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生活状况调查

中国记者生活状况调查

一、中国记者生存状态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韩隽[1](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张兰[2](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黄静[3](2019)在《我国新闻传播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公共治理对策》文中指出近年来,新闻事业发展迅猛,新闻传播组织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强信息不对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禁而不止,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对媒介公信力的塑造、对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良好道德风尚的确立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和危害。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了原因分析和治理对策研究。首先从新闻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出发,立足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分析和界定了研究对象,即新闻传播、道德失范、公共治理。继而从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现实出发,总结并概括了新闻传播中道德失范的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从公共治理和员工激励的角度探究了新闻传播中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媒介产业化、市场化并不是产生道德失范的“原罪”,我国新闻传播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新闻机构和第三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公共治理模式并没有得以在我国新闻传播行业建立,其结果就是新闻传播行业的自律和他律形式上虽存在、实质上并不能有效运行,这就给予了道德失范现象以滋生的空间和余地。最后在分析国外治理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的基础上,依据前文的原因分析,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提出了治理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对策,即完善行业自律、建立他律机制、治理主体多元化、变革治理理念、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

冯淑闲[4](2019)在《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文中指出从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至今,记者节已经走过19个年头。“记者节”设立的意义除了保障记者的权益、凸显职业重要性外,它更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公共讨论平台,使其能够围绕新闻产品、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评判标准”和新闻“伦理”、“信念”等专业问题进行专业讨论,这不仅促进了新闻界共识的凝聚和新闻价值观的构建,还推进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沦陷,记者的“权威性、神秘感甚至使命价值”被颠覆,传统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基础遭受冲击,媒体人的价值观念、情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媒体人记者节言论表达是关注记者职业角色、规范和新闻理想的生动素材,本文对2000年记者节成立至今,共19个记者节的媒体人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历时性研究,以发现从媒体黄金时代走来的媒体人在经历媒体融合、转型,到媒体寒冬的过程中,职业理念、媒体图景的变迁,并由此展现中国职业媒体人的职业沉浮及新闻行业发展轨迹。本研究对收集到的652个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从表层来看,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媒体人言论表达数量明显增多,而管理层、行业精英的依然是记者节话语的主要写作方,媒体人的关注话题从新闻本身逐渐延伸到媒体人生存、出路的问题。从中层来看,中国新闻人的记者节话语实践实际上就是“新闻理想话语”实践,新闻理想基于不同的媒体环境被不断地被调整和建构,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新闻理想的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第二阶段2008——2012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到2013——2018年为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媒体人在这三个阶段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理想”的构建策略,分别通过“继承/传承”新闻理想、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运用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等策略获得言说合法性、文化权威。然时易势迁,基于个体存在而阐发的“理想情怀”跟不上社会变迁,基于集体主义存在的理想形式——新闻使命感成为主流的新闻理想。

郑明鸿[5](2019)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樊亚平将职业认同理论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进行研究,拉开了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关于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的序幕。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是记者本人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一因素的变化都将有可能使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发生改变。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为未来媒体融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对新闻记者职业认同产生了哪些影响,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在本研究中,笔者以职业认同理论为理论视角,以樊亚平提出的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的四个维度为研究维度,以重庆市新闻记者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结合内容分析和文献分析,对媒体融合大环境下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试图找到提升重庆市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忠诚度的有效途径,促进重庆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稳定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如下,1)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爱好是调查对象选择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主要原因;2)调查对象的工作满意度一般,但表示满意的调查对象的占比要高于表示不满意的调查对象的占比,性别、供职媒体行政级别、供职媒体类型、婚恋关系等自变量与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相关;3)调查对象的职业忠诚度较低,近7成的调查对象都曾经有过或正有离职、跳槽或转行的意愿,工资收入低和不看好新闻记者行业的职业前景是主要原因;4)调查对象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是工资收入太低和实际工作与新闻理想差距太大;5)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选择以“新闻民工”来形容自己,约3成的调查对象则将新闻记者视为一份普通的工作;6)大多数调查对象将信息传达者、政策解读者和寻求事实真相的告知者看作当下记者的主要社会功能;7)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帮助公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和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当下记者的主要社会价值;8)在调查对象看来,确保事实准确和报道客观是最重要的职业素养;9)调查对象对职业前景整体持乐观态度,但超过7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闻记者需要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以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挑战。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决定着他们是否明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并从内心出发去珍视这些价值,坚守这些东西。根据研究发现,笔者从社会大众、新闻媒体和记者本身三个角度切入,结合媒体融合的大环境,针对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新闻媒体单位应该改善薪酬体系,将记者从业年限纳入计酬标准,并将计酬方式和公务员等行业的计酬方式彻底区分,并将业务培训常态化;其次,作为“受者”的社会大众应该给予作为“传者”的记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最后,记者本身应该正视工作压力,增强自主学习。

