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汁酸的自动化分析及临床应用

血清总胆汁酸的自动化分析及临床应用

一、血清总胆汁酸自动化分析与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林希,吴晓鸥,郑智,徐苗苗,周毅,朱雪琼,林祥[1](2021)在《茵黄利胆活血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轻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肝胆湿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茵黄利胆活血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口服对肝胆湿热型轻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60例轻度ICP肝胆湿热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茵黄利胆活血颗粒剂口服,治疗14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及VEGF及TNF-α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评分及TBA、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P<0.01);两组治疗后VEGF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TNF-α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黄利胆活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轻度ICP肝胆湿热型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降低TBA,其机制可能与升高ICP患者的VEGF、降低TNF-α水平有关。

王娟[2](2021)在《血清GLDH在儿童肝功能的评估中与9项传统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阿都莫子力[3](2021)在《基于FXR相关信号通路探讨藏药松蒂调控胆汁淤积小鼠胆汁酸代谢效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郑智华[4](2021)在《胆汁酸信号在改良空回肠旁路术后调节肝肠糖异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改良空回肠旁路术(Side-to-side Jejunoileal bypass plus proximal loop ligation,SSJIBL)有明显减重、降血糖效果,但其具体减重及降血糖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基于前期研究我们推测:胆汁酸在SSJIBL术后可能通过调节肝肠糖异生来改善葡萄糖代谢。为解决以上问题并证实上述推测,本研究以GK大鼠为研究对象,以SSJIBL和胆汁回肠转流术(Bile ileum diversion,BID)为手术模型来展开实验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为临床应用SSJIBL治疗2型糖尿病(T2DM)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我们采用10~12周龄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GK大鼠(Goto-Kakizaki,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体重350~450克,动物适应性饲养(高脂饲料)后于每天上午9:00-10:00检测餐后血糖,血糖值≥16.7mmol/L纳入实验,检测大鼠的体重、进食量、FEG(fed blood glucose level餐后血糖),进行OGTT(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口服糖耐量试验)。选取24只成模大鼠随机分配3组,每组8只,即Sham(假手术组)、SSJIBL、BID组,分别进行手术。分别在术后2、4、6、8、10、12、14天检测大鼠的体重、进食量、FEG、OGT、收集大鼠尿液和粪便样本。术后16天处死大鼠,收集相关标本,检测每组大鼠血清肝功能、血脂、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利用HE染色,观察每组大鼠术后肝脏形态学改变。利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技术检测胆汁酸代谢、糖异生等相关基因。结果:1、各组大鼠存活率:Sham和SSJIBL术后存活率明显高于BID组,Sham组在术后4天死亡1只,SSJIBL组在术后1周死亡1只,BID分别于术后3天、5天、7天各死亡1只,其它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结束。2、体重和24小时进食量:各手术组术前进食量较Sham组无变化(P>0.05)。术后0-2周SSJIBL、BID两组24小时进食量低于Sham组(P<0.05),而BID组与SSJIBL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ID组、SSJIBL组术后体重/术前体重比率在术后0-2周低于Sham组(P<0.01),而BID组、SSJIBL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SSJIBL、BID两组FEG水平在术后0-2周均低于Sham组(P<0.01),SSJIBL、BID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OGTT:术前,SSJIBL、BID、Sham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天,BID组和Sham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ID、Sham组在葡萄糖灌胃后任何时间点血糖均高于SSJIBL组(P<0.01)。术后15天,BID、SSJIBL两组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1),其中BID组与SSJIBL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血清生化水平变化:术后16天BID组转氨酶、γ-GT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周,SSJIBL、Sham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的胆红素、糖化血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SJIBL、BID总胆汁酸水平高于Sham组(P<0.05)。6、肝脏HE染色:术后16天SSJIBL组、Sham组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结构相对完好,无明显细胞变性、脂肪变及炎性改变;BID组:肝脏结构坏死明显,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7、荧光定量PCR:CYP7A1基因相对表达量:SSJIBL、BID较比Sham组有上升,无统计学差异(P>0.05)。CYP27A1:BID、SSJIBL较比Sham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BID和SSJIB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G6PC-1及PERCK-1:SSJIBL、BID较比Sham组降低(P<0.05),SSJIBL、BI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BID术及SSJIBL术均有减重、降血糖效果,其中SSJIBL两方面效果优于BID。2、BID术后肝功能损害明显,SSJIBL术后无明显肝功能损害。3、两种术式的胆汁酸水平升高依赖肝脏合成增加4、胆汁酸可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降血糖。

吴艳丽[5](2021)在《基于代谢组分析的低聚甘露糖辅助二甲双胍降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正呈上升趋势,这给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寻求新靶点的降糖药物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快速发展,人们从分析代谢物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寻找生物标志物,来研究糖尿病机制,从而达到对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后期诊断以及药物干预目的。低聚甘露糖(Mannose Oligosaccharides,MOS)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糖尿病症状,但对于MOS单独给药、二甲双胍(Metformin,MF)和MOS联合给药发挥降糖作用的差异代谢物、菌群和代谢物之间的联系等相关研究并未深入开展。研究围绕MOS、MF-MOS联用降糖活性以及肠道内容物代谢组学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盲肠内容物代谢组学方法研究MOS对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机理。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分泌水平,改善脂质代谢,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单治疗。盲肠内容物代谢组学分析,糖尿病小鼠中共有26种显着性差异的代谢物,显着性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胆汁酸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嘌呤和嘧啶代谢等途径。联合给药后,显着改变了代谢路径,筛选出来显着性差异代谢物总共有69种,联合给药后发现逆转了腺嘌呤、次黄嘌呤、1-甲基腺苷酸的水平,给药后表现为显着下调,1-甲基黄嘌呤显着增加,同时未能逆转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顺式-9,10-环氧硬脂酸、二十烷酸、硬脂酸表达水平,但显着上调2E-二十碳烯酸、豆蔻酸表达水平。同时显着降低苯丙氨酸、L-酪氨酸、胆酸、脱氧胆酸、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的水平。显着性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ABC转运蛋白、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核苷酸代谢、胆汁酸分泌、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等途径。