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唐代子城考古有重大发现

宁波唐代子城考古有重大发现

一、宁波唐代子城考古有重大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阳[1](2021)在《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文全面收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的长沙窑瓷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类型、特征、年代、流布以及长沙窑的生产性质等问题。第一章介绍了国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瓷器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术史作简要回顾。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产品的类型,将所有产品分为二十五大类,其中执壶、罐、碗是最主要的三类产品,此外还有盘、碟、盒、水盂、水注、灯、枕、瓷塑等,每一大类下再细分若干类型,通过表格和图片全面展示考古材料。第三章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特征和年代。长沙窑瓷器多数呈灰白胎,以单色青釉为主,高温釉上彩和模印贴花产品最具特色。其始烧于8世纪中期,衰落于10世纪中期,9世纪早中期为其盛烧期。第四章探讨了长沙窑瓷器的流布问题。长沙窑瓷器流布范围广泛,北抵中国东北,南及西沙群岛,东至于海,西达成都平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较为零散。在此基础上勾勒出长沙窑瓷器的运销路线,大体可分为南北两线,甲线沿湘水北上入长江,向东可至扬州,向西可抵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沿汉水北上可至梁州(今陕西汉中),经陆路达长安(今陕西西安)。此外从扬州北上可沿邗沟、通济渠直达两京地区,也可出海南下至广州和海外地区或北上至山东半岛、渤海国和东亚诸国。乙线可溯湘水而上,经灵渠至桂州(今广西桂林),再沿漓水或白石水入郁江至广州后出海。而在诸多线路中,潭州(今湖南长沙)——扬州一线应为主要运输路线,其它路线均属支线,这些线路共同构成长沙窑的贸易网络。除贸易外,进贡、个人携带可能也是其传播方式。使用对象有平民、中下级官吏和僧侣,但也受到一些高等级官吏甚至是宫廷青睐。政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丰厚的利润促使长沙窑产品大规模运销。第五章结合国内外出土长沙窑瓷器,对长沙窑的生产性质进行探讨,认为海外市场在长沙窑市场份额中占比较小,其更应是一个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窑场。

张星[2](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王曦月[3](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汪艳[4](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付亚瑞[5](2019)在《长江下游地区宋元时期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以出土瓷器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已开始进行对外交流,经隋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更为频繁,对外贸易极其繁盛。对外贸易可以通过海路运输和陆路运输两种形式来实现,相比于陆路来说,海路运输有其优势,比如,运输量大,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港口作为海路运输中的重要一环,在海路运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江下游地区位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宋元时期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手工业发展繁荣,随着宋室南迁,其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增加税收,中央政府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并设置市舶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一时间,杭州、明州(庆元)、青龙镇、上海镇、刘家港等港口相继出现,对外贸易如火如荼。瓷器与同为对外贸易中大宗商品的茶叶、丝绸相比,以其易保存的特征得以为后世所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瓷器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港口间的联系,因此以瓷器为载体进行长江下游地区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对于研究宋元时期该地区港口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概述,首先,列举长江下游地区港口码头类遗址以及市区的墓葬、窖藏、遗址等资料;其次,概述关于长江下游地区港口的研究成果;最后,阐述选题原因。第二章概述长江下游地区港口码头类遗址出土瓷器的材料,并尝试分析考古材料所见的港口兴衰。第三章通过概述港口所在市区的墓葬、窖藏、遗址等出土瓷器的材料,并和港口码头类遗址出土的瓷器进行对比,以观察一个地区的消费用瓷和贸易瓷之间的联系。第四章为相关问题研究,首先,说明瓷器的运输路线,以此为线索分析港口之间的联系;其次,以相关沉船出土的瓷器材料为线索,分析宋元时期长江下游诸港口在海外贸易中发挥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局限性。

梁克敏[6](2018)在《唐代城市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聚落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唐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市管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城市已多有研究,但对唐代城市管理的研究则局限在长安市场和治安等领域。事实上唐代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尚有不少领域值得探讨。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都城和地方城市的管理,对推进唐史研究和深化对唐代社会的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夏商周三代初步形成,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至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在唐代289年间,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都奠定了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唐代城市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唐王朝在宏观上对城市的设置和等级均有管理,形成了都城——州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从微观上看,唐王朝对都城、地方城市规划的决策、编制和执行过程也有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城市生活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内容,故而经济管理在唐代城市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唐王朝十分重视市场管理,制定了废置市场的法令,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定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的监控和市场秩序的管理。