戴海波[6](2018)在《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从2004年开始,"新闻民工"这一词汇进入学界和业界的视野。在新媒介环境下,"记者民工化"仍在继续。在对记者的角色认知及变迁、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形成机制等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发现,这些研究往往从传媒市场化和传媒制度两个层面去分析记者新闻民工的角色认知及其形成原因,忽略了新闻生产的过程以及记者作为劳动者的面向。记者"新闻民工"的角色认知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体制和政治改革对记者新闻理念产生的影响,也彰显了在生存理性和经济利益实践逻辑作用下,记者的"劳动者"身份以及记者与媒体劳动关系的结构性紧张。对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分析应该回归到记者作为劳动者的本体论层面。

杨梦晴[7](2018)在《中国媒体的普利策新闻奖报道(2005-2016)及其媒体间关系建构》文中指出中美媒体关系的研究聚焦于史料研究和他者形象研究,本研究试图引入中西新闻比较研究中的接受研究视角,从中国新闻媒体对美国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专业理念的接受维度考察中美两国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 2005年至2016年中国媒体对普利策新闻奖的报道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文本分析与话语分析法观察中国媒体是如何建构关于普利策新闻奖的议题的。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媒体对普利策新闻奖的报道整体上分为事实性议题框架、评价性议题框架和衍生性议题框架;超过样本总数一半以上的事实性议题,与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辞的议程亦步亦趋;在评价性议题框架中,中国媒体通过隐喻、举例、短句、描述等手法建构了新闻业务的操作样板、公共利益的价值导向、新旧媒体交锋、新媒体语境下的行业风向标四个话语议题;在样本数量较少的衍生性议题中,出现了对普利策新闻奖的质疑和带有意识形态的话语。通过对报道的话语分析,本文观察到,中国媒体建构了与美国媒体在新闻业务和职业道德上的认同关系、新闻理念和新闻发展上的协商关系,呈现出强认同、弱协商的中美媒体间关系特征。本研究同时将中国媒体的普利策新闻奖报道放之于媒介生态的语境之中,认为中国新闻媒体对西方新闻专业理念并非全盘接受,而是建立在文化自主性立场上的有选择的接受。对新闻业务和职业道德的认同同时带有反思性特征,对新闻理念和新闻发展的协商过程之中带有再语境化、否思性等本土化特征。实现了从主体缺位到自主性的转型,再到新媒体语境下的主体间性的转向。因此,本文认为,学界对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范式对于中国新闻界的单向度影响的焦虑是多余的,中国媒体对于普利策新闻奖的选择性接受是历史的、社会的媒介生态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本文认为,中美媒体只有建立真正理性、健康的中美媒体关系才有利于实现自我和他者的共同合作与发展。这就需要中美媒体间既避免“唯我论”,又要避免“他者是自我的地狱论”,走向伦理的对话与互惠性理解。

蔡腾[8](2017)在《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生存状态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媒体人的生存问题自新闻业产生以来就有之,比如工作压力大、人身风险高、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等。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压,传统媒体人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呈现出来的问题将更加深刻、复杂和多样。在生存质量方面,传统媒体人的工作压力加大、经济收入下滑、身心健康堪忧、权利保障滞后;在心理焦虑方面,传统媒体人对个人的能力、职业的前景和职业的价值都充满了焦虑和困惑;在自我认同方面,传统媒体人认为自身的社会地位在下降,职业忠诚度也在下滑。这些问题既有传统因素的沿袭,又有新环境因素的困扰,因而比较复杂和棘手。新闻传媒工作本身“求真求快”的特点使得新闻工作比其他工作要艰难些,再加上一直以来法律在媒体人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使得传统媒体人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另外,在新媒体崛起的生态环境下,传统媒体在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的落后,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技能方面的缺乏,使得传统媒体转型比较艰难。面对这种生存困境,传统媒体人又缺少自我调解能力,因而焦虑不可避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传统媒体、个人、国家共同努力。传统媒体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新媒介人才,加快媒介转型的步伐;个人除了学习新媒体技能和自我纾解焦虑的方法外,还要重拾职业信心、适时转型到其他行业;国家要设立媒体人权益保护法,使采访权真正有法可依;记协应发挥实际效用,而不是口头上的参与新闻建设、规范新闻活动。