差异代谢物与生理指标关联,发现胰岛素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与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1-棕榈酰甘油、氨基蝶呤成负相关,与硬脂酸、油酸、花生四烯酸成正相关,体重、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与上述代谢物正相关。(2)差异微生物和生物标志物关联结果表明,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AKK)与DCA、TCA、TCDCA、CDCA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与DCA成负相关,无显着性差异。相反,Alistipes与上述胆汁酸呈显着正相关,除此之外,Alistipes、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与泛酸显着性负相关,与1-硬脂酰-2-羟基-sn-甘油-磷酸乙醇胺成显着性正相关。(3)对生物标志物四种胆汁酸(DCA、TCA、TCDCA、CDCA)、差异微生物AKK和MOS分别进行体外验证。补充DCA、TCA、TCDCA、CDCA对微生物的生长状态有一定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略降低。四种胆汁酸主要影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四种胆汁酸均增加了Clostridium和Eubacterium的相对丰度,Proteus和Akkermansia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补充AKK对菌群生长状态具有协同作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降低。AKK干预后显着显着增加了肠道有益菌Bifidobacterium、Alistipes和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降低肠道有害菌Enterococcus的相对丰度。表明AKK的干预对糖尿病小鼠肠道微生态具有改善的作用。MOS、MF-MOS干预后促进了菌群的生长,增加了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聚类分析发现MC组和MF组为一簇,NC和MOS、MF-MOS为一簇。MC组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肠球属(Enterococcus)和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3)相对丰度增加,同时,拟杆菌(Bacteroides)、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相对丰度降低,MOS、MF-MOS干预均能逆转了上述菌群的相对丰度。MOS、MF-MOS的干预给药后显着增加了肠道益生菌Bifidobacterium、Akkermansia、Parabacteroides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这与前期体内动物实验结果一致,同时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3和Enterococcus的相对丰度降低。MOS、MF-MOS干预糖尿病小鼠肠道微生态具有改善的作用。

朱理佳,马晓丹,段江,李檬,黄永坤[6](2021)在《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不同胎龄早产儿、206例不同出生体重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比较分析各组中和组间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存在差异:(1)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极早产儿中TP、ALB依次递减(P <0.05);CHE无统计学意义(P> 0.05)。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的DBIL、GGT生成、排泄均比极早产儿好(P <0.05)。(2)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低出生体重儿仅TBA增高(P <0.05);与极低出生体重儿比较,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DBIL、CHE增高,但仅有低出生体重儿DBIL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随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肝脏功能越差。胎龄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远大于体重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赵明明[7](2021)在《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及代谢通路的标记物筛选预警丙戊酸肝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临床常用的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可以单药或联合用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癫痫。VPA长期服用耐受性较好,但其诱导的严重肝损伤仍威胁着患者健康并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VPA诱发肝毒性的相关机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其确切分子机制尚无定论,也未发现明确的生物标记物能够早期预警肝毒性的发生。鉴于VPA所致的肝损伤是多途径、多机制的,本课题旨在从临床角度出发,以癫痫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UPLC-MS/MS技术和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和代谢通路探寻可早期预警VPA肝毒性的生物标记物,并进行相关机制的初步探讨,以期为VPA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研究方法:1、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的UPLC-MS/MS方法:以同位素VPA-D6作为内标,血清样本采用冰乙腈进行沉淀蛋白处理,Agilent Eclipse Plus RRHD型(2.1mm×10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负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Pseudo-MRM,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4-ene-VPA水平的UPLC-MS/MS方法,并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以及与常规治疗药物监测所用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进行比较;2、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性能评价:收集于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相关信息,根据肝功能指标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肝功能异常组(ANLF)和肝功能正常组(NLF),利用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测定样本中的VPA及4-ene-VPA浓度。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以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l)评估各因素与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度,利用ROC曲线评价CDR4-ene-VPA(标准化4-ene-VPA血药浓度)对于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的预测诊断能力,并确定VPA诱发肝功能异常发生时CDR4-ene-VPA水平的截断值;3、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筛选生物标记物:收集于我院就诊的服用VPA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血清样本和相关信息,同时记录其肝功能指标。根据肝功能指标的不同,将样本分为重度肝功能异常组(ANLF2)、轻度肝功能正常组(ANLF1)和正常肝功能组(NLF),利用基于Q300TM技术的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血清样本中的195种内源性代谢组分进行准确定量,并利用PCA、OPLS-DA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同时满足多变量分析中VIP>1且单变量分析中p<0.05、|log2FC|>0的双重标准,筛选差异性代谢组分。利用ROC曲线对筛选出的生物标记物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毒性代谢物4-ene-VPA水平的相关性;4、SIRT1在VPA肝功能异常中的作用: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PA对SIRT1和FXR及其下游分子SHP表达的影响。使用SIRT1激动剂SRT1720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后,比较VPA对细胞增殖以及对SIRT1、FXR和SHP表达的影响,探讨SIRT1的激活是否对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具有保护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法考察VPA对FXR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并探究SIRT1在此过程的作用。结果:1、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的UPLC-MS/MS方法:在所确定的色谱及质谱条件下,待测物VPA、4-ene-VPA和内标的峰形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3.91min、3.04min和3.87min,血清中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VPA在浓度为1.00~200.00μg/m L范围内,4-ene-VPA在浓度为10.00~500.00 ng/m 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1μg/m L和10 ng/m L。