在手工业方面,唐王朝加强对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设置了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并对工匠征调、原料供应、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对私营手工业者推行一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匠籍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唐代私营手工业中还出现了自治性的“行”,在私营手工业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正仓、常平仓、义仓等城市仓库的管理,在仓库的设置、管理机构及查验受纳、贮藏保管和验符出给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举措。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因而城市的社会管理也显得相当重要。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社区、治安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城市人口管理,是对城市在籍人口户籍的编撰和管理,也包括对国内移民和入唐的外来使臣、商人、僧侣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涉及“坊”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坊的管理职能及一些城市中的新罗坊、蕃坊等入唐侨民社区管理。城市治安管理,表现为对两京及地方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唐律对危害治安行为的惩处规定,坊里团保制度的实施,宵禁制度和私藏兵器制度的推行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则表现为对城门墙垣、道路桥梁、沟渠井泉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及运行的管理。城市不仅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宗教等集中的文化中心。因而唐王朝也很注意城市的文化管理。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是以官学为主要对象。中央官学的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入学、教学、生活及留学生的管理,地方城市的官学则由当地的博士等相关官员进行管理;对私学唐政府一直持鼓励包容的政策。唐代城市宗教信仰的管理者有崇玄署、祠部、州府功曹等行政机构及三纲、僧录、道门威仪等僧道官,在管理内容上则对寺观建设和僧道出家都有一定的管控,制定有处罚僧道违戒犯法行为的法令,唐政府对摩尼教、祆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及民间信仰也有管理。生态环境对城市也有重大的影响,故唐代曾采取一些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唐政府设有虞部、司农寺等相关管理机构,且颁布断屠钓禁令、建立保护区、重视城市绿化,唐律中也有维护城市公共卫生的规定。城市经常会遭受到水、旱、火等灾害及战争的破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唐政府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都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城市有效应对各种危机,减少损失。唐代城市管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央集权式分级管理和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二是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管理主体,三是管理方法上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律的和经济的管理方法应用增多。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主要是以人为本和以法治城管理理念的出现,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唐代城市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城市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唐代城市管理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并对今天的城市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历史学和城市管理学的理论对唐代城市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把地方城市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二,扩大了唐代城市管理研究的范围,将城市宏观规划、文化、社会、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等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中。

张雪葳[7](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邬莎[8](2017)在《宁波古代城市规划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代宁波的城市规划史研究,可以透视古代水乡港口城市类型的规划特征,完整体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阶段,丰富并深化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历史的整体研究。使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及历史地图转译等方法,构建以纵向时间轴为线索的基本脉络,确立以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制度、城市规划思想为中心的主题内容。采取断代阶段划分的方式,分析不同阶段的宁波城市规划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阶段城市规划的历史传承,对比同类型、不同等级城市的规划异同,探索历史进程中、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变化及其原因。主体内容按划分的阶段分3个部分:一,唐城奠基:“子·罗”双城格局形成。分析唐代明州“中心+片区”空间结构的形成,探讨唐代宁波“子城制度”的形成、“水乡特色”的坊市规划制度的设立以及前沿的罗城城墙规制的探索,分析“堪舆风水学”的一整套思想理论与设计方法在子城规划中的运用、因地制宜与尊重自然的思想在罗城规划中的作用以及坊市制度下以子城为核心的“中心式布局”思想模式的使用;二,宋-元转型:子城消失与坊市规划制度变革。