消费激励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
    第三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
        二、经理人双重身份未有效解决
        三、薪酬与企业业绩未有效挂钩
        四、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的作用有限
        六、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
        一、经理人角色和职能分析
        二、经理人的需求分析
        三、经理人的人性假设与行为分析
    第二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
        一、经理人激励的逻辑
        二、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
    第三节 基于大样本的定量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分析
        四、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案例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取
        二、案例选取与背景分析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治理与选聘制度
        二、薪酬与中长期激励
        三、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四、约束与退出机制
    第三节 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构建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经理人选聘制度
        一、公司治理制度
        二、经理人身份转化与选聘制度
    第二节 契约化的薪酬激励
        一、经理人薪酬契约
        二、经理人薪酬结构
        三、经理人绩效评价
    第三节 基于人力资本的经理人股权激励
        一、股权激励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二、股权激励的实施原则
        三、股权激励模式及其选择
        四、股权激励授予额度
        五、股权激励行权时效与业绩考核
    第四节 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一、事业平台激励
        二、声望和荣誉激励
        三、肯定与赞赏激励
        四、控制权激励
    第五节 经理人约束与惩戒机制
        一、市场声誉及法规制度约束
        二、自我道德与企业文化约束
        三、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保障条件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的经理人用工制度
        一、优化岗位体系并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
        二、规范劳动关系并妥善安置富余经理人员
    第二节 建立以业绩评价为主的人事制度
        一、创新组织结构并搭建事业平台
        二、建立科学公正的奖惩机制
    第三节 建立有效激励的利润分配制度
        一、建立经理人岗位责任薪酬制度
        二、加大对经理人的货币激励力度
    第四节 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一、转变重官轻商的传统观念
        二、建立完备的经理人信息库
        三、加快对经理人的评估和认证工作
    第五节 完善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一、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二、建立健康稳定的股票市场
        三、建立健全相关立法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央企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核心竞争力概念
        1.2.2 国有企业
        1.2.3 中央企业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整体思路
        1.3.2 样本选取
        1.3.3 分析方法
    1.4 结构的安排与创新
        1.4.1 结构安排
        1.4.2 创新内容
    1.5 相关文献综述
        1.5.1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1.5.2 国有企业人员管理机制
        1.5.3 国有企业创新能力
        1.5.4 国有企业效率问题
        1.5.5 国有企业竞争力综合性研究
第2章 研究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学竞争理论
        2.1.1 古典经济学竞争理论
        2.1.2 哈弗学派竞争理论
        2.1.3 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
        2.1.4 新奥地利学派的竞争理论
        2.1.5 可竞争市场理论
        2.1.6 交易费用理论
        2.1.7 马克思经济学竞争理论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2.2.4 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容归纳
    2.3 价值链理论
        2.3.1 价值链概念
        2.3.2 价值链理论发展
    2.4 产业链理论
        2.4.1 产业链理论的提出
        2.4.2 产业链理论的发展
第3章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3.2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的简单介绍
        3.2.2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3.3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3.3.1 指标评价制定原则
        3.3.2 层次分析法具体制定指标标准
        3.3.3 构建思路
    3.4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样本选取
        3.4.1 样本选取
        3.4.2 样本企业的相关介绍
    3.5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运算及结果
        3.5.1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3.5.2 创建判断矩阵
        3.5.3 各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3.6 评价结果
        3.6.1 指标评价结果
        3.6.2 评价结果概要分析
第4章 央企竞争力现状分析
    4.1 金属产品行业企业竞争能力现状
        4.1.1 金属产品产业范畴介绍
        4.1.2 我国金属产品行业相关评述
        4.1.3 金属产品行业企业发展情况
        4.1.4 金属产品样本企业的竞争能力分析
    4.2 炼油行业企业竞争力现状
        4.2.1 炼油产业范畴介绍
        4.2.2 我国炼油产业相关评述
        4.2.3 炼油企业发展情况
        4.2.4 企业样本竞争能力分析
    4.3 采矿和原油生产行业企业竞争力现状
        4.3.1 采矿和原油生产产业范畴介绍
        4.3.2 我国采矿和原油生产产业相关评述
        4.3.3 我国采矿和炼油企业发展情况
        4.3.4 采矿和原油生产行业样本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4.4 工程建筑产业企业竞争力现状
        4.4.1 工程建筑产业范畴介绍