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基质效应、残留考察、稀释可靠性和稳定性考察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与CMIA法进行的方法间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测定的血药浓度数值有显着的相关性且一致性较好:Deming回归参数分别为YUPLC-MS/MS=0.9868 XCMIA+0.1280(r=0.9923),斜率和截距的95%Cl分别为(0.9907-0.9936)和(-0.5119-0.7679),且UPLC-MS/MS法测定的VPA血药浓度较CMIA法低0.7μg/m L;2、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性能评价:ANLF组患者体内4-ene-VPA和CDR4-ene-VPA水平及CDRVPA显着高于NLF组,但是两组间VPA浓度并无显着性差异。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随着CDR4-ene-VPA值的增加,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风险越大。ROC曲线结果显示,当以CDR4-ene-VPA作为预测因子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769(95%Cl:0.713~0.825,p<0.05),说明CDR4-ene-VPA水平对于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预测性能良好,计算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浓度截断值为9.26 ng/m L per mg/kg,即CDR4-ene-VPA超过9.26 ng/m L per mg/kg时,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风险性增加;3、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筛选生物标记物:共纳入22例癫痫患儿,其中ANLF1组7例,ANLF2组7例,NLF组8例,三组癫痫患儿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VPA日剂量等均无显着性差异,但4-ene-VPA血药浓度存在显着差异,ANLF2组显着高于ANLF1组和NLF组。应用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测定了癫痫患儿血清样本中的195种代谢组分,综合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21种差异性代谢组分,包括5种有机酸类、4种短链脂肪酸类、4种氨基酸类、3种脂肪酸类、3种苯基类、1种肉碱和1种糖类,所筛选的21种差异性代谢组分的AUC均>0.750,对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预测性能良好。其中,7种差异性代谢组分(2-羟基戊二酸、酮亮氨酸、丙酸、L-谷氨酰胺、甲基琥珀酸、4-羟苯基丙酮酸和苯丁酸)与毒性代谢物4-ene-VPA之间有较强相关性。ANLF1和ANLF2两组间有且仅有3种胆汁酸类代谢组分含量有明显差别,分别是牛磺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和脱氧胆酸,这3种组分的含量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降低,可能作为进展性肝损伤的特色生物标记物;4、SIRT1在VPA肝功能异常中的作用:2 m M VPA处理Hep G2细胞48 h后,能够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细胞中ALT和AST酶活性显着升高,总胆汁酸含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也显着升高。并且,VPA能够下调SIRT1和FXR及其下游靶蛋白SHP的m 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YP7A1和CYP8B1的m RNA和蛋白表达。SIRT1激动剂SRT1720预处理能够缓解VPA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VPA引起的SIRT1和FXR的下调,降低VPA对CYP7A1和CYP8B1 m 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缓解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VPA能显着增加FXR的乙酰化水平,应用SRT1720预处理Hep G2细胞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VPA对FXR的乙酰化作用。结论:1、本研究建立的同时测定VPA和其毒性代谢物4-ene-VPA水平的UPLC-MS/MS方法,经完整的方法学考察,可以用于癫痫患者血清中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浓度的测定。CDR4-ene-VPA对于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预测性能良好,CDR4-ene-VPA=9.26 ng/m L per mg/kg为肝功能异常的浓度转折点。2、VPA诱发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的癫痫患儿血清中发现有21种差异性代谢组分,涉及5种有机酸类、4种短链脂肪酸类、4种氨基酸类、3种脂肪酸类、3种苯基类、1种肉碱和1种糖类。牛磺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和脱氧胆酸这三种胆汁酸类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降低,可能作为进展性肝损伤的特色生物标记物。3、SIRT1可能是FXR的上游信号通路,VPA通过抑制SIRT1活性导致FXR的乙酰化水平升高,进而抑制FXR对下游靶基因的调节,激活SIRT1可能是预防VPA肝功能异常的有效措施。

邢昊[8](2020)在《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我国最新癌症数据表明,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位,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其他类型癌症不同的是,HCC显示出强烈的血管侵袭倾向。肿瘤细胞侵入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是HCC进展的重要标志。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出现的肿瘤复发制约了手术的疗效,进一步提高肝切除手术疗效的关键有赖于HCC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代谢物是在代谢过程中发生化学转化的小分子,能够直接反映机体细胞代谢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可以提供生命系统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动态代谢反应的整体信息。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S-MS)技术的代谢组学检测平台在HCC中的应用,寻找并评估特征性代谢分子对HCC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进一步就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第一部分利用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组织样本的代谢谱特征,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术后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这一特征性差异代谢物,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苯甲酰甘氨酸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定量验证;研究第二部分评估苯甲酰甘氨酸在HCC术后预后判别上的价值,定量检测术后肝癌组织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分析其含量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筛选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实现对HCC术后长期预后的个体化预测;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对苯甲酰甘氨酸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影响,并利用公共数据库数据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揭示HCC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为寻找预后个体化评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UPLS-MS技术平台建立组织样本的代谢谱分析方法,收集50名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样本,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肝癌组织、近端癌旁(距切缘<2cm)、远端癌旁(距切缘≥2cm)及门静脉癌栓组织进行测定。首先,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计算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率,并通过内部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根据代谢物筛选条件筛选出在四种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将筛选所得差异代谢物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与公共代谢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对,从而鉴定出差异代谢物的种类。