分析这一时期政治职能外溢、祭祀功能分散以及港区空间转移等现象,发现城市空间结构较唐代发生“双中心-分散式”的变化,认为宋元是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重组的漫长时期。以此为基础,分析子城制度嬗变与坊市规划制度变革的过程。提出新的厢坊制度是用全新的“方位区划”取代“中心区划”布局模式的过程,宋元是这种布局模式的试验期和调整期。提出空间布局及制度变化的根源是官居隔离思想的逐渐消失;三,明-清演进:街巷制度成熟与空间秩序确立。分析全面的商业网络建构、街巷系统建立及分区格局确立的过程。“北政”是子城选址的延续、历史时期政治职能加剧及儒学礼制建筑发展等作用;“东商”是港贸发展及港口空间的“磁力”;“西居”则与公共游园形成、明清“宅第”盛行及北政、东商的格局限定等有关。明清是街巷(厢坊)规划制度成熟、深化及空间秩序完全确立的时期,是空间发展规律与人为适当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提出,宁波古代城市规划史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中后期这一发展阶段及州府级地方城市规划的阶段特征,州府城市的定位超越了水乡肌理、港城等特性,创造了行政、军事职能较经济发展的绝对权威,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特有性质;古代宁波为近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形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宁波所城市历史的延续性,亦是中国城市历史的缩影。

李常生[9](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表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陈饶[10](2016)在《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城镇发展区域性与综合性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大运河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位于首轮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江苏省域内。因此,论文针对江淮东部地区城镇的发展历史展开研究,意图在中央倡导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适时总结过去的城镇发展历史、城镇化经验、思考城镇发展的演变历程,应能更好地明确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首先,论文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宋、明清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等方法对江淮东部城镇的发展历史进行历时性论述,并从形成区划、城镇分布密度及城镇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对各时段的城镇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在历时性研究基础上,论文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影响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各历史要素进行分类提取,并对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叠加比较分析,构建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进而总结江淮东部城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及因盐业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论文对每个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城镇体系的变迁和特点,城镇的内部空间形态变迁进行逐一剖析,最后基于历史的视角对每个城镇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二、宁波唐代子城考古有重大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唐代子城考古有重大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第二章 长沙窑瓷器的类型
第三章 长沙窑瓷器的特征与年代
    第一节 特征
    第二节 年代
第四章 长沙窑产品的流布
    第一节 流布范围
    第二节 传播路线
    第三节 传播方式
    第四节 使用对象
    第五节 传播动因
第五章 长沙窑性质再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佛教的概念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1.3.3 风景区的概念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1.4.5 小结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1.1 文献查阅法
        1.6.1.2 实地调研法
        1.6.1.3 学科交叉法
        1.6.1.4 归纳总结法
        1.6.2 技术路线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3.1 秦汉时期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2.1 三国时期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3.2.1.2 航运的发展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3.2.2 两晋时期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3.2.3 南北朝时期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3.2.4 小结
    3.3 隋唐时期
        3.3.1 历史背景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3.3.7 小结
    3.4 五代吴越时期
        3.4.1 历史背景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3.4.5 小结
    3.5 宋元时期
        3.5.1 历史背景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3.5.2.2 禅宗鼎盛
        3.5.2.3 律宗
        3.5.2.4 净土宗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3.5.5.1 月湖风景区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3.5.5.3 灵山风景区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3.5.6 元代时期
    3.6 明清时期
        3.6.1 历史背景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3.6.5 小结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3.7.1 历史背景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3.8 本章小结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4.1.1.1 位于山下