        4.4.2 我国工程建筑产业相关评述
        4.4.3 我国工程建筑产业发展情况
        4.4.4 工程建筑产业样本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4.5 公共设施行业企业竞争力现状
        4.5.1 公共设施产业范畴介绍
        4.5.2 我国公共设施产业相关评述
        4.5.3 我国公共设施企业发展情况
        4.5.4 公共设施产业样本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4.6 车辆与零部件行业企业竞争力现状
        4.6.1 车辆与零部件产业范畴介绍
        4.6.2 我国车辆与零部件产业相关评述
        4.6.3 我国车辆与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
        4.6.4 车辆与零部件产业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第5章 影响央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5.1 历史因素
        5.1.1 历史负债问题
        5.1.2 企业人员老龄化问题
        5.1.3 企业办社会问题
    5.2 企业管理和体制因素
        5.2.1 企业经理人的选聘问题
        5.2.2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5.2.3 规模扩张与管理改革步伐不一致
        5.2.4 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健全工作未完成
    5.3 企业文化因素
        5.3.1 文化简述
        5.3.2 企业文化的作用
        5.3.3 企业文化培养现状
    5.4 企业创新因素
        5.4.1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5.4.2 企业管理创新因素
    5.5 企业品牌因素
        5.5.1 企业品牌简述
        5.5.2 企业品牌建设情况
        5.5.3 企业各因素对企业品牌建设的影响
第6章 提升央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6.1 摆脱历史包袱
        6.1.1 加强对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政策性扶持
        6.1.2 剥离企业办社会和厂办大集体
        6.1.3 摒弃粗放型发展方式
    6.2 企业管理和企业体制改革
        6.2.1 完善企业人员选拔制度
        6.2.2 加快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6.3 培养企业文化
    6.4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
    6.5 企业品牌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企业经理人的概念及其作用
        1.1.2 企业经理人的素质结构
        1.1.3 思想道德素质是企业经理人素质的灵魂
        1.1.4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
    2.1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
        2.1.1 思想素质的概念
        2.1.2 道德素质的概念
    2.2 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
    2.3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3.1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经理人思想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3.2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经理人道德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3.1 对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评析
    3.2 企业经理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3.2.1 部分企业经理人理想信念缺失
        3.2.2 部分企业经理人价值观错位
        3.2.3 部分企业经理人诚信缺失
        3.2.4 部分企业经理人社会责任感缺失
    3.3 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3.3.1 个人原因
        3.3.2 政治原因
        3.3.3 经济原因
        3.3.4 文化原因
        3.3.5 机制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经理人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的途径方法
    4.1 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学习
    4.2 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4.3 内省与慎独
    4.4 注重知行统一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立健全提高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机制
    5.1 建立企业经理人选拔机制
    5.2 建立企业经理人培训机制
    5.3 建立企业经理人信用机制
    5.4 建立企业经理人监督机制
    5.5 建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激励机制
    5.6 建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风险防范机制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为中国培养企业经理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框架及其改革路径[J]. 柳学信,王喆,张宇霖,牛志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2(01)
  • [2]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逻辑:从国家治理到公司治理[J]. 姜付秀,王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1(06)
  • [3]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D]. 贾杨柳.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基于EVA的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以N公司为例[D]. 于雪萃.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D]. 李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家族企业经理人选择、制度安排与企业绩效 ——基于碧桂园的案例研究[D]. 史涵文.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5)
  • [7]经理人激励、风险感知与企业零负债行为[D]. 王亚. 厦门大学, 2017(01)
  • [8]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D]. 童露. 云南大学, 2016(12)
  • [9]中国央企竞争力研究[D]. 周渤. 吉林大学, 2014(09)
  •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D]. 范伟.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为中国培训业务经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