最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在四种组织中定量检测目标代谢物的含量,进一步确认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在HCC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第二部分,首先结合前述苯甲酰甘氨酸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对426名接受了肝切除治疗的HCC患者术后样本进行检测,定量测定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界值,并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高低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数据用于模型变量筛选和模型构建,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索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危险因素,将患者组织样本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作为变量纳入至筛选过程中,分别构建预测OS和RF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最后根据列线图预测值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比较分组后患者的预后差异。研究的第三部分,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在公共数据库以及代谢通路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寻找调控苯甲酰甘氨酸的关键酶。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调控苯甲酰甘氨酸关键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Glycine Nacyltransferase,GLYA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探索GLYAT在肝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并筛选GLYAT过表达和敲减细胞系,采用分子功能学实验方法探索GLYAT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明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在体动物模型验证GLYAT对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研究第一部分对50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四种术后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谱测定。建立OPLS-DA模型后,模型解释率R2Y和预测率Q2分别达到0.726和0.708,内部验证显示模型拟合程度好,表明该模型稳定、有效。通过与公共数据库的代谢谱数据相比对,最终共鉴定出17种在肝癌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及癌栓组织中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分属于氨基酸类、嘌呤类、有机酸类、胆汁酸类、弱酸类、酮类、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类。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及亚牛磺酸代谢,嘌呤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本研究进一步将每种差异代谢物在不同组别中的相对含量进行对比后发现,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逐渐降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定量检测苯甲酰甘氨酸的在远端癌旁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趋势与前述一致。因此,利用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得到苯甲酰甘氨酸,其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组织中的特征性差异代谢物。第二部分研究共纳入了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切除术后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确定了区分苯甲酰甘氨酸高、低表达的最佳界值为0.215 ng/m L。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N=286)和验证集(N=140),在训练集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训练集中影响HCC患者手术后OS的因素,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术前高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多发肿瘤、大血管侵犯、术中输血;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Child-Pugh评分、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大血管侵犯、切缘≤1公分。将以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得到的OS和RFS相关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1、3、5年OS和RFS生存概率的预测。O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63和0.795,RF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50和0.765。利用校准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评价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结果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贴合良好,表明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理想。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优于BCLC分期和TNM分期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研究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细胞系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其在肝癌细胞系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肝细胞系,苯甲酰甘氨酸直接处理肝癌细胞可以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通过检索代谢网络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属于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中的终末产物,其代谢途径单一,由关键酶GLYAT直接调控,苯甲酰甘氨酸水平与GLYAT密切相关。干扰GLYAT后苯甲酰甘氨酸的含量亦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推测GLYAT在HCC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GLYAT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的GLYAT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收集67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收集其中11例HCC合并门静脉侵犯患者的门静脉癌栓组织,进一步在肝细胞癌临床样本中验证GLYAT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LYAT在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GLYAT表达与微卫星灶和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相关,表达量越低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YAT低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在肝癌细胞系中进行GLYAT表达量的检测,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系中的GLYAT表达量降低。过表达GLYAT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而敲减GLYAT则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体内研究亦证实GLYAT表达水平降低可以促进Huh7细胞的皮下成瘤能力,过表达GLYAT后则抑制皮下成瘤能力。进一步检测EMT相关蛋白,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使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上升。在GLYAT敲减组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而E-cadherin的表达则降低。机制研究部分检测了过表达和敲减GLYAT后多种经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下调了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而GLYAT的表达下调则激活PI3K/Akt/m TOR通路。加入m TOR激酶抑制剂PP242处理之后则可以逆转GLYAT敲减后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抑制GLYAT表达下调引起的细胞侵袭和迁移。以上结果提示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中的EMT过程,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本部分研究证实GLYA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调控HCC进展的关键靶点。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UPLS-MS技术检测平台,建立了稳定的HCC患者术后组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方法,鉴定出HCC组织样本中特征性差异代谢分子。运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在上述组织中逐渐降低。第二部分研究基于第一部分所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苯甲酰甘氨酸定量检测,并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分界值。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含量是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通过构建整合代谢物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HCC术后预后实现精准地个体化预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GLYAT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探索了GLYAT在HC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HCC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变化情况。临床组织样本分析证实GLYAT是一个潜在的HCC预后标志物,GLYAT能够显着抑制HCC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促进HCC中的EMT过程,提高了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因此,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可能具有作为HCC进展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且可能是未来治疗干预的新途径。