蒋雅楠[9](2017)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的职业心态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重构了新闻传播业的大环境,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心态正因此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新闻业同样产生着重大而难以估量的影响。产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即是本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内容。为此,本文以职业社会学为研究视角,以南昌市新闻从业人员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在职业选择、职业认知、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心态转变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这种转变对自身以及新闻业正在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媒体新闻人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稳定性降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付出与回报的不匹配、职业行为的受限、职业声望的降低、职业专业化程度削弱等是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传统媒体精英加速离职,新闻内容生产面临危机,甚至陷入困境,传统媒体急剧衰落的趋势在所难免。

郭佳[10](2019)在《传统媒体人离职现象对传统媒体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离职现象层出不穷,从最初少数几位媒体人离职,到近几年媒体人团队化的出走现象突出形成离职热潮,传统媒体人离职事件频发,其背后的原因、离职后发展以及影响等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近十年总共有20万左右的传统媒体人已经离职。大量媒体人集体出走,事实上也是中国传统媒体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不仅折射出传统媒体人在当下面临职业生涯困局,传统新闻业也同样遭遇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困境。本文首先结合对离职媒体人深度采访以及知名媒体人离职时所发表的离职告白文本进行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探究媒体人离职现象折射出的媒体行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发现影响媒体人的职业选择意愿或是促使他们选择离职的原因集中在四个方面:薪酬制度不合理(收入太低)、职业压力大(绩效考核制度严苛以及报道空间受限)、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缺乏培养体系)、传统媒体运营能力不足(管理制度粗放)等问题。其次将离职的传统媒体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91位离职传统媒体人为样本对其离职路径进行追踪,试图描摹出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媒体人离职现状;发现媒体人离职后的发展主要分为两类,离职不转行,媒体人去往新的平台继续从事新闻生产与传播工作,离职转行,传统媒体人离开传统采编新闻行业,去往新的工作领域。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方法来调查和分析传统媒体从业者以及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意愿和职业认同。由此探讨媒体人离职事件频繁发生对传统新闻业、对传统媒体的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发现,传统媒体人离职事件频发会降低传统媒体组织对传媒人才的吸引力,媒体从业者以及传媒学生作为传媒组织的发展源动力,他们受离职事件频发的影响对传统媒体的职业选择意愿并不强烈,对新闻职业的认同感也较低。最后,笔者从媒体人离职背后的动因来探讨传统媒体加强人才吸引力应对策略,并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传统媒体应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二是传统媒体应建立合理的薪酬及用人制度,三是健全媒体从业者的培养体系以助传统媒体人深化职业化发展。本文以媒体人离职现象研究为主轴,从现象回归本质探讨媒体人离职事件频发对传统新闻业、对传统媒体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给出针对性应对策略。媒体人离职研究是观察新闻业变迁的一个鲜活视角,以此能看到传统媒介生态在当下发生的变化以及面临的困境,对于传统媒体如何加强人才激励措施和挽留人才也具有现实意义,对于解读传统新闻行业未来发展大有裨益。随着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人离职未来仍值得继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二、中国记者生存状态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记者生存状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1.4.2 解决措施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1.5.1 论文结构
        1.5.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2.1.1 研究对象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2.2.1 场域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4.1.1 “认同”的概念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5.2.1 新闻品质下降
        5.2.2 职业失范频发
        5.2.3 “离职潮”时现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6.2 预备性研究
        6.2.1 深度访谈法
        6.2.2 扎根理论
    6.3 实证检验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7.2 变量的测量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8.1 数据分析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8.2 研究假设检验
        8.2.1 相关分析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8.3 管理建议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中文期刊论文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文献
    五、其他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二、对专家的访谈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我国新闻传播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公共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新闻传播
        2.1.2 道德失范
        2.1.3 公共治理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媒介社会责任理论
        2.2.2 公平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现实表现
    3.1 新闻寻租
        3.1.1 有偿新闻
        3.1.2 有偿不闻
        3.1.3 新闻式广告
        3.1.4 新闻敲诈
    3.2 真实性缺失
        3.2.1 虚假新闻
        3.2.2 新闻炒作