        4.1.1.2 位于山腰
        4.1.1.3 位于山巅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4.1.2.1 借湖景
        4.1.2.2 借江景
        4.1.2.3 借瀑景
        4.1.2.4 借海景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4.3.2.1 楹联匾额
        4.3.2.2 以诗词点题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4.4.1 摩崖石刻
        4.4.2 浮屠(佛塔)
    4.5 本章小结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5.2.2.2 院落式布局
        5.2.2.3 散点式布局
        5.2.2.4 集锦式布局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5.3.2 空间的对比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4)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长江下游地区宋元时期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以出土瓷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概述
        一、考古发现
        二、相关研究
        三、选题意义
        四、概念界定
第二章 港口码头类遗址出土瓷器
    一、浙江杭州
    二、浙江宁波
    三、上海
    四、江苏苏州太仓
第三章 港口所在地区的墓葬、窖藏、居住址等出土瓷器
    一、浙江杭州市区
    二、浙江宁波市区
    三、上海市区
    四、苏州地区
    五、小结
第四章 相关问题研究
    一、主要窑口瓷器的运输路线以及港口在瓷器运输中的作用
    二、长江下游诸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6)唐代城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城市管理的基础
    第一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
        一、先秦时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
        一、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二、唐代的社会管理制度
    小结
第二章 唐代城市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体系规划管理
        一、城市的建置
        二、城市等级的划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
        一、都城的规划管理
        二、地方城市的规划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唐代城市的经济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市场管理
        一、市场废置的管理
        二、市场秩序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手工业管理
        一、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仓库管理
        一、仓库的设置
        二、仓库的管理
    小结
第四章 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人口管理
        一、在籍人口的管理
        二、流动人口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社区管理
        一、坊的设置与管理
        二、新罗坊、蕃坊的管理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治安管理
        一、城市治安的管理主体
        二、城市治安的管理制度
    第四节 唐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
        一、城门墙垣等防御设施的管理
        二、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管理
        三、沟渠井泉等水利设施的管理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城市的文化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
        一、城市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学校教育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宗教管理
        一、城市宗教的管理者
        二、城市宗教管理的内容
    小结
第六章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
        一、城市环境的管理机构
        二、城市环境的管理制度
        三、城市卫生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危机应对
        一、城市灾害危机的应对
        二、城市战争危机的应对
    小结
结语
    一、唐代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
    二、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与不足
    三、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宁波古代城市规划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城市规划阶段划分
        1.4.3 技术路线
    1.5 宁波城市研究述评
        1.5.1 国外学者——聚焦于“商业、经济与城市空间”
        1.5.2 国内学者——以城市“发展史”、“建设史”为中心
    1.6 史料分析
        1.6.1 古籍方志
        1.6.2 考古发掘报告
        1.6.3 古地图、照片
第二章 宁波城市起源与港城形成的历史基础
    2.1 区域视角下的中心城址选择
        2.1.1 地形成城——城池产生的地理依据
        2.1.2 治所迁移——区域中心的人为选择
        2.1.3 自然与人为共同影响下的区域城市发展
    2.2 港城萌芽——古句章
        2.2.1 军事型港口城邑
        2.2.2 城址与形制探源
        2.2.3 句章港城是古代宁波城市规划的历史基础
第三章 唐城奠基: “子·罗”双城格局形成(821-960年)
    3.1 方形子城:“礼制”的州署空间
        3.1.1 位置、规模及方位
        3.1.2 配套完善: 子城布局及其功能变化
        3.1.3 辨方正位——中轴线的确立与巩固
    3.2 城墙内外: “因地制宜”的梨形罗城
        3.2.1 城墙的建设及其“港性”特征
        3.2.2 城墙之内——空间布局与坊市规划制度
        3.2.3 城墙之外——港区空间雏形的形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元转型: 子城消失与坊市规划制度变革(960-1368年)
    4.1 衙署空间布局调整与子城“消失”