饶怡菲[9](2020)在《基于多组学策略研究血脂异常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葛根多糖改善血脂异常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常见的代谢性的慢性疾病,是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诱发因素,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由于形成血脂异常的病因因素复杂,因此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目前常用的化学药物降脂多是以单一靶点进行治疗,难以实现对血脂异常的多靶点治疗。故而中药的多靶点及综合调节优势逐渐显现,其中葛根是市面上常见的药食两用产品,具有显着降脂功效,值得深入研究。目前血脂异常及葛根的降脂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造成血脂异常的病因机制是什么?葛根治疗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近年来组学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组学是反映体内整体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与对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理机制的探索。针对血脂异常繁杂的作用机制及葛根调节血脂异常的显着疗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动物代谢组学的饮食诱导大鼠血脂异常模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阐明饮食诱导大鼠血脂异常模型的发病机制,本实验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基于UPLC-QTOF-MS/MS方法对正常大鼠与血脂异常大鼠的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分析血脂异常形成过程中涉及哪些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应用Masslynx和QI软件并通过匹配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发现46个与血脂异常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作为潜在标志物,并通过Meataboanalyst 3.0,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绘制了大鼠血脂异常模型相关信号通路(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从动物体内代谢水平为血脂异常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2.基于临床代谢组学的人体血脂异常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探究血脂异常人群的血浆代谢轮廓及临床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本实验收集健康人群和血脂异常患者血浆,以此作为临床样本。使用UHPLC/Orbitrap IDX Tribrid系统建立临床血脂异常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对正常人血浆样本和血脂异常患者血浆内源性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血脂异常疾病代谢物轮廓,并发现了69个血脂异常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作为潜在标志物。根据这些生物标志物绘制了血脂异常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卟啉和叶绿素代谢,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其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酸和甘油磷脂代谢为大鼠血脂异常模型和临床血脂异常疾病的共通之处。3.基于临床蛋白组学的血脂异常差异蛋白分析为进一步阐明临床血脂异常疾病的发病机制。本实验基于第二部分收集的临床样本进行蛋白组学研究,采用i TRAQ标记结合LC-MS/MS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受血脂异常影响的血浆差异蛋白。通过Proteome Discoverer 1.4软件检索相应数据库,共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质有137个,经过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血脂异常形成相关蛋白应答主要定位在细胞外,主要与蛋白质激活级联,适应性免疫反应,补体激活,急性炎症反应和急性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相关。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调节了免疫和炎症、凝血和止血、脂质代谢及氧化和抗氧化相关等重要代谢通路。其中免疫炎症及脂质代谢在血浆代谢组学中得到验证,体现在小分子代谢物水平上花生四烯酸类炎症代谢产物及磷脂类水平的升高。多组学联用分析完善了对血脂异常疾病的研究,为日后研究药物的降脂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4.葛根多糖改善血脂异常药效验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为验证葛根多糖对该血脂异常大鼠的治疗效果,本实验通过测定葛根多糖给药后大鼠血浆TC、TG、LDL-C、HDL-C的含量;对各组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形态;利用代谢组学分析进一步阐述葛根多糖对血脂异常大鼠调控机制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该结果。葛根多糖给药后大鼠血浆TC、TG、LDLC含量降低,肝脏组织切片脂肪滴现象显着改善,趋于正常。代谢组学结果表明葛根多糖对其中25个成分具有调控作用,主要涉及到亚油酸代谢及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Western Blot验证相关代谢通路上FXR、CYP7A1、MRP2、BSEP、PPAR和LXR蛋白表达,FXR、CYP7A1、MRP2、BSEP、PPAR和LXR蛋白表达被激活,表达量上升。这与葛根调控的相关代谢物的表达水平相一致。全文结论:本实验结合大鼠血脂异常模型与人类血脂异常疾病,应用组学技术进行研究,临床样本通过代谢组学与蛋白组学的结合分析,更全面的阐明了血脂异常疾病的发病机制,应用代谢组学分析了血脂异常大鼠及血脂异常患者体内涉及到的相同代谢通路,对血脂异常模型和葛根多糖治疗的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关联性分析从新的角度阐释了葛根多糖对抗大鼠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也为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和葛根多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可能是通过促进体内胆固醇转化为成胆汁酸排泄进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杜芬[10](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小儿病毒和细菌性脑膜炎生物标志物发现和确证》文中认为目的:脑膜炎(meningiti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和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为最常见的两种脑膜炎。目前,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脑膜炎研究报道非常少,本论文将联合非靶标和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对儿童脑膜炎患者及对照组(control group,CG)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和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研究,试图找到可有效区分脑膜炎和非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生物标志物,并对脑脊液和血清的代谢物含量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1.基于核磁共振(1H-NMR)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用于67例(20VM,28BM,19CG)血清样品、58例(16VM,23BM,19CG)脑脊液样品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2.建立相关代谢通路上代谢物的UPLC-MS/MS检测方法,共检测了622例(209VM,83BM,330CG)脑脊液样品,580例(168VM,64BM,348CG)血清样品。利用Logistic回归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筛选生物标志物组合。