    3.3 媒介审判
        3.3.1 煽动非理性情绪
        3.3.2 干扰司法独立
    3.4 人文关怀缺失
        3.4.1 漠视生命
        3.4.2 新闻歧视
        3.4.3 新闻逼视
    3.5 品位庸俗,追求新奇耸动
        3.5.1 新闻庸俗化
        3.5.2 渲染感官刺激
4 新闻传播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
    4.1 缺乏行业自律
        4.1.1 缺乏行业自律规范
        4.1.2 尚未广泛建立行业自律机构
    4.2 他律机制缺位
        4.2.1 政府部门新闻立法滞后
        4.2.2 第三部门尚不能开展行业监督
    4.3 治理主体单一
        4.3.1 政府部门过多参与具体业务
        4.3.2 媒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公共治理参与度低
    4.4 治理理念滞后
        4.4.1 治理理念落后于产业市场化步伐
        4.4.2 政府部门对新闻传播规律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4.5 外部坏境影响责任践履
        4.5.1 盲目追逐短期利益
        4.5.2 从业者生存环境堪忧
5 发达国家治理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经验和启示
    5.1 发达国家治理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经验
        5.1.1 新闻立法和行业规范
        5.1.2 事实核查制度
        5.1.3 新闻督察员制度
        5.1.4 新闻评议制度
    5.2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2.1 述评事实核查制度和新闻督察员制度
        5.2.2 述评新闻评议会制度
        5.2.3 国外新闻传播的自律与他律
        5.2.4 道德失范公共治理职责划分
6 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公共治理途径
    6.1 完善行业自律
        6.1.1 制定具有实操性强行业规范
        6.1.2 鼓励媒介设立自律机构
        6.1.3 加强从业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
    6.2 建立他律机制
        6.2.1 推进媒介公共治理法治约束机制
        6.2.2 完善新闻评议制度
        6.2.3 鼓励社会监督
    6.3 治理主体多元化
        6.3.1 明确政府部门治理主体的主导地位
        6.3.2 引导媒介机构主动参与
        6.3.3 行业协会积极履职
    6.4 治理理念变革
        6.4.1 政府职能由“划桨”向“掌舵”转变
        6.4.2 把握议程设置主动权
    6.5 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
        6.5.1 统一经济利益和社会公益
        6.5.2 关注从业者生存状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记者节
        1.3.2 职业角色定位
        1.3.3 身份认同
        1.3.4 新闻理想
        1.3.5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4.2 样本的收集方法
        1.4.3 方法选择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记者阐释性话语的研究
    2.1 国内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1.1 媒体人利用节日阐释身份认同
        2.1.2 媒体人利用节点性事件和特殊阶段阐释
        2.1.3 媒体的理念和行为告别阐释性文本
    2.2 国外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2.1 阐释社群和意义建构
        2.2.2 记者阐释性话语和新闻权威
    2.3 国内外记者角色定位研究
    2.4 研究述评:缺乏全局的、宏观的变迁研究
3 “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内容特征
    3.1 文本基本特征
        3.1.1 数量变化趋势:节点特征明显
        3.1.2 发布主体特征:党媒占比超五成
        3.1.3 写作者身份特征:管理层、行业精英共同占比超三成
    3.2 文本内容的总体特征
        3.2.1 讨论焦点:从集体的“使命”到个体的“理想”交替
        3.2.2 讨论主题:以节日表达和角色规范为主到媒体转型讨论
        3.2.3 关注问题:从基础性的行业问题到媒体生存问题
4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新闻理想”的话语实践
    4.1 2000 ——2007 年: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
        4.1.1 构建策略:象征式继承和传承
        4.1.2 新闻理想的内涵:集体主义的使命和基于个体存在的理想并存
        4.1.3 新闻伦理的构建和记者权益的意识觉醒
    4.2 2008 ——2012 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
        4.2.1 构建策略: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
        4.2.2 新闻理想的内涵:突发事件报道下媒体人的“理想话语”
        4.2.3 新媒体带来全民记者的角色思考
    4.3 2013 ——2018 年: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
        4.3.1 新闻业的丑闻危机与媒体公信力的崩盘
        4.3.2 构建策略: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
        4.3.3 新闻理想的内涵:共识的再形成和新闻使命感的构建
5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再认识
    5.1 记者节“理想话语”的作用:“共识”的营造和个人身份认同构建
        5.1.1 构建个体的社会存在:抒情作为解决方案
        5.1.2 寻求群体的身份认同,凝聚机构内部的共识
        5.1.3 凝聚行业共识,构建职业共同体
        5.1.4 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
    5.2 影响中国新闻人“理想话语实践”因素
        5.2.1 宏观环境:政策改变和媒介技术发展决定新闻行业的大环境
        5.2.2 中观组织:架构调整影响记者的“存在方式”和“理想基点”
        5.2.3 个人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背景
    (二)研究创新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和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设计
    (一)重庆媒体概况简介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三)问卷调查基本数据统计
    (四)访谈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二、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一)从业缘起与动机:专业对口和兴趣爱好为主
    (二)职业情感与忠诚度:在坚守与离开之间游离
    (三)自我身份认同:新闻民工逐渐取代无冕之王
    (四)新闻或新闻职业认知:功能、价值、行为、素养和前景认知
三、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的反思
    (一)处于游离状态的职业认同
    (二)反思:提高新闻记者职业认同需三方合力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致谢