        4.1.1 政治地位提升——从州治、府治到两府共治
        4.1.2 衙署布局变化与空间结构调整
        4.1.3 偶然与必然——子城的消失及其原因
    4.2 更新视角下的坊市规划制度变革
        4.2.1 城郭兴废——罗城城墙的修筑及更新
        4.2.2 坊市规划制度变革过程及其特征
        4.2.3 坊市新格局——东西商业街与公共游园的形成
    4.3 制度变迁影响下的港区空间迁移
        4.3.1 海外交通设施要素及其布局
        4.3.2 制度变迁——港区空间迁移原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演进: 街巷制成熟与空间秩序确立(1368-1844年)
    5.1 卫所军城设置与政治职能“再集聚”
        5.1.1 城之防御——卫所制度与城墙军事设施布设
        5.1.2 职能“再集聚”——军署与行政机构布局
    5.2 秩序重建: 城市空间结构明晰化
        5.2.1 市之渗透——点、线、面商业网络形成
        5.2.2 由疏转密——开放街巷系统的自组织
        5.2.3 北政、东商、西居格局的确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古籍方志
    考古资料
    历史图册
    着作
    期刊论文
    网络资料
作者简介
附录一 古代宁波史料分类与汇总
附录二 宁波古代城市规划大事纪

(9)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中国古代城镇区域性研究的必要性
        1.1.2 江淮东部地区城镇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1.1.3 中国区域城镇历史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1.2 研究的时空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2.2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2.3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现状
        1.3.2 区域城市史研究现状
        1.3.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先秦江淮东部地域文化形成与早期城市起源
    2.1 早期东部江淮地域文化演进与城邑起源
        2.1.1 江苏境内先秦地域文化的演进
        2.1.2 史前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分布与文化演进
        2.1.3 商周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城邑的空间分布与文化演进
    2.2 江淮东部早起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2.2.1 自然地貌决定聚落西密东疏的分布格局
        2.2.2 岸线砂堤形成与江淮东部聚落的分布
        2.2.3 江淮东部经济的初步发展
    2.3 早期江淮东部聚落与城市的空间形态
        2.3.1 水对江淮东部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3.2 江淮东部先秦城邑与水乡文明的初步形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初步发展与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3.1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3.2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遗址与早期城镇的空间分布
        3.2.1 遗址的空间分布
        3.2.2 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密度变化
    3.3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聚落与城镇的形成机制
        3.3.1 自然地理变迁
        3.3.2 道路交通的发达促进运西地区的发展
        3.3.3 经济产业逐渐丰富
        3.3.4 移民对江淮人口、城镇、意识文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快速发展与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4.1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4.2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发展情况
        4.2.1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密度
        4.2.2 具有经济意义的城镇网络初步形成
        4.2.3 江淮东部“运河城镇带”形成
        4.2.4 宋金江淮防御工事与军事城堡建设
    4.3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4.3.1 黄河夺淮之前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4.3.2 运河水系开凿与陆路交通兴建、邮驿城镇建设
        4.3.3 江淮东部经济圈的形成
        4.3.4 隋唐宋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4.3.5 重道尚武对区域意识文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江淮东部发展鼎盛期与城镇体系完善期
    5.1 元明清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5.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职能
        5.2.1 元明清县下级的行政机构组织
        5.2.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分布密度与空间格局
        5.2.3 元明清江淮东部市镇职能类型与特点
    5.3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5.3.1 黄河夺淮之后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5.3.2 古代道路发展鼎盛与近代公路兴起对城镇的影响
        5.3.3 元明清人口迁徙、分布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5.3.4 元明清江淮东部经济发展状况
        5.3.5 科举人才的分布与城市文化的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空间网络建构与特点
    6.1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的分类
        6.1.1 基本概念解析
        6.1.2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概念解析
        6.1.3 区域城镇发展历史要素的划分
    6.2 江淮东部地区城市历史空间要素变迁研究
        6.2.1 区域行政格局完善
        6.2.2 城镇空间结构变迁
        6.2.3 自然地理变迁
        6.2.4 道路交通要素变迁
        6.2.5 人口要素变迁
        6.2.6 经济要素空间结构