3.分析血清及脑脊液中各代谢物随年龄的变化情况;将529对脑脊液和匹配的血清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血清和脑脊液中代谢物的含量差异;年龄相匹配的脑脊液和血清样品进一步鉴别诊断分析。结果:1.1H-NMR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儿童脑膜炎脑脊液样品中,醋酸、柠檬酸和肌酐均有统计学差异,三变量组合Logistic模型预测后,AUC为0.794,分类准确度74.1%;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样品中,丙氨酸、异亮氨酸、乳酸和缬氨酸的组合AUC为0.891,分类准确度74.4%;脑膜炎与对照的血清样品中,醋酸和甲酸组合的AUC为0.755,分类准确度为81.8%;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血清样品中,3-羟基丁酸、胆碱和丙氨酸的组合AUC为0.848,分类准确度76.6%。脑脊液与血清样品中,有利于脑膜炎诊断和分型的差异代谢物都包含胆碱类物质,因此,胆碱类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2.加大临床样品量,利用UPLC-MS/MS技术在儿童脑脊液和血清中胆碱和胆汁酸类共17种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样品中甜菜碱(43.77±0.71 vs 119.96±4.17)和胆碱(42.74±1.32 vs147.23±6.64)的含量差异明显,甜菜碱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80。联合甜菜碱、胆碱和牛磺脱氧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993,分类准确度96.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和95.2%;对照组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样品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706。联合肌酐、甜菜碱、牛磺胆酸和脱氧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862,分类准确度为7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和74.5%。3.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血清样品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40。联合甘氨熊脱氧胆酸、胆酸和牛磺脱氧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972,分类准确度为95.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3%和96.4%。对照组和脑膜炎患者的血清样品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739。联合甜菜碱、肉碱、牛磺胆酸和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814,分类准确度为72.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5%和92.7%。4.253例儿童脑脊液样品分为15个年龄段(1-15岁),结果显示,脑脊液中胆碱、甜菜碱、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和甘氨胆酸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较大变化,且在一岁左右的变化最为明显,其余代谢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与脑脊液匹配的253例血清样品中,甘氨石胆酸、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和甘氨胆酸在一岁左右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血清与脑脊液代谢物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牛磺胆酸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666。5.脑脊液样品各组年龄匹配后,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83。病毒性脑膜炎和对照组鉴别诊断,甘氨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862,联合牛磺胆酸、胆酸和甘氨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分类准确度为86.6%,AUC为0.91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和90.0%。细菌性脑膜炎和对照组鉴别诊断,甘氨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852,联合肉碱、脱氧胆酸和甘氨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分类准确度为84.1%,AUC为0.89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5%和82.7%。6.各组血清样品年龄匹配后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18,联合甘氨石胆酸和脱氧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其分类准确度为91.7%,AUC为0.94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9%和100.0%。病毒性脑膜炎和对照组的鉴别诊断,乙酰胆碱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838,联合肉碱、乙酰胆碱和牛磺脱氧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其分类准确度为91.9%,AUC为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3%和100.0%。细菌性脑膜炎和对照组的鉴别诊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35,联合甘氨石胆酸、牛磺胆酸和甘氨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其分类准确度为94.6%,AUC为0.97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93.0%。结论: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对照组的脑脊液和血清样品代谢物差异明显,且受年龄影响。牛磺胆酸和甘氨胆酸等代谢物有助于各组的鉴别诊断,揭示胆汁酸类物质用于脑膜炎诊断的可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可以为其诊断及具体分类提供参考,从而可能避免腰椎穿刺带来的不良反应。

二、血清总胆汁酸自动化分析与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总胆汁酸自动化分析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茵黄利胆活血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轻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肝胆湿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4)胆汁酸信号在改良空回肠旁路术后调节肝肠糖异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场所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试剂和耗材
    2.4 手术模型的建立
        2.4.1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2.4.2 实验分组
        2.4.3 术前准备、麻醉、固定、消毒、铺巾
        2.4.4 手术方法
        2.4.5 术后处理
    2.5 检测项目和方法
        2.5.1 体重、24 小时进食量、空腹血糖(FBG)
        2.5.2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5.3 标本采集
        2.5.5 血清肝肾功能、电解质、胆汁酸和血脂水平测定
        2.5.6 HE染色镜下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
        2.5.7 荧光定量PCR实验步骤
    2.6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各组大鼠手术时间及存活率
    3.2 体重和24 小时进食量
    3.3 空腹血糖
    3.4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5 肝功能、总胆汁酸、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血脂变化
    3.6 三组大鼠术后16 天,大鼠肝脏HE染色形态学对比
    3.7 三组大鼠术后16 天胆汁酸合成酶、糖异生关键酶基因相对荧光定量PCR
        3.7.1 手术后16 天,Sham、SSJIBL、BID三组大鼠的胆汁酸合成酶及结合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水平对比
        3.7.2 手术后16 天,Sham、SSJIBL、BID三组大鼠的肝脏糖异生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水平对比
第4章 讨论
    4.1 实验鼠原模型选择
    4.2 BID术式的改进
    4.3 探讨BID术后肝脏功能损害机制
    4.4 探讨SSJIBL、BID术后胆汁酸调控葡萄糖代谢机制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胆汁酸通路参与减重手术的代谢调节
    参考文献

(5)基于代谢组分析的低聚甘露糖辅助二甲双胍降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T2DM概述
        1.1.1 糖尿病介绍
        1.1.2 T2DM主要发病机制
        1.1.3 T2DM治疗方案现状及趋势
    1.2 代谢组学概述
        1.2.1 代谢组学概况
        1.2.2 代谢组学在T2DM中的应用现状
    1.3 2低聚甘露糖(MOS)概述
        1.3.1 MOS概况
        1.3.2 MOS与代谢物组