(6)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民工”———记者的角色认知危机
二、记者的角色认知及变迁
三、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形成机制
四、回归劳动———对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重新解读

(7)中国媒体的普利策新闻奖报道(2005-2016)及其媒体间关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为什么关注中美媒体间的关系
        1.1.2 为什么关注普利策新闻奖
        1.1.3 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1.2.2 普利策新闻奖研究综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样本
        1.3.2 研究方法
2 中国媒体对普利策新闻奖的话语建构分析
    2.1 事实性议题的话语分析
    2.2 评价性议题的建构主义立场话语分析
        2.2.1 话语诠释包一:新闻业务操作的样板
        2.2.2 话语诠释包二:公共利益的价值导向
        2.2.3 话语诠释包三:新旧媒体交锋
        2.2.4 话语诠释包四:新媒体语境下的行业风向标
    2.3 衍生性议题的话语分析
        2.3.1 对普利策新闻奖的质疑
        2.3.2 意识形态框架下的衍生议题
3 从普利策新闻奖报道看中美媒体间关系的建构
    3.1 新闻业务和职业道德上的认同关系
        3.1.1 单向性认同
        3.1.2 反思性认同
    3.2 新闻价值理念和新闻发展上的协商关系
        3.2.1 新闻价值理念的“再语境化”协商
        3.2.2 基于共同经验、共同利益的协商
        3.2.3 否思性协商
    3.3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总结:中国媒体对普利策新闻奖的选择性认同与协商是基于自我立场的意义建构
    4.2 讨论与建议:走向伦理的对话与互惠性理解
    4.3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8)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0.1.1 研究缘起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
        0.2.2 国外研究
    0.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之处
第1章 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生存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基本状况
        1.1.1 受访者年龄
        1.1.2 受访者从业时间
        1.1.3 受访者学历
        1.1.4 受访者的专业背景
    1.2 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工作状况
        1.2.1 收入状况
        1.2.2 工作压力状况
        1.2.3 健康状况
        1.2.4 社会保障状况
        1.2.5 工作环境状况
    1.3 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对工作的感知和评价状况
        1.3.1 工作满意度状况
        1.3.2 职业价值观状况
        1.3.3 对社会地位的认可度状况
        1.3.4 工作热情度状况
        1.3.5 职业忠诚度状况
第2章 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生存现状问题研究
    2.1 生存质量的问题
        2.1.1 工作压力加大
        2.1.2 经济收入下滑
        2.1.3 身心健康堪忧
        2.1.4 权利保障滞后
    2.2 心理焦虑问题
        2.2.1 对个人能力的焦虑
        2.2.2 对职业价值的焦虑
        2.2.3 对职业前景的焦虑
    2.3 自我认同问题
        2.3.1 社会地位下降
        2.3.2 职业忠诚度不高
第3章 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生存现状成因探究
    3.1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
        3.1.1 传统媒体的萎缩
        3.1.2 新媒体的冲击
    3.2 媒体的不作为
        3.2.1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后
        3.2.2 新技术的缺失
    3.3 法律和工作性质的制约
        3.3.1 媒体人权益保护的缺失
        3.3.2 新闻传媒工作本身的限制
    3.4 个人能力的禁锢
        3.4.1 媒体技能的缺失
        3.4.2 自我调节能力的缺乏
        3.4.3 新闻理想的淡漠
第4章 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生存现状对策探究
    4.1 媒体的突围
        4.1.1 加快融合转型的步伐
        4.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1.3 对媒体人进行培训
    4.2 媒体人的自我突破
        4.2.1 提高综合能力
        4.2.2 加强自我调解
        4.2.3 重拾职业信心
        4.2.4 适时行业转型
    4.3 法律和记协的跟进
        4.3.1 法律的出台
        4.3.2 记协发挥实际效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生存状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9)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的职业心态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职业社会学的应用研究
        1.3.2 关于新闻人心态变化的研究
        1.3.3 新闻人职业转型及离职的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职业社会学
        1.4.2 职业声望
        1.4.3 职业倦怠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统媒体新闻人职业心态现状
    2.1 职业满意度下降
        2.1.1 过去职业满意度较高
        2.1.2 如今职业满意度下降
    2.2 职业稳定性降低
    2.3 职业倦怠
        2.3.1 量表的测量
        2.3.2 三个维度的倦怠情况
第三章 传统媒体新闻人心态变化因素分析
    3.1 职业内部系统因素
        3.1.1 职业选择:“新闻理想”的幻灭
        3.1.2 职业酬劳:付出与回报不匹配
        3.1.3 职业行为控制
    3.2 职业与社会的关系因素
        3.2.1 职业声望降低
        3.2.2 职业专业化程度削弱
第四章 新闻人心态变化造成的影响分析
    4.1 坚守者得过且过
    4.2 精英出走
    4.3 传统媒体发展前景堪忧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思考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1:深度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附2:深度访谈提纲
附3:南昌传统媒体新闻人心态状况调查