        6.2.7 文化要素变迁
    6.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建构
        6.3.1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目的
        6.3.2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内容
        6.3.3 江淮东部城镇历史空间网络建构
    6.4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和空间结构
        6.4.1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
        6.4.2 江淮东部城镇的空间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
    7.1 淮扬运河沿岸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7.2 江淮运河发展与沿岸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7.2.1 运河的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变迁
        7.2.2 沿运城镇形成与变迁的原因
        7.2.3 沿运城镇形态空间特点
    7.3 运河城市的漕运空间研究——以淮安为例
        7.3.1 江淮运河对淮安所产生的历史价值
        7.3.2 水系变迁与两淮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7.3.3 明清淮安老城漕运空间研究
        7.3.4 清江浦漕运空间的变迁
    7.4 对比研究——临江运河水系变迁与扬州城镇历史空间演变
        7.4.1 运道变迁与扬州城镇体系形成
        7.4.2 运道变迁对扬州老城空间的影响
        7.4.3 两淮城镇与临运城镇的对比
    7.5 基于历史视角的沿运城镇未来发展策略探索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
    8.1 里下河地区城镇发展的现状
        8.1.1 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8.1.2 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2 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变迁
        8.2.1 黄河夺淮之前一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8.2.2 黄河夺淮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快速发展
        8.2.3 黄河北迁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的衰落
        8.2.4 建国后水利建设——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再发展
    8.3 里下河水乡聚落群空间分布特征
        8.3.1 里下河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2 江淮东部其他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3 聚落群空间分布与城镇产业结构现状
    8.4 里下河水乡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8.4.1 人工水系开凿与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以泰州老城为例
        8.4.2 水文地貌的演变与城镇的发展——以兴化为例
        8.4.3 水系对古镇的空间形态影响——以溱潼为例
    8.5 基于历史规律的里下河城镇未来规划探索研究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因淮盐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
    9.1 淮盐的地位及江淮沿海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1.1 淮盐的地位与价值
        9.1.2 两淮盐业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9.2 两淮盐场发展与滨海城镇体系变迁
        9.2.1 秦汉时期——“煮海为盐”聚居点的出现
        9.2.2 隋唐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萌芽阶段
        9.2.3 宋元时期——淮盐经济发展高峰与沿海城镇体系的形成
        9.2.4 明清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成熟阶段
    9.3 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与江苏沿海近现代城镇规划建设
        9.3.1 废灶兴垦与沿海盐垦公司的建立
        9.3.2 沿海近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与区域规划
    9.4 江淮沿海城镇空间变迁特点
        9.4.1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变迁特点
        9.4.2 城镇防御体系的建设
        9.4.3 沿海人工水乡城镇的逐步形成
        9.4.4 盐场内部空间的分布特点
    9.5 淮盐城镇空间变迁——以草堰-大丰为例
        9.5.1 盐场的历史沿革
        9.5.2 古盐业集散地——草堰镇的空间形态变迁
        9.5.3 大丰公司规划特点及城镇的形成
        9.5.4 小结
    9.6 基于历史研究的淮盐文化线路构建的初步探索
        9.6.1 淮盐文化线路属性
        9.6.2 准盐文化线路的初步建构
        9.6.3 淮盐文化线路三个层面及保护措施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一 地方志及古代文献
    二 学术专着
    三 期刊论文
    四 论文集
    五 学位论文
    六 主要参考网站
作者简介

四、宁波唐代子城考古有重大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D]. 王思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3]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5]长江下游地区宋元时期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以出土瓷器为中心[D]. 付亚瑞. 吉林大学, 2019(10)
  • [6]唐代城市管理研究[D]. 梁克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宁波古代城市规划史研究[D]. 邬莎. 东南大学, 2017(04)
  • [9]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10]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D]. 陈饶. 东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宁波唐代子城考古有重大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