        1.3.3 MOS与糖尿病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C57BL/6J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2.2.2 实验分组与给药
        2.2.3 空腹血糖(FBG)的检测
        2.2.4 血清中TC、TG、HDL-C和LDL-C的检测
        2.2.5 血清中胰岛素含量的检测
        2.2.6 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
        2.2.7 脂肪组织HE染色
        2.2.8 小鼠盲肠内容物非靶代谢组分析
        2.2.8.1 样本预处理方法
        2.2.8.2 色谱条件
        2.2.8.3 Q-TOF质谱条件
        2.2.8.4 代谢组数据分析处理
        2.2.9 四种胆汁酸体外厌氧发酵
        2.2.9.1 发酵培养基
        2.2.9.2 实验分组
        2.2.9.3 微生物总DNA提取及16s高通量测序
        2.2.10 AKK体外厌氧发酵
        2.2.10.1 发酵培养基
        2.2.10.2 实验分组
        2.2.10.3 微生物总DNA提取及16s高通量测序
        2.2.11 MOS体外厌氧发酵
        2.2.11.1 发酵培养基
        2.2.11.2 实验分组
        2.2.11.3 微生物总DNA提取及16s高通量测序
        2.2.1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C57BL/6J糖尿病小鼠模型评价
    3.2 联合给药对小鼠饮水量、摄食量、体重的影响
    3.3 联合给药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联合给药对小鼠脂肪组织的影响
    3.5 联合给药对小鼠盲肠内容物非靶向代谢组分析
        3.5.1 QC分析
        3.5.2 糖尿病小鼠盲肠代谢物分析
        3.5.3 联合给药对小鼠盲肠代谢物的影响
        3.5.4 生物标志物的定位
        3.5.5 显着差异代谢物和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3.6 差异微生物的筛选
    3.7 差异微生物和显着性差异代谢物关联
        3.7.1 相关性热图分析
        3.7.2 相关性网络分析
        3.7.3 相关关系散点图
    3.8 差异微生物和差异代谢物体外验证
        3.8.1 四种胆汁酸体外干预
        3.8.1.1 生长曲线的测定
        3.8.1.2 四种胆汁酸对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3.8.1.3 四种胆汁酸对微生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3.8.1.4 四种胆汁酸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3.8.1.5 差异微生物分析
        3.8.2 AKK体外干预
        3.8.2.1 生长曲线的测定
        3.8.2.2 AKK对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3.8.2.3 AKK对微生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3.8.2.4 AKK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3.8.2.5 差异微生物分析
        3.8.3 MOS体外干预
        3.8.3.1 生长曲线的测定
        3.8.3.2 MOS对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3.8.3.3 MOS对微生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3.8.3.4 MOS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3.8.3.5 差异微生物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代谢物和差异微生物详细信息

(6)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及极早产儿组间首次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2.3 不同出生体重儿各组间首次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7)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及代谢通路的标记物筛选预警丙戊酸肝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丙戊酸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的UPLC-MS/MS方法
        2.2.2 UPLC-MS/MS法的方法确证和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的比较
        2.2.2.1 方法确证
        2.2.2.2 与常规TDM所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的比较
        2.2.2.2.1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
        2.2.2.2.2 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
        2.2.3 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2.2.3.1 样本收集及浓度测定
        2.2.3.2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UPLC-MS/MS法方法验证及方法比较结果
        3.1.1 方法学验证结果
        3.1.2 方法比较结果
        3.2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3.3 VPA致肝功能异常危险因素分析
        3.4 4-ene-VPA对肝功能异常的预测能力评估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丙戊酸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对象及样本收集
        2.2.2 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信息
        3.2 代谢组学数据质量评估
        3.3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结果
        3.3.1 测定代谢组分的分布情况
        3.3.2 多变量统计分析
        3.3.3 单变量统计分析
        3.3.4 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基于SIRT1-FXR通路的VPA致肝功能异常相关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药物分组设置
        2.2.3 CCK8 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
        2.2.4 细胞内ALT、AST和总胆汁酸测定
        2.2.5 细胞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测定
        2.2.6 细胞油红O染色
        2.2.7 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
        2.2.8 Western Blot
        2.2.9 免疫共沉淀检测FXR的乙酰化水平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VPA对 HepG2 细胞的作用
        3.2 VPA对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SIRT1在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3.3.1 VPA对 HepG2 细胞内SIRT1 表达的影响
        3.3.2 激动SIRT1对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影响
        3.3.3 VPA对 FXR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丙戊酸药物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8)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基于UPLS-MS技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代谢组学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在肝切除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评估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多组学策略研究血脂异常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葛根多糖改善血脂异常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基于动物代谢组学的饮食诱导大鼠血脂异常模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1.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动物
    2.实验方法
        2.1 血脂异常模型的建立
        2.2 血浆样本的采集与指标检测
        2.3 血浆样本的处理
        2.4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条件
        2.5 代谢组学分析方法验证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实验结果
        3.1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3.2 血浆样品稳定性考察
        3.3 代谢组学分析方法验证
        3.4 大鼠血脂异常模型代谢轮廓分析
        3.5 大鼠血脂异常模型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于鉴定
        3.6 大鼠血脂异常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4.讨论与总结