(10)传统媒体人离职现象对传统媒体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概念界定
        1.3.1 传统媒体
        1.3.2 离职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内关于媒体人离职研究
        1.4.2 国内外关于传统媒体人才吸引力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深度访谈
        1.5.3 问卷调查
    1.6 .研究创新
2.传统媒体人离职现状
    2.1 传统媒体人离职概况
    2.2 传统媒体人离职原因
        2.2.1 个人因素
        2.2.2 企业组织因素
        2.2.3 社会因素
    2.3 传统媒体人离职后的发展
        2.3.1 离职不转行,继续从事新闻工作
        2.3.2 离职转行,不再从事新闻工作
3.传统媒体人离职对传统媒体人才吸引力影响研究
    3.1 .对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影响
        3.1.1 统计样本概述
        3.1.2 媒体人离职事件频发搅动媒体从业者的军心
        3.1.3 媒体人离职事件频发影响传统媒体从业者职业忠诚度
        3.1.4 传统媒体从业者职业认同感淡化
        3.1.5 传统媒体人离职因素和就业选择因素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影响
        3.1.6 结论
    3.2 对传媒学生的影响
        3.2.1 统计样本概述
        3.2.2 传统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号召力降低
        3.2.3 媒体人离职事件频发淡化传媒学生职业认同感
        3.2.4 研究结论
4.从离职研究探讨传统媒体加强人才吸引力应对策略
    4.1 传统媒体应创新管理机制
        4.1.1 整合采编资源,配套现代化管理机制
        4.1.2 创新媒体内外部引进机制,提高人才吸引能力
        4.1.3 借鉴企业项目运作模式,提高媒体运营管理能力
    4.2 建立合理的薪酬及用人制度
        4.2.1 创新媒体绩效薪酬制度
        4.2.2 健全和谐的用人机制
    4.3 健全对媒体从业者的培养体系
5.总结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表1.91位离职媒体人样本
附录表2.13位离职媒体人访谈记录表
附录表3.调查问卷1
附录表4.调查问卷2
致谢

四、中国记者生存状态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2]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3]我国新闻传播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公共治理对策[D]. 黄静. 扬州大学, 2019(02)
  • [4]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D]. 冯淑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D]. 郑明鸿.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J]. 戴海波.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7]中国媒体的普利策新闻奖报道(2005-2016)及其媒体间关系建构[D]. 杨梦晴. 武汉大学, 2018(06)
  • [8]河北省省级传统媒体人生存状态研究[D]. 蔡腾. 湘潭大学, 2017(02)
  • [9]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的职业心态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D]. 蒋雅楠. 南昌大学, 2017(05)
  • [10]传统媒体人离职现象对传统媒体人才吸引力的影响研究[D]. 郭佳.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中国记者生活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