第二章 基于临床代谢组学的人体血脂异常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1.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 试剂
    2.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血浆样本处理
        2.3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条件
        2.4 代谢组学分析方法验证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实验结果
        3.1 代谢组学方法验证
        3.2 代谢轮廓分析
        3.3 血脂异常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
        3.4 血脂异常代谢通路分析
    4.讨论与总结
第三章 基于临床蛋白组学的血脂异常临床样本差异蛋白分析
    1.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 试剂
    2.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蛋白质提取
        2.3 FASP酶解
        2.4 iTRAQ标记
        2.5 SCX色谱分级
        2.6 LC-MS/MS数据采集
        2.7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
        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 蛋白质定性结果
        3.2 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
        3.3 差异表达蛋白质聚类分析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讨论与总结
第四章 葛根多糖改善血脂异常药效验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1.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 试剂与材料
        1.3 动物
    2.实验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血脂异常模型建立及给药
        2.3 样本采集与前处理
        2.4 血浆生化值和肝指数的测定
        2.5 组织病理学方法
        2.6 血浆样本的处理
        2.7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条件
        2.8 蛋白质印迹分析
        2.9 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 生化指标分析
        3.2 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3.3 代谢组学分析
        3.4 蛋白质印迹验证
    4.结论和讨论
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10)基于代谢组学的小儿病毒和细菌性脑膜炎生物标志物发现和确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儿童脑膜炎概况
    1.2 代谢组学与脑膜炎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2章 非靶标代谢组学用于儿童脑膜炎的诊断和分型
    2.1 样品和仪器
        2.1.1 样品
        2.1.2 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样品前处理
        2.2.2 ~1H-NMR数据采集与处理
        2.2.3 差异代谢物筛选及模型的建立
    2.3 结果
        2.3.1 VM、BM和 CG组脑脊液样品~1H-NMR的多元统计分析
        2.3.2 VM、BM和 CG组脑脊液样品差异代谢物筛选
        2.3.2.1 脑膜炎和CG组脑脊液样品差异代谢物筛选
        2.3.2.2 VM和 BM组脑脊液样品差异代谢物筛选
        2.3.2.3 脑脊液样品代谢物代谢途径分析
        2.3.3 VM、BM和 CG组血清样品~1H-NMR的多元统计分析
        2.3.4 VM、BM和 CG组血清样品差异代谢物筛选
        2.3.4.1 脑膜炎和CG组血清样品差异代谢物筛选
        2.3.4.2 VM和 BM组血清样品差异代谢物筛选
    2.4 讨论
第3章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3.1 样品和仪器
        3.1.1 样品
        3.1.2 仪器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的处理
        3.2.2 胆汁酸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3.2.2.1 标准曲线的配置
        3.2.2.2 UPLC-MS-MS的方法
        3.2.3 胆碱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3.2.3.1 标准曲线的配置
        3.2.3.2 UPLC-MS-MS的方法
        3.2.4 脑脊液样品UPLC-MS/MS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脑脊液中代谢物的检测
        3.3.1.1 脑脊液中胆碱类代谢物的检测
        3.3.1.2 脑脊液中胆汁酸类代谢物的检测
        3.3.2 脑膜炎与CG组间脑脊液代谢物的含量分析
        3.3.3 代谢物鉴别诊断脑膜炎与CG组的ROC分析
        3.3.4 脑膜炎与CG组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3.3.5 VM与 BM组间脑脊液代谢物的含量分析
        3.3.6 代谢物鉴别诊断VM与 BM组的ROC分析
        3.3.7 VM与 BM组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3.4 讨论
第4章 脑膜炎患者血清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4.1 样品和仪器
        4.1.1 样品
        4.1.2 仪器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的处理
        4.2.2 胆汁酸类和胆碱类物质的检测及分析
    4.3 结果
        4.3.1 脑膜炎与CG组间血清代谢物的含量分析
        4.3.2 代谢物鉴别诊断脑膜炎与CG组的ROC分析
        4.3.3 脑膜炎与CG组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4.3.4 VM与 BM组间血清代谢物的含量分析
        4.3.5 代谢物鉴别诊断VM与 BM组的ROC分析
        4.3.6 VM与 BM组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4.4 讨论
第5章 年龄因素对脑脊液及血清中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5.1 脑脊液中代谢物与年龄段的变化趋势分析
    5.2 血清中代谢物与年龄段的变化趋势分析
    5.3 脑脊液和血清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第6章 年龄匹配患儿脑膜炎脑脊液及血清诊断标志物
    6.1 儿童脑膜炎脑脊液诊断标志物的筛选
        6.1.1 CG组与VM鉴别诊断
        6.1.2 CG组与BM鉴别诊断
        6.1.3 VM组与BM鉴别诊断
    6.2 儿童脑膜炎血清诊断标志物的筛选
        6.2.1 CG组与VM鉴别诊断
        6.2.2 CG组与BM鉴别诊断
        6.2.3 VM组与BM鉴别诊断
    6.3 讨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血清总胆汁酸自动化分析与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茵黄利胆活血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轻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肝胆湿热型的临床观察[J]. 林希,吴晓鸥,郑智,徐苗苗,周毅,朱雪琼,林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8)
  • [2]血清GLDH在儿童肝功能的评估中与9项传统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王娟. 长江大学, 2021
  • [3]基于FXR相关信号通路探讨藏药松蒂调控胆汁淤积小鼠胆汁酸代谢效应机制研究[D]. 阿都莫子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胆汁酸信号在改良空回肠旁路术后调节肝肠糖异生机制研究[D]. 郑智华. 南昌大学, 2021
  • [5]基于代谢组分析的低聚甘露糖辅助二甲双胍降糖机制研究[D]. 吴艳丽. 江南大学, 2021(01)
  • [6]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J]. 朱理佳,马晓丹,段江,李檬,黄永坤.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03)
  • [7]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及代谢通路的标记物筛选预警丙戊酸肝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D]. 赵明明.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8]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D]. 邢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9]基于多组学策略研究血脂异常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葛根多糖改善血脂异常中的作用[D]. 饶怡菲.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基于代谢组学的小儿病毒和细菌性脑膜炎生物标志物发现和确证[D]. 杜芬. 南昌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血清总胆汁酸的自动化分析及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